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疗药物常见心脏毒性
常用化疗药毒性对比

氮芥:1.该药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症状较明显,眩晕、耳聋、皮疹、脱发等症状少见。
2.注意注射时防止外溢出静脉,不成静脉滴注。
3.孕妇、肝肾功能不良及血象低下者慎用。
环磷酰胺(环磷氮芥、癌得星、CTX):1.较罕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口腔炎、及胃肠道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过敏性皮炎、视力模糊、可逆性精子低下等;剂量过大时可引起心肌病变和肾毒型;肝肾功能不良可加重该药毒性。
2.巴比妥类、皮质激素、别嘌醇等药物对该药代谢、活性和毒性均有影响。
3.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明显恶液质者、孕妇忌用。
4.注意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血象。
一般不必于腹腔内注射。
5.该药应防止高热及日光照射。
氮甲:注意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血象。
苯丙氨酸氮芥(马法兰、美法仑):1.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动脉灌注会引起水肿、神经毒性、皮肤起疱等。
2.注意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血象,根据血象调整剂量。
硝卡芥(消瘤芥):注意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血象。
塞替派(三胺硫磷、TSPA、TESPA):1.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男性无精子、女性无月经、发热、皮疹等。
2.与琥珀胆碱合用可引起呼吸困难;与尿激酶合用可提高该药治疗膀胱癌的作用;该药可增加血尿酸水平。
3.有痛风病史、肝肾功能损害、泌尿系结石患者慎用。
孕妇禁用。
4.注意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血象,稀释后如发现混浊不得使用。
白消安(马利兰、二甲磺酸丁酯、白血福恩、米埃罗生):1.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偶有肺纤维化、头昏、面红、男性乳房发育、女性闭经、皮肤色素沉着、甚至出现畸形胎儿,大剂量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2.注意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血象。
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出血性疾病患者忌用,孕妇禁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司莫司汀(甲环亚硝脲、甲基-CCNU):1.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迟发性骨髓抑制、肝肾毒性(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致肾脏萎缩)。
2.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药物应在8ºC以下保管。
2023年高危险药物一览

2023年高危险药物一览高危险药物是指在生产、使用、处理或处置过程中可能对人员、设备或环境造成严重伤害或破坏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易燃性、爆炸性或放射性等特点。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关于2023年高危险药物的详细列表,以帮助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这些药物。
高危险药物列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危险药物及其特性:1. 阿霉素(Doxorubicin):一种放射性化疗药物,具有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作用。
2.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一种化疗药物,具有骨髓抑制和生殖系统毒性。
3.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一种化疗药物,具有骨髓抑制和生殖系统毒性。
4.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一种化疗药物,具有骨髓抑制和皮肤毒性。
5. 替加氟(Tegafur):一种化疗药物,具有骨髓抑制和胃肠道毒性。
6. 卡莫氟(Carboplatin):一种化疗药物,具有肾脏毒性和骨髓抑制作用。
7. 顺铂(Cisplatin):一种化疗药物,具有肾脏毒性和耳毒性。
8. 阿糖胞苷(Ara-C):一种化疗药物,具有骨髓抑制和口腔溃疡毒性。
9. 白消安(Busulfan):一种化疗药物,具有骨髓抑制和生殖系统毒性。
10. 马利兰(Melphalan):一种化疗药物,具有骨髓抑制和生殖系统毒性。
以上药物仅为高危险药物的一部分,实际上还有更多其他药物也具有类似的危险特性。
安全管理措施由于高危险药物的特殊性质,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安全措施:1. 储存:将高危险药物储存在通风良好的独立专用房间内,并设置适当的温湿度条件。
2. 包装: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药物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
3. 标签:在高危险药物的包装上粘贴明显的安全警示标签,提醒使用者注意药物的危险性。
4. 操作:在操作高危险药物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及防治

