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与社区居民对双向转诊需求调查

合集下载

社区卫生服务中双向转诊机制建立

社区卫生服务中双向转诊机制建立

三、我国双向转诊机制建立现状
3.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双向转诊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
双方医生没有明确照顾转诊病人过程中责任 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 医生没有可以依据的标准/原则 专科与基层医生间没有沟通的渠道和机制
基层医疗中医生的诊疗水平参差不齐
(对健康问题的诊断能力 )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专科医生原有工作模式,不愿承担转诊的责任 来自病人方面的原因
国外的经验:
•转诊决定者:全科医生/社区医生 •• 决定转诊的科室和医生
•专科医生的作用: 帮助照顾“诊断和治疗进退两难的病人” 社区诊疗中罕见的健康问题的照顾 社区/全科医疗中难以实现的医疗操作 要求转诊的病人
双向转诊过程中GP责任问题
转诊也意味着把照顾病人的一部分责任转移。但 ••
对于家庭医生来说,转诊过程中家庭医生仍然对 病人的健康负有全面和长期的责任,转诊只是意 味着把照顾病人的责任暂时地转移转移给其它医 生。
如:一个专科医生负责病人的糖尿病,另外 一个医生负责病人的缺血性心脏病。此类型 照顾的 最大不足之处,即没有人知道究竟谁 应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
双向转诊的优点
1.利于病人连续性照顾• 和• 病人的医嘱的依从性 2. 发挥团队精神 ,对病人提供多学科照顾 3. 利于基层/全科医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 有利于病人的分流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5. 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6. 提高病人的满意率。
为使病人的某些特殊问题得到照 顾而转诊,家庭医生负有照顾病人 的全部责任。转诊时间可能是长期 的,如慢性青光眼;也可能是短期 的,如心理的问题咨询。
双向转诊的类型
••
交叉转诊(Cross Referral ):
双向转诊的类型

双向转诊存在问题分析模板

双向转诊存在问题分析模板

02
CATALOGUE
双向转诊实施过程中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不足
01
02
03
缺乏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缺 乏全科医生,导致无法为 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医 疗服务。
设备设施不完善
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 备设施陈旧、不完善,难 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人才短缺、技术水平 有限等原因,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的服务水平整体不 高。
居民对双向转诊认知度低
宣传不足
相关部门对双向转诊的宣传力度不够 ,导致居民对其了解不足、认知度低 。
传统就医观念影响
受传统就医观念影响,居民更倾向于 直接前往大中型医院就诊,对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信任度不高。
医疗机构间协作机制不完善
缺乏有效沟通
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 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转诊过程 不顺畅。
当地居民的医疗需求。
大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不均
03
大型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技术和人才,而基层医疗机构
则相对薄弱,缺乏必要的医疗资源和人才支持。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
1 2
制定科学的医疗资源规划
根据地区人口分布、疾病谱等因素,合理规划医 疗资源的布局和数量,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双向转诊存在问题
目录
• 双向转诊概述与背景 • 双向转诊实施过程中问题 • 患者权益保障与满意度调查 • 医疗资源分配与利用问题探讨 • 政策建议与改进方向
01
CATALOGUE
双向转诊概述与背景
双向转诊定义及目的
双向转诊定义
指根据病情需要,在上下级医疗机构或同级医疗机构之间进行转院诊治的过程 ,包括从下级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和从上级医疗机构向下级医疗机构 转诊。

实施双向转诊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实施双向转诊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实施双向转诊制度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朱美英来源:《上海医药》2014年第08期摘要双向转诊制度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措施之一,它的有效推行与实施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通过“双向转诊”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医疗服务和上级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有机整合,从而有效、合理的利用卫生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模式将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能否建立起规范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则成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双向转诊卫生资源医疗服务网络中图分类号:R19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8-0015-03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o-way referral systemZHU Meiying(Chedu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ongjiang District , Shanghai 201611,China)Abstract Two-way referral system works as one of ways to relief the difficulty and high cost of treatment, which is good for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 Through the “two-way referral system”, basic medical services from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can combine with comprehensive medical services from the superior hospital effectively, which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health resources effectively and reasonab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he medical model of “slight illness in the community, severe illness into the hospital,rehabilitation back to the community” will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community residents,but whether we can establish the standard and effective “two-way referral” system has become the ke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Key words two-way referral system; health resources; medical service network双向转诊是指根据病情和人群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转院诊治过程[1]。

