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第六讲
机械制图教案(图文教案)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一节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一、图纸幅面、格式①图纸幅面基本幅面:A0、A1、A2、A3、A4。
加长幅面:以基本幅面为基础,沿短边成整数倍增加。
②图框格式图框: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线框,用粗实线绘制,分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
图框线见表1-1。
③附加符号对中符号:在图纸各边长的中点分别画出对中符号。
粗实线绘制,线宽不小于0.5mm,长度从纸边界伸入图框线内约5mm。
方向符号:用细实线绘制的等边三角形表示。
剪切符号:图纸复制时方便剪切,在图纸的四角分别绘制出剪切符号。
二、标题栏标题栏通常位于图纸的右下角,与看图方向一致。
否则标题栏应位于图纸的右上角,并用方向符号标明绘图、看图方向。
三、比例图样的比例: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有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
注意:a.图样无论放大或缩小,标注尺寸应按实际尺寸标注。
b.绘制角度应按实际角度绘制和标注。
c.同一机件的各个图形应采用相同的比例。
d.当孔的直径或薄片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mm以及斜度和锥度较小时,可不按比例夸大画出。
四、字体字体要求: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字体的号数即为字体的高度,有1.8mm、2.5mm、3.5mm、5mm、7mm、10mm、14mm、20mm。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字号不小于3.5mm,字宽为2h/3。
五、图线及其画法①图线形式和应用图线分粗、细两种。
粗线宽度在0.5mm~2mm之间选择,细线宽度为b/3。
常用图线见表1-5。
②图线画法a.同一张图样中同类图线宽度应基本一致。
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
b.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粗实线2倍,且最小距离不小于0.7mm。
c.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时,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
点画线和双点画线的首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应是短划。
,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画线或双点画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d.虚线、点画线与其它图线相交时(或同种图线相交时),应以划线相交,当虚线是粗实线的延长线时,粗实线应划到分界点,而虚线以间隔与之相连。
《机械制图》全部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全部电子教案第一章:引言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为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图纸和技术标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手工制图方式已逐渐被电子制图技术所取代。
本教案旨在全面介绍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并结合电子制图软件的应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第二章:机械制图基础2.1 机械制图概述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机械制图的作用和作图原则。
2.2 制图工具和材料传统机械制图所需的制图工具和材料;电子制图所需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
2.3 坐标系和测量二维坐标系和三维坐标系的建立;常用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4 图样简化和放样图样简化的原则和方法;放样的步骤和技巧。
第三章:投影法3.1 正交投影法正交投影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视图、俯视图和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3.2 斜投影法斜投影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等角斜投影和等面斜投影的绘制方法。
第四章:尺寸标注和图样检查4.1 尺寸标注尺寸标注的原则和方法;尺寸标注的常用符号和约定。
4.2 图样检查图样检查的目的和方法;常见图样错误和修改方法。
第五章:零件图绘制5.1 四种主视图的绘制常用零件的主视图绘制方法和技巧。
5.2 剖视图的绘制剖视图的类型和绘制方法;剖视图的标注和符号。
5.3 展开图和折弯图展开图和折弯图的绘制方法;展开图和折弯图的标注和符号。
第六章:装配图绘制6.1 装配图的概念和分类装配图的作用和分类;装配图的基本要求。
6.2 零件位置的确定零件位置的确定方法和步骤;装配关系的表示方法。
6.3 装配图的绘制装配图的绘制原则和技巧;装配图中的标注和符号。
第七章:电子制图软件应用7.1 AutoCAD基础AutoCAD软件的界面和常用工具;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的使用。
7.2 SolidWorks基础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零件和装配的绘制和编辑。
7.3 Pro/ENGINEER基础Pro/ENGINEER三维建模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零件和装配的建立和编辑。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识图的基本知识第一节图样教学目的:1、简单介绍图样的概念及种类2、介绍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注法、标题栏格式和内容、常用的比例和字体3、介绍图线的种类、应用和画法教学要求::1、掌握图样上的一般规定2、掌握九种图线的应用和画法3、掌握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教学重点:1、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2、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教学难点: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直径尺寸、角度尺寸的标注方法教具:长方体模型教学方法:本次课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起对这门课的兴趣,讲课时尽可能采用较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适时可行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题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概念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
