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胶降解菌的筛选
卡拉胶降解酶的分离纯化

卡拉胶降解酶的分离纯化1.前言卡拉胶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亲水凝胶(属天然麒麟糖植物胶),主要存在于红藻纲中的麒麟菜属、角叉菜属、杉藻属和沙菜属等的细胞壁中。
卡拉胶是由,1,3-β-D-吡喃半乳糖和1,4-α-D-吡喃半乳糖作为基本骨架,交替连接而成的硫酸线性多糖。
与琼胶相比,卡拉胶所有的β-连接和α(1-4)连接的残基都是D构型,但琼胶在α(1-4)连接半乳糖基上在中是L-构型。
对卡拉胶来说,它的结构在α(1-4)连接的半乳糖基上还形成了3,6-内醚,见图[1]卡拉胶可分为八种类型。
κ-卡拉胶,τ-卡拉胶,λ-卡拉胶,γ-卡拉胶,υ-卡拉胶,φ-卡拉胶,ξ-卡拉胶,ω-卡拉胶。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己确定的各种类型的理想的卡拉胶重复二糖的结构特征,以及1,3-连接的D-半乳糖上的硫酸基位置,可将各类型的卡拉胶分类为β-族卡拉胶、κ-族卡拉胶、λ-族卡拉胶。
卡拉胶是从红藻如角叉菜、杉藻、麒麟菜等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
我国早期曾称其为咖啦胶、角叉莱胶、鹿角菜胶,后统一为卡拉胶。
有许多种红藻类都可以提取卡拉胶,目前世界上生产的卡拉胶有近一半是用麒麟菜作原料,此外还有角叉菜、海萝、杉藻、沙菜、银杏藻、叉红藻、育叶藻等均可提取卡拉胶,我国南方广东省用麒麟菜、北方辽宁省用角叉菜作原料生产卡拉胶[2]。
而卡拉胶酶主要有κ-卡拉胶酶,τ-卡拉胶酶,λ-卡拉胶酶等,其主要是依据所降卡拉胶降解酶的分离纯化解的底物命名的。
许多海洋微生物如Pseudoalteromonas carrageenovora,Pseudomonas carrageenovora[3,4]等都能产出卡拉胶酶,其他来源例如在海洋软体动物(Marine mollusks)体内也有[5]。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卡拉胶降解酶可分为保持型和转换型两种。
1995年,Philippe Potin等人报道了交替单胞菌A.carrageenovora的cgkA基因所编码的κ-卡拉胶降解酶,预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212 Da,远远大于经SDS-PAGE测定的从发酵液纯化出的酶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35 kDa。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摘要生物堆肥是大部分养殖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手段,具有投资小、效益高、有机固体废弃物重复资源化利用效率高等优点,但堆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发酵周期长、有臭味、纤维素木质素分解不彻底等。
牛粪中含有大量未能消化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它们是影响堆肥腐熟进程、决定其堆肥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牛粪堆肥发酵中选择添加合适的堆肥发酵菌剂和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剂,是解决畜禽粪便堆肥周期长,降解率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及纯培养法从牛粪中将纤维素降解细菌进行分离并分析其降解特性,以期获得一些高效纤维素降解菌。
采用水解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进行菌株筛选与酶学特性研究,结合形态学方法对其初步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鉴定其种属,共得到降解效果良好的菌株3株,分别命名为DH01、DH02、DC02,其中DH01为枯草芽孢杆菌,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DH02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纤维素酶活性次之;DC0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纤维素酶活性低于前两者。
三种菌株均能不同程度分解纤维素,因此,可为牛粪堆肥发酵提供菌种思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菌,纤维素酶,分离,酶学特性AbstractBiological composting is the main method for the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 resources in most farm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investment,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efficiency in the reuse of organic solid waste.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composting process, such as long fermentation cycles and Odor, incomplete decomposition of cellulose and lignin, etc. Cow manure contains a large amount of undigested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which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aturity of compost and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the compost product. Therefore, selecting and adding appropriate composting fermentation inoculants and high-efficiency cellulose degrading inoculants in the cattle manure composting ferment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ng composting cycl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and low degradation rate. In this study, enrichment culture and pure culture methods were used to isolate 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a from cow manure and analyze their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obtain some high-efficiency 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a. Using hydrolysis circle method and 3,5-dinitrosalicylic