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优秀论文--清代论词绝句研究

合集下载

论词绝句与清词的经典化

论词绝句与清词的经典化

论词绝句与清词的经典化沙先一【摘要】相对于唐宋词而言,清词的经典化程度远远不够,在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中整体上处于“缺席”状态.但也不应否认,清代以及民国的词学家也借助于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建构着清词中的经典,这其中论词绝句的经典化功能值得重视.论词绝句是清代词学批评的重要方式之一,以诗论词,形象鲜明,易于记诵,便于传播,在清词经典化的建构中别具一格.论词绝句偏重于清词名家名篇的题咏,或从词史视角对清代词人予以定位,或用摘句批评的方式表彰清词名篇佳作.而论词绝句组诗,或古今通论,将本朝词家放在词史经典的序列里,肯定清词比肩唐宋,堪称典范;或专论本朝,而在词坛名家的筛选与定位上,亦具有鲜明的经典化意味.【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9)003【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论词绝句;清词;经典化;批评功能【作者】沙先一【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3相对唐宋词而言,清词的经典化程度远远不够,在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中整体上处于“缺席”状态,但也不应否认,清代以及民国的词学家也借助于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建构着清词中的经典,这其中论词绝句的经典化功能也应予以重视。

论词绝句是清代词学批评的重要方式之一。

吴熊和先生曾说:“自宋以来,词论的形式,大体有四类,词话仅是其中之一。

另外三类,一是词集序跋,二是词集评点,三是论词绝句。

”[1]近年来,论词绝句得到学界的重视,吴熊和、陶然、孙克强、王伟勇等先生对清代论词绝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研究。

关于论词绝句的特色、批评特征,陶然先生曾指出:“奇绝4句28字,和任何其他论词形式相比都显得极其短小精悍,直凑单微,深抉词心,而又隽谐可喜,往往能将丰富的含蕴浓缩在极小的篇幅之中,义精词简,集中含蓄,易记易诵,使人获得非常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体现着作者的论词宗旨。

清代论词诗词中的柳永及其词作

清代论词诗词中的柳永及其词作

论词 诗词 加 以辑 录 , 并 结合 相关 研究 资料 , 对 这些 篇 章进 行归 纳梳 理 , 并作 简要 分析 。


论 柳 永 生 平 及 仕 途
体—— 简论 清代 论 词诗 词 的 价 值 》 一 文 已 经 注意 到 王鹏运 、 朱 祖 谋 论 词 词 的理 论 价 值 ⑦。朱 祖 谋 的组 词《 望 江南 ( 杂题 我朝诸 名家 词集后 ) 》 十二 首影 响甚 广, 引起 了词 学界 的关 注 。然 而 就 论 词词 整体 研 究 来说, 仍 只有 少数 的研究 成果 @。 柳 永 是北 宋 初 期词 坛 的著 名 词 人 , 他 的 词在 宋 代 已广 为流传 , 叶 梦得 《 避暑 录话 》 记载: “ 尝见 一 西 夏 归 明官云 ‘ 凡 有井 水饮 处 , 即能 歌柳 词 ’ , 言其传 之 广也。 ” [ 1 柳词艺 术 风格 以俗艳 为 主 , 多 写男 女情 爱 , 故深 受市 井平 民喜 爱 , 但 也 由此 受 到士 大 夫讥 讽 ④。
关键词 : 论词诗词 ; 柳永; 生平 ; 艺术风格 ; 词 史 地 位 中 图分 类号 : I 2 0 7 .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2 2 3 7 ( 2 0 1 6 J O 5 —0 0 5 9 一O 5
D 0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2 2 3 7 . 2 0 1 6 . 0 5 . 0 1 1
第 3 6卷 第 5期
2 0 1 6年 1 O月
上 饶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0U RNAL OF SHANGRAO N ORM AL UNI VERS I TY

