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网 专题六——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地处理

合集下载

[荐]高考物理专题-平抛和类平抛的规律及应用-例题详解全

[荐]高考物理专题-平抛和类平抛的规律及应用-例题详解全

高考物理专题-平抛和类平抛的规律及应用-例题详解全
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题型解码】
1.基本思路
处理平抛(或类平抛)运动时,一般将运动沿初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进行分解,先按分运动规律列式,再用运动的合成求合运动.
2.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推论
(1)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

(2)设在任意时刻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φ,则有tanθ=2tanφ
3. 求解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技巧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Δv 相等,Δv=gΔt,方向恒为竖直向下。

(12)善于确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两个分速度和分位移与题目呈现的角度之间的联系,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4. 建好“两个模型”
(1)常规的平抛运动及类平抛模型。

(2)与斜面相结合的平抛运动模型。

①从斜面上水平抛出又落回到斜面上:物体其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此时分解位移,构建位移三角形
②从斜面外水平抛出垂直落在斜面上:物体打在斜面上瞬间,其水平速度与竖直速度之比等于斜面倾角的正切值,构建速度三角形.。

平抛运动教学课件

平抛运动教学课件
详细描述
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
03
CHAPTER
平抛运动的实验验证
实验目的
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
通过实验观察平抛物体在空中的运动轨迹,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
培养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实验器材
用于发射平抛物体,可调节发射角度和力度。
基础习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平抛运动基本概念的理解,包括平抛运动的概念、特点以及平抛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总结词
考察平抛运动的图象分析
总结词
考察平抛运动的公式应用
详细描述
基础习题会要求学生根据平抛运动的图象进行分析,理解图象中各点代表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求解相关物理量。
基础习题
总结词
考察平抛运动的实验操作能力
提升习题会涉及一些实验操作问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理解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提升习题
总结词
考察平抛运动的综合应用能力
详细描述
综合习题难度最大,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平抛运动和其他物理知识(如电磁学、光学等)解决复杂问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细描述
平抛运动的特点
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二是利用运动的独立性原理。
总结词
平抛运动可以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进行求解,即将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进行合成,或者将总运动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简单运动。同时,也可以利用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分别研究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再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解。

平抛运动ppt课件

平抛运动ppt课件
5.4 课时1 平抛运动
1.掌握平抛运动的一般研究方法。
2.掌握平抛运动的速度与位移。
4.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会用平抛运动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
在排球比赛中,你是否曾为排球下网或者出界
而感到惋惜?如果运动员沿水平方向击球,在不计
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要使排球既能过网,又不出界,
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估算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和滑板可视为质点,g取10 m/s2.求:
(1)该同学落地点到平台末端的水平距离;
答案:2 m
(2)平台离地面的高度.
答案:1.25 m

tan θ =

= 14.1/10=1.41 即: θ=55°
物体落地时速度与地面的夹角θ是 55°
知识点二:平抛运动的位移与轨迹
1.平抛运动的位移
(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得分位移: x v0t
1
2
y

gt
(2)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得分位移:
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
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BD )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
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3.如图所示,从地面上方某点,将一小球以 5m/s 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
小球经过 1s 落地. 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则可求出( A )
解: 以抛出时物体的位置 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
系,x 轴沿初速度方向,y 轴竖直向下。
落地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x = v0 = 10 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落地时物体在竖直方向的

