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奇遇记导读课教学设计(窦桂梅思路)
《木偶奇遇记》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木偶奇遇记》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一、阅读激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
2.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本童话故事书,这本童话故事书不但小孩子喜欢就连大人也非常的喜欢读。
(出示经典评价激趣)
(二)动画图片激趣
(三)读书的封面激趣
出示《木偶奇遇记》的书封面
揭示书的名字,了解书的作者,翻译者,出版社。
(重点了解作者)根据书的名字和图片内容猜测故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四)利用童话的特点激趣
(一)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童话形象
1.听小木偶的自述初步了解并初步认识主人公匹诺曹。
2.阅读《木偶奇遇记》的经典片段了解匹诺曹的性格特点
(二)曲折离奇,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情节
1.出示《木偶奇遇记》中的插图初步感知小木偶匹诺曹的奇遇。
2.出示《木偶奇遇记》的经典片段阅读小木偶匹诺曹的奇遇,感受故事情节的惊险离奇。
3.出示作品的章节与标题,了解曲折离奇,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情节。
4.生根据章节与标题猜想故事的内容。
二、制定阅读计划
1.根据书的章节和自己具体情况制定阅读计划。
2.阅读方法与策略指导
(1)认清故事中的人和事
引导生在阅读时做批注,批注自己对人物事情的评价,感悟。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弄清故事的情节
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展开联想,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故事的情节。
( 3)领悟故事中的道理
引导生在阅读中通过做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思考与体会。
3.做好阅读记录
三、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木偶奇遇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木偶奇遇记》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木偶奇遇记》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匹诺曹,激发学生对匹诺曹成长过程的好奇心。
教学活动:1. 教师分享《木偶奇遇记》的阅读感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期待和好奇心。
3. 共同讨论如何阅读这本书,制定阅读计划。
第二章:阅读理解指导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分析匹诺曹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探讨其性格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情节发展、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第三章:情感价值观培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匹诺曹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勇敢、善良等品质的重要性。
2. 探讨现实生活中如何将这些品质体现在自己的行为中。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出体现匹诺曹成长的关键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从故事中汲取的正能量。
3.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的品质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四章:创意表达与拓展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2.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学生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木偶奇遇记》的理解和感悟。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故事相关的续写、改编或绘画作品。
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创意表达的任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2. 学生进行创作,可以采用写作、绘画、表演等形式。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分享创作乐趣。
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
《木偶奇遇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品悟人物特点体会成长真谛---走进《木偶奇遇记》活动目标:1.通过对作品、作者、人物的整体感知和精彩片段的品读,引领学生走进童话故事,感受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教育意义,学习匹诺曹做一个真实、善良、勇于改错的孩子。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3.通过读书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重难点:通过对作品、作者、人物的整体感知和精彩片段的品读,引领学生走进童话故事,感受童话故事中人物的教育意义,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活动准备:要求学生提前两周阅读《木偶奇遇记》、课件、精彩片段阅读材料活动课时:一课时活动过程:一、导语:孩子们喜欢读书吗?喜欢读童话故事吗?我们刚刚读完的《木偶奇遇记》就是一本童话故事。
这是一本怎样的童话书呢?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木偶奇遇记》,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成长的真谛。
二、了解作品-----《木偶奇遇记》1.学者眼中的作品:《木偶奇遇记》对于孩子们来说,简直是一部辉煌的史诗。
对于世界童话史来说,堪称是一根伟岸而坚强的柱石。
2.巴金:“我费了几小时工夫把《木偶奇遇记》读完后,我虽然不是一个孩子了,然而我却像丰子恺先生家里的孩子们那样,被这奇妙的故事迷住了。
”3.老师眼中的作品:《木偶奇遇记》是一本图文并茂,语言诙谐有趣的童话书。
是我读过情节最复杂,故事最奇特,人物最有趣,风格最幽默的童话之一。
故事把老师带进了一个奇妙的王国,尤其是书中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情节:匹诺曹的鼻子一说谎就会变长;孩子会因为好吃懒做变成驴子……让人体验到匹诺曹成长的喜怒哀乐。
我喜欢那个真实、可爱、善良的小家伙。
