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出口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我国农产品出口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易的主要 作用 是通 过贸 易顺差促 进 资本积 累 ; dm A a S t(7 6 则 指 出 对 外 贸 易 能 扩 展 市 场 范 围 , 而 mi 17 ) h 进 深化分工和提高劳动 生产率 、 促进经济增长 ; D 以 .
H. oet n( 9 7 为 代 表 的 现 代 经 济 学 家 提 出 了 R bro 13 ) s
关键 词 :农产品出 口;经济效应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F 5 . 2 72 6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1 8 2 1 ) 9-0 0 o 0 3— 8 X( 0 0 0 0 1一 4
1 问题 的提 出及 理 论 分 析
以 国际市 场 为 导 向 、 展 高 增 值 能 力 的 出 口农 产 发 品既 是我 国应 对 农 产 品 国 际 贸 易 挑 战 、 强 农 业 竞 争 增
间 的关 系 。 结果 表 明 , 国农 产 品 出 口可 以刺 激 农 业 技 术 进 步 和 提 高 要 素产 出 效 率 , 对农 业 总 产 出增 长 具 有 我 并
显著 的推 动 作 用 。在 工 资 性 收入 成 为 农 民增 收主 要 来 源 的情 况 下 , 产 品 出 口对 农 民 收入 的 作 用 机 制 主要 体 现 农 在对 农 民农 ( 牧渔 ) 生 产 性 收入 增 长 的 拉 动 上 。统 计 显示 , 均农 产 品 出 口增 长 1个 百 分 点 可 以 明 显拉 动农 林 业 人 民人 均 农业 生产 性 收 入 增 长 0 1 % 。 .3
二 是 间 接 影 响 , 出 口增 长 带 来 收 入 效 应 和 技 术 进 即 步, 收入 效应 有 利 于刺 激 消 费 和 投 资增 长进 而增 加 国
M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和政策研究

从传统模式下的农产品流通,发展到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整合农产品流通,减少流通费用,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产品的网上交易,这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对改善农产品产销不平衡状况、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章借和经济研究机构数据库(ECOSTAT),收集了1990-2004年间的相关原始数据,运用图表分析方法,对尼日利亚的农业政策以及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相关的农业贸易政策进行对比分析.
经研究发现,十多年来,尼日利亚的农产品产量增长甚微,从1990到2004年仅增长了1﹪.产量最大的产品为根茎和块茎类作物,其次是谷物、水果和蔬菜.
8.会议论文吕立才.熊启泉中国农业利用FDI30年: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展200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对此理论界也有不同看法,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利用FDI的实践进行回顾和总结,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梳理。通过对实践的回顾和总结,本文指出了今后中国农业利用FDI的几个可能的发展趋势,同时提供了相关的研究建议。
1.期刊论文王炳焕.吕红入世五年:河南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商场现代化2008(22)
中国自入世以来,不断履行WTO农业协议的承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农产品平均关税从200 1年的25.2%降至2006年的15.25%.本文在我国不断履行WTO农业方面承诺的背景下,探讨入世五年来河南省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以期找到河南省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促进自身的发展.