acid (DNS) method for strain screening and enzymatic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combined with morphological methods for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to identify its species, a total of Three strains with good degradation effects were named DH01, DH02, and DC02. Among them, DH01 is Bacillus subtilis with the highest cellulase activity; DH02 i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followed by cellulase activity; DC02 is Bacillus velezs Bacillus,cellulase activity is lower than the former two. The three strains can decompose cellulose to different degrees, so they can provide strain ideas for cattle manure composting and fermenta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cellulolytic bacteria,Cellulase,isolation,enzymatic properties目录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1.1样品来源 (2)2.1.2培养基 (2)2.1.3供试溶液 (2)2.1.4供试仪器 (2)2.2 试验方法 (3)2.2.1纤维素降解菌的富集 (3)2.2.2纤维素降解菌的初筛 (3)2.2.3纤维素降解菌的复筛及酶活测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株海洋琼胶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和初步鉴定

一株海洋琼胶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和初步鉴定刘美英,梅建凤,应国清 ,王鸿(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摘要:目的从海水中分离活性较高的琼胶酶产生菌,以制备琼胶酶用于琼胶寡糖的生产,琼胶寡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化妆、医药等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方法以琼胶为唯一碳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分离,平板透明圈法进行初筛,摇瓶培养法进行复筛,改进的DNS比色法进行酶活力的测定。
结果从海水中分离筛选到18株琼胶降解菌株,经复筛得到一株产酶活力较高的海洋细菌HS0326-601,并对该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其为革兰氏阴性细菌,菌体呈短杆状。
结论鉴于该菌株生长速度快,通过对其进一步的诱变和发酵条件优化,有望成为高产琼胶酶产生菌,从而为琼胶酶、琼胶寡糖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琼胶降解菌;琼胶酶;分离;筛选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000(2008)00-0000-00Isolation,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Agarase–Producing Bacteria from the SeawaterLIU Mei-ying, MEI Jian-feng, YING Guo-qing*, WANG Hong (College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egrade agar into agaro-oligosaccharide by the agarase with a higher activity, the strains were separated from seawater. The agaro-oligosaccharide have shown wide application values in food industry, cosmetic industry,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other sectors. METHODS The agarase-producing baceria were isolated by the spread plate method, first-screening by clear halos on agar plate containing agar as the sole-carbon source, second-screening of shaking culture. The enzymatic ac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by improved DNS colorimetry method. RESULTS 18 agar-degrading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eawater, and a more powerful agarase-producing marine bacterium was obtained. The strain was designated as strain HS0326-601 and identified preliminarily as Gram negative, rod-shaped. CONCLUSION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C33068)作者简介:刘美英,女,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应国清,男,教授,硕士生导师Tel: (0571) 88871029 E-mail: gqying@With regard to its high growth speed, if further treated with mutagens, the strain might be one with a high enzymic activity after fermentation optimization, and it could be used to the further study and appli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agarase for agaro-oligosaccharide production in industry.KEY WORDS: agarase-producing bacteria; agarase; isolation; screening琼胶(agar)是一种从海洋红藻中提取得到的多糖,其在食品、医药卫生等行业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但由于琼胶黏度高,水溶性低,不易被吸收,因此在应用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产卡拉胶酶海洋菌株的筛选和 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基初始pH为8.5,当pH小于8或pH大于9时,菌株
