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负荷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总负荷计算公式

总负荷计算公式

总负荷计算公式
负荷计算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供配电系统的规模和容量。

总负荷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总负荷计算公式:
1. 平均功率乘以时间:总负荷 = 平均功率× 时间
2. 最大功率乘以时间:总负荷 = 最大功率× 时间
3. 功率因数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功率因数× 时间
4. 需要系数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需要系数× 时间
5. 负载率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负载率× 时间
这些公式中,平均功率、最大功率、功率因数、需要系数和负载率等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其中,功率因数和需要系数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反映了用电设备的效率和负荷分布情况。

负载率则反映了设备的利用情况和负荷的分布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计算,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总负荷值。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1.总负荷计算公式:总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之和。

总负荷计算公式如下:总负荷=设备1功率+设备2功率+...+设备n功率其中,设备1、设备2...设备n代表不同的用电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

2.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的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是指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总电能量。

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计算公式如下:电能需求=总负荷×时间其中,总负荷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电能需求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3.设备负荷计算公式:设备负荷是指其中一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电能量。

设备负荷计算公式如下:设备负荷=设备功率×时间其中,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设备负荷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4.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峰值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负荷需求最高的时刻。

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如下:峰值负荷=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其中,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代表不同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最大负荷需求,以千瓦(kW)为单位。

5.用电量计算公式:用电量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电网向用户供应的电能量。

用电量计算公式如下:用电量=电网供应的电能量-系统损耗其中,电网供应的电能量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系统损耗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用电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如建筑物、工厂、电网等。

通过计算不同设备的负荷需求,可以合理安排电网的供电能力,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根据负荷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优化用电设备的配置和运行策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之,电力负荷计算公式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有效评估用电需求,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负荷计算的3种方法

负荷计算的3种方法

1、需要系数法。

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2、利用系数法。

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

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

适用于各种范围的负荷计算,但计算过程稍繁。

3、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

前两者多用于民用建筑,后者用于某些工业建筑。

在用电设备功率和台数无法确定时,或者设计前期,这些方法是确定设备负荷的主要方法。

4、除采用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二项式法以及近年国内出现的abc法、变值需要系数法等。

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数法的简化,还有的实用数据不多,未能推广。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电力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用电设备功率、数量和使用时间,来计算其中一时段的负荷需求。

负荷需求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力系统所需的功率大小。

在电力供需平衡中,准确计算负荷需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电力负荷计算中,常用的公式有以下三种:1.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是:负荷需求=功率×数量其中,功率是指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通常为瓦特(W)或千瓦(kW);数量是指用电设备的个数。

根据实际情况,功率和数量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时间变化的。

2.对于多个用电设备功率不同而使用时间相同的情况,可以使用加权平均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

加权平均功率=Σ(功率×使用时间)/Σ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3.如果不同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不同,则需要将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相应的使用时间进行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Σ(功率×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范例:假设一个电力系统的其中一时间段内有三个用电设备,分别是洗衣机(1000W)、电冰箱(500W)和电视机(200W)。

洗衣机的使用时间为2小时,电冰箱的使用时间为8小时,电视机的使用时间为4小时。

计算该时间段的负荷需求。

按照公式2的方法,我们可以先计算加权平均功率。

加权平均功率=(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小时+8小时+4小时)=(2000W+4000W+800W)/14小时=6800W/14小时≈485.71W/h按照公式3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的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000W小时+4000W小时+800W小时=6800W小时上述计算结果都是对应其中一时间段的负荷需求,单位为功率时间(W小时或kWh)。

用电负荷计算

用电负荷计算

用电负荷计算电负荷计算是指对其中一特定区域或其中一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进行估算和计算的过程。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确定该区域或设备所需的电源容量,从而实现合理规划和供电设计。

电负荷计算一般包括用电功率计算、用电能量计算和电流负荷计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计算方法及其对应的公式。