三、走近作者----科洛迪卡洛尔·科洛迪,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乡下一个厨师家庭,在教会学校毕业后,开始给地方报纸写稿,科洛迪以儿童文学作家闻名于世,他先后写过《小手杖地理》《快乐的故事》等童书,他最著名的作品当然是《木偶奇遇记》,这部童话出版以来,受到了各国儿童的喜爱,并多次被拍成动画片和故事片,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
《木偶奇遇记》推荐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木偶奇遇记》推荐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课题:《木偶奇遇记》推荐导读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童话》教学目标:1. 了解《木偶奇遇记》的基本情节及主要人物。
2. 能够理解文本中的语言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过程:I. 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呢?你们觉得最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哪个?是什么原因呢?2. 教师简要介绍《木偶奇遇记》。
II. 阅读课文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运用。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文章的描写方式和语言功效。
III. 文本理解1. 分组活动:将学生随机分为几组,让每组学生根据《木偶奇遇记》的情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以下问题:(1) 木偶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2) 木偶在寻找自由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困难和挫折?(3) 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部分是什么?2. 汇报答案并进行讨论。
IV. 评价故事1. 提出问题:你们是否喜欢《木偶奇遇记》?为什么?2.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评价和原因,并在小组中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教师记录学生的答案。
3. 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故事,探讨其文学价值。
V. 总结1. 教师向学生介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卡洛•科洛迪(Carlo Collodi),并讲解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2. 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品味经典文学作品。
VI. 作业1. 阅读《木偶奇遇记》全文,并写下你的感想。
2. 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准备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教学重难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反思1. 课程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突出了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增强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等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主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木偶奇遇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木偶奇遇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1000字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木偶奇遇记》这本经典童话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内容,并能够通过阅读和思考对童话中的意义进行理解和解释。
同时,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准备课件,包括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2. 课堂准备: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精彩的片段录音、视频、图片等,以及阅读材料、绘本、听力材料等,以促进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学习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首先,在课堂上呈现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以便学生对故事有个大致的了解。
2. 然后,引导学生实际阅读故事,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发表意见。
可以通过阅读指导式的提问和讨论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和理解,例如:“你认为吉娜和小鸟哪个角色更容易得到读者的同情?”、“吉娜为什么要救小鸟?”、“吉娜在这个童话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等。
3. 由于这个童话中涉及到很多人物,故事也比较复杂。
可以采用阅读图谱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同时对童话中的冲突、高潮和结局做出分析和判断。
4. 在课文的阅读指导中,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在童话中所传达的一些生命道理或价值观念,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你认为这个童话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和人生哲理?”、“你认为作者在童话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和主题?”四、教学效果评估在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基于阅读、听力、写作和口头表达等多种方面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例如: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有关《木偶奇遇记》的读后感或进行主题阅读分析;2. 测验:安排一定的课堂测试,以评估学生对童话中各个人物以及情节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让小组讨论、表演和演讲,以就其在童话故事中的阅读情况、相关思考和分析,评估其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能力。
五、教学心得本课针对《木偶奇遇记》这种玩故事性和启发性的童话作品,旨在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木偶奇遇记》阅读指导课课件

敬请指导
第10天 28-30
第11天 31-33
第12天 34-36
第13天 阅读闯 关
木偶奇遇记 阅读推荐课
拓展延伸
匹诺曹为什么会变成驴呢?小木 偶接下来的命运会如何,你们想知道 吗?那就去读读这本《木偶奇遇记》吧 !
