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呢

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呢?1.有些事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声音、性质、结构及活动变化,用直接叙述的方法,很难表达清楚,需要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才能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把句子写生动,写形象,在语文课本里常见的、也是同学们在作文中常用的方法,除描写、比喻的手法外,还有拟人、排比、夸张等多种方法。
例如:•有一位生下来就双目失明的善良少女,多次听人说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平、青春,是最美的颜色。
可是,她怎么也捉摸不出绿色的模样,想象不到绿色的形象。
•于是,她四处求人给她讲:什么是绿色?这个看来容易的问题却难住了不少人。
•后来,一位有学问的阿姨知道了,亲切而温柔地告诉她:“绿色是春天的颜色,它像春天一样可爱,看着它,心里很舒服,就像春天的阳光照在自己身上一样;绿色是充满生气的颜色,它在阳光下闪烁着,就像生命在跳动。
比方说吧,春天里,人们快乐地唱呀,跳呀,笑呀,朝气勃勃的;绿色是一种十分柔和的颜色,看着它,好像给人一种亲切温柔的感觉,就像你用手去抚摸绸缎一样;绿色,还是一种谦逊的颜色,春天一到,你到大自然里放眼一看:山绿了,水绿了,田野也绿了,可是,人们总是赞扬花儿多么美丽,然而绿色从不计较这些。
啊,这么说吧,绿色就像你的心地一样,宁静、善良、优美。
”双目失明的少女听了阿姨的这番描述,高兴极了,连声说:“啊,我看见绿色了!我看见绿色了!真是太美了!”这位失明少女为什么说她看见绿色了呢?这就是那位阿姨用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对绿色的描述,引起了盲姑娘的联想,使她感觉到绿色的存在,想象出绿色的美丽,体会到绿色的温柔。
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
一轮朝阳喷薄而出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一轮朝阳喷薄而出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1.朝阳升起时,阳光犹如一把黄金剑刺破黑夜的幕布。
2.晨光洒在大地上,宛如一道温柔的亲吻。
3.初升的太阳好像一颗巨大的火球,燃烧着天边的一切。
4.太阳的出现仿佛给大地带来了无尽的能量。
5.晨曦中,朝阳把整个城市染成了金黄色。
6.夜幕降临,朝阳挺身而出,为新的一天加油助威。
7.初升的太阳像一只炽热的凤凰,展翅翱翔在天空中。
8.朝阳犹如一位温暖的母亲,抚慰着大地的伤痛。
9.晨曦中,朝阳像一只守护神,驱散黑暗,带来希望。
10.阳光穿透云层,如同一把锋利的利剑切开寒冷的世界。
11.清晨的阳光如水晶般的光芒,洒满大地。
12.朝阳照耀着万物,将一切装点得美丽动人。
13.太阳冉冉升起,拂去大地的清晨寒意。
14.初升的太阳洒下温暖的光芒,沁人心脾。
15.朝阳像一颗巨大的红宝石,召唤人们迎接崭新的一天。
16.阳光透过窗帘,撒满房间,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17.太阳的出现,如同一道希望的曙光照亮我们的前进路。
18.朝阳犹如一位灵动的画师,给大地披上绚丽的色彩。
19.晨曦中,阳光舞动,犹如一群欢快的精灵。
20.太阳升起时,万物复苏,焕发出勃勃生机。
21.如同春雷般的一声巨响,文案中的词语犹如海浪一般敲击着读者心扉,唤起无尽的情感。
22.文案中的每一个词语,仿佛是一颗闪烁的钻石,璀璨夺目,让读者眼花缭乱。
23.字字句句,如同阳光透过叶隙洒在大地上,让文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24.用精妙的修辞手法撰写的文案,犹如清晨的雾气一般,美轮美奂。
25.文案的句子跃然纸上,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一般,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26.文字的力量在文案中释放出来,犹如一轮朝阳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温暖了读者的心。
27.文案的句子犹如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让读者有种置身其中的感觉。
28.文案中的每个句子都带着深意,宛如一首绕口令,令人回味无穷。
29.词语穿越了时间的隧道,从文案中走来,犹如一个个魔幻而神奇的故事。
30.用文字编织成的句子,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读者目不暇接。
小学句子训练如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小学句子训练如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写句子时,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使句子更具体和生动:
1.使用形象词语: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人物、地点或物体,使句
子更加具像化。
例如,不仅仅说"小狗走了",而是说"小黑狗轻快地跳过
篱笆"。
2.添加细节描述:通过添加更多细节来增强句子的生动感。
例如,不
仅仅说"妈妈正在做饭",而是说"妈妈穿着花园围裙,在厨房里忙着做一
道香喷喷的炒饭"。
3.使用具体的名词:使用特定的名词来代替泛泛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例如,不仅仅说"我看到一只鸟",而是说"我看到一只红头鸭在湖边
溅起水花"。
4.利用比喻和拟人:通过使用比喻和拟人来增强句子的生动感。
例如,不仅仅说"太阳升起了",而是说"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慢慢爬上山顶,
照亮了整个世界"。
5.使用感官词语:通过使用感官词语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
例如,
不仅仅说"花园里有花",而是说"花园里弥漫着鲜花的芬芳气息,五颜六
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可以给句子增加更多形象、细节和感觉,使其
更具体生动。
如何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

