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复习要点

一、自然科学概述

1、自然科学:人类在探索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反

映自然界的现象、物质形态、结枸、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2、技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科

学知识相结合的改造自然的各种技能、工具和规则体糸。

3、自然科学的性质

(1)、自然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它没有国界、没有阶级性。

(2)、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自然科学的作用:

(1)、自然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能推动杜会生产力的发展;

(2)、自然科学能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5、自然科学的来源:

(1)、生产实践是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来源;

(2)、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来源。

6、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

(1)、客观事实和理论间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2)、社会需要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历史上主要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公元前384—322年,希腊:亚里士多德“集古希腊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等知识大成的博学家,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其中,形式逻辑学和物理学对后世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较大。

2、公元前90—168年,希腊:托勒密:集地球中心论之大成,建立完整的“地心说”。

3、公元前300年,希腊:欧几里德:著《几何原本》与公理法。

4、公元前287—212年,希腊:阿基米德:著《论平面的平衡》及“浮体定律”,称物理学之父。

5、公元129—200年,希腊:盖伦著《人体各部分的功用》,并提出“灵气说”。

6、中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明。

7、中国唐代:孙思邈等发明“火药”。变冷兵器为热兵器和促进采矿及金属制造业。

8、中国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社会进步。

9、中国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10、中国明代:徐光启著《农政全书》。集古今农学大成,达传播农业科之顶峰。

11、中国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12、中国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集中医大成之专著。称为万世宝典。

13、公元520年中国:班固著《汉书.地理志》。资料之丰富堪称世界之首。

14、公元1543年,波兰:哥白尼建立“日心说”。挑战托勒密“地心说”。

15、公元1571—1630年,德国:开普勒著《行星运动三定律》,称天空立法者。

16、公元1609年,意大利:伽利略提出“力学相对性原理”、“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称近代科学之父。

17、公元1687年,英国:牛顿提出“牛顿三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学体系。实现物理学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18、公元1661年,波义耳提出“微粒理论”。实现物质组成上的革命。

19、1847年焦耳等人发现“能量守恒与能量转换定律”。实现物理学第二次理论大综合。

20、公元1628年,英国:哈维建立“血液循环学说”。挑战盖伦的“灵气说”。科学地解释人体生理过程。21、公元1864年,英国: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学说”。实现物理学第三次理论大综合。

22、公元1777年,法国:拉瓦锡建立“氧化学说”。

23、公元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24、公元1838—1839年,德国: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是19世纪三项重大发现之一。

25、公元1859年,英国:达尔文著《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

26、公元1905—1916年:德国: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

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改造了牛顿经典力学休系,开创了原子能时代和现代宇宙学阶段。实现物理学第四次理论大综合。

27、公元1927年,英国:狄拉克建立“量子力学体系”。实现物理学第五次理论大综合。

28、公元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提出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建立“分子生物学说”。是生物学一次深刻革命。

三、中国古代科学发达的社会原因:

1、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形成—官办科学;

2、“科举制”选拔人才和征募民间能人;

3、中国古代六艺教育制度的支持。

四、近代科学革命的社会文化动因:

(一)、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制度化

1、探究自然的兴趣在民族精英中形成;

2、专职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的出现;

3、科学社会建制的初步形成;

(二)、若干新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形成

1、主张批判地审视古希腊的科学成就;

2、提倡重视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主义探究程序;

3、重视数学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

4、关注对技术活动的渗透。

五、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1、自然科学巳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

2、科学实验巳成为人类的一种独立的重要实践活动;

3、自然科学巳从经验科学变成了理论科学。

六、现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1、整个自然科学巳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2、各门学科广泛应用数学方法,并日趋数学化;

3、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

七、现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前沿阵地:

1、粒子世界—“夸克幽禁”;

2、天体演化—宇宙大爆炸;

3、生命起源。

八、历史上三大技术革命:

1、公元1765年英国的瓦特发明蒸汽机并广泛应用,标志着第一次技术革命;

2、公元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打开了进入电力时代的大门,标志着第二次技术革命;

3、20世纪初原子能推进器的发明(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标志着第三次技术革命;

九、世界科技发展中心的转移:

1、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8世纪,古希腊是奴隶制社会欧洲科学文化中心。

2、公元3世纪至公元14世纪,在封建制社会中国有100项科学技术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处于领先世界地位。

3、近代以来,公元1540—1610年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一个科学技术中心。

4、公元1661—1730年英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

5、公元1770—1830年法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

6、公元1810—1920年德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

7、公元1920年后美国成为世界科学技术中心。

美苏争霸世界科学技术中心和太空霸权。

十、古代近代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区别:古代科学:(1)属“经验科学”形态;

