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实例赏析
摄影作品分析 例文.docx

《一缕阳光》-一摄影作品分析这是一幅生活题材的人文纪实作品,这是其组照作品中的一张。
画而中,一名小刖友站在走廊一边的窗口,一缕阳光从窗口射入,照亮了小孩子的眼睛。
他身后的走廊也因为光线的照射,明暗交错着。
这是一幅很美好的生活场景,小孩子而带微笑。
他向往阳光,向往美好的生活!作者拍摄时,采用了经典的黄金分割点构图法,把画而主体——小孩子,放在了右侧的黄金分割线位置。
这不仅仅可以是画而吸引观众的注意,也更突出了趣味中心。
另外,这幅作品也运用了开放式构图。
画而中,小孩子的目光指向画而外,也同时引领着我们不由得思考引画而外的场景。
这引发了人们的对小孩子内心的思考,带领我们走进他的世界。
画而的主体突出是这幅作品的亮点,作者采用了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不仅仅压缩了空间,提炼的画而的主题,还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主体。
另外,较大的光圈的使用,更是虚化了背景, 缩小了景深,进一步突出了主体。
这幅作品在结构上釆用了中景景别,焦点控制在小册友的脸部范围内,保证了主体的细节,包括发丝,脸颊皮肤质感等部分,十分生动的刻画了一个小朋友的神态,在用光方而,点光源是整张照片的主题和亮点。
光线来自于右前侧,偏重于侧逆光方向,光线较为硬朗,使得小刖友的脸部十分有立体感。
光比适中,使得脸部暗部的细节也比较丰富。
而背景中,光景明暗交错变化。
画而下半部分的处于阴影中,上半部处于亮部。
整体反差较大,画而略显生硬,不过在与主体人物的衔接上恰到好处,使得人物的轮廓均匀、明显。
摄影师运用了各种手法,突出了主体,技巧过人,效果也是十分完美的。
这幅作品也运用了黑口是色调,这是一种简化的效果,黑口灰的过渡勾勒出了一个明确的主题,一缕阳光。
阴影是黑色的,过渡是灰色的,阳光照射的部分呈现出高亮的白色。
正是这些简单的色彩简化了画而,但细节依旧丰富,这也是这幅作品所吸引人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幅作品内容新颖,对主题《一缕阳光》的表现十分生动。
光线的控制更是恰到好处。
展现娇艳的魅力 解析花卉摄影构图技巧

展现娇艳的魅力解析花卉摄影构图技巧“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
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
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
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
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
”——布列松如上面布列松所说的,完成构图的行为其实很简单,可能只是位置上的一步之遥,影像结果就有千差万别,如何获得最佳构图便成为新手、老手都在讨论的问题。
在这春暖花开之季,拍花正当时,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花卉摄影中的构图技巧。
构图的真谛利用色彩虚实构图图片作者:shensukang极简构图图片作者:上尉同学构图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从原本呈现的混乱事物之中发现潜在的秩序。
构图也是一个组织的过程,把大量的要素组织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
构图的目的是通过组成画面的要素向观者传达影人感受到的完整情绪。
构图赋予画意图片作者:ken89111对于花卉摄影的构图来讲,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突出,富有创意,充满美感。
组成构图的要素具体可以划分为形状、线条、明暗、色彩、质感五个方面。
如何判断花卉摄影构图成功与否?一幅好的构图作品可以让画面中的花朵更为真实、生动、唯美。
要注意的是花卉的种类繁多,花形大小、分布程度不一,所以构图方法也要因“花”而异。
九宫格构图法九宫格构图图例图例分割线与兴奋点九宫格构图法简单来说就是假定把画面横向及纵向分别平均分为三份,分割的四条线会形成四个交点,如果将主体位置落于这四个交点上不仅可以有效地被突出,还会让人有舒适的感觉,从根本上来讲,九宫格就是遵循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其中4个分割线、交点分别被称为兴奋线、兴奋点。
九宫格构图图例图例分割线与兴奋点在拍摄花卉时,花朵一定是我们要突出的主体。
所以花朵的位置会确定在“兴奋点”上,单个花朵将花蕊的中心定于兴奋点位上即可。
摄影进阶必看:大师经典摄影作品赏析

摄影进阶必看:⼤师经典摄影作品赏析如果你是⼀位纪实摄影爱好者,下⾯这组照⽚中的⼤多数想必你会觉得眼熟。
有意⽆意间,您很可能就模仿了哪位⼤师的风格。
⼤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师,绝不是因为⼀两张照⽚拍得好⽽已。
能够在摄影史上留下名字的⼤师,通常都是某种风格的开创者,有着⾃⼰个性鲜明的摄影语⾔并对⼀个时代产⽣深远的影响。