浅谈双向转诊

浅谈双向转诊
应医院/专门防治/防保机构进行管理的患者。
题外话:中医的“六不治”
• “骄恣不伦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 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 并,脏器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 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 一者,则重难治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二)上级医院转回患者的参考指征
上级医院之间的桥梁,既向患者和家属解 释转诊原因和注意事项,又负责向上级医 院提供充分的转诊记录。 • (2)全科医生的能力是决定双向转诊成功 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双向转诊的原则
• 1.以满足基层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开展符 合基层实际、多种形式并存的双向转诊工 作。
1.急性期后病情稳定需继续管理和治疗的患者。 2.诊断明确、病情平稳的常见病、多发病、慢
性病患者。
3.需继续行康复、中医等治疗的慢性病患者。
六、转诊的临床思维决策模式
• 2.遵循患者自愿和确保医疗安全、有效、有 序的原则。
• 3.发挥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各自的优势和互 助协同作用。
五、双向转诊的指征
(一)患者转上级医院参考指征 1.疑难重症患者。 2.因条件限制不能诊断、治疗的患者。 3.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加重的患者。 4.需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5.患者强烈要求转诊的病例。 6.按政府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须定向转诊到相
二、双向转诊的重要性
• 双向转诊充分利用上级医院医疗资源解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面临的问题,使医 疗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卫生事业健康有序 的发展。
• 可以为患者提供连.建立双向转诊的制度。 • 2.全科医生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 (1)整个转诊过程中,全科医生是患者和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制度及流程
双向转诊制度: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之间相互转诊患者的制度
目的: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双向转诊流程: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病情需要转诊至上级医院,上级医院 治疗结束后,患者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 双向转诊制度的意义:实现分级诊疗,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
转诊流程
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生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转诊
医生填写转诊单,注明转诊原因、转诊医院等信息
患者持转诊单到上级医院就诊,上级医院根据转诊单接收患者 上级医院治疗结束后,将患者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后续治疗和康 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 流程
第三章
上级医院转诊流程
患者病情需要转诊至上级医院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转诊原 因和转诊流程。
优化医疗资源分配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通过双向转诊,将患者分配到合适的医疗机构,避免资源浪费 降低医疗费用:双向转诊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双向转诊可以保证患者得到更专业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双向转诊可源自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患者对双向转诊认知度低
患者对双向转诊制度不了解,导致 转诊过程中出现误解和抵触情绪
患者对双向转诊的益处认识不足, 导致转诊过程中出现拒绝和放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患者对双向转诊流程不熟悉,导致 转诊过程中出现延误和错误
患者对双向转诊的实施情况缺乏了 解,导致转诊过程中出现误解和担 忧
改进双向转诊制度的建议与 措施
资源整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医院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贵阳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现况研究

贵阳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现况研究
关键 词 ]社区卫生服务; 双向转诊; 卫生资源; 全科医生
[ 中图分类号]R 1 9 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1 0 0 0 - 2 7 0 7 ( 2 0 1 4 ) 0 1 - 0 0 8 4 - 0 4 我 国于 1 9 9 7年首次提出双 向转诊制度 , 2 0 0 6 年开始 推广 , 但 各 地均 存在 双 向转 诊 发展 的瓶 颈 J 。贵 州省 地处西 部欠 发达地 区 , 双 向转 诊 的 开展情况如何值得研究 。2 0 1 2年 l 2月 ~ 2 0 1 3 年 1 月 对贵 阳城 区社 区卫 生 服 务 双 向转 诊 情 况 进 行
2 结 果
本 次调 查共 向社 区卫 生 服务 中心 发放 基 本情
1 所, 企事业单位承办各 1 所, 民营机构 ( 私人 ) 承 办各 1 所, 公立 医院 承办 各 2所 , 乌 当 区、 花溪区、
观山湖区政府承办各 1 所。同时抽取 5 所上级医
院进 行调 查 。
况调查表 1 3 份, 向4 7 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
谈, 对卫生服务 中心及上级医院人力 、 物力资源 、 双向转 诊开展情况 、 双 向转 诊 的影 响 因素 等进行调查 研究 。结 果: 共调查 1 3所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 、 5所上级医院 ; 2 0 1 2年 门诊总人次数为 2 2 0 7 8 1 人次 , 上转人 次数 1 2 3 9人 次, 上转率 5 . 6 1 % o , 下转人次数 1 0 0 人次, 下转率 0 . 4 5 % 0 ; 影 响双 向转诊 主要 的原因有 医疗 机构软 硬件 的不 足、 缺乏可操作的双向转诊标 准及 程序 、 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与上级医院间缺乏 信息交流 的平 台等 。结论 :贵阳城 区