(2)未曾独立,混杂于哲学、巫术之中;

近代科学:(1)属“理论科学”形态;

(2)以实验为基础,以分析为核心,以数学为手段;

(3)获得独立发展,逐渐建制化。

现代科学:(1)属“理论科学”高级形态;

(2)“大科学”——综合性和辨证性;

(3)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建制。

十一、我们认识的宇宙:

(一)、支持宇宙热大爆炸理论的四项

观察证据:

1、目前宇宙仍处在不断膨胀壮态,且在80亿光年以外范围是加速膨胀。

公元1929年美国的哈勃观测18个星系的光谱发现:恒星彼此都在退行远离,表明宇宙在不断的膨胀,膨胀是哈勃定律的必然结果。追索宇宙膨胀的反方向———宇宙在过去某一时刻必然存在一个高温高密的极小“奇点”,由于“奇点”的“真空能”发生相变产生斥力,发生一次热大爆炸创生的物质向外四散飞溅,经演化成为今天的广阔宇宙;表明宇宙有个开端,起源于一次热大爆炸。

2、观测的目前宇宙背景辐射值与预言值极为相符合。

1965年美国“彭齐亚斯和威尔了逊”观测目前宇宙中存在的各向同性的宇宙背景辐射为3K左右,与伽莫夫预言:宇宙大爆炸后残留下来的宇宙背景辐射目前应为5K左右的黑体谱形相吻合;

3、目前宇宙中氦丰度的观测值与预言值相符合为25%;

观测发现目前宇宙中氦的丰度为25%左右,恒星内热核反应氦的生成率为3~5%,与伽莫夫预言:宇宙大爆炸后氢的含量为75%,氦的含量为25%,而且大部分的氦是在宇宙大爆炸后高温条件下产生的预言相符合;

4、观测发现目前宇宙中宇宙背景辐射完全符合黑体谱形与伽莫夫预言:宇宙大爆炸后残留下来的宇宙背景辐射应为黑体谱形的预言相吻合。

1989年美国的COBE卫星观测发现的宇宙中宇宙背景

辐射完全符合黑体谱形,其对应的温度在空间不同方向具有微小变化。与伽莫夫预言:宇宙大爆炸后残留下来的宇宙背景辐射目前应为5K左右的黑体谱形,其对应的

温度在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预言相吻合。

(二)、宇宙的模样:

1、宇宙有个开端,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或150亿年)前———由“无”中生有产生的一个高温高密的极小“奇点”发生一次热大爆炸中产生的,其可观测宇宙的视野范围为130亿光年;宇宙由1500亿个星系、10000

个星系团及星际物质组成。

2、1998年用南极氦气球和WNAP卫星观测证明宇宙空间是平直空间,宇宙的总密度接近临界密度;与暴涨理论予言的宇宙空间是平直空间,宇宙的总密度接近临界密度相符合。

3、1998年美国的WMAP卫星观测发现宇宙的成份27%是物质,而且其中23%是不发光的暗物质;73%是具有斥力性质的暗能量,暗能量使宇宙不断加速膨胀;

4、目前宇宙仍处于不断膨胀的状态,在80亿光年以外范围是加速膨胀,很可能永远地膨胀下去。

5、由宇宙大爆炸后创造的物质在太阳系第三颗行星地球上演化为智能生命人类。

十二、宇宙的结构

(一)、宇宙的结构

宇宙由星系、星系团、总星系和星际物质组成。

1.星系:由恒星、星际气体和宇宙尘埃组成的庞大天体。

1999年1月哈勃太空望远镜观察发现共有1500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其中一个星系,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称为河外星系。大的星系有10000亿颗恒星。凡能自行、能发光、其相对位置固定不变的星体称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恒星。

2. 星系团:星系具有成团性,在可观测宇宙中共发现有10000个星系团。一个星系团的质量大于1000000亿个太阳质量。

3. 总星系: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星系团)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即宇宙。其可观察范围为130亿光年视野。

4. 星际物质:主要有:星际尘埃、各种电磁波、各种粒子流、气态物质和有机分子。其质量相当于几百亿个太阳质量。

宇宙在大尺度上以星系(星系团)为基本构件,是均匀分布的,但在可观测到的典型区域内,其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呈星系墙结构。

(二)、银河系:

以银河命名的星系。银河系总质量为1400亿个太阳质量,共有2000亿颗恒星,90%的物质集中在恒星内。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集中分布在一个偏球状空间内,侧看像个铁饼,正看像个圆盘,其范围为10万光年。共有四条旋臂,

