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主要理论

精神分析主要理论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是奥地利医学家S.弗洛伊德创建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方法。
其理论的中心概念是无意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欲望和冲突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仍影响着意识,并可表现为神经症症状。
弗洛伊德的理论可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理论一般指他在1920年以前的精神分析理论。
主要包括:①意识和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3 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
前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
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
②压抑和抵抗。
人的某些本能欲望常常是不被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所容的。
因此,欲望与规范就产生激烈的斗争,往往是欲望迁就规范受到压抑。
由于压抑的无意识欲望不能闯进意识域里来,患者难以联想起自己的隐私这种现象,弗氏称为抵抗或抗拒。
③泛性论。
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一切行为动机,都有性的色彩,都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
神经症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的结果。
精神分析理论指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这种潜力常驱使人去追求快感。
这种潜力被叫做里比多,又称性力。
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以及生殖期等。
④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但同时又要受现实的限制。
因此,人的心理也就有两种系统,每种系统各受特殊的原则支配。
第一种系统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形成于婴儿期;第二种系统除受快乐原则支配以外,还受现实原则支配,形成于婴儿期以后。
1920年以后,弗洛伊德对他的理论开始作了一些比较大的修正。
形成了他的后期理论。
主要包括:①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虽然各有不同的目的,但最后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
因此,他把它们联成一体,称为生存本能。
为了与生存本能形成两极性,于是他又假设了一个死亡本能。
死亡本能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一种自杀的欲望。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梦是‘皇家路德斯’的门,我们通过这扇门移民到人类精神的土地上。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是当代心理学领域最著名的研究者之一。
他是精神分析领域的奠基人,他对梦、情感、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和方法,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包括他的精神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性格分析理论等内容。
一、精神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次: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
其中,意识层是人们可以自觉和理性体验到的部分,包括个体的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潜意识层是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中不易控制、没有意识的一部分,黑暗的心理区域,包含着经验、欲望等力量,不断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无意识层则是在潜意识之下的最深层次,包括思想、冲动、欲望等,是个体感到不舒服的潜在原因,通常出现于睡眠、意外等特殊情况下。
弗洛伊德通过对精神结构理论的探讨,深入挖掘了个体内深层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力量,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
二、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口腔、肛门、生殖器”三个阶段的人格发展理论。
在这一理论中,人们的人格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口腔阶段、肛门阶段、生殖器阶段。
每个阶段有自己的重点和问题,如口腔阶段注重嘴唇、舌头和口腔等部位,表现为口红、口香糖等;肛门阶段注重大便和肛门控制,表现为报复和控制等;而生殖器阶段则是成熟和稳定的阶段,其中爱和性是优势。
三、性格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性格是由三个要素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一部分能量,它是个体特有的,同时它也包括了个体存在的本能需求、冲动等;自我是一个判断、规划和指导的部分,是本我与外界互动时,提供制约和调整的功能;超我则主要由个体内部的道德、规范等构成,它是个体的道德监管者,对于个体的言行行为具有约束力。
最后,弗洛伊德还提出了很多有关性格的理论。
他认为人类有两种本能:爱和死亡,人的性格和行为是通过这两个本能的相互作用来塑造的,即求生残留和性的冲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于奥地利帝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美国心理学家T.H.黧黑说:“如果一个人的伟大程度可以用他对后世的影响来衡量,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
几乎没有一项探讨人性的问题没有被他触及过。
他对人类的本性和必然的灾难充满了悲观的结论,但在这种悲观的宿命论中却存在着一丝的希望,希望人们能以理智面对自己的潜意识和黑暗的本性,唯有如此才能扭转人类的命运。
”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他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教育理论的知识方面,我们着重需要了解的就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整合一、潜意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精神分析的方法有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二、本能理论“本能”是指人格的推动性或者动机性的驱动力量,是身体内的刺激的源头。
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是为了个体和种族的存续,因此是维持生命的创造性力量。
生的本能通过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能量形式表现出来。
死的本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可以指向内部,表现为自虐和自杀等,也可以指向外部,表现为仇恨和攻击等。
三、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建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两个方面。
