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精选详解(三十)
宋词精选原文与解析

宋词精选原文与解析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和深厚的情感表达。
本文将为读者精选数首宋词原文,并进行对其解析,带您领略宋词的艺术魅力。
一、《青玉案·元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解析:这首词是宋代文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词中描绘了一幅元宵节的美好景象和丰盈的情感。
从"东篱把酒黄昏后"这句开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温馨的氛围中。
"有暗香盈袖"则表达出节日的喜庆和浓烈,以及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词末的"人比黄花瘦"则是通过对自身形象的描绘,暗示诗人对岁月的感慨和精神的空虚。
二、《浪淘沙·夜泊秦淮近眠起》夜泊秦淮近眠起,夜游应是艳遗钱。
月色三分满,江水十分清。
沙边石上摇金线,光入明珠缀紫烟。
争渡斜阳里,心期隔在天涯远。
解析:这首词是宋代文人杨慎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开篇便直接点出了夜晚停泊在秦淮河畔的情形。
接下来的几句以月色和江水的描绘为主线,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
"争渡斜阳里,心期隔在天涯远"则是通过对"心期"(对某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将自身与诗中人物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三、《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解析:这首词是宋代文人杨花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开篇描绘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在雨中的景象,通过不同的场景和描写手法展现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而今听雨僧庐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身感慨的诗人的心情。
四、《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解析:这首词是宋代文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关于宋词精选大全12首(最新)

1.宋词精选《望江南》作者: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萍洲。
2.宋词精选《如梦令·春景》作者:秦观门外绿荫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风弄一枝花影。
3.宋词精选《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宋词精选《卜算子·咏梅》作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宋词精选《减字木兰花》作者:纳兰性德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6.宋词精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7.宋词精选《点绛唇·燕雁无心》作者:姜夔(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8.宋词精选《浣溪沙·钗燕笼云晚不忺》作者:姜夔(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钗燕笼云晚不忺。
拟将裙带系郎船。
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如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些儿闲事莫萦牵。
9.宋词精选《秦楼月·楼阴缺》作者:范成大楼阴缺。
阑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10.宋词精选《点绛唇·试灯夜初晴》作者:吴文英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
情如水。
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11.宋词精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高考古典诗词阅读鉴赏全解《宋词三百首》卷十

5.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注释:
参考答案: 1、①开篇以“问”写送别,点明离别之意,奠定全词的情感基调。②问友人因何事隐
去,引出后文“报国无门空白怨,济时有策从谁吐?”的回答,既是对友人怀才不遇的同情 与理解,亦是作者白我心声的吐露。
2、①对友人即将远离,依依惜别的深情:作者不舍友人离去,甘愿一醉留友,但友人 不得不离去,只得临行前以歌无奈相送,这种矛盾的心情体现了与友人的深情厚谊。②对友 人未来生活的关切和忧虑:问友人“欲归伺处”,表达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切与忧思。③对 年华已逝而功业未成的感慨:“世事悠悠浑未了”两句既是在抒发对李珙被迫辞官漂泊江湖 的痛惜,又有对白己受谗被贬的感慨。④对朝廷昏聩无能的悲愤:志士有报国之心却无用武 之地,世事纷乱山河破碎,“笑问青天”天却“无语”,委婉地表达对朝廷昏聩的悲愤。
4.谒金门·花过雨(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释:
①李好古:南宋词人。少年时曾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 ②“玉关”,原指玉门关,后泛指边塞。 ③“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
1、这首词的题目为“怀故居”,上阕采用 手法,描写 这一主体形象,表现一种春 仍归来,人无归处的情感。
参考答案: 1、上片主要描写了诗人简洁清幽的居住的环境,下片主要写自己处世的随和的态度与
宋词三十首