太阳系位于其中的猎户臂内。

(三)、河外星系:

1923年哈勃观测证明仙女座大星云确实是一个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称为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云距地球220万光年,有两条旋臂,呈旋涡状星系。距地球最近的河外星系是: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分别距银河系17万光年和21万光年远。它们与银河系组成三重星系。

(四)、星空图:

可观察到的全天有88个星座,100万亿颗恒星,每一颗恒星都从属于一定的星座。

星座的名称多半是以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和兽类,如仙女、仙后、御夫、大熊、金牛、狮子和天鹅、天鹰等。每个星座中的恒星,按其亮度顺序标上小写希腊字母:α、β、γ、δ、ε、δ、ε、.......。希腊字母用完后,就编号:如天鹅座61。

全天划分为:仙后、御夫、大熊、天琴四大星区。各选一等星座和一等星。如天琴区:天琴座α星即为织女星;天鹰座α星即为牛郎星。牛郎星与织女星相距16光年。

(五)、太阳系

太阳系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及行星际物质组成,其质量

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直径为120亿KM,占银河系空间的亿分之一,位于距银河系中心2.3万光年的猎户旋臂内。太阳表面温度为5770K,核心处温度为150万K,每秒钟将6亿吨氢转变为5.96亿吨氦,并放出相当400万吨物质的能量,向外辐射经200万年才到太阳表面。太阳的物质成份由92%的氢原子;7.8%的氦原子和0.2%重元素组成。太阳的寿命可达100亿年,目前处于中年,还有50亿年的寿命。其中氢可燃烧90亿年,氦可燃烧10亿年,其内核会使太阳膨胀到现在半径的260倍,变为一颗红巨星,表面温度下降,光度变暗。最后其外层被抛离,露出内核变为一颗白矮星,只有地球大小但其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太阳系与智能生命人类关系最密切。宇宙大爆炸创生的物质在太阳系第三颗行星地球上演化为智能生命人类。

公元年数与干支年数的换算

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

⑴:公元年换算为干支年:

天干顺序号=(公元年数-3)÷10 的佘数

地支顺序号=(公元年数-3)÷12 的佘数

如果佘数为零,则天干顺序号为10

地支顺序号为12

将干支顺序号所代表的干支名称合起来,就是所求公元年数对应的干支年。

⑵:公元前年数换算为干支年:

天干顺序号=10-(公元前年数+2)÷10 的佘数

地支顺序号=12-(公元前年数+2)÷12 的佘数

将干支顺序号所代表的干支名称合起来,就是所求公元年数对应的干支年。

⑶:将干支年换算为公元年:

公元年数=60的适当倍数+干支配序号+3

公元前年数=60的适当倍数-干支配序号-2

干支配序号为六十花甲子,它是1至60的两位数

个位数=天干顺序号

十位数=(天干顺序号-地支顺序号)÷2

如天干顺序号<地支顺序号,则应加12 .

宇宙全景

欧洲航天局5日宣布,该机构的宇宙探测卫星“普朗克”根据此前收集的数据,绘出了首幅宇宙全景。它将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宇宙大爆炸后各种天体的形成过程。

欧航局当天发表公报说,这幅图的珍贵之处在于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形成于宇宙大爆炸时期,经过137亿年的漫长旅行才到达地球,对研究人员而言,它就是研究星系起源的活化石。

图像正中是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其周围布满了冷尘埃形成的纤维状物质,研究人员分析说,这片区域正是恒星形成的地方,而“普朗克”卫星拍下正在诞生的星体以及尚处在萌芽状的恒星。

欧航局科学和自动探测负责人戴维·索思伍德认为,“普朗克”卫星为人们开启了一扇“宝库之门”,天文学家根据它提供的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的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期末考查题

文新学院姓名:学号:

判断以下科学家与其“成就”配对的正确性:(每小题2分,共20分)

1.托勒密与“地心说” ();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4.开普勒与《行星运动三定律》();

5.伽利略与“相对性原理”();

6.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7.麦克斯韦与“电磁学说”();

8.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9.狄拉克与“量子力学”();

10.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欧几里德的主要著作有();

2.中国东汉蔡伦发明();

3.中国唐代孙思邈发明();

4.中国北魏贾思勰的主要著作有();

5.中国明代徐光启的主要著作有();

6.中国东汉张仲景的主要著作有();

7.英国的波义耳提出()理论;

8.英国的哈维建立了()学说;

9.法国的拉瓦锡建立了()学说;

10.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建立了()学说;