YK-5产酶能力明显下降,说明该菌产酶对pH的要
求较高。
䚢≧߇ 6N-
Q)
图2 培养基初始pH对菌株YK-5产酶的影响
2.3.3 培养温度对于菌株产酶的影响 在pH 8.0培
过氧化氢酶
阳性 石蕊牛奶实验 还原
荚膜染色
阴性
鞭毛染色
阳性
2.3 菌株YK-5的产酶特征 2.3.1 培养时间对菌株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将菌株 YK-5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按照1.4所述方法培 养60 h,定时取样测菌体浓度(测定培养液OD600)及
· 19 ·
生物工程
食品科技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eriments of subculture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in YK-5 had genetic stability. Key words: Carrageenase; Flavobacterium sp.; screening; enzymatic properties
淀粉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实验与总结

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而淀粉与碘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化
合物,葡萄糖不与碘液发生反应形成蓝色化合物。能分泌淀粉酶的菌落 能在周围形成淀粉圈,从而通过碘液即可筛选出淀粉酶产生菌。
取5支试管(无菌),用移液管(无菌)吸取1mL活性污泥放入装 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后即为10-1,再用无菌移液管吸 取10-1的菌悬液1mL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数次混匀即为l02稀释液,照此方法分别制成l0-3~l0-5的稀释液。将10-1~10-5稀释液 1mL涂布于平板培养基表面。用对应的移液管按浓度顺序依低到高分别 往培养皿中各加1ml菌液,并标注对应的标签为10- 1~10-5,在无菌条件 下往各个培养皿中加入加热后适当温度的培养液,置于37℃的恒温培养 箱中培养48h。培养24h后取培养基进行观察,并无明显菌落生成。 (3)初筛
制作两个平板,在长出的菌落中,找出独立菌株并滴加碘液,挑取 有淀粉水解圈的单菌落,在两个平板进行划线并培养24h(37℃)(时 间可调整)。 4.复筛(周五)
两个平板初筛菌株在同一块平板上分别划线培养,培养 72h(37℃)(时间可调整)。 5.精筛
用滴加碘液的方式挑选出最佳菌株 6.菌种鉴定
最后通过观察筛选到的菌株的菌落大小、形态,颜色及革兰氏染色 等情况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菌种鉴定 最后通过革兰氏染色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鉴定。染色后的显微观察
图(图三) 最终观察发现该菌落为白色湿润,易挑取。革兰氏染色后的显微观察为 红色杆状菌体。
菌种的筛选 设计实验 王拓 环工121 5802 Nhomakorabea12012
探寻海世界 开拓新津途

科学中国人年第5期从太空看我们生存的星球,是一片蔚蓝,那是因为地球71%的表面被海水覆盖。
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探寻从未停止过,她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等着人们去探寻、去开发、去应用。
中国海洋大学就有这样一位年轻学者,他潜心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利用所学专业——应用微生物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不断创新,开拓海洋生物质能、海洋生物酶及海洋特征寡糖、噬菌体及其聚糖降解酶研究的新津途。
他就是牟海津。
开拓研究新津途牟海津自从1996年取得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后,就开始了研究征程,他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并以主要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国家攀登计划B 、国家863计划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在众多科研领域中,牟海津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海洋生物质能牟海津课题组依托于前期建立的海藻多糖高效降解酶系统,从海藻及其加工废弃物中筛选出可用于生物质能开发的最佳品种,确立了燃料乙醇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工艺。
目前在生物质能开发方面,与美国Jackson State U niversity 建立了学术合作,将利用美方合作者在生物质能开发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该实验室的研究基础和优势,实现海藻多糖向能源转化的技术突破,为利用海藻及其加工废弃物进行乙醇燃料的工业化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我国在海洋生物质能开发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利用海藻的糖类物质生产生物乙醇将会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相比于农作物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养殖每公顷藻类炼出的生物能源比同面积的农产品多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2)利用海藻生产生物乙醇可以避免出现能源与粮食作物争夺生产资料。
(3)海藻具有很强的温室气体吸收的潜能,利用海藻生产每1千万加仑乙醇的同时,可以吸收150万吨的CO 2,是一种有效的减排途径和清洁能源。
实验三 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其性能测定

实验三高效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其性能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操作;2、掌握用选择性培养基从环境中分离苯酚降解菌的原理和方法;3、掌握微生物对酚降解能力的测定方法;4、掌握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苯酚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中,对污染成分单一的有毒废水,可以选育特定的高效菌株进行处理。
这些高效菌株以有机污染物作为其生长所需的能源、碳源或氮源,从而使有机污染物得以降解,具有处理效率高、耐受毒性强等优点。
苯酚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难降解的有机物,其长期残留于空气、水体、土壤中,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动物有较高毒性。