论词绝旬与清词的经典化

论词绝旬与清词的经典化
词宗 旨。 ” 因为形象鲜 明, 易于记诵 , 便于传播 接受 , 故而在清词经典化的建构中别具一格 。
早期词学思想 的《 词坛丛话》 认为清朝虽词家如 林, “ 要 以竹姹 、 其年 为冠。朱 、 陈外 , 首推太鸿 。
譬之唐诗 , 朱、 陈犹李 、 杜, 太 鸿犹 昌黎。作者虽 多, 无出三家之右” 。又云: “ 读诸家词后 , 读竹坨
偶然燕语 人无语 , 心折小长芦 钓师。 ” ¨ 汪 孟 绢
拔剑悲歌。读其 年词后 , 读 樊榭词 , 令人神 闲意 远, 时作 濠濮 上想 。 国朝有此 三 绝 , 所 以度 越前 代 与。 ” _ 4 谭献《 箧 中词》 也指 出: “ 锡 鬯、 其年出 , 而 本朝词派始成 。顾朱伤于碎 , 陈厌其率 , 流弊亦百 年而渐变 。锡 鬯情深 , 其年笔重 , 固后 人所难 到。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1 - 0 8 [ 基金项 目] 本 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首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项 目阶段性成果 。 [ 作者简介 ] 沙先一 , 男, 江苏 丰县人 ,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文学博 士。
词, 令人 神观 飞 越 。读 竹 坨 词 后 , 读其年词 , 令 人
整理与研究。关于论词绝句的特色 、 批评特征, 陶
然先 生 曾指 出 : “ 奇绝 4句 2 8字 , 和任何 其他 论 词 形式 相 比都显 得极 其短小 精 悍 , 直 凑单 微 , 深 抉词 心, 而又隽 谐 可喜 , 往往 能将 丰 富的含 蕴浓缩 在 极
小的篇幅之中, 义精词简 , 集中含蓄, 易记易诵 , 使 人获得非常鲜 明深刻的印象 , 并体现着作者的论
论词绝句是清代词学批评 的重要方式之一。
吴 熊 和先 生 曾说 : “自宋 以来 , 词 论 的形 式 , 大 体

论诗绝句研究【精编】

论诗绝句研究【精编】
蒋士铨虽与袁枚、赵翼齐名,但他不属于性灵派中的人物。由他的论诗诗可看出,他虽认为诗歌以抒发性情为主,但他更强调诗歌要表现忠孝之心。他对袁枚等人提出了批评。洪亮吉也不是性灵派中人物,但他的论诗观点与性灵派相近。他的《道中无事偶作论诗截句二十首》充分表现了其诗学观点。舒位不但从事论诗诗创作,而且从理论上阐发了论诗诗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动因。另外,他还开辟了论诗诗的新体制——以诗论曲。所以,舒位对论诗诗的贡献是卓越的。
56.王水照.胡中行查看详情 2001
57.张伯伟中国诗学研究 2000
58.王仲荤隋唐五代史 2003
59.陈贻惞增订注释全唐诗 2001
60.张毅罗宗强古代文学思想论集 1999
61.陈良运中国历代诗学论著选 1998
62.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2003
63.叶维廉中国诗学 1992
格调派代表人物沈德潜,在其论诗诗中表现出鲜明的复古意识,具体表现为尊唐意识。他对以“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加以肯定的同时,又加以修正。他虽然也认识到诗歌抒发性情的本质特征,但实际上更加重视诗歌的政治伦理功能。他的论诗诗多以绝句为主,兼有古体诗歌。此外,格调派中的诗人还有王昶,他虽然继承了沈德潜的思想,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论诗诗的风格是多样的,但又表现为以典雅为主。
这一时期诗坛还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宗宋思想的高涨,这一特征在以吴之振、查慎行等为首的众多作家的论诗诗中得到了体现。吴之振在其论诗诗中,往往明确表明自己的宗宋观点,但他又主张不能对宋诗做简单模拟。在艺术特色上,他的论诗诗以七律为多,表达上论点鲜明、态度明确。查慎行的论诗诗,在内容上主张诗歌创作虽要以学问为基础,但又不能在诗中卖弄学问。他很注重“白描”的方法。其论诗诗风格上表现为语言明白如话、自然晓畅。 这一时期神韵说虽占诗坛统治地位,但是,以赵执信、田雯为代表的一部分山东作家却有的与神韵说唱反调,有的与神韵说保持游离姿态。这些特点,都在这些作家的论诗诗中表现出来。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清后期女性文学创作繁荣与《红楼梦》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清后期女性文学创作繁荣与《红楼梦》的影响