课后网专题六——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的处理

课后网专题六——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的处理

课后网 专题六: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的处理考点梳理一、平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2.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3.基本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水平方向(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竖直向下方向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 =v 0,位移x =v 0t .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 y =gt ,位移y =12gt 2.(3)合速度:v =v 2x +v 2y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x =gtv 0. (4)合位移:s =x 2+y 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 α=y x =gt2v 0.1.[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对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抛运动是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B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都是相等的C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D .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解析 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故A 项正确;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其竖直方向位移增量Δy =gt 2,水平方向位移不变,故B 项错误.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且落地时间t = 2h g,落地速度为v =v 2x +v 2y =v 20+2gh ,所以C 项正确,D 项错误.2、[利用分解思想处理平抛运动]质点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B .初速度越大,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越大C .初速度越大,空中运动时间越长D .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解析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h =12gt 2,x =v 0t ,则t =2hg,所以x =v 02hg,故A 、C 错误.由v y =gt =2gh ,故B 错误. 由v =v 20+v 2y =v 20+2gh ,则v 0越大,落地速度越大,故D 正确. 考点一 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理解 1.飞行时间:由t =2hg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 2.水平射程:x =v 0t =v 0 2hg,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3.落地速度:v t =v 2x +v 2y =v 20+2gh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θ=v y v x =2gh v 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 ,所以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 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g Δt 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4所示. 5.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 图4 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5中A 点和B 点所示.图5(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3、[用分解思想处理平抛运动问题]某同学前后两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投出飞镖1和飞镖2到靶盘上,飞镖落到靶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在飞行过程中( )A .加速度a 1>a 2B .飞行时间t 1<t 2C .初速度v 1=v 2D .角度θ1>θ2答案 BD4、如图,从半径为R =1 m 的半圆AB 上的A 点水平抛出一个 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经t = s 小球落到半圆上,已知当地的重力 加速度g =10 m/s 2,则小球的初速度v 0可能为 ( ) A .1 m/s B .2 m/sC .3 m/sD .4 m/s解析 由于小球经 s 落到半圆上,下落的高度h =12gt 2=0.8 m ,位置可能有两处,如图所示.第一种可能:小球落在半圆左侧,v 0t =R -R 2-h 2=0.4 m ,v 0=1 m/s第二种可能:小球落在半圆右侧,v 0t =R +R 2-h 2,v 0=4 m/s ,选项A 、D 正确.答案 AD5、如图8所示,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 点水平飞出,经过3 s 落到斜坡上的A 点.已知O 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 =50 kg. 不计空气阻力(sin 37°=,cos 37°=;g 取10 m/s 2).求: (1)A 点与O 点的距离L ;图8(2)运动员离开O 点时的速度大小;(3)运动员从O 点飞出开始到离斜坡距离最远所用的时间.解析 (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L sin 37°=12gt 2,L =gt22sin 37°=75 m.(2)设运动员离开O 点时的速度为v 0,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有L cos 37°=v 0t ,即v 0=L cos 37°t=20 m/s. (3)解法一 运动员的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沿斜面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 0cos 37°、加速度为g sin 37°)和垂直斜面方向的类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为v 0sin 37°、加速度为g cos 37°).当垂直斜面方向的速度减为零时,运动员离斜坡距离最远,有v 0sin 37°=g cos 37°·t ,解得t = s解法二 当运动员的速度方向平行于斜坡或与水平方向成37°角时,运动员与斜坡距离最远,有gt v 0=tan 37°,t = s. 答案 (1)75 m (2)20 m/s (3) s常见平抛运动模型的运动时间的计算方法1.在水平地面上空h 处平抛: 由h =12gt 2知t =2hg,即t 由高度h 决定.2.在半圆内的平抛运动(如图9),由半径和几何关系制约时间t : 图9h =12gt 2 R +R 2-h 2=v 0t联立两方程可求t .3.斜面上的平抛问题(如图10): (1)顺着斜面平抛 方法:分解位移x =v 0t 图10 y =12gt 2tan θ=y x可求得t =2v 0tan θg(2)对着斜面平抛(如图11) 方法:分解速度v x =v 0v y =gt 图11tan θ=v y v 0=gtv 0可求得t =v 0tan θg4.