双向转诊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双向转诊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双向转诊的现状及应对策略本文分析我市目前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双向转诊发展的建议。

1 双向转诊发展现状目前,我市已建成1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346个,覆盖了32个区县约500万人口。

按照市政府规划,到2010年,全市将新建200所社区卫生机构,覆盖人口达到1000万,主城区及中心区每个街道都将拥有一所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民步行不超过15分钟,就能到医院接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居民“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双向转诊看病模式将成为我市2010年社区卫生规划的重要内容。

2006年重庆市开始着手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试点工作,渝中区作为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试点区,率先在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重庆市急救中心推行双向转诊。

两家医院均与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制定了双向转诊条件、程序及监督管理制度,双向转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2.1 病人转入容易,转出难:目前,转入病人的人次数在转诊病人中所占的比例均偏大,且转入病人绝大多数来自下级医院,而从平级和上级医院转来的病人少,转出病人则多流向了比原住医院等级高的医院,而向平级和下级医院转诊的病人少。

这主要是由于转诊医院之间经济利益分配关系还未完全理顺,医护人员及居民对双向转诊制度认知度不足。

2.2 相关配套支持政策不够完善:在当前医疗改革的要求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承担居民慢性病、常见病的诊疗工作,并要提供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全科服务,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连续性、主动性的特点,从而整体上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

而目前,我市公费医疗政策还是直接定点大中型医疗机构;物价部门还没有合理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费标准,没有在收费上与大型综合医院拉开明显差距,体现不了社区卫生服务在节约医疗费用、降低患者医疗负担的优势;许多有社区特色的卫生服务项目如家庭病床等还没有纳入医保范畴等,影响了双向转诊的开展。

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双向转诊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双向转诊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7 8 ・ 9
Pr c e i g o i c lM e ii e, t 201 V o o 0 o e d n fClnia dc n OC . 2, l21 N .1
文 章 编 号 :6 1 6 1 2 1 )O 0 9 一O 17 —8 3 (0 2 1 一 7 8 3
社 区家庭 医生 责任 制双 向转 诊模 式 的探 索与 实践 Q
许 志 红 张 , 琦 杨 月青。 张爱琳。张 , , , 玲 张 志梅 ,
0 0 0 ;. 30 1 3 太原 市 尖草 坪 区 南寨 社 区
(. 西 医科 大 学 第 二 医院 , 西 太原 0 0 0 ;. 1山 山 30 1 2 山西 医科 大学 , 西 太原 山 卫 生服 务 中心 , 山西 太 原 0 0 0 ) 3 0 8
12 方法 . 121 调查方法 ..
乏患者的信任度、 没有统一可操作的双向转诊标准、 相关政 策法规不健全等原因口 , ]我国双向转诊工作运行情况并不尽 如人意, 它严重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持续发展及其与
三级医院的良性互动。在目前的医疗卫生政策下, 本研究针
采用 自 行设计的双向转诊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 该 问卷 由2 0个问题组成, 包括社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服 务态度、 医保及药物使用的便利程度、 社区医疗环境 5 个领 域的评估项 目, 每题 5 共 10 由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指 分, 0 分。 导中心负责双向转诊的工作人员及家庭医生共同对双向转
诊的患者进行调查。
对影响双向转诊的主要因素, 探讨基于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双 向转诊模式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以进一步推动双向转
诊的有效实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选取 21 年 1 - 21 年 1 月太原市某社区卫生服 01 月- 01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医生与社区居民对双向转诊需求调查2005年,在医院与社区互动的新型就诊模式下,复兴医院准备研发以分处异地的门诊、住院、社区和老年公寓医疗信息共享为目标的卫生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以双向转诊、慢病管理等为主要功能的信息共享建设,逐步形成医院与社区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互动的共享机制,为居民创造连续的医疗服务环节,最终实现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在实施信息系统进行双向转诊之前,复兴医院与社区之间已经进行过手工的双向转诊的研究与实践,开展了以纸介为传递凭证的双向转诊工作。