宋词三十首下面是整理好了的有较高水平的宋词30首!流传千古,中国诗词的巅峰之美。
一、青玉案(宋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二、临江仙(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三、摸鱼儿(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四、虞美人(宋蔣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五、钗头凤(宋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六、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七、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八、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九、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词大全(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宋词大全(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讲解)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
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代,大盛于两宋。
词又称“诗馀”、“长短句”有固定的词牌。
风格独特:一是合音律;二是含蓄。
“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诗之意阔,词之言长”。
收集整理各类古籍资料,对古代宋词进行归纳整理,将宋词大全提供给广大宋词爱好者学习欣赏。
喜欢宋词的朋友可以到的宋词鉴赏栏目欣赏宋词:宋词鉴赏:/songci/宋词名家作品欣赏:●苏轼●辛弃疾●姜夔●周邦彦●柳永●张先●欧阳修●李清照●朱敦儒●陆游●史达祖●元好问●刘辰翁●周密●王沂孙●张孝祥●蒋捷●张元干●陈亮●刘过●温庭筠●张炎●刘克庄●秦观●吴文英●晏几道●贺铸●黄庭坚●晏殊●纳兰性德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以晏殊、欧阳修为领袖的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南宋时期。
风格流派以婉约、豪放二派为主。
婉约派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使人莫名的惆怅;豪放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令人何等的激昂!当词在晚唐时期刚形成时。
它只是在酒席与花间唱唱,多是即景生情之作,写些哥呀妹呀、爱呀怨呀的东西。
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篇幅也短小。
早期的一部词集,取名为《花间集》,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也有人在词中写一些个人的身世之感。
如南唐后主李煜,被大宋政府俘虏后,天天以泪洗面,写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词,这就使词的表现内容有所丰富。
宋朝统一天下后,歌舞升平。
于是文人们又去写他们的诗酒生活。
这样,宋初的词与唐五代又有几分相同。
有一个叫柳永的词人,经常出入酒楼。
加上他个人的怀才不遇,所以,在词中常写歌女的歌舞生活和自己的飘荡人生,借才子佳人的题材,说心中的感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等到苏轼出现,情况发生了变化。
他在词中什么都写,写法也大胆,可以不讲究声律,于是写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宋词精选30首

宋词精选30首及简要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内容:描写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以及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和对逝去爱情的思念。
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李清照内容: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内容:以明月为象征,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内容:描绘了主人公对逝去春花秋月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爱情的追求。
5.《渔家傲·西塞山前白鹭飞》-杨万里内容:以渔家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6.《浣溪沙·疏影横斜水清浅》-李清照内容:描绘了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7.《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内容:以出猎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8.《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辛弃疾内容:以小山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陆游内容:以登固亭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10.《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辛弃疾内容:以长江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1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内容:描绘了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1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内容:以出猎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13.《浣溪沙·疏影横斜水清浅》-李清照内容:描绘了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宋词三百首大全

宋词三百首大全
摘要:
一、宋词简介
1.宋词的起源和发展
2.宋词的特点和影响
二、宋词三百首的概述
1.宋词三百首的选编背景
2.宋词三百首的选编标准
三、宋词三百首的具体内容
1.豪放派作品
2.婉约派作品
3.其他代表性作品
四、宋词三百首的价值和影响
1.对后世文学的启示和影响
2.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正文: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起源于唐代,繁荣于宋代。
它以抒情为主,形式多样,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宋词的发展推动了当时文学的繁荣,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词三百首》是一部收录了宋代著名词人代表作品的选集,它由清代的朱孝臧编辑,是研究宋词的重要资料。
《宋词三百首》选编的标准主要是选取词
人的代表作,以豪放和婉约两大派别为主线,兼顾其他风格和题材。
在《宋词三百首》中,豪放派作品和婉约派作品是两大亮点。
豪放派作品以苏轼、辛弃疾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词作气魄宏大,意境开阔,具有强烈的个性。
婉约派作品以柳永、晏几道等人为代表,他们的词作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此外,《宋词三百首》中还有许多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欧阳修的《蝶恋花》等。
《宋词三百首》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阅读《宋词三百首》,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词句,还可以了解宋代的历史、文化和社会。
宋词精选10000篇大全集(300—600篇)