对着竖直墙壁平抛(如图12)水平初速度v 0不同时,虽然落点不同,但水平位移相同.t =d v 0图126、如图所示是倾角为45°的斜坡,在斜坡底端P 点正上方某一位置Q 处以速度v 0水平向左抛出一个小球A ,小球恰好能垂直落在斜坡上,运动时间为t 1,小球B 从同一点Q 处自由下落,下落至P 点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t 1∶t 2= ( ) A .1∶2 B .1∶ 2 C .1∶3D .1∶3答案 D7、 如图14所示,水平屋顶高H =5 m ,围墙高h =3.2 m ,围墙到房子的水平距离L =3 m ,围墙外马路宽x =10 m ,为使小球从屋顶水平飞出落在围墙外的马路上,求小球离开屋顶时的速度v 的大小范围.(g 取10 m/s 2)解析 若v 太大,小球落在马路外边,因此,要使球落在马路上,v 的最大值v max 为球落在马路最右侧A 点时的平抛初速度,如图所示,小球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1. 则小球的水平位移:L +x =v max t 1,小球的竖直位移:H =12gt 21解以上两式得 v max =(L +x )g2H=13 m/s. 若v 太小,小球被墙挡住,因此,球不能落在马路上,v 的最小值v min 为球恰好越过围墙的最高点P 落在马路上B 点时的平抛初速度,设小球运动到P 点所需时间为t 2,则此过程中小球的水平位移:L =v min t 2 小球的竖直方向位移:H -h =12gt 22解以上两式得v min =Lg2H -h=5 m/s因此v 0的范围是v min ≤v ≤v max ,即5 m/s ≤v ≤13 m/s. 答案 5 m/s ≤v ≤13 m/s【考点二】类平抛问题模型的分析方法 1.类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且与初速度的方向垂直. 2.类平抛运动的运动特点在初速度v 0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合外力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F 合m. 3.类平抛运动的求解方法(1)常规分解法:将类平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即沿合外力的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分运动彼此独立,互不影响,且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2)特殊分解法:对于有些问题,可以过抛出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a 分解为a x 、a y ,初速度v 0分解为v x 、v y ,然后分别在x 、y 方向列方程求解. 8、 质量为m 的飞机以水平初速度v 0飞离跑道后逐渐上升,若飞机 在此过程中水平速度保持不变,同时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升 力(该升力由其他力的合力提供,不含重力).今测得当飞机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l 时,它的上升高度为h ,如图16所示,求: 图16 (1)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 (2)上升至h 高度时飞机的速度.解析 (1)飞机水平方向速度不变,则有l =v 0t 竖直方向上飞机加速度恒定,则有h =12at 2解以上两式得a =2h l 2v 20,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飞机受到的升力F 为F =mg +ma =mg (1+2h gl2v 20)(2)由题意将此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速度为v 0的匀速直线运动,l =v 0t ;竖直方向初速度为0、加速度a =2h l2v 2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上升到h 高度其竖直速度v y =2ah = 2·2hv20l2·h =2hv 0l所以上升至h 高度时其速度v =v 20+v 2y =v 0ll 2+4h 2 如图所示,tan θ=v y v 0=2h l,方向与v 0成θ角,θ=arctan 2hl.答案 (1)mg (1+2hgl 2v 20) (2)v 0l l 2+4h 2,方向与v 0成θ角,θ=arctan 2hl9、如图所示的光滑斜面长为l ,宽为b ,倾角为θ,一物块(可看成质点)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 水平射入,恰好从底端Q 点离开斜面,试求:(1)物块由P 运动到Q 所用的时间t ;(2)物块由P 点水平射入时的初速度v 0; (3)物块离开Q 点时速度的大小v .解析 (1)沿水平方向有b =v 0t 沿斜面向下的方向有mg sin θ=ma l =12at 2联立解得t = 2lg sin θ.(2)v 0=b t =bg sin θ2l. (3)物块离开Q 点时的速度大小v =v 20+at2=b 2+4l 2g sin θ2l.10.(2012·课标全国·15)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B .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C .a 的水平初速度比b 的小D .b 的水平初速度比c 的大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h =12gt 2,得t =2h g ,因此平抛运动的时间只由高度决定,因为h b =h c >h a ,所以b 与c 的飞行时间相同,大于a 的飞行时间,因此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又因为x a >x b ,而t a <t b ,所以a 的水平初速度比b 的大,选项C 错误;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 的水平位移大于c ,而t b =t c ,所以v b >v c ,即b 的水平初速度比c 的大,选项D 正确.11.(2012·江苏·6)如图19所示,相距l 的两小球A 、B 位于同一高度h (l 、h 均为定值).将A 向B 水平抛出的同时,B 自由下落.A 、B 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 )A .A 、B 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 的初速度B .A 、B 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C .A 、B 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D .A 、B 一定能相碰解析由题意知A做平抛运动,即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B 为自由落体运动,A、B竖直方向的运动相同,二者与地面碰撞前运动时间t1相同,且t1=2h g ,若第一次落地前相碰,只要满足A运动时间t=lv<t1,即v>lt1,所以选项A正确;因为A、B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同步,始终处于同一高度,且A与地面相碰后水平速度不变,所以A一定会经过B所在的竖直线与B相碰.碰撞位置由A的初速度决定,故选项B、C错误,选项D正确.12.《愤怒的小鸟》是一款时下非常流行的游戏,游戏中的故事也相当有趣,如图9甲所示,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肥猪们,鸟儿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如炮弹般弹射出去攻击肥猪们的堡垒.某班的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假设:小鸟被弹弓沿水平方向弹出,如图乙所示,若h1=0.8 m,l1=2 m,h2=2.4 m,l2=1 m,小鸟飞出后能否直接打中肥猪的堡垒?请用计算结果进行说明.(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答案不能解析(1)设小鸟以v0弹出后能直接击中堡垒,则⎩⎪⎨⎪⎧ h 1+h 2=12gt 2l 1+l 2=v 0tt = 2h 1+h 2g = 2×+10 s = s 所以v 0=l 1+l 2t=错误! m/s =3.75 m/s 设在台面的草地上的水平射程为x ,则 ⎩⎪⎨⎪⎧ x =v 0t 1h 1=12gt 21所以x =v 0 2h 1g =1.5 m<l 1可见小鸟不能直接击中堡垒.。

