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方法的确认方案

合集下载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方案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是确保实验室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的重要步骤。

验证方案是根据相应的法规、准则和指南来制定的,旨在提供明确的实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标准。

以下是一个关于物质分析方法验证方案的详细描述,包括验证目标、实施步骤和结果解释。

一、验证目标1.确定分析方法是否足够准确和可靠,以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和行业标准。

2.确定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即该方法是否适用于特定样品类型和矩阵。

3.确保实验室分析设备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性能稳定性。

二、实施步骤1.选择合适的验证样品:根据实验室所涉及的应用领域和样品类型,选择一定数量和范围的样品进行验证。

2.样品准备:对于涉及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如提取、浓缩等,按照方法要求进行样品的准备。

3.参考方法的建立:验证样品和参考方法之间的结果比较是验证方法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如果没有可用的参考方法,可以选择其他方法进行比较。

4.准确性评估:确定方法的准确性,包括从反应的选择性、灵敏性和偏倚等方面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进行内标法、标准样品法或平行样品法。

5.精密度评估:确定方法的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和中间性的评估。

例如,可以进行重复性试验和不同实验员的中间性试验。

6.确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在方法的线性范围内进行一系列稀释或浓度变化试验,确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

7.确定方法的限值:根据参考方法或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和限量限。

8.确定方法的稳定性:评估方法所需的稳定性,包括短期稳定性、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

例如,可以进行样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

9.确认方法的适用性: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进行方法的适用性验证,包括对样品矩阵的适应性、干扰物质的影响等。

三、结果解释1.根据验证结果,确定分析方法是否满足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如果符合要求,可进行分析实验的正式应用。

2.如果有部分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方法,重新进行验证或根据结果进行确认范围的限制。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管理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保证分析结果的质量,特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分析方法的验证与确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控制分析方法,以及清洁验证、工艺验证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三、职责分工1、研发部门负责新分析方法的开发,并在方法转移前完成方法的验证工作。

2、质量控制部门负责接收转移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进行确认。

在日常工作中,负责按照经过验证或确认的分析方法进行检验,并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监控。

3、验证小组由质量控制、研发、生产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重大或复杂的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工作进行方案的制定、审核和结果的评价。

四、分析方法验证的类型1、鉴别试验用于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被分析物。

2、定量测定包括含量测定、杂质测定等。

3、限度试验用于检测样品中被分析物的含量是否低于或高于规定的限度。

五、分析方法验证的指标1、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辅料等)可能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测定被分析物的能力。

2、准确性指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3、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

重复性是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中间精密度是在同一实验室,不同时间、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等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重现性是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使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4、检测限指样品中能够被检测出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

5、定量限指样品中能够被定量测定的被分析物的最低量。

6、线性指在给定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样品中被分析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7、范围指能够达到一定的准确性、精密度和线性的被分析物浓度的区间。

8、耐用性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分析方法仍然能够保持其有效性的能力。

六、分析方法验证的流程1、验证方案的制定由相关部门根据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预期用途,制定详细的验证方案,明确验证的指标、方法、接受标准、样品制备、检验步骤等内容。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分析方法验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确保我们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准确、可靠的,从而保证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可信的。

本文将介绍分析方法验证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分析方法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是通过实验和比较,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的过程。

在验证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实验设计、样品准备、仪器设备、分析过程、数据处理等。

只有当这些因素都得到充分考虑和验证后,我们才能确保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可靠的。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

分析方法验证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测量样品中的成分或性质。

这不仅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当我们确保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可靠的,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分析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方法建立,即确定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在确定分析方法后,我们需要进行方法评估,即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接着是方法验证,即通过实验和比较,验证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最后是方法确认,即确认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可靠的,并对其进行记录和审查。

在进行分析方法验证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

首先是实验设计,即合理设计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其次是样品准备,即合理准备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再次是仪器设备,即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数据处理,即合理处理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分析方法验证是确保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分析方法验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我们都应该重视分析方法验证,确保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可信的。

分析方法确认基本知识

分析方法确认基本知识

分析方法确认一.概述1.方法确认的定义:分析方法确认是指评估原辅料或制剂成品检验时所参考的药典标准和其他法定标准在各实验室实际使用情况下是否能达到其检验要求的过程。

2.法规依据:1)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二百二十三条(三)规定:对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企业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21 CFR 211.194(a)(2) of cGMP regulations states that “the suitability of all testing methods used shall be verified under actual conditions of use”3.适用范围:1)适用于:药典方法和其他已验证过的法定标准在正式应用前应先经过确认。

因为药典方法和其他法定标准被认为是验证过的分析方法,不需要重复验证,但需要通过方法确认来证明方法在该实验室条件下的适应性。

2)不适用于:实验室日常通用检验方法不需要进行方法确认,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干燥失重,炽灼残渣,各种湿法化学测试如酸值和简单的仪器测试方法如pH计,除非另有要求。