subject matters,techniques,value,etc.,while paying some attention to
development from some authoress to the skills ofthe red chaber.
【Key wordsl the red chamber,the women creation,in the late Qing

是中国古代各体文学的总结时期和集大成时代,清后期女性文学创作繁荣也可看 作是此前女性文学创作总结集成的结果:前人曾言女性的进步乃是衡量一个社会 进步的尺度,清后期女性文学创作繁荣是清后期女性地位提高,因而也是清后期 中国历史进步的必然结果:等等。但这中间,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 是《红楼梦》传搔带来的影响。
flourishing prevalence of the red chamber and the prosperity of the
women cre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apter 3 reseaches the fema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xt of the red
times such as pre—modernization,modernization,post-modernization.
Based on this,the thesis claims that there Was a floulishing sight in the
groud ofthe women cre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本论文首先研究“清后期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在这一部分开始,笔者从 文学、政权、文化等因素出发,把“清后期”的时间定在1800年到1911年问, 即从十九世纪初(1800年)开始到清朝灭亡(1911年)的一百余年;按其内在 历史脉动,又分为三个小时间段:思想救国时期(1800--1840年)、科技救国时 期(1840--1895年)、政治救国时期(1895—1911年)。它们又可称为中国历史 的前近代化、近代化与后近代化三时期。清后期百余年,女性文学创作出现了全 面繁荣的局面。历代妇女著作在明代以前基本处于一种平衡发展的状态,但明代 以后,尤其是清代时期,作家人数骤增,作品数量也急剧上升。在清代大量的女 作家选集和诗歌批评集中,以成书于清后期的为最多、最有代表性。从文体而论, 不论是诗词等抒情文学,还是小说、弹词、戏曲等叙事文学,清后期女性文学创 作均是硕果累累。其中,以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之后为第一个飞跃,光绪二十一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女性作家作品出现幅度更大的飞跃,此种情况,恰恰与 清后期社会三个时间段的区分相一致。

清代论诗诗史

清代论诗诗史

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清代论诗诗史姓名:***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20070401清代论诗诗史中文提要清代论诗诗史中文提要论诗诗这一颇具民族特色的理论样式,萌芽于《诗经》,成熟于唐代,历经宋、元、明几代发展,时至清代,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其在清代的发展史,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承继与振兴期、发展期、发展高峰期、转型期。

(~)承继与振兴期,实则也是一个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论诗诗直接继承杜甫、元好问论诗诗的创作传统,并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的多位作家的论诗诗创作水平都相当高,所以,在这一时期论诗诗创作就已呈现出一派振兴景象。

主要代表作家为钱谦益,他可谓清代论诗诗的奠基者与开拓者,其论诗诗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论诗思想,都对后人的影响很大,基本上奠定了清代论诗诗的发展基调;这一时期以顾炎武、吴嘉纪等人为代表的遗民诗人,也留下了大量论诗诗。

他们用论诗诗发表各自的诗学见解,思想丰富而又深刻,风格多种多样,使这一时期的论诗诗创作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在清初后期的诗坛,出现了由唐及宋的诗风转化,而这一转化则清晰地体现在朱彝尊与陈维崧的论诗诗中。

(二)经过明清之际众多诗人的努力,至康熙时代,清代论诗诗进入了它的发展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位丰碑式的人物——王士稹。

