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1000MW锅炉介绍-黄金埠

合集下载

1000MW间接空冷火电机组九级回热技术

1000MW间接空冷火电机组九级回热技术

1000MW间接空冷火电机组九级回热技术摘要:我厂两台1000MW火电机组采用9级回热技术,使用后取得了以下成果:我厂1000MW 级间接空冷发电机组,原设计方案为常规回热级数8级。

经与上海汽轮机厂配合,本工程在现有汽轮机低压缸上增加1级回热拍汽,即由原8级回热系统改为9 级回热抽汽系统。

本工程热力系统增加1级回热,凝结水泵和低加疏水泵运行电耗略有增加,但可降低汽轮机热耗约11kJ/kWh。

经测算,综合热耗减少和厂用电率增加对供电标煤耗率的贡献,增加1级回热可降低供电标煤耗率约 0.4g/kWh,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经济性方面,增加1级回热,全厂设备初投资增加约1260万元,但全厂年运行费用可节约180万元,动态投资回收年限约12 年,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因此,本工程热力系统增加1级回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及环保效益。

关键词:间冷空冷机组、9级回热、前置蒸汽冷却器引言目前国内已投运的1000MW级汽轮机基本为常规8级回热,德国西门子公司为欧洲项目提供700~800MW等级的汽轮机方案有配9级回热的设计。

间接空冷系统与湿冷塔相比最大的优点是节水量显著,用水量为湿冷机组的1/4-1/5。

间接空冷系统与直接空冷系统相比,其耗电量相对较小,运行过程中凝汽器的背压较稳定,空冷塔基本无噪音,受风力和风向的影响很小,防冻能力好,机组冬季运行时背压可以降到很低,在凝汽器压力为8-10KPa下运行是相当安全的,有时可以在更低的背压下运行。

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一次性投资大。

故在风力大、风向变化快、缺水、离居民区较近、土地面积相对不受限制的地区应选择间接空冷系统。

我厂采用间接空冷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采用9级回热技术,进一步降低机组热耗率,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

实施背景1.国内三大主机制造厂1000MW级一次再热汽轮机均为四缸四排汽,一个单流高压缸、一个双流中压缸和两个双流低压缸。

以东汽为例,在其已投运的华润贺州2×1000MW项目中,中压缸为2级抽汽,低压缸为4级抽汽,分缸排汽供给除氧器用汽,低压缸抽汽供给4级低压加热器。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百万等级超超临界Ⅱ型锅炉方案简介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百万等级超超临界Ⅱ型锅炉方案简介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百万等级超超临界∏型锅炉方案简介高子瑜徐雪元丘加友张建文王正光熊小华姚丹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200245)摘要:本文对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百万等级超超临界锅炉方案进行了简单介绍。

对锅炉的主要技术规范,总体设计,受压件设计,燃烧系统设计,空气预热器等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百万千瓦∏型锅炉超超临界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提供1000MW超超临界压力∏型直流锅炉采用从ALSTOM 公司引进的技术,总体方案是在该公司已有的具有良好运行业绩的800~1000MW 等级超临界锅炉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

锅炉的系统、性能设计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与技术支持方ALSTOM公司联合进行。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认为锅炉设计时主要考虑采用成熟先进的超临界锅炉技术,以确保机组的可用率和获得高的经济性;炉膛尺寸及燃烧设备的选用保证炉膛不结渣、高的燃烧效率、低负荷稳燃、降低NOx排放、防止低温受热面飞灰沾污和磨损、防止炉内受热面的腐蚀和锅内高温蒸汽氧化等。

1主要技术规范本方案锅炉为1000MW等级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垂直管圈直流炉、一次再热、采用单炉膛双切圆燃烧方式、烟气挡板和燃烧器摆动调温、平衡通风、运转层以上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

1.1锅炉设计容量和参数1.2设计条件煤种为国内典型烟煤或典型神华煤。

锅炉运行条件及模式:锅炉运行方式:带基本负荷并参与调峰。

锅炉按变压运行方式设计,可采用定—滑—定的方式,变压运行的范围按30%~90%BMCR;定压运行的范围按0~30%BMCR和90%~100%BMCR。

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炉配6台磨煤机,煤粉细度为R90=18%~20%。

给水调节:机组配置2×50%B-MCR调速汽动给水泵和一台启动用电动调速给水泵。

根据锅炉启动旁路设置情况,推荐的电动给水泵容量为40%B-MCR。

1.3锅炉性能保证值1) 最大连续蒸发量(MCR):2953t/h;2)在BRL工况下,锅炉保证热效率不小于 93.5 %(按低位发热量);3)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在BMCR工况下,投产第一年内不高于6 %,运行1年后不高于 8 %。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超低背压机组运行中异常分析及治理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超低背压机组运行中异常分析及治理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超低背压机组运行中异常分析及治理摘要:介绍上海电气集团生产的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超低背压机组轴系结构特点,总结分析该机组运行中轴承振动原因及处理措施。

