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食品化学2005答案
个人整理暨南大学食品化学专业课完整真题答案笔记2

暨南大学食品专业考研食品化学真题及答案2006年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1.结合水在食品中与组织结合而不能自由流动的水2.蛋白质组织化蛋白质在酸或者碱或者添加剂的情况下发生的组织化的过程3.味觉相乘某物质的味感会因为另一味感物的存在而显著加强,这种现象叫味的相乘作用化 4.淀粉又称淀粉的老化,在糊化过程中,已经溶解膨胀的淀粉分子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类似天然淀粉结构的物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结冰会引起水分活度显著下降。
2.霉菌生长所需的水分活度比细菌高。
3.风味结合能力最强的糖是蔗糖。
4.使蔗糖甜味显著增强的取代蔗糖为三氯蔗糖。
5.列出食品胶的三种主要功能胶凝剂,乳化剂,稳定剂。
6. 列出两种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的低聚糖两种低聚木糖和低聚果糖7.牛奶所含的主要蛋白质为乳蛋白,乳酸菌能产生凝乳酶酶使之凝固。
8.具有增香作用的物质有麦芽酚和异麦芽酚等。
9.果胶的主要组分为半乳糖醛酸。
10.纤维素改性后形成的一种热凝胶叫甲基纤维素。
11.油脂精炼步骤之一是脱胶,这里的胶体物质主要是指蛋白质和糖类。
12.天然色素花青素遇碱呈金黄色。
13.含非金属元素较多的食物称成酸食物。
14.目前使用较多的油溶性抗氧化剂主要有TBHQ (至少1种)。
15.最容易被氧化破坏的水溶性维生素为 VC 。
16.新鲜大蒜和葱的组织被破坏后会产生刺激性气味,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含有硫元素。
17.食物中降低钙生物有效性的成分主要有植酸草酸18.既有苦涩感又能引起植物组织褐变的物质是多酚类19.除多酚氧化酶外,还有脂肪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可引起食品褐变。
20.甜味和苦味的基准物质分别为蔗糖和奎宁。
21.新鲜豆粉对面粉具有漂白作用,是因为前者含有脂肪氧化酶的缘故。
22. 2005年引起全球恐慌、在辣椒等食品中违法使用的红色素为苏丹红。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油脂的同质多晶现象对油脂在食品中的应用有何影响?相同的化学组成,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却能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
暨南大学826食品化学2011--2020年考研真题试卷

