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综述

洋务运动综述
洋务运动综述

第六届全国洋务运动史讨论会述评

日期:[2009-06-03] 作者:涂文学来源:中华文史网字体:[大中小]

第六届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4日至11日在湖北宜昌举行。会议以“洋务运动时期的区域社会环境”为主题,对洋务运动与区域社会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有价值的探讨。

一、对洋务运动时期区域社会环境的研究:洋务运动史研究的最新进展

对洋务运动作区域性研究并不始于本次讨论会。多年以来,上海、武汉等地的一些学者就对本地区洋务运动史从区域经济学、文化地理学、地缘政治学的角度予以切入,进行了饶有兴味的探索。但是,自觉地,有意识地以社会史的视角对洋务运动时期的区域社会环境作整合性研究,则确实以第六届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为嚆矢。

确立洋务运动与区域社会环境的研讨主题,体现了会议发起者推动洋务运动史研究走向深入的独运匠心。在对洋务运动作总体、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洋务运动的区域发展,这种研究的需要很大程度上来自洋务运动史本身:首先,如果我们不是将洋务运动仅仅看作单纯的政治活动或者经济活动,而是把它视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的话,亦即不仅将近代化看作一种经济过程,同时更主要的看作是一种社会过程,那么,它必然与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发生更深刻、更内在的契合和冲突。因此,我们从区域社会环境的角度楔入,就有可能对洋务运动与中国社会近代化关系问题获得整体性认识;其次,由于环境总是以一贯的、规则化的方式作用于人类的群体行为,因此,洋务运动便在区域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不同的“地区模式”。于是,对“模式”本身的勾勒,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对隐处于模式背后的区域社会结构的研究就成为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最后,地区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带来洋务运动和中国早期近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从东到西,由南到北,有的地区已烟囱林立,沐浴欧风美雨;有的地区则江山依旧,依然是田园牧歌式中世纪风光。这就留给我们关于洋务运动与区域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广阔的研究空间:区域社会环境如何制约人的行为造成了区域之间近代化发展的不平衡;人又是怎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社会环境的负作用而消除这种不平衡?这两方面因素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区域近代化过程中都可找到事实依据。搞清楚这些问题,不仅有深刻的学术理论意义,其现实借鉴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与区域社会环境”这一研讨主题得到国内洋务运动史学界的广泛响应和认同。在讨论会收到的80余篇论文中,有相当数量的论文与此相关。讨论会一开始即径就主题洋务运动与区域社会环境关系进行大会交流。又按长江流域、东北和华北、西北和西南、华南三个区域进行分组讨论。会

议在区域社会环境研究、区域与区域之间社会环境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洋务运动开展得较好,过去史学界研究得比较充分的地区如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福建等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上海,是洋务运动开展得较早、发展得比较充分的地区,也是史学界对之研究得较为深入的地区之一。这次会议提交的几篇有关论文,在角度截取、论证方式、思想深度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水平。黄逸平、李娟的《上海机器织布局与社会环境》(提纲),对上海机器织布局外部社会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作了考察。在外部环境方面,考察了企业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硬环境(地理、资源、新的生产力)和软环境(商人的投资需求、西方经营管理知识、封建政治与伦理、习俗的正负影响)。企业内部环境则着重探讨了“官督商办”企业中官商两种不同经营作风的矛盾和冲突。作者还进一步探讨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对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受社会环境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它开创了近代工业的风气……促使了我国民族纺织业的发展”。陈绛的《从1883年上海经济环境看洋务企业的发展》(摘要),对上海社会经济环境中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负面作出透视。认为1883年的上海金融风潮给洋务企业打击是灾难性的,反映了上海的金融业已经受制于西方资本,包括生丝市场在内的国际贸易利金融市场已处于由国际资本支配的环境中。陈绎还由此引申出对上海商人商业行为方式的探讨。认为“金融风潮还反映了上海商人浓厚的投机习气,他们常常因作‘空盘’投机而倾家荡产。徐润挪用招商局股本,郑观应挪用上海织布局股本作投机买办,是两个突出的例子”。他同意美籍学者刘广京对此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中国商人传统本来就有缺陷,使新生企业难于发达?中国商人传统如果有缺点,我们又怎样自社会、文化背景去解释这些缺点”?指出:“除了经济环境,从更广泛的背景作多方面的探讨,显然是十分有益的”。董蔡时、卢伯炜提交的论文《洋务运动与上海资本家阶级》对洋务运动与上海新式资本家阶级(特指投资兴办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资本家)的关系作了集中探讨。他们对国内史学界提出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迫使江浙一带的地主、官僚、商人大批逃往上海等城市,转化为新式企业的投资者”观点表示了不同意见。他们在分析了太平天国时期上海地区投资环境后认为“当时的上海对中国人来讲还没有民族资本新式企业的投资环境。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这种投资环境的出现,并不存在顺向促进式的直接联系。它只是在客观上造成了大批贵金属货币财富畸形汇聚上海的状况。这种状况不能等同于‘对民族资本新式企业的投资’,而只是造成了一种前提条件;由可能转化为现实,,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杠杆’”。他们在分析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后指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洋务派采取了“官督商办”形式,为上海资本家阶级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起到了直接的催生、助产和一定程度的哺育作用。而上海资本家阶级所表现出来的明显弱点和不足,同样与洋务运动种种制约密切相关。他们还谈到了洋务运动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其他地区社会环境的改造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过这种作用,是通过上海资本家阶级中介而发生的。如在近代工矿企业中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使用近代机器和采取近代经营管理方法,为瓦解传统经济结构、为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这其中如以关心商品、股票金融行市、专注于资金的周转和挹注、重视买卖常规、熟习合同与公证