Fe3+
右 丙 亚 胺 Fe3+ Fe3+ 蒽环类抗癌药 蒽环类抗癌药
自由基
线粒体
损伤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DEX 对接受蒽环 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心脏保护 作用,且不影响蒽环类药物的抗肿瘤疗效。 2004 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 也证实右丙亚胺可以预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使用多柔比星所致的心肌损伤。 国内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也证实右丙亚胺与多 柔比星联合治疗乳腺癌、淋巴瘤时,对由多柔 比星引起的心脏毒性保护作用明显。 《ACC/AHA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中指出右丙亚胺对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 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另外,2010 年《非霍奇金 淋巴瘤NCCN 指南》和《老年肿瘤NCCN 指 南》中都明确指出如果治疗使用蒽环类药物应 当密切监测心功能,可加用右丙亚胺作为心脏 保护剂。
其他的心脏保护剂,包括辅酶Q10、左卡尼 汀等,也许具有心脏保护效果但他们阻止 心肌病的机制和能力尚需进一步探讨。最 新的Meta 分析显示辅酶Q10、左卡尼汀、N乙酰半胱氨酸、维生素C、维生素E 等都没 有明显的蒽环类化疗心脏保护作用,而 DEX 可以使患者明显获益,心衰的发生率 明显降低。
一些研究显示舒张功能障碍是蒽环类药物 诱导的心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因此,用 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查心脏舒张功能对于早 期监测心脏毒性是一个敏感的方法。
cTn(心肌肌钙蛋白)T/I:应用蒽环类药 物化疗的患者cTn的水平显著增高,且与心 脏舒张功能不全相关。在出现显著的LVEF 变化前,cTnT/TnI即可检测到阿霉素等阿 霉素等蒽环类药物导致的早期心脏毒性。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多种无创监测方式, 主要是用于监测心功能变化,如超声心动 图、MUGA 、心肌酶谱、血清肌钙蛋白、 脑钠肽等。
化疗副作用分级及处理措施指引

化疗副作用分级及处理措施指引肿瘤化疗是目前常用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药物靶点存在非绝对特异性,肿瘤细胞被杀的同时,正常组织细胞无法逃脱化疗药物的“误伤”,患者出现化疗副反应。
常见的化疗药物副作用主要有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骨髓抑制、胃肠毒性、免疫抑制、肾毒性、心脏毒性、脱发。
一、胃肠毒性胃肠毒性的表现大多数化疗药物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口干、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腹泻、胃肠出血及腹痛。
恶心呕吐是常见的、可预见和可预防的胃肠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可以分为几种情况:根据催吐潜能可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和轻微4个催吐风险等级,是指不予预防处理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0%、30%~90%、10%~30%和<10%。
不同的化疗药物催吐效应不同,医生和患者都应该提前了解药物的催吐潜能,根据病情和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有效且能耐受的化疗方案。
恶心呕吐的药物恶心呕吐的治疗方案除了恶心呕吐,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induceddiairhea,CID)也是一种常见胃肠毒副反应。
C1D会导致水电紊乱、脱水、感染,严重可致休克、死亡。
氟尿喀咤、伊立替康,羟基喜树碱、卡培他滨等是常见导致C1D的药物。
国际抗癌协会将C1D 分为0-5级,相应的治疗方案见下表:如果使用伊立替康,可在使用前检测UGTIA1基因致预测腹泻的发生率,纯合子突变型UGT1AI7/7、杂合子UGTIAI6/7、野生型UGTIA16/6导致3〜4级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27.6%、18.5%、6.9%o二、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的表现分级骨髓抑制在早期可表现为白细胞减少,严重时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大多数患者会表现为乏力、抵抗力下降、出血等表现。
根据临床血液学检查,骨髓抑制由轻到重分为4级,如下表: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不同药物或化疗方案引起骨髓抑制的程度不同,患者因素如高龄且接受全量化疗、骨髓受侵、肝肾功能异常、免疫抑制状态、近期进行手术、既往放化疗等都是出现骨髓移植的高危因素。
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管理

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管理
1.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尤其是蒽环类化疗药物会增加心肌损害,严重者会发生心力衰竭。
所以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不推荐曲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化疗,辅助治疗曲妥珠单抗要在蒽环类化疗后使用,新辅助治疗可以在严密观察下,曲妥珠单抗同步联合4周期内短程蒽环类化疗。
2.尽管临床研究观察心脏毒性事件发生率不高且多数可以恢复,但应该注意临床研究入选的病例是化疗后经过心脏功能的安全筛选。
所以,临床实践中要对既往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射血分数(LVEF)基线评估后再开始应用曲妥珠单抗,使用期间应该每3个月监测心功能。
若患者有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监测频率应更高(如每6~8周1次)。
3.当出现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6%,或LVEF低于该检测中心正常范围并且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0%时,应暂停曲妥珠单抗治疗至少4周,并每4周检测1次LVEF,4~8周内LVEF回升至正常范围,或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5%,可恢复使用曲妥珠单抗。
4.但LVEF持续下降超过8周,或者3次以上因心脏问题而中断曲妥
珠单抗治疗,应永久停止使用曲妥珠单抗。
常用化疗药物主要毒副作用