考试科目: 食品化学
共 4 页,第 4 页
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
招生专业与代码: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蛋白质工程、食品工程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食品化学(826)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1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定向酯交换 2.低甲氧基果胶 3.酶抑制剂 4.香气值 5.解吸等温线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1~2%的食盐水溶液中,添加7~10%的蔗糖溶液,则咸味的强度会减弱,甚至消失 ,这种现象称为味的( )。 A 对比现象 B 相乘作用 C 消杀作用 D 变调作用
6.在150℃加热时,下列哪种物质可与天冬氨酸发生美拉德反应?( ) A 蔗糖 B 乳糖 C 果糖 D 麦芽糖 7.关于天然脂肪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绝大多数是直链的偶数碳 B碳链长度范围从4碳到38碳 C天然多烯酸的双键一般都是被亚甲基隔开的 D天然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顺式结构 8.豆腐皮(腐竹)的制作主要体现了蛋白质的______加工性质。 A 起泡性 B 乳化性 C 组织化 D 水合性 9.畜产品的肌肉中最主要的蛋白质是( )。 A 肌红蛋白 B 肌原纤维蛋白 C 基质蛋白 D 胶原蛋白 10. 下列哪种酶对水果果汁有澄清作用( )。 A 果胶酶 B 蛋白酶 C多酚氧化酶 D 葡萄糖氧化酶
2.下列味感与其对应基准物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 A 苦味--奎宁 B 咸味--氯化钠 C酸味--柠檬酸 D 甜味--果糖
暨南大学《食品化学》826-2022年真题(附完整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招生专业与代码: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蛋白质工程、食品工程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食品化学(826)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建议:不要写太多,简明扼要即可,想留下好印象也可以多写1.淀粉老化2.酶活力3.成碱食物(生理碱性食物)4.油脂烟点5.蛋白质组织化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铜离子将叶绿素中的()离子取代后,叶绿素更加稳定。
A.Zn2+B.Ca2+C.Fe2+D.Mg2+2.肌肉中能与亚硝酸盐反应使肉制品呈现稳定鲜红色的物质是A.氨基酸B.蛋白质C.血红素D.糖原3.属于高倍甜味剂的物质有AA.甜叶菊甘B.木糖醇C.葡萄糖D.糖4.淀粉分子中,葡萄糖链接方式为A.肽键B.糖苷键C.酯键D.酰键5.属于鲜味剂的有A核苷酸B儿茶素 C.奎宁 D.维生素C6.油脂的酮型酸败针对的是A甘油 B.饱和脂肪酸 C.单不饱和脂肪酸 D.多不饱和脂肪酸7.属于人工合成色素的物质为A.红曲色素B.姜黄C.柠檬黄D.花青素8.以下物质的化学名称是A糠醛 B.羟甲基糖醛 C.丙烯酰胺 D.丙氨酸9.非洲神秘果内含的一种碱性蛋白质,使人吃了以后再吃酸的东西时,口感反而有甜味,这种现象称为味的A对比现象 B.相乘作用 C.消杀作用 D.变调作用10.蔬菜热烫流失最多的维生素为A.维生素CB.维生素DC.维生素AD.维生素K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3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不给分,共15分)1.以下化合物中,哪些不是糖类热降解的产物2.以下维生素中,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3.引起果蔬褐变的酶有A多酚氧化酶 B.抗坏血酸脱氢酶 C.淀粉酶 D.叶绿素醇4.可用作抗氧化剂的物质的有A乳酸链球菌素 B.迷送香提取物 C.茶黄素 D.葎草酮5.以下哪些是多糖具有的功能性质A亲水 B.凝胶 C.稳定 D.风味结合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简答题一般只回答要点,不发散或者稍微发散一两句。
食品化学课后答案.doc

第二章水1.水在食品加工中有何作用?(不考)答:A.水作为食品的溶剂,起着溶解,分散蛋白质,淀粉等水溶性成分的作用,使他们形成溶胶或凝胶;B.水有膨润,浸透,均匀化食品的功能;C.水作为食品中某些反应的反应物或反应介质以及食品微生物繁殖的必需条件;D.水是生物大分子构象的稳定剂;E.水作为清洗剂,能去除食品原料的污染物和食品中可溶性的有害物质;F.水作为优良的传热介质,在杀菌,冷却等热交换设备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解释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根本区别。
答:结合水在食品中不能作为溶剂,在-40摄氏度时不结冰;而自由水可以作为溶剂,在-40 摄氏度会结冰。
3.水分活度的定义,重要性及意义是什么?答:Aw的意义:反映水与各种非水成分结合的强度,比水分含量更能可靠地预示食品的稳定性。
4.冰点以上和冰点以下水分活度有何区别?答:含义不同:A.在冰点以上温度时,Aw是样品成分和温度的函数,且样品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冰点以下温度时,Aw与样品中的成分无关,仅与温度有关,即冰相存在时,Aw不受体系中的溶质种类或比例的影响,冰点以下的Aw作为物化变化的指标价值较低;B.冰点以上和冰点以下温度的Aw值的大小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不同,例如,一种食品在-15摄氏度和Aw为0.86时,微生物不生长,化学反应进行缓慢,但是在20摄氏度时,Aw同样为0.86时,则出现相反的情况,有些化学反应将快速地进行,某些微生物也能生长;C.冰点以下Aw不能用于预测冰点以上温度的同…种食品的Aw,这是因为冰点以下Aw与样品的组成无关,而仅与温度有关。
5.何谓水分吸附等温线?低水分含量下水分吸附等温线中,3个区域中水分的性质有何不同?答:在恒定温度下,食品水分含量与Aw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水分吸附等温线MSI。
I区:Aw为0~0.25冰分含量为0〜0.07,水分含量增加,Aw增加较少,最少流动,是构成水,通过水-离子或水-偶极相互作用与可接近的非水物极性部位缔合,在-40摄氏度时不结冰,不能作为溶剂,邻近水含量较低,微生物不能利用;II区:Aw为0.25〜0.85,水分含量为0.07-0.32,是多分子层水,通过氢键或偶极键与邻近水和溶质分子缔合,水的流动性比体相水稍差,溶解能力部分降低(化学反应开始进行),微生物能部分利用,I区和II区的水占5%以下;III区:Aw为0.85以上,水分含量>0.4,是体相水,与非水物结合最不牢固,流动性较大,有很大的溶解能力(化学反应速度很快),微生物能利用(微生物生长很快),占总水分的95%以上。
至度暨南大学食品化学考试真题6页-推荐下载