平抛运动教学课件

平抛运动教学课件

03
CHAPTER
平抛运动的实例分析
飞机投弹
总结词
飞机投弹是一种典型的平抛运动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详细描述
飞机投弹是平抛运动的一个实际应用,当炸弹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炸弹会沿着一条 与飞机飞行方向垂直的轨迹运动。这个轨迹就是一条抛物线,其参数包括投弹高度、投 弹速度和投弹距离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抛运动的基
运动的规律。
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验证
建立模型
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 根据平抛运动的物理规
律建立模型。
设定参数
输入小球的初始条件, 如位置、速度和抛射角
度。
运行模拟
运行模拟实验,观察小 球的轨迹变化。
数据分析
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小 球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 的速度分量,验证平抛
运动的规律。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验证
04
CHAPTER
平抛运动的实验验证
利用小球进行实验验证
准备实验器材
选择适当的小球,如小钢珠或 小球,确保其具有较好的重现
性和稳定性。
设定初始条件
确定小球初始的位置、速度和 抛射角度。
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并记录 其运动轨迹的变化。
数据分析
通过测量小球在不同时间点的 位置,计算其水平和垂直方向 上的速度分量,进而验证平抛
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总结词
自由落体运动
详细描述
在竖直方向上,平抛运动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因此其运动形式为自由落体运动。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总结词
位移与速度成正比
详细描述
在平抛运动中,位移与速度成正比。随着速度的增加,位移也会相应增加。

《平抛运动复习》课件

《平抛运动复习》课件

体育比赛
了解平抛运动在各种体育比赛中的应用,例如甩铁 饼、标枪投掷等。
日常生活
探索平抛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抛掷物 品、投篮等。
平抛运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风阻的影响
了解风阻对平抛运动的影响,探讨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解决。
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包括 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和时 间公式。
平抛运动计算实例
初始速度与水平位移
通过初始速度和水平位移的关 系计算平抛运动的轨迹和落地 点。
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
分析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 运动情况,解决相关问题。
其他常见问题
应用物理公式解决其他与平抛 运动相关的常见问题。
平抛运动实际应用
《平抛运动复习》PPT课 件
这个PPT 课件将全面复习平抛运动的基础知识,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物体在水平 方向上以一定速度抛出时 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2 特点
3 基本公式
平抛运动受到重力的影响, 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运 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 直线运动。

平抛运动高中一年级学生如何计算平抛物体的水平和垂直位移

平抛运动高中一年级学生如何计算平抛物体的水平和垂直位移

平抛运动高中一年级学生如何计算平抛物体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运动之一,也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必学内容。

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垂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本文将介绍高中一年级学生如何计算平抛物体的水平和垂直位移。

一、水平位移的计算方法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水平方向的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水平速度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由于没有水平方向上的合力,所以水平速度是恒定的。

水平位移的计算公式为:水平位移 = 水平速度 ×时间例如,一颗石子以10 m/s的速度水平抛出,经过5秒后落地,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水平位移:水平位移 = 10 m/s × 5 s = 50 m二、垂直位移的计算方法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受到重力的影响,垂直速度会逐渐增大。

