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骨料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 ,称为轻骨料混凝土。

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

凡是骨料粒径为5mm 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 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

粒径小于5mm ,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 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

选择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根据结构种类(保温的,结构保温的或结构的)及使用条件,使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强度和和易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用水量为净用水量与附加用水量两者之和;二是砂率为砂的体积占砂石总体积之比值;三是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应满足要求。

在设计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之前应具备设计上规定的最大干表观密度和设计强度等资料,应了解配筋情况,施工条件及构件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一、水泥标号和用量用于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水泥标号应随混凝土强度的增高相应提高,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不仅技术上困难,而且水泥用量多。

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也不经济。

水泥标号的选用可按照1-1 资料确定。

不同强度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等级和用量1-1序号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用量(Kg/m3 )水泥标号1 < LC 5.0 200 32.52 LC7.5 200-2503 LC10 200-3204 LC15 250-3505 LC20 280-3806 LC25 330-4007 LC30 340-4508 LC40 420-500 42.59 LC50 410-53010 LC60 430-550注: 1 、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如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等)和普通型(如页岩陶粒、膨胀珍珠岩等)的粗骨料。

上限适用于碎石型(浮石、膨胀矿渣等)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CL7.5轻骨料砼配合比

CL7.5轻骨料砼配合比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混凝土分公司
砼配合比检测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检测依据 试验室地址
烟建集团十分公司
CL7.5 /
砼种类 抗冻等级
特制品 /
JGJ51-2002 烟台市莱山工业园飞龙路
报告编号 检测编号 坍落度 送样日期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邮
砼配合比
每立方米各
水泥

陶粒

矿粉
粉煤灰 泵送剂
材料用量(kg) 340
720
166
225
/
/
/
重量配合比 养护方法
1 水胶比
2.12
0.49
砂率
(%)
0.66 坍落度 (mm)
/
/
/
7 天强度 (MPa)
28 天强度 (MPa)
标养 检测结论
0.66
40
100
8.8
11.2
1.依据 JGJ51-2002 标准设计计算 2 配比中用水量选取:细骨料采用干砂,未考虑砂中含 水率,粗骨料需预湿,未考虑吸水量 3 粗骨料粒型选择圆球型 4 未掺加减水剂及掺合料 5 粗骨料计算时采用堆积密度为 230kg/m3,细骨料为 1500kg/m3
批准:
校核:
报告:

测单位:(盖章)
1 / 2下载文档可编辑
签发日期: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 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2 / 2下载文档可编辑




材料名称
生产单位、产地

品种、等级、规格
料 主要技术指标 实测结果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一篇: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引言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水和轻骨料组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轻质、抗震、隔热等优点。

配合比设计是轻骨料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材料准备2.1 水泥:按照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保证水泥的质量。

2.2 水:使用清洁、无杂质的饮用水,控制水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2.3 轻骨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发泡蛭石等。

3. 配合比设计3.1 确定水泥用量: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结构要求,计算出所需水泥的用量。

3.2 确定水用量:通过试验确定水泥的含水量,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适量调整水的用量。

3.3 确定轻骨料用量: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含量,计算出所需轻骨料的用量。

3.4 确定混凝土总质量:将水泥、水和轻骨料的质量相加,得到混凝土的总质量。

3.5 确定水灰比:计算出混凝土的水灰比,以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3.6 根据需要添加掺合料和外加剂:根据具体要求,在配合比中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如矿粉、粉煤灰、减水剂等。

4. 施工控制4.1 混合物的搅拌:根据配合比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顺序,将水泥、水和轻骨料充分混合,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4.2 浇注与养护: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具中,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震动力度,以避免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

浇注后,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湿润环境,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5. 结论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控制,可以制备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的轻骨料混凝土。

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和使用效果。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无第二篇: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引言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轻质、保温、隔音等优点的新型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1. 材料要求
1.1 轻骨料:使用粒径小于10mm的珍珠岩、膨胀珍珠岩或轻烧砖等轻骨料。

1.2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1.3 砂:细度模数应在
2.2-
3.0之间,粒径应小于5mm。

1.4 水:纯净自来水。

2. 配合比设计
2.1 坍落度:控制在120-150mm之间。

2.2 水灰比:根据强度要求和施工性能,控制在0.4-0.5。

2.3 骨料用量:根据设计强度和材料性能,控制在1100-1400kg/m³之间。

2.4 水泥用量:控制在200-400kg/m³之间,按比例控制水灰比。

2.5 砂用量:控制在150-200kg/m³之间,按比例控制水灰比。

3. 施工注意事项
3.1 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

3.2 浇筑后,用振动棒震实,保证密实性。

3.3 施工时,积极采取隔板、支撑等措施,防止侧面失效。

3.4 在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早期龟裂。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让我们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全面的评估。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混凝土,以其低密度、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混凝土工程中,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比例关系,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比例需要合理搭配,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乚c5.0轻骨料混凝土来说,其配合比尤为重要,需要在保证轻质的同时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因此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相关内容,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构成乚c5.0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组成。