把句子写得具体把句子写具体,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动形象。
原句:翠鸟掠过湖面。
一只机灵的翠鸟轻轻地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原句:有枚硬币落在地上。
有枚硬币(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原句:他吃着饺子。
(描写一个饿汉吃饺子的情形)他一手端着醋碗,另一支手把整个饺子塞进嘴里,并不时地在嘴边扇扇风,嘴里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1.加定语。
例:队旗在空中飘扬。
"(鲜艳的)队旗在(蔚蓝色的)空中飘扬。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定语。
加上这些定语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样的队旗,在怎样的空中飘扬。
表达的意思更明白具体了。
如;给下面的句子加上词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①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演员们()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②人群热烈欢呼起来。
()的人群热烈欢呼起来。
上面句子中括号里要加的词语就是定语。
加上什么样的定语,能使这两个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呢?根据句子的内容,第①句可以加下列一些词语:"昨天"--说明表演的时间"在百花剧院"--说明表演的地点"精彩"--说明什么样的表演"昨天在百花剧院精彩"的表演--说明了表演的时间、地点和水平。
加上这些定语以后,显然,每一句都比原句要具体。
最后一句,不但告诉了表演的时间、地点,还把表演的情况也说明了,自然是最具体的了。
第②句可以这样加:如果要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更明白,还可以让中心词--"人群"带上递加式定语:"广场上参加活动的满怀激情的"人群……2.加状语。
例:弟弟跑来了。
弟弟是怎样跑来的?弟弟(摇摇晃晃地)跑来了。
括号里的词语我们就叫它状语。
加上状语就把弟弟跑的样子写出来了。
句子就具体了。
例:给下面的句子加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形象生动的句子

形象生动的句子
首先,形象生动的句子需要具备生动的描绘能力。
比如说,我们可以使用形象
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丰富句子的表现力。
通过这些修辞手法,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描述的内容。
比如,我们可以用“大海般的思绪”来形容一个人内心的波澜起伏,用“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来形容一个人的开朗和积极。
其次,形象生动的句子需要具备准确的表达能力。
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
尽可能地选择准确的词语和短语,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的表达方式。
比如,我们可以用“热情洋溢”来形容一个人的热情,而不是简单地用“很热情”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这样一来,我们的句子就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形象生动的句子需要具备简洁的语言风格。
我们需要尽可能地用简洁明
了的语言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避免冗长啰嗦的表达方式。
比如,我们可以用“风和日丽”来形容一个晴朗的天气,而不是使用一大段话来描述同样的场景。
这样一来,我们的句子就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总的来说,形象生动的句子在文档创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生动的描绘、准确的表达和简洁的语言风格,我们可以让文档更加吸引人、更加易读。
因此,在创作文档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句子的形象生动程度,以提升文档的整体质量和吸引力。
怎样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

怎样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语句是组成语段的基本单位,能将语句写得具体生动,其组成的语段乃至文章自然也就会具体生动。
因此掌握语句的写作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把语句写具体生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添加因素法这种方法是指在语句的中心词前面或后面添加修饰成分或限制成分,从而使语句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具体。
如:例1、鸟飞——傍晚,一只银白色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例2、春雨——春天的小雨从空中飘洒下来,野外的万物都被包围在茫茫的雨幕之中。
这春雨淅淅沥沥,密密斜织着,滋润着世间的万物。
例3、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蓝,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
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了篮子。
——鲁迅《药》简析:例1在“鸟”前加上“一只银白色”作修饰成分,明确了小鸟的数量与颜色,具体形象。
在“飞翔”前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等词语修饰,则明确了鸟儿飞翔的具体环境和状态。
这样整个句子就具体充实了。
例2在春雨后面增加了描写春雨状态词语和声音的词句,如“飘洒”、“斜织”、“淅淅沥沥”等,春雨就有声有色、形象可感了。
例3是鲁迅先生《药》中对夏四奶奶上坟的描写,语段中的“半白”“褴褛”“三步一歇”“惨白”“羞愧”等修饰词语,不仅写出了夏四奶奶的穷困、衰老的外在形态,也暗示了夏瑜的死给她带来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沉重打击。
二、采用联想法即围绕要扩展句子的内容,通过联想这一手段,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以达到充实句子内容的目的。
如:例1、黑漆漆的夜,独自走在路上,一点的星光、月光都没有,我们心里真有些怕。
夏天的暴雨之前,天都乌黑了,无论孩子大人,心里也总多少有些凛凛然的,好象天空要有什么异样的变动。
山寺的幽斋中,接连落了几天的雨,天空是那样的灰暗,谁都要感到些凄楚之意。
——郑振铎《向光明走去》例2、别走开,让我们一起来奉献爱心——也许只是一根小小的木桩,就可以救活一个溺水的人;也许只是薄薄的一条毛毯,就可以温暖一个冻僵的人;也许只是一句话,一只温暖的手,就可以唤回失意者的希望,增强生活的信心。
怎样使语言生动形象