等为特征的近代商业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等等。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至少起到了“不自觉的历史工具”的作用。而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则首先打破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金三角地区社会结构的旧格局,促使社会流动中的一部分官僚、地主、买办、旧式商人分化组合,形成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第一代——上海资本家阶级,并引起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一系列变动。

对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地区洋务运动的研究也有所深化。代鲁提交的论文对近代汉阳铁厂的“招商承办”作了系统的考察。张笃勤提交的论文则对湖北地区洋务运动的特点进行大致勾勒。他认为湖北洋务运动有六个特点:1.起步晚,速度快;2.企业规模大,新政范围广;3.技术装备先进,工业规划合理;4.企业投资大,经济效益差;5.军事建设,以德国为楷模;6.教育改革,引日本作龟鉴。赵德馨、周秀鸾提出了一个“湖北模式”的概念并作了系统的阐述。他们认为,洋务运动时期可以堪称地区近代化模式的只有一个湖北模式。由于中国早期近代化事业,主要是由手握实权、可以动用固有资金的人创办的。在当时独立地进行近代化活动的资本家等民间人士,人数既少,力量和影响力也很小。地区近代化模式只能出自洋务派大官僚之手。而湖北洋务运动个人色彩太浓,它无处不带有张之洞的痕迹。在这个意义上,湖北模式也可称之为“张之洞模式”。为什么第一个地区近代化模式出现于湖北,他们认为是多种历史条件在此地此时交汇的产物。其一,湖北模式是中国早期近代化潮流从东到西。由南到北,经过约半个世纪,两个扩展方向向湖北会合的产物;其二,“湖北模式”是清政府关于近代化决策的着眼点从单纯的海防转向兼及腹地,投资由沿海向中部地区倾斜的产物;其三,清廷内部抑制湘系与淮系地方势力膨胀的意向,对张之洞大力培植与支持,使张之洞在湖北掌权达十七八年之久,得以有时间和放开手脚在一个地区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展洋务活动。同时,亦与张之洞个人的追求、气魄、学识、洋务思想与能力有直接关系。

历来有学者对广东洋务运动有两点说法,一是起步迟,二是长期没有形成气候,与广东所处的地位不相适应。关于起步迟的问题,研讨会上,广东学者经过研究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方忠英引广东巡抚蒋益澧在1866年7月(同治五年六月)的奏折中“粤东为洋务滥觞之始”作为依据,认为广州洋务早在林则徐时就开始了,不仅在广东,在全国也是最先筹办的。赵春晨提出,广东洋务运动的开展并不始于1873年的广州机器局,19世纪60年代前期广东同文馆的建立是广东洋务运动起步的重要标志。在广州机器局成立前十年,广东还开展了以引进新式船炮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近代化活动。这主要是因为广州地理位置特殊,得风气之先的缘故,同时与近在咫尺的香港影响有关。广东洋务虽然起步早,但为何长期形成不了气候呢?赵春晨认为这是由于“历来治粤者习常蹈故、远虑蔑闻”、经费筹措艰难、毗邻港澳,外国政治、经济、文化势力都比较强大,“动为各国洋人所牵制”。在诸多社会因素里,他强调,主持粤省政务的官僚是其中的关键,张之洞督粤后广东洋务面貌一新,离任之后,复又陷入沉闷局面就说明了这一点。

关于福建洋务运动的研究,郑剑顺对福州船政局的衰败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见解。他认为船政局衰败是由众多社会环境因素集合造成的。其一,船政经营始终束缚于军工垄断思想,缺乏近代商务观念的思想氛围;其二,船政局内部牵亲带故,浮冒搪塞,营私舞弊、官气十足的封建官场陋习;其三,

