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方集锦』治夏季皮炎妙方(方2首)
皮肤科常用中药处方

皮肤科常用中药处方1. 一贯煎〔《柳州医话》〕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成效:养肝阴、疏肝气。
适应证:肝阴缺乏、胸胁不舒或疼痛等症。
2. 二妙散〔丸〕〔《丹溪心法》〕苍术黄柏成效:清热化湿。
适应证:湿疹、臁疮。
3.消风散金银花刺蒺藜防风蝉蜕僵蚕丹皮生地黄成效: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适应证:荨麻疹、湿疹、皮炎等属血热者。
4. 十全大补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肉桂成效:益气补血。
适应证:皮肌炎的气虚、血虚及脾虚型。
5. 七三丹熟石膏7份,升丹3份共研细末。
成效:提脓祛腐。
适应证:流痰、瘰疬等,溃后腐肉难脱,脓水未尽者。
6. 七宝美髯丹〔《召应节方》〕制首乌牛膝补骨脂茯苓当归菟丝子枸杞子成效:补肾,乌须发。
适应证:脱发、白发。
7. 三黄洗剂大黄黄柏黄芩苦参成效:清热、止痒、收湿。
适应证:外用于急性接触性皮炎、疖等。
8. 三虫散全蝎蜈蚣白僵蚕等分研末成效:熄风消痰。
适应证:治喉堵塞。
9. 马齿苋水剂〔《简明中医皮肤病学》〕马齿苋煎水成效:清热收湿。
适应证:脓疱疮、足癣等感染糜烂等。
10.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金银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蒲公英野菊花成效:清热解毒。
适应证: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如脓疱病、毛囊炎及疖等。
11. 天麻钩藤汤〔《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茯神石决明黄芩山栀子杜仲川牛膝桑寄生首乌藤益母草成效:平肝熄风。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血虚肝旺型。
12.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熟地山萸肉干山药丹皮白茯苓泽泻成效:补肾水、降虚火。
适应证:红斑狼疮辩证属肝肾阴虚证者。
13. 化斑汤〔《温病条辨》〕石膏知母甘草玄参犀角粳米成效:清热凉血。
适应证:血热型白疕、红斑性狼疮。
14. 气熏疮药〔《卫济宝书》〕雄黄雌黄蚌粉皂角米醋适应证:同煮至沸,以气熏医治毛囊炎、疖病等。
15. 四妙散〔《外科精要》〕炙黄芪当归金银花炙甘草成效:托里排脓。
适应证:复发性疖病毛囊炎。
神方妙法治皮肤病,民间治癣偏方集锦

神方妙法治皮肤病,民间治癣偏方集锦治五般疮癣用韭菜烧存性,捣细末,以猪脂调敷三度瘥。
治头上干湿癣疮用白矾为末,酒调涂之,又以醋涂之。
治癣疮用蛇床子叶为末,猪脂调涂之。
治金疮血不止用小蓟叶捣烂敷之。
有用石灰包裹定痛止血瘥。
疥癞癣治癣用生姜一钱切片,内夹盐及盐梅,布包定,七个为末,以涎调搽。
又一方,(木者)叶捣敷。
又方,用臭椿根煎洗效。
治一切恶疮癣用苦瓜一支,煮汁洗之三五次神效。
又清明日令会桃虫,以针寻发头处挑出虫即愈。
又用桐油、鸽粪搽。
又用野鸭菜捣拌醋搽。
又方清晨菜露水,丝瓜叶七片,逐片七次神效。
又方五月五日午时,以桃叶捣涂效。
又方以蛇饭食,以刀或手先将癣搔破,以竹刀刮蛇饭以涂搽数次效。
治疥癞用山茶子油,抓破搽数次效。
又方用羊蹄根捣取自然汁调腻粉少许如膏状,敷癣上三五遍,如干以猪油调敷之。
又方用报春花,带开未开,取阴火焙,存性,为末,将桉柄为末,入无盐新猪油,将癞抓破搽上效。
又用斑蝥半两,微炒为末,以蜜调敷之。
又用大风子、轻粉各等分为末,津唾搽效。
又用猪牙床同青布烧灰入盐,香油调敷。
治疥癞用粗碗一个,将布糊口,以粗糠盖上,烧其油自然沥下,将疥搔破搽神效。
以硫磺、荔枝壳调猪油搽治效。
捣羊蹄根和猪油入盐少许搽。
