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教案教学设计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恩科西顽强抗争的精神,懂得尊重与关爱受艾滋病影响的人们,并能勇敢地为他们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恩科西顽强抗争的精神,懂得尊重与关爱受艾滋病影响的人们,产生勇敢为他们服务的意识。
难点:能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质疑:艾滋病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想法?3、过渡: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身患艾滋病的小斗士——恩科西。
二、初步感知1、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用横线画下来。
并思考:从这些地方你体会到了什么?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6、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进一步引导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相机板书:勇敢面对病魔,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三、重点学习第一段和第二段1、课件出示第一段。
请学生朗读第一段,并说说第一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不幸的孤儿,他被艾滋病夺去了母亲,又被人们歧视,但他却十分坚强,令人佩服。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这一段。
学习“不幸”、“歧视”这两个词。
用“歧视”造句。
相机板书:不幸孤儿勇敢坚强令人佩服2、学生朗读第二段并说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小结:这是恩科西以坦然面对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支持,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恩科西更加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的事迹感动了全世界人民,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乐观的小斗士的形象。
相机板书:坦然面对乐观坚强的小斗士支持关注斗争精神感动全世界。
指导学习“坦然”、“关注”这两个词。
用“关注”造句。
并指名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齐读这一段。
3、小结:面对不幸和歧视,恩科西以坦然面对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支持,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恩科西更加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的事迹感动了全世界人民。
艾滋病小斗士的教案

艾滋病小斗士的教案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艾滋病小斗士的教案(共含12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艾滋病小斗士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轩然大波”“坦然”“呼吁”“痛切”等词在文中的意思。
3、通过默读课文,能围绕“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斗士?”认真思考,从而科学了解艾滋病的知识,并学会关爱艾滋病患者。
4、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斗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称为“小斗士”。
三、教学难点:理解恩科西为什么会因为入学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为什么艾滋病会得到全世界如此重视,为什么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为什么恩科西被称为是“艾滋病斗士”呢?这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第2~4自然段,突出“天灾”1、同学们,对于艾滋病,你们有哪些了解?2、的确,艾滋病的死亡率很高,而且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被人当成是瘟神与恶魔,被人另眼相看,这无疑是十分可怕的。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则日记。
3、从日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艾滋病患者是如何的痛苦,是何等的不幸。
我们的主人公小恩科西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位。
他遭遇到了怎样的“天灾”呢?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找出有关语句,在旁边做上批注。
4、交流讨论。
(1)“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体会恩科西的无辜和失去母亲的悲痛)(2)“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从列举的数据中感受艾滋病病毒的可怕,体会恩科西的不幸)(3)“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从“竟然”这个词中你想到了什么?想象说话:在这九年中,恩科西是怎样生活的?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时,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挺”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坚持”?5、尽管南非是艾滋病重灾区,但人们对艾滋病却缺乏科学的认识,面对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感到恐慌和畏惧。
艾滋病小斗士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_2

艾滋病小斗士教案本文是关于艾滋病小斗士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学科语文年级五、二课题艾滋病小斗士课型新课时1备课人邢杰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抓住课文词句,品味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4.通过学习本文,能科学的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抓住课文词句,品味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形象。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谈话导入6月1日是儿童节,大家在这一天有哪些难忘的回忆或感受?在2001年6月1日,正当全世界儿童欢庆节日的时刻,一位12岁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去世了。
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
两个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人物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课件出示语段)读了这些话,你有哪些疑问?二、初读课文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把自己在课前预习中做好的批注进行再次修改完善。
三、精读课文2-4自然段1.默读课文2-4自然段,了解恩科西有怎样的不幸遭遇?”课件出示学习方法:“1.通读2-4自然段,了解恩科西的不幸遭遇,用自己的话归纳。
2.画出自己体会比较深的词语或句子,或结合课文,或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3.对自己已做好的批注进行补充完善。
”2.指导集体交流四、精读课文5-7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体会恩科西是怎样坦然面对生活,与病魔作斗争的。
2.指导交流五、了解“红丝带”行动1.介绍“红丝带”的含义2.指导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发病率。
3.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
六、拓展1.抄写背诵两位领导人所说的话。
2.学完课文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学生回忆过节情景。
谈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
学生齐读学生质疑学生按要求读课文,修改、完善批注。
学生根据要求和方法读课文,思考问题。
《艾滋病小斗士》备课教案