论出口特色农产品的效应分析

严 重,逆差不 断扩 大,农产品价格低位运行 ,需求萎缩 ,产销矛盾 突出。再加上在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农产品 出口遭遇 壁垒 越来越 多的今天 ,笔者认为 :发展特 色农业是扩大我 国农产品 出1和减 少贸易摩擦 的有效途径。本文 阐述 了我 国农 产品的 出 2 : 口现状 ,尤其是连续 6年 出现的 贸易逆差 ,分析 了造成农产品 贸易摩擦 及 出口逆差的原 因,利用经济学需求与供给 曲线剖析
I 市场与贺蹇l
农巫经济
¥ 1/ 0 1' 2
论出口特色农产品的效应分析
◎赵 红 霞
要 :农 业作为第一产业 ,是 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 国民经济 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 用,有此 共识 的世界各 国对农业都 实
行一定的 支持与保护或政策 引导。 当前 ,金 融危机 对 实体经济的影响 已经在全球范 围内扩散 ,农 产品国际贸易受此影响 日益
一
、
我 国农 产 品 出口现 状
自 20 0 0年开始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实
济的发展 ,特别是各 国对农 业的保护力度加大 ,我 国农产品 现 了连续 l O年附 陕速增长 ,特别 是 “ 入世 ”后 ,我 国农产品 在出 口上遇到 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 以来, 贸易进 入了快速发 展阶段 ,2 O —O 7年 间,进出 口贸易总 022。
我 国农产品出 口逆差不 断扩 大 ,农产品价格低位运行 ,需求 额 由 3 4亿美元增加到 7 6 美元 ,年均递增 19。虽然最 0 7亿 88 萎缩 ,产销矛盾突 出。再加 上在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农产 品 近几年受到非 典 、禽流感和金融危机 的影 响 ,年均增长率仍 出口遭遇壁垒越来越多 的今 天不断遭受反倾销诉讼 ,以及技 然超过 两位数 。到 2 。 o 9年 ,我 国农产 品出 口总额达 到 4 5 0. 0 术贸易壁垒 、绿色 贸易壁 垒和保障措施等限制 ,我 国农产 品 亿美元 。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概况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一直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逐步提升,出口量和出口额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其次,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随着全球农业贸易的日益竞争化,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也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新的挑战。
再者,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近年来,部分农产品出口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质量和口碑。
综上所述,我国农产品出口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2 研究意义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速推进,农产品出口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研究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研究农产品出口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农产品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研究农产品出口问题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质量和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通过对农产品出口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出口商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实现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增长。
研究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制定解决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关键步骤。
我们将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了解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我们将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 关键词 ] 农 产品 出口; 农 民收 入 ; 协整分析 ; Gr a n g e r因果检 验 ; 脉 冲 响应 函数 [ 中图分类号 ] F 3 2 3 . 8 ; F 7 5 2 . 6 2 ; F 2 2 4 [ 文献标识码 ] A
E v i e w s 6 . 0对 模 型 进 行 估 计 。
村问题 的 核心就 是农 民收入 的增长 问题 , 近年来 , 国家 实 施 了
一
系列 的惠农 政 策 , 保证 了农 民收入持续 稳定地 增长 , 但如何
切程 度 , 系 数 越 高表 明 两者 之 问 的 关 系 越 紧 密 , 相 关 性 越 高 。模
型( 7 ) 中各 变 量 之 间 的相 关 分析 结 果 见 表 1 。
庭 经 营人 均 纯 收 入 来 衡 量 农 民农 业 经 营 收 入 。 用A I 表示; 农 产 品 出 口总 额 以 E X表 示 , 为 消 除 汇率 的 影 响 , 用 当 年 人 民 币 兑 美
元 汇率( 中间价) 将农 产 品出 t Z l 总 额折算 成人 民 币 ; 农 业 部 门 资
就 农 产 品 出 口贸 易对 农 民收 入 影 响 问题 进 行 了研 究 。 结果发现 : 二 者存 在 极 显 著 的 正相 关 性 和 长 期 的 均衡 关 系 ; 农 产 品 出 口额 每 变 动 1 %, 将 导 致农 民 收入 同方 向 变动 0 . 6 7 %; 农 产 品 出 口 贸 易 是 影 响 农 民 收入 的 原 因 , 但 这 种 影 响存 在 一 定 的 时 滞性 和 时 效 性 。 最 后 , 针 对 上 述 结 论提 出 了相 关 政 策 建 议 。
2- 2 相 关 性 分 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我国农产品出口在当前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在文章指出论题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在文章详细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市场需求变化、质量安全、运输物流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文章总结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启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质量管理、优化物流运输、调整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可以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农产品出口问题、市场需求、质量安全、运输物流、政策环境、对策分析、建议和改进措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
