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案范文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案教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国际贸易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2.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国际产品寿命周期理论;3. 理解国际贸易的政府干预措施,包括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4. 熟悉国际贸易的实践,包括国际贸易规则、贸易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作用;5. 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国际贸易问题。

教学内容:一、国际贸易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国际贸易的特点,如跨国界交易、利用比较优势、国际分工等;3. 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等。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1. 比较优势理论的原理和应用;2. 绝对优势理论的原理和应用;3. 国际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的原理和应用。

三、国际贸易的政府干预措施1. 关税的定义、种类和影响;2. 配额的定义、种类和影响;3. 非关税壁垒的定义、种类和影响。

四、国际贸易的实践1. 国际贸易规则的形成和发展;2. 主要的国际贸易协定,如GATT、NAFTA、欧盟等;3.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作用和功能。

五、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与解决1. 实际国际贸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2. 利用国际贸易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实务知识;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国际贸易案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教学评估: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课堂测验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1. 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2. 讲义:教师准备的讲义,包括理论和实务知识的概述;3. 案例:相关的国际贸易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图表。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实务教案WORD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实务教案WORD








重点:(1)单价的构成四要素
(2)贸易术语:INCOTERMS 2000四组13个贸易术语
EXW\FOB\FAS\FCA\CFR\CIF\CPT\CIP\DAF\DES\DEQ\DDU\DDP,另外了解INCOTERMS2010的新的解释。明白每个属于中双方风险、费用、责任的划分及每个属于中价格的构成
(2)我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中的基本险别(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和附加险别(一般附加险如偷窃、钩损和锈损等和特殊附加险如战争险、罢工险等)
(4)保险责任起讫期限
难点:(1)实际全损、推定全损;
(2)共同海损、单独海损的判定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教学法、模拟试验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冷柏军中国财经出版社


内容
(标题)
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


6







熟悉国际贸易的各种运输方式及世界主要港口与航线,掌握海洋运输的基本知识,学会运费的计算及运输单据的填制方法。








重点:(1)海洋船舶运输的经营方式
(2)班轮运费的计算方式:A。按毛重B。按体积C。W/M、D。AD.VAL、E。W/M OR AD.VAL、F.W/M PLUS AD.VAL、G。按件数记收、H.临时议定
(2)计量单位:重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计算重量方法:毛重、净重、公量、理论重量和法定重量。
(3)数量条款:约量、溢短装条款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支付方式和时间
按照合同规定的支付方式和时间进行付款;
如遇支付问题,应及时与对方沟通 并寻求解决方案。
合同履行过程中注意事项
合同变更和解除
任何一方如需变更或解除合同, 应提前与对方协商并达成一致
意见;
如遇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导致 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应及时协 商解决方案。
04
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
运输方式选择及运费计算
报关程序
介绍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流程,包括申报、查验、 征税、放行等环节。
所需文件准备
列举进出口货物报关所需的各种单证,如合同、 发票、装箱单、提单、产地证等。
文件填写规范
讲解各种单证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检验检疫和报关中常见问题解答
检验检疫问题解答
针对检验检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检验不合格、证书出具错误等,提供相应 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
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信用证 是指银行根据进口商(申请人)的请求, 开给出口商(受益人)的一种保证承担 支付货款责任的书面凭证。在信用证内, 银行授权出口商在符合信用证所规定的 条件下,以该行或其指定的银行为付款 人,开具不得超过规定金额的汇票,并 按规定随附装运单据,按期在指定地点 收取货物。
05
货款结算与支付方式
汇款、托收和信用证等支付方式介绍
汇款(Remittance):汇款是一种顺 汇方法,即由债务人或付款人主动将款 项交给本国银行,委托其使用某种结算 工具,通过其在国外的分支行或代理行, 将款项付给国外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 汇款方式主要包括电汇、信汇和票汇三 种。
托收(Collection):托收是指债权人 (出口商)出具汇票委托银行向债务人 (进口商)代收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 托收方式包括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两种。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WORD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WORD

