机械制图1-4章教案.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篇一:机械制图教案】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课题编号]1-绪1①[课题名称]机械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图幅比例[教材版本]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3、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向。

4、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难点]看图方向的确定。

[分析学生]1、入学新生大多数会对本课程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热情较高,信心较足。

2、同学们的几何知识和空间概念及想像力相对薄弱,又少于接触或未接触过机械生产环境,缺少相应机械常识和感性积累。

3、机械制图既重理论,更重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读书质疑、讲授、演示、归纳提升等教学法。

绪论部分的教学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同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为目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工作、教学经验和体会对绪论所要讲述的内容作恰当的调整和充实。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生产用技术图纸等。

[教学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策略:利用网络演示,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讲、演交叉进行,及时归纳总结。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几何作图,以及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

重点在于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幅面、比例、线条等。

2. 学会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完成几何作图。

3. 掌握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提高读图和绘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

重点:平面图形的绘制,尺寸标注的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制图板、绘图仪器、模型等。

2. 学具:图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图纸,引发学生对制图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幅面、比例、线条等。

b. 介绍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以正方形、圆形为例进行讲解。

c. 演示几何作图,如等分线段、画圆等。

d. 讲解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强调规范性和准确性。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进行平面图形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完成几何作图,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c. 学生进行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4. 例题讲解:a. 以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为例,讲解制图过程。

b. 分析例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5.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六、板书设计1. 制图基本知识:a. 图纸幅面、比例、线条b. 平面图形绘制方法c. 几何作图d. 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2. 例题解析3.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图,并标注尺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平面图形绘制和尺寸标注的掌握程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几何作图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第1-4章圆弧连接

第1-4章圆弧连接
(3)以O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两连接点(切点)之间画弧。
概念讲述
学生听授
信息反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3、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1)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的求法
作图法归纳为三点:
1)用算术法求圆心:根据已知圆弧的半径R1或R2和连接圆弧的半径R计算出连接圆弧的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半径R′:
外切时:R′=R+R1
制造业通用能力目标
掌握圆弧连接的画法
学习重点
1、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
3、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区别(包括在概念、计算、画法上的区别)
学习难点
1.圆周的等分方法和斜度和锥度的画法
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和黑板作图演示相结合
2.挂图展示
学法:
听授法、课堂练习法
(2)实质:就是使连接圆弧和被连接的直线或被连接的圆弧相切。
(3)关键: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即切点)。
四、圆弧连接的分类
1、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1)定距:作与两已知直线分别相距为R(连接圆弧的半径)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的交点O即为圆心。
(2)定连接点:从圆心O向两直线作垂线,垂足即为连接点(切点)
:连接点在已知圆弧和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圆心连线上
内切时:连接点在已知圆弧和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圆心连线的延长线
3)以O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两连接点(切点)之间画弧。
(2)圆弧间的圆弧连接的两种形式
1)外连接:连接圆弧和已知圆弧的弧向相反(外切)
2、简述四心法作椭圆的步骤。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第10、11页
信息反馈

机械制图-全部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全部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眉县职业教育中心《机械制图--电子教案》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机械制图教案绪论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定义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1)制图的基本规定(2)几何作图(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4)轴侧图(5)组合体视图(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8)零件图(9)装配图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由图样定义知识引入第一章第一节内容:§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4457.4-2002的含义:GB:表示国标;T4457.4: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4457.4;2002:表示2002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L二、图框格式和尺寸1、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25mm,其他三边一致。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1-2 比例(GB/T4457.4-2002)一、术语比例: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视图的投影原理、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以及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重点讲解三视图(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视图判断零件的实际形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视图的投影原理,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2. 能够根据给定的视图,判断零件的实际形状和尺寸。

3. 学会正确标注零件尺寸,提高制图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尺寸标注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视图的投影原理,零件形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机械制图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

学具:绘图板、绘图仪器、制图用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外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何通过视图表达机械零件的形状。

2. 理论讲解:a. 讲解视图的投影原理,让学生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b. 通过实例演示,讲解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c. 分析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提高制图准确性。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给定的视图,分析零件的实际形状。

b. 每组派代表绘制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a. 出示一道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b.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a. 布置一道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b. 教师批改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视图的投影原理2. 三视图的绘制方法3.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4. 例题及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给定视图的机械零件,并标注尺寸。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视图(如斜视图、局部视图等)的绘制方法,提高制图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寻找生活中的机械零件,进行观察和练习。