4.方法确认的目的和意义:方法确认是分析方法验证内容的扩充,因为在药典方法验证过程中虽然在多个实验室间做过重现性验证,但并没有在每一个实验室都有验证过;由于不同实验室会有不同的人员,不同的仪器,不同的试剂等,试验样品本身也有不同,为确保各实验室的检验数据均准确、可靠,所以要求对验证过的药典方法和其他法定标准在各实验室实际条件下再进行方法确认。

二. 分析方法确认的方式分析方法确认的方式有两种:1.第一种方式是经过评估后从方法验证的内容中选择相关项目进行确认,而无需重复整个验证过程。

方法确认应根据以下等内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确认方案:●分析方法本身的复杂性●被分析物本身的复杂性●操作人员的培训情况及相关经验由于制剂中常含有多种组分,故制剂检验方法中需要确认的内容常多于原辅料,以下分别列出了原辅料、制剂的方法确认项目表,可供参考。

方法转移与确认

方法转移与确认

分析方法转移和确认一.分析方法转移概念:分析方法转移是一个文件记录和实验室记录的过程,目的是证明一个实验室(方法接收方实验室)在采用另外一个实验室(方法开发方实验室)建立并经过验证的非法定分析方法检测样品时,该实验室有能力成功操作该方法,检测结果与方法与建立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

关键词:文件记录:应当有经过流程化签批的方案、记录、报告。

经过验证:转移之前需经过方法验证。

非法定分析方法:药典等法定方法不适用方法转移。

有能力:需要评价方法接收实验室执行该方法的能力,包括资源,经验与对该方法的理解。

检测结果一致:可以通过检测结果对比的方式证明。

二.方法确认概念:分析方法确认是指首次使用法定分析方法时,由现有的分析人员或实验室对分析方法中关键的验证指标进行有选择性的考察,以证明方法对分析样品的适用性,同时证明分析人员有能力使用该法定分析方法。

关键词:首次使用:在进行方法确认前,不得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

法定分析方法:适用于药典方法、部颁标准、国标等,不适用于企业自议方法(即使批准后)关键的验证指标:非全验证三.对分析样品的适用性:由于处方、工艺、合成路线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杂质谱、晶型、溶解度等性质的不同,法定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某些分析样品。

有能力:只要是资质、经验。

方法确认与转移相关指导原则1.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90992.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9100P1224P12265.FDA的Analytical procedures and method validation对比试验:最常用的方式。

转移方与接收方对同一批次样品进行分析。

共同验证:一般为方法的重现性验证。

在验证:一般为部分验证转移豁免:样品类似,接收方有使用经验,一般为同品种不同规格、制剂与原料药等。

法定方法:适用于方法确认方法相同或相似转移方相关人员调到接收方。

管理文件:接收方应当有方法转移相关的管理文件,对方法转移相关活动作出规定,包括文件编号规则、方法转移流程、各方责任、培训与签批等。

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

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

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摘要: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取决于分析方法的验证、转移传递和确认,以确保最终结果的一致性,提高可靠性。

由于方法验证、转移和验证的概念和适用范围不同,任何分析和验证的目标是获得稳定性和可靠的准确数据的方法,方法验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分析方法通常需要验证转移与确认。

在此基础上,有必要详细说明其联系方式和适用范围,化学原料药检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原料药;分析方法;验证;转移;确认分析前言:对于中国的化工原料来说,欧美国家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审查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和材料。

分析方法的验证转移与确认的目的是证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测试要求和目的,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通过化学分析法的验证,转移,确认,可以有效地证明质量管理。

一、化学原料药的分析方法验证转移与确认概念分析(一)方法验证方法验证的核心是通过实验室设计和测试,验证方法对预期用途的适用性。

在医药品的研究开发中,有必要根据产品的变化调整品质管理方法。

在决定质量方法的时候,公司还必须对证明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进行全面检查。

1.方法转移方法转移的概念包括三个要素:方法设置实验室、方法验收实验室和比较测试。

方法转移在实验室获得的结果和使用标本化方法的实验结果的关联性。

测试样本的数量与方法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关,并且接收实验室是否具有实施该方法的经验。

在转移方法之前,应注意确保接受该方法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该方法涉及的关键参数。

制定详细的动员程序也很重要,以确保双方实验室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

(三)方法确认在应用分析方法时,药品检验实验室不需要验证方法,但必须确认方法,以证明实验室能够正确应用药典方法。

待确定的具体内容没有明确有效的规定,只能通过方法本身的特点和检查员的专业知识进行确认,并由实验室进行操作。

以下是决定需要做什么的有用参考:方法本身的复杂性、方法的关键步骤、操作和影响结果的关键方法,以及验证方法复杂性的最重要方法的选择参数。

维生素B2片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维生素B2片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一.概述1.维生素B2片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1.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 Olmol/L庚烷磺酸钠的0.5%冰醋酸溶液-乙腈-甲醇(85∶1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4nm。

