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牙的发育

合集下载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牙齿发育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牙齿发育

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牙齿发育口腔执业医师口腔组织病理学:牙齿发育导语:牙的发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经历了成牙组织的分化、生长、组织矿化和萌出及萌出后的发育诸阶段,以恒中切牙为例,约需10年左右。

第一节牙胚的发生和分化成釉器 enamel organ 起源于口腔外胚层,形成釉质牙胚牙乳头 dental papilla起源于外胚层间充质,形成牙髓和牙本质Tooth germ 牙囊 dental sac 起源于外胚层间充质,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原发性上皮带的形成胚胎第五周末,覆盖在原口腔的上皮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是扁平上皮细胞,内层为矮柱状的基底细胞。

在未来的牙槽突区,深层的外胚层间充组织诱导上皮增生,开始仅在上下颌弓的特定点上,上皮局部增生,很快增厚的上皮相互连接,依照颌骨的外形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原发性上皮带(primary epithelial band) 。

牙板及前庭板的形成原发性上皮带向深层增生,分裂成两个,向唇颊侧增生的为前庭板(vestibular lamina ) ,向腭侧增生的为牙板(dental lamina) 。

前庭板向深层增生,同时表面上皮变性脱落,形成前庭沟;牙板继续向深层增生,末端发育形成成釉器(enamel organ) 。

一.成釉器的发生蕾状期 bud stage在上下牙板的末端20个定点上,上皮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上皮芽,形状似花蕾,称为成釉器的蕾状期。

帽状期 cap stage牙蕾上皮继续向外间充质生长,周边上皮增生迅速,底部凹陷,外形如帽状,称为帽状期成釉器。

帽状期成釉器分化成三层:外釉上皮层 outer enamel epithelium内釉上皮层 inner enamel epithelium星网状层 stellate reticulum钟状期 bell stage成釉器继续生长,仍以底部周边上皮生长为最快,上皮底部凹陷更深,形似吊钟,称为钟状期成釉器。

口腔组织病理学简介

口腔组织病理学简介

口腔组织病理学简介序言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口腔组织学、口腔胚胎学和口腔病理学。

这三部分内容都是在普通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学好这三部分内容就必须首先学好普通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以及掌握观察形态学的一些方法,打好这样的坚实基础才能学好口腔组织病理学。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口腔医师,要想在毕业后能有更大的发展,具有扎实的口腔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任何一种有价值的临床研究,对一种疾病的认识、分析、诊断、寻找最好的治疗手段都离不开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的知识,当然从事口腔的科研工作,更离不开这些知识,有了这些知识,会使你观察任何一个疾病的时候,不单纯局限在肉眼上、物理和化学检查的指标上,而会更深入地看到了疾病在组织水平、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使你的双眼戴上了透视镜、显微镜,容易看到和发现问题的本质以及内在的微观世界的变化,学好口腔组织病理学会让你终生受益。

此外口腔组织病理学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学科,许多考古学家、法医也要求助于这门学科。

比如出土文物中尸骨的年龄通过牙齿可以判断,牙弓及颌骨的形态对辨认性别很有帮助,牙齿的发育及结构也可以断定死者生前的健康状况。

交通事故、火灾或者刑事案件中,通过对牙齿、牙列的检查,可以辨认死者,甚至罪犯作案过程中留下的牙齿痕迹,也可成为破案的重大线索,牙齿是身体组织中最硬的器官,也是唯一能够保留最久的器官,在各种意外情况下,可能身体其它部位的组织器官可以丧失,而牙齿是最有可能保留下来的,牙齿记录了大量的信息和情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我们相信会从牙齿中知道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第一篇口腔组织学本篇主要分成五部分,对口腔组织结构做一详细叙述;重点从肉眼形态到光镜、电镜下的结构,以及与临床的关系进行介绍。

