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第一章 )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

幼儿健康教育《学前卫生学》教案第一章:幼儿生理发育特点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
使幼儿认识并关注自己的生理发育特点。
1.2 教学内容:人体基本结构与功能。
幼儿生理发育的阶段和特点。
幼儿生理发展的规律。
1.3 教学活动:观看人体结构图,认识人体基本结构。
观察幼儿生理发展的实例,讨论幼儿生理发育的特点。
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生理发育情况。
第二章:幼儿营养与饮食健康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2.2 教学内容: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幼儿饮食的合理安排。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
2.3 教学活动:观察食物模型,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讨论不良饮食习惯的例子,认识其危害性。
第三章:幼儿运动与身体锻炼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运动的重要性。
使幼儿学会正确的运动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运动对幼儿身体发育的作用。
幼儿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幼儿运动的注意事项。
3.3 教学活动:观看运动视频,了解运动的重要性。
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和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第四章:幼儿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
使幼儿学会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
4.2 教学内容: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处理。
4.3 教学活动:观察和分享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习情绪管理技巧。
学习识别和处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寻求帮助和支持。
第五章:幼儿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使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
5.2 教学内容:幼儿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5.3 教学活动:观看安全视频,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
学习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实际演练。
讨论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第六章:幼儿个人卫生习惯6.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使幼儿学会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前儿童卫生学.pdf

学前⼉童卫⽣学.pdf学前⼉童卫⽣学第⼀章1、学前⼉童卫⽣学——是⼀门研究保护和增进学龄前⼉童,特别是3—6岁幼⼉健康的⼀门学科。
P12、健康——早在1947年,世界卫⽣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是“⾝体、⼼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论种族、宗教、政治信仰和经济状况有何差别,所有⼈都拥有享受现有最⾼的健康标准这⼀基本权利”。
3、根据世界卫⽣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个⾝体健康、⼼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才能被称得上是⼀个健康的⼈。
P24、⽣长发育、患病率和死亡率是衡量学前⼉童健康状况的标志。
P35、⼉童新陈代谢的特点是同化作⽤明显⼤于异化作⽤,表现为机体的⽣长发育。
6、⼉童⽣长发育的指标:体重、⾝⾼、头围、胸围、臀围等⽣理指标有:脉搏、⾎压、肺活量等运动素质指标有:运动速度、耐⼒、肌⼒、协调性、灵活性等⼼理指标有:智商、社会商数等7、死亡率——指的是某年死亡⼈数与同年总⼈数的⽐率。
8、布拉姆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 P8HS(健康状态)=f(E+AcHS+B+LS)(公式不⽤背)1)环境因素(包括⾃然环境和社会环境)(E);2)保健设施的易得性(AcHS);3)⽣物学因素(B);4)⽣活⽅式(最重要的因素)(LS)9、⾃然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学因素、⽣物学因素等。
10、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关系、伦理道德、宗教、风俗、⽂化变迁、社会⼈际关系、教育等。
11、⽣物学因素——遗传是重要的因素之⼀。
12、⽣活⽅式是在⼀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各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活模式,包括⾐、⾷、住、⾏、休息娱乐、社会交往等⽅⾯。
13、有益于⼉童健康的⽣活⽅式:合理和平衡的膳⾷;⽣活应有规律,坚持体育运动;注意消费⾏为卫⽣;能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保持稳定和乐观的情绪。
P914、对于学前⼉童⽽⾔,健康是第⼀位重要的。
15、学前⼉童卫⽣学的研究⽅法主要有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等。
学前卫生学教案文档