三、简述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四项观测证据:(30分)

四、简述宇宙的模样:(30分)

自然科学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复习要点 一、自然科学概述 1、自然科学:人类在探索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反 映自然界的现象、物质形态、结枸、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2、技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科 学知识相结合的改造自然的各种技能、工具和规则体糸。 3、自然科学的性质 (1)、自然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它没有国界、没有阶级性。 (2)、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自然科学的作用: (1)、自然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能推动杜会生产力的发展; (2)、自然科学能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5、自然科学的来源: (1)、生产实践是自然科学的最基本来源; (2)、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来源。

6、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 (1)、客观事实和理论间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2)、社会需要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历史上主要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公元前384—322年,希腊:亚里士多德“集古希腊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等知识大成的博学家,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其中,形式逻辑学和物理学对后世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较大。 2、公元前90—168年,希腊:托勒密:集地球中心论之大成,建立完整的“地心说”。 3、公元前300年,希腊:欧几里德:著《几何原本》与公理法。 4、公元前287—212年,希腊:阿基米德:著《论平面的平衡》及“浮体定律”,称物理学之父。 5、公元129—200年,希腊:盖伦著《人体各部分的功用》,并提出“灵气说”。 6、中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促进了世界文明。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复习一碱 1.定义: 2.常见的碱 3.碱的通性 二酸 1.定义 2.常见的酸 3.酸的通性 三.盐 1.定义 2.常见的盐 3盐的化学性质 四.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溶解性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2)与氢气的反应 (3)与水的反应 五、氟 剧毒最活泼的非金属 + 2 + Q 2 + 2 = 4 + 六、溴、碘 溴液态与氯气相似化学性质 碘紫黑色固体 升华:这种固体不经加热直接变成气态的现 七、硫 1.物理性质俗称“硫磺”,浅黄色,黑火药主要成分,密度 2.078g/cm3 非金属性比较活 2.化学性质 (1)、硫与非金属反应 + (无色刺激性气味) 2+ 2 +=(酸雨) +(毒臭鸡蛋气味) (2)、硫与金属反应

+ 2+ +=(硫粉处理散落贡滴) 八、氮气 1.物理物性 气态占空气78% 无色无味气体 降温---液体、固体 2、氮气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3 +(灰色) (2)、与氧气反应 +2(无色) +2=2(空气中很容易) 2+=2+ (3)、与氢气反应 +32 九、氨气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 氨气----氨水---铵肥 2、氨气易液化 -33.35℃,常压---液态+大量热 十、金属通性 80%金属元素,常温下汞为液态,其余为固态,绝大多数是银白色,只有金为

黄色,铜紫红色。电、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 1、铝 比较活泼显+3价 (1)、与氧成致密氧化膜(常温) 4+3=2 (2)、与水受热 2+62+3 (3)、与酸反应 (4)、与碱反应 (5)、铝盐 水解 净水,灭火器原料 2、铁 分布最广元素之一,合金性质优良,光亮银白色金属,7.8 g/cm3熔点153℃,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坚韧性 比较活泼,常显+3价或+2价 (1)、铁与非金属反应 3 +2 2 +32 + (2)、铁与水反应 3+4+4 (3)、炼钢、炼铁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题

