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赏析及入门——构图资料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一、光圈光圈,是镜头中光线通过的孔径大小,用F表示。
简单理解成水管孔径大小,孔径越大,水流越过。
所以光圈越大,光线越多,但F后面的数值越小,如大光圈F1.4。
光圈与景深有直接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也就是背景虚化模糊程度越高,如拍摄人物时,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人物突出;而拍摄风景时,需要背景清晰,就要用到小光圈。
二、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时间。
快门速度分为高速快门和慢门,高速快门可以抓拍运动瞬间,同时拍摄不容易产生抖动模糊;慢门也就是长曝光,增加曝光时间在弱光拍摄更有利,还可以表现主体动感,记录光点轨迹,如水流车轨光绘星轨等等。
快门的运行原理如下图:按下快门后:(1)后幕帘开启(2)前幕帘开启,曝光开始(3)后幕帘关闭,曝光结束(4)前幕帘关闭。
三、对焦对焦,就是调节对焦机构移动焦平面位置,让主体成像清晰。
对焦主要有自动对焦AF和手动对焦MF,自动对焦又分为单次自动对焦,伺服(连续)自动对焦,智能自动对焦三类。
1、单次自动对焦单次自动对焦一般用AF-S表示,半按快门后听到“嘀”一声,表示对焦完成,按下快门拍摄即可,一般适合拍摄静物,如商品拍摄,花草拍摄,摆拍人像等。
2、伺服(连续)自动对焦伺服对焦,也称为连续对焦,用AF-C表示。
拍摄移动主体时,保持半按快门,可以持续对焦直到拍摄结束,不用重新半按快门,适合拍摄移动主体,如体育运动,野生动物等。
3、智能自动对焦就是相机自动对焦,用AF-A表示,根据主体是否运动选择单次对焦或连续对焦,有时候会出错。
4、手动对焦手动对焦用MF表示,是最精准的对焦方式。
当自动对焦失效,如拍摄距离过近、有物体遮挡时,都需要手动对焦来调整。
还有需要注意细节的拍摄题材,如微距摄影,都需要使用手动对焦。
四、焦距焦距是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镜头上标示的50mm,代表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标示的24-70mm代表焦距24-70mm的变焦镜头。
焦距要明白两点:视角与景深。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的五种表现形态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的五种表现形态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通过选择照片元素的位置、大小、形状和颜色等手段,达到一定的规则和效果,从而使照片更有吸引力、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摄影师需要经常关注和学习的一部分。
构图的五种表现形态是指摄影构图中的五种基本形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五种形态吧。
1.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将照片中的物品、人物、景物等在画面中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相同或相互对称的元素,让画面整体看上去平衡和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对称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达平静、庄重、稳重等感觉。
例如在景观摄影中,通过对称的构图方式,可以让画面显得更加整齐和规整。
2.透视构图透视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利用视觉效果和色彩等手段,将画面中的物体、人物、景物等在视觉上呈现出明显的远近,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
透视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深度、立体感、空间感等画面要素。
例如,在街头摄影中,可以通过透视构图让画面有更强的层次感,也可以利用颜色的变化来加强透视效果。
3.主体构图主体构图是指在摄影中,通过对画面中的主体进行强调和突出,来引导视线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主体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瞬间、重点、焦点等画面重要元素。
例如,在人物摄影中,可以通过突出人物的特征和表情来增强画面的情感表达。
4.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在摄影中,通过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来对画面进行分割和排列,从而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黄金分割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和谐、美感等画面元素。
例如,在风景摄影中,可以通过合理使用黄金分割比例来划分画面,让画面看上去更加舒适和美丽。
5.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在摄影中,将画面分成两个对角线并强化对角线上的元素,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动态效果。
对角线构图通常可以用来表现动态、创新、生气等的画面元素。
例如,在体育比赛的摄影中,可以利用对角线构图来引导视线和加强画面的动态感。