绪论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0~6、7)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
第一章人体概述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等四个部分二、人体的基本机构(一)细胞(二)组织1、上皮组织2、结缔组织3、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4、神经组织(三)器官(四)系统三、人体功能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四、人体的化学成分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共60种。
其中氢(H)、碳(C)、氧(O)氮(N)四种元素在体内含量最高,共占总量的96%。
铁(Fe)、碘(I)、钴(Co)、铜(Cu)、锌(Zn)、铬(Cr)、氟(F)、锰(Mn)、钼(Mo)、硅(Si)、硒(Se)等含量少,称为微量元素,人体所以元素都来自自然界。
五、人体的新陈代谢任何一个生物都具有新陈代谢、应激性、调节、生长发育和种族延续等基本生理特征。
其中,新陈代谢是产生其他基本生理特征的基础。
新陈代谢一般是指生物体与周围坏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和保育要点第一节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及骨连结和骨骼组成,骨与骨连结组成人体的支架,叫骨骼一、骨骼(一)骨骼的组成、功能、分类人体骨骼由206块骨借骨连结组成。
集体构成人体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器官和造血功能。
分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
(二)骨的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征1、骨的形态形态不一,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2、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3、骨的成分和特征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盐构成骨骼生长和发育两种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三)骨连结1、直接连结2、间接连结(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二、骨骼肌全身骨骼肌600多块,占人体比重40%三、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一)学前儿童骨骼的特点1、骨膜比较厚2、全是红骨髓3、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化未完成4、关节特点(二)学前儿童肌肉的特点1、肌肉收缩能力差、容易疲劳2、大、小肌肉群的发育不同速四、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一)培养儿童各种不正确的姿势,防止脊柱和胸廓畸形(二)合理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1、全面发展动作2、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三)供给足够的营养小儿应多摄取钙、磷、维生素D、蛋白质。
学前儿童卫生学PPT课件

较少
多
短少 绒毛
呼吸系统
呼吸中枢不成熟,节律不规则, 40~45 次 / 分,胸腔 小,腹式呼吸为主,表浅 早产儿:
呼吸暂停: 呼吸停止超过 15-20 秒,或虽 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并 出现紫绀及肌张力减低。 肺透明膜病
• •
•
•
•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 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 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 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 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 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 上升。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 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 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 低血糖、低蛋白血症
血液系统
自考学前卫生学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与促进

论述题:
试述健康内涵。 答:健康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括了生理、心理、社会和 道德四个层面。四者之间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其中,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位于整个健康系统的底层, 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两者是紧密依存的两个 方面;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则建立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 康的基础之上。 简单地说,生理健康是指没有疾病,体格健壮,各项检查 正常,没有不适感。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 保持的一种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知、情、意协调,并与周 围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状态。
5、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幼 儿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体验情感、积累 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
为学前儿童提供充分、自由、适宜的游戏 活动,对促进儿童认知发展、身体发育和 心理健康意义重大。
7、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
积极情绪具有激活认知、支持和加强认知活动、促 进利他行为的产生、缓解压力、减少心因性疾病的 发生、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项作用。
食偏食、不讲卫生、不按时睡觉、冲动任 性、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常伴有营养素 摄入不平衡、罹患营养性疾病和感染性疾 病、出现心理问题和问题行为等。
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成年人抽烟、酗酒、滥用药物、大量吃高热食品、不运动等
生活方式,是导致高血压、肥胖病、糖尿病、癌症等非感染 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 学前儿童普遍存在喜欢吃肉,过量摄入饮料喝零食,睡眠不
系,从而形成生物——医学模式。 该模式认为,健康是人体、环境与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
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个体便会患病并出现细胞、组 织、器官或功能的改变。 即健康表明个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和缺陷。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单元测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 . 噪声对幼儿最直接的危害是A.听力损伤B.精神焦虑C.感觉统合失调D.食欲减退2 . 正确的坐姿要求小腿与大腿成 A.90度 B.100度 C.110度 D.120度3 . 由神经元、神经胶质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的组织叫A.结缔组织B.上皮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4 . 幼儿看书时,眼睛离书本应保持的距离是A.0.23米B.0.33米C.0.43米D.0.53米5 .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 A.血浆 B.血管 C.血细胞 D.血氧6 .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 A.吹气 B.哈气 C.呼气 D.出气7 . 人体需要不断从外界吸进 A.空气 B.水气 C.雾气 D.氧气8 . 上肢分为手、前臂和 A.上臂 B.后臂 C.大臂 D.粗臂9. 人的鼻腔内有鼻毛和 A.血管 B.鼻窦 C.黏膜 D.鼻涕10 . 足骨借坚强的韧带连结起来,形成突面向上的部分叫A.高弓B.弯弓C.足弓D.突弓11 . 人体肌腱的成分是 A.皮肤组织 B.神经组织 C.结缔组织 D.肌肉组织12 . 人的头颅包括脑颅和 A.顶颅 B.面颅 C.额头 D.下巴13 . 幼儿过于肥胖,走路、直立时间过长或负重过度,可能形成A.高弓足B.中弓足C.扁平足D.畸形足14 . 人体共有骨骼数是 A.206块 B.207块 C.208块 D.209块15 . 剖宫产的幼儿易出现的问题是 A.脑损伤 B.过于安静 C.感觉统合失调 D.恐惧16 . 人体从外界环境摄取营养物质,把它转化成机体自身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叫 A.催化作用 B.同化作用 C.异化作用 D.转化作用17 . 《千金要方》的作者是 A.张仲景 B.宋慈 C.李时珍 D.孙思邈18 . 带领幼儿观察雨后彩虹,最好的方式是A.自然观察B.控制观察C.系统观察D.随机观察19 . 若干器官联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多种生理功能,便成了系统。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学前卫生学学习指导第一章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学前卫生学学习指导第一章:人体概述绪论部分绪论部分需要弄清的两个问题•一个概念: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幼儿师范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
•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卫生学”?儿童各个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心里也未发育完全,对外界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弱,自我保护能力差。
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前卫生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章人体概述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看,分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
二•人体基本结构(这是本章重点)人体结构从小到大:细胞一一组织一一器官一一系统。
掌握这四个概念:•细胞:是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生理活动的功能单位。
•组织: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人体的组织。
根据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要了解不同组织在人体的分布和功能,如上皮组织在人体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的功能。
书p3-5 )•器官: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器官。
(对照课本5页图,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名称、位置)•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
(下一章我们要具体学习人体八大系统)三.人体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这两种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体液调节(如内分泌腺)受神经调节控制;另一方面,体液调节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四•人体的化学成分(了解)四种含量最高的:氢、碳、氧、氮。
五•人体的新陈代谢。
概念: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方面。
简单地说:同化作用是将外界物质转化为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并储存能量;异化作用是分解生物体的物质以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习本章要掌握的要点:•人体八大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学前儿童八大系统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保育要点。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练习