他积极地用论诗诗宣传他的神韵说主张。

其论诗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水平高,标志着论诗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主要代表作品为《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从题目上可看出仍受元好问的影响,艺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单篇论诗诗,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这一时期诗坛还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宗宋思想的高涨,这一特征在以吴之振、查慎行等为首的众多作家的论诗诗中得到了体现。

吴之振在其论诗诗中,往往明确表明自己的宗宋观点,但他又主张不能对宋诗做简单模拟。

在艺术特色上,他的论诗诗以七律为多,表达上论点鲜明、态度明确。

查慎行的论诗诗,在内容上主张诗歌创作虽要以学问为基础,但又不能在诗中卖弄学问。

黄绮论板桥书绝句

黄绮论板桥书绝句

黄绮论板桥书绝句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黄绮和板桥书绝句
2.分析:黄绮对板桥书绝句的评价及其艺术价值
3.结论:总结黄绮论板桥书绝句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黄绮是一位著名的中国文学评论家,他在《黄绮论板桥书绝句》一文中对清代著名诗人板桥先生的绝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这篇文章中,黄绮对板桥书绝句的艺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认为,板桥先生的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清代诗歌的代表之一。

板桥先生的绝句,既有婉约柔美的风格,又有豪放奔放的气魄,充满了个性和特色。

同时,板桥先生的绝句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黄绮在文章中,还详细分析了板桥书绝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技巧。

他认为,板桥先生在绝句的构思和表达上,有着独特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他在选词造句上,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在篇章结构上,他善于运用对仗和排比,使诗篇更加和谐统一;在情感表达上,他善于运用寓意和象征,使诗情更加深沉和含蓄。

总的来说,黄绮论板桥书绝句,不仅对板桥先生的诗歌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创作技巧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第1页共1页。

清朝诗文研究与创作

清朝诗文研究与创作

清朝诗文研究与创作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持续了近三百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诗文创作自然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对清朝诗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清朝时期的文学、历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同时,现代诗人也可以通过研究和借鉴清朝诗文的特色,创作出更加丰富、精妙的诗篇。

清朝时期的诗歌创作,大致分为叔嗣诗、康熙诗、雍正诗、乾隆诗和嘉庆诗等不同的时期。

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体现出了当时的文化、社会背景和历史特点。

比如,康熙时期的诗歌以儒雅清新、深刻哲理为特色,反映了当时清朝社会的治乱得失;而乾隆时期的诗歌则以丰富多彩、充满自信的风格为主,体现了当时的贵族骄傲和自大。

通过对各个时期诗歌的分析与比较,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清朝的文学历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散文创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清代散文又称为八股文,是以“天、地、人、情、理、法、事、物”八个方面为出发点,进行论证的一种规范化的文体。

这种文体的创作帮助许多文人学习思考、推理和论述的艺术,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段历史。

清代的八股文也为现代的学术论文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其矩阵式的结构和规范化的写作方式,虽然被现代人认为过于生硬、机械,但在当时是符合时代需求的一种文体。

在清朝时期的诗文创作中,不仅有演绎宏大的历史、人生哲学的古体诗,还有轻盈飘逸的短篇俳句、闲适写生的散文、寓言与讽刺并行的小说等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

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人文思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创作的启示。

借鉴清朝诗文的创作方法,可以激发现代诗人的灵感和创造力。

首先,在诗歌意境方面,清代的诗歌注重以禅宗思想为基础建立崇高的意境,借以开发个人的哲学思考精神。

在当下转瞬即逝的社会节奏下,我们现代人很容易迷失自我,忘却内在的灵魂和情感。

清代诗人们通过深入内部思考,以诗歌作为自我内在的表达,表现了对生命、自然、人情等方面的深刻洞悉,传达了如诗人苏轼所说的“自吾欲透彻底处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论词绝句研究绪论清代论词绝句是清代词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以绝句体进行词学批评,与其他批评形式相比自有其独具的特色与优点,即“诗”与“论”的完美结合。