机械制图CAD-(教案)全部

机械制图CAD-(教案)全部

第 1、2 课时第 3、4 课时第 5、6 课时即启动AutoCAD 。

注:在第一次启动AutoCAD 时,将显示产品激活向导。

2. 建立新图形:三种方式(1)默认设置(2)选择样板(3)选择“向导”3. 保存文件(1)“存盘”命令下拉菜单:【文件】→【存盘】。

图标位置:在“标准工具栏”中。

输入命令:Qsave↙(2)另存为”命令下拉菜单:【文件】→【另存为】→弹出“图形另存为”对话框。

输入命令:Saveas↙4. 关闭图形:下拉菜单:【文件】→【关闭】。

图标位置:单击图形文件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输入命令:close↙5.打开已有图形:下拉菜单:【文件】→【打开】。

图标位置:在“标准工具栏”中。

输入命令:Open↙三、坐标表示方法1.绝对直角坐标表示方法:x,y2.绝对极坐标表示方法:距离<角度3.相对直角坐标表示方法:@x,y4.相对极坐标表示方法:@距离<角度小结本次课主要通过上机练习,使同学们对CAD工作界面有个更直观的了解,同时进行一些基础操作,如新建、保存文件、坐标的输入等,其中坐标的输入一定要熟练掌握第 7、8 课时课题第二章基本绘图与编辑命令(1)课型理论教学目的掌握AutoCAD 二维基本绘图命令的使用方法重点难点绘制直线类图形和绘制圆弧类图形教学媒体多媒体实物图画投影/幻灯/电视/电影其它媒体教学方法讲授式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教学过程一、直线绘制命令1.命令调用方式:命令行:菜单方式:【绘图】→【直线】图标方式:键盘输入方式: LINE2.操作过程:命令:Line (回车)指定第一点:(输入一点作为线段的起点)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指定下一点或[闭和(C)/放弃(U)]:二、圆绘制命令1.命令调用方式:命令行:菜单方式:【绘图】→【圆】图标方式:键盘输入方式:CIRCLE2.操作过程:AutoCAD 提供了6种绘制圆的方法(1)圆心、直径法命令: CIRCLE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输入一点作为圆心)指定圆的半径或 [直径(D)]:D↙指定圆的直径:(输入圆的直径)(2)圆心、半径法(3)三点法命令: CIRCLE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3p↙指定圆上的第一个点:(输入圆的第一点)指定圆上的第二个点:(输入圆的第二点)指定圆上的第三个点:(输入圆的最后一点)(4)两点法(5)相切、相切、半径(6)相切、相切、相切法命令: CIRCLE指定圆的圆心或 [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3p↙指定圆上的第一个点: _tan 到(利用捕捉方式选择与圆相切的第一条直线)指定圆上的第二个点: _tan 到(利用捕捉方式选择与圆相切的第二条直线)指定圆上的第三个点: _tan 到(利用捕捉方式选择与圆相切的第三条直线)三、圆弧绘制命令1.命令调用方式:菜单方式:【绘图】→【圆弧】(如图2-5所示)图标方式:键盘输入方式: ARC2.操作过程:圆弧的画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有以下3种方法(1)三点法命令: ARC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C)]:(输入圆弧起点)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 [圆心(C)/端点(E)]:(输入圆弧上除起点或端点外的任意一点)指定圆弧的端点:(输入圆弧端点)(2)起点、端点、半径法命令: ARC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C)]:(输入圆弧起点)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 [圆心(C)/端点(E)]: E↙指定圆弧的端点:(输入圆弧端点)指定圆弧的圆心或 [角度(A)/方向(D)/半径(R)]: R↙指定圆弧的半径:(输入圆弧半径)(3)起点、端点、角度法指定圆弧的起点或 [圆心(C)]:(输入圆弧起点)指定圆弧的第二个点或 [圆心(C)/端点(E)]: E↙指定圆弧的端点:(输入圆弧端点)指定圆弧的圆心或 [角度(A)/方向(D)/半径(R)]: A↙指定包含角:(输入圆弧包含角)小结本次课内容较少,主要通过几个简单命令绘图的使用,掌握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熟悉命令提示行中各符号的意义第 9、10 课时教学过程一、构建选择集的方式1.点选:用光标点取要选择的对象。