祖传秘方/单纯糠疹/皮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桃花癣是民间对春季常见面部鳞屑性皮肤病的俗称,医学上称单纯糠疹、春季皮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该病并非仅因观赏桃花才引发。
春季易发“桃花癣”,是因为春季阳光充足、空气中紫外线含量增多,加上风沙大,空气中飞扬着浮尘、花粉等物质。
干性皮肤或有脂溢性皮炎的人,面部受到花粉、空气污染物及各种微生物侵袭后,再受到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就会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表现为“桃花癣”。
“桃花癣”与医学上说的癣(一种皮肤浅部真菌病)是两码事。
就是说,“桃花癣”不是癣。
桃癣饮组成: 当归、生地、防风、蝉衣、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生石膏,木通、甘草等功能:以增强抵抗力,阻滞变应原使本固标兴。
万能皮肤病特效配方,皮肤病一擦灵祖传秘方

万能皮肤病特效配方,皮肤病一擦灵祖传秘方〔配方〕柴胡10g、黄芩10g、生甘草10g、生地10g、荆芥10g、防风10g、滑石30g(布包)、丹皮10g、栀子10g、黄柏10g。
〔加减〕无〔制法〕1.把上面药材加水浸泡半个小时,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煎30分钟即可。
〔用法〕•趁热用煎好的药汤擦洗患处,也可以后毛巾浸湿药水后,热擦患处并进行热敷;•一剂药可以用一天,每天擦洗3、4次,每次擦洗前要加热后,趁热使用效果才好。
〔功用〕清热燥湿,袪风止痒。
〔主治〕各种类型皮肤瘙痒症。
〔疗效〕一般当剂见效,3剂治愈。
网上搜索无数的治验案例,堪称神奇。
据说有位皮肤科主任,自从得到这个方子,基本不再开湿毒清胶囊、消风止痒颗粒,用得特别顺手。
〔方解〕方中柴胡、黄芩、甘草三味是小柴胡汤的灵魂主要药物,能清肝胆郁热,柴胡能推陈致新,黄芩专清肺热,肺主皮毛,皮肤病与肺有很大关系。
风盛则痒,荆芥防风是一组对药,疏风清热,和血止痒。
丹皮栀子,清热凉血。
黄柏、滑石利湿燥湿。
〔验案〕安徽繁昌县肖女士,两腿瘙痒一月余,有时挠出血来,血痂干了挠破了又结,白天黑夜,说痒就痒,不挠则已,一挠拿不下手来,晚上更严重。
上方加了紫草和地骨皮。
三副。
肖女士只用了一副,高兴地说,用了那么多中药西药,没有一种有这个方法灵验。
她怎么也不相信,3副药外洗就好了。
有个孩子脚、身上出了一些类似荨麻疹的红疙瘩,特痒,在县医院看了一月,外用药内服药用了不少,也没治好,给他开了十副药,熬汤后外用。
先外敷身上,然后再泡手,最后泡脚,药凉了再加温。
药没用完就好了。
〔出处〕据说是黄煌经方教学里传出来的方子。
『皮肤病方』治神经性皮炎秘方(3首)

『皮肤病方』治神经性皮炎秘方(3首)五、治神经性皮炎秘方(3首)5.1首乌饮【来源】孙迅,《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首乌15克,丹皮8克,生地12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红花3克,地肤子、白蒺藜、僵蚕、玄参、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祛风凉血、健脾利湿。
【方解】方中以地肤子、白蒺藜、僵蚕祛风止痒;首乌、丹皮、生地、当归、熟地、红花凉血活血;玄参、甘草健脾利湿,合用共奏祛风凉血、健脾利湿之功。
本方适用于神经性皮炎、尤适用播散型损害病例,效果较好;枫银膏外治有肯定治疗效果,内外兼治,效果尤佳。
但枫银膏中含有水银,不适宜大面积应用。
【主治】神经性皮炎。
【加减】瘙痒剧烈、病变扩散、食欲不振者,加苍术或焦术;四肢倦怠、消化不良,脉浮虚者、加白术;瘙痒过甚、烦躁、睡眠不佳者,加蛇床子、地骨皮。
外搽枫银膏:将大枫子仁与水银按3∶1制成硬膏,外搽患处。
【疗效】治疗54例,结果痊愈49例(占90.7%),有效5例。
总有效率达100%。
治愈后继续服用本方,可巩固疗效。