吴熊和先生认为“自宋以来,词论的形式,大体有四类,词话仅是其中之一。

另外三类,一是词集序跋……二是词集评点……三是论词绝句……”。

1清代论词绝句是词学批评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

近年来,吴熊和、陶然、孙克强、王伟勇等都对清代论词绝句有所搜集,所得颇丰。

目前对清代论词绝句搜集最为完备的是台湾王伟勇先生,王先生于二零一零年九月出版《清代论词绝句初编》一书,共搜集到清代论词绝句133家,1067首。

但是正如吴熊和先生所说:“如果翻检更多的清人诗集(清诗别集在七千种以上),所获当不止于此。

”2论词绝句自清初产生,作者代不乏人,蔚为大观,但是参与这一特殊词学批评形式研究的人却并不多,在清代则更是寥寥无几,而且评价也不高。

目前所见清代词学批评论及论词绝句的有:1.清·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四“王士祯词”条,卷十二“王一元词”条和“尤维熊小庐词”条,卷二十“粤人词”条,引用并论及孙尔准、厉鹗、朱依真、尤维熊、谭莹五家的论词绝句。

但就在这仅有的四处,作者也多批评之语,称“文靖论词绝句中,有‘人籁定输天籁好,长芦终是逊迦陵语’,未免阿好乡曲。

”“朱小岑论词。

古今各半,其谓美成铺张可厌,已属非是,且取乃父词论之,尤觉悖理。

”“尤二娱论词,多同时朋旧,乃怀人诗耳。

”“(谭莹)抑扬间有未当”。

2.清·江顺诒《词学集成》卷六曾引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关于孙尔准、厉鹗、朱依真、尤维熊四人论词绝句的论述,但并未作评论。

3.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陈聂恒栩园词弃稿”条,引陈聂恒论词绝1吴熊和.吴熊和词学论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133页。

2吴熊和.吴熊和词学论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句“敢言豪气全无与,诗论天然非所宜。

千古风流归蕴藉,此中安用莽男儿。

”4.清·郭麐《灵芬馆词话》卷一“凌廷堪论词”条,引厉鹗论词绝句“偶然燕语人无语,心折小长芦钓师。

”5.清·陆蓥《问花楼词话》“菉婓轩”条,引厉鹗论词绝句“欲呼南渡诸公起,韵本重雕菉斐轩”,考述《菉婓轩词林要韵》一书。

6.况周颐《餐樱庑馆词话》录纳兰性德、王僧保、周之琦、朱依真等四人论词绝句。

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目前以台湾王伟勇教授最为突出,近几年王先生不断有新成果发表,而且带动了他的弟子在此方面的研究。

原杭州大学的陶然先生也有这方面成果。

到2009年为止,关于清代论词绝句的单篇论文共34篇(王伟勇先生统计为30篇,盖因其没有看到程郁缀先生发表于日本的的4篇论文),硕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1篇。

总的来说,目前台湾地区和大陆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1.文献收集主要搜集散见于清人别集中的论词绝句,以王伟勇先生2010年出版的《清代论词绝句初编》最为完备。

此方面的主要成果为:(1)孙克强先生《清代词学批评史论》,其中附录(二)共列清代论词绝句45家,凡777首。

(2)吴熊和先生主编《唐宋词汇评》(第五册),附录吴熊和、陶然先生合辑之清代论词绝句,共28家,凡601首。

(3)王伟勇先生《清代论词绝句初编》,共搜集清代论词绝句凡133家,共1067首。

2.文献解读层面的研究这一类的研究很少做理论性的阐释,主要是对清代论词绝句作相关评述和解读,即对诗中所用典故、本事等作出诠释,并指出作者对词人词作的摘用与化用。

尤以王伟勇先生的几篇论文和王晓雯女士2008年的博士论文《清代谭莹〈论词绝句〉研究》为代表,属于文献解题层面的研究。

另如:(1)陶然的《论清代的论词绝句》,此文是陶先生就读杭州大学时1995年提交的硕士毕业论文。

该文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清代孙尔准、周之琦两家论词绝句的研究,二是对当时所搜集的其他若干家如朱小岑、王僧保、谭莹等人论词绝句的相关评述,类似于文献解读的性质,并未作过多的阐释。

