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化学计算专题三 溶液溶解度pH值的相关计算

合集下载

溶液ph计算公式

溶液ph计算公式

溶液ph计算公式
"以溶液pH公式为指导,让我们一起探索溶液pH的秘密!"
溶液ph计算公式是一种测量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方法。

它的全称为“溶液的酸碱力指数(pH)”,是现代化学方面的用语,可以用它来测量一种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其相对弱碱性的剩余能力。

下面列出了溶液ph 计算公式:
• 溶液ph的定义: pH=-log[H3O]
• 氢离子浓度:[H3O]=a*Ka/a+Ka
• 酸度歧视系数:a=10^-pKa
• 酸碱常数:Ka=10^-pKa
• 酸力常数:pKa= -log Ka
• 加入酸或碱变化溶液pH:ΔpH= -logC/[HA0]
以上就是溶液ph计算公式的所有内容,理解这些公式及其算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并依赖这些算法调节溶液中酸碱度的最佳比例。

高中化学溶液pH值计算详解

高中化学溶液pH值计算详解

高中化学溶液pH值计算详解溶液的pH值是指溶液中酸碱程度的度量,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溶液的酸碱性质以及溶液中水解反应的程度。

在化学学习中,计算溶液的pH值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溶液的pH值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一、溶液的酸碱性质在化学中,酸和碱是两种常见的溶液。

酸具有增加H+离子浓度的性质,而碱具有增加OH-离子浓度的性质。

当酸和碱混合后,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二、pH值的定义pH值是对溶液酸碱程度的度量。

它是由以负对数形式表示的溶液中[ H+ ]离子浓度的函数得出的。

pH值的计算公式为:pH = -log[ H+ ],其中[ H+ ]表示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

三、溶液中H+离子的计算在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可以通过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来计算。

对于一元酸和弱碱的中和反应,可以使用如下的平衡常数Ka来计算H+离子的浓度:Ka = [ H+ ][ A- ] / [ HA ]四、弱酸溶液的pH值计算对于弱酸溶液,可以通过Ka值和酸的初始浓度来计算pH值。

以A 酸为例,其初始浓度为Ca,平衡时酸的浓度为C,pH值的计算公式为:pH = -log[ H+ ] = -log( √(CaKa) - ( 1 - x^2 /CaKa ) ),其中,x为酸的电离度,可以通过酸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计算得出。

五、弱碱溶液的pH值计算对于弱碱溶液,其pOH值可以通过酸的pKa值和碱的初始浓度计算得出,然后通过如下公式计算pH值:pH = 14 - pOH六、强酸和强碱溶液的pH值计算对于强酸和强碱溶液,其pH值直接等于其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比如,对于1mol/L的HCl溶液,其pH值为-log(1) = 0。

七、温度对pH值的影响在计算pH值时,需要注意温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温度的改变会导致酸碱反应速率的变化,从而影响平衡浓度的计算。

在一些情况下,需要考虑温度对pH值的修正。

综上所述,计算溶液pH值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

高中化学PH值计算专题

高中化学PH值计算专题

高中化学PH值计算专题pH的计算——专题训练有关pH值的计算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题型常有:(1)溶液稀释后的pH值变化。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移动与溶液pH的计算。

(3)已知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的酸、碱溶液混合,推断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或计算其pH。

(4)将已知pH的酸、碱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分析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或计算其pH。