2、图样的种类机械图样按表达对象分:零件图和装配图3、图样中的一般规定(一)图纸幅面的规定为了便于图样的绘制、使用和保管,图样均应画在规定幅面和格式的图纸。
1、图纸幅面和规格(备课纸)2、图纸格式3、标题栏的位置和格式标题栏的位置一般在图框的右下角。
看图的方向应与标题栏的方向一致。
(二)比例比例——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强调:(1)比例规范化,不可随意确定,按照表1—2选取。
(2)画图时应尽量采用1:1的比例(即原值比例)画图,以便直接从图样中看出机件的真实大小(3)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而与采用的比例无关。
(4)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的比例栏中填写。
(三)尺寸注法图样中,图形只能表示物体的形状,不能确定它的大小,因此,图样中必须标注尺寸来确定其大小。
机械制图制图的基本知识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制图的基本知识电子教案第一章:制图的基本概念1.1 制图的目的和重要性解释制图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的作用强调制图准确性和清晰性的重要性1.2 制图的基本要求介绍制图的标准和规范讲解图纸的规格、比例、线型和符号的使用1.3 图纸的布局和标注教授如何合理布局图纸讲解尺寸标注、文字说明和栏的填写方法第二章:投影原理2.1 投影的基本概念解释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区别讲解三视图的定义和重要性2.2 平行投影的规律教授平行投影的原理和规律分析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和转换方法2.3 相贯线和投影变换讲解相贯线的绘制方法介绍投影变换的原理和应用第三章:基本几何体的绘制3.1 平面图形的绘制教授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和技巧练习绘制直线、圆、椭圆等基本图形3.2 立体图形的绘制讲解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方法练习绘制柱体、球体、圆锥体等基本几何体3.3 组合图形的绘制教授组合图形的绘制方法练习绘制复杂组合图形的绘制和标注第四章:机械零件的绘制4.1 零件图的绘制讲解零件图的定义和重要性教授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4.2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绘制介绍标准件和常用件的图形符号教授如何绘制和标注标准件和常用件4.3 装配图的绘制讲解装配图的定义和重要性教授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第五章:计算机辅助制图5.1 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介绍介绍常用的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讲解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5.2 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实践操作教授如何使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绘制简单的机械图练习使用软件进行图形的绘制和标注5.3 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应用讲解计算机辅助制图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和优势探讨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第六章:制图的基本技巧与提高6.1 图形的对称与旋转讲解如何绘制对称图形和进行旋转操作练习绘制对称图形和旋转后的图形6.2 比例与标注的运用教授如何正确使用比例和标注来表示图形尺寸练习在不同情况下运用比例和标注6.3 制图速度与精确度的提升讲解提高制图速度和精确度的方法练习快速准确地绘制图形第七章:机械制图的常见错误与纠正7.1 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分析尺寸标注错误、线条错误、符号使用错误等讲解这些错误的原因和影响7.2 错误纠正方法与技巧教授如何发现并纠正这些错误练习纠正常见错误7.3 预防错误的方法讲解如何避免制图错误的发生强调认真仔细的重要性第八章:机械制图的实际应用案例8.1 案例一:简单机械零件图的绘制分析并绘制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图讲解绘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8.2 案例二:复杂机械零件图的绘制分析并绘制一个复杂的机械零件图讲解绘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8.3 案例三:装配图的绘制分析并绘制一个简单的装配图讲解绘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第九章:机械制图的创新发展9.1 数字化制图技术介绍数字化制图技术及其优势讲解如何运用数字化制图技术9.2 3D制图与打印技术介绍3D制图与打印技术及其应用讲解如何运用3D制图与打印技术9.3 制图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制图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性10.1 制图基本知识的回顾回顾制图基本知识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和技巧10.2 制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讲解如何培养和提高制图能力强调勤奋练习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10.3 制图在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讲解制图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强调制图在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制图的基本要求制图的标准和规范是确保图纸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基础,学生应熟练掌握国标的基本规定。
《机械制图》听课教案