其中,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起着连接骨料的作用,而骨料则是混凝土的主要承载材料,水则是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掺合料则可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2.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在配合比设计中,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轻质性能和一定的强度指标。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按照设计强度、抗渗性能、耐久性等指标来确定水灰比、骨料用量、掺合料比例等参数,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可获得性和工程施工的可操作性。

3.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因素乚c5.0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所用水泥品种、水泥的用量、骨料的种类和粒径、水灰比、掺合料种类和用量等。

4.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针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需要遵循合理、经济、适用、通用和可操作的原则,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等指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总结回顾:通过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对于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至关重要。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一:正文:1. 引言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以轻质骨料为主要配料,并通过掺入适量胶凝材料而形成的混凝土。

本文将介绍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2. 骨料选择轻骨料混凝土的骨料选择十分重要,常用的轻骨料包括泡沫玻璃颗粒、膨胀黏土颗粒以及发泡陶粒等。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条件,选择适当的轻骨料进行配比。

3. 水灰比计算水灰比是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基础,其计算公式为:水灰比 = (骨料含水率 + 吸水量)/ 水泥含水量4. 骨料用量计算根据工程的要求和轻骨料的特性,计算轻骨料的用量。

骨料用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拌合时的坍落度和骨料的体积。

5. 水泥用量计算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水灰比,计算水泥的用量。

6. 砂浆配合比计算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等级,计算出砂浆的配合比。

砂浆配合比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 控制因素分析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工程要求,分析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

控制因素包括配比、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等。

8. 施工注意事项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和施工要求,总结出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包括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养护等。

9. 结论本文介绍了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计算,可以获得理想的轻骨料混凝土性能。

附件:1. 骨料测试报告2. 水泥测试报告3.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指由水泥、砂、骨料和适量水拌合而成的石质材料。

2. 骨料:指用于混凝土中的颗粒状材料,可以是砂、石子等。

二:正文:1. 引言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材料,其主要特点是使用轻质骨料进行配制,从而使混凝土具有较低的自重和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2. 骨料选择轻骨料混凝土的骨料选择是配合比计算的首要步骤。

常见的轻骨料包括膨胀陶粒、泡沫玻璃颗粒和聚苯颗粒等。

根据工程需求和骨料的物理性能选择适当的轻骨料。

3. 水灰比计算水灰比是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装配式建筑用LC1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装配式建筑用LC1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44卷第8期2018年8月^i»i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Vol.44,N〇.8August ,2018装配式建筑用LC1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钱清华\严帅帅\刘雁1,张鸣!’2,高齐璐\唐若绮\陆建成1 (1$大学 工程学院,绿色 研究所江苏225127;2.东南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江 南京211189)摘要:本文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试验研究了水胶比、胶凝 料总量、绝对体 率、摻料种类和摻量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干度、工作性的影响,并通试配调整了适于装配式建筑的LC10轻骨料混凝土优化配合比。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力学性能;干密度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 -4011(2018)08 -0007 -03DOI:10.3969/j.issn.1672 -4011. 2018. 08.003Mix ProportionDesignof LC10 Grade Lightweight Concrete for Prefabricated ConcreteQIAN Qinghua1,YAN ShuaisliuaS1,LIU Yan1,ZHANG Ming1,2,GAO Qilu1,TANG RuoqS1,LU Jianchen1 (1.Green Building Material Institute,College of Civi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225127,China;2.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211189,China)Abstract&through single factor analysis,this paper studied water to binder ratio,total mass of binder,absolute volume sand ratio,kinds and content of mineral admixtrues on mechanics,dry density and workability of lightweight concrete,and determined optimal mix proportion of LC10 grade lightweight concrete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Key words:prefabricated building;lightweight concrete;m ix proportion;mechanical property;dry density<前言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 ,LW C因其轻质、环保、保 优点,越来 的,LWC技术也 成为工程 的研究热点。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以轻质骨料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它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吸音隔声等优良性能。

然而,不同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会对其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正确的配合比对于保证其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来确定的。

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等。

而原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轻骨料的强度、密度、吸水性等参数。

以下是轻骨料混凝土常见的配合比:
1. 级配比: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1:3-4:2-3:0.4-0.5。

此种配合比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高强度等级的建筑物内部结构。

2. 低强度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轻骨料:水=1:6-8:0.4-0.5。

此种配合比适用于一些低强度要求的墙体、隔断等建筑物内部结构。

3. 压力管道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水泥:轻骨料:水=1:5:0.38。

此种配合比适用于一些轻质管道、隧道衬砌等工程。

在确定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时,还需要注意控制水灰比、细骨料含量等。

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而过多的细骨料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加工性能。

