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中学英语学习中语用能力培养探究

中学英语学习中语用能力培养探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良好的英语能力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必备技能。
在中学生阶段,我们应该从培养英语语言基础能力的角度出发,能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正确的语用意识,锻炼语用能力,促进语言的真正应用。
本文将探讨中学英语学习中语用能力的培养和实践。
一、语用意识的培养语用是关于语言使用的一门学问,它是词语和语句在交际中的运用和所表达的意思之间的规则和原则。
语用意识的培养是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必要环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1. 阅读阅读是培养语用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学生应该多读一些英文文章,解读词汇及语句的使用,并学习尽可能多的语用知识原则,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在阅读时,应着重理解语言的含义和语言的背景、情境以及目的。
2. 听力听力训练也是中学生英语学习中培养语用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听懂和理解语言的使用方式和含义,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语用意识的理解。
通过听力学习,不但能够学习到语音和语调的使用,而且还能够掌握词汇及语句的使用,锻炼自身的语用能力。
3. 讨论讨论是中学生英语学习中培养语用意识的另一种方式。
讨论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在口语表达中正确地运用语用知识原则,将令其他参与者能够理解到学生的意图,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二、语用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语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英语语言使用中的能力,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际策略和技巧的表现。
中学学生应培养自己的语用能力,以便更好地使用英语,并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可以锻炼语用能力的四大途径:1. 模仿模仿是锻炼口语和语法运用的关键方法,也有助于培养语用能力。
学生需要模仿标准发音的语音和语调,并结合语用知识原则,有效地应用到口语表达中。
2. 朗读朗读是培养语音、语调和语用技巧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朗读英文文章,学生可以学习语音、语调,然后掌握语用原则。
并且在朗读的同时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英文文章的能力。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
1.提供真实场景训练
学生需要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实践英语口语。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真
实的场景,如购物、旅行、餐厅等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
这样的训练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不同的语用技巧。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语言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不同语境中的合适语言表达是很重要的。
教师可
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对话、广告、声明等,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在
不同情境中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对语用规
则和策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提供情感色彩丰富的语音训练
4.鼓励学生参与真实对话
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真实的对话。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辩论、
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练习口语表达。
通过这种方式,学
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语用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5.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语用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创
造性的活动,如设计演讲稿、编写对话情境、创作故事等,让学生运用自
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口语表达。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他们的语用能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提供真实场景训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语言、提供情感色彩丰富的
语音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真实对话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等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当学生進入高中阶段进行英语学习以后,教师就不仅仅要为学生进行单词、语法知识的教学,而且还要培养实际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将英语知识用于和他人的共同交流当中,顺利地在与外国人沟通的时候进行正确的思想交流,提升综合素养。
1. 提升课堂趣味,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活跃的课堂气氛往往能够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愿意配合教师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创设趣味课堂环境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而展开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用更新奇的方式解释语言形式的不同语用功能。
在兴趣的带动下,高中生也会将自己的情绪代入到课堂上,具备了更自主的探究学习权利,教师再鼓励学生充分释放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谈一谈自己对于课堂教学模式还有那些期望,教师再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活动调整,为高中生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提升课堂趣味,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高中生在相对逼真的语境当中锻炼语用能力。
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当中,学生往往可以更加自如地使用各种英语知识,在进行对话练习的时候认真聆听和理解每一句话,学会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当中理解看似相同的一句话。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It’s cold with the door open.”这句话的时候,就可以创设一个在房间当中两人对话的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分析,说话人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2. 提升教师素养,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教学,当学生能够熟记英语词汇,并掌握语法使用规则以后就完成了教学主要任务。
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是不正确的,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培养的是具有较强综合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如果学生具备足够的基本语言知识,但是在实际沟通交流当中磕磕绊绊,显然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从自己做起,着重提升语用能力,深入研究语用学科,积极找寻实践机会验证语用学理论知识,并在与学生的合作当中将语用学知识应用到教学知识讲解当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如何培养语用能力成为了学习者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语用是语言的一个方面,它指的是语言使用的实际情景和对话主体之间的交流。
因此,语用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上下文,通过对话主体之间的言行举止进行交际。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语用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 and 识别并理解其中的语言表达方式。