经常听到有爱好者指着⼀些经典作品说:“这有什么难拍的,很多⼈都能拍出来。
”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那是因为后⼈恰好是站在⼤师的肩膀上进⾏拍摄。
今天你看亚当斯的作品可能觉得缺乏新意,但那也从另⼀⾓度证明了亚当斯和他的F64⼩组对风光摄影的影响。
如果你想在摄影这⼀领域有所开拓,那么了解摄影史,了解⼤师们的摄影语⾔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你落了前⼈窠⾅还沾沾⾃喜,那就有些可悲了。
《铁路边的商店》—— 阿拉巴州的⼀座铁路边的普通商店,再现了美国30年代乡村富有的⼀⾯!《裸奔者》1975年英联邦橄榄球决赛上,包括英⼥皇伊丽莎⽩在内聚集在看台上,这个体形优美的裸跑者澳⼤利亚会计师⽶歇尔.奥.布瑞恩跑过球场来到看台前,这尴尬的场⾯让⼥王差点晕倒!我实在是佩服他的创造⼒与勇⽓。
《撤退》——这是在撤退中的美国的海军⼠兵,邓肯别具匠⼼,真切的表现了当时极度的寒冷,195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作战,冬季来临之前战况⼀直不错。
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估了⾃⼰的实⼒,以为他们会顺利推进到朝鲜北部,他们都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国援朝军队的回击。
史密斯将军的话使他们的失利更加出名:“撤退?他母亲的(此乃程⼦⽂邹邹的翻译,英⽂原⽂为shit)!我们打错了⽅向...”《温斯顿.丘吉尔》——1941年1⽉27⽇,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个⼩隔间拍摄⼏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
然⽽,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优素福-卡什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什⾛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拿开,丘吉尔吃了⼀惊,他被卡什的举动激怒了。
摄影框架式构图技巧

摄影框架式构图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捕捉瞬间,展示美丽和故事,触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在摄影中,构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构图决定了照片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信息。
而框架式构图技巧则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可以帮助摄影师创造有力、有吸引力的图像。
框架式构图利用环境或景物中的边线、形状、结构等元素,将被摄主体嵌入其中,形成一个自然的框架。
这样的构图方法不仅能够吸引观者的目光,同时还能够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深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框架式构图的技巧以及一些实例。
首先,选择合适的框架。
框架式构图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框架来衬托被摄主体。
这个框架可以是建筑物、树木、门窗、拱门等。
例如,在城市街道上拍摄一幅照片,可以利用建筑物的窗户或者拱门作为框架,将其中的行人或车辆作为被摄主体,增加视觉效果。
其次,注重对称和平衡。
框架式构图中,对称和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通过将被摄主体放置在框架的中央或者对称位置,可以创造出稳定和谐的画面。
例如,在一片树林中拍摄日出或日落的照片时,可以用两侧的树木作为框架,将太阳放置在中央位置,形成对称美。
第三,利用重复元素。
重复元素是构建框架式构图的另一重要工具。
通过重复的形状、线条或者模式,可以增加照片的规律性和动态感。
例如,在城市建筑拍摄中,可以利用重复的拱门或者窗户,形成一种连贯的构图效果。
第四,多角度尝试。
框架式构图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因此摄影师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来实现最佳效果。
通过改变拍摄位置和角度,可以找到最合适的框架和视角。
例如,在拍摄海洋景观时,可以尝试站在两侧的悬崖上,利用悬崖作为框架,将海洋放在中央位置,创造出震撼人心的画面。
最后,要注意细节和前景。
细节和前景是框架式构图中的关键要素。
通过将细节元素放置在框架中或者在前景位置,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深度。
例如,在拍摄城市建筑时,可以在窗户中窥探到室内的人物或物品,增加了照片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总之,框架式构图技巧是一种有效的摄影方法,可以帮助摄影师创造出有力、有吸引力的图像。