人格结构: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在晚期,他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自我遵循快乐原则,本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人格发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自己或者父母在正常看护自己的过程中刺激个体的性感带可以得到满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性感带有所不同。
按照性感带的阶段性不同,个体的成长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岁-6岁)、潜伏期(6岁-11岁)和生殖期(12-20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它有以下几种基本理论:一、精神层次理论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说是由著名医生、精神分析家萨缪尔弗洛伊德的工作发起的。
弗洛伊德的工作在精神分析领域内引起了极大的影响,因为他将精神分析从心理学的一种角色上提升到了精神病理学以及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形式。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也称自我心理学,是一种构建精神发展和维护人格健康的相关理论,它通过研究人类意识来探索个体发展和心理功能的本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涉及三个重要概念:自我心理学、自我分析和梦的诠释。
自我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是无意识和意识的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无意识里保存着许多弱势的潜在力量,包括人的情感和情绪,以及记忆痕迹等。
而意识则是表面的,它控制着人的行为、思维和做出决定的能力。
自我分析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治疗。
它旨在通过释放潜在力量以及正确认识和解决自己的信念、情感和情绪等来帮助个体释放压力、改善自我意识和提高自我效能。
自我分析也使人们更加理解自己,帮助他们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实现心理健康。
梦的诠释是一种通过诠释梦的图像和内容来揭示内心活动的方法,它揭示了人的潜在心理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的无意识表达出来的方式,梦的内容反映出未被解决的、被抑制的心理问题或冲突。
通过梦的诠释,可以揭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帮助病人理解自己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表明,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的决定因素
源于无意识的力量,对其正确理解和调节是实现心理健康的关键。
因此,自我心理学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自我分析和梦的诠释等来帮助个体建立自我意识,强化自我控制力,从而获得健康的心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精神病学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集中在人类心理的深层结构和潜意识活动上,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心理的重要观点和概念,如本能冲动、潜意识、防御机制等。
本文将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概念,本能冲动、潜意识、防御机制、心理结构以及个人发展阶段。
首先,本能冲动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情感受到本能冲动的驱使。
弗洛伊德将本能冲动分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两种,生存本能驱使人们追求生存和满足生理需求,而死亡本能则驱使人们追求自我毁灭和破坏。
潜意识是指个体意识之外的心理活动,它包括个体不易察觉的欲望、冲突和情感。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对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潜意识的内容通常是不易察觉的,需要通过精神分析等方法来揭示。
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焦虑和冲突时采取的一系列心理防御策略,目的是减轻内心的焦虑和痛苦。
弗洛伊德提出了许多种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转移、合理化等,这些防御机制在个体的心理发展和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心理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弗洛伊德将心理结构分为意识、潜意识和超我三个层面,这些心理结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情感。
个人发展阶段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所经历的一系列心理发展阶段,弗洛伊德提出了口腔期、肛门期、阴茎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期等五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对个体的性格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人们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也受到了许多批评和质疑,如他的理论缺乏科学证据支持、过分强调性冲动和童年经验等。
尽管如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仍然对当代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心理治疗方法和心理疾病理论都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启发。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的结构
(1)意识 (2)个体潜意识 (3)集体潜意识(种族潜意识)
是指潜意识心灵中反应着人类自古以来的普遍经验的部分。 原型是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 原型:是指对某种特定经验作出情绪反应的遗传倾向。 ①人格面具(Persona):指人格最外层的那种掩盖真我的假 象。 ②阿尼玛(anima):是指男人身上所具有的女性特质。 ③阿尼姆斯(animus):是指女人身上所具有的男性特质。 ④阴影(shadow阴暗自我) ⑤自性(self自身、自我)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
(一)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 ----无意识,特别是潜意识
主张人的心理有三个层次: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潜意识: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 入意识中的经验 前意识:指意识中可召回的部 分,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 意识:指心理的表面部分,是 同外界接触直接感知到的一纵 即失的心理现象。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一)简介(Adler,1870-1937)
