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七电解质溶液ppt

合集下载

微专题七++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微专题七++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已知:N2H5++NH3=NH4++N2H4,N2H4+CH3COOH=N2H5++CH3COO-,下列
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D )
A.N2H5+>N2H4>NH4+ C.NH3>N2H4>CH3COO-
B.N2H5+>CH3COOH>NH4+ D.CH3COOH>N2H5+>NH4+
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强酸能制得弱酸,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H+) 的物质是酸,则反应N2H4+CH3COOH=N2H5++CH3COO-中,酸性:CH3COOH> N2H5+,反应N2H5++NH3=NH4++N2H4中,酸性:N2H5+>NH4+,故酸性:CH3COOH >N2H5+>NH4+,答案选D。
【典例研磨】
1、H2A为二元酸,其电离过程为:H2A=H++HA-,HA-=H++A2-。常温时,向20mL 0.1mol/L H2A水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 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H2A、HA-和A2-的
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H2A的Kal的数量级为10-1
【典例研磨】
1、室温下,在1 mol·L-1的某二元酸H2A溶液中,存在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0.1 mol·L-1 NaHA溶液中:c(OH- )>c(H+)
B.室温下,HA-=A2-+ H+的电离平衡常数Ka= 10-3 C.在Na2A溶液中存在c(Na+)=2c(A2-)+2c(HA- ) D.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 +HA-,HA-=A2-+H+

高中化学 电解质复习课件

高中化学 电解质复习课件

【温馨提示】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
②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导电性 ③电解质必须能自身电离, 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 二者居一即可
【探究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能正确书写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及正误判断
步骤:①写 ②改 ③删 ④查
【温馨提示】 “改”: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 改写成离子形式
D . 复分解反应必须具备离子反应生成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
预习学案点拨
1、电离方程式要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强电解质用“ =”, 弱电解质用“ ”
HClO
H++Cl O-
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称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思考】不对,因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 离,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 【练习】(1)⑧ (2)②⑨ (3)①③④⑤⑥⑦⑩ (4)①③④⑤⑥⑩ 3、(1)SO42-的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试液放入试管中,加入足 量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此溶液中 含SO42-。 (2)Cl-的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试液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 HNO3溶液,再加入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此 溶液中含Cl-
强弱电解质的对比
强电解质 电离程度 溶质粒子 同条件下导电性 弱电解质
全部
离子
部分
分子、离子
强 离子化合物、

某些共价化合物
化合物类型
物质类别
某些共价化合物 强酸、强碱、 大多数盐
弱酸、弱碱、 少量盐、水
三、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电解质溶液课件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电解质溶液课件
1234567
根据图像可知,在室温下,醋酸溶液的 AG= lg ccOHH+-=7 时,即ccOHH+-=107,而水的离 子积 Kw=c(H+)·c(OH-)=10-14,两式联立可 得,c(H+)=10-3.5mol·L-1,即溶液的 pH=3.5, 故 C 正确; 酸或碱都会抑制水的电离,可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0时为醋酸溶液,水的 电离被抑制,从0到A,醋酸的量逐渐减少,醋酸钠的量逐渐增多,溶液由酸 性变为中性,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当V(NaOH)=20 mL时,溶液变为醋酸 钠溶液,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水的电离程度又逐渐减 小,即从0到B,水的电离程度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故D错误。
1234567
2.(2021·郑州市高三期末)25 ℃时,向20.00 mL 0.10 mol·L-1一元弱酸HA 溶液中滴加0.10 mol·L-1NaOH溶液,溶液中lg cA- 与pH关系如图所示。
cH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 ℃时,HA的电离常数为1.0×10-6.3 B.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a>b>c
1234567
则甲胺的电离常数为1.0×10-2.20×.11.0×10-2.2 =10-3.4,数量级为 10-4,故 A 正确; 由甲胺的性质与氨相似可知,甲胺在溶液中的电 离方程式为 CH3NH2·H2O CH3NH+ 3 +OH-,故 B 错误; 甲胺的电离常数为 10-3.4,则盐酸甲胺的水解常数为KKwb=1100--31.44=10-10.6<Kb, 由分析可知,b点为等浓度的甲胺和盐酸甲胺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甲胺的 电离程度大于盐酸甲胺的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pH>7,故C正确;
12TiO2·5H2O
如图可以说明CaCO3在溶液中存在过饱和现象 (2021·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在活性炭催化下,用CoCl2、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可生成橙黄色晶体X。 (2021·郑州市高三期末)25 ℃时,向20.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抑制水电离,但由于溶液的pH一直增大,说明H2A、HA-电离出的H+的抑制作用减弱,故水电离出的c(H+)一直增大,C错误; 再控制温度生成纳米xTiO2·yH2O。 由反应比例关系:NH3~HCl,得样品中n(NH3)=n(HCl)= (10-3c1V1- 成由p向q方向移动 b点溶液中纵坐标最小,则该溶液中c(HA-)最大,溶液中溶质为KHA,溶液pH<7,溶液呈酸性,说明HA-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但电离和水解程度都较小,水电离也生成H+, 所以溶液中存在c(K+)>c(HA-)>c(H+)>c(A2-)>c(OH-),B正确; 3×10-7,Ka2=7. 向p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中c(S2-)增大,则c(Zn2+)减小,故C正确; 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管起点读数/mL (2020·长春市质检)向废水中加入硫化物可以依次获得CuS、ZnS纳米粒子。 抑制TiO2+(Ti3+)的水解 解析 pH=0时,c(H+)=1 mol·L-1,-lg c(HA-) b点有关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c(K+)>c(HA-) 00 mL,故B错误; (2021·贵阳高三模拟)三甲胺[N(CH3)3]是一种一元有机弱碱,可简写为MOH。 50 g配成250 mL溶液,取25. =4,则c(HA-)=10-4mol·L-1,H2A电离程度较小,

