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及采购管理审计调查的报告
采购审计报告

采购审计报告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采购活动进行审计后形成的一个报告。
采购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采购活动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
因此,采购审计通过对企业采购活动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检查,发现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改善采购管理,提高采购效率。
一、采购审计的意义采购审计不仅是对企业采购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指导,还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采购审计可以发现采购活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优化采购流程,节约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同时,采购审计还可以增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价值。
二、采购审计的内容采购审计的内容包括采购流程、采购授权、采购合同、采购付款等方面。
具体包括:1. 采购流程审计。
主要是对采购需求的提出、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人员的选择、供应商的筛选、采购谈判、签订合同、付款等环节进行审计,发现采购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2. 采购授权审计。
主要是对采购授权给哪些人员、采购授权的层级、采购授权的管控等方面进行审计,防止采购过程中的滥权和误操作。
3. 采购合同审计。
主要是对采购合同的签订、履行、付款等方面进行审计,确保采购合同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
4. 采购付款审计。
主要是对采购支付的程序、支付的方向、支付金额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方面进行审计,确保采购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三、采购审计的程序采购审计的程序包括准备工作、实施审计、编制报告和跟踪反馈等环节。
具体包括:1. 准备工作。
主要是确定采购审计的范围和目标、确定采购审计的时间和地点、设计采购审计的流程和方法、组织审计小组、明确审计的任务和责任等。
2. 实施审计。
主要是采集相关信息、检查相关文件、与采购部门和供应商沟通、进行现场调查和抽样审计等。
3. 编制报告。
主要是根据实际审计情况,对采购流程、采购授权、采购合同、采购付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采购专项审计报告

采购专项审计报告概述本次审计报告对公司的采购管理流程和相关数据进行了审计,旨在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报告包括采购管理流程的概述、审计过程的说明、审计发现的总结、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审计目标和范围本次审计的目标是对公司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全面评估,并确定是否符合内部和外部的相关要求和政策。
审计的范围包括采购合同的编制与管理、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采购决策的过程和依据、采购费用的控制与核实等方面。
审计过程的说明审计过程分为准备工作、数据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分析和改进建议等步骤。
首先,审计团队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目标和范围,并确定审计的时间和地点。
然后,审计团队开始收集与采购管理相关的文件和数据,包括合同、报价单、支付记录、供应商档案等。
接下来,团队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相关政策与要求,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最后,团队整理并总结审计发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审计发现的总结在对公司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和风险:1.缺乏明确的采购管理流程:公司在采购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流程,导致采购决策的透明度不高,容易出现低效和浪费的情况。
2.供应商选择不合理: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公司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过于依赖个人意见或感觉,容易造成选错供应商的情况。