实例讲述构图中的对比与平衡

实例讲述构图中的对比与平衡/作者:摄影社区2010年01月14日点击数:304847[收藏] [分享] 本文节选自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摄影师的视界——迈克尔.弗里曼摄影构图与设计》构图本质上就是组织,使画框里的所有图像元素有序化。
这是基本的设计,摄影在这方面的基本要求与其他图像艺术完全一样,而风险也是一样的—纸面上的技巧显得武断、教条。
很重要的是,要把基本设计当作一个调查问卷表、一系列观点和想法、以及一组可用的资源,这不应该是一个草率的决定。
摄影中的设计原理在某种程度上与油画或者插画中的略有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较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但是重要的是,你需要理解这些都是客观的设计原理,换句话说,它们与各人的欣赏口味没有关系它们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照片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某些影像组织方式会有某种可预计的效果。
两种最基本的原理是对比和平衡。
对比强调的是照片中图像元素之间的区别,无论是影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形态的对比还是其他。
两个相互对比的元素能相互加强。
平衡则是隐含在对比之中的关系,是对立元素之间的主动关系。
如果达到了(比如色块之间的)平衡,影像就会有一种平衡感。
否则,影像就失去了平衡,会留下视觉张力。
两种极端,以及之间的各种平衡,在摄影中都有相应的作用。
眼睛寻求和谐,虽然这并不能成为一条构图规则。
避免完美的平衡可以创造出更为有趣的影像,并激起摄影师所想要的反应。
有效的构图并不总是按照熟悉的比例制作和谐的影像,虽然这样做看起来很舒服。
最好的设计是功能性的,它首先要求摄影师对照片的潜能和最终效果要有清晰的想法。
对比第一部分相当容易—拍摄相互对比的照片。
最简单的完成任务方法是从你过去拍摄照片中寻找合适的,寻找那些体现了某种对比的照片。
更费力但也更有价值的则是出门寻找体现某种对比的影像,并拍摄下来。
第二部分是将对比的两方面组合在一张照片里,这是一个需要更多想象力的练习。
练习没有限制对比的种类,可以是形式上的对比(明 / 暗、虚 /实),也可以是内容的对比。
摄影构图知识

13、中心对称构图法的照片实例
14、十字型构图法
摄影构图的一种形式是正交十字形构图。这种构图形式是画面上的景物或影 调、颜色变化呈正交十字形出现。正交十字形构图可以有效地利用画面空间, 容纳较多的陪体和背景,使视线向十字交叉部位集中。这种构图形式多用以拍 摄有规律的运动体和稳定的排列着的物体等。建议在拍摄时避免将过多的元素 安排在画面的正中央,以免让画面显得过于拥挤。可以利用陪体和背景来衬托 主体,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自然。 十字形构图法是指将画面分为四个部分,呈现出一个“十”字形。其基本原 理是利用视觉规律,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心附近,以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这种 构图法通常适用于拍摄风景、人像、建筑等题材,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现 主题,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9、井字形构图的照片实例
10、中心对称构图法
中心对称构图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摄影领域的构图技巧,它具有鲜明、对称 的特点,让画面产生一种平衡、稳定的效果。 中心对称构图法是一种将拍摄对象置于画面中心线两侧的构图方法。 这种构图技巧通过将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使画面具有强烈的对称性,给观 众带来一种稳定、平衡的视觉感受。 中心对称构图法是一种经典的摄影构图技巧,它具有平衡、稳定的特点,能 够突出拍摄对象的对称美并引导观众的视线。在使用这种构图方法时,需要将 拍摄对象置于画面的中心线两侧,并注意画面的对称性和意境的营造。通过熟 练掌握中心对称构图法,我们可以创作出更多富有艺术性的摄影作品。
4、摄影构图在视觉传达中作用
摄影构图在视觉传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构图,摄影师可以 将照片的主题和情感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同时,构图还可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 击力,提高照片的宣传效果。例如,在拍摄广告时,采用斜线构图可以营造出 动感十足的画面,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在拍摄风景时,采用黄金分割构图法可 以将画面中的元素和谐地安排在一起,使画面更具美感。
摄影构图基础-PPT课件

夕阳的拍摄