2023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电解质溶液课件

2023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八电解质溶液课件
-
2-
c(HA-)增大,溶液的 pH 增大,当两者对水的电离促进和抑制作用相同时,溶液
(A 2- )
(A 2- )
呈中性,水电离出的 c(H )=10 mol·L ,由图知,lg(HA - )=-1,此时(HA - )=10-1,则
+
(A 2- )·(H + )
Ka2(H2A)=
(HA - )
-7
=10-8,D 正确。
-1
角度2盐类的水解平衡及影响因素
【典例】 (2022湖南卷,13)为探究FeCl3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FeCl3和
Na2SO3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
实验 操作与现象

在5 mL水中滴加2滴FeCl3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
在5 mL FeCl3溶液中滴加2滴Na2SO3溶液,变红褐色;再滴加
-
-1
-
(X - )
2 (OH - )
(X - )
=10-4.7,解得 c(OH-)= 2 × 10-5.7 mol·L-1,则溶液
pH=-lg
10-14
2×10
1
-5.7
=14+
lg(2×
10
)≈11.3,C 正确;加水稀释甲点混合溶液,溶
-5.7
2
液碱性减弱,溶液中 c(HX)减小,交点甲沿 OH-线向左下移动,D 正确。
2
向0.1 mol·L-1 Na2S溶液中加入过量0.2 mol·L-1 AgNO3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3
向0.1 mol·L-1 Na2S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测得溶液pH约为9
4
向0.1 mol·L-1 Na2S溶液中滴加几滴0.05 mol·L-1 HCl溶液,观察不到实验现象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考点剖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考点剖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考点剖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必备知识解读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极少数盐(如醋酸铅)、两性氢氧化物、水等。

)1.电离度(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电解质总分子数的分数。

(2)表示方法α=已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溶液中原有弱电解质的总分子数×100%也可表示为α=弱电解质的离子浓度弱电解质的浓度×100%(3)影响因素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度增大;降低温度,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度减小浓度的影响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时,电离度减小;当弱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时,电离度增大2.电离常数(1)概念:电离平衡的常数叫做电离常数。

(2)表达式①对于一元弱酸HA :HAH ++A -,电离常数K a =c(H +)·c (A -)c(HA)。

②对于一元弱碱BOH :BOH B ++OH -,电离常数K b =c(B +)·c(OH -)c(BOH -)。

(3)特点多元弱酸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 1≫K 2≫K 3,故其酸性取决于第一步电离。

(4)影响因素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外因: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值增大。

(5)意义K越大―→越易电离―→酸碱性越强如相同条件下常见弱酸的酸性强弱:H2C2O4>H2SO3>H3PO4>HF>HCOOH>CH3COOH>H2CO3>H2S>HClO。

3.电离常数的四大应用①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②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强弱,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小,酸性(或碱性)越弱。

③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

④计算弱酸、弱碱溶液中的c(H+)、c(OH-)。

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以弱酸HX为例)已知c(HX)和电离平衡常数,求c(H+)。

HX H++X-起始:c(HX)00平衡:c(HX)-c(H+)c(H+)c(X-)则:K=c(H+)·c(X-)c(HX)-c(H+)=c2(H+)c(HX)-c(H+)由于c(H+)的数值很小,可做近似处理:c(HX)-c(H+)≈c(HX),则c(H+)=K·c(HX),代入数值求解即可。