《机械制图》听课教案

《机械制图》听课教案

《机械制图》听课教案第一章:机械制图基础知识1.1 机械制图的标准和规范1.2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1.3 机械制图的符号和标注1.4 机械制图的绘制工具和材料第二章:机械制图的图线和比例2.1 图线的种类和应用2.2 比例的种类和应用2.3 比例换算的方法2.4 绘制图线和比例的注意事项第三章:机械制图的视图和投影3.1 视图的种类和应用3.2 投影的原理和规律3.3 绘制视图和投影的步骤和方法3.4 绘制视图和投影的注意事项第四章:机械制图的剖视图和断面图4.1 剖视图的种类和应用4.2 断面图的种类和应用4.3 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的步骤和方法4.4 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的注意事项第五章:机械制图的标注和说明5.1 标注的种类和应用5.2 标注的符号和标准5.3 标注的步骤和方法5.4 说明的书写和格式要求第六章:机械制图的零件图和装配图6.1 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6.2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6.3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标注和说明6.4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阅读和理解第七章:机械制图的极限与配合7.1 极限的定义和表示方法7.2 配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7.3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和应用7.4 极限与配合的计算和选择第八章:机械制图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8.1 形位公差的定义和表示方法8.2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8.3 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和应用8.4 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计算和选择第九章:机械制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9.1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9.2 CAD软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9.3 CAD软件的绘制和编辑技巧9.4 CAD软件的文件管理和打印输出第十章:机械制图的实践与应用10.1 机械制图的实际案例分析10.2 机械制图在工程中的应用10.3 机械制图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0.4 机械制图的学习方法和提高途径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机械制图的视图和投影补充说明: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选择合适的视图表达。

机械制图教案(全)

机械制图教案(全)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 学会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基本绘图方法。

3. 熟悉正投影原理,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性。

4. 学会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并能正确表达其形状。

5. 掌握机械制图的标注方法,包括尺寸、公差、形位、表面粗糙度等。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绘图的基本方法2. 正投影原理投影面和投影方法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性投影变换3. 组合体的三视图组合体的组合方式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常见组合体的三视图绘制实例4. 机械制图的标注尺寸标注的规则和方法公差、形位、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标注的综合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家标准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基本绘图方法和技巧正投影原理及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性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方法机械制图的标注方法2. 教学难点:投影变换的计算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标注的综合练习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本绘图方法和技巧。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图纸,提高学生对机械制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绘图工具和仪器。