理论板数按维生素B2峰计算不低于2000。

1.2测定法避光操作。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B2 10mg),置5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1→2)10ml,振摇使维生素B2 溶解,加水20ml,继续振摇数分钟,再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维生素B2对照品约10mg,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1.3本品含维生素B2计算,应为标示量的90.0% ~110.0%。

2. 维生素B2片溶出度测定: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通则0931第二法)测定法避光操作。

取本品,以冰醋酸3ml与4%氢氧化钠溶液18ml用水稀释至6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20分钟时,取溶液10ml,滤过,取续滤液,照紫外-可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444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17H20N4O6的吸收系数()为323计算每片的溶出量。

限度为标示量的75%,应符合规定。

3. 维生素B2片有关物质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照含量测定。

避光操作。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B2 10mg),置100ml 量瓶中,加盐酸溶液(1→2)5ml,振摇使维生素B2溶解,加水10ml,继续振摇数分钟,再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u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3倍。

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75倍(1.5% ) ,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1.5倍(3.0% )。

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 制定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的管理规程。

2. 范围: 适用于分析方法的验证及确认。

3. 责任: QC检测员,QC主管。

4. 内容:4.1 方法验证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和验证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都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

4.1.1 方法验证的一般原则通常情况下,分析方法需进行方法验证。

对于仅需按照实验室日常测试操作步骤即可测定的检验项目不需要进行验证,如外观、崩解时限、密度、重量、pH值、灰分、装量等。

方法学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结合所采用分析方法的特点确定。

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验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4.1.2 需要验证的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是为控制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而设定的测试项目,根据检验项目的设定目的和验证内容的不同要求,需验证的检验项目分为四类:1. 鉴别试验;2. 杂质的限度检查;3. 杂质的定量测定;4. 含量测定,包含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含量,溶出度与释放度等检查中的溶出量。

以及含量均匀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物理项目的检测如粒径分布、旋光度、熔点和硬度,其要求与其他检验项目有所不同,通常其分析方法验证应有不同的要求。

鉴别的目的在于判定被分析物是目标化合物,而非其他物质。

用于鉴别的分析方法要求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和耐用性。

杂质检查主要用于控制主成分意外的杂质,如无机杂质、有机杂质等。

杂质检查分为限度检查和定量测定这两部分。

用于限度检查的分析方法验证侧重专属性、检测限和耐用性。

用于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验证强调专属性、准确度、精确度、线性、范围、定量限和耐用性。

含量测定对准确度要求较高,因此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要求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准确度和线性要求。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了不同的检验项目需要验证不同的内容,详见表一:表一验证项目和验证内容备注:1. *: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2. **: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由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3. ***: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4. “是”代表该项内容需要验证,“否”代表该项内容不需要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药业有限公司
编号: 分析方法确认方案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实施日期:
1确认目的 ................................................... 3页2确认原因 ................................................... 3页3确认范围................................................. 3页4.确认职责................................................. 3页5确认方式................................................. 3页6参加确认人员............................................. 3页7确认的原则、要求 ........................................... 4页8需要进行确认的品种及项目 ................................... 4页9确认进度计划 ............................................... 5页10再确认周期.............................................. 5页11结果评价.................................................. 5页
1、目的:确认物料及产品在鉴别、含量测定等方面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旨在进行确认后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确认原因:按照新版GMP标准进行确认,来证明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的适用性。

3、适用范围:适用于物料和产品中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以及药典方法和其他已验证的法定标准。

通过方法确认来证明方法在本实验室条件下的适用性。

4、确认职责:
4.1验证小组:
4.1.1负责验证、确认方案、报告的审批。

4.1.2负责方案的组织实施。

4.1.3负责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4.1.4责发放证书。

4.2质保部:
4.2.1负责对所进行确认的物料的取样,并按相应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422负责起草验证方案、验证报告,并进行审阅。

4.3生产部:
4.3.1负责协助验证方案的实施。

5、确认方式:
由两名检验人员分别独立对同一批产品进行检验,比较两人的检测结果来证明方法在本实验室(人员、分析仪器、试剂等)的适用性。

6、参加确认的人员
7、确认的原则要求
7.1、对确认过程的管理遵从新版GMP标准及本厂有关文件的要求,确认资料的编写可参考2010年新的GMP标准。

7.2、由质保部负责起草的确认方案,必须经相关部门会审签字后方可实施。

7.3、根据结论对相应的分析方法文件进行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以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7.4、该确认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10再确认周期: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再确认:
10.1当检验出现偏差,影响检验结果时,应对检验方法进行再确认。

10.2当检验方法的各项参数指标均未变化,可以一年进行一次再确认。

11结果评价:
11.1验证(确认)小组负责收集各项验证(确认)、试验结果:
验证(确认)小组对验证(确认)结果进行评审,做出验证(确认)结论,发放证书,确认方法验证(确认)周期,对验证(确认)结果的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1.2验证结果总评价与会签:由验证小组确认,质保部负责审阅,质保部部长批准。

11.2.1验证结果评价与建议:
评价人:
日期:
11.2.2确认小组成员会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