1.用电功率计算:用电功率是指消耗电能的速率,通常以瓦特(W)表示。

用电功率是电负荷计算的基础。

根据不同的设备和用途,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

1.1高级数学计算:对于其中一时间段内的用电功率波形进行详细的计算,可以利用高级数学中的积分和微分等方法来计算。

此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用电设备和系统。

1.2平均功率计算:如果电流和电压波形是简单的正弦波形,则可以使用平均功率计算方法。

平均功率可以通过电流有效值和电压有效值的乘积来计算。

P = U * I * cos(θ)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θ表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cos(θ)为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衡量电路对电能的利用效率的参数,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

2.用电能量计算:用电能量是用电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的总量,通常以千瓦时(kWh)表示。

用电能量计算可以通过用电功率和使用时间来计算。

E=P*T其中,E表示用电能量,P表示用电功率,T表示使用时间。

3.电流负荷计算:电流负荷是指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电流负荷计算常用于电路设计和配电系统规划。

可以通过电流的加法原理来计算电流负荷。

I=I1+I2+ (I)其中,I表示总电流,I1、I2、..、In表示各个分支电路的电流。

除了以上的计算方法和公式,电负荷计算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和因素。

例如,峰值负荷和谷值负荷的计算,不同用电设备的启动电流和运行电流的计算,以及用电设备的多次启停对电路的影响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路容量和供电系统的装置容量与负荷的匹配,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电负荷计算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和应用知识。

用电负荷计算公式

用电负荷计算公式

用电负荷计算公式电负荷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力系统所需的电能的总量。

电负荷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负荷计算公式。

1.电阻负荷计算公式:对于仅包含电阻元件的电路,电阻负荷可以使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欧姆定律表示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即V=I*R。

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如果已知电压和电阻,即可通过该公式计算电流,并乘以时间得到电负荷。

若要计算单位时间内的电负荷,需要将电负荷除以时间。

2.阻抗负荷计算公式:对于复杂电路中包含电感和电容等元件的电路,需要使用阻抗负荷计算公式。

阻抗是电路对交流电的阻力,单位是欧姆(Ω)。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复数形式表示为V=I*Z,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Z表示阻抗。

由于交流电存在相位差,所以对于复数形式的计算,电流和电压一般使用复数表示。

计算阻抗负荷时,需要先将电压和电流的复数值求模(即求绝对值),然后乘以时间,得到电负荷。

3.功率负荷计算公式:电力系统常用的计算电负荷的方法是根据功率负荷进行计算。

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换速率,单位为瓦特(W)。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V*I,即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对于交流电路,由于交流电存在相位差,所以电功率一般使用复数形式表示。

功率的复数形式为P = V * I * cos(θ),其中θ表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计算功率负荷时,首先根据电压和电流的复数值求模,然后乘以cos(θ),最后乘以时间,得到电负荷。

此外,电负荷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尺度进行计算,如小时电负荷、日电负荷、月电负荷等。

对于不同的时间尺度,可以根据相应的需求和数据进行计算和预测。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负荷的计算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功率因数、谐波功率等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补偿。

因此,具体的电负荷计算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进行细化和调整。

常用的用电负荷计算

常用的用电负荷计算

常用的用电负荷计算用电负荷计算是指根据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来计算电力系统的负荷大小。

用电负荷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合理规划电力供应,合理配置设备和资源,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下面是常用的用电负荷计算方法。

一、负荷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有功负荷计算:有功负荷是指电力系统中转换为有用功率的负荷,一般用千瓦(kW)来表示。

有功负荷计算是计算用电设备产生的有功负荷大小,并根据负荷曲线来确定负荷的用电特性和变化规律。

2.无功负荷计算:无功负荷是指电力系统中产生的无功功率,一般用千乏(kVAR)来表示。

无功负荷计算是计算用电设备产生的无功负荷大小,并根据无功功率因数来确定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消耗。

3.总负荷计算:总负荷是指电力系统中的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之和。

总负荷计算是计算电力系统中的总负荷大小,并根据总负荷曲线来确定电力系统的负荷平衡和供需关系。

负荷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平均负荷法、最大负荷法、相对负荷法和计划负荷法等。

其中,平均负荷法是根据平均功率和使用时间来计算负荷;最大负荷法是根据最大功率和使用时间来计算负荷;相对负荷法是根据相对负荷百分比和标准负荷来计算负荷;计划负荷法是根据计划负荷和使用时间来计算负荷。