以上就是摄影构图中的五种表现形态,每种构图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表现方式,可以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构图能力和创造力。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八大构图技巧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八大构图技巧摄影构图是指在拍摄时,将视觉元素布置在画面中,将主体和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图像更加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而八大构图技巧,就是在摄影构图中,常用的八种排列方式和角度,它们分别是:对称构图、逆向构图、分隔构图、平面构图、对角线构图、弧线构图、对照构图、层次构图。
本文将为大家逐一讲解这八大构图技巧。
一、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将主题放置于画面中心,以主题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其他元素构成画面,具有平衡美、稳重美的特点,常见于建筑和人物摄影。
二、逆向构图逆向构图是指将主体放置于画面一侧,留有更多的空间去表现其他元素,能够有意识地传达出一种空间深邃感或是容纳恰到好处的构成美感。
逆向构图常被运用在拍摄风景和动态素材的拍摄中。
三、分隔构图分隔构图是指依据主题的特定线、形或其他元素将画面分为进退两个空间,让画面造成压迫、隔离或者选择质感的影响,适合用于拍摄人物和建筑物等静态场景。
四、平面构图平面构图是指将画面中的元素呈现在一个平面空间中,注重元素的排列、大小和颜色,能够让画面即大有小、显得纯粹美观。
这种构图方式常被运用在抽象和纯色构思影像中。
五、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呈现出一条对称的斜线,将画面分成两个部分,营造出动态、不稳定、时尚的感觉,是拍摄运动、动态和人物等的重要手段。
六、弧线构图弧线构图由于它独特的曲线美学感觉而备受青睐。
弧线构图普遍会用在拍摄静物,装饰品和人物等作品中。
它与其他构图手法创意联用可以创出大有作为的视觉语言。
七、对照构图对照构图是指在相片中凸显出不同的视觉要素,构造一种对照的比较或者反差性,让画面形成鲜明的视觉感受,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比如,白红颜色对照,细小细节和大幅景象对照等。
八、层次构图层次构图是指巧妙地利用深度感掌握画面通透性的一种构图方法,在画面中营造出层次的艺术效果。
层次构图普遍应用与拍摄人物,静物,风景和建筑等作品中,并且层次构图与其他构图手法的联用,能够构造出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大全摄影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对画面的布局、构造和组织,在摄影中占有重要地位。
好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更好地传达摄影师的拍摄意图。
下面将从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要点和常见的构图技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构图的基本原则1.对称与平衡对称和平衡是构图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画面中的元素在视觉上呈现出对称和平衡的状态。
对称构图能够让画面更加稳定、端庄,而平衡构图则能使画面显得整体和谐。
2.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构图中常用的比例法则,将画面平分为黄金比例的比例大小,在摄影中被广泛应用,能够使画面更加美观、引人注目。
将主体放在黄金比例的交点上,能够达到画面更加和谐、舒适的效果。
3.前景、主体、背景构图中的前景、主体和背景关系着画面的层次和深度。
构图时应该考虑将前景、主体和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生动。
4.比例与尺度比例和尺度是构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合理的比例和尺度能够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稳定。
需要根据拍摄对象的大小和场景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比例和尺度。
5.线条与形状线条和形状在构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加有层次和深度感。
对于线条和形状的运用需要考虑它们的方向、长度和大小等因素。
6.光影效果光影效果在构图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光影能够赋予画面更加立体和丰富的质感。
要考虑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彩等因素,在构图中进行合理的运用。
二、构图的要点1.选择合适的视角在构图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拍摄视角,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需要考虑从不同的角度拍摄,找到最适合拍摄对象的角度。
2.控制画面空间在构图时要注意控制画面空间,不要让画面显得空洞或拥挤,需要留出适当的空间来给观众留白,使画面更具吸引力。
3.突出主体构图中的主体是最引人注目的部分,需要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重点位置,让观众一眼就能够看到主体,突出主题。
4.合理运用对比对比是构图中的常用手法,可以增加画面的冲击力和吸引力。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的五个基本要素