近代社会教育体系的残缺不全导致企业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其四,船政局所在地——闽县社会文化素质水准差,缺乏适应于近代大机器生产的社会文化氛围等等。郑剑顺指出,“上述种种现象,都是社会环境的反映,无一不影响船政建设。船政局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所以缺乏生命力,逐渐走向衰败。”虽然船政当局曾几次提出要“整顿”船政,但由于没有涉及对社会环境的改造,而不堪“措手”的社会现状同不堪“措手”的船政是相关联的,所以成效甚微。由此他得出结论:“社会环境没有实现近代化的改造,近代企业要发展是不可能的。”罗耀九也以同一个话题谈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可以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孤立地去分析一个洋务企业,但我们不能孤立地去评价这个企业的成败盛衰,必须与各种社会因素相联系。因为社会劳动生产力不是单纯的自然力,它是社会联系中的一种社会能力,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由国外引进的生产技术,能否有机地构成社会生产力,决定于社会上各种约束新生产力的旧的机制能否转变为适应新生产力的新机制。……洋务运动却缺乏这个转变,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最大原因”。

(二)对洋务运动开展迟缓地区的社会环境研究多有涉及,呈现由点及面;全面展开的研究态势。

解学诗探讨了东北早期工业近代化生成的社会环境。他认为,营口开港是东北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界碑,以营口开港为契机,东北与海外市场形成对接,东北早期的工业化通过外力的楔入开始孕育并成长。1881年吴大澂创办的吉林机器局虽然是东北最早的近代企业,但对东北地区一般工业的兴办并没起到催化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决定性地加速了东北工业化的进程。解学诗在分析了东北早期近代化的特殊道路后指出:“外国经济势力更大规模的侵入,它加速了东北近代工业的发展,也扭曲了东北近代工业发展的道路”。他进而认为,“由于外国资本掌握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命脉和重要利权,近代工业的主导权始终旁落于外国、特别是日本的手中。民族资本的近代工业同外国资本的近代工业相比,一直处于下风。东北地区工业近代化的这种格局,是在它的早期就已孕育了的”。

开平矿务局是著名的洋务企业,以往对其研究多囿于论述企业的创办过程、生产经营得失、官督商办利弊及其被英商侵占等方面。黎仁凯提交给大会的论文《开平矿务局与华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则转换了一个视角,对开平矿务局与华北地区交通、工业、贸易及城市兴起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其中关于开平矿务局创办的带来华北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看法尤有新意。据他的研究,矿务局设立前,天津以北从芦台、开平直至秦皇岛一带是一片荒凉的原野,连开平也只是一个乡村小集镇。矿务局创设后,这一带的社会面貌、人文景观得以根本改观。唐山由“阖村烟户只十八家”的荒野之区变成辛亥革命前有五万多人口的工业城市,秦皇岛由“商店无几、寂寞荒僻”的小渔村变成华北重要的港口城市,华北最大的通商口岸天津也因开平矿务局的关系而获得了勃勃生机,到191 0年成为仅次于武汉、上海、广州人口居全国第四位的大城市。

内地和边疆一些省份为什么洋务活动晚兴,而且步履蹒跚,收效甚微。讨论会上,一些学者对之作了初步考察。冀满红在分析山西洋务较沿海晚了近20年才迟迟展开的原因时指出,导致山西洋务活动滞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

山西僻处内地,风气未开,太行山作为天然屏障阻隔了自沿海飘来的欧风美雨,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在山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显得尤为牢固;二是近代战争之源多来自海上;山西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原有的京畿藩屏地位逐渐失落,在清政府的战略布局中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三是由于山西战略地位的丧失,鸦片战争以后清廷派遣的历任山西巡抚大多为平庸之辈,都不具备近代化意识。新疆的情况与山西有近似之处,直到80年代末才零星地开展了一些洋务活动。吴福环撰文《洋务运动在新疆》对其原因作了探讨。他指出,19世纪60—70年代新疆持续战乱是这一地区洋务滞后的症结。当沿海省份正在蓬蓬勃勃地开展洋务活动时,新疆则处在各族人民反清起义、封建割据政权混战和阿古柏政权的统治之下。左宗棠收复新疆和新疆行省建立之后,随着和平与安定环境的到来,沿海的洋务之风才吹到了新疆。江西作为一个内陆省份,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较为迟缓。究其原因,郑享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商品经济落后。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加上尔后外国轮船在长江通航,使经由江西而至广东的商业运输线路衰落,江西商品经济因此遭受打击,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市场日益萎缩;其二是江西封建保守势力十分强大和顽固,西学的传播迟缓而艰难。江西作为封建理学的发源地,士子孜孜追求科举功名,刻意发扬孔孟之道。这种文化氛围使江西人对西学充满强烈的排拒意识。此外,江西地处内陆,东南、西三边环山,只有北面有长江为沟通外界的渠道,而长江只擦江西边缘而过,这种地理环境也阻隔了西学在江西的传播渠道。由于上述原因,使江西社会风气变化缓慢,近代工业化运动难以与全国同步俱进,落后于全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发展水平。