(2)程郁缀的《论词绝句笺评——论苏轼词》,1997年发表于日本神户大学文学部年刊《未名》。

(3)赵福勇的《清代〈论词绝句〉论贺铸〈横塘路〉词探析》,2008年发表于《台北大学中文学报》第4期,该文主要对清代论及贺铸《横塘路》一词的论词绝句作了诠释。

(4)王伟勇先生的《冯煦论词绝句论两宋词探析》,此文是王先生参加第四代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收入由杭州大学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一书。

3.理论层面的研究这类研究能上升到理论层面,对清代论词绝句本身及其价值作出相关的分析与研究。

主要成果有:(1)孙克强《清代词学批评史论》,此书的“清代论词诗词的理论价值”部分主要论述了厉鹗和宋翔凤的论词绝句,并对清代论词绝句的价值做了相关论述。

他认为清代论词绝句是“词学家批评理论的重要补充”、组诗“可作为简明词学史”、“词学史的丰富和补充”、“对历代词人的评议”可以为我们借鉴等。

(2)胡建次《清代论词绝句的运用类型》,此文把清代论词绝句运用类型分为两类:一是在题名中未直接标示的论词绝句,一是在题名中直接标示的论词绝句,并对陈聂恒、李其永、汪筠、汪孟鋗、周之琦、程恩泽、高旭、厉鹗、郑方坤、江昱、沈初、宋翔凤、沈道宽等18家的论词绝句作了大致描述,虽涉及理论层面,但是论述过于简单,理论性不是很强。

(3)谢永芳《谭莹〈论词绝句〉及其学术价值》,此文主要论述了谭莹论词绝句的学术价值,认为谭莹的《论词绝句》具备一定的理论品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难得的史料价值,能够代表整个清代论词绝句的学术水准,并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对谭莹《论词绝句》的产生因素作了分析。

(4)孙克强、杨传庆的《清代论词绝句的词史观念及价值》,此文主要从词通史、唐宋词史、当代词史、地方词史、女性词史等论述了清代论词绝句体现的词史观念,是孙克强先生《清代词学批评史论》“清代论词诗词的理论价值”部分的发挥。

(5)范三畏的《试谈厉鹗论词绝句》,此文主要对厉鹗十二首论词绝句所体现的词学理论进行了分析。

(6)宋邦珍的《厉鹗论词绝句的传承与创新》,此文主要从“传承”与“创新”两方面对厉鹗的论词绝句进行了研究。

(7)范道济的《从论词绝句看厉鹗论词“雅正”说》,此文主要从厉鹗的论词绝句出发来阐释厉鹗论词的“雅正”说。

总之,对于清代论词绝句的早期研究,仅仅集中于厉鹗一家,近年来研究范围虽有所扩展,但亦多就某家论词绝句进行论述。

目前,关于清代论词绝句还没有专著和文章予以全面、系统的研究,而且多是文献解题性质,理论层面的研究明显薄弱。

基于此研究现状,本文将对清代论词绝句做全面、系统之考察。

即以清代论词绝句作为研究对象,以目前搜罗最为完备的王伟勇先生之《清代论词绝句初编》为文献基础,做出“层面性”的宏观探讨。

考察其产生与兴盛的原因;对清代论词绝句的创作、内容、特点等做出分析;尝试给清代论词绝句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价。