振动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对同类型机组振动故障诊断处理,设计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1上海电气集团生产的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超低背压机组轴系结构特点1.1上海电气集团生产的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超低背压机组汽轮机介绍机组为上海电气在借鉴西门子1000MW五缸四排汽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基础上进行自主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型号为 N1000-31/600/620/620 ,世界上首次采用六缸六排汽的单轴方案,单背压(超低设计背压2.9Kpa)、反动凝汽式汽轮机,凝汽器采用海水直流单元制供水冷却,配置三台单级立式斜流泵独立运行,其中两台双速泵,一台定速泵。

本机型由一个单流超高压缸(1*15级)、一个双流高压缸(2*12级)、一个双流中压缸(2*15)、三个双流低压缸(3*2*6)串联布置组成。

本机组将高压缸前置,布置形式变为高压缸、超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

该机型取消调节级,采用全周进汽滑压运行方式。

1.2上海电气集团生产的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超低背压机组轴系结构特点汽轮机六根转子分别由七个径向轴承来支承,除高压转子由两个径向轴承支承外,其它转子均由单轴承支撑。

其中#3轴承座内装有径向推力联合轴承,且机组的绝对死点和相对死点均在超高压、中压之间的#3轴承座上。

汽机转子采用单轴承,整体轴系短。

七个轴承分别位于七个轴承座内,且直接支撑在基础上,不随机组膨胀移动,不受背压变化和汽缸变形的影响,机组轴向稳定。

但机组仍是国内汽轮机轴系最长机组,汽轮机轴系59.49米。

2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超低背压机组运行中7号轴承轴振逐渐增大。

2.1引起汽轮机组单个轴振大的原因:1、该轴承测量震动的探头松动测得数值虚假;2该轴承盖松动;3该轴承轴瓦有;4该轴承间隙超标。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研究_1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研究_1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研究发布时间:2023-02-03T07:37:15.286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第18期作者:孙延刚[导读] 华东地区的电力系统在假日时段的负载特征与日用功率曲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孙延刚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山东省烟台市 261400摘要:华东地区的电力系统在假日时段的负载特征与日用功率曲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为了满足电力市场的需求,需要对大型燃煤电厂进行深度调峰。

在煤炭机组中,锅炉的燃油性质和最小稳定燃烧性能是其重要的参数。

句容电力公司按照华东电力公司的调峰需求,对1号机组进行了深入的调峰试验,并进行了深入的调峰,采用1000 MW套筒燃用方案,在深部调峰阶段,其最小稳燃负载可达250 MW,并能保证脱硝、脱硫、除尘设备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超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锅炉;负荷引言根据目前我国燃煤发电系统的调峰能力,尤其是在百万千瓦级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基地的建成后,我国目前的风电、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调峰情况日益严重。

中国电信网《2016年全国电力行业供需形势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燃煤发电总量年均下降2个百分点。

今年是3%,已经是第二个月的负值了。

今年,燃煤机组使用时间达到了自1969年来的最低水平,达到4329个小时。

一、机组概况该机组采用东方电力公司DG3024/28型1000 MW超临界机组。

35-Ⅲ1型,为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和前后墙对冲燃烧的直流炉型;神华煤矿的设计煤种和大同优质的校核煤种。