教案名称:国际贸易实务教案WORD第一章: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术语1.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熟悉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1.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的定义与分类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进口、出口、关税、配额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4 教学步骤引入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术语的理解1.5 课后作业定义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分析一个实际的国际贸易案例第二章:国际贸易方式与流程2.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方式熟悉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2.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的基本方式:直接出口、间接出口、进口等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合同签订、货物生产、货物运输、货物保险、支付方式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流程图演示法2.4 教学步骤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方式通过流程图演示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流程的理解2.5 课后作业描述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分析一个实际的国际贸易案例,重点关注其流程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与壁垒3.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熟悉国际贸易壁垒的种类及影响3.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贸易政策、贸易壁垒、贸易协定等国际贸易壁垒的种类: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等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对国际贸易、国内产业、消费者等的影响3.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3.4 教学步骤讲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介绍国际贸易壁垒的种类及其影响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理解3.5 课后作业描述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分析一个实际的国际贸易壁垒案例,重点关注其影响第四章:国际贸易合同与结算4.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概念熟悉国际贸易结算的方式4.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概念:合同条款、合同类型等国际贸易结算的方式:信用证、汇付、托收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4.4 教学步骤讲解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概念介绍国际贸易结算的方式及其操作流程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合同与结算的理解4.5 课后作业描述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概念分析一个实际的国际贸易结算案例,重点关注其操作流程第五章:国际贸易实务操作5.1 教学目标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操作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5.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合同签订、货物生产、货物运输、货物保险、支付方式等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要点:单证制作、货物清关、货物交付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流程图演示法5.4 教学步骤讲解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通过流程图演示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要点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理解5.5 课后作业描述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分析一个实际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案例,重点关注其操作要点第六章:国际贸易货物运输6.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熟悉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方式和流程6.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方式:海运、空运、陆运、多式联运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流程:订舱、装货、运输、卸货、清关6.3 教学方法讲授法流程图演示法6.4 教学步骤讲解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通过流程图演示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流程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理解6.5 课后作业描述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分析一个实际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案例,重点关注其流程第七章:国际贸易货物保险7.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贸易货物保险的基本概念熟悉国际贸易货物保险的种类和流程国际贸易货物保险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货物保险的种类: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国际贸易货物保险的流程:投保、承保、出险、理赔7.3 教学方法讲授法流程图演示法7.4 教学步骤讲解国际贸易货物保险的基本概念通过流程图演示国际贸易货物保险的流程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货物保险的理解7.5 课后作业描述国际贸易货物保险的基本概念分析一个实际的国际贸易货物保险案例,重点关注其流程第八章:国际贸易支付方式8.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基本概念熟悉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操作流程8.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信用证、汇付、托收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操作流程讲授法流程图演示法8.4 教学步骤讲解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基本概念通过流程图演示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操作流程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理解8.5 课后作业描述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基本概念分析一个实际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案例,重点关注其操作流程第九章:国际贸易争议解决9.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基本方式熟悉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具体操作9.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基本方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具体操作:申请仲裁、仲裁程序、执行裁决9.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9.4 教学步骤讲解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基本方式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具体操作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理解9.5 课后作业描述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的基本方式分析一个实际的国际贸易争议解决案例,重点关注其操作流程第十章:国际贸易实务综合实训10.1 教学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提高学生处理国际贸易实务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综合实训:合同签订、货物生产、货物运输、货物保险、支付方式等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注意事项:单证制作、货物清关、货物交付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训演示法10.4 教学步骤讲解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综合实训通过实训演示,引导学生参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理解10.5 课后作业完成一个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综合实训案例分析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1.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术语: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如进口、出口、关税、配额等,以及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应用。

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教案

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教案
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
教案
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教案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国际贸易术语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订与履行 国际贸易方式
第一篇 国际贸易术语
• 第一章 贸易术语与国际惯例 • 第二章《2000通则》中的E组、F组和C 组贸易术语 • 第三章 《2000通则》中的D组贸易术 语 • 第四章 贸易术语的选用
第二篇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条款
• • • • • • • 第五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 第六章 国际货物运输 第七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第八章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第九章 国际货款的收付 第十章 检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赔与定金罚则 第十一章 不可抗力与仲裁
第三篇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的商订与履行
• 第十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订 • 第十三章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 第十四章 违约及其救济方法
第四篇 国际贸易方式
• • • • • • • 第十六章 经销与代理 第十六章 寄售与展卖 第十七章 招标投标与拍卖 第十八章 期货交易与套期保值 第十九章 对销贸易 第二十章 加工贸易 第二十一章 国际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WORD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WORD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WORD教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时:32学时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教学方法:1.教师授课2.小组讨论3.实践案例分析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学时)1.国际贸易的定义和意义2.国际贸易的原则3.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主体二、国际贸易的环境分析(4学时)1.国际贸易的制度环境2.国际贸易的政治环境3.国际贸易的经济环境4.国际贸易的文化环境三、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6学时)1.进口程序a.询价及报价b.订购c.支付d.运输和保险e.报关和验收f.结算和售后服务2.出口程序a.寻找买家b.洽谈和签订合同c.出口货物和运输d.报关和验收e.收款和结算四、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4学时)1.L/C(信用证)支付方式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2.T/T(电汇)支付方式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3.D/P(付款交单)支付方式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4.D/A(承兑交单)支付方式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五、国际贸易的风险管理(4学时)1.贸易合同中的风险2.国际贸易的保险方式和原则3.国际贸易的争议解决方式4.国际贸易的风险防范措施六、国际贸易的谈判和沟通技巧(4学时)1.国际贸易谈判的基本流程和技巧2.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3.跨文化谈判的特点和技巧七、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4学时)1.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3.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教学评估方式:1.课堂小测验2.课堂讨论3.课程设计项目参考书目:1.《国际贸易实务》2.《国际贸易基础教程》3.《国际贸易法律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国际贸易实务教案课程概述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支付、物流、保险等方面的操作和管理。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1、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了解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