宋词精选10000篇⼤全集(300—600篇)300.⾏⾹⼦·述怀宋代:苏轼清夜⽆尘。
⽉⾊如银。
酒斟时、须满⼗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中⽕,梦中⾝。
虽抱⽂章,开⼝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时归去,作个闲⼈。
对⼀张琴,⼀壶酒,⼀溪云。
中秋登楼望⽉宋代:⽶芾⽬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修⽉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陶者宋代:梅尧⾂陶尽门前⼟,屋上⽆⽚⽡。
⼗指不沾泥,鳞鳞居⼤厦。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楼宋代:苏轼彭城夜宿燕⼦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如霜,好风如⽔,清景⽆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见。
紞如三⿎,铿然⼀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处,觉来⼩园⾏遍。
天涯倦客,⼭中归路,望断故园⼼眼。
燕⼦楼空,佳⼈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浣溪沙·⽟碗冰寒滴露华宋代:晏殊⽟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雪透轻纱。
晚来妆⾯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酒红初上脸边霞。
⼀场春梦⽇西斜。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宋代:王安⽯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为钓叟⼀耕佣。
若使当时⾝不遇,⽼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
直⾄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调歌头·细数⼗年事宋代:范成⼤细数⼗年事,⼗处过中秋。
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头。
⽼⼦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南楼。
星汉淡⽆⾊,⽟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
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貂裘。
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西江⽉·梅花宋代:苏轼⽟⾻那愁瘴雾,冰姿⾃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么凤。
(么同:⼳)素⾯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少年游·并⼑如⽔宋代:周邦彦并⼑如⽔,吴盐胜雪,纤⼿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精选详解(三十)
千秋岁·水边沙外
宋代:秦观(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
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
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水边沙外。
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
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韵译
浅水边,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气悄然尽退。
枝头繁花,晴光下的倩影,纷乱如坠地颠颤微微。
流莺在花丛,轻巧的啼啭声,听来太急促,太细碎。
啊,只身飘零,消愁的酒盏渐疏,难得有一回酣然沉醉。
日复一日的思念,心身已煎熬成枯灰。
相知相惜的挚友,迢迢阻隔,眼前,悠悠碧云,沉沉暮色,相对。
想当年,志士俊才共赴西池盛会,一时豪情逸兴,华车宝马驱弛
如飞。
不料风云突变,如今,看携手同游处,剩几人未折摧?啊,秉舟绕过日月,那梦已断毁,只有镜中古铜色,照出红润的容颜已非。
春,去了落花千点万点,飘飞着残败的衰颓,牵起一怀愁绪,如海,潮涌潮推。
散译
浅浅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悄一悄地溜走了。
花影摇曳,莺声呖呖。
因人在外地漂零,不能在一起喝酒,彼此相思,衣带也宽松了。
所等之人迟迟不来,同自己相对的只有黄昏天边的碧云。
一忆往昔汴京金明池相会,同僚们一块乘车出游。
握手言观处,今日还有谁在?回到皇帝身边的好梦破灭了,一照镜子才发现容颜渐老。
好的光景不再,官僚们的愁苦如海深。
注释
①碎:形容莺声细碎。
②飘零:飘泊。
疏酒盏:多时不饮酒。
③宽衣带:谓人变瘦。
④西池:故址在丹阳(今南京市),这里借指北宋京都开封西郑门西北之金明池二秦观于元佑间居京时,与诸同僚有金明池之游会。
⑤鹓鹭:鹓(yuān)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
《隋书·音乐志》:“怀黄绾白,鹓鹭成行”,鹓鹭即指朝廷百官。
飞盖,状车辆之疾行,出自曹植《公宴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这里代指车。
⑥日边:见《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入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间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口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以日边喻京都帝王左右。