2. 学生准备绘图用品,如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3. 准备一些典型的组合体模型或图纸,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机械制图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的标准标准的含义和作用标准的分类和结构标准的应用和执行2. 视图基本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展开视图3. 断面图和剖面图断面图的种类和画法剖面图的种类和画法断面图和剖面图的应用4. 机械制图的符号和标注符号的种类和意义标注的规则和方法符号和标注的组合应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制图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断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符号和标注的规范使用2. 教学难点:视图的转换和绘制断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技巧符号和标注的综合应用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图纸中的标准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周§2-3面的投影
第十周§2-3 2-4面的投影、换面法
第十一周§3-1平面体投影作图
第十二周§3-1、3-2平面体、曲面体投影作图
第十三周§3-2曲面体的投影作图
第十四周§3-3切割体投影作图
第十五周§3-4—4-2相贯线投影、轴测图
第十六周§4-2、3、4正等测、斜二测
第十七周§4-4、5-1轴测草图、组合体组合形式
2、培养学生良好的做图习惯。
3、利用模型、多媒体,培养学生立体感,帮助学生建立立体思维,使教学更直观。
4、在业余时间进行板图练习,锻炼学生绘图能力。
三、教学计划
第四周§1-1、1-2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第五周§2-1、2-2投影法概述
第六周国庆假期
第七周§2-3点、直线投影
第八周§2-3直线、面的投影运动会
为了使图样复制时定位方便,在各边长的中点处分别画出对中符号(粗实线)。如果使用预先印制的图纸,需要改变标题栏的方位时,必须将其旋转至图纸的右上角。此时,为了明确绘图与看图的方向,应在图纸的下边对中符号处画出方向符号。
4、标题栏:
国家标准(GB/T10609.1—1989)对标题栏的内容、格式及尺寸做了统一规定。本书在制图作业中建议采用图3所示的格式。
授课内容
小结
作业
课后小结
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
1、掌握有关国标规定及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知识及点、是、线、面的投影规律。
3、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别是切割体、相贯体的投影画法。
4、掌握组合体的看图与画图。
5、掌握正等测、斜二测、以及轴测图的画法。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规范制图课教学。
(3)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字。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其宽度一般为字高h的1/2。
(4)数字和字母分为A型和B型。
A型字体的笔画宽度d为字高h的1/14;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d为字高h的1/10。数字和字母可写成直体或斜体(常用斜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约成75°。
教学目的
教材分析
课时安排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授课内容
小结
作业
课后小结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授课内容
小结
作业
课后小结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授课
小结
作业
课后小结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授课内容
小结
作业
课后小结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二、标注尺寸的要素
1、三要素: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数字。
(3)注意事项:
(1)在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一致,虚线、点画线、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图2图线画法的注意事项应大致相同。
(2)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时,圆心应在线段与线段的相交处,细点画线应超出圆的轮廓线约3mm。当所绘圆的直径较小,画点画线有困难时,细点画线可用细实线代替。
(3)细虚线、细点画线与其他图线相交时,都应以画相交。当细虚线处于粗实线的延长线上时,细虚线与粗实线之间应有空隙。。
5、比例:
比例是指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1)绘图时应优先采用原值比例。
(2)若机件太大或太小,可采用缩小或放大比例绘制。
(3)必须注意,不论采用何种比例绘图,标注尺寸时,均按机件的实际尺寸大小注出。
6、字体:
(1)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2)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h,分为八种:20、14、10、7、5、3.5、2.5、1.8(单位:mm)。
第十八周§5-2画组合体方法与步骤
第十九周§5-2、3、4画组合体、组合体标注
第二十周§5-5组合体读图
第二十一周§5-5、6组合体读图、讨论、思考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1、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比例、字体和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以及尺寸注法的规定,并能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
2、能正确使用一般的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基本作图方法,为后续的各章教学奠定较好的基础。
本节重点讲解了国标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图线的有关规定,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练习册1——7(答案见练习册)
§1—2尺寸标注
1、掌握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掌握尺寸标注的三要素及画法。
1、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尺寸标注的三要素及画法。
尺寸标注的三要素及画法。
2课时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7、图线:
(1)图线的形式及应用(表略)
(2)图线宽度
A、粗细比例关系为2∶1。
B、图线的宽度:0.13、0.18、0.25、0.35、0.5、0.7、1.0、1.4、2 (单位:mm)。
C、粗线宽度通常采用d=0.5mm或0.7mm。为了保证图样清晰,便于复制,图样上尽量避免出现线宽小于0.18mm的图线
(1)
(2)必要时可加长
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
2、图框格式定义:图纸上限Fra bibliotek绘图区域的线框
(1)粗实线画图框,格式分为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
(2)同一产品图样只能采用一种格式。
(3)A4幅面竖装,A3幅面横装。
3、对中符号和看图方向
(1)看图方向: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
(2)对中符号: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比例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的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必标注计量单位的符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应注明相应的单位符号。
(3)图样中所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注一次,并应标注在表示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1、了解并掌握图纸幅面和格式。
(2)掌握图纸幅面。
(3)掌握对中符号和看图方向。
2、掌握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
1、图纸幅面、格式。
2、对中符号和看图方向。
3、比例、字体、图线。
1、字体的练习。
2、图线的练习。
2课时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
定义:由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图面。
1、图纸幅面:A0、A1、A2、A3、A4。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重点:(1)掌握图幅和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和尺寸注法的规定
(2)掌握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重点是圆弧连接。
难点:(1)正确理解尺寸注法的四项基本原则。
(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特别是连接线段和定位尺寸的分析。
8课时
第一节国家标准《技术制图》
和《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