1. 引言1.1 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的重要性农产品出口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升级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临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变化快速、质量安全问题突出、运输物流瓶颈等诸多挑战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可以深入了解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
加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的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制定政策和措施,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深入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有助于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可以说是呈现出一些积极的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农产品出口规模在逐渐扩大,出口额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出口市场也逐渐多元化,出口产品种类也在逐渐增多。
我国经济增长的农产品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引 言
入世 后 , 随着我 国经济 的迅速增长 , 农 产 品贸易的规模 在不断 的扩大 ,到 2 0 1 1 年 ,我国农产 品贸易总额为 1 3 5 6 . 4 3亿美
出 的增 加而减 少;若其值 等于 0,则说 明
进 口品需 求 占总产 出的 比重 随着 总产 出
有三类 一是从 国民收入恒 等式 出发来考 察对外 贸易对经 济增长 的作用 , 用净出 口
国作 为农产 品贸易 的大 国 ,随着经济 的不 断增长 ,农产 品贸易逆 差却 呈现逐步扩 大
年份 E 清费
簸应
等 ;二 是 建立 线性 回归模 型或 联立 方程
组 来分析 ,如林 毅夫 和李永 军 ( 2 0 0 3) 、
P E 一 詈 } ( _ l 】 A E 1 )
对经 济增长 的贡献 程度 ,如 Mc Co mb i e
(1 9 8 5) 、王子先 (1 9 9 8) 、对外 贸易政 策研 究课题 组 ( 1 9 9 9) 和彭福 伟 ( 1 9 9 9)
生产效应是反映进 口品( 商品或服务 )
的 国内生产 ( 产出 ) 的增长与 国民收入 ( 或 总产 出 ) 的增长之间的关系。即 :
的趋势。 在此背景下 , 本文致力于合理 、 客 观的分析和评价经济增长对农产 品贸 易会
产生怎样的影响。
消费效应是在不改变贸易 品相对价格 的情况下 ,经济增长所导致的进 口需求 的
变化与 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 ,即经济
对经济增长与贸易相互关系 的研究 国 内外 的研究文献可谓层 出不 穷,概括起来 主要分 为以下三个层次 : 关 于经 济 增长 对 贸 易的 影 响。
“ R y b c z y n s k i 定理” , 讨论了反映经济 增长
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业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例

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农业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国东北地区为例蔡慧梅摘要:在粮食连年增产、环境资源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中国也越来越重视经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从区域视角研究农产品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选取中国东北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农业碳排放作为环境污染指标并对其进行测算,再构建面板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东北地区农产品出口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呈现负的规模效应、正的结构效应和正的技术效应,但总体呈现负效应。
据此提出了开拓国际市场以提升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正效应、内部化农业生产的环境成本等政策建议,以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贸易与农业环境的协调发展$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农业碳排放;环境污染—、弓I言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提倡通过提高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强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在粮食连年增产、环境资源问题愈发突出的背景下,中国也越来越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在两个“”、两道“紧”严束缚农业长远发展的背景下,程国强出,中国农业需的全,统筹利用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和农业国际的高叫也提出,国农业自资源约束和退化、变化等问题,需国家利,同和有效地利用好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叫在同时国粮食安全和生态资源问题的前提下,利用国内资源和市场有的紧迫性。
2017年国在《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中将东北地区作为建立“两”的#中国国家统和,的粮食产国的20%,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年农产品对外贸易占全国农产品贸易的比重为10%~ 20%,是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在粮食安问题背景下,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对外贸易的一作,中国农产品贸易农业环境I 的,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统的突,保障我国粮食安、持统和生态统发展有#二、文献综述(一)农业贸易自由化和与环境污染*作者简介:蔡慧梅,福建江夏学定国陆简务系教呻;收稿时间:2020-06-20李岳云和任重冈、高鸣和陈秋红旳等对农业贸易自由化和环境的关系展开研究,发现区域、贸易类型等研究对象的差别会导致研究结论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产品出口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提要:尽管贸易壁垒重重,我国农产品出口可能带来的经济效应还是引起了各方关注。