(5)已知混合后溶液pH,推断混合前的各种可能,或已知强酸、强碱各自的pH及混合后的pH,求混合时溶液的体积比。

(6)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题型一:强酸(强碱)加水稀释后的pH计算例1:将pH=3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则稀释后溶液的pH 为?(若稀释成原来的105倍呢?)例2:将pH=12的NaOH溶液,稀释1000倍,则稀释后溶液的pH为?(若稀释成原来的106倍呢?)思考: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则稀释后溶液的pH为?稀释规律:①强酸pH=a,加水稀释10n倍,则pH = a + n②弱酸pH=a,加水稀释10n倍,则a < pH < a + n③强碱pH=b,加水稀释10n倍,则pH = b - n④强碱pH=b,加水稀释10n倍,则b - n < pH < b⑤酸、碱溶液无限稀释,pH只能约等于或接近于7,酸不能大于7,碱不能小于7.题型二:两种强酸(或强碱)混合后pH的计算:(1)强酸溶液之间的混合例3:pH=6和pH=3的两种盐酸,以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是()A. 2B.3.3C.4D.8求解方法:求[H+] pH,[H+]=([H+]1V1 + [OH-]2V2)/(V1 + V2)速算规律:当V1=V2,pH相差2个单位以上时,pH(混)= pH (小)+ 0.3(2)强碱溶液之间的混合例4:将pH=10的Na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以1:2体积比混合,混合后的pH最接近于()A.10.5B.11.8C.10.8D.11求解方法:先求[OH-] 再求出[H+] pH[OH-]=([OH-]1V1 + [OH-]2)/(V1 + V2);[H+]=K w/[OH-]稀释规律:①强酸pH=a,加水稀释2倍,则pH = a + 0.3②强碱pH=b,加水稀释2倍,则pH = b –0.3题型三:强酸、强碱混合后的pH的计算:(1)恰好完全中和,pH=7例5:常温下某强酸溶液pH= a,某强碱溶液的pH = b,已知a+b=13,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的体积V(酸)和碱溶液的体积V(碱)的正确关系是()A.V碱= 10 V酸B. V酸= 10 V碱C.V酸= 2 V碱D. V酸= V碱求解方法:求n(OH-)碱== n (H+)酸c(OH-)碱V碱== c(H+)酸V酸V酸:V碱==(2)若酸过量:例6:0.1mol/L的NaOH和0.06mol/L 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溶液的PH。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4. 两性物质溶液pH值的计算
在水溶液中,既可得质子又可失去质子的物质称为两性物质。 常见的两性物质一般为多元酸的酸式盐和弱酸弱碱盐,如NaHCO3、 NH4Ac等。
以NaHCO3为例,设H2CO3的解离度分别为Ka1、Ka2,溶液中 的质子平衡式为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分析化学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一、 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活度,常用 pH、pOH表示。它与溶液的浓度在概念上是不相同的,但当溶 液浓度不太大时,可用浓度近似地代替活度。溶液酸碱度的表达 式为
(4-3) 当温度为25 ℃时,水溶液Kw=[H+]·[OH-]=10-14,所 以 pH+pOH=pKw=14。 由此可见,pH值越小,酸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 大,酸度越小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将 代入PBE式并整理得
如果cKa2≥10Kw,c/Ka1≥10,即[HCO3-]≈cHCO3-,则水解 离的H+忽略,Ka1与[HCO3-]相加时可忽略,则上式可简化为
(4-7)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例4-5】
计算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pH值。 解:已知H2CO3的Ka1=4.12×10-7,Ka2=5.62×10-11,符合cKa2≥10Kw, c/Ka1≥10。 根据式(4-7)得
由于c/Kb≥105,cKb≥10Kw,则可根据式(4-6)得 所以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3. 多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多元弱酸(碱)是分步解离的,一般多元弱酸的各 级解离常数Ka1> Ka2>…> Kan,若Ka1/ Ka2>101.6,可认 为溶液中H+主要由弱酸的第一级解离产生,其他各级解 离忽略不计,按一元弱酸处理。多元弱碱的处理方式同 多元弱酸。