学前卫生学试题第一章新生儿期保健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足月新生儿平均体长为( )A.40厘米B.50厘米C.60厘米D.70厘米2.新生儿洗澡时水温适宜保持在( )A.30℃左右B.35℃左右C.40℃左右D.45℃左右3.婴幼儿呼吸频次的特点是( )A.年龄越小,呼吸越快B.年龄越小,呼吸越慢C.时常忽快、忽慢D.时常停止呼吸4.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发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是( )A.神经系统B.淋巴系统C.生殖系统D.运动系统5.新生儿易漾奶的原因是( )A.贲门位置低且较松B.幽门位置低且较松C.贲门、幽门都处于水平位置且较松D.贲门、幽门都处于水平位置且较紧6.新生儿出现水肿现象往往发生在出生后( )A.1天B.3~5天C.10天D.30天7.婴幼儿呼吸方式的特点是( )A.以胸式呼吸为主B.以腹式呼吸为主C.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种方式并重D.既不属于胸式呼吸也不属于腹式呼吸8.儿童在出生后某一时期胸围会赶上头围,该现象发生的时间段是( )A.6个月左右B.1岁左右C.1岁半左右D.2岁左右9.新生儿的头围平均为()A.30厘米B.34厘米C.38厘米D.42厘米10.用腋下表给婴幼儿测体温,表示发烧的度数是()A.35℃B.36℃C.37℃D.38℃11.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A.年龄越小,心率越快B.年龄越小,心率越慢C.时常忽快、忽慢D.时常停止浙00385# 学前卫生学试卷第一章第 1 页共 4 页12.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约()A.10次B.20次C.40次D.50次13.新生儿每分钟心跳次数为()A.140次左右B.120次左右C.100次左右D.90次左右14.新生儿护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他们()A.抚触B.定时哺乳C.身体清洁D.身体的保暖15.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长达【】A.16~18小时B.18~20小时C.20~22小时D.22~24小时16.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出生后()A.2~3天B.4~5天C.6~7天D.8~9天17.新生儿出生一周左右,如果体重比出生时下降超过多少时应及时查找原因?( ) A.6% B.8%C.10% D.12%18.足月正常儿的体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