锅炉使用的燃料为0#轻质柴油,使用的是一种微型燃料。

SCR脱硫系统的脱硫设备在两个机组同时进行。

句容电厂1000 MW级超超临界 HMN级水轮发电机组是由上海电气和西门子共同研制的。

该装置类型为超超临界、中间再热、单轴;四排汽,凝蒸汽模式,其进气温度为27 MPa/600摄氏度/600摄氏度,其最大蒸汽流量可达到27 MPa/600℃/610℃,最大出力可达1030 MW。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介绍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技术介绍
• 不必采用壁厚的大直径水冷壁下集 箱,简化了结构,不需定期维修。
• 便于节流孔圈的调试。 • 便于更换和检查。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四点 二十四分。
型式
水冷壁入口节流孔圈
定位销式 (需维修)
先进的管内式 (不需维修)
业绩 调整时间
螺栓
节流孔板 螺母
螺栓与螺母
节流孔圈
松浦#1炉(1989年投运) 新地#2炉
主要技术特点
• 锅炉为Π型布置,尾部为双烟道
• 内螺纹管改进型垂直水冷壁,加装中间混合集箱及两级分配器, 减少了水冷壁偏差,并将节流孔圈装于水冷壁下联箱外面的水冷壁管
上以便于调试、简化结构。
• 采用带有再循环泵的启动低负荷系统,能回收启动阶段的工质和热量
并增加了运行的灵活性。
• 采用低NOx PM燃烧器和MACT燃烧技术。 • 反向双切圆燃烧方式以获得均匀的炉内空气动力场和热负荷分配,
超超临界锅炉技术来源与引进
• 2003年11月,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由日本三菱重工(MHI)进行技术支 持,获得了国内第一个1000MW超超临界锅炉合同——华能玉环4X1000MW超超 临界锅炉。
• 2004年9月,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与日本三菱重工签定了超超临界锅 炉技术的技术转让合同。
需双向调整
较复杂
(有时可靠性较低)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四点 二十四分。
螺旋管圈水冷壁SS:在焊件与管子之间不可避免的温差 (在负荷震荡期间)
——潜在的疲劳破坏的根源——
螺旋管圈结构详图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四点 二十四分。
内螺纹管优良的传热特性
膜态沸腾
核态沸腾
偏离核 态沸腾
核态沸腾

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的研究与初步设计

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的研究与初步设计
表1 Tab. 1 煤质及灰成分分析 Analysis of coal quality and ash composition
项 工业分析 全水分 M t , ar / % 空气干燥基水分 M ad / %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 daf / % 收到基灰分 A ar / % 元素分析 收到基碳 C ar / % 收到基氢 H ar / % 收到基氧 O ar / % 收到基氮 N ar / % 收到基硫 Sa r / % 灰成分分析 二氧化硅 SiO 2 / % 三氧化二铝 A l2 O3 / % 三氧化二铁 Fe2 O3 / % 氧化钙 CaO/ % 氧化镁 M gO / % 二氧化钛 T iO2 / % 三氧化硫 SO 3 / % 五氧化二磷 P 2 O 5 / % 氧化钾 K 2 O / % 氧化钠 N a 2 O / % 二氧化锰 M nO 2 / %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 , ar, p / ( k J ∀ kg - 1 ) 哈氏可磨性系数 H G I 冲刷磨损指数 K e 灰熔性 变形温度 t d / ! 软化温度 t s / ! 流动温度 t f / ! 1 110 1 140 1 220 1 100 1 140 1 200 54. 30 19. 30 8. 2 6. 20 3. 20 0. 90 3. 8 0. 20 1. 65 2. 1 0. 15 13 172 50 1. 13 57. 49 21. 04 5. 8 3. 89 2. 55 0. 88 4. 1 0. 19 1. 35 2. 6 0. 11 11 918 47 1. 40 36. 5 2. 6 11. 3 0. 63 1. 00 34. 1 2. 2 10. 5 0. 64 1. 11 30 14. 9 45. 7 17. 97 33 15. 2 44. 8 18. 45 目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一种新型1000 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爬壁机器人结构设计

一种新型1000 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爬壁机器人结构设计

一种新型1000 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爬壁机器人结构设计作者:奚林根王志刚曹一峰黄贤明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24年第05期摘要:锅炉水冷壁稳定运行是火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锅炉水冷壁的巡检工作主要以目视检验、卡尺测量、超声波测厚仪检测壁厚、电筒照射检查等人工方式进行,巡检周期长且精度低。

文章结合计算机视觉、电磁超声无损检测、自动化等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锅炉水冷壁爬壁机器人,致力于解决困扰火电行业已久的缺少有效评估检查锅炉水冷壁外观磨损及内部腐蚀状态的评估问题。

关键词:水冷壁;爬壁机器人;结构设计;磁吸式中图分类号:TP242.2文献标志码:A0 引言水冷壁是火力发电厂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锅炉大小,由不同管径的钢管一排排连接而成[1]。

水冷壁管内流动的水可以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吸收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而起到对锅炉炉墙的保护作用[2]。

由于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烟气火焰等恶劣因素,会让水冷壁受热面极易出现损伤,造成失效老化现象,严重时引发安全事故[3]。