自然科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地球的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 2、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的假说。 3、大约在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汇聚在一起的,叫泛大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北部的古陆和南部的古陆开始分裂。大陆中间出现了洋(1.8亿年前)。 4、板块构造理论是说:地球表层主要有六个基本板块,板块。板块运动的动力主要是地幔深处的作用。 5、英国的常被誉为“地层学之父”,提出“”后,就把时间与生物演化阶段联系起来,编篡地球的历史。 6、以为依据,人们建立了能反映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通过可以准确地得到地球的。常用的有铀-钍-铅法、铷锶法以及钾氩法。 7、地质学把地球历史大致分为:。 8、地球所经历了3次大冰期,第一次发生在;第二次发生在(石炭一二叠纪);第三次发生在。大约亿年一周期,其原因可能是太阳最绕银心的公转 9、距今约5.7-5.1亿年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凉,而海洋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出现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动物。 10、志留纪出现了半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一般身体呈蠕虫状,左右对称,全部生活在海洋中。并不是真正的鱼,它没有脊椎骨,只有一条纵贯全身的脊索作为支撑身体的支柱,这条支柱代表了脊椎的先驱。 11、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从距今4.05亿年开始,延续了5500万年之久,出现了鱼,是所有高等动物(脊锥动物)的祖先。鱼类一出现则空前繁盛,泥盆纪又称“鱼类的时代”。 12、开始于距今3.5亿年,延续了约6500万年。蕨类植物空前繁荣,还出现苏铁、银杏、松柏等植物。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 13、是地球发展史上重要的成礁期。这些具有造礁能力的生物包括钙藻类、古杯动物、钙质海绵、珊瑚、苔藓虫、层孔虫、厚壳蛤等 14、是爬行动物全盛时期,成为生物界的真正霸主。当时十分有益于陆地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整个地球都被陆生植物所覆盖,侏罗纪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公园,所以也是地球上著名的成煤期之一。晚期,出现了。 15、是地球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真正的鸟类,著名的就生活在白垩纪,它是当时最强悍的食肉动物;也是全球发生大陆漂移,又一次出现生物大绝灭的时期。在,恐龙、菊石、箭石类等完全绝灭。 16、植物在第三纪占据主要地位并获得了迅速演化,植物退居次要地位。 动物就显示出它们的竞争优势。其中,的进化速度更快,除陆地外,它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向海洋(如鲸类)和向空中(如蝙蝠类)的辐射发展。无胎盘类在等地也获得了生存空间,有袋类成了那里的主人。 17、哺乳动物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进入新生代后,有胎盘类成为哺乳动物大家族的主流。身体,具有(单孔类除外),,发达有利于延续后代等等。 18、世界大陆架总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平均宽度约为75公里。大约%的渔业资源来自陆架浅海。由大陆架向外伸展,海底突然下落,形成一个陡峭的斜坡,这个斜坡叫。约占海洋总面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一、填空 1、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这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为了使某些问题简化,不考虑物体大小与形状,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点,叫做()。但像位移这样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叫做()。 2、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叫做(),而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叫做()。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4、力和()是分不开的,不能离开它而独立存在,物体受()力是向下,()力是向上的,()是向前的,()力是向后的。 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总效果相当于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力有(大小)有(方向),还有(作用点) 5、发生形变的物体因为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 6、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大小跟弹簧伸缩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 磨擦力可以分为()()()。 9、冲量是是()和()的乘积。动量的变化等于冲量,这是结论叫做() 10、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等于零的的种状态叫做()。 11、抛体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和垂直方向的()。 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叫做(),当射角为()时,距离最远。 12、最简单的圆周运动叫做(),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方向指向()。 15、物体和稳度跟它的()和()有关。 二、问答题 一类题: 1、加速度 物体速度的改变量跟所经历时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2、离心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3、胡克定律 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4、超重 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5、失重 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6、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注意事项 (1)只有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的大小才和作用力成正比;同样地在作用力不变的条件下,才能够说物体的加速度和它的质量成反比。 (2)加速度和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总是相同。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式中的F的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 7、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注意事项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题库.doc

新疆阜康技师学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题库 (草稿) {TX|名词解释3 填空3 简答4 判断1} {PZ|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 {KD|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的描述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第四课、力和重力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第六课、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七课、牛顿第二定律第八课、牛顿第三定律第九课、动量第十课、超重和失重第十一课、抛体运动} {KD|第二单元第一课、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课、静电感应放电现象第三课、导体和电流第四课、电功、电功率第五课、电路的简单连接第六课、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七课、安全用电第八课、有关磁的知识第九课、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第十课、交流电第十一课、日光灯的工作原理第十二课、电磁波第十三课、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十四课、电磁波在现代科技方面的应用} {KD|第三单元第一课、机械能第二课、分子的运动内能第三课、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四课、原子的核式结构衰变第五课、核反应核能的利用确定发展目标} {KD|第四单元第一课、太阳家族—太阳系第二课、地球生命之源—太阳第三课、人类的老家—地球第四课、地球的卫星第五课、日食和月食第六课、恒星世界第七课、四季星空} {KD|第五单元第一课、典型的碱和碱的通性、碱的小实验第二课、酸的组成、命名和通性、酸的小实验第三课、常见盐和盐的性质、盐的小实验第四课、电解质溶液第五课、卤素、硫氮第六课、铝铁} {KD|第六单元第一课、有机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第二课、乙醇第三课、乙酸第四课、酯和油脂第五课、糖类第六课、蛋白质第七课、食品添加剂第八课、涂料} {KD|第七单元第一课、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第二课、生命的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第三课、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课、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五课、遗传和变异第六课、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七课、生物与环境第八课、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KD|第八单元第一课、幼儿科学教育的形式和依据第二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及步骤第三课、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案例} {ND|容易较易中等较难很难 一、名词解释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二课、简单运动的规律][ND|容易] [FS|4] 1.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空中从静止开始夏洛的运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三课、牛顿第一定律][ND|容易] [FS|4] 2.惯性 [答案]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TX|名词解释][PZ|第一单元] [KD|第五课、弹力和摩擦力][ND|较易] [FS|4]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学分:2分 学时:32学时 适用专业:适用对象:三年制初教专业 开课学期:每周2节课 三年制初教专业第一学期 一、课程的目标:在于认识自然本质和演变规律,从宏观上把握自然科学的性质、特点、发展方向和前沿动态,以及自然科学对人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摆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二、课程的性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是文、理、英、音、体、美所有方向学生的通识类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力求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在职小学教师的特点出发,体现教材的先进性、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 三、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设置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以有利于现代生活及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员开阔眼界,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同学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我

