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租车女CEO自述:这么难,为什么还要创业?

合集下载

实用的创业演讲稿(3篇)

实用的创业演讲稿(3篇)

实用的创业演讲稿(3篇)实用的创业演讲稿(精选3篇)实用的创业演讲稿篇1大家好,我是树熊网络CEO赖杰。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叫做:创业就像高空走钢丝。

我是从20__年开始创业的,创业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经常会失眠,做同样一个梦,拿着一个平衡杆在走一个钢丝一样。

有时候会感觉到很害怕,有时候呢,又感觉其实心里很踏实。

我就在想,只要我把握好手中的这根平衡杆,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我们一定能够走到我们的目的地。

四年之前,我还在阿里巴巴,我突然有一种很深的感觉,就是想我自己要去做点什么。

当时我自己一个人开着车在那个高架路上,突然有一种感觉,互联网是什么呢?不就是连接吗?就像高架路一样,把不同地方的人通过不同的路径连接起来,像这样的一个无线网络,就是我们未来世界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连接。

然后这个想法跟我们合伙人一起聊过之后,大家觉得我们可以试一试。

在20__年的9月份,我就从阿里离职了。

我自己写出了第一代的产品,把它的整个产品的原形做出来。

我们把它拿到一些商家里面去我们说:“老板,我们给你这个WiFi 呢,第一个它更安全更稳定,第二个呢,它可以在你的消费者上网的时候,推送一些比如说你店铺的一些介绍,店内的一些优惠。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产品,然后我和我的小伙伴开始在线下推广它。

20__年的冬天,我记得是非常得冷,杭州那时候是下了好几场雪。

应该是一个下午,我们有几个人在办公室里面突然闻到一股很臭的一个味道,几个月没有洗脚没换袜子的那种味道。

原来看到旁边有一个我们市场的兄弟,整个鞋子都已经被雪水给打湿了,办公室也没有空调,我们就是有一个取暖器的那种小太阳。

他就把自己的鞋子脱掉,把袜子脱掉,然后在那里烤火。

其实我是很难过的,为什么要让大家这么辛苦。

这就像梦中的一样,走这根钢丝,踏出这第一步其实是最难的,不知道这只脚踩在这上面是什么感觉,然后你也不知道这个钢丝是不是承受得住。

但是走出这第一步之后,你心里是非常地非常地自豪的。

MBAofo的囚徒困境

MBAofo的囚徒困境

ofo的囚徒困境:“轻”还是“重”,坚守还是跟随现在的戴威(ofo共享单车创始人兼CEO)非常焦虑,因为与现在的乐视一样,很缺钱。

在2016年10月10日后,他还没有那么迫切的需要钱,因为当时的他刚刚完成了C轮1.3亿美金融资,对于一家成立两年的创业公司实属不易。

但2017年开年,两次接近非理性的战略宣布后,钱又变成了其命门,据业内人士透露,ofo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下一轮融资计划,但情况并不乐观。

缺钱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背后揭示的是“轻重”发展模式选择的两难尴尬,同时创始团队缺乏管理经验,面对各种管理困局无从下手,给未来预期增加了一层不确定性。

这一切对于投资人有着不言而喻的风险。

因共享精神而生的ofo90后的戴威与其北京大学四个伙伴在2015年共同创立了ofo共享单车,提出了一种针对校园的单车共享方式。

一次采访他提到,“我们通过将每一辆单车装上车牌以及共享硬件,就可以在校园里实现随取随用,不用寻找固定的停车桩。

”这个时候的ofo号召师生将自己的单车转让给ofo,即加入了“ofo共享单车”协议,以换取所有共享单车的免费使用权。

ofo把这些单车全部涂刷成换黄色以便于校园中辨认,这也是“小黄”的由来。

不过那个时候的“小黄”确实不智能,因为不具定位功能,找寻车辆基本靠眼睛,锁具更是简单到每车固定唯一密码,也就是说如果某位同学记住了一辆车的密码,他就可以不用付费的方式进行无限次的骑行。

而这样的机制在校园无伤大雅,却给后面埋下了祸根。

赔本买卖总能快速流行起来,北大、人大、北航等等都相继出现了“小黄”的身影,当年4月份已经覆盖了20余所北京高校,累计订单突破150万。

虽然商业逻辑上有些模糊,但打着“共享精神”的旗号,从一个自由但又封闭的校园视角来看,模式上的瑕疵又有何妨?毕竟共享才是ofo的号召力所在。

不幸,这样的号召力被资本盯上了。

天使轮、Pre-A直到现在的C轮,一次次的资本涌入ofo,戴威以及其合伙人可能当时也没有想到为何一夜之间会站在了资本风口。

2024年下岗女工创业之路演讲(2篇)