4、 就碳水化合物而言,非酶褐变反应包括
等 3 种反应。
5、 举一列说明糖苷水解对食品的影响:
6、 根据脂肪酸的命名, 18:2 是指
7、 油脂的三点,是指 、
8、 油脂加工过程中去掉油脂中含有的异味化合物的工艺被称为
9、 乳状液的稳定性(Emulsion stability, ES)计算式为:
10、 单细胞蛋白是指
、
。
第2 页 共6页
2. 以下是某学者研究的苹果汁浓缩物的非酶促褐变动力学变化。根据你所学的 知识,解释非酶褐变(3 分),并根据以下图形描述该学者的实验结果(6 分),然后简单描述非酶促褐变的影响因素(6 分)。注:图 2 的纵坐标为 反应速率 K;图 3 的纵坐标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吸光度值。 aW
11、 蛋白质的质量取决于它的
12、 豆类蛋白质富含
13、 酶促褐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是: 、
14、 列举两种天然色素:
食品化学
。
和
;2)
和
,而缺乏
和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食品化学习题集答案

食品化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问答题1 什么是食物和食品,他们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食品:经特定方式加工后供人类食用的食物。
食物:可供人类食用的物质原料统称为食物。
联系:都能供人类食用。
区别:食品是经过加工的食物,而食物是指可食用的原料。
2 论述食品化学概念与内涵。
答:指研究食物的组成、性质以及功能和食物在贮藏、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科学。
第二章水分一、填空题1、冰的导热系数在0℃时近似为同温度下水的导热系数的4 倍,冰的热扩散系数约为水的5 倍,说明在同一环境中,冰比水能更快的改变自身的温度。
水和冰的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上较大的差异,就导致了在相同温度下组织材料冻结的速度比解冻的速度快。
2、一般的食物在冻结后解冻往往有大量的汁液流出,其主要原因是冻结后冰的体积比相同质量的水的体积增大9%,因而破坏了组织结构。
3、按照食品中的水与其他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强弱可将食品中的水分成结合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水(体相水)。
4、就水分活度对脂质氧化作用的影响而言,在水分活度较低时由于食品中的水与氢过氧化物结合而使其不容易产生氧自由基而导致链氧化的结束而使氧化速度随水分活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水分活度大于0.4 时,由于水分活度的增加增大了食物中氧气的溶解,而使氧化速度随水分活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水分活度大于0.8 由于反应物被稀释,而使氧化速度随水分活度的增加而减小。
5、冻结食物的水分活度的就算式为aw=P(纯水)/P0(过冷水)。
6、结合水与自由水的区别:能否作为溶剂,在-40℃能否结冰,能否被微生物利用。
7、根据与食品中非水组分之间的作用力的强弱可将结合水分成单分子层水和多分子层水。
8、食品中水与非水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有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疏水相互作用。
9、食品的水分活度用水分蒸汽压表示为aw=P/P0,用相对平衡湿度表示为a w=ERH/100 。
10、水分活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影响酶促反应的底物的可移动性,另一方面影响酶的构象。
食品化学各章习题答案