《艾滋病小斗士》优秀备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概念及其危害。
激发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的关注和参与。
1.2 教学内容:艾滋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学生讨论:对艾滋病的认识和态度。
1.3 教学活动:观看艾滋病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学生分享自己对艾滋病的看法,开展小组讨论。
第二章:艾滋病的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意识。
2.2 教学内容:艾滋病患者的困境和挑战。
学生讨论:如何关爱艾滋病患者。
2.3 教学活动:观看艾滋病患者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关爱艾滋病患者的建议。
第三章:艾滋病防治知识让学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预防艾滋病。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预防措施。
学生分享预防艾滋病的实际行动。
第四章:青少年与艾滋病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在艾滋病防治中的角色和责任。
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
4.2 教学内容:青少年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学生讨论:如何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
4.3 教学活动:观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宣传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在防治工作中的角色。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的建议。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心得,开展小组讨论。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艾滋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分析具体的艾滋病相关案例,探讨其社会影响和个人经历。
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6.3 教学活动:教师提供具体的艾滋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艾滋病小斗士》教案

《艾滋病小斗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患者,消除歧视和偏见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艾滋病患者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1. 艾滋病的定义: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病。
2. 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3. 预防措施:使用安全套、避免使用共用针具、注意血液和精液等体液的交叉感染。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艾滋病宣传短片,引起学生对艾滋病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艾滋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案例分析:分享艾滋病患者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关爱患者,消除歧视和偏见。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与艾滋病患者和谐相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爱艾滋病患者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艾滋病的定义、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学生能够表达出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消除歧视和偏见。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艾滋病患者和谐相处。
五、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人对艾滋病的态度,总结自己的感受。
2. 学习更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传播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理念。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分配角色,包括艾滋病患者、亲友、医生等,进行情景剧表演,模拟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与艾滋病患者相处的正确态度和行为。
2. 观看纪录片:播放有关艾滋病患者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现状,激发学生们的同情心和关爱意识。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传播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周围人的防范意识。
七、教学策略1. 直观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与艾滋病患者相处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艾滋病小斗士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艾滋病小斗士教案本文是关于艾滋病小斗士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真情实感。
2.通过默读课文,能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从而科学了解艾滋病的知识,并学会关爱艾滋病患者。
3.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引导学生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1.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但凡能够勇敢地面对困苦和磨难的人,我们尊称他们是“斗士”。
他们是值得称赞的,是令人敬佩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三、自学指导1.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较难理解的词语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能分为哪几个部分?3.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了解哪些?4.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检查反馈,交流点拨1、交流自学内容。
2、点拨指导存在的问题。
3、总结学习方法。
五、拓展提高自己收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词:携带轩然大波虚弱遭遇校对、订正二、明确目标三、自学指导(一)精读2-4自然段,感悟恩科西的“不幸”1.心血管病、癌症和艾滋病在当今世界被称为三大绝症,对于艾滋病,你们有哪些了解?2.出示一组艾滋病儿童的图片。
能描述一下你所看见的吗?3.恩科西遭遇到了怎样的不幸、承受了什么样的痛苦呢?自读课文的2-4自然段,找到有关语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自读思考4.交流讨论:(二)精读课文5-7自然段,体会恩科西的“抗争”1.面对如此的厄运,恩科西绝望退缩了吗?他是如何做的呢,5-7自然段中分别讲述了恩科西所做的三件事,读一读,从中体会。
2.讨论交流:(1)艾滋病研讨会上,向世界呼吁。
(2)国际艾滋病大会上,震撼人心的发言。
(3)面对随时会结束的生命,却依旧憧憬未来。
(三)精读课文8-9自然段以及第一自然段。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了解非洲人民的生活状况;了解艾滋病的一些知识,如传播途径;感知艾滋病的可怕。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揭示课题,指名朗读。
2、课题质疑:课文中有没有介绍什么是“艾滋病”?“小斗士”是谁?是哪个国家的?__通过哪些事情,表现了“小斗士”的勇敢顽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__?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长句)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指导读好长句。
4、生再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
5、思考质疑的问题。
(1)全文的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依据是什么?(2)请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你觉得本篇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4)学生自读后互相交流。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1)通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2)思考“为什么一位12岁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去世了会引起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指导学生结合重点词语“勇敢的声音”、“顽强抗争的小斗士”、“失去……失去……”理解。
了解反衬的写法)四、综合训练指导书写:“携”的右下“乃”先写横折折弯钩,再写撇。
“遭”的笔画较多,要注意笔顺,并写好“走之旁”。
五、拓展延伸观察两幅彩色插图:找到相应的__,图文结合,加深理解。
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前准备:搜集与命运抗争、与困难斗争的励志的名人名言。
一、复习导入:1、写生字词。
2、学生说说这一课的大致内容。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细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感悟“不幸”。
2、读悟课文第2段。
生自读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3、读悟课文第三、四段。
15、《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_教案