总之,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等方面。

因此,设计人员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轻骨料混凝土是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

按用途可分为三类:强度LC5.0,密度小于800kg/m3的称为保温轻骨料混凝土;强度LC5.0~15,密度800~1400kg/m3的称为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土;强度LC15~60,密度1400~1900 kg/m3的称为结构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

2.轻骨料轻粗骨料——粒径在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轻细骨料——粒径不大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

轻骨料按原料来源分有三类:(1)工业废料轻集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珠、自燃煤矸石、煤渣及其轻砂。

(2)天然轻集料——如浮石、火山渣及其轻砂。

(3)人造轻集料——如页岩陶粒、粘土陶粒、膨胀珍珠岩集料及其轻砂。

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1)轻骨料应按不同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避免混杂。

(2)轻骨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

采用自然级配时,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防止树叶、泥土和其他有害物质混入。

(3)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

在气温5℃以上的季节施工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对轻粗骨料进行预湿处理。

预湿时间可根据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一般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骨料进行淋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

在气温5℃以下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

3.水一般采用自来水。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条件下确定施工时所用的、合理的轻骨料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

为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方便的要求,并使混凝土具有较为理想的技术经济指标在进行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主要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满足轻骨料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与表观密度等级2.满足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施工要求的和易性;3.满足轻骨料混凝土在具体条件下要考虑的特殊性能;4.在满足设计强度等级和特殊性能的条件下节能降耗满足经济性要求。

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1)水泥强度和用量选择工程实践证明适当增加水泥用量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在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给定骨料的强度顶点以前水泥用量平均增加20%时胫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可提高10%。

(2)用水量和有效水灰比的确定轻骨料的吸水率较大与普通水泥混凝土中的骨料不同。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有效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称为轻骨料混凝土的有效水灰比。

有效水灰比要按轻骨料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进行选择不能超过构件和工程环境规定的最大许可水灰比若超过要根据规定的最大许可水灰比进行选用。

(3)轻骨料的表观密度和强度的确定用大粒级的轻骨料配制的轻混凝土其强度通常较低。

为克服其缺点,可在混凝土拌和物中减小骨料的最大粒径或掺入适量的砂。

此法尽管增加了轻骨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但只要混凝土表观密度在规定值以下配制高等级轻骨料混凝土能为便于掌握各种轻骨料配制成的轻骨料混凝土可能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

(4)粗细骨料总体积的确定它是用松软表观密度法进行配合比设计的细骨料的品种以及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参数。

粗细骨料总体积主要与粗骨料的粒型细骨料的品种以及混凝土的内部户结构因素相关。

轻集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

为了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按下列公式确定:f'cu,0=f cu,k+1.645σ式中f'cu,0——轻集料混凝土的试配抗压强度(MPa);f cu,k——轻集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即强度等级)(MPa);σ——轻集料混凝土强度的总体标准差(MPa)。

σ值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砂轻混凝土宜采用绝对体积法;全轻混凝土宜采用松散体积法。

配合比计算中粗细集料用量的计算以干燥状态为准。

(1)水泥配制轻集料混凝土用的水泥品种可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

当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采用高等级水泥时,其掺量可通过试验确定加入火山灰质的掺合料,以保证其稠度符合要求。

不同试配强度的轻集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参照下表选用。

试配强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注:1.表中横线以上为采用32.5级时的水泥用量;横线以下为采用42.5级时的水泥用量;采用其他等级水饭时,可乘以下表规定的调整系数。

2.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集料;上限值适用于碎石型粗集料及全轻混凝土。

3.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水泥用量调整系数(2)水灰比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灰比以净水灰比表示。

配制全轻混凝土时,允许以总水灰比表示,但必须加以说明。

净水灰比系指不包括轻集料1h吸水量在内的净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

总水灰比系指包括轻集料1h吸水量在内的总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

轻集料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限制,应符合表10-120的规定。

轻集料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注:1.严寒地区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低于-15℃;寒冷地区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低于-5℃~-15℃。

2.水泥用量不包括掺合料。

(3)用水量轻集料混凝土的净用水量可根据施工要求和稠度(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按下表选用轻骨料混凝土用水量注:1.表中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集料,对于碎石型轻粗集料播按表中值增加10kg 左右的用水量。