5.2搜风除湿汤【来源】赵炳南,《赵炳南医疗经验集》【组成】全虫6~12克,蜈蚣3~5条、海风藤、川槿皮、炒黄柏、炒白术、炒枳壳各9~15克,炒薏米15~30克,白鲜皮、威灵仙各15~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搜内外风、除湿止痒。
【方解】方中全虫、蜈蚣搜剔深入内外风邪而止痒;白鲜皮、川槿皮、海风藤、威灵仙祛风通络止痒;炒枳壳、炒黄柏、炒白术、炒薏米健脾燥湿止痛。
本方各药均为炒用,适用于风湿之邪深入肌腠的慢性瘙痒类皮肤病。
【主治】慢性湿疹、慢性顽固性神经性皮炎(顽癣)、年久而致色素暗淡沉着及皮肤粗糙、而显著瘙痒感的皮肤瘙痒症(隐疹),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有明显痒感者、结节性痒疹(顽湿聚结)。
【疗效】笔者临床反复验证多年,用于治疗以瘙痒为主症的上述各病症的慢性期,确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临床实践观察,有效率达98%以上。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民间小偏方

5、中医药治疗。中医辨证、针灸、熏蒸疗法等。
任何治疗都要坚持,要皮损完全消退后再停药,停早了容易复发。再发后要早用药治疗,等皮肤变厚了再治疗就需要时间长了。
首先是用药,
1.外擦的药,复方酮康唑软膏(皮康王),14元钱。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六、
组成:鲜核桃皮适量。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擦患处,每日2-3次。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七、
组成:鸡蛋3个,米醋1斤。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鸡蛋置瓶内,加米醋浸没,浸7-10天后取出,去蛋壳,将鸡蛋与米醋搅匀,装入有盖容器中,每天用此液涂擦患处2-3次,坚持一段时间,有良效。
治疗神经性皮炎偏方八、
楼主推荐的药真的特别管用,我是才得了几天这个病,每天坚持抹除湿止痒软膏,我的是长在右边发根和脖子上一小部分。刚开始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因为楼主说是纯中药成分,,没吃推荐的口服药,每天只是涂药膏,虽然颜色不太好看,但是很管用,而且,亲们在涂的时候最好穿一件不太喜欢的衣服,药膏蹭到衣服上不太好洗掉,现在我的脖子基本好利索了,还是按楼主的推荐坚持再涂药一个礼拜,真的特别感谢楼主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心烦失眠、夜间痒甚者,加煅龙骨或牡蛎30克;奇痒难忍者,加僵蚕或乌梢蛇10克。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5
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为细末,用适量的米醋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每天可轻涂1次,涂抹后发疱即止,以防过度损伤。
适应症:神经性皮炎。
方剂6
斑蝥克,硫黄、雄黄、樟脑各10 克,乌梅肉5克,地塞米松片1.5毫克,扑尔敏片40毫克,二甲基 亚砜10毫升,凡士林适量。
【老中医】民间老人的祖传秘方

【老中医】民间老人的祖传秘方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每天免费订阅中医老偏方精彩内容!只需要点击箭头上边的蓝字即可!祖传秘方治顽癣1.顽癣克星药物组成:苦参100克,全蝎30克,蜈蚣10条,凡士林1000克,冰片20克制成。
先将苦参全蝎蜈蚣制成细粉,再将凡士林加热融化,再放入冰片,倒入药粉,共调匀,放冷后成膏。
先用温水浸泡患处20分钟,使角质软化,有条件可刮除角质层,然后擦干皮肤涂上药膏。