《机械制图》听课教案第一章:机械制图基础知识1.1 机械制图的标准和规范1.2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1.3 机械制图的符号和标注1.4 机械制图的绘制工具和材料第二章:机械制图的图线和比例2.1 图线的种类和应用2.2 比例的种类和应用2.3 比例换算的方法2.4 绘制图线和比例的注意事项第三章:机械制图的视图和投影3.1 视图的种类和应用3.2 投影的原理和规律3.3 绘制视图和投影的步骤和方法3.4 绘制视图和投影的注意事项第四章:机械制图的剖视图和断面图4.1 剖视图的种类和应用4.2 断面图的种类和应用4.3 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的步骤和方法4.4 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的注意事项第五章:机械制图的标注和说明5.1 标注的种类和应用5.2 标注的符号和标准5.3 标注的步骤和方法5.4 说明的书写和格式要求第六章:机械制图的零件图和装配图6.1 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6.2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6.3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标注和说明6.4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阅读和理解第七章:机械制图的极限与配合7.1 极限的定义和表示方法7.2 配合的定义和表示方法7.3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和应用7.4 极限与配合的计算和选择第八章:机械制图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8.1 形位公差的定义和表示方法8.2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8.3 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和应用8.4 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计算和选择第九章:机械制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9.1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9.2 CAD软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9.3 CAD软件的绘制和编辑技巧9.4 CAD软件的文件管理和打印输出第十章:机械制图的实践与应用10.1 机械制图的实际案例分析10.2 机械制图在工程中的应用10.3 机械制图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0.4 机械制图的学习方法和提高途径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机械制图的视图和投影补充说明:视图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选择合适的视图表达。
机械制图教案(顺序同第六版)

机械制图教案绪论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定义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1)制图的基本规定(2)几何作图(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4)轴侧图(5)组合体视图(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8)零件图(9)装配图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 、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由图样定义知识引入第一章第一节内容:§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4457.4-2002 的含义 :GB:表示国标;T4457.4: 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 4457.4 ;2002: 表示 2002 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 L二、图框格式和尺寸1、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 25mm,其他三边一致。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1-2 比例(GB/T4457.4-2002)一、术语比例: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第一章:机械制图概述1.1 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制图的基本要求图纸的种类与规格绘图的基本工具1.2 机械制图的标准规定线条的种类和应用比例、单位和字体投影的基本原理1.3 视图的绘制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绘制方法视图的标注和说明视图的转换和组合第二章:机械图样的表示方法2.1 形体的表示方法点、线、面的表示方法基本几何体的表示方法组合几何体的表示方法2.2 机械零件的表示方法常用零件的表示方法零件的尺寸和公差表示方法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表示方法2.3 装配图的表示方法装配图的布局和表示方法装配体的连接表示方法装配体的运动和限制表示方法第三章:机械制图的绘制技巧3.1 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步骤熟悉图纸和要求绘制草图标注尺寸和说明整理和审查图纸3.2 绘制机械零件图的技巧零件图的布局和表示方法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和说明零件图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3.3 绘制装配图的技巧装配图的布局和表示方法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说明装配图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第四章:机械制图的实践应用4.1 绘制机械零件图的实践案例轴类零件的绘制齿轮类零件的绘制螺纹类零件的绘制4.2 绘制装配图的实践案例轴承座的绘制齿轮箱的绘制传动装置的绘制4.3 机械制图的实际应用案例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第五章:机械制图的现代化技术5.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CAD软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CAD软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5.