3.采购费用控制不严格:公司在采购费用的核实和控制方面存在缺陷,导致采购费用的支出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出现了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问题分析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在缺乏明确的采购管理流程方面,我们认为公司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采购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并加强对决策的监督和审核,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在供应商选择不合理方面,我们建议公司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体系,考核供应商的质量、价格、交货期等关键因素,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
在采购费用控制不严格方面,我们建议公司加强对采购费用的核实和控制,确保采购费用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并建立合理的采购预算和费用核算体系,提高采购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采购审计报告范文

采购审计报告范文标题:采购审计报告一、引言本次采购审计报告旨在对公司的采购活动进行全面审计,以评估采购流程的合规性、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对采购过程的调查和分析,为公司提供改进采购管理和控制的建议。
二、采购管理概述公司的采购管理包括采购策略制定、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物流运输等环节。
在采购活动中,公司应遵循合规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采购流程审计1. 采购需求管理审计:通过审查公司的采购需求申请流程,发现了一些不合规的现象,如未按照规定填写采购需求申请表、未经过相关部门审批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2. 供应商选择审计:调查发现公司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建议公司建立供应商评估标准,并加强对供应商的尽职调查。
3. 采购合同审计:对公司的采购合同进行了审查,发现存在合同未及时签订、合同条款不明确等问题,建议公司完善合同管理流程,确保采购合同的合规性。
4. 物流运输审计:对公司的物流运输过程进行了审计,发现存在物流信息不及时更新、运输费用计算不准确等问题,建议公司加强物流运输管理,优化运输成本。
四、风险评估与控制建议1. 风险评估:通过对采购过程的分析,发现了潜在的风险,如供应商破产、物流延误等,建议公司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2. 控制建议:针对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加强内部审批制度、加强供应商管理、完善合同管理等,以提高采购流程的合规性和效率。
五、结论通过对公司采购活动的审计,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控制建议。
公司应重视采购管理工作,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采购流程的合规性和效率,以降低采购风险,并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六、致谢在本次采购审计报告的撰写过程中,特别感谢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支持和配合,没有他们的协助,本次审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以上是本次采购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公司的采购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采购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审计报告

加强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建立规范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机 制。
05
总结和展望
对本次审计的总结和评价
• 审计背景和目的:本次审计旨在评估采购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以确保采购活 动的规范、透明和效益。
• 审计范围和方法:审计范围涵盖了采购部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订单执行等。审 计方法包括文档审查、流程测试和员工访谈等。
采购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审 计报告
2023-10-29
目录
• 审计背景和目的 • 审计发现和结论 • 审计建议和改进措施 • 审计影响和效果评估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和附录
01
审计背景和目的
采购部介绍
采购部是负责企业采购活动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进行供应商管理、订单处理 、库存管理等。
采购部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多个环节,对于企业的运营至关 重要。
审计目的和范围
对采购部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进行全面审计,以评估其合规性 、完整性和有效性。
审计范围包括采购部的各项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岗位职责 等。