木偶奇遇记 阅读推荐课
作业布置
1.同学们说出了内心中真实的感受,也希望同学 们用老师教给的方法,继续阅读《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 阅读推荐课
偶奇遇记 拓展阅读
木偶奇遇记 拓展阅读
对比阅读,感受情感
这本书讲的是是个奇怪而有趣 的小姑娘。它关乎自由,关于纯真。
木偶奇遇记 拓展阅读
对比阅读,感受情感
主人公皮皮是个奇怪而有趣的小姑娘。她有一个奇 怪的名字:皮皮露达·维多利亚·鲁尔加迪娅·克鲁斯 蒙达·埃弗拉伊姆·长袜子。她满头红发、小辫子翘向 两边、脸上布满雀斑、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脚上 穿的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的鞋 子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她力大无比,能轻而易举地把 一匹马、一头牛举过头顶,能制服身强力壮的小偷和强 盗,还降服了倔强的公牛和食人的大鲨鱼。她有取之不 尽的金币,常用它买糖果和玩具分送给孩子们。她十分 善良,对人热情、体贴入微。她好开玩笑、喜欢冒险, 很淘气,常想出许许多多奇妙的鬼主意,创造出一个又 一个的奇迹……
“木头傻眼睛,干吗瞪着我?” 没有回答。
做完眼睛,又做鼻子。鼻子刚做好,它就开始长起来,长啊,长啊,长啊,才几分钟,已经变成一个很长 很长的长鼻子,还没完没了地长下去。
可怜的杰佩托拼命要把鼻子截短,可他越是截,这个鼻子就毫不客气地变得越是长。做完了鼻子做嘴巴。 嘴巴还没做完,就马上张开来笑了,
“别笑!”杰佩托生气地说。可他这句话像是对着墙说的,说了也是白搭。 “我再说一遍,别笑!”他用吓唬他的口气大叫。嘴巴于是停了笑,可整条舌头都伸出来了, 杰佩托为了不耽误工作,假装没看见,继续干他的活。做完嘴巴做下巴,接着做脖子,做肩膀,做肚子, 做胳膊,做手。手刚做好,杰佩托就觉得头上的假发套给拉掉了。他抬头一看,可是看见什么啦?只见他那头 黄色假发拿在木偶的手里。 “皮诺乔!……马上把头发还我!” 可皮诺乔不但不把假发还他,反把它戴到自己头上。假发把他整个头套住,几乎把他闷了个半死。木偶这 么没规没矩,杰佩托觉得有生以来还没有这样悲伤难受过。他转脸向皮诺乔说: “你这个小坏蛋!还没把你做完,你已经这样不尊敬父亲了!真坏,我的孩子,你真坏!” 他擦掉眼泪。 接下来只剩下做腿,做脚了。 杰佩托把脚一做好,就感到鼻尖上给踢了一脚。 “我这是自作自受!”杰佩托自言自语,“一开头就该想到这一点!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木偶奇遇记》推荐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木偶奇遇记》推荐导读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木偶奇遇记》,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交流思想,提升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从匹诺曹的成长历程中领悟诚实、勇敢、善良等品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学生通过阅读《木偶奇遇记》,了解匹诺曹的成长历程,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人物形象:学生分析匹诺曹、杰佩托、狐狸和猫等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在故事中的作用。
3. 道德教育:学生从匹诺曹的经历中学习诚实、勇敢、善良等品质,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木偶奇遇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道德教育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木偶奇遇记》书籍、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木偶奇遇记》的封面和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的主题。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木偶奇遇记》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匹诺曹的成长历程和道德教育的内涵,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诚实、勇敢、善良等品质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木偶奇遇记》推荐导读课2. 重点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道德教育3. 关键词:匹诺曹、成长、诚实、勇敢、善良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阅读《木偶奇遇记》,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写作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木偶奇遇记》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木偶奇遇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木偶奇遇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木偶奇遇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木偶奇遇记》,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阅读第一、二章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卡洛·科洛迪和《木偶奇遇记》的背景知识,阅读并理解第一、二章的内容。
2. 第二课时:阅读第三、四章教学重点:阅读并理解第三、四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发展。
3. 第三课时:阅读第五、六章教学重点:阅读并理解第五、六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4. 第四课时:阅读第七、八章教学重点:阅读并理解第七、八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3. 利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测试:在每章阅读结束后,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小组讨论报告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木偶奇遇记》原著书籍或电子版本。
2. 作者卡洛·科洛迪的介绍资料。
3.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4. 阅读理解测试题目和答案。
5. 小组讨论报告的评价标准。
六、教学内容:1. 第六课时:阅读第九、十章教学重点:阅读并理解第九、十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3. 利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木偶历险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一、听片段,引课题
1、老师和大家一样是听故事长大的,从故事中我认识了许多朋友,有中国的哪吒、孙悟空,外国的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你喜欢他们吗?最近我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2、听微信录音(板书听读)故事片段:
3、你听出他是谁了吗?
