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合集下载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 ,称为轻骨料混凝土。

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

凡是骨料粒径为5mm 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 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

粒径小于5mm ,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 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

选择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根据结构种类(保温的,结构保温的或结构的)及使用条件,使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强度和和易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用水量为净用水量与附加用水量两者之和;二是砂率为砂的体积占砂石总体积之比值;三是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应满足要求。

在设计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之前应具备设计上规定的最大干表观密度和设计强度等资料,应了解配筋情况,施工条件及构件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一、水泥标号和用量用于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水泥标号应随混凝土强度的增高相应提高,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不仅技术上困难,而且水泥用量多。

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也不经济。

水泥标号的选用可按照1-1 资料确定。

不同强度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等级和用量1-1序号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用量(Kg/m3 )水泥标号1 < LC 5.0 200 32.52 LC7.5 200-2503 LC10 200-3204 LC15 250-3505 LC20 280-3806 LC25 330-4007 LC30 340-4508 LC40 420-500 42.59 LC50 410-53010 LC60 430-550注: 1 、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如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等)和普通型(如页岩陶粒、膨胀珍珠岩等)的粗骨料。

上限适用于碎石型(浮石、膨胀矿渣等)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
1.基本原则:介绍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设计标准、材料性能、施工工艺等方面。

2. 材料选用:对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介绍,包括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介绍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配合比设计原则、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等。

4. 施工要求:对轻骨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要求进行介绍,包括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养护、检验等。

5. 质量控制:介绍轻骨料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检验、试验、验收等方面。

6. 技术标准:对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技术标准进行介绍,包括强度等级、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弯曲性能、耐久性等要求。

7. 安全要求:对轻骨料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进行介绍,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使用等。

8. 质量保证:介绍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质量跟踪、质量反馈、责任追究等方面。

- 1 -。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让我们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全面的评估。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混凝土,以其低密度、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混凝土工程中,配合比是指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比例关系,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的比例需要合理搭配,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乚c5.0轻骨料混凝土来说,其配合比尤为重要,需要在保证轻质的同时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因此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相关内容,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构成乚c5.0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组成。

其中,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起着连接骨料的作用,而骨料则是混凝土的主要承载材料,水则是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掺合料则可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2.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在配合比设计中,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轻质性能和一定的强度指标。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按照设计强度、抗渗性能、耐久性等指标来确定水灰比、骨料用量、掺合料比例等参数,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可获得性和工程施工的可操作性。

3.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因素乚c5.0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所用水泥品种、水泥的用量、骨料的种类和粒径、水灰比、掺合料种类和用量等。

4. 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针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需要遵循合理、经济、适用、通用和可操作的原则,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等指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总结回顾:通过对乚c5.0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对于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效果至关重要。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注:目前并没有计算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的准确方法,也就是没有水胶比计算公式,轻骨料砼的水泥用量、净用水量都是从表中选取,初步计算出配比后,通过试配得到目标强度等级的配比。

主要原因为:轻骨料强度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但目前尚无广泛适用的水胶比-胶材强度-轻骨料强度-混凝土强度的关系模型,故无法预算混凝土强度。

一、基本要求1轻骨料混凝土按其干表观密度可分为十四个等级,如表4.1.3所示2轻骨料混凝土根据其用途可按表4.1.4 分为三大类。

3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1采用表中值乘以系数0.805.3.3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骨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2 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颗粒表观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和相对密度;3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

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按下式确定:cu,0cu,k 1.645f fσ≥+(5.1.2-1)式中,f cu,o—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配配制强度,MPa;f cu,k—轻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σ—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当无统计资料时,强度标准差可按表5.1.3取值。

表5.1.3 标准差σ值(MPa)4 按表5.2.1条选择水泥用量;3注:1.表中横线以上为采用32.5级水泥时水泥用量值;横线以下为采用42.5级水泥时的水泥用量值;2.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骨料,上限值适用于碎石型轻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3.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注:1.严寒地区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低于-15℃者,寒冷地区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处于-5~-15℃者;2.水泥用量不包括掺和料;3.寒冷和严寒地区用的轻骨料混凝土应掺入引气剂,其含气量宜为5%~8%。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以轻质骨料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它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吸音隔声等优良性能。