溶液中酸碱的浓度和 pH 值的计算

溶液中酸碱的浓度和 pH 值的计算

滴定剂的消耗:滴定剂的消耗量应根据滴定反应的性质和待测溶液的浓度进行计算。
滴定误差的定义: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滴定误差的计算:根据滴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计算
滴定误差的来源:仪器误差、操作误差、试剂误差等
酸碱浓度和pH值的测量
酸碱指示剂法:简单易行,但精度较低
pH试纸法:操作简便,但易受温度影响
酸碱浓度的测量方法:可以使用pH计或酸碱指示剂来测量溶液的酸碱浓度
酸碱浓度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溶液的组成等
溶液的pH值
pH值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pH值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pH值与氢离子浓度有关,氢离子浓度越大,pH值越小,反之亦然
pH值范围在0-14之间,7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
定义: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酸浓度乘以碱浓度的乘积
酸碱平衡常数:表示酸碱反应的平衡程度
酸碱平衡常数的定义:表示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和碱的浓度的比值
平衡常数的应用:预测酸碱反应的进行程度,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指导酸碱滴定实验
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温度、酸碱的浓度、酸碱的性质
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Ka = [H+][A-]/[HA]
滴定操作:通过滴定剂的加入,逐步中和溶液中的酸或碱,直至达到终点,从而计算出溶液中酸碱的浓度和pH值
滴定剂的添加:滴定剂应缓慢添加,避免过量添加导致反应过于剧烈。
滴定剂的选择: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和滴定反应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滴定剂。
滴定剂的浓度:滴定剂的浓度应根据待测溶液的浓度和滴定反应的性质进行调整。
碱性溶液:pH值大于7
pH值范围:0-14
酸性溶液:pH值小于7
中性溶液:pH值等于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一、 溶液的酸碱度 1. 强酸(碱)溶液pH(pOH)值的计算
常见的强酸大多为一元酸,以HCl为例,计算HCl溶液的pH。 溶液中的H+来源于HCl和H2O的解离: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通常当溶液中酸的浓度ca≥10-6 mol·L-1时,水解离产生的H+ 可忽略不计,即[H+]≈[Cl-]=cHCl,
(4-6)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例4-3】
计算0.10 mol·L-1HCOOH溶液的pH值。 解:已知HCOOH的Ka=1.8×10-4,满足c/Ka≥105, cKa≥10Kw,根 据式(4-5)得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例4-4】
计算 0.10 mol·L-1NaAc溶液的pH值,已知HAc的Ka=1.8×10-5。 解:Ac-是HAc的共轭碱,根据式(4-2)可得Ac-的Kb为
由于c/Kb≥105,cKb≥10Kw,则可根据式(4-6)得 所以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3. 多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多元弱酸(碱)是分步解离的,一般多元弱酸的各 级解离常数Ka1> Ka2>…> Kan,若Ka1/ Ka2>101.6,可认 为溶液中H+主要由弱酸的第一级解离产生,其他各级解 离忽略不计,按一元弱酸处理。多元弱碱的处理方式同 多元弱酸。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溶液的酸碱度和pH值的计算
一、 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活度,常用 pH、pOH表示。它与溶液的浓度在概念上是不相同的,但当溶 液浓度不太大时,可用浓度近似地代替活度。溶液酸碱度的表达 式为
(4-3) 当温度为25 ℃时,水溶液Kw=[H+]·[OH-]=10-14,所 以 pH+pOH=pKw=14。 由此可见,pH值越小,酸度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 大,酸度越小,溶液的碱性越强。同理,pOH越小,碱度越大, 溶液碱性越强;pOH越大,碱度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溶液pH值计算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溶液pH值计算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溶液pH值计算一、引言在化学中,溶液pH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pH值是对溶液酸碱性的度量,它的值可以告诉我们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因此,了解如何计算溶液的pH值对于理解溶液的化学性质以及相关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液pH值的计算方法。

二、pH值的定义和意义pH值是对溶液酸碱性的度量,它用于描述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

pH值的定义如下:pH = -log[H+]其中,[H+]表示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pH值的范围通常为0-14,pH值越小,表示溶液越酸;pH值越大,表示溶液越碱;pH值为7表示中性溶液。