审计方法和程序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多种方法进行审计。
对审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
02
审计发现和结论
供应商管理审计发现
供应商信息不完整
员工行为规范审计发现
部分员工行为不当
部分员工在执行采购任务时存在接受供应商礼品、参加商业活动等行为,可 能影响采购公正性。
员工培训和教育不足
员工缺乏对职业道德、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培训和教育,不利于形成良好 的企业文化。
03
审计建议和改进措施
供应商管理改进建议
采购业务审计报告

采购业务审计报告1. 引言该报告是对公司采购业务进行审计的综合性报告,目的是评估采购业务的合规性、效率和风险管理情况。
审计范围包括采购政策和程序、供应商选择和管理、采购合同执行、采购支出和采购流程控制等方面。
2. 审计目标与方法2.1 审计目标审计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公司采购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情况,确保采购过程符合公司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并提高采购效率和控制成本。
2.2 审计方法审计采用了综合性的方法,结合文件审查、内部控制评估和现场调查等手段,对采购业务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3. 审计结果3.1 采购政策和程序在审计中发现,公司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采购政策和程序,包括供应商选择和管理、采购合同签订等方面的规定。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员工对政策和程序了解不够充分,导致操作不规范。
为了提高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效果,建议公司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宣传,确保他们充分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3.2 供应商选择和管理审计发现,公司在供应商选择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部分合作供应商未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导致采购产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为降低风险,建议公司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监督机制,加强对供应商的调查和筛选,确保合作方能够满足公司的需求。
3.3 采购合同执行公司在采购合同的执行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合同内容不清晰、未按时履行合同等情况。
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到采购订单的及时交付和产品质量的控制。
为了加强采购合同的执行,建议公司完善合同管理机制,明确合同的责任、权益和义务,并加强合同监督和交付跟踪。
3.4 采购支出和流程控制审计发现,公司在采购支出和流程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部分采购支出未经有效的授权和审批,采购流程的控制不够严格,可能导致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为了加强采购支出和流程控制,建议公司建立完善的采购支出审批和流程控制机制,加强内部控制,确保采购流程合理、规范和高效。
4. 审计建议基于对采购业务的审计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采购政策和程序的理解和遵守度;2.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监督机制,确保合作供应商的质量可靠性;3.完善采购合同管理机制,明确合同责任和义务,并加强合同的执行和监督;4.建立采购支出审批和流程控制机制,加强内部控制,降低风险;5.定期对采购业务进行审计和评估,持续优化采购流程和成本控制。
采购及采购管理审计调查的报告

Word版,可自由编辑加强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关于采购及采购管理审计调查的报告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采购供应流程,促进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有效控制成本,根据 2009年第四季度的工作安排,审计部于2009年10月20日—12月3日对采购部及相关部门的采购情况和采购管理进行了审计调查。
此次审计调查重点内容:是否制定采购及采购管理的相关流程、制度并有效执行,采购数量、质量、时间、价格询价、议价、定价过程的有效控制,有关效率指标的分析充分履行岗位职责、自购与年实际采购量的百分比、年采购金额占年销售额的实际百分比、计划采购完成率、新供应商开发个数、错误采购次数等。
在审计调查前,我们与采购部进行了会议沟通、了解基本情况、制作并送发有关问卷和收集相关制度。
在审计调查过程中,我们查阅合同及制度规范、抽查会计凭证、对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整理,采用了调查表、询问、实地观察、检查、分析性复核等方法。
现将审计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采购部现有员工6名,其中总监、副经理、文员和信息员各一名,采购员两名。
主要负责全公司原材料、物料、设备等合同签订和采购及供应商管理工作。