培养语用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1、真实情景模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景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也能通过这样的练习更好地理解语用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社交场合作为阅读材料,如交友派对、英语角、工作会议等,学生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来体验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
这样,学生们能够了解和掌握不同情境下不同的语言使用,从而为实际应用中的语言交流做好准备。
2、学习文化背景知识语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对语言使用的影响。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不同文化的礼貌用语、奉承方式、感谢表达等常规交流方式,了解这些礼仪、常规的背景并理解与它们有关的会话方式。
例如,在美国谈功绩时常用“beat the clock”这个短语,意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在英国,企业会在午后三点左右提供茶水服务“afternoon tea”等,需要学生需通过学习文化背景了解这些差异,从而在实际交流中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方式。
3、通过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刺激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与通过思考和实践来提高语用能力。
通过一些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如对话练习和讨论,教师可以实现口语和书面表达技能的提高。
学生往往会因为在场景中更好地理解语用表达方式而提高其理解能力并形成语言思维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来鼓励学生更好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
4、引导学生对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极特化训练语言表达方式对应不同情境下的语用能力能力,而针对不同情景可以很好地实现针对不同功能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训练。
中学英语学习中语用能力培养探究

中学英语学习中语用能力培养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和交往的重要语言之一。
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尤为重要,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更需要培养自己的语用能力,以便在实际交流中能够正确、流利地使用英语。
语用能力,是指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所必需的能力,包括语篇处理、语境适应、语用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中学英语学习中如何培养语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培养语用能力需要从语境出发,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不同的语境对于语言的影响。
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听力和交流实践,逐渐了解不同语境下的语言使用规则和习惯,从而培养自己的语用意识。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需要了解不同场景下的英语用语,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用语和商务交流中的用语可能会有所差异,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适当的语言调整。
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社交场合的礼仪和文化背景,这对于他们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也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语用能力需要进行大量的语境下的实践。
在语言学习中,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语言实践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交际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境适应能力和交际技能。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英语角、演讲比赛、模拟商务谈判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语用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逐渐从被动的语言接受者变成主动的语言使用者,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培养语用能力还需要注重语用意识的培养。
语用意识是指在语言交际中对语言使用规则和习惯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学生需要逐渐培养自己的语用意识,从而在交际中能够准确地选择和使用语言。
老师可以通过分析语境、讲解交际策略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让他们能够在交际中灵活运用语言。
学生还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语用意识,从而在实际交际中能够更加准确和流利地使用英语。
关于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分析

关于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分析引言语用能力是指人们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言的理解、表达和运用能力。
在英语学习中,语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培养对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语用能力的概念入手,分析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语用能力的概念与特点语用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中,根据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话语并恰当地做出反应的能力。
语用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 灵活性语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情境和对话对象,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语言结构进行表达,使自己的意思能够清晰地传达给对方。
2. 准确性语用能力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够准确地传达意思,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
3. 适应性语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情境和文化背景,适应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交际更加顺畅和有效。
二、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1. 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在英语阅读中,学生需要不仅仅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需要理解其中所蕴含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通过培养语用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文本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情境信息,从而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当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词语的语用特点,就能更好地理解整个句子和段落的含义,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3.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境联想能力通过语用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本中的隐含意义,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境联想能力,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作者的意图并做出恰当的推测。
三、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1. 强化语言背景知识教育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扩展课外阅读、讲解词语的丰富内涵、解释文化背景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英语词语和表达习惯的背景知识。