本实验通过筛选苯酚降解菌来处理含酚废水,将苯酚降解为为二氧化碳和水,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 COOHCH2CH2COOH CH3COOHCO2+H2O从环境中采样后,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经富集培养、分离纯化、降解实验和性能测定,可筛选出高效酚降解菌。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样品实验土样采自校园污水处理厂。
2、器材恒温培养箱、恒温摇床、分光光度计、比色皿、试管、250mL三角瓶、100mL 容量瓶、培养皿、涂布玻棒、量筒、天平、灭菌锅、酒精灯、接种环、棉花、棉线、牛皮纸、pH试纸。
3、试剂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苯酚、四硼酸钠(Na2B4O7)、4-氨基安替比林、过硫酸铵((NH4)2S2O8)、K2HPO4、KH2PO4、MgSO4、琼脂。
苯酚标准溶液:称取分析纯苯酚1.0g,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摇匀。
此溶液溶度为1000mg/L。
测定标准曲线时将苯酚浓度稀释至100mg/L。
Na2B4O7饱和溶液:称取Na2B4O740g,溶于1L蒸馏水中,冷却后使用,此溶液的pH值为10.1。
3%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称取分析纯4-氨基安替比林3g,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置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可用两周。
2% (NH4)2S2O8溶液:称取分析出(NH4)2S2O8 2g,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mL,置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可用两周。
三种农用抗生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

三种农用抗生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王强锋1,2,朱彭玲2,夏中梅1,2,王赟2,曾芸2,侯勇1,2*(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66;2.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成都610207)收稿日期:2018-03-19录用日期:2018-06-15基金项目: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青年基金项目(2015QNJJ-002);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优秀论文基金项目(2016LWJJ-001);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7SZ0188)作者简介:王强锋(1988—),男,四川平昌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
E-mail :wqf198808@朱彭玲与王强锋同等贡献*通信作者:侯勇E-mail :yonghou@摘要:为了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能降解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的真菌菌株,利用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抗生素降解真菌富集驯化培养,分离纯化耐受真菌,将纯化后的菌株回接到以抗生素作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各菌株抗生素降解能力进行检测,并通过菌落形态学特征、ITS 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
筛选到4株抗生素降解真菌KS248、KS256、KS257、KS272,分别鉴定为轮状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 )、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
其中,菌株KS248、KS256、KS257具有土霉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降解能力;菌株KS272具有土霉素、诺氟沙星降解能力。
在抗生素初始浓度1500μg·L -1、30℃、150r·min -1条件下避光培养7d 后,菌株KS272降解土霉素、诺氟沙星能力最强,降解率分别达到40.29%、10.59%,菌株KS256降解磺胺二甲嘧啶能力最强,降解率达到18.5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拉胶降解菌的筛选
摘要:利用梯度稀释平板涂布的方法将经过富集的卡拉胶降解菌样品在涂布于
平板上,以卡拉胶为唯一碳源,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得到单个菌落,达到卡
拉胶降解菌的初步筛选的目的。
关键字:卡拉胶降解菌、初筛
前言:卡拉胶(Carrageenan)又名角叉菜胶、鹿角藻胶,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亲水性多糖。
根据其乳糖残基上硫酸酯基团的不同,可分为K一型、c-型、A一型、弘一型等7种最小重复结构单位。
A一卡拉胶是一种高硫酸酯化的天然多糖资源,其降解产物A一卡拉胶寡糖的活性研究已得到充分的开展,如抗凝血、抗病毒、抗肿瘤等[1]。
国内外的研究者从提取、结构、活性等方面对卡拉胶进
行了研究[2]。
而不同的卡拉胶具有不同的凝固性和表面活性,可用于凝固剂黏
合剂、稳定剂、乳化剂、悬浮剂等,广泛用于食品工业。
[3]
正文:
一.器材:试管16支,玻璃涂棒一根,1ml移液管3支,酒精灯一个,培养皿24个,试管架,1个锥形瓶,烘箱,高压杀菌锅
二.试剂:K2HPO4·3H2O,MgSO4·7H2O,FePO4·4H2O,CaCl2, H2O,NaNO3,NaCl卡拉胶,海水
三.步骤:
1.卡拉胶降解菌的初筛:
(1)无机盐母液配制: K2HPO4·3H2O: 2.2g , MgSO4·7H2O:
1.25g ,FePO4·4H2O: 0.025 g , CaCl2: 0.25g
然后溶于水中,共配制250ml; [4]
(2)培养基溶液配:NaNO3:0.7g , NaCl:5.25g ,卡拉胶:4.2g ,
溶于海水中,共配制350ml,并添加无机盐母液:35ml[5]
(3)预处理杀菌:取12支试管,用移液管分别向各试管中加入9ml海水,用报纸包好;同时用报纸将24个培养皿﹑ 3个1ml移液管﹑装培养基
液的锥形瓶﹑分别包好。
然后将培养皿﹑移液管放入烘箱,杀菌2h;将锥形瓶﹑试管放入高压杀菌锅在120摄氏度杀菌30min.
(4)倒制培养基:分别将大约15ml的培养基溶液倒入杀菌后的培养皿中。
冷却,制成培养基。
(5)样品稀释:用1ml的无菌移液管分别从原有6个样液中吸取1ml样液注入盛有9ml无菌海水的试管中,震荡混匀即为浓度为10-1,然后再用同一支
1ml 无菌移液管,从此管中吸取1ml注入另一盛有9 ml无菌海水的试管中即为浓度为10-2。
[6]
(6)涂布:在无菌环境下,先用1ml的无菌移液管从稀释度10-2的稀释液中吸取0.2ml 菌液,涂布于一些好标号的培养基平板内,然后吸取10-1的稀释液0.2ml涂布已写好稀释度的培养基平板上,室温下静置。
注意:移液管不可混用,始终对号实用。
(7)培养:将涂布好的培养基平板倒置于室温中,培养48h.