采购部提供合格供应商名录49位含项目10位 ,按发货频率上进行ABCD分类,其中A类17位, B类15位,C类17位。
采购部共制定内部管理文件17项,供应商管理文件6项,制定了采购部询价与定价管理规范、询价小组工作流程。
制定了相应的供应商管理程序和采购控制程序。
每月填制供应商OEC考评表进行考评。
根据采购方式和结算方式的不同,把采购控制流程分为供应商送货流程和采购员自购流程。
在采购时间分配上,制订了供应商供货时间表。
根据账务管理部提供的数据,2009年2月至10月份共完成采购量元,自购部分757771.56元, 占采购总量的2.99%。
共查阅合同65份,34个供应商,其中14个A类供货商;7个B类供货商;4个C类供货商。
为保证公司发展的需要,2009年引进新的供货商合作商 14个工程类6个,广告商3个,原材料3个,其他2个。
采购管理审计整改报告范文

采购管理审计整改报告范文1. 引言本报告是根据对公司采购管理流程进行审计的结果整理和总结。
通过对采购流程的分析和评估,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潜在风险,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报告旨在帮助公司识别并解决采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采购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 审计目标本次审计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公司的采购管理流程,检查是否存在流程规范性不足、风险管控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3. 审计方法本次审计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 文档审查:对公司的采购管理相关文件进行了仔细查阅和分析;-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购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异常情况;- 现场检查:对公司采购部门的实际操作进行了实地观察和记录。
4. 审计结果根据审计的结果,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4.1 流程规范性不足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公司的采购管理流程存在以下问题:- 流程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操作指引,导致操作人员在执行采购流程时容易产生困惑和错误;- 采购流程中的审批环节不够合理和严谨,缺乏有效的监控和控制措施;- 采购流程的各个环节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和责任分工,导致延误和责任模糊。
4.2 风险管控不到位在采购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和问题:- 供应商审批程序不明确,容易导致合作风险和质量问题;- 采购合同管理不规范,合同条款不清晰,未能充分保障公司的权益;- 采购费用核算不准确,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5. 整改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风险,我们提出以下整改建议:5.1 规范采购流程- 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手册,明确操作规范和流程要求;- 细化采购流程各个环节的审批程序,加强内部控制,确保流程的透明和规范;- 对采购流程中的时间要求和责任分工进行明确定义,减少延误和责任模糊的问题。
5.2 加强风险管控- 设立供应商评价体系,明确供应商审批标准,建立供应商库,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健全的采购合同管理机制,明确合同条款,规定合同履行的监督和管理措施;- 加强采购费用核算,建立科学的费用核算体系,及时发现并纠正费用偏差。
企业采购管理审计报告范本

企业采购管理审计报告范本1. 引言本文档为企业采购管理审计报告范本,旨在对企业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审计,并提供改进建议。
本审计报告基于对企业采购管理流程的详细调查和分析,以及对相关文件和数据的审核。
2. 审计目的本次审计的目的是评估企业的采购管理流程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标包括:•评估采购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评估采购合同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情况;•评估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的过程和标准;•评估采购订单处理和执行情况;•评估对采购过程的监控和追踪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以优化企业的采购管理流程。
3. 审计方法本次审计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文件和数据审核:对企业的采购政策、程序、合同、订单等文件进行细致审核,以及对相关数据和记录进行分析验证。
2.实地访察:对企业的采购部门进行实地访察,了解采购人员的操作过程、沟通方式和工作环境。
3.面试和调查问卷:与采购人员进行面试,了解他们对采购管理流程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同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员工对采购管理流程的意见和建议。