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及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显著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0.13%,尽管这种效应并不来自技术进步;然而,农产品出口对农民增收的经济效果却不明显,农民收入增长主要还是来自于劳动力文化程度、农业及农村工业发展水平等与农民就业能力、经济发达程度相关的因素。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经济效应;实证研究一、前言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发展高增值能力的出口农产品既是我国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从农业大国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农业强国,必须推动农业在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参与农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我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总额增长了7.6倍。
2006年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总额分别为160.19和141.93亿美元,两者合计达到302.12亿美元,如表1所示。
在产品结构上,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于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蔬菜产品,2006年全国出口的鱼、甲壳、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总计47.45亿美元,居各类农产品之首,占全年农产品出口总量的29.62%;食用蔬菜、根及块茎出口37.15亿美元,排名第二,占23.19%;而谷物、肉及食用杂碎、活动物等国内消费需求庞大的大宗农产品仍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
表1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及结构变化出口分类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1.农产品(亿美元)90.78 90.92 95.57 128.50 160.19活动物;动物产品36.2 41.92 43.55 52.71 71.22 植物产品54.58 49 52.02 75.79 88.97 2.农产品加工品(亿美元)43.38 53.30 52.95 77.97 141.935.016.81 1.29 1.28 3.91动植物油、脂及分解产品;精制食用油脂;动植物蜡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代用品的制品38.37 46.49 51.66 76.69 138.02 农业出口依存度(=出口农产品/农业总产值,%) 4.97 3.17 3.18 3.58 3.01 农产品加工品出口总额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2.37 1.86 1.76 2.17 2.6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迅速增长的农产品出口是否有助于我国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亟待着相关的实证检验。
在理论上,农产品出口贸易可以通过竞争提质、市场拓展、价值增值、优化结构、增加就业等机制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拉动农民收入增加(李德阳,2005)。
程国强(2004)对山东省潍坊市的个案调查也发现,2002年农民人均收入中的20%来源于或与农产品出口产业链条相关,农产品出口使当地农民人均年增收500多元。
然而,本文对最近10多年来全国农业的出口依存度计算发现,该指标已从1994年的4.97%下跌到2006年的3.01%,农产品加工品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也非常低下。
这说明,尽管我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但农业依旧是国内市场导向型发展模式,农产品出口规模和外向型发展水平都还很有限。
在此情况下,农产品出口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值得定量分析的问题。
事实上,“出口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也一直是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重商主义者认为,贸易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贸易顺差促进资本积累(李伊,1996);亚当•斯密(1776)则指出对外贸易能扩展市场范围,进而深化分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以D.H.Robertson (1937)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家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即对外贸易能够扩大市场范围、促进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和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技术和知识的传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然而,刘易斯、克拉维斯等指出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还取决于其他条件,普雷维什、辛格等“中心-外围”论者对发展中国家依靠出口促进本国经济增长更是持谨慎态度。
尽管如此,大多数的文献还是基本认同出口对经济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出口增长可以通过扩大净出口来增加国民收入;二是间接影响,即出口增长带来收入效应和技术进步,收入效应有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增长进而增加国民收入,而技术进步则是经济增长最强有力和可持续的动力。
本文实证研究的目的,在于定量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是否对当前的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所采用的多因素计量经济模型在该问题研究中尚不多见。