三、溶液pH值计算方法1. 强酸和强碱溶液的pH值计算强酸和强碱溶液的pH值可以直接由其浓度得出。

当溶液为强酸时,[H+]的浓度等于酸的浓度,因此可以直接取负对数得到pH值。

同样,当溶液为强碱时,[H+]的浓度等于0,因此pH值为14减去碱的浓度的负对数。

例如,浓度为0.1 mol/L的HCl溶液的pH值为-log(0.1) = 1。

2. 弱酸和弱碱溶液的pH值计算弱酸和弱碱溶液的pH值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酸碱的离解程度和酸碱常数。

以弱酸溶液为例,计算pH值的一般步骤如下:(1)确定弱酸的酸碱常数Ka。

(2)假设弱酸在溶液中的离解程度为x。

(3)根据酸碱离解平衡式,写出离子的平衡方程式和数学表达式。

(4)解方程,计算x的值。

(5)根据x的值计算[H+]的浓度,然后取负对数得到pH值。

四、实例演示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实例演示,以柠檬酸(C6H8O7)为例,计算其0.1 mol/L溶液的pH值。

首先,柠檬酸的酸碱常数Ka可由文献或相关实验数据获得。

假设其Ka为1.8x10^-4。

其次,假设柠檬酸的离解程度为x。

根据柠檬酸的酸碱离解平衡式:C6H8O7(aq) ⇌ H+(aq) + C6H7O7-(aq)根据离子的平衡表达式和酸碱常数的定义式,可得:x^2 / (0.1 - x) ≈ 1.8x10^-4解方程可得x的值为0.01。

高中化学溶液pH值计算

高中化学溶液pH值计算

高中化学溶液pH值计算溶液的pH值计算方法及实例化学中,溶液的pH值是一种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pH值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测定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来确定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高中化学中常用的计算溶液pH值的方法,并通过实例来进行说明。

一、酸碱溶液的pH值在化学中,酸碱溶液的pH值通常在0到14之间。

当pH值小于7时,溶液被认为是酸性的;当pH值大于7时,溶液被认为是碱性的;当pH值等于7时,溶液被认为是中性的。

二、pH值的计算公式pH值的计算公式为:pH = -log[H+],其中[H+]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三、计算溶液pH值的步骤计算溶液pH值的一般步骤如下:1. 首先,确定溶液中酸碱指示剂的浓度。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根据溶液的pH值转变颜色的物质,常用的有酚酞、溴甲酚等。

2. 其次,确定溶液的总离子浓度。

总离子浓度是指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之和。

3. 接着,计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浓度来计算氢离子浓度,具体计算方法请参考化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4. 最后,根据计算出的氢离子浓度来得到溶液的pH值。

四、实例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演示如何计算溶液的pH值。

假设我们有一种酸性溶液,其中酸碱指示剂的浓度为0.1mol/L,溶液的总离子浓度为0.2mol/L。

我们需要计算该溶液的pH值。

首先,确定酸碱指示剂的浓度为0.1mol/L。

其次,确定溶液的总离子浓度为0.2mol/L。

接着,计算氢离子浓度。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浓度来计算氢离子浓度,具体计算方法请参考化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假设计算后得到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

最后,使用计算出的氢离子浓度来得到溶液的pH值。

根据pH = -log[H+]的计算公式,代入氢离子浓度,可以得到pH值为2。

根据以上步骤,我们成功计算出了该酸性溶液的pH值为2。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溶液pH值的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算专题三——溶液、溶解度、pH值的相关计算[考点扫描]1.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2.有关溶液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掌握有关溶液pH与氢离子浓度、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简单计算。

[知识指津]1.有关物质溶解度的计算近年来高考的热点有:固体、气体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等方面的转化关系的计算;利用溶解平衡及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来求解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混合物的百分组成等。

在进行溶解度计算时,一定要找出饱和溶液。

2.有关溶液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近年来高考的热点有: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有关溶液密度的估算;物质的量浓度与其实用浓度表示方法之间的计算。