垂直位移是指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它和垂直方向的速度和时间有关。

垂直位移的计算公式为:垂直位移 = 垂直速度 ×时间 + 0.5 ×重力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其中,垂直速度是指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 m/s²。

例如,一个物体以初速度20 m/s竖直向上抛出,经过3秒后落地,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垂直位移:垂直位移 = 20 m/s × 3 s + 0.5 × 9.8 m/s² × (3 s)² = 45.3 m在平抛运动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抛物线,同时进行水平和垂直运动。

通过分别计算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我们可以完整描述物体在平抛运动中的轨迹。

三、综合应用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抛运动的计算方法,我们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进行说明。

例题:一架火箭以初速度100 m/s向上垂直发射,经过10秒后返回地面。

求该火箭在空中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课件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课件

平抛运动的合运动规律
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是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合成,因此轨迹 是曲线。
轨迹方程
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可以用参数方程表示为x = vt, y = (1/2)gt²,其中v是初速度,t是时间,g是重力加速度。
速度方向
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值等于竖 直方向速度分量与水平方向速度分量的比值,即tanθ = v_y / v_x。
通过模拟结果可以得出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进一步分析平抛运 动的性质和规律。
利用示波器演示平抛运动
准备示波器
调整示波器参数,使其处于合适的状态。
操作步骤
将小球从一定高度释放,使其撞击到示波器上,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
结果分析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可以得出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 直线运动的结论。同时可以通过测量波形振幅、周期等参数,进一步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 和性质。
篮球运动
在篮球比赛中,球员将篮球投出,篮球在空中以一条弧线的形式飞行 ,这个飞行过程也是一种平抛运动。
03
其他球类运动
羽毛球、乒乓球等其他球类运动中,当球员发球或击球时,球在空中
以弧线形式飞行,同样也是平抛运动的实践应用。
炮弹发射时的平抛运动
炮弹发射
在军事领域,炮弹是常用的武器之一。炮弹发射时,以一定 的初速度沿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射出,在重力作用下以匀变速 曲线运动形式向前飞行,这种运动也是平抛运动的实践应用 。
位移方向
平抛运动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的正切值等于竖 直方向位移分量与水平方向位移分量的比值,即tanφ = y / x。
03 平抛运动的实践 应用
球类运动中的平抛运动
01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网专题六: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的处理考点梳理一、平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2.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3.基本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水平方向(初速度v0方向)为x轴,竖直向下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v0,位移x=v0t.(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 y =gt ,位移y =12gt 2.(3)合速度:v =v 2x+v 2y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x =gt v 0.(4)合位移:s =x 2+y 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α=y x =gt2v 0.1.[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对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B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都是相等的C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D .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解析 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故A 项正确;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其竖直方向位移增量Δy =gt 2,水平方向位移不变,故B 项错误.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且落地时间t = 2hg,落地速度为v =v 2x +v 2y=v 20+2gh ,所以C 项正确,D 项错误.2、[利用分解思想处理平抛运动]质点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B .初速度越大,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越大C .初速度越大,空中运动时间越长D .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解析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h =12gt 2,x =v 0t ,则t =2hg ,所以x =v 02hg,故A 、C 错误.