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小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精选模拟卷及答案解析四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九及答案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十及答案
辽宁教师考试交流群:216665618
欢迎来到辽宁教师招聘网,中公教师考试网是中国教师最权威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一及答案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二及答案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三及答案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来自育理论试题四及答案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五及答案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六及答案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七及答案
2012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四

2012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四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1.简述心理辅导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2.请阐述认知同化理论。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联系实际,谈谈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说服?4.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什么?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语言积累(22分)1.照样子,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合适的字。
(5分)(1)jué:(决)定、(绝)对、拒(绝)、(决)心、坚(决)(2)zī:(姿)势、(滋)润、(咨)询、(资)源、(锱)铢必较2.填空。
(3分)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翠色欲流(1)这三个词中都有一个表绿色的字,它们分别是(碧)、(青)、(翠)。
(2)这三个词语的区别是:“万古长青”表示绿的时间(长),“千山一碧”表示绿的范围(广),“翠色欲流”表示绿的程度(深)。
3.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5分)兴国安帮(邦)理直气状(壮)无精打彩(采)费寝忘食(废)攻无不刻(克)络绎不决(绝)欢心鼓舞(欣)自做自受(作)赞叹不以(矣)慢不经心(漫)4.按要求写出词语。
(3分)(1)走进繁华的街市,你想到的成语有:川流不息、人山人海、琳琅满目、人头涌动、(2)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有:瞬间、一刻、立刻、马上、(3)表示颜色(不包括绿色)的词语有:五颜六色、万紫千红、绯红、绛紫色、米黄色、乳白色、5.下列词语中字形或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1分) A.澄(chéng)清、灼(zhuó)热、白驹过隙、等因奉此B.和煦(xǜ)、跻(jī)身、锲而不舍、春华秋实C.镌(juān)刻、裨(bì)妗⒆巫尾痪搿⒚N扪募?D.称(chèn)职、湍(tuān)急、根深蒂固、茅塞顿开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1分) 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7.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是( A )。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

D.道德行为
三、判断并改错
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2、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3、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5、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A.谈话法
B.复习课
C.单一课
D.综合课
5、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 )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
C.孟子、柏拉图
D.朱喜、苏格拉底
6、“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题
1、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教育美育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
2、正确。
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C.校外活动
D.教师的培养工作
201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公共知识预测卷及参考答案

201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公共知识预测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8分)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d )。
A.生物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 )。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4.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
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b)。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6.(a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7.“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b)。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8.下列命题是柏拉图所描述的是(a )。
A.学习即回忆B.人性本善C.教育遵循自然D.教育是经验的成长9.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 )。
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10.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11.“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12.( d)是将纯粹的教育科研实验与准教育科研实验结合起来,将教育科研的人文学科的特点与自然科学的实验的特点结合起来,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依托的是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练习题答案 已打印

练习题一一、选择题1.B 2.A 3.D 4.C 5.D 6.A 7.D 8.D 9.D 10.C 11.A 12.D 13.B 14.C 15.D 16.B 17.C 18.B 19.A 20.C二、填空题1、学校教育现象2、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3、理论学科、应用学科4、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5、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6、论语7、不愤不启、不排不发 8、孟子、荀子 9、绅士教育、教育漫画 10、功利主义者、自然主义者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2、答案要点:(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3、答案要点:(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答案要点:(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
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5、答案要点:(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能夸大的。
6、答案要点:(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四、论述题1、答案要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解析(四)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解析(四)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的是()A.热爱学生B.热爱教育事业C.团结协作D.为人师表2.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而与智力训练无关紧要的理论是()A.传统教育理论B.现代教育理论C.形式教育理论D.实质教育理论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学记》B.《论语》C.《大学》D.《理想国》4.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之前的基础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5.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A.1789年B.1798年C.1879年D.1897年6.通过教育实验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马卡连科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7.教学取得成功的内因是()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介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8.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类型的数量,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A.讲授课和巩固课B.新授课和检查课C.技能课和讲授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9.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10.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11.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2.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13.“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的特点。
2012年小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2022