在这种条件下,为使医院与社区互动的信息系统成为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贴近实际的应用系统,课题组对社区全科医生及部分患者进行了有关双向转诊方面相关问题的调查,情况如下:1. 全科医生观点● 100%的全科医生知道双向转诊机制;● 88%的全科医生知道双向转诊的流程;●全科医生普遍认为手工双向转诊存在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其中认为方便的占12%,认为不方便的占88%;双向转诊中最不方便的环节●全科医生认为手工双向转诊过程中最不方便的环节有(按照选择频率多到少排序):(1)社区转诊患者到医院取三级医院用药或做检验检查,需要找医院专科医生转录处方或检查检验申请单(79%);(2)社区全科医生看不到上转三级医院的用药目录和诊疗信息目录,不能准确地开具处方或检验检查治疗单(67%);(3)社区转诊到医院取药或做检验检查的患者,需到医院交费(67%);(4)在社区看不到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信息(63%);(5)在社区看不到门诊医生对患者做出的诊断(54%);(6)在社区看不到住院患者的出院日志(54%);(7)社区转诊做检验项目的患者必须到医院抽血(54%);(8)转诊患者到医院就诊需重新挂号(50%);(9)转诊患者需要办理医院就诊卡,持多种卡看病很不方便(38%);(10)在社区看不到医院床位情况,联系住院患者床位困难(25%)全科医生在双向转诊过程中关心的问题●对于现在双向转诊流程需要改进的环节有(按照选择频率多到少排序):(1)社区转诊患者应得到优先就诊服务(占54%);(2)转诊零挂号(42%);(3)应设专职医务人员负责转诊事宜(40%);(4)对转诊业务的咨询(8%)。

●全科医生在双向转诊过程中关心的问题有(按照选择频率多到少排序):(1)需要及时看到专科医生对患者病症的诊断(83%);(2)上转医院的检查、检验等结果能够及时与社区共享(83%);(3)专科医生对患者的用药信息(75%);(4)转诊过程中患者个人信息在系统中的安全性(29%)●全科医生认为最需要提供双向转诊服务的患者(按照选择频率多到少排序):(1)按病种: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外伤患者、妇科病;(2)按类型: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做检查检验的患者(67%);(3)需要进一步到医院做治疗的患者(67%);(4)需要进一步到医院住院诊治的患者(63%);(5)需要使用社区疗机构一级用药范围外的患者(58%)。

2.社区居民观点●被调查的患者大多数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病;●被调查的患者都能知道双向转诊业务,其中的33%还清楚知道自己享受;过双向转诊一次或多次,其他患者没享受过或是不清楚自己有没有享受过;● 57%的患者认为现行的手工双向转诊有很多双向转诊需要改进的环节不便之处;●对于手工双向转诊流程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按照选择频率多到少排序):(1)有些药品不能在社区取用(47%);(2)转诊需要到医院重新挂号(43%);(3)有些需要到医院做化验的项目,患者不能在社区抽血(37%);(4)转诊医院的药品检验检查费用不能在社区交纳(33%);(5)有些三级医院用药需要到医院取药(33%);(6)需要办理医院就诊卡(27%);(7)需要到医院取检查检验报告(17%)。

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患者中33%能够了解双向转诊的流程,认为其中需要改进的方面:(1)转诊零挂号(30%);(2)转诊过程中的优先就诊服务(27%);(3)病情咨询服务(23%);(4)在社区交转诊费用(17%);(5)专职医务人员负责转诊事宜(17%);(6)医务人员陪同(10%);(7)心理咨询(10%)。

●患者在双向转诊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有(按照选择频率多到少排序):(1)医院专科医生诊断结果(33%);(2)医院专科医生用药情况(23%);(3)转诊过程中个人信息安全(23%);(4)在医院的检查、检验等结果(23%)。

调查结果分析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手工操作的双向转诊已经实行多年,并且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

但是,手工实现双向转诊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便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全科医生需要及时了解转往医院专科医生回馈的患者信息。

其中包括:检验、检查、诊断、康复建议等重要信息。

而手工转诊中,患者在医院的上述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地传递,对病情的及时诊治不利。

(2)社区医生不仅需要了解患者在社区的健康档案信息,还需要了解患者在医院的就诊信息,若使二者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患者的疾病预防,有利于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而手工转诊无法实现;(3)对患者而言,患者非常需要建立畅通的双向转诊通道,特别是需要零挂号机制,方便的转诊服务、咨询服务、多种就诊卡并存等问题,给患者在转诊中带来不便。

(4)在政策宣传方面,对双向转诊工作宣传不够,甚至有些患者已经享受双向转诊却还不清楚自己已经受到了这项服务。

(5)实行手工双向转诊的工作环节还不够顺畅。

社区医生上转到医院的环节还比较顺畅,而由医院转回社区的环节还不够顺畅,造成社区全科医生不能及时接收到患者在医院的就诊信息,由于医院专科对患者的诊断、化验结果、检查结果、出院小结等信息传递不顺畅,直接影响了患者慢性病情的持续监控和及时治疗。