由v y =gt =2gh ,故B 错误.由v =v 20+v 2y =v 20+2gh ,则v 0越大,落地速度越大,故D 正确. 考点一 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理解 1.飞行时间:由t =2hg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2.水平射程:x =v 0t =v 0 2hg,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3.落地速度:v t =v 2x +v 2y =v 20+2gh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v yv x =2ghv 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 ,所以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 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g Δt 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4所示. 5.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 图4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5中A点和B点所示.图5(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3、[用分解思想处理平抛运动问题]某同学前后两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投出飞镖1和飞镖2到靶盘上,飞镖落到靶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在飞行过程中( ) A.加速度a1>a2B.飞行时间t1<t2C .初速度v 1=v 2D .角度θ1>θ2答案 BD4、如图,从半径为R =1 m 的半圆AB 上的A 点水平抛出一个 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经t =0.4 s 小球落到半圆上,已知当地的重力 加速度g =10 m/s 2,则小球的初速度v 0可能为 ( )A .1 m/sB .2 m/sC .3 m/sD .4 m/s解析 由于小球经0.4 s 落到半圆上,下落的高度h =12gt 2=0.8 m ,位置可能有两处,如图所示.第一种可能:小球落在半圆左侧,v 0t =R -R 2-h 2=0.4 m ,v 0=1 m/s第二种可能:小球落在半圆右侧,v 0t =R +R 2-h 2,v 0=4 m/s ,选项A 、D 正确.答案 AD5、如图8所示,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O 点水平飞出,经过3 s 落到斜坡上的A 点.已知O 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 =50 kg. 不计空气阻力(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求: (1)A 点与O 点的距离L ;图8(2)运动员离开O 点时的速度大小;(3)运动员从O 点飞出开始到离斜坡距离最远所用的时间.解析 (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L sin 37°=12gt 2,L =gt 22sin 37°=75 m.(2)设运动员离开O 点时的速度为v 0,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有L cos 37°=v 0t ,即v 0=L cos 37°t=20 m/s.(3)解法一 运动员的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沿斜面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 0cos 37°、加速度为g sin 37°)和垂直斜面方向的类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为v 0sin 37°、加速度为g cos 37°).当垂直斜面方向的速度减为零时,运动员离斜坡距离最远,有v 0sin 37°=g cos 37°·t ,解得t =1.5 s解法二 当运动员的速度方向平行于斜坡或与水平方向成37°角时,运动员与斜坡距离最远,有gt v 0=tan 37°,t =1.5 s.答案 (1)75 m (2)20 m/s (3)1.5 s常见平抛运动模型的运动时间的计算方法1.在水平地面上空h 处平抛: 由h =12gt 2知t =2hg,即t 由高度h 决定.2.在半圆内的平抛运动(如图9),由半径和几何关系制约时间t : 图9 h =12gt 2R +R 2-h 2=v 0t联立两方程可求t .3.斜面上的平抛问题(如图10): (1)顺着斜面平抛 方法:分解位移x =v 0t 图10y =12gt 2tan θ=y x可求得t =2v 0tan θg(2)对着斜面平抛(如图11) 方法:分解速度v x =v 0v y =gt 图11tan θ=v y v 0=gtv 0可求得t =v 0tan θg4.对着竖直墙壁平抛(如图12)水平初速度v0不同时,虽然落点不同,但水平位移相同.t=dv0图126、如图所示是倾角为45°的斜坡,在斜坡底端P 点正上方某一位置Q 处以速度v 0水平向左抛出一个小球A ,小球恰好能垂直落在斜坡上,运动时间为t 1,小球B 从同一点Q 处自由下落,下落至P 点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t 1∶t 2= ( ) A .1∶2 B .1∶ 2 C .1∶3D .1∶3答案 D7、 如图14所示,水平屋顶高H =5 m ,围墙高h =3.2 m ,围墙到房子的水平距离L =3 m ,围墙外马路宽x =10 m ,为使小球从屋顶水平飞出落在围墙外的马路上,求小球离开屋顶时的速度v 的大小范围.(g 取10 m/s 2)解析 若v 太大,小球落在马路外边,因此,要使球落在马路上,v 的最大值v max 为球落在马路最右侧A 点时的平抛初速度,如图所示,小球做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1. 则小球的水平位移:L +x =v max t 1,小球的竖直位移:H =12gt 21解以上两式得v max =(L +x ) g2H =13 m/s. 若v 太小,小球被墙挡住,因此,球不能落在马路上,v 的最小值v min 为球恰好越过围墙的最高点P 落在马路上B 点时的平抛初速度,设小球运动到P 点所需时间为t 2,则此过程中小球的水平位移:L =v min t 2小球的竖直方向位移:H -h =12gt 22 解以上两式得v min =L g2H -h =5 m/s因此v 0的范围是v min ≤v ≤v max ,即5 m/s ≤v ≤13 m/s.答案 5 m/s ≤v ≤13 m/s【考点二】类平抛问题模型的分析方法1.类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且与初速度的方向垂直.2.