皲裂严重的可加压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2. 专治:各种顽癣~均有特效!方药:马鞭草,一枝黄花,各150克,苕叶细辛30克,共研成细末,用法:加水三碗,浓煎成膏状后,再加入适量乌桕油,也就是白蜡油,淘宝或做蜡烛那里有!找不到就用茶油代!调匀涂搽患处,每日三次,另取马鞭草,一枝黄花(花去净),各15克,水煎,兑少许纯蜂蜜,调匀少许内服,每日3次,连服半月能根治一切顽癣!备注:此方为贵州民间一位八十多岁!老人的祖传秘方!具这位老人她亲口说!她用此祖传秘方!治好的患者有不记其数!效果特效不易复发!祖传六代,济世良方,治疗无数患者,现在跟进时代进步,公开传授。
按方子配好药,磨粉,用麻油浸泡3小时,抹上,10分钟就没有火辣辣的感觉,一星期就完好如初,没有疤痕。
跟着倪海厦老师,学习中医方子如下:寒水石,大黄,赤石脂,煅牡蛎,地榆,各等分,磨粉,即可干用,也可浸泡麻油用,面积大的,或者化脓的,可以用药粉洒在伤口上,比消炎药还管用,希望此绝世良方给大家带来方便,减少痛苦,普渡众生这是我用了四、五年的烫伤油秘方,在此公开供大家使用,欢迎各位有高招的拿来比试一番吧,共同学习提高。
地榆20g 白芷50g 黄连20g 黄柏20g 黄芩20g 紫草60g 红花10 虎杖30 米壳15蜂蜡5冰片5狗油50 制法:先将麻油烧至八成熟,将前8入油炸至黄柏呈深褐色时,再放入紫草,约10分钟后即灭火滤渣放入蜂蜡、冰片,贮油备用。
用法:患处有水泡的勿撕破皮,宜用无菌针刺破放水,然后用无菌纱布浸药油贴敷患处,一日一换。
中医治疗皮肤病方剂大全

中医治疗皮肤病方剂大全展开全文1. 1 1一扫光配方:苦参黄柏各500g 烟胶500g 枯矾木鳖肉大枫子肉蛇床子点红椒潮脑硫磺明矾水银轻粉各90g 白砒15g制法:共研细未,熟猪油1120克化开,入药后搅拌均匀,做丸如龙眼大小,资瓶收贮,备用。
主治:疥疮,头癣,脂性皮炎等。
用法:外搽皮损处,每日1—2次。
(《外科正宗》)1.1.2一笔钩配方:毛慈菇90g 蜗牛105g 蟾酥(酒制)105g 白芷30g 煅甘石川芎官粉各15g 生半夏60g 冰片麝香各0.6g制法:除蟾酥、冰片、麝香外,共研细粉,麝香另研兑入,蟾酥化开,冰片水溶,混匀做锭,每锭3克。
主治:疖痈初起。
用法:醋磨浓汁,外涂患处,每天1—2次。
(《万病回春》)1.1.3七层丹配方:银珠60g 章丹125g 铜绿30g 松香250g制法:以上各药依次入乳钵内,研成极细粉。
主治:小腿溃疡,疮面腐肉不清。
用法:用芝麻油调膏,摊敷疮面,有新鲜肉芽肿时,改为生肌散换药。
(《朱仁康临临床经验集》)1.1.4七厘散配方:血竭30g 儿茶6g朱砂3.6g 红花乳香没药各3 麝香冰片各0.36g制法:共研极细粉,混匀备用。
主治:有活血化瘀作用,多用于创伤出血等。
用法: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每天1—2次。
(《良方集腋》)1.1.5八宝丹配方:珍珠3g 牛黄1.5g 象皮琥珀龙骨轻粉各4.5g 冰片0.9g 炉甘石9g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主治:生肌收口,多用于皮肤溃疡等. 用法:撒于患处,每天2—3次。
(《疡医大全》)1.1.6九一丹配方;熟石膏900g 升丹100g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
主治:提脓祛腐,多用于溃疡、瘘管等。
用法:撒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口或瘘管。
(《医宗金鉴》)1.1.7二白散配方:铅粉15g 轻粉6g制治:以上先研成细粉备用。
再用麻油炸槐枝梢枯,去渣取油,调入已备药粉备用。
主治:脓疱疮等。
用法:外用疮面,每天1—2次。
(《外科大成》)1.1.8二味拔毒散配方:明雄白矾各100g制法:共研细未、混匀备用。
巧治夏季皮肤痒

巧治夏季皮肤痒作者: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2018年第21期不少人在夏天容易出现皮肤问题,湿疹、晒伤、痱子等都很常见。