二、用电负荷计算的步骤1.确定负荷计算的对象:首先要确定负荷计算的对象,即需要计算负荷的电力设备或电力系统。

2.获取负荷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获取负荷数据,包括设备的功率、使用时间、有功功率因数、负荷曲线等。

3.计算有功负荷:根据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计算有功负荷的大小。

有功负荷的计算公式为P=Pt/T,其中P为有功负荷,Pt为设备的功率,T为使用时间。

4.计算无功负荷:根据设备的功率和功率因数,计算无功负荷的大小。

无功负荷的计算公式为Q=S*sin(θ),其中Q为无功负荷,S为设备的视在功率,θ为功率因数的角度。

5.计算总负荷:根据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计算总负荷的大小。

负荷计算方法和步骤详解

负荷计算方法和步骤详解

负荷计算方法和步骤详解在进行电力系统和电气设计时,负荷计算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常见的负荷计算方法及其步骤。

1.需用系数法需用系数法是一种根据最大负荷和需用系数来确定负荷的方法。

需用系数是指设备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

通过乘以额定功率,可以得到设备在额定工况下的功率。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中小型电力负荷计算。

步骤:a.收集设备的功率数据和运行时间;b.计算设备的需用系数;c.将所有设备的需用系数相加,得到总需用系数;d.将总需用系数乘以额定功率,得到电力负荷。

2.利用系数法利用系数法是一种考虑设备运行时间对负荷的影响的方法。

它基于设备的利用系数来确定负荷。

利用系数是指设备在额定工况下的运行时间与总运行时间之比。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考虑到设备运行时间因素的场合。

步骤:a.收集设备的功率数据和运行时间;b.计算设备的利用系数;c.将所有设备的利用系数相加,得到总利用系数;d.将总利用系数乘以额定功率,得到电力负荷。

3.单位指标法单位指标法是一种根据单位面积或单位产品所需的功率来确定负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工业生产线的负荷计算。

通过将单位指标乘以面积或产量,可以确定电力负荷。

步骤:a.确定单位面积或单位产品的功率指标;b.乘以面积或产量,得到电力负荷。

4.功率平衡法功率平衡法是一种通过平衡输入和输出的功率来确定负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平衡计算。

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的功率,可以确定电力负荷。

步骤:a.测量输入和输出的功率;b.通过比较输入和输出功率,确定电力负荷。

5.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面积功率法是一种根据单位面积所需的功率来确定负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住宅和办公楼等建筑物的负荷计算。

通过将单位面积功率乘以面积,可以确定电力负荷。

步骤:a.确定单位面积的功率指标;b.乘以面积,得到电力负荷。

6.单位产品功率法单位产品功率法是一种根据单位产品所需的功率来确定负荷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用电负荷计算:现场用电设备:1、卷扬机3台(7.5KW)22.5KW2、砂浆机3台(3KW)9KW3、加压泵1台(5。

5KW)5。

5KW4、介木机4台(3KW) 12KW5、振动器3台(1.1KW) 3.3KW6、电焊机1台(25。

5KW)25.5KW7、镝灯4支(3.5KW)14KW8、碘钨灯10支(1KW)10KW9、其他用电10(KW)10KW10、生活用电10(KW)10KW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kx、cos、tg1、卷扬机kx=0。