第一章牙体组织牙体组织即牙齿,它由三种硬组织和一种软组织所构成,牙齿因功能不同,形态各异,但牙冠的正常健康颜色应该是淡黄色或乳白色,而不是白色。

口腔组织病理学2-6章重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2-6章重点

第二章牙的发育第一节牙胚的发生和分化牙板的发生:在胚胎第5周,原口腔上皮局部增生形成原发性上皮带。

上皮带继续增生分裂,在唇(颊)侧形成前庭板,在舌侧形成牙板。

一、成釉器的发育(一)蕾状期:(二)帽状期:此时的成釉器分化成三层细胞:外釉上皮层;内釉上皮层和星网状层。

(三)钟状期:此期的成釉器分化为四层:外釉上皮层;内釉上皮层;星网状层;中间层。

1.外釉上皮层:是一层立方上皮,借牙板与口腔上皮相连。

外釉上皮与内釉上皮相连处称为颈环。

2.内釉上皮层: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排列在成釉器的凹面的基底膜上,与牙乳头相邻。

3.星网状层:位于内外釉上皮之间。

细胞呈星形,有较长的突起。

细胞间充满富含蛋白的粘液样液体,有营养保护作用。

4.中间层:在内釉上皮与星网状层之间的2~3层扁平细胞。

与釉质形成有关。

二、牙乳头牙乳头是决定牙形态的重要因素。

并形成牙髓和牙本质,也形成成牙本质细胞三、牙囊牙囊发育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

第二节牙体组织的形成一、牙本质的形成在成釉细胞的诱导下,牙乳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

二、釉质的形成釉质矿化分四期:I:基质含达矿化总量30%的矿物盐。

II:矿化从釉质表面开始,向深层扩散。

III:由最内层向表层矿化。

IV:外层釉质很快矿化,且矿化度最高。

釉质的矿化方式是:矿物盐沉积在基质中,同时水和蛋白从釉质中被吸收。

最后使釉质达到96%的矿化程度。

三、牙髓的形成当牙乳头周围有牙本质形成时,牙髓的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牙髓细胞。

四、牙根的形成五、牙周组织的形成(一)牙骨质的形成:原发性牙骨质是无细胞的,覆盖在牙根冠方2/3处。

继发性牙骨质是细胞牙骨质,覆盖在根尖侧的2/3区域。

(二)牙周膜的发育(三)牙槽骨的形成随牙周膜的形成,在骨隐窝壁上的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新骨。

第三章牙体组织第一节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的一层硬组织,颜色为乳白色或淡黄色。

在切牙的切缘处厚约2mm,磨牙牙尖处厚约2.5mm。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组织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组织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组织口腔组织病理学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口腔组织学口腔病理学学习方法:多理解多看图多交流牙体组织硬组织牙釉质—冠部牙本质表面牙本质—主体牙骨质—根部牙本质表面软组织牙髓—牙齿中央髓腔内釉质高度矿化无细胞性上皮细胞分泌、继而矿化基质不含胶原一、理化特性切缘、牙尖→牙颈部渐薄矿化程度高透明度高人体最硬的组织重量体积无机96-97% 86%有机1% 2%水 12%无机物羟磷灰石最初是碳磷灰石,易于晶体中心开始溶解有机物 1% 蛋白质(源于成釉细胞)釉原蛋白调控晶体生长方向和速度,非釉原蛋白促进晶体成核和生长形态釉蛋白、成釉蛋白、釉丛蛋白蛋白酶二、组织学结构(一)釉质的基本结构—釉柱 enamel rod釉柱—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质牙本质界,贯穿釉质全层而达牙的表面窝沟处向窝沟底部集中牙颈部水平釉柱走向—非直行,相互缠绕直径4-6μm釉柱的直径在表面者较深部的稍大(二)与釉质最初形成时相关结构1.釉质牙本质界 enamel-dentinal junction, EDJ形态:外形呈贝壳状。

在三维角度上,由相连的圆弧形小凹构成,小凹突向牙本质。

成因:两种不同矿化组织的交界面,分别来自上皮、外间充质。

釉质牙本质界光镜2.釉梭 enamel spindle形态:起始于釉牙本质交界,伸向釉质的纺锤状结构。

牙尖及切缘部位多见。

牙磨片中,釉梭的有机物分解代之以空气,呈黑色。

成因:形成于釉质发生的早期。

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穿过基底膜,伸向前成釉细胞之间,以后留在釉质内。

2.釉梭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穿过基底膜,末端膨大的突起留在釉质内。

3.釉丛 enamel tufts形态:起自釉牙本质界,向牙表面方向散开,呈草丛状。

为釉质厚度1/3。

成因:有机物含量高,是釉质中薄弱区。

4.釉板 enamel lamellae形态:垂直于牙面的薄层片状结构,可贯穿整个釉质的厚度。

成因:釉柱成熟不全。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二章 牙的发育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二章 牙的发育