2024年下岗女工创业之路演讲(2篇)

2024年下岗女工创业之路演讲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观众们:大家好!我是一位下岗女工,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创业之路。

在下岗过程中,我经历了困惑、迷茫,但也因为坚持和努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业机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希望通过今天的演讲,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

2024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年份,尤其对于下岗女工来说,意味着新的起点和新的机会。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民众创业创新的热潮下,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探索。

首先,我积极思考自己的优势。

作为一名下岗女工,我对以往工作领域非常熟悉,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

我曾在一家服装厂从事流水线作业,因此对服装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在对市场的调研后,我发现近年来,个性化定制服装的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于是,我决定打造一个以个性化定制为主的服装品牌。

其次,我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业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

针对新时代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我决定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提供专业的量身定制服务。

通过建立专业网站、社交媒体营销、网络推广等方式,我将我的产品推销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此外,我积极寻求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支持。

在创业初期,我遇到了资金短缺的困扰。

但幸运的是,我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扶持和一些社会组织的帮助,并顺利获得了一笔小额贷款。

通过这笔贷款,我购买了一些最基本的设备和原材料,为创业做好了准备。

最后,我坚持不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作为一名下岗女工,我深知自身的劣势,但我相信只要学无止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因此,我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和创业大赛,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凭借着这些努力,我的服装品牌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通过个性化定制和独特设计,我赢得了许多忠实客户的支持和认可。

我的产品迅速在市场上打开一片天地,实现了从小规模到规模化发展的转变。

创业的道路并不容易,但我深知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创业者应该把自己坚持的主张做到极致

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创业者应该把自己坚持的主张做到极致

但是仰望天空还要脚踏实地,目前用互联网方式解决交通问题的公司层出不穷。

滴滴、快的等都是易道看得见摸得着的竞争者,现阶段,巩固核心阵地比引领理念还更重要些。

易到用车和海尔旗下融资租赁公司之间的合作,是周航的“秘密武器”,这种合作模式甚至可能改变汽车租赁行业现状。

具体的合作方式是,海尔融资租赁公司为易到用车平台上的千余家租赁公司提供汽车融资租赁服务,易到则将自己所拥有的租赁公司信用数据贡献出来。

这些数据将帮助汽车租赁公司告别抵押贷款时代,实现基于数据的信用贷款。

更关键的是,易到介入了汽车租赁公司的交易环节,这些公司每个月的运营收入可以直接导入海尔金融,实现自动还款。

这将促使租赁公司的资产快速滚动起来。

为此,由海尔出资,易到用车与海尔融资租赁公司将成立一个“海尔易到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专门负责相关金融租赁业务的运营。

在第一期合作中,海尔准备了 30 亿人民币用来放贷。

为什么会选择海尔?周航的答案是:“ 因为海尔更懂互联网。

” 其实,易到也与很多传统金融租赁公司谈过,虽然心态上是想跟互联网结合的,但方法论和执行层面仍然比较传统。

随着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大潮日渐汹涌,未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本身会有更多合作,而且合作程度会越来越深。

易到与海尔的这次合作便是一次产融结合的有益尝试,易到希望借助创新型金融服务的力量撬动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

除了金融手段,通过产品创新提供差异化的出行服务也是易到的战略重点。

周航说,解决好人们的出行问题,并向不同特点的出行人群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出行服务、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是易到的初衷。

公共交通就是易到计划进入的一个领域,并且是一个已经有竞争对手盯上了的领域。

最近,滴滴打车多次公开表示要拓展公交等公共交通服务,构建出行信息平台,而发声的正是最近加入滴滴担任COO 的柳青,她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企业家柳传志。

可见,围绕私车的出行服务市场已经十分拥挤,无疑公共交通是一更大的盘子。

虽然易到的公共交通服务还没有正式推出,但未来有可能的服务形态是:根据特定社区、街区用户的需求,为易到的公车设计特定的路线,用户可沿路上车,就好像一个公车级别的拼车服务。

美女ceo喻烜如何投身“外包”

美女ceo喻烜如何投身“外包”

美女ceo喻烜如何投身“外包”出于对外包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祖国的一片热爱,2005年年初,喻烜毕业后选择了回国工作。

出于对外包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祖国的一片热爱,2005年年初,喻烜毕业后选择了回国工作。