主要著作:《神经症的性格》(1912) 《器官缺失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 《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 《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中文译名《自卑与 超越》)。
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二)个体心理学体系
3、焦虑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1)早期--认为焦虑是由被压抑的里比 多转变而来的,本我是焦虑的根源 (2)晚期--自我是焦虑的根源 焦虑的类型:
现实性焦虑:指处于该现实情境中,任何人都会 自然而然地产生地焦虑。 神经性焦虑:指某种状况所产生的一些未免过分 的焦虑。 道德性焦虑:指因恐惧某些违反自我理想和道德 标准的事将会受到惩罚而产生的焦虑。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咨询期中作业一、精神分析理论:(一)理解:精神分析理论为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一个学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
在心理咨询中,主要的部分有:无意识和压抑理论、性心理发展学说、人格构成学说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
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抗拒的分析、移情的分析、解释等。
(二)评价: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了潜意识的存在、主张从过去了解现在、对梦境进行分析,注意观察和运用移情关系。
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 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著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称为深度心理学。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从精神分析的特点可知,该理论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有著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给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的方法。
因此,学习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适用领域:1、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
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
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
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
生的本能(爱与建设) 意识 前意识(可复现的记忆) 潜意识(被压抑的欲望) 死的本能(恨与破坏)
本我(伊底,潜意识欲望) 自我 超我(检查员的代表)
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
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 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是人能随意想到、清楚 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是人能随意想到、 是人格的表层部分 觉察到的主观经验。 觉察到的主观经验。 • 前意识虽不能即时回忆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 前意识虽不能即时回忆起来, 虽不能即时回忆起来 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检察官) 。(检察官 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检察官) • 前意识的东西可以通过回忆进入意识中来,意识 前意识的东西可以通过回忆进入意识中来, 的东西没注意也会转入前意识。 的东西没注意也会转入前意识。 • 人格结构的深层是无意识,是不曾在意识中出现 人格结构的深层是无意识, 无意识 的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的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压抑的正面作用是: 压抑的正面作用是:当个体产生与社会规范相悖的内心 冲动或需求时, 冲动或需求时,如果个体不加以压抑和控制而任其发展下 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挫折并产生焦虑和痛苦。 去,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挫折并产生焦虑和痛苦。压抑起到 保持其心境安宁;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保持其心境安宁;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一个成熟的有修养的人是一个懂得运用压抑作用的人。 一个成熟的有修养的人是一个懂得运用压抑作用的人。 但是压抑也有其负面作用, 但是压抑也有其负面作用,因为被压抑的欲望与冲动并 未消失,只不过是在意识的监督之下暂时潜伏下来, 未消失,只不过是在意识的监督之下暂时潜伏下来,一旦 有机会就可能活跃起来, 有机会就可能活跃起来,引起意识领域轻微和短暂的扰乱 现象。同时,如果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 现象。同时,如果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把自己正常的欲 望和本能拼命地加以压抑,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的反应。 望和本能拼命地加以压抑,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的反应。如 强迫型人格异常者, 强迫型人格异常者,就与他们过分地使用压抑作用心理防 卫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卫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 弗洛伊德这样论述自我难扮的角色:“有一句格言 弗洛伊德这样论述自我难扮的角色: 自我难扮的角色 告诫我们,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 告诫我们,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然而可怜 的自我却处境更坏,它服侍着三个严厉的主人, 的自我却处境更坏,它服侍着三个严厉的主人,而 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 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这些要求总是 背道而驰并似乎常常互不相容, 背道而驰并似乎常常互不相容,难怪自我经常不能 完成任务。它的三位专制的主人是外部世界、 完成任务。它的三位专制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 和本我。 和本我。” • 弗洛伊德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本我、 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 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 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 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 危及人格的发展。 危及人格的发展。
我们怎样了解无意识?