4. 审计结果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对企业的采购管理流程进行审计的结果如下:4.1 采购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采购政策和程序对企业的采购活动起到了指导作用,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建议企业对采购政策和程序进行定期的更新和发布,以确保其与相关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4.2 采购合同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情况企业的采购合同存在一些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建议企业建立完善的采购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和风险的有效控制。
4.3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的过程和标准企业的供应商选择和评估过程较为规范,但仍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
建议企业加强对供应商的评估,建立供应商评估结果的跟踪和记录机制,以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4 采购订单处理和执行情况企业的采购订单处理和执行情况较为顺利,但存在一些沟通和协调方面的问题。
建议企业建立高效的采购订单处理和执行机制,明确责任和流程,减少误解和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版,可自由编辑!】加强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关于采购及采购管理审计调查的报告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采购供应流程,促进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有效控制成本,根据2009年第四季度的工作安排,审计部于2009年10月20日一12 月3日对采购部及相关部门的采购情况和采购管理进行了审计调查。
此次审计调查重点内容:是否制定采购及采购管理的相关流程、制度并有效执行,采购数量、质量、时间、价格(询价、议价、定价)过程的有效控制,有关效率指标的分析(充分履行岗位职责、自购与年实际采购量的百分比、年采购金额占年销售额的实际百分比、计划采购完成率、新供应商开发个数、错误采购次数)等。
在审计调查前,我们与采购部进行了会议沟通、了解基本情况、制作并送发有关问卷和收集相关制度。
在审计调查过程中,我们查阅合同及制度规范、抽查会计凭证、对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整理,采用了调查表、询问、实地观察、检查、分析性复核等方法。
现将审计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采购部现有员工6名,其中总监、副经理、文员和信息员各一名,采购员两名。
主要负责全公司原材料、物料、设备等合同签订和采购及供应商管理工作。
采购部提供合格供应商名录49位(含项目10位),按发货频率上进行ABC场类,其中A类17位,B类15位,C类17位。
采购部共制定内部管理文件17项,供应商管理文件6项,制定了采购部询价与定价管理规范、询价小组工作流程。
制定了相应的供应商管理程序和米购控制程序。
每月填制《供应商OEC考评表》进行考评。
根据米购方式和结算方式的不同,把采购控制流程分为供应商送货流程和采购员自购流程。
在采购时间分配上,制订了《供应商供货时间表》。
根据账务管理部提供的数据,2009年2月至10月份共完成采购量元,自购部分757771.56元,占采购总量的2.99%。
共查阅合同65份,34个供应商,其中14个A类供货商;7个B类供货商;4个C类供货商。
为保证公司发展的需要,2009年引进新的供货商(合作商)14个(工程类6个,广告商3个,原材料3个,其他2个)。
根据2008年、2009年的月定价表物品均价汇总表,104种物品略有下降,168种物品略有上浮,39种物品保持原价,平均上浮3.23%。
2009年新增67个品种,减少86个品种。
在原定价上承担了税金(增加了供货门店)、由原批发价上7%笔到了5% (增加了供货门店)。
在开店投入过程中保证质量,通过“货比三家、公开议价”,合同签订价比最低报价节约564654元。
根据合同,物料单价均略有上涨。
根据2008年和2009年7月、8月、9月ERP系统提供的数据,选择了23种自购量较大的物品单价进行同期比较,平均上浮1.02%。
其中泰轮王米,2008年7月份为3.1 元/kg,2008年8月份及以后月份为3.24元/kg。
大豆油的有关数据还在核对中。
采购部未能提供对询价结果真实性、准确性的抽查报告、质量抽查报告、新供应商资质考评表、过期或沽清事件的处理报告和定价执行情况抽查表。
二、存在的问题(一)、不能提供年度采购计划和部门工作目标。
采购计划是采购管理中“科学采购”的前提条件,无采购计划,公司所需各种物质保质、保量、经济、及时的连续供应得不到有效保障。
无工作目标,部门及各岗位年度绩效考评标准不完整。
(二)、采购流程有待完善。
通过对采购部的采购控制程序制度的查阅,并制作了相应的流程测试,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未制订供应商送货流程管理、自购产品的管理办法。
制订了供应商送货时间表、供应商管理制度,但未体现相应的餐厅订购管理制度。
使用部门多以电话形式的报单,容易造成物品验收环节出现误解。
自购的产品由采购人员定点采购,但未进行合同管理,也未列明相应名称、地点和产品规格。
餐厅物资采购(除固定资产、新品外)金额不论多寡,不需总经理的批复,不符合采购控制程序管理的要求。
(2)无采购订单。
未制作采购订单,造成采购部对未完成的采购订单进行合理分析和监督管理。
(3)申购单不统一餐厅报料单不统一,如中餐报单使用统一报料单、水果类及西餐类使用白纸报料,不利于单据的收齐、整理、统计和管理。