食品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第1章(绪论)1、简要回答:食品、食品化学、营养学、营养、营养素与营养价值的定义,并指出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研究内容有何异同点?2、现代食品化学中规定食品有哪些基本属性?普通食品有哪些功能?营养素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试述:1)食品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内容;3)二者有何共同点?4、简答:食品化学与食品科学各学科及其它学科的关系?第1章:绪论答案1答:食品:food,不同专著对食品定义不同,根据我国199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是一门研究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营养与安全性以及它们在食品贮藏加工运输中产生的化学变化、应用或控制这些变化的科学。
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食品中各种营养素对人体的营养生理功能、人体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条件下对营养的需要水平,从而揭示食物与生命现象的关系的生物科学分支。
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Nutrition,是指人类摄取食物并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学过程或者指人体从食物中获得并利用所必需的物质与能量的过程。
营养素:Nutrients,是指食物中能为身体所利用的有效成分,它们可以为身体提供构成机体的原料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并对机体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的异同点:①相同点:从研究对象上看,食品化学与生物化学有一致之处。
因为,人类与动物的食物除了水分、空气与盐外,均来源于其它生物,目前以动、植为主。
不过人类食物的化学成分又不完全相同于自然生物的成分,因为食品中人为地引入了非自然成分-添加剂、污染物等。
食品化学习题答案完整版

1 冷藏和冷冻条件下,水分活度变化有什么不同?(1)冷藏的时候,Aw是样品成分和温度的函数,成分是影响Aw的主要因素,冻藏的时候,Aw与样品的成分无关,只取决于温度,也就是说在有冰相存在时,Aw不受体系中所含溶质种类和比例的影响。
(2)两种情况下,Aw对食品的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同的(3)冻藏的水分活度不能用于预测冷藏的同一种食品的水分活度,因为冻藏是Aw只取决于温度2 什么是玻璃化温度?在食品贮藏中有什么意义?高聚物转变成柔软而具有弹性的固体,称为橡胶态。
非晶态食品从玻璃态到橡胶态的转变称为玻璃化转变,此时的温度称玻璃化温度。
食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食品稳定性:凡是含有无定形区或在冷冻时形成无定形区的食品,都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g或某一范围的Tg。
从而,可以根据Mm 和Tg的关系估计这类物质的限制性扩散稳定性,通常在Tg以下,Mm和所有的限制性扩散反应(包括许多变质反应)将受到严格的限制。
因此,如食品的储藏温度低于Tg时,其稳定性就较好。
3 食品在贮藏过程中,其营养成分有什么变化?常温贮藏:水分和维生素逐渐减少,对于豆类食品,随着时间增长,其内蛋白质会变性,酸价增加,导致蛋白质和脂肪损失。
食品冷藏:短期内,食品营养成分损失较低。
食品冷冻:维生素损耗较明显,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微量元素的损失可忽略。
辐照贮藏:蛋白质因变性而损失,脂肪会发生氧化、脱氢等反应,碳水化合物损失不大,维生素损失较明显,微量元素也会被降低生物有效性。
4 什么是吸附等温变化?什么是滞后现象?吸附和解吸过程中水分活度为什么不一样?等温变化即在恒温的条件下,研究食品中的水分含量变化与水分活度的变化关系.如果向干燥样品中添加水(回吸作用)的方法绘制吸湿等温线和按解吸过程绘制的解吸等温线并不完全重叠,这种不重叠性称为滞后现象。
产生滞后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⑴解吸过程中一些水分与非水溶液成分作用而无法放出水分;⑵不规则形状产生毛细管现象的部位,欲填满或抽空水分需不同的蒸汽压;⑶解吸作用时,因组织改变,当再吸水时无法紧密结合水,由此可导致回吸相同水分含量时处于较高的αW;⑷温度、解吸的速度和程度及食品类型等都影响滞后环的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单细胞蛋白
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
因而,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2.风味酶
催化其他物质产生风味的一类酶
3.呼吸跃变
指某些肉质果实从生长停止到开始进入衰老之间的时期,其呼吸速率的突然升高
4.淀粉 化
又称淀粉的糊化:水温至53℃以上时,淀粉的物理性能发生明显变化。
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的糊化
二、填空题
1.肌纤维蛋白
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3.还原反应糖醇
4.三氯蔗糖、糖醇
5.阿拉伯胶、黄原胶、琼脂。
6.水合性质
7. 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
8.麦芽酚、异麦芽酚
9.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热加工时一些氨基酸容易产生醛类,
进而引起蛋白质交联。
10.氧化剂能引起蛋氨酸和胱氨酸形成 蛋氨酸砜和磺基丙氨酸
11.胶凝作用
12.天然色素花青素遇碱呈金黄色。
13. 成碱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