1.胚胎第周,原发性上皮带形成,此上皮带最终分裂形成向唇颊侧生长的①,和向舌腭侧生长的②。

其中①最终形成,②参与牙的发育。

2.牙胚由①、②、③三部分组成,其中,①来源于,
②、③来源于,乳牙成釉器形成后,在其侧,牙板继续形成恒牙成釉器。

乳牙牙胚发生在胚胎,恒牙牙胚发生于胚胎。

3.成釉器发育可分为、、三期,其中,在期可以看到形成牙及其支持组织的成分(即能看到具体牙的形状),最先发生成釉器的是牙,其次是、、。

4.成釉器帽状期可以分为、、三层,钟状期比帽状期多了一个,该层与形成有关。

5.成釉器最终形成,牙乳头形成,牙囊形成。

6.在牙体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其次是,两种结构沉积过程有严格节律,交叉进行,层层沉积。

正常情况下,每天分泌釉基质的厚度为,每两天之间的基质界限即为(结构)。

7.Serre上皮剩余来源于,残留于中,马拉瑟上皮剩余来源于,保留在中,缩余釉上皮则是由、、、结合形成的一层覆盖于釉小皮上的鳞状上皮,(釉小皮:新形成的釉质表面形成的一层有机膜。

)缩余釉上皮最终在牙颈部形成牙龈的。

8.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连接处称为,该结构增生形成,然
后继续生长,离开牙冠向牙髓方向呈度弯曲,形成。

9.和决定了牙根的数量、长度和形态,侧支根管的形成则是由于(侧支根管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规定时间没有断裂,则形成牙骨质缺如。

口腔组织病理学 (7)

口腔组织病理学 (7)