二、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Emery (1967)是较早对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命题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其对50个国家1953-1963年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一国的出口扩大与该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alassa (1978)的出口扩展C-D 生产函数模型得出相似的结果;Feder 为了找到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对Balassa 模型进行了适当修正,通过分解出口与非出口部门来考察出口部门的高效生产对非出口部门的推动作用;进而,Chenery 假设出口与非出口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不同,通过引入一个反映出口对非出口部门产出的边际效应变量从而构造了扩展的Feder 模型,即Chenery 模型,该模型考察了出口部门在外部经济效果和边际生产率两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Balassa 、Feder 和Chenery 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所示:()()()()UGX C Y X GX C Y I C GL C C GY el Chenery UX GX C Y I C GL C C GY el Feder UGX C GL C GK C C GY el Balassa +++++=++++=++++=4321321321:mod :mod :mod 式中,G 表示产出增长率,K 、L 、X 和Y 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力、出口和总产出,C 、U 分别表示常数项和随机变量。
其中,Feder 模型中的x F C ++=δδ13,Chenery 模型中的δδ+=13C ,δ表示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要素产出效率的差别,x F 表示出口部门的高效生产要素对非出口部门的推动作用,即部门间的外部经济效益。
如果出口部门并不比非出口部门效率高,则δ=0,如果出口部门不具有外部经济效应,则x F =0。
为了使上述理论及实证模型更适用于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本文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分别在模型中引入了最能体现其产业特征的两个变量: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千公顷,Sown )。
农业是直接利用动、植物的生命力和太阳能进行生产的经济部门,其初级生产是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则离不开土地,所以土地是农业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农业产出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的面积。
考虑到土地复种的特点,本文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替代土地面积,预期该指标与因变量正相关。
②农用化肥施用量(万吨,Fert )。
一个多世纪以来,以西欧各国和日本为代表的耕地稀缺国家的农业现代化一般都从增施化肥起步,即主要以化肥形式对农业增加投入,以提高作物单产为首要目标。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和一些亚洲国家,其化肥使用水平的迅速提高也成为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动因之一(奚振邦,2003)。
预期该指标与因变量正相关。
除此以外,役畜和农业机械、农药施用量等也是农业产出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可能存在互补或相互替代的关系,为了避免由此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本文不予引入。
实证模型中的其他变量分别是: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亿元,Y ,因变量),农产品出口额(万美元,X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K ),农业从业人员(万人,L )。
经查阅《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等统计资料,本文只获得了2004-2005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西藏因缺乏部分数据,舍去),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Feder 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C 3显著地不为0,亦即农业内部出口与非出口部分的要素生产效率存在差异,各地区扩大农产品出口可以通过刺激技术进步、提高要素产出效率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在Chenery 模型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因为统计不能显著地排除01=+δδ,这说明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并非依赖于技术进步,我国出口导向型农业的发展仍旧处于初级阶段。
但Chenery 和Balassa 模型的估计结果都证实了各地区农产品出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前者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显著地拉动当地农业总产值增长0.13%。
这与郑云(2006)、杜红梅、安龙送(2007)等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比如郑云(2006)的协整分析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 原因。
由于本文为多因素计量模型,所得结论应该更可靠,研究方法上则互为补充。
表2 模型估计结果变 量Feder 模型 Chenery 模型 Balassa 模型 变 量 估计系数 常 数Ln LI/YLn XLn X (X/Y )Ln SownLn Fert-4.62 (-0.68) -0.09 (-0.18) 0.58 (0.35) 0.24 (1.91)* 0.63 (0.87) 0.79 (2.48)** -4.98 (-1.15) -0.01 (-0.03) -0.34 (-0.31) 0.13 (6.04)*** -0.04 (-0.46) 1.03 (2.19)** 0.57 (2.73)** 常 数 Ln K Ln L Ln X Ln Sown Ln Fert -5.35 (-1.44) 0.01 (0.33) 0.09 (0.30) 0.12 (6.49)*** 0.91 (2.08)** 0.61 (3.21)*** Adj-R 2Hausman 检验0.997 χ2(5)=4.54 (p=0.47) 0.999 χ2(6)=12.49 (p=0.05)0.999 χ2(5)=10.94 (p=0.05) 注:括号内为t 检验值,*、**、***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三、农产品出口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曾国平、王燕飞(2006)、郑云(2006)等运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验证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对农民收入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出口是农民收入变动的Granger 原因,两者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并指出努力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