课题组针对双向转诊需求调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发现:许多在手工转诊流程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医院与社区互动的信息系统来解决。

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双向转诊(1)确定目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双向转诊业务流程为核心,建立医院与社区互动的信息系统,实现在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双向转诊业务,解决社区居民与全科医生的实际需求。

(2)建立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流程。

课题组针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需求和手工双向转诊存在的不顺畅等问题,与医院及社区管理部门进行了多次交流,结合需求调研情况,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及社区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的条件下,以医院双向转诊手工流程为基础进行医院与社区互动的系统设计,在设计中结合医院与社区管理政策,优化并设计了双向转诊的信息系统实现流程。

(3)确定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三个路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门诊之间的转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住院部之间的转诊、社区患者来医院做检验、检查的转诊。

(4)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享网络平台。

分别建立并逐步规范了医院与社区信息系统网络平台。

实现了医院(门诊、住院)与社区(一个中心、十个社区站)信息共享网络,采用了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与机制。

(5)建立并逐步完善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社区信息系统,同时,逐步完善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系统。

(6)研究社区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的接口;研究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信息传递的流程;研究社区与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安全及其可操作性。

(7)建立医院与社区互动系统的中间平台。

通过中间平台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系统与医院系统进行连接。

在中间平台上建立“注册数据中心”,注册数据中心系统针对新患者自动生成(患者唯一主索引),将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信息、医院患者信息与注册中心中的EPMI进行关联,注册中心记录患者历次转诊信息。

中间平台存储与电子转诊单相关的检验结果与检查报告,供相关人员查阅。

中间平台提供转诊单的保存、校验、状态变更以及检验检查结果上传下载服务。

(8)开展试点工作,以社区中心及一个社区站开展试点工作,进行系统测试和试运行。

(9)2009年7月20日,复兴医院医务处、门诊办、信息中心、月坛社区中心联合发文《关于规范我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流程的通知》,(附件:《复兴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检查检验流程》;《复兴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门诊流程》;《复兴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住院流程》),从此,复兴医院与月坛社区间应用医院与社区互动系统进行双向转诊工作正式启动。

社区中心药房复兴医院与社区转诊实施效果1. 实现双向转诊流程电子化(1)通过医院与社区互动平台,应用双向转诊系统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责任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在医生工作站开出电子转诊单,向中间数据平台提交申请单。

(2)数据平台审核患者信息是否已经存在,如不存在,创建EPMI,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生成对照信息。

(3)患者到达时,根据申请列表在HIS系统中登记、挂号,并将HIS系统患者身份信息与数据平台关联。

(4)医院专科医生接诊后,转诊单状态改编为接诊,并且医院各个工作站能够显示该患者为转诊患者。

(5)将患者转回社区进行康复治疗。

治疗过程完毕,医院门诊医生填写回转单,HIS系统自动回传回转单与各项检验检查结果。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可根据转诊单调阅回转单与各项检验检查结果。

检验结果,检查报告自动上传、下载。

2. 实现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信息的共享医院专科医生通过转诊单,了解患者健康档案信息,更加快速准确做出临床诊断,给予治疗方案。

经过安全授权的患者电子病历可以作为回转单的附件通过系统平台传输给社区全科医生,使得全科医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电子病历信息不仅包含了必要的检验检查结果报告,同时还包含了患者的医嘱信息、病程记录等。

通过系统平台EPMI实现与其他不同级别的医院、医疗机构之间进行患者各种信息的交互与共享,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奠定扎实基础。

实施体会(1)医院与社区管理部门协调、相关政策支持、配套设施到位是医院与社区互动系统实施的关键。

(2)双向转诊规范的业务流程与先进信息技术的优化组合是系统顺利实施的保障。

从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需求出发进行系统流程设计,可以使信息系统源于应用并高于应用。

(3)建立完善的社区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是实施医院与社区互动系统的前提。

(4)通过使用医院与社区互动的信息系统实现双向转诊,建立医院与社区信息共享机制,从多方面改善双向转诊工作中的不利现状,规避不利因素,提高双向转诊的成功率,同时给医生以及患者带来便利。

(5)医院与社区的医务人员普遍愿意使用互动系统,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信息,提高诊疗效率。

(6)通过医院与社区互动系统使医院为患者诊疗提供更优良的服务。

系统可以准确定位检验检查项目,患者可在社区查看诊疗结果,提高转诊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7)复兴医院社区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全科医生,因此,可以吸引大量的患者愿意到社区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