第六单元牙的发育一、A11、在固有牙槽骨中的穿通纤维是来自牙发育期的哪部分成纤维细胞形成的A、发育期根端复合体B、牙周膜C、牙囊D、牙乳头E、成釉器2、发育期的根端复合体最终能够形成A、牙髓-牙本质复合体B、牙根-牙周组织复合体C、牙骨质-牙周膜复合体D、牙槽骨-牙周膜复合体E、年轻恒牙根尖乳头3、牙根发育过程中,由哪几部分构成根端复合体A、成釉器、牙乳头、牙囊B、上皮根鞘、成釉细胞、星网状层C、缩余釉上皮、上皮隔、牙乳头D、成牙骨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牙本质细胞E、上皮根鞘、牙乳头、牙囊4、在牙齿发育过程中比其他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更具有增殖能力和矿化能力的复合体细胞是A、牙髓-牙本质复合体B、牙根-牙周膜复合体C、牙槽骨-牙周膜复合体D、发育期根端复合体E、年轻恒牙根尖乳头5、下列组织来自上皮根鞘、遇到刺激可以形成牙源性囊肿或牙源性肿瘤的是A、结合上皮B、釉小皮C、马拉瑟上皮剩余D、Serre上皮剩余E、上皮隔6、断裂的上皮根鞘如果遗留在牙周膜中,称为A、Serre上皮剩余B、马拉瑟上皮剩余C、上皮隔D、结合上皮E、釉小皮7、牙齿发育过程中,最先生成的牙体组织为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周膜E、牙槽骨8、如果在牙根发育过程中,上皮根鞘的连续性遭到破坏或者上皮隔融合不全,会造成牙根出现A、侧支根管B、管间吻合C、根尖分歧D、副根管E、单双管型9、单根牙的形成中,下列哪项组织能够诱导牙髓细胞形成成牙本质细胞A、上皮隔B、上皮根鞘C、牙囊D、牙乳头E、内釉上皮10、根尖孔的形成与下列哪项有关A、上皮根鞘B、成釉器C、牙囊D、牙乳头E、上皮隔11、上皮隔的形成是上皮根鞘向根尖孔处生长弯曲多少角度形成A、90°B、60°C、45°D、50°E、30°12、在牙根形成过程中,上皮根鞘、牙乳头、牙囊由外向内的关系依次为A、上皮根鞘、牙乳头、牙囊B、牙囊、牙乳头、上皮根鞘C、牙乳头、上皮根鞘、牙囊D、牙囊,上皮根鞘、牙乳头E、上皮根鞘、牙囊、牙乳头13、当牙冠发育完成时,牙根处的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在颈环处增生,这些增生的双层细胞称为A、Malassez上皮剩余B、Serre上皮剩余C、上皮隔D、上皮根鞘E、结合上皮14、结合上皮的来源为A、Malassez上皮B、Serre上皮剩余C、釉小皮D、缩余釉上皮E、牙龈上皮15、缩余釉上皮的形成与成釉器钟状期的那部分细胞无关A、内釉上皮B、外釉上皮C、星网状层D、中间层E、成牙本质细胞16、缩余釉上皮形成于A、釉质形成时期B、牙本质形成时期C、牙根形成时期D、釉质发育完成后E、牙齿萌出时17、关于恒磨牙的牙胚的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从胚胎第4周开始,到胚胎第8个月结束B、从胚胎第5周开始,到胚胎第4个月结束C、从胚胎第4个月开始,到胚胎第10个月结束D、从胚胎第4个月开始,到出生后、1年结束E、从胚胎第4个月开始,到出生后第4年18、内釉上皮诱导牙乳头细胞分化称为成牙本质细胞是成釉器的哪期A、帽状期B、钟状期C、蕾状期D、牙萌出期E、牙根形成时期19、成釉器基底部凹面形态已经确定,前牙为切牙牙冠形态、后牙为磨牙牙冠形态的是A、牙乳头B、牙囊C、帽状期D、蕾状期E、钟状期20、在成釉器钟状期时内釉上