然而,不同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会对其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正确的配合比对于保证其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来确定的。

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等。

而原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轻骨料的强度、密度、吸水性等参数。

以下是轻骨料混凝土常见的配合比:
1. 级配比: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1:3-4:2-3:0.4-0.5。

此种配合比适用于一些需要较高强度等级的建筑物内部结构。

2. 低强度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轻骨料:水=1:6-8:0.4-0.5。

此种配合比适用于一些低强度要求的墙体、隔断等建筑物内部结构。

3. 压力管道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水泥:轻骨料:水=1:5:0.38。

此种配合比适用于一些轻质管道、隧道衬砌等工程。

在确定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时,还需要注意控制水灰比、细骨料含量等。

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而过多的细骨料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加工性能。

总之,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等方面。

因此,设计人员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精选】屋面找坡层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精选】屋面找坡层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精选】屋面找坡层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屋面找坡层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1、原材料选择水泥PC32.5细骨料:普通砂粗骨料:膨胀珍珠岩2、试配计算抗压强度标准值:LC5.0试配强度为5+1.645×4=11.580mpa粗骨料为碎石型,细骨料为普通砂,选择总体积为1.5m³,可制成1m³集料砂率选择40%细骨料体积=1.5×40%=0.6m³细骨料质量=0.6×1450=870kg 粗骨料体积=1.5-0.6=0.9m³粗骨料质量=0.9×100=90kg 水泥用量选择300kg/m³水量选择210kg/m³所以配制1m³混凝土所需材料为珍珠岩0.9m³,90kg;普通砂0.6m³,870kg;水泥300kg;基础水量210kg,根据情况酌情增加。

3、原材料费用估算费用为60(砂子单价)×0.6+30(珍珠岩单价)×30+400(水泥单价)×0.3≈180元/m³测量学试卷 第 3 页(共 7 页)《测量学》模拟试卷得分评卷人 复查人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A )。

A 180°B 0°C 90°D 270°2. 1: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D )。

A 5 mB 0.1 mmC 5 cmD 50 cm3. 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C )。

A 高差测量B 距离测量C 导线测量D 角度测量4. 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D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A 220°B 40°C 南西50°D 南西40°5. 由一条线段的边长、方位角和一点坐标计算另一点坐标的计算称为(A )。

LC25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doc

LC25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doc

LC25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
商品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并简要介绍了轻骨料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3,强度等级LC25的预拌轻骨料商品混凝土,并被成功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施工中。

为使轻骨料商品混凝土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总结和推广,产生更大效益,特撰写本文对该技术的的研究及施工应用情况作一介绍。

3)3)
3)3)
3,容重1510kg/m3,细度模数2.5,含泥量1.4%,泥块含量0.3%。

水泥
2/g) 3) 3
3,需水量比98%,45m方孔筛筛余9.9%,粉煤灰的化学成分见表4。

2
2O3
2O3
3
2O 2O
外加剂
9(34)试验方案与极差计算结果
3)) 3
1
2
3
28
1 2
3
1
2
3
0.01(2,18)=6.01
0.05(2,18)=3.55 0.10(2,18)=2.62
e
28
0.01(2,18)=6.01 0.05(2,18)=3.55
0.10(2,18)=2.62
e τ
0.01(2,18)=6.01 0.05(2,18)=3.55
0.10(2,18)=2.62
e τ
2B1C2D3,即陶粒密度等级700,水胶比0.35,砂率42%,粉煤灰掺量25%。

确定的配合比见表8。

3)) 3))
3)) 3)) 3) 3)) 28。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配合比试验中用到的数据参数如下表1所示:表1配合比参数列表由体积法的可知,配合比计算公式为:m G/ρs+m w/ρw+m c/ρc+m A/ρA+p=1m3也可以写成:m G/ρs+ V J+p=1m3其中 V J =m w/ρw+m c/ρc+m A/ρAρs----粗骨料视密度(kg/m3)m G---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kg/m3)ρw--水的密度(kg/m3)ρc--水泥的视密度(kg/m3)ρA--减水剂的密度(kg/m3)V J--1m3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体积(kg/m3)m A--1m3透水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用量m w--1m3透水混凝土水的用量(kg/m3)已知水胶比Wc为,粉煤灰的掺入量的占胶凝材料的质量为10%,设计的目标孔隙率为15%,掺入的减水剂的量占胶凝材料的1%。