2.表中值适用于砂轻混凝土,若采用轻砂时,需取轻砂1h吸水量为附加水量;若无轻砂吸水量数据,也可适当增加用水量,最后按施工稠度的要求进行调整。

(4)砂率轻集料混凝土的砂率应以体积砂率表示,即细集料体积与粗细集料总体积之比。

体积可用密实体积或松散体积表示,其对应的砂率即密实体积砂率或松散体积砂率。

砂率可按下表选用。

轻集料混凝土的砂率注:1.当细集料采用普通砂和轻砂混合使用时,宜取中间值,并按普通砂和轻砂混合比例进行插入计算。

2.当轻粗集料采用圆球型时,宜取表中下限值;采用碎石型时,则取上限。

(5)掺合料当采用粉煤灰作掺合料时,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超量系数等参数的选择,应参照《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 28)的有关规定执行。

(6)外加剂轻集料混凝土允许采用各种化学外加剂,外加剂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其合理掺量须通过试验确定。

2.配合比的计算和调整(1)绝对体积法轻砂混凝土宜采用绝对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即按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绝对体积为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之和进行计算。

其设计步骤为:1)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集料的种类和粗集料的最大粒径;2)测定粗集料的堆积密度、颗粒表观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集料的堆积密度和相对密度;3)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4)选择水泥用量;5)根据制品生产工艺和施工条件要求的混凝土稠度指标,确定净用水量;6)根据轻集料混凝土的用途,选用密实体积砂率;7)按公式计算粗细集料的用量:8)根据净用水量和附加水量的关系,计算总用水量:m wt=m wn+m wa式中m wt——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用水量(kg);m wn——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净用水量(kg);m wa——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附加水量(kg),9)计算混凝土干表观密度(ρcd),并与设计要求的干表观密度进行对比,如其误差大于3%,则应重新调整和计算配合比。

ρcd=1.15m c+m a+m s(2)松散体积法全轻混凝土宜采用松散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即以给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细集料松散总体积为基础进行计算,然后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依据进行校核,最后通过试验调整得出配合比。

其设计步骤为:1)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集料的种类和粗集料的最大粒径;2)测定粗集料的堆积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集料的堆积密度;3)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4)选择水泥用量;5)根据施工稠度的要求选择净用水量;6)根据混凝土用途选取松散体积砂率;7)根据粗细集料的类型,按表10-123选用粗细集料总体积,并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细集料用量。

粗细集料总体积注:1.当采用膨胀珍珠岩砂时,宜取表中上限值;2.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时,宜取表中下限值。

V s=V t×S p(10-73)m s=V s×ρis(10-74)V a=V t-V s(10-75)m a=V a×ρic(10-76)式中V s、V a、V t——分别为细集料、粗集料和粗细集料的松散体积(m3);m s、m a——分别为细集料和粗集料的用量(kg):S p——松散体积砂率(%);ρis、ρic——分别为细集料和粗集料的堆积密度(kg/m3)。

8)根据净用水量和附加水量的关系计算总用水量。

9))计算混凝土干表观密度(ρcd),并与设计要求的干表观密度进行对比,如其误差大于3%,则应重新调整和计算配合比。

附加水量应根据粗集料的预湿处理方法和细集料的品种附加水量的计算方法注:1.ωa、ωs分别为粗、细集料的1h吸水率。

2.当轻集料含水时,必须在附加水量中扣除自然含水量。

配合比设计现设计配制轻骨料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LC10,混凝土塌落度50~100mm,干表观密度≤1400 Kg/m3通过查找相关规范并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原材料选择为:水泥: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轻粗骨料:页岩陶粒,其堆积密度为620 Kg/m3,一小时吸水率为4.0%。

砂:普通中砂,堆积密度为1450 Kg/m3。

根据轻粗细骨料品种确定混凝土为砂轻混凝土,可以用松散体积法试配。

1.计算混凝土的试配强度:10+1.645×4.0=16.6(Mpa)2.根据表上表分别选择水泥用量为250 Kg和砂率为40%。

3.根据上表选择粗细骨料总体积为1.20 m3。

4.计算细骨料用量:Vs=1.20×40%=0.48 m3=0.48×1450=696Kgms5.计算粗骨料用量:Va=1.20-0.48=0.72m3Ma=0.72×620=446.4 Kg6.根据塌落度要求和混凝土用途选择净用水量为185Kg,再根据粗骨料的预湿处理方法和细骨料的品种选择附加水。

如果砂为轻砂时,缺乏轻砂吸水率的数据时,在选择净用水量时应增加10 Kg水,作为考虑轻砂吸水率的附加水。

如果缺乏粗骨料一小时吸水率时,建议轻粗骨料进行预湿处理,预湿时间可按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应于施工提前半天或一天对轻粗骨料进行淋水或泡水预湿,然后过滤水分进行投料。

总用水量为185+508×0.04=205 Kg7.核算混凝土干表观密度:ρcd =1.15mc+ma+ms=1.15×250+446.4+696=1209.4 Kg/m3≤1400 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