皮和星网状层之间出现1~2层细胞为A、外釉上皮层B、中间层C、成牙本质细胞层D、成牙骨质细胞层E、牙囊21、是牙齿发育的组织中心,调控牙尖的形态发生的是A、釉结B、釉索C、釉龛D、成釉器E、牙乳头22、在成釉器形成的连续三个时期的分化组织描述正确的是A、蕾状期:外釉上皮、内釉上皮、星网状层B、帽状期:外釉上皮、内釉上皮、星网状层、中间层C、钟状期:外釉上皮、内釉上皮、星网状层D、蕾状期:外釉上皮、内釉上皮、中间层E、钟状期:外釉上皮、内釉上皮、中间层、星网状层23、关于成釉器发育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胚胎第五周,开始出现马蹄形的原发性上皮带B、牙胚发育中,成釉器的发育经历三个时期C、牙胚发育中,成釉器首先形成D、在成釉器的帽状期,细胞分化为四层E、成釉器帽状期出现外釉上皮,内釉上皮和星网状层24、在牙胚发育的时期,首先形成的部分为A、牙乳头B、牙囊C、成釉器D、牙板E、牙釉质25、可以成为某些牙源性肿瘤或者囊肿的起源的牙板残余上皮称为A、Malassez上皮剩余B、外釉上皮C、星网状层D、Serre上皮剩余E、上皮根鞘26、恒牙胚的形成位于乳牙胚的A、唇侧B、近中侧C、舌侧D、远中侧E、下方27、原发性上皮带出现与胚胎第几周A、第八周B、第十周C、第六周D、第九周E、第五周28、牙齿发育的开始是A、成釉器的出现B、牙乳头的发育C、牙囊的分化D、牙板的发生E、牙胚的形成29、成釉器可以形成A、牙周膜B、牙骨质C、牙槽骨D、牙釉质E、牙本质30、根部牙本质的形成取决于A、成釉器B、牙乳头C、牙囊D、上皮根鞘E、上皮隔31、牙根形成的多少取决于A、成釉器B、牙乳头C、牙囊D、上皮根鞘E、上皮隔32、形成牙周膜的结构是A、成釉器B、牙乳头C、牙囊D、牙板E、前庭板33、形成牙髓的结构是A、成釉器B、牙乳头C、牙囊D、牙板E、前庭板34、形成牙本质的结构是A、外釉上皮B、内釉上皮C、星网状层D、中间层E、牙乳头35、形成牙釉质的细胞为A、外釉上皮细胞B、内釉上皮细胞C、星网状层细胞D、中间层细胞E、成牙本质细胞36、关于牙齿的发生不正确的是A、成釉器形成釉质B、牙乳头形成牙本质、牙骨质C、牙囊形成牙周膜D、牙乳头形成牙髓E、牙囊形成固有牙槽骨37、在胚胎第5周时覆盖在原始口腔的上皮细胞有几层A、1B、2C、3D、4E、以上都不对38、上颌尖牙来源于哪个突起A、上颌突B、下颌突C、球状突D、中鼻突E、侧鼻突39、上颌切牙由哪个突起发育完成A、上颌突B、下颌突C、球状突D、额鼻突E、侧鼻突40、牙本质和牙骨质来源于A、上皮细胞B、骨髓细胞C、牙本质细胞D、间充质细胞E、骨细胞二、B1、A.外釉上皮B.内釉上皮C.星网状层D.中间层E.成牙本质细胞层<1> 、成釉器钟状期的细胞成分不包括以上哪项A、B、C、D、E、<2> 、成釉器的帽状期与钟状期相比,缺少那层细胞A、B、C、D、E、<3> 、外釉上皮与成釉器的那层上皮的延续处被称为颈环A、B、C、D、E、<4> 、成釉器中对内釉上皮有营养作用和缓冲作用,并能保护成釉器的细胞层是A、B、C、D、E、<5> 、在钟状期中出现的特有的细胞层并与釉质形成有关的是A、B、C、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牙周膜从牙囊发育而来,在临近根部的牙囊细胞分化出成牙骨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大量的位于牙囊中央细胞分化为成纤维细胞,并产生胶原纤维,部分埋在牙骨质和牙槽骨中,形成穿通纤维。