2、熟悉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流程和要点,掌握合同条款的制定和审查技巧。

3、掌握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操作和管理,了解各种支付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4、熟悉国际贸易物流的操作和管理,了解物流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方法。

5、掌握国际贸易保险的操作和管理,了解各种保险产品的特点和投保方法。

课程内容1、国际贸易实务概述2、国际贸易合同签订3、国际贸易支付方式4、国际贸易物流管理5、国际贸易保险管理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3个学期,每学期32个课时,共计96个课时。

第一学期:国际贸易实务概述、国际贸易合同签订。

第二学期: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国际贸易物流管理。

第三学期:国际贸易保险管理、综合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操作、实验实训、参观考察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操作技能。

3、综合实践:通过综合性的实践操作,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评估1、课堂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

2、作业:布置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和思考题,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试卷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教材与参考书:将使用指定的教材和相关参考书,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2、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如国际贸易相关网站、数据库、电子期刊等,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

3、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提供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以便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和实践训练。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

国际贸易实务教案

教案国际贸易实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流程和主要环节。

2.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和合同条款。

3.培养学生运用国际贸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介绍国际贸易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国际贸易的流程和主要环节:讲解国际贸易的流程,包括进出口业务、货物运输、保险、支付、结算等环节。

3.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和合同条款:介绍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如FOB、CIF、DDP等,以及合同中的主要条款,如商品名称、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期限等。

4.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国际贸易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流程和主要环节。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国际贸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景模拟法:模拟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国际贸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安排1.课时安排:共16课时,每周2课时,连续8周。

2.教学进度:每周讲解一个模块,两周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结。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

六、教学资源1.教材:《国际贸易实务》。

2.参考书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术语解析》等。

3.网络资源:国际贸易相关网站、论坛、案例库等。

七、教学效果评估1.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学生考试成绩,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4.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八、教学总结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流程和主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案范文第七章国际贸易争议的处理教学要求与目的:了解商品检验的作用、检验权及商品检验机构,了解仲裁、不可抗力的含义、相关规则、实务操作等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检验权、仲裁、不可抗力教学难点:仲裁的法律后果不可抗力的判断及法律后果第一节商品检验一、商品检验的含义和意义商品检验是指由国家设立的检验机构或向政府注册的独立机构,对进出口货物的质量、规格、卫生、安全性能、卫生方面的指标及装运技术和装运条件等项目实施检验和鉴定。

检验的目的是经过第三者证明,以确定其是否与贸易合同、有关标准规定一致,是否符合进出口国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保障对外贸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二、商品检验机构1.国际商品检验机构(1)官方:如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2)半官方:如美国担保人实验室(UL)(3)民间(非官方):如瑞士日内瓦通用鉴定公司(SOCIETEGENERALEDESURVEILLANCES.A.SGS)2.我国的商品检验机构机构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大职能:法定检验、监督管理、鉴定工作三、检验的时间和地点(一)在出口国检验:(1)产地或工厂检验;(2)装船前或装船时检验:离岸品质或重量否定买方的复验权,对买方不利(二)在进口国检验:(1)目的港(地)卸货后检验;(2)目的港(地)买方营业处所或最终用户所在地检验(三)在出口国检验,在进口国复验(1)复验:是指买方收到货物后有复验权。