在医院皮肤科的门诊中,有30%的病人都是湿疹患者。
而医生却告诉他们,其实应对湿疹有妙招。
本期《健康北京》就特别邀请到来自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张苍主任医师,教您内服外调去湿疹。
“湿”是很多皮肤病的罪魁祸首张苍医生首先介绍,“湿疹”这两个字顾名思义就是在潮湿湿润的环境下出现的疹子,会有流水、渗出、糜烂的倾向。
而疹和斑不同。
斑是平于皮肤表面的,疹则是高于皮肤表面的,典型表现就是小红疙瘩、脓疱、丘疹。
湿疹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烦恼,因为它首先影响皮肤美观,而且奇痒难耐,甚至整晚睡不了觉。
如果处于急性发作期,往往全身都会有症状。
但是湿疹是可以治好的,如果想让它再也不犯,却有点难。
中医科老前辈赵炳南曾经说过一句话“善治湿者,当治皮肤病之半。
”也就是说如果善于治疗湿症,一般的皮肤病都能够迎刃而解了。
由此可见,“湿”在皮肤病中的重要地位。
“六字口诀”治湿疹刘先生20出头,非常热爱运动。
最近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他的脖子两边起了不少湿疹,一个个小红包奇痒难耐,使他无法集中精力。
他尝试了很多方法,用热水洗、抹药,但都只能暂时缓解。
他究竟该怎么办呢?张苍医生表示,热水洗的方法能起到即刻缓解的作用,一下子把局部的炎症介质全部释放了,剧烈的瘙痒也释放了,之后就会有一段的缓解期。
但是会让湿疹再次来袭时,症状更加严重,从而加重病情。
很多老百姓还会用姜、茶、醋、酒、蒜等刺激性食物来涂抹湿疹,但它往往都不能发挥巩固持久的作用。
那么,一个急性湿疹发作的病人来到医院后,医生会怎么处理呢?张医生说,湿疹病人来到医院时会有不同的症状。
有的人皮肤一般都会鲜红肿胀一大片,甚至会渗出流水,还有人会干燥脱屑,甚至结痂成一个大厚块。
皮肤科医生应对起来的诀窍是:干对干,湿对湿。
如果皮肤出现肿胀、流水、渗出的情况,医生会用水溶液比如中药汤,放凉后来进行“冷湿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方集锦』治夏季皮炎妙方(方2首)
治夏季皮炎妙方
1皮炎酊
【来源】《程氏医学笔记》
【歌诀】皮炎酊中板蓝根,败酱夏枯川黄连,
黄柏冰片入酒精,外搽患处效果佳。
【组成】败酱草、夏枯草、板蓝根、川黄连、川黄柏各100克,冰片10克,75%酒精2000毫升。
【用法】先将前6味药分别研为细末后装入酒精中,浸泡7日后即可启用。
用时,取此液涂搽患处,每日搽2~3次。
【功效】清热解毒。
【方解】方用败酱草、板蓝根、冰片清热解毒,夏枯草清热化痰;黄连、黄柏清热燥湿。
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燥湿化痰之功。
【主治】夏季皮炎。
【附记】用本方治疗夏季皮炎100例,均获痊愈。
2三黄解毒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
【歌诀】三黄解毒黑山栀,玉泉连翘生地黄,
银花蝉衣粉丹皮,再加一味绿豆衣。
【组成】黄连2克,黄柏6克,黄芩9克,黑山栀10克,玉泉散(石膏、甘草)15克(包煎),连翘10克,生地10克,银花10克,蝉衣3克,丹皮6克,绿豆衣10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
【方解】《疡科心得集》云:“夏令暑蒸炎热,肌体易疏,遇凉饮冷,逼热最易内入,……客于肌表者,则为瘖为瘰,为暑热疮。
”夏季皮炎,即是暑热之邪客于肌表所致。
此病肌肤灼热,口干溲黄,舌苔黄厚、脉数有力,热毒充斥,淫于肌肤,故方用黄连、黄柏、黄芩清热燥湿;黑山栀清热泻火;玉泉散清热解肌;连翘、银花、绿豆
衣清热解毒;生地、丹皮凉血解毒;蝉衣搜风止痒。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之功。
【主治】夏季皮炎。
【附记】屡用效佳。
必要时配用皮炎洗剂(即三黄洗剂)洗浴,日洗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