(三)区域之间社会环境比较研究开始起步。

与会学者认为,由于洋务运动本身在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存在着流动关系,如天津、武汉的洋务企业中很多资金、人员便来自上海。这种区域之间的紧密联系,反映早期近代化过程中中国经济一体化趋势。这就需要深入开展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姜铎《洋务运动对津、广、汉、沪四城市早期近代化影响的比较研究》对天津、广州、武汉、上海四城市洋务运动的比较研究作了初步尝试。根据他的统计,津、广、汉、沪四城市的近代企业占到全国近代企业的80%,在四城市的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企业三项指标中,洋务企业虽只占16.5%,但资本以及工人人数却分别占到48.29%和35.13%。基于这一点,他指出,洋务企业在四个城市占优势的情况既显示了洋务运动确实是旧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旧中国早期近代化过程中占居主导地位,并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同时它又显示了洋务运动力量的脆弱,进展缓慢,成绩不显著,政策不明确,因而无力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使命。他在通过对三类近代企业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得出结论,受洋务运动影响最大的是天津,其次是上海,武汉的洋务企业虽说起步晚,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影响最差的是广州。他还强调,四个城市的洋务企业都是先军用后民用,并始终围绕军事工业这个中心展开。因此,在探讨这四个城市洋务运动时,不能仅限于经济,而应同时考虑政治、军事以及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天津洋务企业之所以影响大,与天津作为京几重地和大门的战略地位有关;张之洞之所以能在湖北大张旗鼓地兴办洋务企业,与慈禧对他的提拔、重用和信任是分不开的。

严昌洪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对武汉和上海的洋务运动进行了比较研究。他认为武汉经济近代化起步晚于上海有三个客观原因和三个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方面:1.地理环境不同,上海为开放性海洋型地理环境,武汉则处于中原腹地,处于半封闭状态;2.经济传统的区别,上海城乡经济属生产经营型,武汉则属交换经营型。上海有外贸传统,武汉则主要为内陆商品集散地;3.外力影响的差异。主观原因方面:1.领导层差异,张之洞督鄂前湖北督抚极少建树,与推动上海经济近代化的江苏督抚有很大差距;2.市民心态反差,上海市民重商求利的思想比较突出,行为方式也商业化,富于竞争性,形成特有的“海派”作风。武汉市民则缩命论和无所作为的思想较为严重,“讳谈洋务”,对投资大型企业缺乏信心而情愿“官办”,也不愿“官督商办”;3.资本积累的难易。上海在太平天国时期,各地官僚、地主、富商携大量游资聚集上海,武汉则相反,占武汉商人一半以上的外地商人却挟资回籍,致使资金大量外流,政府方面也“物力艰窘,库帑支拙,无可筹措”。严昌洪接着论述了张之洞督鄂后湖北崛起的情形及其原因,得出这样的结论:“通过对武汉与上海早期经济近代化社会环境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迪: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一要有改革、开放的外部条件;二要有思想解放、雄才大略的领导层精心孽画;三要富于资财、敢于创业的工商业者积极参预。这些条件具备了,地理位置只是次要的因素,沿海可以腾飞,中部也可崛起”。

综观这次学术讨论会区域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进展和特点:

(1)对洋务运动区域社会环境研究作为一种中观性研究,在宏观探讨和微观研究之中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填补了过去因注意“点”而忽视“面”所留下的广阔空白地带,从而大致勾绘出中国早期近代化从南到北、自东徂西呈波状缓慢推进的历史场景。

(2)对洋务运动的区域研究使学者有了一个既收缩又扩展的适度方法和视野。一方面避免了因史料有限、眼界过宽而陷入大而无当的抽象议论,另一方面又把学者从具体企业狭窄框框中超拔出来而将其放在区域社会环境中作综合整体性考察。如从区域社会环境的视角探索企业盛衰的历史原因;对地区模式的形成、内容和特色作提炼、概括和系统勾勒;对区域工业格局的溯源性探究和地区近代化迟缓的内在动因的综合解释;对因社会环境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地区之间洋务运动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的比较研究等等,都体现了这次研讨会转换视野和思路之后所取得的新的突破。