国许多地区小学教师文理兼教的实际需要。 四、本课程的要求是:课程内容按照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认知到应用,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了解自然界物质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从认知到应用,以兼容性强且与人们生活密切的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课题使学员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树立自然界的物质观,逐步建立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辨证观点。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的关系,认识到要加速我国的科技进步,一定要更快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科技素质,使教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教学总结 刘宾 通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学习,感触颇深。我懂得了作为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识倾向,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科学兴趣是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顺利进行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形成学生个性的重要条件。兴趣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的学习方法比有限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科学方法的核心部分是科学探究。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的方法很多,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也可以在观察中探究、在动手实验中探究、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中探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探究要求。但探究只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教师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充分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知识再学习的基础,也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也是科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今很多人把科学素养的培养理解为能力的培养或科学精神的培养,那是片面的。离开了科学知识这个基础,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空谈。 当然,科学知识的获取,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很多,如听教师讲授,自己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家庭科技活动等。 四、培养正确的科学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因此,必须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负责、勇于探究、实事求是、善于思考、乐于合作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小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终身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试题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本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此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乙车 B.甲车 C.站台 D.无法判断 2.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半程的速度是4m/s,后半程的速度是8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5.9m/s C.5.1m/s D.5.3m/s 3.沿着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块,滑到底面时() 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作匀速直线运动 C.作匀速直线运动 D.静止 4.一个静止的弹簧秤读数是G,现在弹簧秤匀减速上升,此时弹簧秤的示数() A.大于G B.等于G C.小于G D.不知道 5.一根电阻为R的铜丝,拉长为原来2倍后的电阻为() A.4R B.2R C.0.5R D.0.25R 6.以下单位对应错误的是()

A.电热——瓦特 B.电压——伏特 C.电流——安培 D.电荷量——库仑 7.一个电阻通过的电流为1A时阻值为4Ω,问通过电流为2A时,电阻大小为()Ω A.2 B.4 C.8 D.1 8.两电阻并联时电功率之比为1:2,则串联时的电功率之比是() A.1:2 B.1:4 C.2:1 D.4:1 9.做正功还是负功,决定于() A.力的大小 B.位移的大小 C.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 D.力和位移的夹角 10.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下哪个选项机械能守恒() A.刹车后,汽车逐渐变慢 B.铅球在空中滑落 C.打气筒打气 D.足球在草地滚动 11.以下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花香四溢 B.柳絮纷飞 C.樟脑变小 D.开水加糖变甜 12.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A.金星 B.木星 C.土星 D.天王星 13.日食发生在()

F13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F13 考试科目名称: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标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将历史上科学技术的各种发现与发明、科技革命与重大进展、科学家的贡献与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重大影响等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加以研究、从中得出它的发展规律与经验教训。 二、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启迪学生在了解中外科学技术的前提下学习前人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概况,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史 1、了解中国原始社会的科学技术。石器和火、原始农牧业、原始手工业、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原始宗教神话自然观。 2、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科学技术。甲骨文、青铜冶铸、农牧业、手工业、自然科学、自然观。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冶铁采矿技术的早期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水利工程的兴建、《考工记》与《墨经》、天文学、数学、地学、中医理论的奠基、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和学术争鸣。 4、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与水利、冶金、造纸与漆器、建筑和交通运输、纺织与机械制造、天文历法与张衡、物理学与化学、中外交通、贸易与科学文化交流、自然观。 5、熟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农业和农学著作、天文学、数学、地学、医药学和医学教育、炼丹术、化学、瓷器和冶金、佛教建筑、机械制造、自然观和宇宙论。 6、掌握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技术。茶和农业生产技术、雕版印刷术和造