用石子作为粗骨料,粒径的范围在5-10mm.它的视密度为ρs=2700Kg/m3,堆积密度为ρG=1499Kg/m3,水泥是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视密度ρc为3100Kg/m3,掺入的粉煤灰视密度ρSF为2100Kg/m3.求配合比。

1.粗骨料堆积孔隙率V 为:V=(1-ρG/ρS)×100%式中:ρG--粗骨料堆积密度(kg/m3)ρS--粗骨料视密度(kg/m3)得: V=(1-1499/2700)×100% =%2. 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计算:m G=α·ρG式中:ρG --粗集料的堆积密度(kg/m3)α--修正的系数m G--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kg/m3)因此, 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由:m G=α·ρG = 1499×=1468(kg/m3)3.1m3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的体积:由公式得V J =(1-m G/ρs)-PV=1-α·ρG /ρs-P将公式代入到得:V J= 1000-1000α(1-V)-1000P式中:V J--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的体积(kg/m3)P--设计的目标孔隙率(%)V--粗集料堆积孔隙率(%)因此,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装体的体积为V J= 1000-1000α(1-V)-1000P=1000-1000**(%)-1000*=(L/m3) 4. 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和水泥的用量:因为减水剂的体积很小,所以不计入胶凝体的总体积,由V J =m w/ρw+m c/ρc+m A/ρA得:V J =m c·Wc/ρw+m c/ρcm c =V J /(Wc+1000/ρc)m w= =m c·Wc式中:m c-- 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kg/m3)Wc--水灰比m w--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的用量(kg/m3)ρc--水泥视密度(kg/m3)粉煤灰掺入量为10%得:m c=9m SFV J =(m c+m SF)·Wc+1000(m c/ρc+m SF/ρSF)得: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m c=V J/(10Wc/9+1000/ρc+1000/9ρSF)=(9+1000/3100+1000/9*2100)=450(kg/m3)由m c=9m SF得: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量为m SF=50(kg/m3)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的量为m w=(m c+m SF)·Wc=(450+50)*=140(kg/m3)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量为m f=(m c+m SF)*=5(kg/m3)表2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上计算的材料的配合比,因为实际试验的粗骨料之间孔隙及材料拌合而成试块的实际体积的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合比
试验中用到的数据参数如下表1所示:
表1配合比参数列表
由体积法的可知,配合比计算公式为:
m G/ρs+m w/ρw+m c/ρc+m A/ρA+p=1m3
也可以写成:
m G/ρs+ V J+p=1m3
其中V J =m w/ρw+m c/ρc+m A/ρA
ρs----粗骨料视密度(kg/m3)
m G---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kg/m3)
ρw--水的密度(kg/m3)
ρc--水泥的视密度(kg/m3)
ρA--减水剂的密度(kg/m3)
V J--1m3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体积(kg/m3)
m A--1m3透水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用量
m w--1m3透水混凝土水的用量(kg/m3)
已知水胶比Wc为,粉煤灰的掺入量的占胶凝材料的质量为10%,设计的目标孔隙率为15%,掺入的减水剂的量占胶凝材料的1%。

用石子作为粗骨料,粒径的范围在5-10mm.它的视密度为ρs=2700Kg/m3,堆积密度为ρG=1499Kg/m3,水泥是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视密度ρc为3100Kg/m3,掺入的粉煤灰视密度ρSF为2100Kg/m3.求配合比。