此外,拍摄夕阳前有比较充裕的 时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 的因素,对现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观 察研究,以及深思熟虑的构思活动, 可以根据傍晚时刻天空的演变情况, 作出具有一定预见性的判断,使拍 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4.5.2 夜景摄影 (1)拍摄月光夜景的方法 晴空万里明月升起,迷蒙的月色,拍摄时使用“T” 门,光圈F/11,采用黑纸卡遮挡镜头控制曝光,曝 光时间约15秒。 注意:月光所在位置不能出现大片云彩或其它任何 景物;下方不能有任何发光体存在,如:路灯;若 月光离地平线较近无法避开月光下发光物体可将机 身横侧或颠倒过来拍摄。 (2)水面倒影夜景的拍摄方法 水中影像,实中带虚,虚中有实,变换无穷,使 用250毫米长焦距镜头,光圈F/5.6,1/125秒。 注意构图要合理。
仰拍:夸张被摄物体高度,表现宏伟庄严的气势。
(2)拍摄距离的选择
远景:离主体较远,没有一个具体可指的对象,突出 景物的整体结构和环境特点。 中景:主体形象较大,环境较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体 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近景:只有主体,无环境.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结构。 特写:人或物的局部,揭示任务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变 化。 全景:画面有具体的主体对象,体现主体全貌的轮廓 和特征及其主体关系。
形状之美
形状之美
形状之美
4.2.2 线条
斜线
水平线
垂直线
自由曲线
三角形结构
曲线结构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三角形结构
斜线结构
(1) 线条的视觉心理
线条类型 垂直线 水平线 事例说明 树、楼、塔、人 视觉心理 高耸、挺拔、 威严、向上 安静、开阔、 沉稳、舒展 动感、惊险、 奇突 流畅、自由、 活泼、优美、 生动
摄像构图的知识点总结

摄像构图的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概念:1. 构图是指在取景器内界定拍摄范围,进行视觉组合和布局,达到画面呈现的一种方式。
2. 构图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角线、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不对称构图、平面构图、点构图等。
二、构图的基本原则:1. 主题:构图要突出主题,让主题在画面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2. 简洁:简洁的构图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图片的吸引力。
3. 对比:对比可以增加画面的张力,更好地表现主题。
4. 节奏:构图的节奏感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使得画面更具有动态。
5. 剪裁:合理的剪裁可以去除多余的杂物,使画面更干净利落。
三、构图的基本要素:1. 画面边界:画面边界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2. 前景、中景和远景:合理使用前景、中景和远景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3. 对角线:对角线是构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动态感。
4.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的黄金法则之一,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美感。
5. 对称和不对称构图:对称和不对称都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四、构图的实践技巧:1. 视角的选择:合理选择拍摄的视角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
2. 光线的运用:合理运用光线可以使画面更丰富多彩。
3. 色彩的运用:合理运用色彩可以制造画面的氛围。
4. 焦距的选择:不同焦距的选择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
5. 镜头的选择:不同镜头的选择可以使画面更具有个性。
五、构图的实例分析:1. 风光摄影:风光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大自然的壮美。
2. 人物摄影:人物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突出主题的个性。
3. 静物摄影:静物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静物的美感。