3 cosφ=0.7 tgφ=1。

022、砂浆机kx=0.7 cosφ=0。

68 tgφ=0.623、加压泵kx=0.5 cosφ=0。

8 tgφ=0。

754、介木机kx=0.7 cosφ=0。

75 tgφ=0.885、振动器kx=0.65 cosφ=0.65 tgφ=1.176、电焊机kx=0。

45 cosφ=0.87 tgφ=0。

577、镝灯kx=18、碘钨灯kx=19、其他用电kx=110、生活用电kx=1有功荷载计算:1、卷扬机Pj1=Pj×kx=22。

5kw×0。

3=6.75kw2、砂浆机Pj2=Pj×kx=9kw×0。

7=6。

3kw3、加压泵Pj3=Pj×kx=5。

5kw×0.5=2。

75kw4、介木机Pj4=Pj×kx=12kw×0。

7=8。

4kw5、振动器Pj5=Pj×kx=3.3kw×0.65=2。

15kw6、电焊机Pj6=Pj×kx=25。

5kw×0。

45=11.48kw7、镝灯Pj7=Pj×kx=14kw×1=14kw8、碘钨灯Pj8=Pj×kx=10kw×1=10kw9、其他用电Pj9=Pj×kx=10kw×1=10kw10、生活用电Pj10=Pj×kx=10kw×1=10kw无功荷载计算:1、卷扬机Qj1=Pj1×tgφ=6.75kw×1。

02=6.89 KVAR2、砂浆机Qj2=Pj2×tgφ=6.3kw×0.62=3。

91 KVAR3、加压泵Qj3=Pj3×tgφ=2.75kw×0.75=2。

06 KVAR4、介木机Qj4=Pj4×tgφ=8.4kw×0。

88=7。

39 KVAR5、振动器Qj5=Pj5×tgφ=2.15kw×1。

17=2.51 KVAR6、电焊机Qj6=Pj6×tgφ=11。

48kw×0.57=6.54 KVAR7、镝灯Qj7=Pj7×tgφ=14kw×1.52=21.28 KVAR总有功计算,取同期系数kp=0。

8P总=kp×(6.75+6。

3+2.75+8.4+2。

15+11.48+14+10+10+10)×0。

8=65。

46KW总无功计算,取同期系数kp=0。

8P总=kQ×(6。

89+3.91+2。

06+7。

39+2.51+6.54+21.28)×0。

8=40.46KW现在功率:Sj= P总2+ P总2=65。

462+40.462=76.95KVA工地临时供电包括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两种,在计算时,应考虑:(1)全工地所使用的机械动力用电和各种电气工具及照明用电的数量;(2):施工进度计划中施工高峰阶段同时用电的机械设备最高数量;(3)总用电量计算公式:P=1。

05—1.10(K1∑P1/cosδ+K2∑P2+K3∑P3+K4∑P4)P_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P1_电动机额定功率(KW);P2_电焊机额定容量(KVA);P3_室内照明容量(KW);P4_室外照明容量(KW);cosδ_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素(一般取0。

65~0。

75,最高为0.75~0。

78);K1_需要系数,其中K3、K4分别为0。

8、1.0;K1随电动机数量而变,3~10台取0。

7;11~30台取0。

6;30台以上取0。

5;K2随电焊机数量而变,3~10台取0.6;10台以上取0。

5。

一。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1。

单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P30=KdPe Q30=P30tanφS30=P30/cosφI30= S30/(1.732UN)2。

多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P30=K∑p∑P30,i Q30=K∑q∑Q30,i S30=(P²30+Q²30)½I30=S30/(1.732UN)注:对车间干线取K∑p=0。

85~0。

95K∑q=0。

85~0.97对低压母线①由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0.80~0。

90K∑q=0.85~0.95②由车间干线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0.90~0.95K∑q=0.93~0。

973. 对断续周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①电焊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100﹪, Pe=PN(εN)½=Sncosφ(εN)½(PN。

SN为电焊机的铭牌容量;εN为与铭牌容量对应的负荷持续率;cosφ为铭牌规定的功率因数. )②吊车电动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25﹪, Pe=2PN(εN)½二。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单相设备接在三相线路中,应尽可能地均衡分配,使三相负荷尽可能的平衡.如果三相线路中单相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三相设备总容量的15﹪,则不论单相设备容量如何分配,单相设备可与三相设备综合按三相负荷平衡计算.如果单相设备容量超过三相设备容量15﹪时,则应将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等效三相设备容量,再与三相设备容量相加。