目前,在役锅炉的水冷壁受热面磨损检测作为确保设备能够平稳运行的一项工作内容,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仍以常规技术手段检测为主,例如目视检验、卡尺测量、超声波测厚仪检测、电筒照射检查等人工方式。

这种检查方式选择的检测对象是随机抽检出来的,不能做到部件设备的全方位检测,往往出现突发爆管缺陷,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4]。

综上所述,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存在安全隐患高、效率低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开始在电力行业发挥作用[5-6],本文设计了一款新型的锅炉水冷壁爬壁机器人,以期解决目前水冷壁检测难题。

1 水冷壁爬壁机器人爬壁机器人是传统机械结构学与现代智能控制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典型的特种移动机器人,它具备吸附和爬壁2个基本功能,通过移动机构和吸附结构的优化组合,将地面移动技术拓展到垂直空间[7]。

它是通过吸附装置吸附在壁面上,移动机构在有吸附力的情况下保持在壁面上移动,进而带动执行机构完成工作任务。

1000MW机组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燃烧调整分析

1000MW机组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燃烧调整分析

1000MW机组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燃烧调整分析发布时间:2023-03-30T03:11:25.495Z 来源:《福光技术》2023年4期作者:张文凯[导读] 铜山华润两台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由上海电气生产,锅炉型号:SG-3044/27.46-M53X,锅炉型式为超超临界参数、直流锅炉、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构造、露天布置、单炉膛塔式布置形式。

晋控电力长治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长治市 046100摘要:锅炉燃烧调整是保证整个机组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的重要手段,保证锅炉各项参数和指标在设计值范围内是燃烧调整的主要目的,铜山华润2×1000MW机组自2010年6月投产以来,遇到了两侧主再热汽温偏差大、锅炉炉膛出口CO含量高、飞灰含碳量较高等问题,通过锅炉的燃烧调整,找到锅炉的最佳运行方式,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关键词:超超临界;燃烧调整;直流锅炉1锅炉概况铜山华润两台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由上海电气生产,锅炉型号:SG-3044/27.46-M53X,锅炉型式为超超临界参数、直流锅炉、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构造、露天布置、单炉膛塔式布置形式。

燃烧系统采用的是阿尔斯通公司低NOx 摆动式四角切圆燃烧技术(LNCFS),采用中速磨煤机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设计,配置6台ZGM133N中速磨煤机,共计48个直流式燃烧器,在炉膛呈四角切圆方式燃烧。

燃烧器分为四组,最上一组燃烧器是SOFA和COFA燃尽风。

锅炉的燃烧调整的目的是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满足汽轮机各项参数要求,调整各台磨煤机煤量,调整一、二次风的分配,保证锅炉燃烧效率,热负荷均匀,防止发生炉内结渣、高温腐蚀和炉膛出口烟温偏差等问题。