第一章清代论词绝句概说本章主要对清代论词绝句进行概说。

首先,对研究对象——“清代论词绝句”从内容、体裁、时间上作出明确界定,以期解决“清代论词绝句是什么”这一问题。

其次,对清代论词绝句的渊源、产生原因及背景进行分析。

第一节清代论词绝句的界定马兴荣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大辞典》给论词绝句下了如下定义:“词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传统的理论批评形式。

论词者采用七言四句的诗歌体裁,来阐述自己对词史、词家、词作、风格、流派等问题的看法。

进而进行总体概括、意境再现、疑难考证、得失评判。

”1马兴荣先生指出了论词绝句的题材、体制、内容等,但是该定义只提到论词绝句中的“七言”而不及“五言”与“六言”,是其不合理之处。

吴熊和先生认为:“至于清人好以绝句互题词集,亦为数不少,则已不属词1马兴荣《中国词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论的范围了。

”1吴先生界定了论词绝句的范围,把清人“以绝句互题词集”之作排除在外,但是其所列举的论词绝句中又包括了曹溶的《题周青士词卷四首》、《武林徐生以<衣锦山乐府>见质,戏题四首》,冯浩的《题汪孟鋗理冰词四首》,程恩泽的《题周稚圭金梁梦月词八首》,仇元吉的《题菊庄词》等,颇使人费解。

除此之外,陶然、王伟勇、陶子珍等都对清代论词绝句有不同的看法,其中王伟勇教授的界定最宽泛,这也是他出版的《清代论词绝句初编》所搜集数目比吴熊和、孙克强两位先生多出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可以说目前学界对于清代论词绝句的界定并不一致。

而且,对一些具体作品是否属于论词绝句,也存在分歧,具体如下:1.谢乃实的《论词名绝句一百三十首》、韩崇的《蒋大令因培燕园为李易安故居,赋此柬赠一首》、郭书俊的《题南唐后主词五首》张锡爵的《秋斋客至,剪烛论诗,偶及近代词人,漫成绝句三十首》、是否属于论词绝句。

2.朝鲜仇元吉的《题菊庄词》和徐良峙的《题弹指侧帽词》,这些域外的论词绝句是否应纳入清代论词绝句的范围;3.清人题词集、题画、题画像等绝句是否属于论词绝句。

4.木石居士的《<名媛词选>题辞十首》和《重印<名媛词选>题辞》、姚锡钧的《示了公论词绝句十二首》等清末词人与诗人进入民国时期创作发表的论词绝句是否还应纳入清代论词绝句范围。

对清代论词绝句界定的分歧,无疑不利于对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

对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首要的就是解决“清代论词绝句是什么”这一问题,我认为对清代论词绝句的界定可以借鉴对论诗绝句、词话等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1.内容为论词。

不管是论词人、词作、词派,还是论词的创作与接受;不管题目中是否冠以“论词绝句”;只要是论及“词”的绝句,都应纳入论词绝句的范围,如许多“南宋杂事诗”、“题辞绝句”、“题图绝句”、“论诗绝句”等从内容上都应视为论词绝句。

冠以论“词”而实不论“词”的绝句不属于论词绝句,如张锡爵的《秋斋客至,剪烛论诗,偶及近代词人,漫成绝句三十首》,考察诗歌内容可以得知题目中的“词人”实指“诗人”。

有些诗人虽也有词创作,但是这些绝句并未论及,故此组不属于论词绝句。

1吴熊和.吴熊和词学论集.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反之,题目中题为“论诗”、“论曲”等而实为“论词”的应视为论词绝句。

如邵堂的《论诗六十首》之五十三,沈彩的《论妇人诗绝句四十九首》之二十一,舒位的《瓶水斋论诗绝句二十八首》之十四、十八、十九、二十五等。

需要指出的是谢乃实有《用词名绝句一百三十首》,这些绝句仅仅将词牌嵌入诗中,并非论词牌也非论词,不应视为论词绝句。

2.体裁为绝句。

以绝句体为体裁,包括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否则不属于论词绝句。

清代论词绝句多为七言,五言和六言很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