第2章 牙的发育

第2章 牙的发育
• 牙根发育过程中,牙根沿着根尖方向延长伴随牙周组织的 发育。
(五)牙周组织的形成
• 牙周组织——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均 由牙囊发育而来。
• 牙骨质的形成
牙囊细胞穿过根鞘上皮,分化为成牙骨质细 胞,在牙根表面和牙周膜纤维周围分泌有机 基质,将牙周膜纤维埋在有机基质中,磷灰 石晶体通过基质小泡扩散使胶原纤维矿化。 • 牙周膜的发育 邻近牙骨质的牙囊细胞形成牙周膜,近颌骨 处细胞形成牙槽骨。
(一)牙本质的形成
• 第10周,牙乳头靠近内釉上皮的间充质细胞
分化
分泌
钙化
成牙本质细胞 基质 牙本质
胞体迁移至深部
细胞突起增长 牙本质纤维 纤维所在管道 牙本质小管
• 牙乳头的其余部分分化为牙髓 • 牙根部牙本质的形成略晚,形成速度较慢。
釉质



牙本质

牙乳头
牙本质
前期牙本质 成牙本质细胞 preodontoblast
第7周:牙蕾(tooth bud) (20个)形成
第8周:成(造)釉器(enamel organ)形成
牙乳头(dental papilla)
乳牙原基