2.卡拉胶降解菌的富集:
用1ml的无菌移液管分别从含有纯原液的三个三角烧瓶中吸取0.2ml放入已标号并且加好所需培养液的试管中进行富集。
与平板一起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48小时。
四.分析与讨论:
1:观察卡拉胶降解菌的培养情况,可以观察到较清晰的菌落,分别有小粉色斑点状菌落,乳白色菌落,较大的淡蓝色菌落,透明状菌落,深坑状菌落。
2:观察试管中卡拉胶降解菌的富集情况对试管富集情况进行排序。
排序结果:A2
B1,A1,B2,C2,C1
,
本实验中降解菌生长繁殖较好,出现了很明显的菌落,但是并不是单一的菌落,进一步的分离纯化还需要在此进行复筛。
参考文献:
[1] 周革非,魏元臣,孔娜娜等.λ卡拉胶降解组分的分离纯化、抗氧化及免疫
活性研究.海洋科学,2009年,第33卷,第8期
[2] 胡国华.功能性食品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 杨玉玲,周光宏.卡拉胶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8
[4]牟海津,江路,蒋萱等.卡拉胶降解菌M-2的筛选与产酶性质[J].中国水产
科学,2002,9(3):251—254,202.
[5] 段高飞,苏贝,韩峰等. 海洋细菌QY202产κ-卡拉胶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
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0(3)
[6]大连海洋大学编.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书.2009:17
实习日记
6月20日
卡拉胶降解菌筛选实验的资料查询与搜集
1,主要内容:
本组实验主要内容为就上一班同学富集的菌类利用梯度稀释,平板涂布的方法进行初筛,初筛出卡拉胶降解菌。
2:查找参考文献
3:确定实验方案
4:列出实验所需器材和试剂
5: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6月21日
进行卡拉胶降解菌的初筛与富集实验:
一,初筛:
器材:试管16支,玻璃涂布棒,移液管1ml三根10ml一根,酒精灯俩个,培养皿24个,试管架一个,三个锥形瓶,钥匙,记号笔,烘箱,高压杀菌锅,
试剂:K2HPO4·3H2O,MgSO4·7H2O,FePO4·4H2O,CaCl2, H2O,NaNO3,NaCl 卡拉胶,海水
步骤:1:无机盐母液配制: K2HPO4·3H2O: 2.2g , MgSO4·7H2O:
1.25g ,FePO4·4H2O: 0.025 g , CaCl2: 0.25,H2O: 250ml;
2:培养基溶液配:NaNO3:0.7g , NaCl :5.25g ,卡拉胶:4.2g ,海水:350ml,无机盐母液:35ml
3:灭菌:取12支试管,用移液管向各试管中加入9ml海水,用报纸将
24个培养皿﹑ 3个1ml移液管﹑装培养基溶液的锥形瓶﹑12支试管包起来将培养皿﹑移液管放入烘箱,杀菌2h,将锥形瓶,试管放入高压杀
菌锅杀菌15min.
4:倒平板:将适量的培养基溶液分别倒入杀菌后的培养皿中。
5:样品稀释:有6个样液。
用1ml的无菌移液管从一样品中吸取1ml样液注入盛有9ml无菌海水的试管中,震荡混匀(10-1),然后再用同一
支1ml 无菌移液管,从此管中吸取1ml注入另一盛有9 ml无菌海水的
试管中(10-2),其余样品同处理。
6:涂布:用一支1ml的无菌移液管分别从稀释度10-1﹑10-2的稀释液中各吸取0.2ml对号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室温下静置。
7:将涂布好的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48h.
二,富集
用一支无菌1ml的无菌移液管从一个原始含沙粒的原液中吸取0.2ml对号放入已加好所需培养液的试管中进行富集。
另两个纯原液同处理,室温培养。
将涂布好的培养基平板倒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48h.
6月24日
结果观察:
1:观察卡拉胶降解菌的培养情况,可以观察到较清晰的菌落,分别有小粉色斑点状菌落,乳白色菌落,较大的淡蓝色菌落,透明状菌落,深坑状菌落。
2:观察试管中卡拉胶降解菌的富集情况对试管富集情况进行排序。
排序结果:A2,B1,A1,B2,C2,C1
3:培养皿先高温杀菌,然后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