1)梦
梦是一种愿望的实现,主要是性的愿望。(弗洛伊德) 梦是恢复心理平衡;是通过象征来表达(揭示)无意识;是智 慧的启示。(荣格) 梦——是睡着了,也就醒来了;是一种象征。(弗洛姆)
梦要告诉我们的……. 梦要告诉我们的
• 有一个人常常梦到自己在火中,无法逃脱。
他童年时曾被火烧伤,心理的创伤还未痊愈
梦境解析
梦境中 21点 络腮胡子的家伙 赌场 赌场老板 白色屋顶 轮子 现实中
发生事情的地方名字
爱德华大夫 暗示精神病院
莫奇逊医生 滑雪山坡 左轮手枪
2)投射测验——向来访者呈现模糊刺激,要求
来访者根据呈现的刺激编故事,辨认物体,或画一 幅画。 罗夏墨迹测验(赫尔曼•罗夏) 主题统觉测验(亨利• 莫雷) 画人画房测验 (KOCH)
• 弗洛伊德认为: 弗洛伊德认为: •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 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 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由于超我永 无止境地追求完美, 无止境地追求完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 它经常批评本我谴责自我。 的,它经常批评本我谴责自我。自我服从超我的 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 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 价值观。 价值观。
1.压抑: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 1.压抑: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 压抑 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 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压抑是指一切 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 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 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 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 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 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这种机制叫 做压抑。只有在压抑作用发生的条件下, 做压抑。只有在压抑作用发生的条件下, 以下几种机制才能发生。 以下几种机制才能发生。
人格理论
本我、自我、 本我、自我、超我
•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 即原我 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 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快乐原则行事 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 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 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 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 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 则”。 •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 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其机能主要在监督、 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 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它所 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4)口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说错话,那 些原本不是出自内心的话被称为“口误”。一般人从不重视口误, 而弗洛伊德却非常有兴趣。他提醒我们,口误是非常有研究的价 值的。因为口误并非偶然,恰恰相反,口误的内容往往是你内心 深处的真实想法的反应和写照。 举个例子说:(这例子是弗洛伊德举的)有个主教,鼻子特别大, 一天这主教去一个女孩家做客,女孩十分好奇他的鼻子却被家人 告知这个问题绝对不能在主教面前提起.女孩就拼命压抑自己的好 奇,但是,还是在给主教倒咖啡时出了个经典口误(就是你说的弗 洛伊德口误). 女孩问:您的鼻子里放糖么? 无意识通过口误到了前意识的门口。所以,如果你试图欺骗别 人,少说话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的嘴巴会出卖你。
5)催眠 )
什么是催眠?当我们被某些连续、反复的刺
激,尤其是语言的引导时,我们就从平常的意识 状态转移到另一种意识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 会比平常更容易接受暗示。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之 为催眠。 弗洛伊德认为,催眠是通往无意识的捷径。 (一些心理学家反对这点。)但不是所有的人都 对催眠的暗示反应敏感。
本我欲求
自我的决定和行动
超我的限制
食欲 憎恨父亲 求生欲望 性欲
去食品市场 离家出走 神经症 结婚
偷吃别人的东西是犯罪 仇恨父亲是罪过 逃避战手瘫痪了。 一个新兵在要上战场时突然手瘫痪了。
九分格统合技术
九分格统合技术
九分格统合技术
我的大学 我的未来 我的一天 我的一生 我的孩提时代 我的学生时代 我的理想生活 …………
• 一个妇女经常梦见巨浪把她推向大海,而 其他人离她很远,她连救命都喊不出来。
家务和工作负担非常重,不堪重负,但又不愿向别人求救, 压力已经超负荷
• 一个人梦到自己乘的飞机失事了
预示危险
• 过去 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经历和情绪的重现 • 现在 情绪、压力等的体现,愿望的满足 • 未来 预示和提醒
《爱德华大夫》中的梦境 爱德华大夫》
2、拒绝(否认)—当运用拒绝时,我们只是拒绝接受某 否认)
些事实的存在。和压抑不同,拒绝不是说不记得了,而是坚持 某些事不是真实的,尽管所有证据都表明是真实的。
• 如:被最爱的人的遗弃…… • 如:最爱的人的走了…… • 如:被最好的朋友欺骗……
否认是指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 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其目的是以拒绝承 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 认痛苦事实来躲避心理紧张和不安, 认痛苦事实来躲避心理紧张和不安,是一种最简 最原始的心理防卫机制。 单、最原始的心理防卫机制。 否认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自己,给自己 否认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自己, 多一些时间来思考并作出决定。 多一些时间来思考并作出决定。但它并不能使被 否定的问题得到解决,从长远来看是不足取的。 否定的问题得到解决,从长远来看是不足取的。 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减低人们对现实的适应能力, 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减低人们对现实的适应能力, 甚至产生妄想等精神病征。 甚至产生妄想等精神病征。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处于挫折与冲突的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处于挫折与冲突的 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具有自觉不自 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具有自觉不自 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 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情绪平 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适应性倾向 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