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七++:离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2024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七++:离子交换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近年高考中涉及离子交换膜原理的考题 频繁出现,这一类题型的特点是新情境、 老问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原电池原理、 电解池原理、化学电源等。能够多方位 考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近几年高考卷中有关离子交换膜考查内容统计
阳离子交换膜 阴离子交换膜
小专题 2023年河北卷, 2023年湖北卷,10
13
2023年6月浙江 2023年山东卷,11 卷,13
3.重温经典
平衡电荷,溶质单一
原电池
【例2】(2023河北卷7题)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以
负极
和MnO2为电极材料的新型电池,其内部结构
正极
如下图所示,其中①区、②区、③区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放电时,电极材料
转化 -2e-

B 。+下2K列+说法错误的是( )
负极反应
A.充电时,b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外电源的正极连接 b 电极 C.放电时,①区溶液中的SO42-向②区迁移

2.知识重构
7. 分离提纯时,杂质离子一般从“原料室”移出。
(6)离子交换膜的选择 离子交换膜作用:③分离提纯。
例4:[2016·全国卷Ⅰ]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 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 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ab、cd均选何种交换膜?
质子交换膜
2023年全国 甲卷,6
2020年北京 卷,节选
双极膜
2023年广东 卷,16
2021年全国 甲卷,13
离子交换膜 2022年全国甲卷,4
2023年北京卷,5
2022年山东卷, 2023年河北卷,13 13 2021河北卷,9 2022河北卷,12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七化学反应与热能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七化学反应与热能课件
2H2(g)+O2(g) ==2H2O(g)
ΔH=-482 kJ·mol-1,B正确。
对点演练
2-1.(2021湖北荆门月考)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CO(g)的燃烧热ΔH=-283.0 kJ·mol-1,则表示CO(g)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
式为2CO(g)+O2(g) ==2CO2(g)
2022
第一编
专题七 化学反应与热能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点一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02
考点二
盖斯定律的应用
03
专项模块
素养培优
五年高考 命题研究
高频考点
五年考向
命题角度再思考
考向1.反应热图像和反应机 考向1.命题可能结合化学键、
理分析:[2021湖南卷,14]
1.化学反
应的热效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化学反
[2020全国Ⅰ卷,10][2019全国 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考查
(kJ·mol-1 )
H2(g)
C(石墨,s)
C6H6(l)
-285.8
-393.5
-3 267.5
则25 ℃时H2(g)和C(石墨,s)生成C6H6(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3H2(g)+6C(石墨,s) ==C6H6(l)
ΔH=+49.1 kJ·mol-1
解析 根据H2(g)、C(石墨,s)和C6H6(l)的燃烧热,写出其热化学方程式分别
的H2S和Hg的协同脱除,部分反应机理如图(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
标注)。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清洁燃料H2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知能方法大提升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知能方法大提升

专题七电解质溶液考点考题统计2013年命题趋势2012年2011年2010年该部分的题目一般通过溶液酸碱性的判断、pH的计算或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等来考查对溶液中的三种平衡的理解。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与盐类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有机结合、沉淀溶解平衡与其他平衡融合考查是高考重点,命题形式有选择和填空两种形式。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重庆、上海、浙江、山东课标、福建、全国、山东福建、北京、浙江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标、福建、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海南安徽、天津、上海、四川、山东天津、全国Ⅰ、海南盐类的水解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广东、江苏、海南、天津、四川、上海、安徽、重庆安徽、江苏、天津、广东、全国、山东四川、江苏、广东、安徽沉淀溶解平衡浙江、广东浙江、北京海南、北京、江苏、山东、浙江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

3.盐类水解的实质、规律和应用。

4.溶度积与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

1.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答案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3)同离子效应:加入含有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相同的离子的盐,电离程度减小;(4)加入与弱电解质反应的物质,电离程度增大。

2.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答案水的电离为H2O H++OH-,纯水中的c(H+)=c(OH-)。

当向溶液中加入酸抑制水的电离或加入可溶性强酸弱碱盐促进水的电离,此时溶液中c(H+)>c(OH-),溶液呈酸性;当向溶液中加入碱抑制水的电离或加入可溶性强碱弱酸盐促进水的电离,此时溶液中c(H +)<c(OH-),溶液呈碱性;纯水或向溶液中加入可溶性强酸强碱盐,此时溶液中c(H+)=c(OH -),溶液呈中性。