摄影构图知识:摄影构图的五个基本要素摄影构图是摄影艺术的基础,是指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对画面元素进行合理布局和组织的过程。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使照片更具有艺术感和观赏性。
摄影构图有五个基本要素,即线条、形状、色彩、空间和节奏,下面我将逐一介绍这五个要素的意义和在构图中的运用。
第一个要素是线条。
线条在构图中起到组织和引导画面的作用,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和曲线。
水平线会令画面产生宁静、稳定的感觉,垂直线则会给人一种高大、挺拔的感觉,对角线能够在画面中产生动态的张力,而曲线则会给人产生柔和、流畅的感觉。
摄影师可以根据拍摄主题的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来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构图效果。
第二个要素是形状。
形状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可以是固定的、有规律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曲线、波浪等无规律的形状。
在构图中,合理运用形状能够营造出对称、平衡、动态、丰富变化等不同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趣。
第三个要素是色彩。
色彩在构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传达照片主题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氛围,还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营造画面的整体氛围。
色彩的鲜明对比和色彩的深浅变化也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摄影师可以根据主题需要,合理运用色彩的搭配和变化来丰富照片的表现形式。
第四个要素是空间。
空间是构图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它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产生远近、高低、大小等视觉错觉。
在构图中,摄影师需要合理利用前景、中景和远景来塑造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有立体感和自然感。
最后一个要素是节奏。
节奏在构图中是指画面中元素之间的关联和联系的规律,可以是大小、形态、颜色或者布局的对比和重复。
合理的节奏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有序,增加照片的观赏性和挑战性。
以上就是摄影构图的五个基本要素,线条、形状、色彩、空间和节奏。
摄影师在拍摄照片时,需要对这五个要素有所了解,根据照片主题的需要,灵活运用这些要素来构图,使照片更具有艺术感和观赏性。
相机拍照构图知识点总结

相机拍照构图知识点总结摄影构图是摄影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构图可以给照片增添趣味和美感,使照片更有吸引力。
构图不仅仅是在拍摄时的临时决定,而是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下面将从构图的要点、构图的元素和构图的技巧三个方面对相机拍照构图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构图的要点1. 主体构图时对主体的选择非常重要。
主体是照片的焦点,是照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在构图时,主体应该位于画面的中心或者视线的交叉点,以吸引观众的视线。
2. 对称和平衡对称和平衡是构图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对称的构图可以给人一种稳定和和谐的感觉,而平衡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更加美观。
在构图时可以利用对称和平衡来加强照片的视觉效果。
3. 背景背景是构图时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好的背景可以让主体显得更加突出,而一个糟糕的背景则会破坏整个画面的效果。
在构图时需要注意选择一个适合的背景,或者通过调整角度和光线来改变背景的效果。
4. 色彩色彩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情绪。
在构图时需要考虑主体的色彩和背景的色彩是否搭配,以及如何利用色彩来增强画面的效果。
5. 线条和形状线条和形状在构图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形状则可以给画面增添趣味和动感。
在构图时可以利用线条和形状来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6. 光线光线是构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光线的角度和强度可以影响整个画面的效果。
在构图时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光线和利用光线来突出主体和背景。
二、构图的元素1. 主体主体是构图的核心元素,是画面的焦点。
在构图时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主体,并通过构图的手法来突出主体的重要性。
2. 前景前景是构图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元素。
一个好的前景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和有趣。
3. 背景背景是构图时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一个好的背景可以使主体更加突出,而一个糟糕的背景则会破坏整个画面的效果。