2锅炉启动初期的燃烧调整①适当开大首台磨组上下两层的二次风挡板及周界风,适当降低一次风速度,保证煤粉燃烧充分;②提高一次风温度,铜山华润原采用风道燃烧器进行加热热一次风,安全性较差,现通过技术改造,加入了热一次风换热器,保证首台磨出口温度在90~95℃左右,煤粉的燃尽率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③提高磨组旋转分离器转速和给煤量,启动初期,在保证锅炉的升温升压的曲线的前提下,尽快提高磨组的给煤量和旋转分离器转速,保证炉膛内的煤粉浓度,同时可以尽快撤掉部分油枪,有利于锅炉启动时的安全和经济,避免SCR脱硝系统催化剂出现烧结、积灰现象;④启动初期,适当降低燃烧器喷嘴摆角,适当的开大紧凑燃尽风COFA挡板,这样可以降低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同时根据现场需要,开启SOFA风,这样有利于消除两侧烟温偏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机构开展合作,成立了多个专项课题研究小组。
上锅600MW容量等级超临界锅炉运行情况
主要运行参数正常,主辅机运行稳定,锅炉最大连续出力超过设计 值1913.0t/h,最大出力为1945.3t/h;
600MW负荷锅炉效率试验两个工况实测值分别为94.28%和94.39 %,修正后的锅炉效率为94.12%和94.23%,高于设计值93.55%;
2台
50台 10台 4台 10台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锅炉炉型推荐
容量等级 煤种 571/569 ℃ 褐煤 烟煤 贫煤 无烟煤 Π型或塔式 Π型或塔式 Π型 Π型 605/603 ℃ Π型或塔式 Π型或塔式 Π型或塔式 571/569 ℃ 塔式 Π型或塔式 Π型或塔式 571/603 ℃ 塔式 Π型或塔式 Π型或塔式 605/603 ℃ 塔式 Π型或塔式 Π型或塔式 605/603 ℃ 塔式 塔式 塔式 600MW 等级 700MW ~800MW 等级 1000MW 等级 1200MW 等级
主 要 运 行 参 数 正 常 , 主 辅 机 运 行 稳 定 , 锅 炉 最 大 连 续 出 力 为 2957.3t/h超过设计值2955t/h; 1000MW 负 荷 锅 炉 效 率 试 验 两 个 工 况 实 测 值 分 别 为 94.25 % 和 94.13% ,修 正 后 的 锅 炉 效 率 为 94.36% 和94.20% , 高 于设 计 值 93.72%;目前,外3的煤耗达到了<280g/Kwh. 1000MW负荷空气预热器漏风试验两个工况漏风率平均值A、B两 侧均为4%,低于设计值6%; 锅炉无油助燃最低稳定运行负荷试验在投运单台磨煤机情况下进行, 机组电负荷达到110.5MW,过热蒸汽流量达到346.3t/h,远低于保 证值25%BMCR; NOx 排 放 浓 度 较 低 为 225 mg/Nm3 , 低 于 设 计 保 证 值 250mg/Nm3 。
摘自:由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完成的《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1000MW超超临界压力塔式燃煤锅炉性能鉴定试验报告 》。
上锅1000MW容量等级超临界锅炉运行情况(П型)
主 要 运 行 参 数 正 常 , 主 辅 机 运 行 稳 定 , 锅 炉 最 大 连 续 出 力 为 3122.39t/h,达到设计保证值3102t/h; 在 额 定 出 力 ( BRL ) 工 况 下 锅 炉 热 效 率 两 次 试 验 结 果 分 别 为 94.81%和94.82%,平均值为94.81%,达到保证值93.86%。; 在锅炉额定出力(BRL)工况下A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5.1881%, 达到保证值6%;B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为3.5417%,达到保证值6%; 在额定出力(BRL)工况下锅炉NOx排放浓度(以O2=6%计)为 272.33mg/Nm3,达到保证值300mg/Nm3。。
螺旋管圈 21480×21480 24.438 5233 19829 1700/1600 4000 113775 122030 51000 60935 62908
单位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mm
塔式锅炉技术特点:
省煤器 一级再热器 二级过热器 二级再热器
1、采用单炉膛单切圆的燃烧方式,在所有工况下,水冷壁出
省煤器 一级再热器 二级过热器 二级再热器
3、在对流受热面中,烟气流向没有90°急转弯,烟气流场均匀,
局部磨损大大降低。
4、均匀的烟气流场分布形成了均匀的过热器、再热器
三级过热器
一级过热器
烟气温度分布,使得过热器、再热器蒸汽出口温 度分布均匀。
塔式锅炉技术特点:
省煤器 一级再热器 二级过热器 二级再热器
塔式锅炉技术特点:
省煤器 一级再热器 二级过热器 二级再热器
8、锅炉膨胀中心和密封设计也容易处理。 所有的受热面均采用卧式布置,没有出炉顶的受热面,所以
三级过热器
整个炉顶密封非常简单。
单炉膛,单烟道,不存在两个膨胀中心,整个膨胀系统十
一级过热器
分简单。
过热器、再热器系统
过热器采用三级布置,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 三级过热器。
一级喷水减温
三级过热器
采用煤水比和喷水调 节过热器汽温
230.00 220.00 210.00 200.00 190.00 180.00 170.00 160.00 150.00 140.00
燃烧器摆动调 节再热器汽温
到汽轮机
5、作横卧布置的各级受热面都能疏水,有利于停炉保养和起动 时蒸汽通畅流动,具备优异的备用和快速启动特点, 因此有利于延长对流受热面的使用寿命。配合较大旁路系统,
三级过热器
一级过热器
启动阶段产生的氧化皮可被蒸汽冲走,并被旁路系统直接送 入凝汽器。避免汽轮机产生SPE问题。 6、没有尾部后烟井,也就没有复杂的包覆过热器系统,整个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1000MW