(3)由于将视角从洋务运动(事件)本身转入到区域社会环境作从外到内、由内到外的双向度和多维研究,使学者对历史事件、历史运动的解释更细致、更深入。其中尤其应该提到的是一些学者就社会环境与人的历史主动性内在关系所作的考察:同样的地理位置和相似的社会环境,广州和上海在洋务运动中为什么一个没有形成气候,一个却卓有建树;上海和武汉这两个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反差很大的城市,为什么又都先后成为洋务重镇:一个“沿海腾飞”,一个“中部崛起”?而广州与武汉这两个地理、社会环境反差更大的城市,洋务运动的结局却完全相反,武汉后来居上,而广州则呆滞沉闷。对此,这次学术讨论会上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作了有益的探讨,显示出对中国早期近代化道路认识的不断深化。

尽管这次学术讨论会在上述诸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对社会环境的研究,材料零星分散,资料搜集比较困难;由于部分学者受到原有知识结构的局限,理论和方法的准备和掌握都还有欠缺。因此,这次讨论会对洋务运动与社会环境的研究还有不少缺憾。这主要体现在:其一,区域研究不平衡性状况并没有解决,有些地区洋务运动和早期近代化研究的空白还有待填补,对洋务运动较为集中的地区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区域之间横向比较还没有摆脱资料罗列简单类比的套路,有待于从社会深层结构寻找异同点等等。其二,一部分学者的区域研究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政治史、事件史的套路,存在着就事论事,划线定性的简单化弊端,缺乏对整体社会研究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三,对区域社会环境仍然存在着只看重大环境(政治、制度),而对社会环境的广泛层面(经济、文化、生活方式、习俗、心态)则缺乏完整的把握和足够的重视。在强调洋务运动和区域近代化的内部动因时,许多学者注意到了办洋务的大臣在其间所起的主导作用,这从某个侧面来看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中国近代化一直走着一条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特殊道路;形成了由少数几个官僚倡导、主宰,人在政存,人去政息的奇特历史格局,用张之洞的话说便是“大率中国创办大事,必须官倡民办,始克有成”(《张文襄公全集·奏议二十七》。)。这是历史事实。但仅仅停留在此似乎还不足以对洋务运动的发展和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上述历史格局的形成,除了中国早期近代化源于外力的推引和政治上的动因、中国社会内部资本主义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发育不全、封建国家官工业畸形发展等多重因素外,笔者还认为应该从更深刻的政治文化和国民心理上予以分析。如“官本位”的封建政治格局、人治而非法治的政治文化传统造成的近代国民在展开工商活动时往往需要寻求政治庇护的特殊心态,有的甚至宁愿通过贿赂、捐纳等手段谋求政治特权,还有更多的人受“农本商末”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投资于工商业和投身商界不屑一顾。这就削弱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运动中的主体作用,助长了封建官僚势力和作用畸形膨胀,给手握大权又较为开明的封建官吏在早期近代化事业中充当与其身分不相称的角色提供了前提、环境和条件。但是,封建官僚个人的历史作用并不是毫无节制的,它仍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总体制约。广东洋务运动始终没有形成气候不仅仅是缺乏洋务干员,恐怕与国民心态中因首当其冲、持久地遭受殖民主义者侵略造成的对西方先进生产方式一概仇视的变态心理有关,如陈启源南海继昌隆缫丝厂从创办到停业过程中就透露出国民对机器工业恐惧、仇视的心理信息。湖北洋务运动的展开是最能反映张之洞作为个人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作用并成效显著的典型事例。但社会环境对其所产生的制约同样是明显的。如史学界一直在探讨的张之洞为什么没有像李鸿章那样在湖北实行“官督商办”而一味采取“官办”?有的认为是张之洞主观上有意压制民族资本的发展,有的则认为与武汉商人宿命论、无所作为的心态、对民间投资大型企业缺乏信心所致。而总的事实真相正如张之洞自己所说“华商力微识近,大都望而却步”(《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四十四》。),是“无商可招”。笔者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除了汉口商人资金有限外,与区域经济格局、商业生活、行为习俗和文化风格有关:汉口作为一个转输贸易港口城市所形成的商业短期行为的经营习俗、汉口城市文化格局中俗民文化畸形繁荣带来商人文化素质相对低劣,缺乏远见卓识和江汉区域文化以急功近利为特征之一的谋生型文化传统,造成了商人对投资额大、见效周期长的大工业生产投资缺乏兴趣。这样一种社会氛围加上其他客观因素便造成了张之洞无商可招,只能官办。对此,章鸣九有过一段精彩的议论:“个人选择和个人作用尽管重要,但都必须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李鸿章7

0年代在上海办近代民用企业不能采取商办而只能采取官督商办,是受当时社会环境制约;同样,张之洞80年代在汉口办近代民用企业不能采取官督商办而只能采取官办也是受当时汉口社会环境的制约。所以历史的研究应把主要注意力转向潜伏在人的选择背后的因素、即制约人们进行选择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不致于陷入个人决定历史的唯心主义泥潭,才能够对历史作出全面、合理、深刻的解释。