回国后,考虑到做外包的许多条件还不具备,喻烜就去IDC(国际数据公司)做起了软件与服务咨询分析师。

但2005年6月家人打来的一个电话又一次改变了喻烜的人生航线。

爷爷病重,速回。

挂断电话,喻烜眼里含着泪就急忙往回赶。

爷爷可是最疼爱我的!坐在飞机上,喻烜心急如焚。

经过3个多小时喻烜终于回到了老家,但爷爷还是没能等上见她最后一面。

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

看到父母悲痛的样子,孝顺的喻烜心里特别难受,她实在放心不下他们。

考虑再三,喻烜毅然辞去了在国际数据公司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南昌。

听说喻烜回到了南昌,江西先锋软件学院立马就对她伸出了橄榄枝。

很快,喻烜就去先锋学院上班了。

由于业绩突出,之后不久,喻烜就顺利荣升为副院长了。

当时26岁的她,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大学女校长。

按说,这样的日子也很平稳,如果一直这么走下去,喻烜现在应该也能过着衣食无忧的悠闲生活。

但喻烜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她不甘心一直就这样下去。

喻烜想:年轻就是财富,我要抓住它,做自己想做的事,方才对得起自己。

结合多方面的调查与考虑,喻烜觉得创办网络外包公司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她立即着手操办。

创业首先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要组建自己的团队。

与阿里巴巴淘宝提供的商品交易和流通平台一样,外包在线提供的是一种以服务和人力智慧为主的交易平台,你可以简单把我们称为做服务的阿里巴巴或者做外包的淘宝。

喻烜开始不厌其烦地向人们讲解外包在线的理念、目标及发展前景。

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努力后,喻烜的外包创业军基本建立了起来。

一群满怀创业激情的年轻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四面八方聚到了南昌。

可正当大家都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事前我们已经找好了投资人,他早就说好了要给我们1000万的投资,可到了公司要开始运转的紧要关头,他却突然不干了!喻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程维:创业就是在半夜推开一扇门,走一条看不见的夜路

程维:创业就是在半夜推开一扇门,走一条看不见的夜路

程维:创业就是在半夜推开一扇门,走一条看不见的夜路作者:程维来源:《中国商人》2021年第04期决定做滴滴,更多是靠个人的直觉。

我之前在阿里工作,杭州、北京两边跑,经常因为打不到车而导致误机。

我老家是江西的,有一次老家的亲戚来北京,定了晚上7点在王府井吃饭,他们5点半来电话告诉我在打车,结果等到8点又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去接他们。

有创业的想法后,我咨询了周围的人,所有人都说不靠谱。

这是正常的,这就是创业的第一关,只有闯过这一关才可能成功。

一开始(2011年,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所有人都跟我说,司机连智能手机都没有,做打车软件这种想法不靠谱。

但正是在市场基础不成熟的情况下,创业才可能成功。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司机和乘客的习惯也已培养好,市场已经成熟,这时候再做打车软件,基本上没有机会。

我也一直生活在巨头的阴影里,这是时代的背景。

早期,BAT创业的时候,当时的巨头是华为、万科,他们看不懂互联网。

但今天,巨头都身处互联网行业,他们对创业公司也很紧张,有自己的顾虑。

如果他们盯上你,来找你谈,是好事,说明你做的事情已经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如果他们没来找你,说明你做得不够大,还没引起他们的重视。

在细分领域,如果做到最好,一定能够打败巨头。

创业者会听到很多质疑的声音。

我每天都在问自己,这件事能不能做,反复衡量,不停地磨砺自己。

这就是创业的第一关。

创业至今,我的心境和心态有很大变化,起伏过多次,是那种坐过山车式的起伏。

很多投资人都说,坐在副驾驶上都觉得心脏要跳出来。

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和地域维度来看,很多变化其实没有那么剧烈,也没有那么不可接受,是有规律甚至有必然性的。