4. 对比对比是构图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元素。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原则1.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中常用的原则之一,将画面分为3等分,然后在对分线上或对分点上放置主体或元素,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平衡和美感。
2.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将画面上的元素按对称原则进行镜像布局,让画面显得平衡和稳定,通常用于拍摄建筑或风景等。
3. 头部构图头部构图是指在画面上留有足够的空间,让画面产生延伸的感觉,与画面中的元素形成对比,给人留白而舒适的感觉。
4. 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运用画面上的元素或光线的方向,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让画面显得和谐、统一,给人一种舒适和美感的感觉。
5.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通过对角线的布局来吸引观众的目光,使画面显得更加有层次和动感。
6. 运用线条画面中的线条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引导视线,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显得更加有趣。
二、构图的关键要素1. 主体主体是照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吸引观众的目光,是构图的核心。
在构图中,要注意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点或构图中心,让主体能够更加突出和吸引眼球。
2. 前景前景是画面中距离镜头最近的元素,它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提高照片的立体感和表现力。
3. 背景背景是画面中主体或前景之后的元素,它能够营造出适合主题的环境和氛围,增加画面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4. 空间空间是画面中的元素之间的位置和关系,正确处理空间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和舒适,增加画面的厚度感。
5. 光影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赋予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和表现力,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魅力。
合理运用光影,能够让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6. 线条线条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更加有趣和富有表现力。
7. 比例画面中的元素的大小和比例关系是构图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能够影响画面的平衡和和谐,对比度和韵律。
三、构图的技巧和方法1. 等待时机在拍摄中,摄影师应该耐心等待最佳的时机,抓住主体的最佳瞬间,以获得更加生动和有趣的照片。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分析摄影是一门艺术,而构图则是摄影作品的骨架,它决定了照片的结构和视觉效果。
掌握好构图技巧,可以让我们的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分析十三种常见的摄影构图技巧。
一、中心构图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构图方式简单直接,能够突出主体,让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主体上。
比如拍摄一朵盛开的鲜花,将其置于画面中心,周围的环境作为背景来衬托,能使花朵显得格外鲜艳和醒目。
二、对称构图对称构图给人一种平衡、稳定、和谐的感觉。
可以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
例如拍摄一座古老的建筑,其左右对称的结构通过对称构图展现出来,能凸显建筑的庄严和宏伟。
三、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向和纵向平均分成九等份,四条分割线的交点就是所谓的“趣味中心”。
把主体放在这些交点上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能让画面更加平衡和富有美感。
比如拍摄风景时,把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上三分之一或下三分之一处,会让天空或地面有更好的表现。
四、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比例约为 1:0618,这是一种被广泛认为具有美感的比例关系。
在摄影中,我们可以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使画面更具艺术感。
五、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树枝等元素形成一个框架,将主体框在其中。
这样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聚焦在框架内的主体上,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六、引导线构图利用道路、河流、栏杆等线条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延伸到主体上。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动感,让照片更具吸引力。