4. 动态摄影:动态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动态的美感。
六、构图的审美标准:1. 美感:构图要让人看后有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悦。
2. 艺术性:构图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使人有审美的激情。
3. 创意:构图要有一定的创意,使人有新的感受。
七、构图的思考:1. 主题:拍摄前要明确主题,以便更好地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游船在画面中心画面整体显得十分呆板 游船放到画面偏左1/3的位置后效果变协调了
对于对焦点位于中心的相机,可以先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对焦,然后重新构图,过程要注意不要松开,要保持半按快门状态,并且不能前后移动相机和变焦。 Story .1 场景与人像的搭配,可以组合出千变万化的意象与结果,在构图上,有时,看似没有章法,但其实,还是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
1. 【错误示范】:这张人带景的影像中,建物支柱的线条明显地位于人物头部的上方,这种情况,就犹如外拍时,在人物的头上拍出树枝、树干一般,显得较为怪异。 此外,图 1 人物视线的空间似乎仍然留的太少。 2. 【构图改进】:只要稍稍调整拍摄的角度,避开建物支柱的线条,并且将相机的框景范围往右带,留出更多的视线范围即可解决上述的问题。 Story .2
在拍摄人像时,多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是相当重要的,面对同一个场景,我们可以多思索以何角度拍摄,最能达成画面的张力与趣味。 在 Part #2 中,我们来看看人像摄影不同拍摄角度的影响。
1. 【错误示范】:画面不稳定-由于墙面的线条,造成成画面的不安定感。 2. 【错误示范】:改进画面不稳定,但是构图平常-这是最常用的平行拍摄,虽然已改进上图的画面不安定感,但是构图显得过于平常。
3. 【构图改进】:稍调整拍摄的角度,我们尝试由模特儿的上方进行拍摄,这样子拍,是不是比上述 2 图,还要活泼多了! Story.3 在叙事、纪实或是有故事情节的人像摄影中,我们常会以人带景的方式,来表现人物所在的场景、时空、环境。这个时候,人是画面中的一个元素,如何去框取适当的人与景,呈现更佳的意像,变成一个构图时重要的思维。 在 Part #3 中,我们来看看框景范围的影响。 1. 【错误示范】:强调人物,这是一般人最常框取的范围,这个影像的场景表现不够明显,有叙事的成份,但是时空、环境表现不佳。 2. 【错误示范】:再多一点框取范围,但框取了后面的景致,很明显地,并没有为影像带来多大的意义,而且反而变的更杂乱。
3. 【构图改进】:再调整框取的范围,这张影像就将月台、铁道的延伸感表现出来了!
在上一个「摄影构图的改进」单元中,我们谈到,人是画面中的一个元素,如何去框取适当的人与景,呈现更佳的意像,是构图时重要的思维。 基本上,单元 #3 在改变框景范围时,想的是如何让让场景有旷远、层次的感觉,并且诉说人物所在的场景。 更进一步,如果是要表现影像背后的含意,诉说影像的主题时,在框取影像时,便会有不同的着眼点。
Story.4 下面是一幅取景非常失败的例子。 这张照片问题在于地平线过高, MM有一种要掉进水里的感觉,画面失去平衡。
下面这张取景非常成功,让地平线消失在相片1/3--1/2处,看起来非常协调,不会让人感觉MM要从相片里掉出来或陷进去的感觉(所以摄影的时候,决不要把地平线摆出相片1/3--1/2以外。) Story.5 像这张,主体人物被嘈杂的背景严重干扰。 这张很好地和跑龙套的拉开距离,突出了MM的PP。但是,地平线是斜的,同时也提醒MM们摆POSE的时候是把头斜过来,不是要你们把身子斜过来。 摄影构图要点
不同画幅的形式的构图 画幅的形式主要有横幅面、竖幅面,一般采用横画幅拍摄躺着、坐着的人物;竖画幅拍摄站立着的人物等。不过你可千万要记住,这不是一寸不变的定律,只是在较多情况下是这样的。 光圈F8 曝光时间1/160s 焦距 55mm 采用横幅形式构图,画面容纳了更多的视觉元素
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主体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是人像照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其他景物都要围绕它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在画面中摄影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人物。
对于初学者,突出人物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寻找一个比较简单干净的背景。比如一面白墙、一片绿草地等诸如此类既干净又不复杂的背景,这样摄影者只需把精力放在人物身上,不用担心因处理不好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而导致照片失败的问题。