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A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CAM软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CAM软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5.3 数字化制造和3D打印数字化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D打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数字化制造和3D打印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第六章:机械制图的标注与符号6.1 尺寸标注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和圆尺寸的标注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标注6.2 符号与标注常用符号的表示方法焊接符号、热处理符号和涂装符号的标注零件编号和明细表的编制6.3 制图中的文字说明文字说明的书写要求和格式栏、会签栏和图框的设置技术要求的编写和表述第七章:机械制图的标准件和常用件7.1 标准件的表示方法标准件的分类和表示方法弹簧、滚动轴承和螺纹的标准件表示联接件和紧固件的标准件表示7.2 常用件的表示方法齿轮和链轮的表示方法皮带轮和蜗轮副的表示方法弹簧和其他常用件的表示方法7.3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插入与标注插入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步骤标注标准件和常用件的尺寸和公差编写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技术要求第八章:机械制图的投影变换8.1 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投影变换的概念和分类正射投影和斜射投影的变换方法旋转和平移的投影变换方法8.2 投影变换的应用投影变换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案例复杂形体的投影变换方法和技巧投影变换在三维建模和渲染中的应用8.3 投影变换的计算与作图投影变换的数学计算方法利用投影变换作图的步骤和技巧投影变换在机械设计和分析中的应用第九章:机械制图的视图表达9.1 视图表达的基本原则视图选择和布局的原则视图间的投影关系和对应关系视图表达中的隐藏线和虚线的使用9.2 复杂形体的视图表达复杂形体的主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表达复杂形体的等轴测视图和斜视图的表达复杂形体的透视图和效果图的表达9.3 视图表达的实践应用机械零件和装配体的视图表达案例视图表达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视图表达在机械维修和销售中的作用第十章:机械制图的评估与改进10.1 制图质量的评估尺寸和标注的准确性评估图纸的清晰度和可读性评估技术要求和说明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评估10.2 制图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常见制图错误和问题的分析提高制图效率和准确性的方法制图流程和标准的改进与优化10.3 制图技术的持续发展新型制图软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制图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制图技术在智能制造和工业4.0中的角色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标准规定重点关注内容:制图的基本要求、图纸的种类与规格、绘图的基本工具、线条的种类和应用、比例、单位和字体、投影的基本原理。
机械制图第一章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绪论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定义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1)制图的基本规定(2)几何作图(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4)轴侧图(5)组合体视图(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8)零件图(9)装配图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由图样定义知识引入第一章第一节内容:§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4457.4-2002的含义:GB:表示国标;T4457.4:表示推荐使用的文件号为4457.4;2002:表示20XX年发布使用的。
一、图纸幅面要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幅面尺寸B×L二、图框格式和尺寸1、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两种格式:不留装订边和留装订边。
同一产品中所以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2、图框尺寸不留装订边的图纸,其四周边框的宽度相同(均为e)留装订边的图纸,其装订边宽度一律为25mm,其他三边一致。
三、标题栏和明细栏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
四、看图方向的规定为了利用预先印制好的图纸,允许将图纸逆时针旋转90°。
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1-2 比例(GB/T4457.4-2002)一、术语比例: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1、原值比例比值为1的比例,即1:1;2、放大比例比值大于1的比例,如2:1等;3、缩小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如1:2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1—4 平面图形的绘制
§1—5 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课题:1、平面图形的绘制
2、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2、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教学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
教具:模型“手柄”
教学方法: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
基准与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强调圆弧连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引入新课题