小木偶匹诺槽
4、谁知道什么是木偶(木头做的人像)
5、出示题目:今天我们就一起读一读《小木偶奇遇记》,刚才我们听到的就是书中的一个选段。
6、出示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完成这些目标
通过看封面、目录,读选段等方法说出书中的主要人物和人物特点。
学习默读、猜读、表演读等读书方法,从故事中懂得诚实做人的道理。
从故事中你发现“他”有什么特点?
过渡:听了上面的的选段,你能想象一下匹诺曹长成什么样子吗?
2、小结:这个小木偶,正向书里说的,“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
(板书“小木偶”)你们听读、猜想,这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真好!(回扣板书“听读”)
二、看封面,引目录
(一)看封面,猜特点
大家看到了这本书有很多版本,资料上说“世界范围内除了《圣经》《古兰经》,《小木偶奇遇记》是拥有读者最多,销售量最高的作品。
”看成是童书之最啊。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是这个绿色封面的注音版本。
(1)题目:一本书的题目就是这本书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能够获得很多信息呢
认真地去看一看题目,思考一下可能写了什么
2)作者:他是意大利的儿童文学作家卡洛·科迪洛,让孩子们熟悉、喜欢就
是因为《木偶奇遇记》。
出示作者简介
3抓住人物,寻找乐趣
1.读读“人物表
(1)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走进故事,这本书在一开头就列出了一张“人物表”,
这些就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以后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要急着翻开情节就读,如果作品前面有人物表我们可以先去读一读,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品(②)联系书名猜猜看:谁会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呢?
2.读读目录
1..出示书的目录:人物表后还有书的目录,共有36个章节。
每一个故事都
是单独呈现的,所以,如果你对哪个章节感兴趣也可以看目录优先选择呢!(二)看封面,了解信息
看封面上的小木偶,你发现了什么?
也许有的
小结:就像刚刚我们听故事,看图,一边听故事,或一边大声读,同时,一边猜想,这样的读书方法就是猜读,读着读着,猜着猜着,答案就出来了。
这没头脑,就是这么个没头脑,这不高兴,就是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三)看作者,知特点
这个故事好玩吧。
能写出这么好玩的故事的人,你觉得他可能是个怎样的人呢?你猜猜是个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著名作家任溶溶老爷爷的作品,人们称他“是不可多得的、幽默的,天生的,会写童话的儿童文学作家”。
(四)看目录,知篇目
1、他笔下的好故事除了《没头脑和不高兴》还有哪些呢?翻翻目录你就知道了!每一本书的目录就是这本书中的阅读地图,它能让你一下子就知道这本书中都藏着哪些好故事,还等什么,快让我们一起打开目录吧。
2、数故事,快翻开书,你们找到目录页了吗?一起来数一数,这本书有几个故事?
(1)归类:生自由说:6、7、15、21……个
学生自主验证,到底有几个呢?小顾问,谁来说。
(2)教师指导读目录(手拿书,数故事,读题目,我说你找)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第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刚刚读到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第二、三……(指名学生说)
第6个是——大家一起说。
翻过来、继续看,还有一个呢,谁来念念它的题目。
(3)点拨长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到底多长呢?任溶溶爷爷要讲15回,才把这个故事讲得完呢!也就是说,可以看作一个长故事,里面有15个小故事,它算是一个故事。
再来数一数,这本书到底有几个故事?
生:7个
第二板块:故事放大镜(根据故事深入感受人物特点)
一、默读“戒严”片段,体会人物特点
过渡:这没头脑这回,又是怎么个没头脑?我们到书中去读读其中的一个情节。
(一)默读“戒严”
1.默读,现在请同学们翻到第(4.5)页(课件圈出来“戒严”)
请你用默读的方法,你还记得默读的要求吗?不出声、不指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跳过去。
2、默读时间两三分钟,开始默读,没头脑在家里又是怎么个没头脑啦?
3、练习:读读这段描写——大前天的半天,前天的半天,昨天的半天,今天早晨都在干什么?这几天都在干什么?