近年来高考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变换设问角度使得“陈题”出新意,在溶液的计算中考查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3.溶液浓度配制的计算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必须由溶质的物质的量,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溶剂的体积不必求出,可由容量瓶的容积决定溶液的体积。

若用结晶水合物来配制溶液时,必须将结晶水合物的质量换算成无水物的质量,而结晶水合物的物质的量即为无水物的物质的量。

4.同一溶质的不同的浓度的溶液混合(包括溶液的稀释)的计算两种溶液的混合及某种溶液的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抓住这一关键,可列式进行计算。

溶液混合过程中,要注意溶液的体积一般不能相加(除非烯溶液体积相加与总体积变化不大可忽略)。

混合液的总体积的计算方法是:两种溶液的总质量除以混合液的密度而得。

5.各种溶液浓度之间的换算(1)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1,而溶液密度的单位是L换算时要抓住溶液的密度这一桥梁,并注意单位的换算,因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3-1。

,为了统一,必须将密度单位换算成1000g·g·cmL(2)气体溶解度与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气体溶解度是指1体积水最多可溶某气体的体积数,若1体积为1L,则换算时要注意1L水不是溶液的体积,溶液的体积只能通过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密度之比来求得,涉及到密度同样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范例点击]-3-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cm%氨水的密度为cm%氨水的密度为0.91g·0.98g·,5已知例125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15%B.大于15%%15.小于CD.无法估算解析要弄清楚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首先要知道两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根据溶质质量守衡可知,两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两溶液质量分数分数之和的一半,也就是说若该题为等质量混合则等于-3-3%氨水的,所以等体积混合时,所用%氨水的密度0.91g·cmA;但由于5%氨水的密度为0.98g·cm5大于2515%应选%。

%氨水的质量分数,因而小于15质量实际大于25%氨水的质量,故混合后的氨水质量分数应该接近于质量更大的5类似的情况还有乙醇溶液的等体积混合,但由于大多数溶液一般都是随着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增大,密度随之增大,故常见的酸碱盐溶液的等体积混合后的质量分数一般大于其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

C 答案: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例2T(℃) 0 10 20 30 4037.615.1)S(g/100g水24.411.519.4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6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应在()A.0℃—10℃B.10℃—20℃C.20℃—30℃D.30℃—40℃解析该盐溶液温度由60℃逐渐冷却至开始析出晶体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利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公式即可求得开始析出晶体时溶质的溶解度S=×100g=28.2g,通过题目中提供的表格可查出相应的温度范℃。

℃和40围为30D 答案-1-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0.1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滴溶液的体例3用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A.4B.7.2D.11.3解析该题看似中和反应计算,实际可将其转换为稀释型计算:1滴NaOH溶液(0.05mL)被稀释为50mL的氯化钠(中性)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被稀释了1000倍,故其pH降低3,由原来的pH等于13变成10。

由此看出转换思维在转换问题的难度及过程方面很值得同学去探讨。

答案 C-1-3体积水1的氨水。

试计算cm0.915g·、密度为L12.0mol·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4例-3计) 1.00g·cm(本题中氨的式量以17.0计,水的密度以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

解析取1.00L该氨水进行计算:。

气(标准状况)1即体积水吸收378体积NH3378 答案][变式操练-1-3-1的硫酸,则需水的体积为9mol·L)100g.将浓度为18mol·L的浓硫酸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稀释成密度为ρ(g·cm1()A.小于100mLB.等于100mLC.大于100mL D.等于100/ρmL答案 A-1HSO溶液100mL与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50g2.将1mol·L混合均匀后,滴入甲基橙指示剂,此时溶液的42颜色是()A.浅紫色B.黄色C.红色D.无色答案 C-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cm )aLHCl(气)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g·3.将标准状况下的-1-1 L Bmol·.-1 C .mol·L-1 L.Dmol·D 答案4.t℃时CuSO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5g,将32gCuSO白色粉末加入mg水中形成饱和CuSO溶液并有CuSO·5HO24444)(的取值范围是m晶体析出,则.18g8≤m≤128g A.36g<m<180gB.C.18g<m<128g《m≤180g D.36gC 答案O).下面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H52NaNO KNO NaCl KCl 3331.0 101℃35.7 80.5 20.956.617539.1246100℃(计算时假定:①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②过滤晶体时,溶剂损耗忽略不计。