二、洋务运动史研究如何深入的思考

尽管本届讨论会在洋务运动的区域研究方面存在一些缺憾。但就总体而言,对洋务运动时期社会环境的研究以及由此引起的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共识,鲜明地显示出洋务运动史研究已开始步入新阶段。从分散到整合,从宏观到中观、微观再走向宏观,洋务运动史研究在整体性的社会历史研究格局中展示着良好的前景。于是,转换思路、开阔视野、拓宽领域,把洋务运动史研究引向深入,成为本届研讨会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

其实,转换思路、开阔视野、拓宽领域的信息在一部分学者提交给大会的研究论文中已经有所透露。许多青年学者提出应从世界现代化大潮中观照洋务运动,认为洋务运动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一个部分。因而洋务运动的研究不能囿于中国近代史的范围,而应该放到整合的世界史视野中来把握。这些学者提出洋务运动不仅是国内社会环境作用的产物,而且与国际大环境的改变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他们提出环境研究要分三个层次:地区性层次、全国性层次和世界性层次。洋务运动是一个近代化运动,而近代化运动又是一种世界性的运动。考察洋务运动所达到的近代水平,必须有一个参照系,这就需要同当时世界各国的近代化运动进行比较研究,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对洋务运动的得失利弊才能认识清楚。一些学者对以城市史学的视野观察洋务运动发生浓厚兴趣。他们认为,洋务建设主要集中于上海、武汉、天津等大城市,因此,洋务运动的区域研究关键在于深入研究上海、武汉、天津的城市社会,即上述城市社会环境对洋务建设的制约以及洋务建设对上述城市近代化所起的推动作用。目前,城市史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城市史既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社会史学的一个分支,上海、天津、武汉、重庆等地历史学家正把历史学和社会史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熔于一炉开展城市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洋务运动的区域研究就完全可以摄取他们的研究成果,借用他们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将洋务运动的区域研究和城市史研究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皮明麻在给大会提交的《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论文中指出:工业化、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裂变进程中在近代的孪生骄子。城市运行的动力在于近代工商业的成长,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工业文明的注入。正是在这方面,洋务运动充当了中国部分城市文明转型的推进器。如果我们从这一视角来考察洋务运动,我们将会看到这一运动所蕴含的一种未被认识的历史价值。作者并对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沈毅也提交了相关的论文,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城市化的重要里程碑。

笔者亦在会上提出,洋务运动主要活动舞台是城市,因此在研究社会环境时,应该从城市文化史的视角切入,对中国近代城市社会文化环境进行开拓性研究。中国早期近代化首先而且主要是在城市中发生的,城市同近代化存在着先天性亲缘关系。研究城市社会文化环境对洋务运动的认同和制约,洋务运动对城市从外在人文景观到市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态等城市文明的整体性近代转型所起的带动作用,对于从本质上探讨洋务运动的近代内涵和近代意义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

许多学者指出,洋务运动研究深入的关键在于更新观念,继续摆脱“政治史”、“事件史”框框的束缚,从而对洋务运动作社会历史的整合性研究。章鸣九就此作了大会专题发言。他认为,洋务运动时期为时35年,在中国近代是一个不算太短的时段,洋务运动只是这一历史时段中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而不是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我们不应只满足于研究重大事件,而应该研究整个社会历史生活。我们强调从研究事件转向研究社会,并不意味着排斥或削弱对重大事件的研究。研究社会正是为了更深刻地研究事件、对事件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和说明。马克思有句名言“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才取得的”。因此,我们强调突破政治史的传统观念框架进行对社会历史的整合性研究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李时岳指出,现在需要的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作理论升华。过去有些熟悉的理论认识需要重新考虑,有些则需要有所突破。如买办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用这些后来确定的概念来套洋务时期的社会集团、阶级、阶层,都不合适。这就涉及洋务运动的阶级基础问题。说其是资产阶级,不像,说其是封建地主阶级,但却搞了资本主义,笼统地说是地主阶级开明派,也不准确。这就需要突破过去的理论束缚,以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其作出科学的解释。皮明麻认为,对洋务运动的研究不仅要注意整体性、关注长时段,还应该把眼光瞄向当时的社会变动,通过对包括社会低层在内的社会广泛层面的变迁来评估洋务运动作为一个近代化运动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发展所作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笔者亦认为,社会文化系统中精英文化层次与大众文化层次往往表现出时间差。我们在探讨精英文化层面对社会的革新和刺激因素时,对大众文化层面中保守和惰性因素必须加以深入的挖掘,使两方面相互呼应。这种时间差以及大众社会文化层面对精英层面在洋务活动中所产生的掣阻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我们对此不能忽视。

