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六(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森林热闹的森林里,有许多鸟儿,它们为了保护树木,成立了一支森林护卫队,由喜鹊担任队长。
猫头鹰第一个飞来说:“我可以在夜里捉田鼠,保护森林。
”啄木鸟飞来说:“我为树治病,使树木长得更茂盛。
”黄莺也急急忙忙飞来了,说:“要说在森林里捉害虫,我是数一数二的。
”喜鹊说:“你们三个都有自己的本领和长处,现在我宣布,你们三个都成为森林护卫队的队员。
”从此,它们日日夜夜保护着树木。
(1)找出鸟儿们说的话。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森林护卫队队长是______,队员有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可以在夜里______。
______捉害虫的水平是数一数二的。
(3)喜鹊为什么宣布它们三个成为森林护卫队的队员?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老师暗示大家暂时别管他,开始上课。
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说:“卡罗纳,别哭了。
”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
母亲把我推开,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当时我并不明白母亲的用意。
过了一会,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1)《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______》,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
这是一部______儿童小说。
小学阶段有多篇课文选自这本书。
(2)安慰别人也是一门学问,请认真读课文,看看面对痛苦的卡罗纳,老师和母亲是什么样的表现,请用横线划出。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朋友遇到困难时,你怎样安慰他(她)?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竞赛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
心灵有耳一个小女孩因为长得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且,谁叫她永远穿着一件又旧又不合身的衣服哩!小女孩躲在公园里伤心地流泪。
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得很难听吗?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低声唱了起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唱累了为止。
“唱得真好!”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让我______(度渡)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小姑娘惊呆了!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
他说完后站起来顾自走了。
小女孩第二天_______(在再)去时,那老人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满脸慈祥地看着她微笑。
小女孩于是又唱起来,老人聚精会神地听着,一副陶醉其中的表情。
最后他大声喝彩,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唱得太棒了!”说完,他仍顾自走了。
这样过了许多年后,小女孩成了大女孩,长得美丽窈窕,而且成为小城有名的歌星。
但她忘不了公园靠椅上那个慈祥的老人。
一个冬日的下午,她特意去公园找老人,但她失望了,那儿只有一张小小的孤独的靠椅。
后来才知道,老人早就死了。
“他是个聋子,都聋了20年哩!”一个知情人告诉她。
姑娘惊呆了。
那个天天屏声静气聚精会神听一个小女孩唱歌并热情赞美她的老人,竟是个聋子!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孤独——(____)反义词:热情——(____)3.短文两次写到“小姑娘惊呆了”,联系上下文,说说姑娘“惊呆”的原因。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两次写到老人说完话后“顾自走了”,你知道老人为什么这样做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老人的神态描写,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训练(精编版)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训练(精编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
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
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
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
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
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
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
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
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
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竞有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
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
中国皮影戏在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
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姓名: _________(一)长征中的炊事班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dān d àn)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重负担.( dān d àn)呢?我没同意。
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
情况越来越严重。
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ti āo ti ǎo)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 dǎo d ào)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
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走。
草地的天气变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
汤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
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
仅仅半天工夫,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两个同志,怎能不伤心呢?第五天晚上宿营时,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
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休息。
于是我便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
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
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
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锅灶前。
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
每天宿营,部队还是照常有开水和洗脚水。
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
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
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
可是,在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
1. 在选文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读音,画“√”。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外阅读。
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
”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
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
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多尔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
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
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
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
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
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
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
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
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_(一)长征中的炊事班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dān dàn)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重负担.(dān dàn)呢?我没同意。
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
情况越来越严重。
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tiāo tiǎo)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dǎo dào)下去,一声不响就牺牲了。
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走。
草地的天气变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
汤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
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
仅仅半天工夫,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两个同志,怎能不伤心呢?第五天晚上宿营时,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
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休息。