很多时候还是要顺势而为,做正确的事情。

我以前经常说,我是一个乐观的保守主义创新者。

但如果今天问我,我认为应该鼓励所有人去走没走过的路,走向上的路。

不论是能力还是人品,柳青都好得让人紧张市场是开放的,不可能不让别人进来,巨头也一样。

我们之所以能成功,本質上还因为行业发展处于早期。

滴滴打车程维:创业“维”艰_“狼”性不改

滴滴打车程维:创业“维”艰_“狼”性不改

刚刚过去的2015年,对于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 程维来说,既甜蜜又苦涩。

急速飙涨的数据让滴滴成为独角兽企业中的巨头——估值从年初合并后的50亿美元上涨至165亿美元,员工数量超过5000人。

滴滴创业3年注册用户2.5亿,高峰时期的日呼叫超过1000万次,覆盖360个城市,已切走中国出行市场80%的蛋糕。

程维本人还是国内最年轻的独角兽企业CEO,他左拥腾讯、右傍阿里,口袋里有近40亿美元的现金。

有投资人评价程维是一只“土狼”,这显然并无贬义。

滴滴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处于高度竞争的市场,狼性是滴滴的竞争力。

可今天的程维依旧满口都是危机感。

“滴滴就是一辆250迈高速行驶的汽车,在路况异常复杂的路上,还有人来撞你。

任何一个细节操作的失误,任何一个弯道甚至一块石头,都很可能让我们前功尽弃。

”对于这样的濒死时刻,程维很熟悉:“很多次,稍不小心,滴滴可能就死掉了。

”被放弃、惶恐、极度不安的经历没有把他变成一个脆弱的人,反而让他本栏目冠名:北京风云人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程维,滴滴打车创始人兼CEO,1983年出生。

在创业之前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先在阿里巴巴B2B 工作6年,后在支付宝工作两年,曾做到事业部副总经理级别。

2012年6月,程维和小伙伴们一起创办小桔科技,同年9月,滴滴打车上线。

在3年多的时间里,滴滴打车迅速崛起,成为打车软件的领导企业。

滴滴打车程维:创业“维”艰 “狼”性不改在面对重大决策时更加坚定和大胆,面对危险时更加谨慎,更加小心翼翼。

——“我们做很多事情是不留后路的,那个山头必须拿下,这是滴滴的文化”“昨天上海订单量涨了110%”“华东区服务器需要支援”,穿过滴滴的办公区,能够不时听到这样的话,就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交易所大厅,紧张气氛满溢。

滴滴会议室,大大小小不下20个,虽然装修风格都很一致,但是名字毫无章法:西客站、C980、七天七夜、狼图腾。

每一个会议室名字的背后,都是滴滴曾经经历的腥风血雨。

在线租车女CEO创业自述:这么难,为什么还要创业?

在线租车女CEO创业自述:这么难,为什么还要创业?

在线租车女CEO创业自述:这么难,为什么还要创业?2022年是P2P行业兴盛之年,同样也是租车行业风口浪尖的一年。

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在线租车更是热中馍馍。

作为从事超过5年租车行业的女性来说,2022年会更有挑战,但也更让人兴奋。

10年前,我认识两个IT朋友,每次遇见,都激情澎湃的谈论着梦想,对自己的满腹才华无处安置感到不甘,经常对创业的方向争论的面红耳赤。

记得谈到未来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时,IT男长期熬夜的干涩的眼睛瞬间就闪亮了。

十年间,我听着他们的议题的变换:开公司、接项目、兼职、买房、娶妻、生孩子、宝贝上学、如何保住高薪职位……每次见面问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干呀,刚开始还解释,后来支支吾吾,后来的后来我也不再问了,人艰不拆。

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已头顶微露,往后无路可退,往前力不从心,梦想在现实面前苍白无力。

我不愿意看到未来这样的自己,我宁愿看到若干年后,为了理想撞得头破血流还撑着要站起来的自己。

我是个一直在创业团队工作的人,团队的显著特征就是“快点干!必须干的漂亮!”。

创始团队心中都会有一个信念,相信现在某一消费领域亟需变革,相信现在这番事业可以让用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价值,并且在某个时点上发现机会来了!2022年9月,我迫不及待的辞去了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我急切的感受到,自驾租车行业的车轮即将迈入新轨道,时不我待!过去的5年,是自驾租车行业发展最迅猛也是最残酷的5年。

神州租车持续低价杀戮,自驾连锁租车幸存的公司不超过5家。

这5年里的每一天,我们都如履薄冰,整天琢磨着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客户,让客户持续满意,让运营效率更高。

神州模式的租车,其实就是国外Hertz、AVIS在国内的翻版,是大工业时代服务业的代表,以大资本支持、大批量采购、大规模布点、大力度营销、标准化连锁运营为特点,整个管理体系则以金字塔形态运行,工业时代金币和钢铁的味道贯穿其中。

我们过去多年,以同样的模式挑战神州,经历各种艰难后,将连锁租车的运营做到了极致,却无奈对手背后的资本过于强大,还是难以撼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线租车女CEO自述:这么难,为什
么还要创业?
10年前,我认识两个IT朋友,每次遇见,都激情澎湃的谈论着梦想,对自己的满腹才华无处安置感到不甘,经常对创业的方向争论的面红耳赤。

记得谈到未来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时,IT男长期熬夜的干涩的眼睛瞬间就闪亮了。