1。

单相设备接于相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Pe=3Pe。

mφ(Pe.mφ最大单相设备所接的容量)2. 单相设备接于线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①接与同一线电压时Pe=1。

732Pe.φ②接与不同线电压时Pe=1.732P1+(3-1.732)P2Qe=1。

732P1tanφ1+(3-1.732)P2tanφ2设P1>P2〉P3,且cosφ1≠cosφ2≠cosφ3,P1接与UAB,P2接与UBC,P3接与UCA。

③单相设备分别接与线电压和相电压时的负荷计算首先应将接与线电压的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接与相电压的设备容量,然后分相计算各相的设备容量和计算负荷。

而总的等效三相有功计算负荷为其最大有功负荷相的有功计算负荷P30。

mφ的3倍.即P30=3P30.mφQ30=3Q30.mφ5施工用电准备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计施工,PE线与N线严格分开使用。

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

1秒.临时用电系统根据各种用电设备的情况,采用三相五线制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施工配电箱采用安监站推荐的统一制作的标准铁质电箱,箱、电缆编号与供电回路对应。

总用电量P=1.05×(K1∑P1/COSφ+K2∑P2+K3∑P3+K4∑P4)式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P2—电焊机额定容量(KVA)P3-室内照明容量(KW)P4-室外照明容量(KW)COSφ-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数查表可知COSφ=0。

75,K1=0。

5,K2=0。

5,K3=0.8,K4=1.0∑P1=822。

5KW,∑P2=595KVA由于照明用电量所占比重较动力用电量(P1、P2之和)要少得多,所以在总用电量计算时照明用电计算可以简化,只要在动力用电量之外再加10%作为照明用电即可。

则总用电量:P=1.05×(0。

5×822.5/0。

75+0.5×595)×1.1=976.9KVA经过用电量计算,施工高峰期间总用电量为976。

9KVA,建设单位提供须提供1000KVA变压器一台.开工前,与业主办理用电交接,现场用电线路布置,在业主提供电源7天内完成。

第三章负荷计算及短路计算第一节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一、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电力负荷:既可指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用户),也可指用电设备或用户所耗用的电功率或电流,视具体情况而定。

电力负荷:1、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用户)—-——一般所指2、用电设备或用电单位所消耗的电功率或电流。

(一)电力负荷的分级1.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或政治、经济上将造成重大损失者.在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是指在中断供电时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2.二级负荷二级负荷为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者,3.三级负荷三级负荷为一般的电力负荷,(二)各级电力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1.一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要求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

对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要求有上述两个电源外,还要求增设应急电源.常用的应急电源有:独产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干电池,蓄电池,供电系统中有效地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供电线路。

2.二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要求做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供电。

通常要求两回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也应有两台。

3。

三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二、电力负荷的类型按用途可分为:照明负荷和动力负荷按行业分:工业负荷、非工业负荷和居民生活负荷(民用电)电力负荷(设备)按工作制的分类工厂的用电设备,按其工作制分以下三类:1 、长期连续工作制2、短时工作制这类设备的工作时间较短,而停歇时间相对较长。

3、断续周期工作制三、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负荷持续及负荷系数1、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对电动机:额定容量指其轴上正常输出的最大功率.对电机、电炉、电灯等设备,额定容量均用有功功率P N表示;对变压器和电焊机等设备,额定容量则一般用视在功率S N表示;对电容器类设备,额定容量则用无功功率Qc表示.2、负荷持续率负荷持续率,又称暂载率或相对工作时间。

ε=t/T×100% T=t+t0同一设备,在不同的负荷持续工作时,其输出功率是不同。

例如某设备在时ε1的设备容量为P1,那么该设备在ε2时的设备容量P2为多少呢? 这就需要进行“等效”换算, 即按同一周期内相同发热条件来进行换算。

设备容量与负荷持续率的平方根值成反比关系。

因此P2=P1√ε1/ε2例:某吊车电动机在ε1=60%时的容量P1=10KW.试求ε2=25%时的容量P2为多少?解: P2=10KW 0.6/0.25=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