对洋务运动研究视野的改变和领域的扩大,必然带来研究方法的更新。讨论会上,许多学者就洋务运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有的学者指出,对洋务运动时期的社会历史进行整体研究和引进跨学科研究方法是互相关联的两个问题。如果没有对社会历史进行整体研究的自觉要求,就不会有意识地注重跨学科研究;而没有跨学科研究也就无法完成总体历史的研究。实行跨学科研究,是在发扬历史学原有的行之有效的理论概念、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吸收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及其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因而主张引进政治史学、经济史学、文化史学、社会史学、军事史学、外交史学以及人口史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心理学、城市史学、民俗史学、计量史学等多学科方法来对洋务运动展开深入研究。有的学者则认为,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不能离开历史学固有的传统和轨道,不能忘本。历史学当然要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但这只是为了丰富历史学,而不是为了取代历史学。如果用经济学替代历史学,用社会学替代历史学,

就有可能排除人、排除偶然性在历史中的作用,使历史学失去丰富多采的面貌。笔者认为,对跨学科方法引进和应用的关键是要有一个接纳融汇的开放态度,必须破除引进新学科就是丢弃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方法论的偏激观念,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从未把历史降低到抽象社会学的地位,也从未夸大过社会学概念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却主张历史研究的方向应当是探索长期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发展的特征和模式。而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为历史学的‘社会学化’进行了辩护”(〔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因此,引进新学科不仅不是悖离马克思主义,而且能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传统史学方法和现代多学科方法的互补,推进和深化洋务运动的整合性研究。

与会学者认为,对洋务运动的整合性研究不仅可以将洋务运动研究引向深入,而且必将带动整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展开。有的同志提出,不仅要编写新的中国近代史,而且要将洋务运动的讨论由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涵,形成社会共识,为现实提供借鉴。与会同志对这一建议表示了极大兴趣和一致认同。笔者认为,学者们的这一呼吁,具有学术依据和现实意义。洋务运动作为一个不太短的历史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为时三十多年,且前因后果与近代史上发生其他事件、思潮、社会更迭互相联系、互为因果。而最近十余年来洋务运动史的研究,从内容到方法事实上已突破了由“八大事件”组成的近代史构架,给传统中国近代史理论体系以震动,中国近代史也因此有了用多种模式建构的必要。

会议委托福建师范大学林庆元筹备召开第七届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与会部分学者建议以“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为下届会议的主题,并希望下届会议将洋务运动史的研究从研究“事件”转向研究社会进一步引向深入,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有关洋务运动论文关于洋务运动论文

有关洋务运动论文关于洋务运动论文 试论洋务运动中的军事自强 摘要:满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到了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和北洋海军的覆灭,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从而完全否定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这些看法是值得讨论的。 关键词:洋务运动抵御甲午战争 一 在认识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同中日甲午战争的关系时,首先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推动洋务运动军事自强特别是进行近代海防军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防御日本的侵略。 清朝统治集团兴起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但是,再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对清朝封建统治威胁最大的是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办洋务的目的。有对内镇压的一面,但主要是为了抵御外辱。洋务运动是在国内统治阶级矛盾缓解,海边防危机日益加重的情况下,清朝统治者位增强抵御外辱的力量而采取的一种对策。

与其说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刚开始时,军事自强抵御外辱还是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话,那么,从70年代中期以后,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则主要是为了遏制和防御日本的侵略。明治维新后日本队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是促使清政府加紧从事军事自强活动特别是大力推进近代海防海军建设的最主要因素。 经过1874年日本制造的侵略我国台湾的事件和1879年日本侵吞琉球的事件促进了海军的建立。此后,北洋海军开始购造大型铁甲舰船,迅速走向成军。 洋务派创建新式海防海军的目的主要是防御日本的侵略,从1874年开展海防大讨论以来一直是很明确和一致的。建立南北洋海军都是“隐为防御日本之计”。内阁学士梅启照指出。日本“擅废琉球”,“窥伺高丽”企图进而侵我东北,对中国安全造成的威胁最为直接,因此“防东洋优胜防西洋”。李鸿章更明确的指出,日本实“为中国永久大患”。他说:“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正是从防御日本侵略,拱卫京畿安全这样一个根本目的出发,并考虑到他日朝鲜“有警,或须派兵应援”,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海防建设中,决定以北洋为重点,首先发展北洋海军,并优先更新驻防华北地区的淮军和练军的武器装备,加强其训练,同时,将防御日本队我国台湾的侵犯,作为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建设和作战的一个重要目的。

论述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上篇综述 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与社会性质?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等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当国内的革命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双方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这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同时封建地租剥削与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仍然在社会经济中占据显著的优势。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2.试论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浅析洋务运动时期国人对外观念的转变及意义