(4)米购控制程序制度的执行无相关责任人检视、监督。
(三)、采购数量、质量、时间、价格过程的有效控制(1)采购时间不到位我们抽查了相关凭证,申购时间和送货时间与制订的规定有所差异。
如:8月93#申购合页3月1日,供应商送货单3月25日,入库单5月9日;8月60#申购挂锁7月2 日,供应商送货单7月25日,入库单7月31日。
(2)采购的质量、数量验收由仓库管理人员完成,使用部门监督,无采购部抽查记录,采购部未能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原材料的验收对应图示,采购部对其他物资未详细说明。
如候家塘调料品鲜花椒,物品包装袋标明规格500g,而实际净含量400g。
物资的验收,未对应相应申购单明细。
申购单所列品名与采购部制定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不一致。
申购与到货可能不是同一品种,且采购部之前无此类物品的定价,导致付款审核依据不足。
如:8月28#申购单:红外线消毒柜,规格1800*1500*500;送货单:康庭638B 消毒柜;入库单:康庭638B消毒柜(康庭638B消毒柜规格:1130*510*1625)。
8月125#申购凭证封面300套、凭证包角150张,实际送货凭证封面320个,凭证包角18个。
库存数量,是财务部每月监盘的数据。
采购部对库存、使用数量不能做到有效统 计,对物资的采购计划、审批和供应商的选择不能做到有效管理。
(3)采购的价格 采购的价格有询价、定价、比价。
1、询价询价小组的不完全执行,和工作单上无相关预算日常原材料由询价小组完成。
在抽查的 & 7、8月、周原材料询价单,有账务管理 部、采购部、财务管理部、使用部门和供应商的签名,但新品的询价仅财务管理部、 采购部相关人员的签名,新品价格存在由一个供应商提供的情况。
工作单未提供预算 金额,使用部门对采购的物资未能做到合理监督。
在查阅的2009年1-10月月定价表中,我们发现:①、 ②、 ④、 种,(2)、定价价格执行不到位、入账价格不一致,无基准价格定价由采购委员会完成。
在抽查的 6、7、8月、周原材料定价单, 购部负责人签名。
根据周、月定价表,核对入库单入账价格。
在 中:SEVEN S 鸡汁脆笋定价单为11.5元/斤,入库单17.2元/斤; 培鱼,大剧院统一入库名称为火培鱼,入库价格 21元/斤,而采购部大火培鱼为21元 /斤,小火培鱼为16.5元/斤。
入库单与定价单的价格不一致,执行不到位,使财务付 款存在一定的风险。
由于ERP 系统未能限定价格、规格,有可能的导致错误资金流 出。
无基准价格,使价格的波动无相关可比性,对采购价格信息无确定性。
根据ERP 系统数据统计,对2009年1-10月各门店平均价格的分析比较,各店价格不 ① 、百洁布的平均价1.36元,店平均价46.70元;② 、玻璃刮的平均价21.00元,店平均价36.00元;采购部对物品入库名称、规格未进行监督管理。
供应商送货单品名与采购部制定的品 名不符,入库单品名、规格不统一。
如:8月28#申购单:粘板(无规格);送货单: 粘板45*15 ;入库单:粘板(无规格)。
采购部制定的不同规格的粘板不同定价,由于 申购单未能列明规格,使物资的验收入库带来难度;入库单不规范使物资价格同店不 同期不可比、同期不同店不可比。
(3)比价比价不规范 比价由采购部ERP 系统操作员负责,但数据的提供无其他询价小组成员认同。
由于价格信息不对称,2008年大豆油储存的往来核对差异为 9.2万(2008年2月入库 价分别是214元、232元、272元、296元、315元)。
(五)、采购政策有待调整。
定价:在采购部制订的《询价与定价管理规范》中,西冷、调料不高于市场批发价的5%而实际定价依据与规定不一致。
现金预支:在制订的《采购控制程序》中,采购员预支现金上限不能超过 10000元; 《餐厅申购单管理及财务报账规范》中:采购部预先向财务部预十天的备用金,上限 不能超过2月基本上建议定价=上期价,本期无询价;7月、8月基本上建议定价二询价、报价、上期价;9月基本上建议定价高于本期询价、低于或等于上期价及报价 其中询价低于报价及上期价的有 152个品种。
(本期共计200个品 仅财务管理部、采 8月份的凭证抽查 火培鱼分为大、小火60000元。
(三)采购合同管理不规范物料合同的签订,无相关规格、产地、生产厂商,致使价格无法比较,致使对采购价格无法合理评价。
大部分供货渠道和定价标准近年以来没有调整。
供应商合同管理存在瑕疵。
通过65份合同抽查,34位供货商(合作商)中27位是长期供货商,其中合同未到期(含续签)的只有5位(A类:;B类:;C类:)。
供应商管理有待完善。
未提供除原材料外其他物品的验收标准、新供应商的引进未制作《新供应商引进表》;根据供应商OEC考核标准,制定并进行了供应商考核,但未能全部参照执行。
如制度规定:供应商一月累计3次以上未按时送货,可解除合同,并支付1000元违约金;在供应商9月份评分表中,迟到5次,扣除125元,在供应商4月份评分表中,迟到4次,沽清1次,共罚款200元。
三、审计建议根据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审计意见和建议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制定当年采购政策及工作重点。
(二)完善采购流程并有效执行,加强物资采购的计划管理。
根据各部门上报的年度所需物资计划及仓存情况,每年第四季度统筹做好第二年的物资供应计划,力争按时准确上报公司年度材料计划。
(三)使用采购订单,按照采购紧急、时间顺序,跟进采购订单,提高效率。
(四)做到物料统一管理,提高性价比。
对公司所需物料统一名称、产地、生产厂家、规格、材质等并统一采购,争取价格优惠和品质保证。
(五)掌握采购物资的成本信息,建立基准价格库,尝试价格比较分析,保存采购信息并定期更新,为公司财务分析提供数据、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六)与资源市场供应商建立友好、长期合作关系,加强合同管理,优化供应商数量,选择战略性供应商,为公司营造一个宽松有效的资源环境。
(七)必须规范原始数据的录入,不允许将同一品名不同规格并在一个科目,以保证货款支付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