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探索

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探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学生的语言能力已经成为备受重视的课题。
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语用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重点。
语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语言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境推断、语用意识和语用策略等方面。
本文将从语用能力的定义、培养意义和具体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语用能力的定义语用能力是指学生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实现有效的沟通。
它包括对语言的语境推断能力、语用意识和语用策略的运用能力。
语境推断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语言的语境和上下文来推测语言的意义,包括句法、语用和语境的推断。
语用意识是指学生对语言的用法和意义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反思能力。
语用策略是指学生在语言交际中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交际策略。
语用能力的培养意味着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仅仅是学习语法和词汇,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在实际的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1. 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技能,从而增强他们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 促进语言学习的全面发展语用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全面发展,既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又强调语言在实际交际中的使用,使得语言学习更加全面和实用。
3. 增强学生的语言自信心通过培养语用能力,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避免因语言表达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语言自信心。
三、具体策略1. 创设真实语境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模拟真实的生活情景来进行语言交际,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语言,从而增强他们的语用能力。
2. 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多接触英语,例如通过听英语歌曲、看英语电影和阅读英语故事等方式,让学生贴近生活,感受英语在实际情境中的使用,从而提高他们的语用意识和语境推断能力。
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英语已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而英语阅读能力更是被认为是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初中阶段,学生往往面临着阅读能力不足的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是指根据语言环境和言语内容理解语言的能力,包括理解言外之意、推测对方意图、准确使用语言等方面。
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从而提升整体阅读能力。
本研究将结合语言学理论和教育实践,针对初中生的实际需求和现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语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信息,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语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
通过理解文章作者所表达的言外之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文章内容,激发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语用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考试和面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研究和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整体语言能力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推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不断创新与改进。
2. 正文2.1 语用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语用能力是指根据语境和交际意图来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的文本。
语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隐含信息。
在阅读英语文章时,有些信息可能并未直接明示,而是通过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来暗示。
有了良好的语用能力,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这些隐含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语用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辨别语言中的歧义和幽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作者:范启菊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年第5期【摘要】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日益重视。
本文特从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强调语言实践,提高语言得体性和了解文化差异,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三方面来论证职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言;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performance)。
他认为语言能力是说话人/听话人潜在的最理想的语言知识,而语言应用是具体可观察的语言知识的运用。
乔姆斯基认为研究语言应研究“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
而海姆斯(D.H.Hymes)认为脱离一定的环境就无法研究实际的语言能力,提出了“交际能力”概念。
他指出说话人、听话人本身就是交际者,研究“语言能力”,必然就要考虑他们的社会文化因素。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指他能否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还包括恰当得体的使用语言的能力。
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本人对职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几点认识。
一、夯实语言基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大纲指出: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讲解示范时要精,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各种情景,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进行语言实践,使其在实践中更好地吸收语言知识,夯实英语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大胆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习惯,提高表达能力。
在设定情境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根据需要经常变换练习说英语的方法,如让学生看一些有趣的漫画,进行看图说话比赛或进行对话表演,角色扮演,讨论社会时事热点、学校生活、个人经历、作业的完成、低分的担心、男女同学的交往等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也想去说。
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还可经常设定一些语境,模拟一些情景,把学生放在不同的特定情境中,使其使用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满足快速的交际需要。
而教师判断其成功的标准应以交际功能有效性为准,而不应以结构准确性为准。
通过语言实践,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提高了表达能力。