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
三、教学内容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1、定形尺寸
定形尺寸是指确定平面图形上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如图1—33所示中的φ12、R13、R26、R7、R8、48和10。
一般情况下确定几何图形所需定形尺寸的个数是一定的,如直线的定形尺寸是长度,圆的定形尺寸是直径,圆弧的定形尺寸是半径,正多边形的定形尺寸是边长,矩形的定形尺寸是长和宽两个尺寸等。
2、定位尺寸
定位尺寸是指确定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1—33中的18、40。
确定平面图形位置需要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也可以以极坐标的形式定位,即半径加角度。
图1-33 平面图形
3、尺寸基准
任意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位置,就是说必有一个是参照的。
(由此引出基准这个概念,介绍基准时可联系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来讲解)
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
平面图形尺寸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相当于坐标轴x方向和y方向),因此基准也必须从水平和垂
直两个方向考虑。
平面图形中尺寸基准是点或线。
常用的点基准有圆心、球心、多边形中心点、角点等,线基准往往是图形的对称中心线或图形中的边线。
(二)线段分析
根据定形、定位尺寸是否齐全,可以将平面图形中的图线分为以下三大类:
1、已知线段
概念:定形、定位尺寸齐全的线段。
作图时该类线段可以直接根据尺寸作图,如图1—33中的φ12的圆、R13的圆弧、48和10的直线均属已知线段。
2、中间线段
概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的线段。
作图时必须根据该线段与相邻已知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33中的R26和R8两段圆弧。
3、连接线段
概念:只有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
其定位尺寸需根据与线段相邻的两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33中的R7圆弧段、R26和R8间的连接直线段。
在两条已知线段之间,可以有多条中间线段,但必须而且只能有一条连接线段。
否则,尺寸将出现缺少或多余。
(三)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
以图1—34所示的平面图形为例,演示画图步骤,边画图边讲解。
演示和讲解完以后,对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作以下总结:
图1—34平面图形
1、根据图形大小选择比例及图纸幅面。
2、分析平面图形中哪些是已知线段,哪些是连接线段,以及所给定的连接条件。
3、根据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关系确定作图基准、定位线。
4、依次画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
5、将图线加粗加深。
6、标注尺寸。
(四)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
平面图形中标注的尺寸,必须能唯一地确定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遗漏、不多余地标注出确定各线段的相对位置及其大小的尺寸。
1、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1)先选择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基准线;
(2)确定图形中各线段的性质;
(3)按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的次序逐个标注尺寸。
2、参照图1—35所示的平面图形,分析讲解:
图1—35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1)分析图形。
确定基准图形由外线框、内线框和两个小圆构成。
整个图形左右是对称的,所以选择对称中心线为水平方向基准。
垂直方向基准选两个小圆的中心线。
(2)标注定形尺寸。
外线框需注出R12和两个R20以及R15 ;内线框需注出R8 ,两个小圆要注出2×Ф12。
(3)标注定位尺寸。
左右两个圆心的定位尺寸65 ,上下两个半圆的圆心定位尺寸5和10。
(五)绘图的基本方法
重点讲解徒手绘图。
1、仪器绘图
(1)准备工作
(2)选定图幅
(3)固定图纸
(4)画底稿
(5)检查并清理底稿,加深图形和标注尺寸等
(6)全面检查图纸
(可结合前面的平面图形画法略讲。
)
2、徒手绘图
依靠目测来估计物体各部分的尺寸比例、徒手绘制的图样称为草图。
在设计、测绘、修配机器时,都要绘制草图。
所以,徒手绘图是和使用仪器绘图同样重要的绘图技能。
绘制草图时使用软一些的铅笔(如HB、B或者2B),铅笔削长一些,铅芯呈圆形,粗细各一支,分别用于绘制粗、细线。
画草图时,可以用有方格的专用草图纸,或者在白纸下面垫一张有格子的纸,以便控制图线的平直和图形的大小。
(1)直线的画法
画直线时,可先标出直线的两端点,在两点之间先画一些短线,再连成一条直线。
运笔时手腕要灵活,目光应注视线的端点,不可只盯着笔尖。
画水平线应自左至右画出;垂直线自上而下画出;斜线斜度较大时可自左向右下或自右向左下画出,如图1—37所示。
(2)圆的画法
画圆时,应先画中心线。
较小的圆在中心线上定出半径的四个端点,过这四个端点画圆。
稍大的圆可以过圆心再作两条斜线,再在各线上定半径长度,然后过这八个点画圆。
圆的直径很大时,可以用手作圆规,以小指支撑于圆心,使铅笔与小指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笔尖接触纸面不动,转动图纸,即可得到所需的大圆。
也可在一纸条上作出半径长度的记号,使其一端置于圆心,另一端置于铅笔,旋转纸条,便可以画出所需圆。
如图1—38所示。
图1—38徒手绘制圆形
(3)徒手绘制平面图形
徒手绘制平面图形时,也和使用尺、规作图时一样,要进行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先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线段,最后画连接线段。
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时,主要轮廓线和定位中心线应尽可能利用方格纸上的线条,图形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可按方格纸上的格数来确定。
图1—39所示为徒手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的示例。
四、小结
1、几个基本概念:基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
2、简述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