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技术介绍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主要介绍内容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超(超)临界锅炉运行情况及业绩
•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方案及其主要的技术特点 •1000MW超超临界П型锅炉方案及其主要的技术特点
公司名称(文字齐右)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超(超)临界 锅炉运行情况及业绩
汽水系统比较简单。
塔式锅炉技术特点:
省煤器 一级再热器 二级过热器 二级再热器
7、悬吊结构规则,支撑结构简单 。
塔式锅炉整个受热面的悬吊是通过过热器悬吊
管来实现的,由于除了水冷壁外,所有的受热面均为卧式布
三级过热器
一级过热器
置,所以进出口集箱均布置在炉前或炉后。所有的集箱是
通过炉外悬吊管来实现的。
前墙
1圈
几大共同特征:
3、分级燃烧 无论是600MW等级超临 界还是1000MW超超临界 均采用分级燃烧方式,均
高位燃尽风
组合燃尽风
采用低NOx切向燃烧技术。
主燃烧器区域
采用低NOx燃烧技术,NOx的排放低,燃烧效率高
燃烧器本体设计 时通过对一、二 次风喷嘴的合理 设计,达到水平 方向上的空气分 级,降低NOx。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基础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引进自ALSTOM美国公司和
ALSTOM德国公司1000MW超超临界技术。作为ALSTOM超超临界技术的受 让方,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已获得目前1000MW等级最先进的超临界和超超 临界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受转让的范围覆盖了设计、制造、质量控制、仪控、 安装、投运和调试等各个方面的专有技术、方法和经验。到2005年12月,超 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培训已经完成。 我公司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设计的能力, 目前已经承接的600MW等级超临界锅炉91台,自主开发660MW超超临界锅 炉18台,承接1000MW等级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合同36台,承接1000MW等级 超超临界Π型锅炉合同6台,其设计和制造全部由我公司自主完成。 另外,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还在超超临界领域积极和国内知名高校和研
660MW负荷空气预热器漏风试验两个工况漏风率平均值A、B两侧 分别为5.1%和4.28%,低于设计值6%;
热效率试验期间,NOx排放浓度A、B两侧分别为224.8mg/m3 和 225.7mg/m3(O2=6%)。
摘自:望亭发电厂改建工程2×660MW机组#3炉性能鉴定试验报告。
上锅1000MW容量等级超临界锅炉运行情况(塔式)
L E
2、螺旋水冷壁 无论是600MW等级超临 界还是1000MW超超临 界水冷壁均采用下部螺旋
管+上部垂直管的布置方
式。
Inlindtuin c e bg
水冷壁选用优化螺旋管圈+垂直管圈的组合型式后墙螺旋角度和 燃烧来自气流 的旋转角度 相反前墙
螺旋管和垂直管 过渡用的多通。
右侧墙
左侧墙
后墙
螺旋圈数大于1 圈,保证螺旋管 均匀经过炉膛的 四堵墙。
600MW负荷空气预热器漏风试验两个工况漏风率平均值A、B两侧 分别为5.41%和5.48%,低于设计值6%;
锅炉无油助燃稳定运行最低负荷为517.4t/h,低于30%BMCR (573.9 t/h);
NOx排放浓度A、B两侧分别为205mg/m3 和216mg/m3 (O2 =6 %)。
摘自:由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完成的《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1913t/h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性能鉴定试验报告 》。
上锅660MW容量等级超超临界锅炉运行情况
主要运行参数正常,主辅机运行稳定,锅炉最大连续出力超过设计 值2024t/h,最大出力为2038.4t/h;
660MW负荷锅炉效率试验两个工况实测值分别为94.69%和94.63 %,修正后的锅炉效率为94.84%和94.78%,高于设计值93.60%;
采用煤水比和二级喷水减温调节汽温。喷水量按 6%BMCR设计,减温器的管道和阀门的设计能力按 10%BMCR的流量。 再热器采用二级布置,一级再热器二级再热器。
主要通过燃烧器摆动调节再热器汽温,再热器进口 管道上设置事故喷水,同时再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 置有微量喷水。
受热面卧式(水平)布置,系统简单
来自分离器
到汽轮机
顺流
逆流
一级过热器 一级喷水减温 二级过热器 二级过热器 一级喷水减温 三级过热器
逆流
顺流 顺流 逆流
事故喷水减温器 一级再热器 微量喷水减温 二级再热器
汽温调节方式
省煤器 一级再热器 二级过热器 二级再热器
来自分离器
三级过热器
一级过热器
一级过热器
一级喷水减温
二级过热器 二级过热器
口温度分布均匀。
2、上部炉膛水冷壁的布置比较简单,没有折焰角等复杂的形状,
三级过热器
一级过热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