牙囊(dental sac)
(牙胚)
牙板的形成
上颌突
原始口腔 下颌突
原发性上皮带
原发性上皮带
primary epithelial band
前庭板
vestibular lamina
前期
萌 出
萌出期
后期
牙胚在牙槽骨中移动(颌骨发育)
相对固定(上皮隔)
牙根形成 运动
压力
表面结缔组 织退变
缩余釉上皮 酶
与口腔上皮
牙槽骨密度增加 牙周膜主纤维建立 根尖部完全形成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的发育异常练习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的发育异常练习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牙的发育异常练习题一、 A11、四环素牙主要受累部位是A、牙髓B、牙釉质C、牙骨质D、牙本质E、釉牙本质界2、四环素对人体的骨和牙齿有亲和性,因此牙齿磨片中的色素条带在紫外线下可显示A、光明的绿色荧光B、光明的黄色荧光C、光明的紫色荧光D、光明的蓝色荧光E、光明的红色荧光3、四环素牙萌出时呈A、亮蓝色B、亮黄色C、乳白色D、透明色E、亮绿色4、四环素在牙体组织中聚积的量最少的是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下颌骨E、肱骨5、以下牙齿变色属于内源性着色的是A、吸烟以致的烟斑B、饮茶以致的牙齿染色C、蛀牙由于硝酸银办理而变黑D、四环素以致的四环素牙E、长时间未刷牙引起的“黄牙板”6、牙冠形成后摄取四环素,临床上可以看到牙齿颜色的部位是A、牙骨质B、牙釉质D、牙髓E、无变色7、以下服用四环素后可以致乳牙变色的是A、胚胎 29 周从前B、胚胎 29 周至胎儿出生C、出生至8 岁之间D、 8 岁此后E、以上均不正确8、可以致使恒牙变成四环素牙的时间是A、胚胎 8 周B、胚胎 29 周从前C、胚胎 29 周至出生D、出生从前E、出生至8 岁从前9、哈钦森牙是入侵了哪颗牙齿A、切牙B、尖牙C、第一前磨牙D、第一磨牙E、第二磨牙10、由于孕妇感染了梅毒螺旋体造成的切牙的牙胚发育弊端,以致于牙齿形态畸形,称为A、牛牙样牙B、波折牙C、牙外突D、鹰爪尖E、哈钦森牙11、桑葚牙是入侵了哪颗牙齿A、切牙B、尖牙C、第一前磨牙D、第一磨牙E、第二磨牙12、以下服用四环素后可以致恒牙变色的是A、胚胎 29 周从前B、胚胎 29 周至胎儿出生C、出生至8 岁之间E、以上均不正确13、因感染以致恒磨牙的天生畸形,呈圆顶形,牙尖缩窄,咬合面直径小于牙颈部直径,咬合面及牙冠近咬合面 1/3 表面有好多颗粒状微小的釉质球团,为以下哪一项A、哈钦森切牙B、氟牙症C、牛牙症D、特纳牙E、桑葚状磨牙14、由母婴感染所致的先天性梅毒引起的桑葚牙,还可伴有A、牙面黄染B、牙髓钙化C、腭裂D、牙本质发育阻挡E、天生牙缺失15、以下哪项不是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病理改变A、牙本质小管数目减少B、牙本质中出现血管组织C、釉牙本质界呈直线D、牙釉质钙化不全E、牙髓呈急性炎症反应16、牙本质形成弊端症Ⅱ型,又称A、根部牙本质结构不良B、遗传性乳光牙本质C、无根牙D、特纳牙E、 Hutchinson切牙17、关于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说法,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萌出时,牙外形异常B、萌出时牙呈乳光的琥珀样外观C、随着萌出逐渐变成半透明D、最后牙体呈灰色或棕色E、伴有釉质上的淡蓝色反光18、关于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说法,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釉质结构异常B、釉质简单零散C、牙齿不易磨损D、病变龋坏常有E、牙齿磨损不明显19、关于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病理表现,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罩牙本质结构正常B、牙本质内小管数目减少C、牙本质小管方向凌乱D、牙本质小管形态规则E、牙本质基质可见小球间钙化20、关于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病理表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釉牙本质界呈波浪形B、可伴有形成不全或钙化不全弊端C、髓室、根管变大D、牙本质中无其他组织E、髓腔表面见大量不典型的成牙骨质细胞21、氟牙症的病理变化是A、牙本质矿化不良B、牙釉质矿化不良C、牙本质表面矿化不足D、牙釉质表面矿化不足E、釉牙本质界弧形结构模糊22、若饮水中的氟含量高于多少可以引起氟牙症A、百万分之五B、百万分之一C、百万分之二D、百万分之三E、百万分之四23、若在 7 岁从前居住地的饮水中氟含量高于1ppm,则会造成A、釉质钙化不全B、四环素牙C、牙本质形成不全D、遗传性乳光牙本质E、易蛀牙24、氟牙症发生于乳牙列的情况很少,除了胎盘的屏障作用,氟还在母体的哪一种器官摄取A、骨骼B、肝C、肾D、脾E、肺25、氟牙症属于由于摄取过分氟引起的釉质形成不全和钙化不全,但是可以观察到过分矿化的部位是A、釉牙本质界B、釉质牙骨质界C、牙本质牙骨质界D、釉质表层E、近牙本质的釉柱尾端26、关于氟牙症的病理表现,以下正确的选项是A、弊端区釉柱尾端不清楚B、釉柱之间可见釉质矿化不良C、釉质深部过分矿化D、牙本质界弧形模糊E、釉质表层钙化不良27、以下哪项不是诊断氟牙症的依据A、釉质中的氟含量过高B、骨组织中的氟含量过高C、牙面黄染D、双侧对称性病变E、在高氟区的生活史28、氟斑牙的结构造就了以下哪一种特点A、牙冠高度坚固B、酸更简单侵入C、抗酸性更低D、釉柱更加亲近E、釉柱间基质钙化更加完好29、氟牙症的病变程度与摄取氟的量和时间的关系为A、与摄取氟的量呈正相关,与时间呈负相关B、与摄取氟的量呈正相关,与时间呈正相关C、与摄取氟的量负正相关,与时间呈负相关D、与摄取氟的量呈负相关,与时间呈正相关E、与摄取氟的量呈负相关,与时间呈负相关30、氟斑牙常有于A、恒牙B、切牙C、年轻恒牙D、磨牙E、乳牙31、以下牙位中,碰到氟影响为依次递减的是A、前磨牙、上切牙、第二磨牙B、尖牙、第一磨牙,上切牙C、尖牙、第一磨牙、下颌切牙D、第一磨牙、下颌侧切牙、尖牙E、尖牙、下颌侧切牙、第一磨牙32、以下哪一种是釉质形成弊端症的遗传种类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X 性连锁显性遗传D、 X 性连锁隐性遗传E、以上都是33、釉质形成弊端症的遗传种类中表现为X 染色体相关型的病因是A、成釉蛋白基因突变B、釉蛋白基因突变C、釉丛蛋白基因突变D、编码釉原蛋白的AMELX基因突变E、以上均不正确34、以下关于成熟不全型釉质形成弊端症的表现,除外的是A、釉表面斑块状B、釉质较正常硬C、病变牙形态正常D、可出现斑块状的白、黄、棕色变色不透光区E、 X 线检查釉质透光度与牙本质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七章牙的发育
第一节牙胚的发生和分化
一、牙胚的形成过程
胚胎第5周,在未来的牙槽突区,依照颌弓的外形形成一马蹄铁形上皮带,称为原发性上皮带。