中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期中测试题

宕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在描述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_________,一般研究地面上的物 体运动,时常取______作参照物。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 叫做______________运动,简称为__________运动;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____________运动,简称__________运动。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___________运动或______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 惯性,一般可以说,______是物体惯性的量度,______越大,惯性越大。4、不均匀物体的重心位置,除跟物体的______有关外,还跟物体内______的分 布有关。 5、实验表明,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度 成正比。 6、摩擦力可以分为______摩擦力、______摩擦力和_____摩擦力。 7、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_____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8、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________成正比,跟物体的_______成反比,加速度的 方向跟____的方向相同。 9、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上。 10、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_____定理。 11、10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直线运动,在受到一个恒力作用4s后,速度变为2m/s。则物体在受力前的动量是_______;在受力后的动量是_______;物体受到的冲量为_______;恒力的大小为_______,方向是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所说的“旭日东升”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A、太阳 B、月亮 C、地面 D、云 2、.一同学沿跑道跑了400m又回到原处,他跑的位移是() A、400m B、200m C 、0m D、100m 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速度 B、加速度 C 、位移D、路程 4、炮弹以850m/s的速度从炮口射出,这个速度指() A、平均速度 B、即时速度 C 、线速度D、末速度 5、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一般取() A、9.8 m/s2 B、8.9 m/s2 C、10 m/s2 D、0 m/s2 6、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物体的速度() A、一定很大 B、速度变化一定很大C 、速度变化一定很快D、无法判断 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8、如果摩擦阻力忽略不计,玻璃球沿斜槽向下滚动,是什么运动?()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A、超重 B、失重 C、完全失重 D、完全超重 10、哪一种平衡物体的重心不变?() A、稳定平衡 B、不稳定平衡 C、随遇平衡 D、无法判断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2014—2015(下)高一春季学前教育专业《自然科学基础》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m =F/m =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 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5.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完整版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规律被称为()。 5.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4.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5.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惯性 3.摩擦力 4.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牛顿第二定律 五、简答题(共30分) 1.汽车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当车突然开动时呢(8分) 2.两辆在公路上直线行驶的汽车,他们的距离保持不变,是说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两辆汽车都是静止的以什么物体作照物,两辆汽车都是运动的能否找到这样一个参照物,一辆汽车对它是静止的,另一辆汽车对它是运动的(3分) 3.下列各种摩擦各属哪一种摩擦( 4分) (1)小朋友从滑梯上下滑时,小朋友与滑板之间的摩擦; (2)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球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3)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手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 60 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 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2、掌握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三大发现 3、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二)运动和力 1、了解机械运动、参考系、位移、质点、时间、重力加速度,了解静摩擦力,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质量,了解牛顿第三定律,了解超重和失重 2、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理解力、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标量和矢量等概念,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理解动量、冲量的概念,理解动量定律,理解物体的平衡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三)电与磁 1、掌握电场和磁场的基础知识,掌握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运算 2、学会计算简单电路的电功、电功率以及导体中电流产生的热量,掌握电流的磁场和电磁感应现象 3、了解直流电动机和日光灯的工作原理,掌握安全用电常识,了解电视、雷达 和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字影碟机的使用和保养 4、学会运动电磁学的简单知识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 (四)光、热、声 1、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以及光学仪器 2、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3、掌握热传递规律,知道雨露霜雪的形成 4、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现象 (五)物质结构与能量守恒 1、掌握功、功率、功和能的关系,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换,机械能守恒定律 2、理解分子的大小、质量,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内能 3、了解原子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衰变、半衰期,反射性的应用、污染和 防护 4、了解核反应,裂变和聚变,核电站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1

1. 甲、乙二人坐在行驶的轮船船舱里,甲说;“相对于船舱里的物体,我的位置没有变化,我是静止的”。乙从船舱的窗口看到岸边的建筑物说:“相对于岸边的建筑物,我的位置在变化,我是运动的。”你认为谁说的对?() A.甲正确,乙错 B.乙正确,甲错 C.甲、乙都错 D.甲、乙都正确 2.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竖直向上跳起,结果仍落在车厢的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地板给他向上的力,推他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带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一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更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火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3. 在滑雪之前,往往在滑雪板上涂蜡。涂蜡的原因是() A.防止滑雪板侵湿 B.防止滑雪板磨损 C.增大摩擦力 D.减小摩擦力 4. 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 A.F=a/m B.a=F/m C.F=m/a D.以上都不正确 5. 一个作均匀圆周运动的物体,当所受的外力消失时,则可能() A.慢慢的停下来 B.仍做均匀圆周运动 C.做均匀直线运动 D.无法确定 6. 甲、乙两组同学举行拔河比赛,在比赛过程中的某段时间内,看到绳子被甲组同学匀速地拉过去,此时关于甲、乙两组同学对绳子拉力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小于一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B.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大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C.甲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组同学对绳子的拉力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 7. 下列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风力 B.速度 C.质量 D.位移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一位同学沿半径为20m的圆形跑道跑了半圈,在这一过程中,它通过的位移是(),他通过的路程是()。 2.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里,悬挂一个小球如果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做()运动;如果小球突然向反方向摆动,说明列车在()。 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等于在地球上的1/6,在地球上重560N的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这个人的质量为()。 4.实验表明:弹簧发生()时,在弹性范围内,弹性力的大小跟()成正比,这一规律被称为()。 5.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分别作用在()上,这一规律被称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推车运动时,人对车有力的作用。当人对车停止用力后,车会慢慢地停下来,这一现象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2.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速度就会越大。() 4.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合力逐渐减小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5.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由落体运动 2.惯性 3.摩擦力 4.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牛顿第二定律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与答案