1.粗骨料堆积孔隙率V 为:
V=(1-ρG/ρS)×100%
式中:
ρG--粗骨料堆积密度(kg/m3)
ρS--粗骨料视密度(kg/m3)
得:V=(1-1499/2700)×100% =%
2. 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计算:
m G=α·ρG
式中:
ρG --粗集料的堆积密度(kg/m3)
α--修正的系数
m G--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kg/m3)
因此,1m3透水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用量由:
m G=α·ρG = 1499×=1468(kg/m3)
3.1m3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的体积:
由公式得V J =(1-m G/ρs)-P
V=1-α·ρG /ρs-P
将公式代入到得:
V J= 1000-1000α(1-V)-1000P
式中:
V J--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浆体的体积(kg/m3)
P--设计的目标孔隙率(%)
V--粗集料堆积孔隙率(%)
因此,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胶凝装体的体积为
V J= 1000-1000α(1-V)-1000P=1000-1000**(%)-1000*=(L/m3)4. 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和水泥的用量:
因为减水剂的体积很小,所以不计入胶凝体的总体积,由
V J =m w/ρw+m c/ρc+m A/ρA得:V J =m c·Wc/ρw+m c/ρc
m c =V J /(Wc+1000/ρc)
m w= =m c·Wc
式中:
m c-- 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kg/m3)
Wc--水灰比
m w--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的用量(kg/m3)
ρc--水泥视密度(kg/m3)
粉煤灰掺入量为10%得:m c=9m SF
V J =(m c+m SF)·Wc+1000(m c/ρc+m SF/ρSF)
得: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泥的用量
m c=V J/(10Wc/9+1000/ρc+1000/9ρSF)=
(9+1000/3100+1000/9*2100)=450(kg/m3)
由m c=9m SF得:
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量为m SF=50(kg/m3)
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水的量为m w=(m c+m SF)·Wc=(450+50)*=140(kg/m3)1m3的透水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量为m f=(m c+m SF)*=5(kg/m3)
表2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
以上计算的材料的配合比,因为实际试验的粗骨料之间孔隙及材料拌合而成试块的实际体积的差距。

在计算的时候粗骨料的密度选的是堆积密度,粗骨料堆积状态下构成混凝土的大致的结构,由水泥浆将骨料的孔隙填满,减少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8] 。

本章的小结
1.先介绍配合比的各个参数及参数对配合比的计算的影响。

2.介绍了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三种方法,经过研究分析后选取体积法进行试验计算,说明了本试验配合比的计算步骤。

在配合比的计算中,数据很多,我们仔细的计算好每一个数据,配合比数值对试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4.试验的结果和分析
基本情况
本实验中,我选取了两种的粗集料,分别为石子和陶粒。

这两种粗集料可统计为三组的实验。

第一组是粗集料只是陶粒试验;第二组是粗集料只是石子试验;第三组是粗集料包括石子和陶粒的试验。

第一组和第三组的试验中,采用正交设计法。

正交设计是现在大家在试验的时候最常用到的设计原理。

它是由日本着名统计学家田口玄最先提出使用的。

它是选取的表格形式来对试验数值的统计计算。

具体的做法是:第一定下这个试验的水平、因素,实验的因素是试验中对试验结果有影响的参数的;试验的水平是每个因素在试验中所对应选取数值。

以本次实验的例子说明,本实验所选用三因素和三水平,三水平就是每个因素选取得到的三个不同的数值,例如陶粒粒径选取三个不同的粒径的组合。

三因素是陶粒的粒径、孔隙率、水胶比。

选用的正交分析法就是在所有试验数据里,选择拥有代表性的组合进行试验,本实验从27个组合选出9个具有代表性的组合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计算,进行分析。

得出试验结论。

从而完成正交试验。

通过这些介绍,知道正交试验对于所有试验,进行次数大大减少了,不会影响试验的结果分析。

试验配合比
对于上述所说前两组试验,分别以石子、陶粒为粗集料的试验,第一组试验数据见表3、4,第二组见表5所示。

表3正交试验1因素和水平
表4 第一组试验配合比
表5 第二组试验配合比
第三组试验,选择固定的陶粒粒径,,陶粒和石子作为粗集料的试验,详细数据见下表:
表6正交试验3因素和水平
表7第三组试验的配合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