十年间,我听着他们的议题的变换:开公司、接项目、兼职、买房、娶妻、生孩子、宝贝上学、如何保住高薪职位……每次见面问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干呀,刚开始还解释,后来支支吾吾,后来的后来我也不再问了,人艰不拆。

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已头顶微露,往后无路可退,往前力不从心,梦想在现实面前苍白无力。

我不愿意看到未来这样的自己,我宁愿看到若干年后,为了理想撞得头破血流还撑着要站起来的自己。

我是个一直在创业团队工作的人,团队的显著特征就是“快点干!必须干的漂亮!”。

创始团队心中都会有一个信念,相信现在某一消费领域亟需变革,相信现在这番事业可以让用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价值,并且在某个时点上发现机会来了!
2014年9月,我迫不及待的辞去了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我急切的感受到,自驾
租车行业的车轮即将迈入新轨道,时不我待!
过去的5年,是自驾租车行业发展最迅猛也是最残酷的5年。

神州租车持续低价杀戮,自驾连锁租车幸存的公司不超过5家。

这5年里的每一天,我们都如履薄冰,整天琢磨着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客户,让客户持续满意,让运营效率更高。

神州模式的租车,其实就是国外Hertz、AVIS在国内的翻版,是大工业时代服务业的代表,以大资本支持、大批量采购、大规模布点、大力度营销、标准化连锁运营为特点,整个管理体系则以金字塔形态运行,工业时代金币和钢铁的味道贯穿其中。

我们过去多年,以同样的模式挑战神州,经历各种艰难后,将连锁租车的运营做到了极致,却无奈对手背后的资本过于强大,还是难以撼动。

这样的结果,让人压抑和困惑。

2014年,神州、一嗨相继上市。

曾经很多人认为,这就是自驾租车的大结局了。

就在这时,P2P租车在资本的强力推动下以不可阻挡之势入侵了!反转神州、一嗨引以为傲的资本优势和规模优势,P2P租车快速扩张——屌丝逆袭的精彩!
P2P租车,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服务业的代表,利用移动互联网革命带来的低沟通成本,通过一个平台将无数单个个人的资产组合起来进行共享,实现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而无需额外的资产投入。

P2P完全击破了工业时代“规模化”带来的优势,也摧毁了那座管理上的金字塔,取而代之是一个个分散节点自组织而成的系统。

而只要机制得当,这个系统能给予客户的服务,性价比将轻松超越神州。

这不就是KK大师《失控》中描述的未来场景吗?P2P租车产生的群组织——分布式系统——将自我撒落在整个网络,以至于没有一部分能说,“我就是我”。

无数的个体思维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无可逆转的社会性。

更可喜的是,P2P租车与我们这几年对租车的理解不谋而合。

5年前,我们入行时,我们认为租车是工具;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90后渐渐成为消费主力时,我们认为在未来,租车不应该再只是个工具。

P2P租车逢时而来,我们提供的不再是工业化时代冷冰冰的标准化产品,每一辆车都对应着不同的车主,租车是媒介,讲述着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并且,这些看似随机的人际网络,包容着一些来来回回的小差错,而非剔除,以此来避免大故障的频繁发生。

这种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网络,成为适应和进化的沃土,如同cocar的企业文化“自我迭代,生生不息”。

如今,第二次站在神州面前时,我想这一次不但是运营之战,更是价值观之战。

我相信动态网络化的时代正在到来,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在增强,我相信80后、90后、00后更加包容和开放,乐于共建共享网络。

如同,我相信,中心化组织即将没落。

cocar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2014年12月上线当月,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平台车辆数突破6000辆,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在车辆规模上成为行业第二(对手达到这一数量级,用了近一年),注册用户超过50000,成交量周对周
增长超过300%。

2015年1月,cocar车辆数将突破10000辆,在四个核心城市与同业者不断拉开差距。

有人问我,你们是不是找到了什么弯道超车的妙方。

我想,真正做过企业的人都会知道,世上哪有所谓的捷径?我们跑的快基于两点,一是基于我们强大的运营能力,能力哪来的?身经百战满身伤痛换来的!二是因为我们有信念,cocar 是一支在租车行业有传承的团队,我们要让消费者真正觉得租车的美好,而不再是无车的尴尬;我们相信共享经济的未来,我们希望尽我们所能让车辆资源(尤其是限牌城市)得到共享,我们觉得自己的社会使命还没有完成,我们觉得过去那5年的仗打的不过瘾……
非常感谢早期用户在cocar的产品、运营都有很多问题的时候选择了我们,我们会用加速奔跑来证明你们的选择是对的。

信什么,就去做什么。

期待未来酣畅淋漓的5年,无痛不人生,感受新境界。

文章来源于:/article-15339-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