交际是由交际的双方——听话者和说话者构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但要重视说的能力,也要重视听的能力。
听说能力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在听的基础上发展说的能力,也是语言发展规律及语言认识规律的体现。
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和教学中应尽量使用英语教学,同时经常组织一些听力训练活动或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原版录像带,让学生熟悉和学习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并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增加接触英语和“耳濡”学英语的机会,提高听说能力。
二、强调语言实践,提高语言得体性语言表达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防止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s)。
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的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performance errors),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如有些学生经常将汉英词语等同,造成失误。
如对话:A:Is the shop open on Sundays?B:Of course.在一般情况下使用of course表示“理所当然”,从而对询问予以肯定,但实际上它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与“yes”等同。
在该例中,B本想用肯定的语气应答A,但他却误用了of course,其效果却成了只有傻瓜才问这样的问题。
of course不能滥用来表示“肯定”,否则它会导致对方以为应答人出言不逊,不懂礼貌,甚至会因此而造成对方感到“受侮辱”的后果。
事实上操英语的本族人不会太介意对方的语言运用的一些语法和用词错误,但却不能原谅语用失误。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和领悟语言功能意义,提高语用能力,避免语用失误,造成交际失败或不愉快。
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需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将学到的词汇、语法知识放到具体的交际场合去接受检验和辨别,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并在使用过程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运用英语的能力。
如想要叫对方关门时,可以有好几种表达方式。
如:(1) You`ve left the door open.(2) Close the door,will you?(3) Close the door,please.(4) Could you please close the door?(5) Excuse me 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各语句表达的不同功能意义,然后再通过设置不同情境,使课堂教学活动交际化,让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得到及时应用,达到“用中学、学中用”的良好效果,使学生能根据时间、场合、对象辨别选用合适的语句,如对室友、父母对子女就可用较为随便的语气,如:You`ve left the door open.或Close the door ,will you ?但对陌生人就最好用Excuse me ,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 ?来表示礼貌和尊重。
同时一般来说,语言的选择使用同样也反映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是否选择使用合适的语言也决定了双方关系的发展。
所以为使学生语言表达得体、合适,就必须让学生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实践,学会合理得体地使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满足交际需要。
三、了解文化差异,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曾经听到过一个故事:在美国,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而被枪杀。
“Freeze! ”意为“站住”、“不许动” ,在美国是大家都知道的日常用语。
想必这位留学生学过“冰冻、结冰”之意,但由于不了解该词在美国的文化含义,以至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个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如果这位留学生对中西方文化了解得多些,就不会遭此不幸了。
语言与文化具有历史联系,语言是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语言离开天然依赖的文化背景,就难以充分地理解语言本身。
在汉文化中如词“天”和“地”均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神,新婚夫妇“拜天地”可译为“Kowtow to heaven and earth”,但在英语中的heaven和earth都没有类似的文化内涵,“earth”一般指“地球”或“泥土”,而heaven主要指上帝(God)生活和好人死去的地方,即天堂。
又如颜色的使用,汉语用“眼红”表示嫉妒,而英语却用“greenwith envy”;汉语“红糖”英语为“brown sugar”(棕色的糖)。
再如动物的比喻意义有些基本相同,如狐狸的狡猾,英语隐喻“He is a fox.” 可以译成相应的中文隐喻“他是一只狐狸”。
但有些比喻却相差较大,如汉语中常用龙作为吉祥勇敢的比喻,但对欧美人来说,龙却象征灾难和凶恶;英语隐喻中“she is a cat .”不是比喻她很温顺可爱,而是比喻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也有个笑话,说一个阿拉伯人和一个英国人坐在一条长凳上交谈,阿拉伯人时不时向前移,英国人却一直往后退,最后坐到了地上。
究其原因原来是阿拉伯人喜欢双方近距离的交谈,而英国人则在人际交往中喜欢保持一定的距离。
另外由于文化因素差异,许多国家交际风格差异也较大。
如亚洲的一些国家(中国和日本)、阿拉伯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以及一些非洲国家交际风格就比较间接。
如我们中国人言谈伊始总要花些时间寒暄一番,询问家庭成员,年龄、收入、婚姻状况以及其它的一些私人的问题。
人际交往中,中国人最关心的是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保住彼此的面子,对别人提出批评、建议、请求观点时尽量做到间接委婉,不提倡心直口快。
而美国人以“坦率”著称。
人际交往中,人们在简短几句寒暄之后就直接进入主题。
说话喜欢简明扼要、直截了当。
他们认为说话人吞吞吐吐、拐弯抹角是不善于辞令的表现,甚至是“动机不良”或“不怀好意”,难以取得他人的信赖。
事实上这种文化差异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如:称呼、招呼、待人接物等。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语言的社会文化性,对交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所以我们更要重视语言的社会文化性,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他国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将语言与文化同等传授给学生。
如:汉语“药店”一词与英语单词“drugstore”(美国英语)和“chemist’s shop”(英国英语)相对应,但表达的内涵意义却相差较大。
教师在教授该词时应指出其文化差异,指出英美的药店中不仅可以买到药,还可以买到饮料、化妆品、杂志等。
其次,在日常用语教学中,教师可对外国和本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异同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教师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作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来比较。
最后,在课文教学中要注重进行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和思维方式差异介绍,让学生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增加对英语语言特点的认识。
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通过观看电影录相,阅读文学作品等不同渠道来广泛涉猎目的语文化中的文化地理知识,发现其文化特点,不断提高对语言的社会文化性的认识,促进其交际时语言使用的可行性和得体性,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1]薛家宝、陈许主编《英语语言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李传良“语用失误与语用能力的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3]仇玉霞、徐明海“更新教学观念,培养交际能力”,《英语周报》.第36期[4]苏文妙“文化与语言交际风格”,《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5期[5]Wu zongjie ,Reading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Zhejing Teachers University,1998(作者单位:浙江省庆元县职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