类平抛运动的运动特点在初速度v 0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合外力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F 合m .3.类平抛运动的求解方法(1)常规分解法:将类平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即沿合外力的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分运动彼此独立,互不影响,且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2)特殊分解法:对于有些问题,可以过抛出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a 分解为a x 、a y ,初速度v 0分解为v x 、v y ,然后分别在x 、y 方向列方程求解.8、 质量为m 的飞机以水平初速度v 0飞离跑道后逐渐上升,若飞机在此过程中水平速度保持不变,同时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升力(该升力由其他力的合力提供,不含重力).今测得当飞机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l 时,它的上升高度为h ,如图16所示,求: 图16(1)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2)上升至h 高度时飞机的速度.解析 (1)飞机水平方向速度不变,则有l =v 0t竖直方向上飞机加速度恒定,则有h =12at 2 解以上两式得 a =2h l2v 20,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飞机受到的升力F 为 F =mg +ma =mg (1+2h gl2v 20) (2)由题意将此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速度为v 0的匀速直线运动,l =v 0t ;竖直方向初速度为0、加速度a =2h l2v 2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上升到h 高度其竖直速度v y =2ah = 2·2hv 20l 2·h =2hv 0l所以上升至h 高度时其速度v =v 20+v 2y =v 0l l 2+4h 2如图所示,tan θ=v y v 0=2hl ,方向与v 0成θ角,θ=arctan 2h l. 答案 (1)mg (1+2hgl 2v 20) (2)v 0l l 2+4h 2,方向与v 0成θ角,θ=arctan 2h l 9、如图所示的光滑斜面长为l ,宽为b ,倾角为θ,一物块(可看成质点)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 水平射入,恰好从底端Q 点离开斜面,试求:(1)物块由P 运动到Q 所用的时间t ;(2)物块由P 点水平射入时的初速度v 0;(3)物块离开Q 点时速度的大小v .解析 (1)沿水平方向有b =v 0t沿斜面向下的方向有mg sin θ=mal =12at 2 联立解得t = 2lg sin θ. (2)v 0=bt =b g sin θ2l .(3)物块离开Q 点时的速度大小v =v 20+at 2= b 2+4l 2g sin θ2l .10.(2012·课标全国·15)如图,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 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B .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C .a 的水平初速度比b 的小D .b 的水平初速度比c 的大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h =12gt 2,得t =2h g,因此平抛运动的时间只由高度决定,因为h b =h c >h a ,所以b 与c 的飞行时间相同,大于a 的飞行时间,因此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又因为x a >x b ,而t a <t b ,所以a 的水平初速度比b 的大,选项C 错误;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 的水平位移大于c ,而t b =t c ,所以v b >v c ,即b 的水平初速度比c 的大,选项D 正确.11.(2012·江苏·6)如图19所示,相距l 的两小球A 、B 位于同一高度h (l 、h 均为定值).将A 向B 水平抛出的同时,B 自由下落.A 、B 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 ) A.A、B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的初速度B.A、B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C.A、B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D.A、B一定能相碰解析由题意知A做平抛运动,即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B 为自由落体运动,A、B竖直方向的运动相同,二者与地面碰撞前运动时间t1相同,且t1=2hg,若第一次落地前相碰,只要满足A运动时间t=lv<t1,即v>lt1,所以选项A正确;因为A、B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同步,始终处于同一高度,且A与地面相碰后水平速度不变,所以A一定会经过B所在的竖直线与B相碰.碰撞位置由A的初速度决定,故选项B、C错误,选项D正确.12.《愤怒的小鸟》是一款时下非常流行的游戏,游戏中的故事也相当有趣,如图9甲所示,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肥猪们,鸟儿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如炮弹般弹射出去攻击肥猪们的堡垒.某班的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假设:小鸟被弹弓沿水平方向弹出,如图乙所示,若h1=0.8 m,l1=2 m,h2=2.4 m,l2=1 m,小鸟飞出后能否直接打中肥猪的堡垒?请用计算结果进行说明.(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答案 不能解析 (1)设小鸟以v 0弹出后能直接击中堡垒,则⎩⎪⎨⎪⎧ h 1+h 2=12gt 2l 1+l 2=v 0tt = 2h 1+h 2g= 2×0.8+2.410 s =0.8 s 所以v 0=l 1+l 2t =2+10.8 m/s =3.75 m/s设在台面的草地上的水平射程为x ,则 ⎩⎪⎨⎪⎧ x =v 0t 1h 1=12gt 21所以x=v02h1g=1.5 m<l1可见小鸟不能直接击中堡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