)(1)取23.4gNaCl和40.4gKNO,加70.0gHO,加热溶解。

在100℃时蒸发掉50.0gHO,维持该温度,过滤析出晶体,223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高温)。

将滤液冷却至10℃,待充分结晶后,过滤。

计算所得晶体的质量m(低温)。

(2)另取34.0gNaNO和29.8gKCl,同样进行如上实验。

10℃时析出的晶体是(写化学式)。

100℃和10℃得到的晶体质3量m′(高温)和m′(低温)分别是多少?答案(1)m(高温)=23.4g-7.82g=15.6g;m(低温)=0.68g+36.2g=36.9g(2)KNO和NaClm(高温)=m(高温)=15.6g;m(低温)=m(低温)=36.9g 3[配套练习]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分数为a的乙腈(CHCN)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所得溶液中乙腈的质量分数为0.4a,若乙3腈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A.ρ>ρ21B.ρ<ρ21C.ρ=ρ21D.无法确定答案 B2.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g CuSO或加入ng CuSO·5H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符合244()A.m=B.m==m.C=m D.B 答案-1-1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

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了滴定0.01mol·L3.用0.01mol·L1HSO42+)之比的值是(c(H) HSO(设1滴为0.05mL)。

则①和②H滴SO;②少加了1滴4422A.10B.503 10 C.5×4.10 D答案 C4.已知:t℃,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ag中含溶质mg。

若该溶液蒸发bg水并恢复到t℃时,析出溶质mg。

若原溶液1蒸发cg水并恢复到t℃时,则析出溶质mg。

用S表示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2=A.s=B.s=C.s=D.sC 答案-1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lmol·60g溶质。

现欲配制L ) .5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A.1:4B.1:5C.2:1D.2:3答案 A6.已知95%(溶质的质量分数)酒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6.52mol/L,试判断47.5%酒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大于8.26mol/LB.等于8.26mol/LC.小于8.26mol/LD.无法判断答案 A7.某温度时,化合物甲的饱和溶液mg中含有溶质ag,化合物乙的饱和溶液mg中含有溶质bg。

则在此温度时,甲、乙两化合物的溶解度之比是()A.a/bB.(am-b)/(bm-a)C.a(m-a)/b(m-b)D.a(m-b)/b(m-a)答案 D8.某硫酸盐RSO在t℃时溶解度为31.75g,在t℃时取足量RSO的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8.00g无水RSO 后,析444出24.6gRSO·7HO晶体,则R为() 24A.ZnB.CuC.FeD.Mg答案 D9.甲、乙两位同学各取相同的硝酸钾溶液90g,甲加热蒸发掉20g水后,冷却到20℃析出晶体4g;乙蒸发掉25g水后,冷却到相同的温度析出晶体5.68,如果两人实验无误,则原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32%B.24.2%C.22.2%D.16.7%答案 A2--13+)c(A1L=10.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用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0.105mol·4-1+2-+)为(SO ),则c(K0.055mol·L完全电离为,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SOH) 和442-1-1-1-1 L.0.040mol·L C.0.055mol·LD A.0.045mol·L B.0.035mol·答案B二、计算题11.将某温度下的KNO溶液200g蒸发掉10g水,恢复到原温度,或向其中加入10gKNO固体,均可使溶液达到饱33和。

试计算:(1)该温度下KNO的溶解度。

3(2)原未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100g(2)47.5%12.将a克Na投入到b克HO中(足量),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2(1)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