清梦:美梦。
⑦朱颜:指青春年华。
⑧飞红:落花。
创作背景
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亲政后起用新党,包括苏轼、秦观在内的一大批“元祜党人”纷纷被贬。
这首词就是秦观被贬之后的作品。
至于写作时地,一说是绍圣二年(1095)谪处州(今浙江丽水)时所作;一说是绍圣三年在谪郴州途中作于衡阳。
秦瀛《重编淮海先生年谱节要》,绍圣二年乙亥(1095)少游“在处州……又游府治南园,作《千秋岁》词。
后范成大爱其‘花影莺声’之句,即其地建莺花亭。
”但吴曾《能改斋漫录》及曾敏行《独醒杂志》都说是作于衡阳,后呈孔毅甫。
细考秦观于绍圣三年由处州被贬再去郴州,他经衡阳时已届秋冬,这与其擅长精确的描写特定环境中景物与情思,以及此词所写春景春情不合。
该词应当是作于处州,至衡阳后抄录呈给太守孔毅甫。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代: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
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译文
深秋霜降时节,水位下降,远处江心的沙洲都露出来了。
酒力减退了,才觉察到微风吹过,让人觉得凉飕飕的。
破帽却多情留恋,不肯被风吹落。
重阳节如何度过,只借酒消忧,打发时光而已,世间万事都是转眼成空的梦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
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均会大减,连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会感叹发愁了。
注释
⑴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
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
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
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片各四句用韵。
另有五十八字体。
又名《好离乡》、《蕉叶怨》等。
[2]
⑵重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⑶涵辉楼:在黄冈县西南。
宋韩琦《涵辉楼》诗:“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
山光遍轩楹,波影撼窗牖。
”为当地名胜。
苏轼《醉蓬莱》序云:“余谪居黄州,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西霞楼。
”徐君猷:名大受,当时黄州知州。
⑷水痕收:指水位降低。
⑸浅碧:水浅而绿。
⑹鳞鳞:形容水波如鱼鳞一般。
⑺破帽句:《晋书·孟嘉传》载孟嘉于九月九日登龙山时帽子为风吹落而不觉,后成重阳登高典故。
此词翻用其事。
⑻若为酬:怎样应付过去。
⑼尊:同“樽”,酒杯。
⑽休休:不要,此处意思是不要再提往事。
⑾明日句:唐郑谷《十日菊词》:“节去蜂蝶不知,晓庭还绕折空枝。
”此词更进一层,谓重阳节后菊花凋萎,蜂蝶均愁。
苏轼《九
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故其《与王定国》中提到此句。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于元丰五年(1082年)重阳日郡中涵辉楼宴席上为黄州知州徐君猷而作。
贺圣朝·留别
宋代:叶清臣(叶清臣(1000─1049)北宋名臣。
字道卿,长洲人(今苏州市)。
天圣二年(1024)榜眼。
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进直史馆。
论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为仁宗采纳,仲淹等得近徙。
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
知永兴军时,修复三白渠,溉田六千顷,实绩显著,后人称颂。
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
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
《宋史》、《东都事略》有传。
《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
满斟绿醑留君住。
莫匆匆归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
且高歌休诉。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译文
斟满淡绿色的美酒,请您再住几日,不要就这样匆匆离去。
剩下的三分春色,二分都是离愁别绪,一分又充满了凄风苦雨。
年年都见花开花谢,相思之情又有多少呢?就让我们高歌畅饮,不要谈论伤感之事。
明年牡丹盛开的时候,不知我们会在哪里相逢?
注释
⑴贺圣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花间集》有欧阳炯词,
本名“贺明朝”,《词律》混入“贺圣朝”,误。
有十余种格式。
此词格式为:双调四十九字,仄韵格,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三仄韵。
⑵绿醑(xǔ):即绿色的美酒。
⑶几许:犹言多少。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在北宋首都汴京时留别友人之作,具体作年难以确证。
《宋史》本传载叶清臣为人豪爽刚直,敢于在宋仁宗前直言时政阙失,不畏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