七、对角线构图将主体沿着画面的对角线分布,能够让画面充满动态和张力。
比如拍摄奔跑的人物或者倾斜的建筑物,都可以采用这种构图方式。
八、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让画面更加稳定和均衡,同时也能表现出一定的立体感。
九、留白构图在画面中留出一定的空白空间,让主体更加突出,同时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
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拍摄简洁、高雅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如果想进一步突出人物主体,初学者还可以考虑利用虚化背景的方法来突出人物。 这种虚化背景的方法,同样可以排除杂乱的背景对人物主体的干扰。利用中长焦镜头 不仅能够更真实地表现人物,还可以实现完美的虚化效果。如果环境对于人物没有多 大的利用价值。可以对其进行较深度的虚化;如果需要交代一定的环境因素,但同时 又不希望其影响到人物主体,那么可以进行适度的虚化(虚化背景的方法以后再讲), 达到两者的统一即可。
当然,摄影者还可以对人物进行抓拍。主体在没有意识到被拍摄的情况下, 其表现是最自然的。摄影者要眼疾手快,趁其不备,在低声耳语或者追逐打闹 的情况下,快速抓拍一些精彩的画面。
被摄人物无拘无束的面对镜头, 给人更真实的感觉
亲密朋友间的低声耳语
合理构图
塑造稳定感
树林背景和人物的脸部形成了平行结构。结果不能突出人物的脸部表情。 另外,画面下侧多余空间的比例也过大。红线标记的水平线向右倾斜,整体 上表现了不稳和沉闷感,该图是典型的取景失败的实例。
摄影构图入门
制作人:IT 戚林
目 录
1、摄影构图的作用 2、“黄金分割”与“ 三分原则”
3、常见的几种构图方法
4、摄影构图要点
作用:
1
摄 影 构 图 的 作 用
摄影时通过调节距离、高度和方向,
调整画面组合,使画面简洁明了或主题 突出,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最能表达 作品主题的景物或人物上去
“黄金分割”与“三分
例 2
例 3
游船在画面中心画面整体显得十分呆板
游船放到画面偏左1/3的位置后效果变协调了
对于对焦点位于中心的相机,可以先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对焦,
然后重新构图,过程要注意不要松开,要保持半按快门状态,并且不
能前后移动相机和变焦。
怎样安排人像构图
怎样安排人像构图
构图形式:2 ຫໍສະໝຸດ 见 的 几 种 构 图 方 法如果光线与建筑物正面成45度角的时候,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很容易把建筑物 本身的气质表现出来。
适当加入一些视觉元素,让大场景不再单调
对于大场景,如大海、湖面、草原、沙漠,拍摄者都会运用大量广角视觉。 但是风景拍摄也有讲究,如果只拍摄海面、沙丘,颜色就显得比较单调一点。
如果在画面中容纳一些其他的景物、色彩、脚印和人物,哪怕是远远的,也能起到色彩的搭配, 会别有一番味道。所以摄影是很自我的东西,有很多需要自己去体会。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是人像照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是画面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其他景物都要 围绕它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在画面中摄影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人物。 对于初学者,突出人物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寻找一个比较简单干净的背景。 比如一面白墙、一片绿草地等诸如此类既干净又不复杂的背景,这样摄影者只需 把精力放在人物身上,不用担心因处理不好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而导致照片失败的 问题。
1· 变化式构图 2· 平衡式构图 3· 对称式构图 4· S型构图 5· 对角线构图 6· 交叉线构图 7· 斜线式构图 8· X型构图 9· 十字形构图 10· 三角形构图 11· 水平线构图 12· 垂直式构图 13· 向心式构图 14· 放射式构图
3 摄 影 构 图 要 点
不同画幅的形式的构图
画幅的形式主要有横幅面、竖幅面,一般采用横画幅拍摄躺着、坐着的人物; 竖画幅拍摄站立着的人物等。不过你可千万要记住,这不是一寸不变的定律,只 是在较多情况下是这样的。
光圈F8 曝光时间1/160s 焦距 55mm 采用横幅形式构图,画面容纳了更多的视觉元素
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主题
圈 F2.5曝光时间 1/200s 90mm 感光度160 焦距 135mm感光度 100 的人物主 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
光圈F3.5
曝光时间1/125s
焦距
背景虚化得当,既不影响画面中 体,同时又交代了环境因素
人物、景物的合理搭配
如果人物和背景搭配不当,就会出现人物头顶着树、柱子等物体或者肩部长出 树枝等不正确的构图形式。这就需要摄影者注意,当人物主体背后有高大的树木或 者是高塔等背景时,要考虑让人物主体稍微移下一点,避免作为背景的树木和人物 重叠。当然,也可以对背景稍加柔化,使人物更加突出。
同朋友外出游玩,无非是想拥有更多在一起的时间,其间总免不了合影留念。 此时,即使没有什么壮观或者美丽的景象,只要能通过镜头表现出朋友的亲密无 间,就已经足够了。对于朋友间的生活照,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以自然、随意的方 式表现。比如说,尽量鼓励他们做一些可爱的动作、有意思的鬼脸,等等,要避 免被摄人物做一些模式化的动作或者表情。