3.如何计算溶液的pH?答案在做关于溶液pH的计算题目时,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溶液显酸性时用溶液中的c(H+)来计算溶液的pH;溶液显碱性时先求溶液中的c(OH-),再求溶液中的c(H+),然后计算溶液的p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栏目索引
高考导航
体系变化 平衡移
条件
动方向
加水稀释
向右
加入少量冰醋酸 向右
通入HCl(g)
向左
加入NaOH(s)
向右
加入镁粉
向右
升高温度
向右
加CH3COONa(s) 向左
n(H+)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c(H+)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导电 能力
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
耗KMnO4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3)①粉红色出现 ② 5cV 56 ×100%
m 1 000
解析 (3)②Zn+2Fe3+
高考导航
2Fe2++Zn2+、5Fe2++Mn
数目为0.01NA,错误;B项,依据电荷守恒可知正确;C项,加水稀释,溶液中的c(H+)
高考导航
减小,pH增大,错误;D项,由于H3PO4
H++H2P O-4,增加H2P O-4浓度,电离平衡
逆向移动,c(H+)减小,酸性减弱,错误。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2017课标Ⅰ,28节选)(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 A.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N-+H2O高+C考O导2航 HCN+HC O3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Na溶液和NaCN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 前者大于后者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c(Na+)>c(OH-)>c(HC O3-)> c(CO32- )>c(H+) D.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溶液和HCN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前者 小于后者
常数和NaX的水解常数相对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例如,含相同浓度的
NaCN和HCN的溶液呈碱性,因NaX的水解常数大于HCN的电离常数。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中和滴定原理:H++OH(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H2O,即c标·V标=γ·c待·V待。
高考导航
①准确测定V标和V待,正确使用酸式、碱式滴定管。 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借助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3.(2018课标Ⅱ,28节选)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
用于晒制蓝图。回答下列问题: (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高考导航
①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
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
栏目索引 高考导航
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总纲目录
高考导航
考点一 电离平衡 溶液酸碱性 考点二 盐类水解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考点三 沉淀溶解平衡 热点题型 离子平衡中的图像分析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一 电离平衡 溶液酸碱性
高考导航
1.(2019课标Ⅲ,11,6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
B.c(H+)=c(H2P
O-4
)+2c(HP
O
24
)+3c(P
O34-
)+c(OH-)
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
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考点一
栏目索引
答案 B A项,由常温下溶液的pH=2可知c(H+)=10-2 mol/L,则每升溶液中H+
(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
①滴定前的准备工作
a.滴定管:
检漏→水洗→润洗→注液→调液面→初始读数。
考点一
栏目索引
b.锥形瓶:水洗。
②滴定操作
高考导航
放出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洗净的锥形瓶中,滴加2~3滴指示剂,用标准溶液开
始滴定。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或玻璃球,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
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O
4
+8H+
5Fe3++Mn2++4H2O,
则Fe3+~
1
5MnO-4
,溶液中Fe3+为[(c×V×10-3)×5]
mol,即(5cV×10-3×56)
g,则晶体中
铁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56 5cV 1 000m
×100%。
1.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外界因素 (1)外界条件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 CH3COOH CH3COO-+H+ ΔH>0
定结果偏高,否则偏低。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向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
高考导航
1.(2019广东茂名二模)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电离平衡 常数(25 ℃)
HCOOH K=1.77×10-4
HCN K=5.0×10-10
H2CO3
K1=4.3×10-7 K2=5.6×10-11
考点一
栏目索引
a.滴定速率:先快后慢,要逐滴加入,不能成股流下。
b.终点的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刚好使指示剂变色,且半分钟内不恢
复原色,即为滴定终点。
考点一
栏目索引
(4)误差分析
①读数误差:若仰视读数,则读数偏大;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小。
高考导航
②分析方法:所有滴定实验中不正确的操作都归于对V标的影响,V标偏大则测
的是
(填标号)。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高考导航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 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源自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答案 (1)D 解析 (1)酸性强弱与酸的还原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D错误。
考点一
栏目索引
高考导航
减弱 增强 增强 增强 增强 增强 增强
Ka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增大 不变
(2)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H2O H++OH- ΔH>0
条件
体系变化
加入酸
加入碱
加入可水 解的盐
温度
Na2CO3 NH4Cl 升温 降温
其他:如加入Na
平衡移 动方向 向左 向左 向右 向右 向右 向左 向右
KW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增大 减小 不变
考点一
栏目索引
水的电 离程度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高考导航
c(OH-)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c(H+)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考点一
栏目索引
2.电离常数及其应用
(1)电离常数和水解常数可以相互转化。例如,C O32-+H2O
HC O3-+OH-,Kh1=
K W ;HC
Ka2
O3- +H2O
H2CO3+OH-,Kh2=
KW。
Ka1
(2)判断溶液酸碱性
高考导航
①对于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若电离常数大于水解常数,则以电离为主;若电
离常数小于水解常数,则以水解为主。
②对于溶质为“HX+NaX”的溶液(HX为弱酸),若浓度相同,根据HX的电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