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练习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0.口技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⑵会宾客大宴(会:)⑶施八尺屏障(施:)⑷众宾团坐(团:)⑸妇拍而呜之(呜:)⑹奋袖出臂(奋:)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6、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7、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9、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10、翻译下列句子: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0.口技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口技》习题(有答案)

《口技》习题词一.重点词翻译1.会宾客大宴()2. 施八尺屏障()3. 众宾团坐()4. 少顷()5. 妇抚儿乳()6. 絮絮不止()7. 一时齐发()8. 众妙毕备()9. 宾客意少舒()10.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1. 不能名其一处也()12. 几欲先走()二.通假字1.坐通三.一词多义1. 坐:众宾团坐( )2. 妙:众妙毕备()满坐寂然( ) 以为妙绝()3. 指:手有百指()4. 绝:以为妙绝()不能指其一端()群响毕绝()四.古今异义字五.词类活用句重点句翻译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理解1文中“众妙毕备”的“毕”字与下列词语中的哪个“毕”字意思一致—()A毕业典礼B毕生精力C丑态毕露2“不能名其一处”的“名”与下列词语的哪个“名”意思相同()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口技》答案词一.1适逢,正赶上2设置,安放3相聚而坐4一会儿5喂奶6连续不断地说话7. 同时8.全、都9. 稍微10.夹杂11.说出12.几乎二.1.座三.1.坐下;同“座”,座位 2. 妙处; 好 3. 手指;指出 4. 极;停止四1只;但是2渐渐;稍微3跑;步行4即使;虽然5适逢;会议五1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2. 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 3. 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妙处句1宾客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2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任何一种声音。
理解1 c2 a。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口技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口技)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口技)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并说明。
(加油干!)大宴()_____________ 哗()_____________ 叱()_____________齁()声____________ 中间()力拉________ 几()欲__________2.指出以下各句中“之”字的用法。
A.于厅事之东北角______________B.而呜之______________C.久之,目似瞑______________D.医之好治______________3.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词活用为另一种词性的词,例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请指出并说明。
A.京中有善口技者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B.妇抚儿乳___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C.妇手拍儿声_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D.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 5.辨析以下表示时刻的词语,将它们别离填在横线上。
(警惕哟!)A.少顷B.既而C.是时D.一时E.未几F.忽G.俄而H.突然(1)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同时发生:____________(3)表示接踵发生:____________(4)表示在特定的时刻内发生:____________ (5)表示过了很短时刻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几个摹拟声音的词语。
7.明白得填空。
A.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口技》课堂练习及答案

《口技》精讲精练疏通文意【讲一讲】学习本文,在疏通全文的基础上理解、积累“会、少、间、名、奋、毕、几”等文言词语,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词语,辨析表示时间的词语;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领略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感受我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湛与奇妙。
【练一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屏障()②犬吠()③曳屋许许声()④呓语()⑤齁声()⑥几欲先走()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②众妙毕()备③宾客意()少舒④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分别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妇抚儿乳③以为妙绝②儿含乳啼④群响毕绝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②()儿醒,大啼。
③(),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④()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汲取精华【讲一讲】课文记叙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精彩的表演。
学习本文,除把握叙述思路外,还要理解、学习作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练一练】6.本文什么地方用了正面描写?7.找出本文描写听众反应的句子,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8.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妙处?链接中考阅读《口技》,完成文后各题。
(12分)(2009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试题,原文略)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3分)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②不能名其一处也③几欲先走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6分)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1.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3分)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口技习题(附答案)

口技习题(附答案)20《口技》复习学案主备人:桑雪莹审核:七年级语文组课型:复习时间:复习目标:1、能流利背诵全文2、能解释文中重点字词,会翻译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3、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技巧,会理解课外文言文的大意,并对课文言文进行比较理解。
第一部分:一、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1.屏.障() 2.呓.语() 3.齁.声()4.曳.屋许.许声()() 5.几.欲先走()三、解释加点的词1亰中有善.口技者() 2 会.宾客大宴()3 少顷..()4施.八尺屏障()5众宾团坐....() 6 但闻()7无敢哗.者()8欠身..()9呓语..()10妇抚.儿乳.()()11絮絮..不止()12夫叱.大儿()13一时..齐发()14众妙.毕备..()()()15侧目....()16默叹()17齁.声起()18盆器倾.侧.()19意少舒...()()()20中间.()21曳.屋()22虽.人有百手()23指其一端.()24不能名.其一处()25奋.袖出臂()26几.欲先走()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
1 众妙.毕备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宾客意少.舒___________________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满坐.寂然坐.屏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手有百指.指.其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释词语。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
4.()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口技》习题精选(精品试题)