蒽环类药物
阿霉素
表阿霉素 脂质体阿霉素 去甲氧柔红霉素
米托蒽醌
累积剂量(mg/m2) 400 550 700 >900 >900 >90 >120
心力衰竭发生率(%) 3-5 7-26
18-48 0.9-11.4
2 5-18 2.6
4 心脏毒性
心脏毒性的预防
限制或降低葱环类药物的 最大累积剂量
改变剂型(多柔比星改为多柔比 星脂质体)
CINV治疗药物 传统的止吐药物 5-HT3受体拮抗剂 NK-1受体拮抗剂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 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
抗吩噻嗪类药物,如氯丙嗪。 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 格拉司琼、昂丹司琼、帕洛诺司琼,一直是预防高、中度致 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
福沙匹坦、阿瑞匹坦、NEPA胶囊等,可明显控制高、中度致 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
• 5-HT3 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不含 卡铂方案)进行止吐治疗
PART
03
3 化疗相关性腹泻
3 化疗相关性腹泻
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 induced diarrhea,CID ) 是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一种常见消化道毒副反应。 CID 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水电紊乱、脱水、感染,严重 可致休克、死亡。
2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CINV 的危险因素
使用致吐药
化 静脉注射时间短 疗
重复化疗周期等
女性
50岁以下
患
低剂量酒精摄入史
者
特
孕期晨吐史
征
晕动病史
既往CINV史
焦虑
2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
致吐药物
化疗药物对心脏毒性的防治及护理

• 2、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疲劳、部分患者进行性呼吸、分者进 行性呼吸急促、困难。肺水肿、心衰。心衰者死亡率达60%
• 3、病理改变有肌纤维破坏和消失、线粒体水肿、心肌空泡变性 等
• 迟发心脏毒性 • 1、在用后5年5年后发病,包括亚急性患者临床上出现失代偿 • 2、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速、传到室颤、传导阻滞、
用药期间或在用药后数年才表现出来
(五)抗代谢药:
• 5-FU、吉西他滨 • 5-FU:主要心脏毒性:心悸、胸痛、心肌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
合征 • 大多数抗代谢药的心脏毒性是可以治疗的。 • 对以前有心脏病的者,抗代谢药治疗时须谨慎。
(六)其他
• 马利兰、长春花碱、高三尖杉酯碱、维甲酸、伊马替尼
二、化疗期间心脏功能的监测
• 监测 • (1)、实验室检查 • (2)、心电图及超声心电图 • (3)、其它
心肌生物标志物: 心肌肌钙蛋白可早 期发现心脏毒性, 预测左心室功能障
碍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
BNP及BNP前体 发现亚临床心脏毒性, 特别是舒张功能障碍
0 2 01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01
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 QT间期延长、心肌缺血 等损伤
思考
• 回忆一下我科疾病常见哪些化疗方案中包括心脏毒性药物?
• 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观察要点?有没有继续需要改进的?
R-DA+EPOACH方案: 美罗华0.6 +VP1685mg + VDS1mg+表阿
25mg(D1-D4)
+CTX1.2+G-CSF375ug(D5)
猝死等。
• 3、病理表现现:心肌纤维变性、空泡变性、肌细胞肥大
肿瘤放疗及化疗的心脏毒性

肿瘤放疗相关的心脏毒性损伤
▪ 心包病变:急性心包炎、心包渗出及心包 缩窄
▪ 心肌病变:高剂量放疗的全心炎、放化疗 后的心肌病
▪ 冠状动脉病变 ▪ 瓣膜病及传导异常
肿瘤放疗相关的心脏毒性损伤
▪ 放射相关的心脏毒性损伤可分为3 期: ▪ 急性期:心包、心外膜、心肌、心内膜在放疗后
6 ~48 h 可见白细胞浸润 ▪ 潜伏期:在放疗后2 ~47 d ,显微镜下改变不明
患者可以发生传导的障碍(如传导阻滞)或心律 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 ▪ 急性心肌损伤常以心肌酶升高、局部缺血等心电 图改变为特征,而慢性毒性则主要表现为心衰的 症状和体征。
蒽环类药物
▪ 多柔比星是最早进入临床应用的蒽环类药物,其 心脏的毒性反应程度与累积剂量有关
▪ 多柔比星剂量为500~550mg/m2 时,心脏毒性 发生率为4% ~36% ,剂量超过550mg/m2 时, 心衰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曲妥珠单抗
▪ 乳腺癌常用的靶向药物,心脏毒性发生率 为2% ~7% ,似乎与剂量无关
▪ 心脏的毒性往往是可逆的,在停止使用曲 妥珠单抗和使用抗心衰的药物后可以恢复
▪ 年龄>50 岁、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低、有基础的心血管病史、曾经 接受过蒽环类药物治疗等情况时心脏毒性 增加
曲妥珠单抗
高危人群
▪ 在HD 长期生存患者中,有2% ~5% 的患者最终 是死于心脏损伤性疾病而非原发疾病
▪ 心肌梗死则是这些肿瘤治愈后长期生存患者的主 要死亡原因
▪ 左侧乳腺癌放疗后的心脏损伤要大于右侧 ▪ 在接受乳腺癌放疗后的10 年时统计,左侧乳腺癌
因心血管原因死亡的风险是右侧的1.10 倍,其中 缺血性心肌病发生率达1.13 倍 (n=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