另外,摄影者要注意,眼神对于人像摄影尤其是半身人像特写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尝试着把人物眼睛部分放在画面显著的横向1/3线位置,这样不仅可以突出画面主体,而且构图也比较得当、和谐。 光圈F4.8 曝光时间1/125s 焦距58mm 感光度800 线条感较强的背景,更加凸现模特修长的身材
人物、景物的合理搭配 如果人物和背景搭配不当,就会出现人物头顶着树、柱子等物体或者肩部长出树枝等不正确的构图形式。这就需要摄影者注意,当人物主体背后有高大的树木或者是高塔等背景时,要考虑让人物主体稍微移下一点,避免作为背景的树木和人物重叠。当然,也可以对背景稍加柔化,使人物更加突出。 光圈F13 曝光时间1/100s 焦距85mm 在环境人物拍摄过程中,要避免人物和树木等背景重叠
把握好人物肢体的取舍位置 初学者还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在拍摄半身人像时,把握不好人物肢体的取舍位置,经常会出现断臂、拦腰截断的画面。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要注意,当从取景器里取景时,不要从人物的关节处切割。也就是说,不要让景框的底部从肘部、腰部或者膝盖处切割,景框的两边也不要从手腕或者肘部切割。如果必须要从手臂或者腿部剪切,也应尽量跳过关节处。
光圈F4 曝光时间1/160s 焦距135mm 拍摄大半身人像时,可以在膝盖以上或者以下部分进行切割
人物和景物的关系 景物的选择以及人物和景物合理的搭配是旅游人像摄影的关键所在。每到一处地方,都有当地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即使是一些小城市也都有它一定的风景特色。这就要求摄影者要把被摄人物恰当地安排在这种独特的风景中,这样,照片就成为“到此一游”最有利的证明,不然就和在家里照没两样。我就看到过一些人在鸟巢的钢架下拍照,真有点盲人摸象的味道。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者要注意人物和景物的构图搭配问题。在拍摄旅游照片时,经常会出现两种问题:一种是人物位置不当,即把景物给遮挡住了;另一种情况就是过多表现景物而造成人物不明显(人物太小,不仔细看还找不到)。所以,在拍摄人景结合的照片时,被摄者所站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旅游人像摄影的主体是人,景点只能作为背景,但又是典型和有意义的背景,并要保持它的完整性。
主体的人物要在整个照片中至少占据五分之一以上,因为我们拍摄的的人像照片,若人物占据比列过小,会导致整张照片中的风景变得喧宾夺主 , 这点初学拍摄人像的爱好者特别要注意。一般情况下,在旅游人像摄影中,景点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二,而人物约占画面的三分之一。
人物的位置最常见的构图是将人物放在照片的中间,不过现在最为流行的人物放置位置是在整张照片的黄金分格点上,也就是在画面左或右的三分之一处,这样看起来会使得照片变得更加自然,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然,由于广角和标准镜头能够更好的摄取和表现景物和人的关系,所以使用较为广泛。天然风景虽然宽广浩大,但其每个细部也并不一定都需要进入画面,因此拍摄时,应当选拍一些典型的细节或局部,使画面更富有艺术的魅力。对于局部的刻画和描写,长焦镜头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虚化效果,同样可以给人不一样的美感。
有一点要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倾斜一般要朝向照片中央,向外倾斜会给人带来一种外八字的别扭感觉。当然如果你故意要表现某种风格是属于特殊情况,你可以按照你自己的喜好来进行拍摄。 光圈F5.6 曝光时间1/500s 焦距55mm 广角镜头的选取,不仅使人物得以充分表现,同时对环境的交待也恰到好处
没有距离的友谊 同朋友外出游玩,无非是想拥有更多在一起的时间,其间总免不了合影留念。此时,即使没有什么壮观或者美丽的景象,只要能通过镜头表现出朋友的亲密无间,就已经足够了。对于朋友间的生活照,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以自然、随意的方式表现。比如说,尽量鼓励他们做一些可爱的动作、有意思的鬼脸,等等,要避免被摄人物做一些模式化的动作或者表情。
当然,摄影者还可以对人物进行抓拍。主体在没有意识到被拍摄的情况下,其表现是最自然的。摄影者要眼疾手快,趁其不备,在低声耳语或者追逐打闹的情况下,快速抓拍一些精彩的画面。
合理构图 塑造稳定感 树林背景和人物的脸部形成了平行结构。结果不能突出人物的脸部表情。另外,画面下侧多余空间的比例也过大。红线标记的水平线向右倾斜,整体上表现了不稳和沉闷感,该图是典型的取景失败的实例。 失败的取景 塑造了稳定感。就如红线所分割的区域,画面的分配基本一致。照片把广阔的蓝天作为了主背景,而脚底的黄色草坪与人物的高度又接近,这使得整体上突出了色彩的搭配及画面等份分割的效果。
较佳的取景 避免透视现象,拍好建筑物 拍摄建筑首先要避免透视现象,就必须保持拍摄主体建筑的水平,在使用广角镜头的时候尽量避免仰拍和俯拍,否则建筑物在画面中就会向中央或四周倾斜(把镜头朝上仰拍,建筑物会向里倾斜,镜头向下俯拍,建筑物会向外倾斜。这是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