于是我便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
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
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
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锅灶前。
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
每天宿营,部队还是照常有B.“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一句表现了吉鸿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
C.“‘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一句写出了特务的慌张和胆怯神色。
D.文章是以倒叙写法行文的。
5.标题“死也不倒下”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睡眠最少的人(节选)周恩来去世后,许多身边的同志回忆,认为他是全国睡眠最少的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试卷 课外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文言文《王安期不鞭书生》,完成后面的习题。
(50分)王安期不鞭书生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
吏系①得一夜行人。
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
”吏曰:“鞭.乎?”王曰:“鞭挞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
(有改动)【注释】①系:抓。
②致:达到。
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0分)(1)乱:___________________ (2)云:___________________(3)鞭:___________________ (4)释:___________________2. 下列加点的“之”与“释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8分)A. 久而久之.B. 求之.不得C. 君将何之.D. 井底之.蛙3. 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读了这则故事,你认为王安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50分)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①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寻人启事的写法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
老师还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来写。
②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学生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学生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________,也谈不上________,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________而不于________。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3)喜鹊为什么宣布它们三个成为森林护卫队的队员?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电话铃响了。我拿起听筒,听到对方在唤“张老师”,我问:“你是我的哪位弟子?我怎么听不出来?”对方笑了,说:“张老师,不怪您,我都毕业五年了。我没考上大学,总觉得没脸见老师,这么多年也没回过母校……今天我终于凭实力竞争得到了厂长这一职务。上面让我填一张履历表,在填高中阶段的证明人时,我写上了您的名字,不知咋的,就特激动,特想您!赶紧找到您的电话号码,拨通了这个电话……”
(2)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
(3)请找出短文中的感叹句。
(4)将表示那人喜欢小葫芦的句子抄下来。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快去请猫头鹰!”老熊打断了他的话。
结果,请来了猫头鹰,后来又请来公鸡,后来又请来仙鹤……这些医生和啄木鸟一样,都不肯由自己来承担医疗责任。大家推来推去,最后还是决定等下去,让疖子自己破。
老熊在床上翻滚挣扎,疼得乱叫,无意之中碰到了一只蜜蜂。蜜蜂狠狠蜇了老熊一针。老熊浑身一哆嗦,病立刻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第1页,总6页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六阅读一 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2页,总6页4.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二 小溪我是一条流淌在崎岖山间的小溪。
我满身洒着细碎的光亮,怀着对大自然奇妙的幻想,流啊,顺着山绕过石,不停地流。
我有时被乱石阻塞,有时被泥沙搅混,但我浑浑噩噩,不知宇宙的真谛为何,不知生命价值何在。
我绕过碎石,抖抖泥沙,又淙淙地向前流去。
还不时仰望夜空,欢乐地听起夜莺的歌唱。
一次,猛地撞在重迭的巨石上,我似乎被击碎了。
呻吟着看着自己——我已经变成一畦小水洼,瑟缩在巨石缝隙中。
喘息一会,感到不自在,我想跳出去,却跳不出。
怎么办?我悲伤地哭了。
突然大石缝隙中闪过几缕阳光,随着阳光响起亲切的声音:“小溪,生活的真理你知道么?挣扎——奋斗——拼搏——超越。
”我听着,却不知这声音含意。
我无力挣扎,昏昏睡去。
醒来了,不知怎么,我又成了小溪。
原来是我身边的水多了,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
我又是我了!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我流淌在山间小路上,路边盛开着艳丽的鲜花,峻岩上嫣红的桃花,轻盈的绿柳,笑靥迎人。
我挨着她们轻轻地流过。
她们对我说:“小溪,你就这样快活轻松地流下去吧,这就是你的幸福,你的归宿。
”我点点头,得意地顺流而下。
一天,突然天昏地暗,山崩地裂般一声巨响,我猛地不能动弹了。
我看不见天,看不见地,看不见红桃绿柳。
我虚飘飘不知自己是否存在。
我死了,却又渐渐苏醒。
我瑟缩在一层硬壳里动弹不得。
溪水被阻隔,我渐渐枯竭、干涸……咱等待死亡么?我虚弱地问自己。
突然岸缝间闪烁着几束阳光。
“啊,太阳!”我大喊着,“我真喜欢你,你是万物之母,你是光明的源泉,如今你又出现了,我要奔向你,请你救救我吧!……”忽而阳光不见了,我听见发自宇宙、也好像发自我自身深处的声音:“挣扎、奋斗、拼搏、超越,你才能找回自我!”我沉默了,我想着那欢乐的玫瑰色的日子,但那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
永恒的、永恒的真理是什么?我叹息、我思索、我寻觅……阳光又出现了,而且愈来愈灿烂,我似乎有所领悟,于是我开始挣扎,开始奋斗。
几经拼搏,几经寻觅,我身上的溪水渐渐多了,渐渐活而有力了。
猛一挣扎,我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
经此挫折,我反而比过去粗犷了,宽阔了。
我跳跃在岩石树隙间,有意地寻觅起同伴——原来道道山梁间都有那么多或比我大,或比我小的溪流。
它们都和我一样不停地向前奔泻。
大自然使我们越靠越近,越聚越宽。
终于我们汇聚成河、汇聚成大江,最后我和我的同伴们一齐涌向无边的大海。
在大海里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因为我已把我的涓涓细流,无条件地奉献给了大海。
5.小溪是“欢乐”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散文写小溪遭遇了两次挫折,说说她是怎样战胜第二次挫折的。
试卷第3页,总6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的小溪是怎样懂得“挣扎、奋斗、拼搏、超越”这一生活的真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的小溪先后两次走出困境,第一次是“自然地从石缝中窜了出来”,第二次是“竟从埋藏我的地下跳了出来”。
说说“窜”与“跳”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最后一段说“我才发现我是一条美丽的小溪”,你认为小溪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三 人生的标点符号①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
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
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
②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③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
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④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
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
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⑤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
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⑥我茫然了。
⑦“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
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
”10.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四试卷第4页,总6页失去的一天妈妈清晨去上班,她把9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你已经放假,你今天的任务是: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
”佩佳想再睡会儿,妈妈上班的时候睡觉才香呢!但他醒来时,太阳已经当空,他想马上开始干活,不过他想了想:还来得及呢!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绿荫如盖的桑树下,他想:“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
”然后他跑到果园里去,吃了一些鲜果,跟蝴蝶嬉戏了约莫半个小时,然后又在桑树下坐了下来。
傍晚,妈妈回来了,她问儿子:“说说看,孩子,你都干了些什么啊?”可佩佳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望着妈妈的眼睛。
“你要知道,我的孩子,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读过《远处的青山》的人。
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走吧,我会告诉你,人们在你失去的这一天当中做了些什么事。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块刚犁过的田地上,指着说:“昨天这里还是一片收割后的麦茬地,今天都已全部翻耕了一遍,这是拖拉机手干的活。
”妈妈把儿子领到用砖砌成的墙跟前,说道:“这里早晨还只有花岗石打下的基脚,可现在已经是一堵用砖砌成的墙了,瞧,砌工干得多么出色。
”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座白色的大楼前,这里的一切——空气也好,墙壁也好,甚至楼房前面的青草地也好,都散发着面包的芳香。
“这是面包房。
早晨,这些面包还是面粉,可现在令人馋涎欲滴……面包师整天工作,汽车一开来,面包就要到商店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