15、《艾滋病小斗士》教课方案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 6 月 1 日,是全球小孩的节日,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
但是,在 2001 年的 6 月 1 日,正当全球小孩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一位年仅 12 岁的孩子,却被艾滋病吞噬了幼小的生命,他就是恩科西(板书:恩科西)。
一个多么不幸的孩子啊!”就是这个孩子却被人称为“艾滋病小斗士”,这是怎么回事呢?下边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15 课——艾滋病小斗士。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对于艾滋病你认识多少呢?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主要从艾滋病的可怕这一方面说)老师收集了一组对于艾滋病的图片,一起来看一看好吗?(课件播放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认读生字。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愿意读一读本课的生字词。
2、描红。
大家都会读了,这很好,假如再见写就更好了。
下边,请同学打开书进行描红后,再比一比,你今日的字有进步吗?3、请你迅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率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坚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怀和他同样生病的小孩的感人事迹。
三、合作研究,沟通体验1、教师:对这位小斗士的离开,人们是怎样评论他的?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读一读。
(幻灯片出示安南和曼德拉对他的评论的语句)板书:英勇坚强楷模2、教师:为何称他是“艾滋病小斗士”?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勾勒出最能感动你的语句,在书的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领会。
而后和小组的同学沟通一下。
3、沟通。
合时出示幻灯片4、师:小恩科西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好运的,他的生命是短暂的,可是他留给人们的倒是永久的。
他的笑脸、他的声音、他的一举一动都给了我们无量的力量。
你想不想倾听一下这最英勇的声音呢?那么,就让老师率领你一起走进此刻远在天国的小恩科西的声音,去接受这精神的浸礼吧。
(恩科西视频)对于他的逝世,结合国秘书长安南叹息——齐读xx总统 xx 痛切地说——齐读同学们,让我们铭刻这英勇的声音——齐读让我们记着这个英勇的孩子——xxxx今日,英勇的恩科西固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震惊人心的呼叫,时辰响在人们的耳边,留在人们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小斗士教案教学设计
艾滋病小斗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了解艾滋病的一些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揭示课题,指名朗读.
课题质疑:课文中有没有介绍什么是艾滋病小斗士是谁是哪个国家的文章通过哪件工哪些事情,表现了小斗士的勇敢顽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长句.)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指导读好长句.
生再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
思考质疑的问题.
全文的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依据是什么
请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你觉得本篇课文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读后互相交流.
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
通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思考为什么一位12岁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去世了会引起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指导学生结合重点词语理解.)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写生字词.
学生说说这一课的大致内容.
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细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感悟不幸.
读悟课文第2段.生自读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读悟课文第三,四段.
感悟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词语,体会艾滋病的疯狂可怕,体会恩科西不幸中的侥幸.(如第三段中抓住每天,都有,近200名,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也许是,最强的,竟然,一直,挺到体会出得了艾滋病的不幸.)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细读课文第五,六,七段,感悟抗争
结合第一段,细读课文第八,九段,感悟关注
——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用学习三,四段的方法去继续理解和感悟课文.
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总结.
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和灾难,都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充满信心.我们还要同情,帮助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艾滋病小斗士
不幸
抗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