复验期限的长短,应视商品的性质和港口情况而定。

(2)复验机构、复验地点均应在合同中规定。

此方法较为常见(四)装运港检验重量、目的港检验品质通常用于大宗货物交易四、检验证书及其作用(一)检验证书的种类1.品质检验证书;2.重量检验证书;3.数量检验证书;4.产地检验证书;5.其它检验证书(二)检验证书的作用1.货物与合同相符的依据2.海关放行依据3.办理货款结算依据4.办理索赔和理赔的依据五、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检验(一)检验标准和方法标准:与贸易相关国标准、国际通用标准以及买卖双方在合同中规定的标准,方法:由我国检验机构决定,一般用抽查。

(二)检验依据1.国家法律、行政法规;2.贸易合同规定的检验标准3.1 低于 2,按 2 办理4.无 1、2,按生产国标准,若无,按国际标准或国家商检部门指定标准。

(三)我国商检的检验程序1.出口商品检验程序(四个环节)报检、抽样、检验、签证或检验2.进口商品检验程序(两个个环节)登记与报检、检验和出证六、订立进出口商品检验条款的注意事项1、品质条款应定得明确、具体,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致使检验工作失去确切依据而无法进行,或只能按照不利于出口人的最严格的质量标准检验。

2、凡以地名、牌名、商标表示品质时,卖方所交合同货物既要符合传统优质的要求,又要有确切的质量指标说明,为检验提供依据。

3、出口商品的抽样、检验方法,一般均按中国的有关标准规定和商检部门统一规定的方法办理,如买方要求使用他的抽样、检验方法时,应在合同中具体定明。

4、对于一些规格复杂的商品和机器设备等进口合同,应根据商品的不同特点,在条款中加列一些特殊规定,如详细具体的检验标准,考核及测试方法,产品所使用的材料及其质量标准,样品及技术说明书等,以便货到后对照检验与验收。

凡样品成交的进口货,合同中应加订买方复验权条款。

5、进出口商品的包装应与商品的性质运输方式的要求“习惯包装”等定法。

如果采用这种定法,检验工作将难以进行。

第二节不可抗力重点难点:不可抗力的含义及条款一、不可抗力(一)不可抗力的含义不可抗力又称人力不可抗拒。

它是指在货物买卖合同签定以后,不是由于订约者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和预防,又无法避免和克服的以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和,遭受以外事故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延期履行合同。

不可抗力的事故范围较广,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自然力量引起的,如水灾、火灾、冰灾、暴风雨、大雪、地震等,另一种是由于社会力量引起的,如战争、罢工、政府禁令等。

其中对自然力引起的灾害,国际上的解释比较一致,对于社会原因引起的意外事故,在解释上经常发生分歧。

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现象比较复杂,解释起来有一定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买卖双方通常主要是卖方都可以援引它来解释自身所的合同义务,这种援引多数情况下是扩大不可抗力范围,以减少自己的合同责任。

有的卖方除把各种自然灾害列入外,还把生产过程的意外事故,战争预兆、罢工、怠工、货物集运中的事故,以及航、陆运机构的怠慢,未按预定日期出航等等,统统归入不可抗力的范围。

因此在交易中应认真分析,区别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处理,防止盲目接受。

对于一些含义不清或根本不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的事件,如战争预兆、航运公司怠慢等解释上容易引起分歧,没有确定标准的概念,则不应列入;至于一些属于政治性的事件,如罢工等,可由买卖双方在事件发生时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协商解决。

不可抗力是合同中的一项条款,也是一项法律原则。

对此,在国际贸易中不同的法律、法规等各有自己的规定。

1980 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其免责一节中做了如下规定:“如果他(指当事人)能证明此种不履行义务是由于某种非他所能控制的障碍,而且对于这种障碍没有理由预期他在订立合同时能考虑到或能避免或能克服它或它的后果。

”该《公约》指明了一方当事人不能履行义务,是由于发生了他不能控制的障碍,而且这种障碍在订约时是无法预见、避免或克服的,可予以免责。

在英、美、法中有合同落空原则的规定,其意思是说合同签订以后,不是由于当事人双方自身的过失,而是由于事后发生了双方意想不到的根本性的不同情况,致使订约目的受到挫折,据此而未履行的合同义务,当事人得以免除责任。

否则就构不成合同落空。

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活动中有“情势变迁”或“契约失效”原则的规定,其意思也是指不属于当事人的原因而发生了预想不到的变化,致使合同不可能再履行或对原来的法律效力需做相应的变更。

不过,法院对于以此原则为理由请求免除履约责任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中不同法律、法规对不可抗力的确切含义在解释上并不统一,叫法上也不一致,但其精神原则大体相同。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意外事故必须发生在合同签订以后;(2)不是因为合同当事人双方自身的过失或疏忽而导致的(3)意外事故是当事人双方所不能控制的,无能为力的。