人物和景物的关系
人物的位置最常见的构图是将人物放在照片的中间,不过现在最为流行的人物放置 位置是在整张照片的黄金分格点上,也就是在画面左或右的三分之一处,这样看起来会 使得照片变得更加自然,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然,由于广角和标准镜头能够更好的摄取和表现景物和人的关系,所以使用较为 广泛。天然风景虽然宽广浩大,但其每个细部也并不一定都需要进入画面,因此拍摄时, 应当选拍一些典型的细节或局部,使画面更富有艺术的魅力。对于局部的刻画和描写, 长焦镜头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虚化效果,同样可以给人不一样的 美感。
失败的取景
塑造了稳定感。就如红线所分割的区域,画面的分配基本一致。 照片把广阔的蓝天作为了主背景,而脚底的黄色草坪与人物的高度 又接近,这使得整体上突出了色彩的搭配及画面等份分割的效果。
较佳的取景
避免透视现象,拍好建筑物
拍摄建筑首先要避免透视现象,就必须保持拍摄主体建筑的水平,在使用广角 镜头的时候尽量避免仰拍和俯拍,否则建筑物在画面中就会向中央或四周倾斜(把 镜头朝上仰拍,建筑物会向里倾斜,镜头向下俯拍,建筑物会向外倾斜。这是近大 远小的透视关系造成的)。
光圈F13 曝光时间1/100s 焦距85mm 在环境人物拍摄过程中, 要避免人物和树木等背景重叠
把握好人物肢体的取舍位置
初学者还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拍摄半身人像时,把握不好人物肢体的取舍 位置,经常会出现断臂、拦腰截断的画面。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要注意,当从取景 器里取景时,不要从人物的关节处切割。也就是说,不要让景框的底部从肘部、腰部 或者膝盖处切割,景框的两边也不要从手腕或者肘部切割。如果必须要从手臂或者腿 部剪切,也应尽量跳过关节处。
另外,摄影者要注意,眼神对于人像摄影尤其是半身人像特写来说,是很重 要的。所以,尝试着把人物眼睛部分放在画面显著的横向1/3线位置,这样不仅可 以突出画面主体,而且构图也比较得当、和谐。
光圈F4.8 曝光时间1/125s 焦距58mm 感光度800 线条感较强的背景,更加凸现模特修长的身材
用虚化的背景突出主体
(站得离天安门城楼较近,又想把红旗拍进去,只好把相机向上仰拍,结果两边的建筑向里倾斜。 同时拍摄主体天安门城楼也不水平,建筑物倾斜得厉害,这也是特别要避免的。)
如果环境允许的话,最好选择较远的位置,用中焦距的镜头进行拍摄(站远一点,然后通过变焦 把拍摄主体拉近,不过雨雾天画面可能会灰朦朦的),这样就能够完全避免透视现象。
光圈F4 曝光时间1/160s 焦距135mm 拍摄大半身人像时,可以在膝盖以上或 者以下部分进行切割
人物和景物的关系
景物的选择以及人物和景物合理的搭配是旅游人像摄影的关键所在。每到一处地方, 都有当地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即使是一些小城市也都有它一定的风景特色。这 就要求摄影者要把被摄人物恰当地安排在这种独特的风景中,这样,照片就成为“到此一 游”最有利的证明,不然就和在家里照没两样。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者要注意人物和景物的构图搭配问题。在拍摄旅游照片时,经 常会出现两种问题:一种是人物位置不当,即把景物给遮挡住了;另一种情况就是过多 表现景物而造成人物不明显(人物太小,不仔细看还找不到)。所以,在拍摄人景结合 的照片时,被摄者所站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旅游人像摄影的主体是人,景点只能作为背 景,但又是典型和有意义的背景,并要保持它的完整性。 主体的人物要在整个照片中至少占据五分之一以上,因为我们拍摄的的人像照片, 若人物占据比列过小,会导致整张照片中的风景变得喧宾夺主 , 这点初学拍摄人像的爱 好者特别要注意。一般情况下,在旅游人像摄影中,景点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而人物 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一。
有一点要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倾斜一般要朝向照片中央,向外倾斜会给人带来一种外 八字的别扭感觉。当然如果你故意要表现某种风格是属于特殊情况,你可以按照你自己 的喜好来进行拍摄
光圈F5.6 曝光时间1/500s 焦距55mm 广角镜头的选取,不仅使人物得以充分表现, 同时对环境的交待也恰到好处
没有距离的友谊
法则”
例 1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 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 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 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 “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 “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 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 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 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 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 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 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 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