《口技》习题精选基础作业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②其夫呓语()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④曳屋许许声()()⑤几欲先走()2.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B.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3.加黑词意思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A.以为妙绝众妙毕备B.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C.妇抚儿乳儿含乳啼D.絮絮不止一狼得骨止4.解释下列加黑词。
①会宾客大宴()②既而儿醒,大啼()③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④便有妇人惊觉欠伸()⑤宾客意少舒()⑥稍稍正坐()⑦不能指其一端()⑧妇拍而呜之()5.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③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④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提高训练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6.摘出文段中表示时间的副词,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简析加黑词“当是时”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一段写了哪几种声音?它们的先后次序能调换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二段加线的句子如果不要,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你能说出作者先叙“遥闻深巷中犬吠”的深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这两段文字中口技人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作者第二段写出异样的安静,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其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解释加黑词。
《口技》练习题-附带答案

《口技》练习题一、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1.呓.语()2.齁.声()3.曳.屋许.许声()() 4.几.欲先走()三、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 施.八尺屏障() 3.众妙毕.备()4.会.宾客大宴()5.众宾团.坐()6.夫叱.大儿声()7.宾客意.少舒() 8.虽.人有百手()9.奋.袖出臂() 10.其夫呓语..()四、一词多义。
1.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2.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3.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4.坐:口技人坐屏障中()满坐寂然()5.妙:以为妙绝()众妙毕备()五、古今异义词。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虽人有百手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5.两股战战6.几欲先走六、词类活用。
1.会宾客大宴 2.京中有善口技者3.不能名其一处也4.众妙毕备七、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八、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毕业典礼B.毕生精力C.丑态毕露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3.第一段写什么内容?文章最关键字眼是什么?4.文中口技者共表演了哪几个场景?5.课文中描写了听众的哪几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6.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虞出新志》清张潮清林嗣环二、yìhōu yèhǔ jī三、1.擅长 2.设置安放 3.全、都 4.适逢正赶上5.围绕 6.呵斥7.心情8.即使9.扬起举起10.说梦话四、1.乳:妇抚儿乳(喂奶)儿含乳啼(奶头)2.绝:以为妙绝(极)群响毕绝(消失)3.指:手有百指(手指)不能指其一端(指出)4.坐:口技人坐屏障中(坐在)满坐寂然(同“座”)但坐观罗敷(因为)5.妙:以为妙绝(奇妙)众妙毕备(妙处)五、1.但:(古)只;(今):转折连词,但是2.中间:(古):其中夹杂;(今):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的位置3.虽:(古):即使;(今):虽然4.于是:(古):在这时;(今):承接连词5.股:(古):大腿;(今):量词,事物的一部分6.走:(古):跑;(今):行走六、1.宴:举行宴会名词活用作动词2.善:擅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3.名:说出名词活用作动词4.妙:妙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七、1 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敢喧哗的。
《邓稼先》《口技》课后题及答案

一、熟读课文,根据提示,画出并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1、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⑴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⑵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⑴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⑵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熟悉课文的主体部分,揣摩文中的音响描写,了解这场口技表演的艺术构思,感受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并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口技是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传统民间艺术。
本文根据口技的特点,生动逼真地描摹口技艺人所表演的音响,把读者带入这些音响所表现的特定生活情景之中。
文中描写这场口技表演,不仅有条不紊,而且奇妙纷杂,波澜起伏,把一位口技表演者的技艺之‚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1.‚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
2.其中‚遥闻深巷中犬吠……絮絮不止‛,写深夜的寂静氛围以及一家四口陆续醒来后的各种声音;3.‚当是时……众妙毕备‛以排比的句式,急促的语势,合写五种声音,犹如一部大合唱,使人感到一家四口在静夜的喧闹气氛。
4.‚夫声起……妇梦中咳嗽‛,写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表现了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
5.‚夫齁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给人一种轻慢的声感,说明妇人和小儿正慢慢入睡;‚微闻‛的‚微‛字,表示声音很弱。
老鼠作作索索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梦中咳嗽声,都很轻微,衬托了深夜寂静的氛围。
6.‚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写响声大作,由少而多;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也‛,写声音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逼真地表现了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8.先用三个‚……大呼‛、一个‚……齐哭‛,继之以三个‚百千……‛,又加之以‚……百千齐作‛‚又夹百千……‛等句,写发现火情、火势漫延和人们救火的情景;9.‚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火场的声音之多之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口技》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
1.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2.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屏障()
2.呓语()
3.齁声()
4.曳屋许许声()()
5.几欲先走()
三、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施八尺屏障()
3、众妙毕备()
4、会宾客大宴()
5、众宾团坐()
6、夫叱大儿声()
7、宾客意少舒()
8、虽人有百手()
9、妇抚儿乳()
10、奋袖出臂()
11、但闻屏障()
12、其夫呓语()
四、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在横线上解
释词语。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
4.()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五、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