记叙文写作一、怎样使语言生动形象一篇好的文章,不仅意境深远,而且语言精妙、富有文采,令人百读不厌。
而有的文章,虽然有好的立意和构思,但因为语言无味,不能给人以形象的直感,也难以成为别人爱看的佳作。
因此,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力,对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至关重要。
怎样才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用形象描写代替抽象交代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过后,女孩也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过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颜文静《寻人启事》)两句话虽然都是表达“女孩儿想家了”,句(1)只是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句(2)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想家”,这样的“想家”就具体可感。
尤其是“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了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等等诗句,所以绐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平时我们的口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贪婪”,我们用“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来表达,说一个人没有血性,用“三锥子扎不出血来”等等,都是用形象代替抽象的例子。
用形象代替抽象,恰当地选用修辞方法是一个重要方面。
请看下面几例:(3)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朱自清《绿》)(4)梅雨河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
(同上)(5)一匹英国马在马尔斯广场跑一圈只消四分钟,昨天它围着乔治小姐跑上一圈,整整用了五分钟。
(法·莫鲁阿《三仲马》)例(3)通过形象的比喻,使亭子的形状和气势如在眼前。
例④用“招引”不用“吸引”,把梅雨潭闪闪的绿色人格化,使抽象事物有了生命。
例(5)通过夸张使乔治小姐的形体形象牢牢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修辞的巧妙运用,能突出事物的主体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清晰,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对增强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很有帮助。
如何使作文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_写作指导

如何使作文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许多同学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偏差,虽然的选材、结构都不错,但由于语言平淡、枯燥,写出的作文总让人觉得干巴巴的,缺少文采。
怎样才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达到妙笔生花之境呢?一、附加成分,修饰限制扩展单纯的主谓关系的句子可以采取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
句子的主干只是单纯的陈述与支配关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能起到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要使语句扩展开,变得生动、具体,就要发挥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句一:扩展下面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开放。
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可以说成“(什么样的)梅花[怎么样地]开放了”。
为突出梅花的不畏严寒,还可以再加一些状语进行限制。
如:[当积雪压断枝头的时候].[当冰凌高挂悬崖的时候],[当百花纷谢凋零的时候],梅花 [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悄地]开放了。
2.根据要求,描写渲染有些句子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方法,不足以达到题干要求的生动、具体,这就要在简单修饰限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描写和渲染。
例句二:扩展下面语句,使其生动、具体,字数在70个左右。
琴声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倾听。
补充附加成分我们只能写成“(什么样的)琴声[怎么样]吸引了许多[什么样的]路人[怎么样地]驻足倾听,听得<怎么样>”。
这样写还不能写出具体和生动来,我们还需要对琴声怎么那么吸引人进行一番描写和渲染。
如:优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轻轻地飘出小白楼的窗户,穿过蒙蒙细雨,撒落在林间的小路上。
许多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听得如醉如痴。
3.瞻前顾后,填补空白瞻前顾后,就是从前后的语句中找出暗含的对形式和内容方面的约束信息,根据这些约束来进行扩展,填补空白。
例句三:仿照画线的句式扩展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并加一个抒情议论性的话作收束。
童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童真的爱的目光下,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
此题在扩展的同时,还考查了句式的仿写。
我们提炼出已给句式的结构共性为:一(量词)+(名词)就是一(量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内容上已给句子提供的是:在孩子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新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要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就要恰当地使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抓住事物相似的方面打比方。
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
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使人读后能感到亲切、明白、易懂,留下深刻印象。
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②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③“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
A. 明喻:甲(本体)像乙(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仿佛、好像、好比、象……似的、如同……一般等等。
例如:(1)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2)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B. 暗喻:甲是乙或甲变成了乙。
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变成、成为等等。
例如:(1)地中海沿岸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2)一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
C. 借喻:不出现本体,也不出现比喻词,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
例如:(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
(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被比喻的事物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且必须在某一方面有非常相似的特点。
二、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
等。
运用拟人的写法,把事物人格化,能使语言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力。
拟人这种写法,把事物写得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能行动,简直和人一模一样。
用描述人的词语来描写事物。
如: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用人跟动物、植物对话的方式来描述事物。
如:他只顾跟牛说话,冷不防旁边一头驴伸过嘴来吃簸萁里的料。
完全把事物当成人来写。
如:在果园里,苹果树变得神气起来了。
它想:‘既然把我从树林里移到果园来,说不定是罕见的树呢。
’它傲慢地看着四周一棵棵丑陋的小树桩……
三、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
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夸张不等于说大话、说谎话。
从数量上进行夸张。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程度上进行夸张。
如: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象半天里起了一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四、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
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五、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
问自答。
(自问自答,答案在问题外)
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六、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问而
不答,答案在问句中。
)
这种病毒并不可怕。
(改反问句)
难道这种病毒可怕吗?
难道刘翔不是世界冠军吗?(改陈述句)
刘翔是世界冠军。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陈述句)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草原人民热情好客。
(改反问句)
难道草原人民不热情好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