多项选择题1.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表现出的教育机智有()A.随机应变B.因势利导C.掌握教育方式D.掌握教育分寸AB2.柯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是()A.超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中习俗水平D.习俗水平E.后习俗水平BDE3.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有()A.努力B.运气C.任务难度D.能力E.外界环境CD4.人类学习的本质特点有()A.是个体通过思维活动进行的B.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C.是以语言为中介的D.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E.是为了适应环境ABCD5.教师效能感包括()A.低级效能感B.高级效能感C.自我效能感D.一般教育效能感E.个人教学效能感DE6.知识的学习过程所包括的几个阶段是()A.知识的准备B.知识的感知C.知识的理解D.知识的巩固E.知识的应用CDE7.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再现过程D.动机过程E.强化过程ABCD###填空题1.课外教育活动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2.奥苏贝尔从学习内容的性质上把学习分为_______和_____。
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______。
对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4.研究表明,比较简单的活动其最佳动机水平_______,比较复杂的活动其最佳动机水平_______,中等难度的活动其动机水平______。
高;低;适中5.婴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
游戏6.对教师的评定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三个角度进行。
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与效果7.对于学习测验而言,测验项目的质量分析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
信度;效度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________。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水平9.教师的基本职责是______。
教书育人10.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做好的三项工作是___________。
(十一)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十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2.学校教育正式出现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跳一跳,摘桃子”是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A.难度适中B.便于检测C.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结合D.一般目标与具体目标结合4.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
A.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B.中小学学生管理C.民办学校教学管理D.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7.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8.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A.学科设置B.课时分配C.学科顺序D.学周安排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A.杜威B.怀特海默C.克伯屈D.布鲁纳10.班级里的小集团属于()。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11.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公正评价权B.隐私权C.人格尊严权D.名誉权13.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小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精选模拟卷及答案解析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C )。
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答案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2、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B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答案解析】赫尔巴特首先把心理学做为教育学的基础,解释了教育过程中的很多概念。
3、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B )。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答案解析】发现教学,也称启发式教学,一般经历四个阶段,题干中提到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教学的第一步。
4、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解析】外向且不稳定的气质是多血质类型的气质。
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 ),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量表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答案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B )。
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B、热爱学生C、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D、教师的责任心【答案解析】教师的道德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要求,核心是热爱学生。
7、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答案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
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D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答案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9、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D )。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答案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
10、美国教育家杜威要反对的是( B )。
A、儿童中心论的观点B、教师中心论的观点C、活动中心论的观点D、经验中心论的观点【答案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反对教师中心论的观点。
11、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C )。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裴斯泰洛齐【答案解析】1776年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
12、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 )。
A、殷周时代B、秦代C、汉代D、宋代【答案解析】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1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 A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879B、1897C、1789D、1798【答案解析】1879年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4、( B )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科顿B、波斯纳C、布鲁纳D、布鲁巴奇15、( B )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A、教学工作B、教学方法C、教学组织D、教学策略【答案解析】教学方法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答案解析】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2)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答案解析】(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4、简述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答案解析】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和程序:(1)设置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表达、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分析;(2)组织教学过程:包括确定教学事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和控制教学环境;(3)选择教学策略;(4)实施教学评价。
5、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答案解析】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下面是一位教师的教育案例: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
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
”“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
”“我可不想演。
”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
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
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
”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
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
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
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答案解析】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潜能、追求独特。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的发展。
(2)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2、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
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
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答案解析】(1)不正确。
他将行为的原因归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
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正确掌握归因理论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
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
四、教学设计题(根据以下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
本大题20分)材料一: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再任意找几个小数,分别除以10、100、1000,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
一个小数除以10、100、1O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材料二:《珍珠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养在一个竹条编的笼子里。
笼子里有一团干草,那是小鸟又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
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
我让吊兰的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射进窗来,把吊兰的一串串小叶照得如同碧玉。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藤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叫声。
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
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正是它们的雏儿!这个小家伙能轻易地由笼子里钻出身。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跳到画框上去了。
只要大鸟在笼子里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
就是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有时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低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这样,它完全放心了。
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暗下来,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
过了一会儿,扭头看看,这小家伙竞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皮盖住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