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练习及答案 填空题 第一章 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__造纸术___、___印刷术__、___指南针___、__火药____。2.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___古代____、___近代____和___现代____三个阶段。 3.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是___太阳中心说向神学的挑战___、___血液循环学说对神学的打击___和__伽利略为近代自然科学开辟道路___。 4.提出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和确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是法国化学家____拉瓦锡______。5.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______细胞学说_________、______达尔文进化论_______和___ __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_____。 6.假说的基本特征是:____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____、___具有一定的猜测性___。 7.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探索_______、____解释______和___检验______。 8.自然科学是以____自然___为研究对象的科学,__实验___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9.科学是由一系列的___原理____、___原则____和___学说____组成的知识体系。 10.___原子____是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 11.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____概念____、____判断____、____推理____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第二章 12.地球的外部圈层由_____大气圈______、____生物圈_______、和____水圈_______组成。13.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称为___同位素_____。 14.海底地貌中深度和坡度很小的是____大陆架_______,坡度较大的是___大陆坡________;大洋的主体是____大洋盆地_______,深度很大但坡度很小。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答案

2019下半年幼儿教育专业19秋幼师班《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基本特征的是( d ) A.生产能力 B.面积有限 C.季节变化 D.随空间变化 2. 下列不是可再生资源的是( c ) A. 水资源 B. 生物资源 C. 矿产资源 D. 森林资源 3. 古希腊自然科学的主要特点是?( b ) A. 自然科学与哲学相分离 B. 把自然科学与哲学融为一体 C. 各派别之间争论激烈 D. 物理学已经有了一定发展 4.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 d ) A. 造纸、印刷术、彩陶、火药 B. 造纸、印刷术、圆周率、火药 C. 造纸、印刷术、火药、曲尺 D. 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b ) A.走过不卫生的公厕,闻到臭味。 B.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尘飞扬 C.糖块溶于水中尝到甜味 D.往湖中排放有毒的化学废水,整片湖受到污染 6. 看见半生不熟的杏子时流口水是什么现象?( C ) A. 非条件反射 B. 神经调节 C. 条件反射 D. 体液调节 7. “仪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的是什么现象?(B ) A.遗传 B.变异 C.生殖 D.发育 8. 下列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C )。 A、电 B、汽油 C、煤 D、焦炭9. 下列不属于地球外能源的是?(D ) A. 太阳能 B. 水能 C. 风能 D. 地热 10. 下列科学家中对血液循环理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 ) A. 维萨里 B. 哥白尼 C. 伽利略 D. 布鲁诺 11.因宣传日心说被教会处以火刑的是?( B ) A、哥白尼 B、布鲁诺 C、塞尔维特 D、伽利略 12.21世纪人们关注的自然科学三大问题是?( A ) A、能源、环境、信息 B、能源、人口、粮食 C、人口、粮食、化工 D、环境、地震、人口 13.日食必定发生在什么时候?( B )。 A、农历十五 B、农历初一 C、农历十六 D、农历初二 14.臭氧层被破坏有什么危害?( b ) A、温室效应,温度升高 B、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生率 C、增加夜盲症的发生率 D、植被为减少土壤沙漠化 15.人体内蛔虫与人的关系是?( c ) A、共生关系 B、互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共栖关系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 x) 1. 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 ( v) 2. 音量取决于声音所具有的能量,能量越大音量越大声音越小。( v ) 3. 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 x) 4. 现在的科学技术可以使人们提前的预知地震的到来。 ( V ) 5.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 ( X) 6. 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可以创造自然,改变自然。 ( V) 7.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 ( X) 8. 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需要坚决抵制。 班级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