大前天半天没找到的橡皮,翻出来了。
前天半天没找到的毛笔,翻出来了。
昨天半天没找到的笔盒,翻出来了。
今天早晨半天没找到的算盘,翻出来了。
小结:遇到这样的句子,可以放声好好读读,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呢。
从中,我们可以更深的感受到,这个没头脑,难怪叔叔给他送回去那么多他自己的东西呢!难怪他几乎天天丢三落四呢!
4、结合你们的生活,猜猜,这个小马虎还会做哪些丢三落四的事儿?(上学忘了带红领巾、作业本)
5.你若是妈妈,或叔叔你会对他说什么?你若是他的弟弟或妹妹,你想说什么?
6、出示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1)没头脑的妈妈对没头脑这样马虎可是很着急,唉,“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可怎么做大事情啊,唉,大起来可怎么得了啊!”ppt出示妈妈的话,师扮演妈妈读
(2)没头脑又是怎么说的呢?(ppt出示:这是小事情,算得了什么,我才不在乎那!大起来做大事情,那可是另外一回事!生齐读。
)
(3)假如没头脑变大后做其他的工作,他又忘了什么呢?
7、看动画,长大后做工程师的情况。
(播放动画片看戏的片段)
8.没头脑经历了这些事儿,会怎么办?(看来这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还真能影响做大事情呀?到书中去看吧!板书“?”)
第三版块:故事小剧场(用表演激发孩子们参与阅读)
一、交代上文
1、还记得故事里的“不高兴”吗?还记得演戏的时候,大家都不让他演,他偏要演,还要拿定注意当个演员,出这口气呢。
这回,仙人把他变大,让他演《武松打虎》的中的老虎。
2、书里有介绍:
大家一定知道,《武松打虎》是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里的一段故事,讲的是好汉武松喝了酒,过景阳冈,遇到老虎,抡起拳头,三拳两拳就把它给打死了。
二、聚焦学习《武松打虎》
(一)画动词:
我们再来默读,仔细看看他是怎么表演的。
小铅笔,拿起来!一边读,一边把描写武松和老虎的动作的词圈画出来。
(学生自读、圈画)
(二)读动词:
你都找到了哪些动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哪些是武松的动作,哪些又是老虎的动作?
(三)做动作:
我说动词,你来做一做动作。
“走、拿、打,扑、蹿、打……”(节奏感)
这么有意思的环节,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四)学表演:
武松打虎开始啦,谁来当武松?谁来当老虎?
我们下面的同学就是观众,一起来读读旁白?
大幕拉开了(音乐开始),(师配音:锵锵锵,配出节奏感)
武松上场,只见树木后面扑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这猛虎当然就是不高兴。
(学生读)
(五)猜结局:
猜猜不高兴演的武松打虎和我们所了解的武松打虎的故事是一样的吗,结果是怎一样的吗?你们自己去读一读吧!(板书“?”)
三、总览全文
课件ppt.你们多么了不起,4849个字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就这样一点一点阅读完了。
或猜读,或默读,或演读……原来按照一个个情节读下去,回过头来,从头至尾再浏览一下,关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心中就有总体印象了,课后好好看吧!
【第四版块:故事万花筒】(介绍其他故事,读书计划等)
一、介绍其他人物,推荐阅读
过渡:没头脑和不高兴,光名字就很有意思。
书中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人物呢,
猜猜他们又是哪个故事中的,又会发生哪些有意思的故事呢?
PPT出示:没头脑不高兴泰焦傲甄用工闹闹
生自由猜。
你们自己去读一读就知道啦!
二、推荐精彩片段:
三、指导读书计划和读书方法
1、这本书,我们计划用四个星期读完,读的过程中,用上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读书方法,你对故事当中的哪个片段感兴趣,你可以大声朗读,录制一段音频,作为班级小小播音员放给大家听!
2、以下两项,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一个:
(1)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两个发生在没头脑和不高兴身上的典型事例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性格特点,以及所受启发。
读书计划中可以针对其中的故事人物设计一张读书报告单:
(2)也可以小组内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故事,共同制作一份读书海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如果有,可以放在课件里)
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读啦,那就带着自己的好奇,下去读读吧!
板书:
任溶溶幽默
没头脑(图)“对不起,……我给忘了。
”猜读
“……大半天……翻出来。
”默读
不高兴(图) “不高兴,不高兴。
”演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