原发性上皮带继续向深层生长,并分裂为两个:向颊(唇)方向生长的上皮板称前庭板,位于舌(腭)侧的上皮板称为牙板。

牙胚由三部分组成:
①成釉器,形成釉质;
②牙乳头,形成牙髓和牙本质;
③牙囊,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

二、牙胚各部分的分化及结构特点
(一)成釉器的发育在牙胚发育中,成釉器首先形成。

成釉器的发育分为三个时期:
1.蕾状期牙板最末端20个定点上,上皮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上皮芽,形状如花蕾,这是乳牙早期的成釉器。

其构成细胞类似基底细胞,呈立方或矮柱状。

在牙弓的每一象限内,最先发生的成釉器有四个,即乳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在胚胎的第10周发生。

2.帽状期(增殖期)上皮芽继续生长,体积逐渐增大。

其周围的外胚间充质细胞密度增加,形成一细胞凝聚区。

上皮芽基底部向内凹陷,形状如帽子。

该上皮具有形成釉质的功能,称为帽状期成釉器。

成釉器分化为三层细胞,即外釉上皮层、内釉上皮层和星网状层。

成釉器下方的球形细胞凝聚区称为牙乳头,将来形成牙本质和牙髓。

包绕成釉器和牙乳头边缘的外胚层间充质细胞,密集成结缔组织层,称为牙囊,将来形成牙支持组织。

成釉器、牙乳头和牙囊共同形成牙胚。

乳牙牙胚发生在胚胎第10周,而恒牙牙胚形成于胚胎的第4个月。

3.钟状期(组织分化和形态分化期)成釉器长大,上皮凹陷加深,形似吊钟,称为钟状期成釉器。

这时细胞分化为四层。

内釉上皮层:单层,高柱状
外釉上皮层:低立方,扁平,皱褶
星网状层:体积由大变小
中间细胞层:扁平,将参与釉质形成
釉结、釉索和釉龛:帽状期和钟状期牙胚中出现的短暂的结构
(二)牙乳头
牙乳头细胞为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其间分散有少量微细的胶原纤维。

牙乳头时决定牙形状的重要因素。

牙乳头还可以诱导非牙源性的口腔上皮形成成釉器。

(三)牙囊
成釉器的外周,环绕着成釉器和牙乳头底部。

牙囊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以保证组织形成所需的营养。

牙胚的活动期从胚胎发育第6周开始,持续到出生后第4年,整个活动期约5年的时间。

(四)牙板的结局
在帽状期时牙板与成釉器有广泛的联系
到钟状期末牙板被间充质侵人而断裂,并逐渐退化和消失。

第二节牙体、牙周组织的形成
牙硬组织的形成从生长中心开始。

前牙的生长中心位于切缘和舌侧隆突的基底膜上,磨牙的生长中心位于牙尖处。

一、牙本质的形成
钟状晚期:牙体组织形成时期
内釉上皮诱导牙乳头,分化为前牙本质细胞,然后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最后形成牙本质。

成牙本质细胞分化之后,开始形成牙本质的有机基质。

胶原纤维粗大与基底膜垂直:罩牙本质
罩牙本质形成后,则继续形成原发性生理性牙本质,即髓周牙本质。

牙本质的矿化形态主要是球形矿化
存留一些小的未矿化的基质,即球间牙本质
成牙本质细胞层与矿化的牙本质间总有一层有机基质,称为前期牙本质。

在牙冠发育和牙萌出期间,牙本质每天沉积约4μm。

当牙萌出后,牙本质的沉积减少到每天0.5μm。

二、釉质的形成
当牙本质形成后,内釉上皮细胞分化为有分泌功能的成釉细胞,并开始分泌釉质基质。

形成过程,包括两阶段
>>分泌有机基质,并立即部分矿化,
矿化达到约30%之后
>>釉质进一步矿化,蛋白质和水被吸收
釉质完全形成时矿物质含量达到96%
从牙本质形成开始,到釉质完全形成,牙冠体积增大了约4倍。

最初分泌的釉质无明显结构,大小和排列方向不一的晶体:无釉柱釉质,厚约8μm。

成釉细胞开始离开牙本质表面,在靠近釉质牙本质界的一端形成一短的圆锥状突起,称为托姆斯突。

每根釉柱由四个成釉细胞参与形成。

球拍状。

在釉质表面分泌一层无结构的有机物薄膜,覆盖在牙冠表面上,称为釉小皮。

缩余釉上皮: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和星网状层与外釉上皮细胞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最后发育为结合上皮。

三、牙髓的形成
牙乳头是产生牙髓的原始组织,当牙乳头周围有牙本质形成时才称作牙髓。

牙乳头的体积逐渐减小,待原发性牙本质完全形成,牙髓发育也完成。

四、牙根的形成及牙周组织的发育
(一)牙根的形成
牙冠发育即将完成时,牙根开始发育
上皮根鞘:颈环处内釉及外釉上皮根方增生。

侧支根管和牙本质敏感的溯源。

向牙髓方向呈45°弯曲,名上皮隔。

牙根的长度、弯曲度、厚度和牙根的数量,都是由上皮隔和邻近的外胚层间充质细胞所决定的。

(二)牙周组织的发育
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均由牙囊发育而来。

牙骨质是牙囊细胞穿过断裂成网状的根鞘上皮,分化为成牙骨质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