(二)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的规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的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点:1、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什么样的意外事故构成不可抗力,什么样的意外事故不能构成,买卖双方在磋商交易时应取得一致意见。

与此同时,要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要求,不能把政策不允许的内容列如不可抗力的范围,防止国外商人用扩大不可抗力范围的办法推卸责任。

对不可抗力条款的表述应明确具体,防止笼统含糊,从而造成解释上的分歧,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2、不可抗力的后果不可抗力事故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解除合同,另一种是延期履行合同。

3、发生事故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和方式按照国际惯例,当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影响合同履行时,当事人必须及时通知买方,对方亦应于接到通知后及时答复,如有异议也应及时提出。

尽管如此,买卖双方为明确责任起见,一般在不可抗力条款中还规定,一方发生事故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和方式,例如“一方遭受不可抗力事故后,应以电报通知对方,并应在 15 天内以航空挂号信提供事故的详情及影响合同履行程度的证明文件。

4、证明文件及出具证明的机构在国际贸易中,当一方援引不可抗力条款要求免责时,都必须向对方提交一定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作为发生不可抗力的证据,在国外,一般由当地的商会或合法的公证机关出具。

在我国是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或其设在口岸的贸促会分会出具。

5、不可抗力条款的规定方法我国进出口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基本上有以下三种规定方法:(1)概括式规定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致使卖方不能全部或部分装运或延迟装运合同货物,卖方对于这种不能装运或延迟装运本合同货物不负有责任。

但卖方须用电传或电报通知买方并必须在 15 天内以航空挂号信件向买方提交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出具的证明此类事故的证明书。

上述规定,只笼统的指出“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至于不可抗力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如何,并未予以说明,难以作为解决问题的证据,也容易被对方曲解、利用;同时由于这种规定过分空泛,缺乏确定含义,一旦发生争议而诉诸司法机构时,该机构也仅能凭当事人的意见进行解释,任意性较大,不利于问题的正确解决。

(2)列举式规定人力不可抗拒:由于战争、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雨、雪灾的原因,致使卖方不能全部或部分装运或延迟装运合同货物,卖方对于这种不能装运或延迟装运本合同货物不负有责任。

但卖方须用电传或电报通知买方并必须在 15 天内以航空挂号信件向买方提交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出具的证明此类事故的证明书。

上述规定方法,虽然对于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作出具体规定,但是由于不可抗力事故很多,合同中难以一览无余,一旦遇到未列明的事故时,仍有可能发生争执。

(3)综合式规定人力不可抗拒:如因战争、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雨、雪灾或其它不可抗力的原因,致使卖方不能全部或部分装运或延迟装运合同货物,卖方对于这种不能装运或延迟装运或不能履行合同的情形均不负责任。

但卖方须用电传或电报通知买方并必须在 15 天内以航空挂号信件向买方提交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出具的证明此类事故的证明书。

上述规定方法,既列明了双方当事人已经取得共识的各种不可抗力事故,又加列上其他不可抗力原因这一句,这就为将来如果发生合同未列明的意外事故时,便于双方当事人共同确定是否作为不可抗力事故。

因此这种规定方法既明确具体,又有一定的灵活性,比较科学实用。

在我国的业务实践中,多采用这一种。

二、不可抗力条款应注意的事项当交易双方援引不可抗力条款要求免责时,我们应按照合同规定严格进行审查,以便确定其所援引的内容是否属于不可抗力条款规定的范围。

凡不属于该范围又无双方同意的其他人力不可抗拒事故规定时,不能按不可抗力事故处理。

即使有此规定,也应由双方协商。

一方不同意时,不能算作不可抗力事故。

援引不可抗力条款的后果时,如果合同中无该项条款规定,则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弄清情况,确定影响履约的程度,以次来决定是解除履约责任还是延期履行合同。

第三节国际贸易仲裁重点难点:一、解决对外贸易争议的方式1.协商2.调解3.诉讼4.仲裁的含义所谓仲裁(ARBITRATION)又称公断,是指买卖双方在争议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签订书面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仲裁有着显著特点:(1)仲裁不具有强制管辖权(2)签订仲裁协议(3)程序简单,费用低廉(4)仲裁具有终局性二、仲裁形式及作用1、仲裁协议的形式及作用(1)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2)在协议发生之后订立的形式虽然不同,法律作用与效力是相同的2、仲裁协议的作用(1)不得向法院起诉(2)排除法院对有关案件管辖权(3)使仲裁机构取得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上述三项作用的中心是第二条,即排除法院对争议案件的管辖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