浅析洋务运动时期国人对外观念的转变及意义 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深深震撼了中国人,在西方列强面前,过去“天朝上国”“泱泱大国”的尊严丧失殆尽,“天朝礼制”土崩瓦解。洋务运动虽然不可避免地以失败告终,但是在举办洋务的过程中,中国人的对外思维方式和对外观念逐渐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对中国迈向现代社会、融入现代世界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标签:“天朝上国”;“夷夏”观念;现代性 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深深震撼了中国人,在西方列强面前,过去“天朝上国”“泱泱大国”的尊严丧失殆尽,“天朝礼制”土崩瓦解。为了与西方列强交涉,也为了振兴国力,统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人决心举办“洋务”,创办涉外机构。洋务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在洋务运动过程中也使国人的对外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这种转变对中国摆脱封建思想束缚而逐渐迈向民主与科学道路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近代以前国人对外思维方式浅析 1.“夷夏”观念的形成。以夏为中心的观念形成于龙山时代(距今约5000—4000年)的晚期,由于当时居住于黄河中游一带的夏人所处地理位置正好在中间,四周是周、商等部落,由于居中而得“中国”之名,所以最早的“中国”就是指夏人所居之地,最早的中国人是夏人。此后以“夏”为中心,慢慢形成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称语,有时干脆就把“夏”之外的族群统称“夷”,“夷夏”观念就这样慢慢地萌芽发展。这种观念在后来又有所扩大,甚至认为中国还是世界的中心,在发展水平上居于绝对优势地位,而居住在周边的“夷”处于未开化状态。可见,夏与夷之间不仅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别,而且主要是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区别。又加上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居于正统地位的儒家学派历来强调“夷夏”之别,因此,“内诸夏、外夷狄”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认知结构,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面对异质文化时的一种习惯性的无意识心态,中国历史上的“夷夏”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2.“中央帝国”“天朝上国”的对外关系思维方式。由于古老的中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明中心区的概念,所以“中央帝国”“天朝上国”和“泱泱大国”的心态在传统中国人的心里油然而生,每当中华民族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时候就难免表现出妄自尊大、盲目蔑视的对外思维方式。如,在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除对屡屡构成主要威胁的西北部游牧部落实行以军事控制为主的手段之外,对周边其他少数民族主要实行安抚政策,把与他们打交道的事务看成是藩务、夷务,后来设立的这种机构也叫理藩院。而对印度支那、朝鲜半岛及其他东南部地区则建立了相对稳定而更具礼仪性质的宗藩朝贡体系,这种体系实质上就是国人“宗藩”“夷夏”秩序的国际化表现。中国从汉朝就开始就建立了东亚宗藩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各藩属国在礼仪上尊奉中国为“上国”,他们向中国“求册封定名分”,以取得中国的承认与保护,同时各藩属国按期向中国献上贡品以维持这种

洋务运动综述

第六届全国洋务运动史讨论会述评 日期:[2009-06-03] 作者:涂文学来源:中华文史网字体:[大中小] 第六届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4日至11日在湖北宜昌举行。会议以“洋务运动时期的区域社会环境”为主题,对洋务运动与区域社会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有价值的探讨。 一、对洋务运动时期区域社会环境的研究:洋务运动史研究的最新进展 对洋务运动作区域性研究并不始于本次讨论会。多年以来,上海、武汉等地的一些学者就对本地区洋务运动史从区域经济学、文化地理学、地缘政治学的角度予以切入,进行了饶有兴味的探索。但是,自觉地,有意识地以社会史的视角对洋务运动时期的区域社会环境作整合性研究,则确实以第六届全国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为嚆矢。 确立洋务运动与区域社会环境的研讨主题,体现了会议发起者推动洋务运动史研究走向深入的独运匠心。在对洋务运动作总体、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洋务运动的区域发展,这种研究的需要很大程度上来自洋务运动史本身:首先,如果我们不是将洋务运动仅仅看作单纯的政治活动或者经济活动,而是把它视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的话,亦即不仅将近代化看作一种经济过程,同时更主要的看作是一种社会过程,那么,它必然与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发生更深刻、更内在的契合和冲突。因此,我们从区域社会环境的角度楔入,就有可能对洋务运动与中国社会近代化关系问题获得整体性认识;其次,由于环境总是以一贯的、规则化的方式作用于人类的群体行为,因此,洋务运动便在区域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不同的“地区模式”。于是,对“模式”本身的勾勒,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对隐处于模式背后的区域社会结构的研究就成为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最后,地区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带来洋务运动和中国早期近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从东到西,由南到北,有的地区已烟囱林立,沐浴欧风美雨;有的地区则江山依旧,依然是田园牧歌式中世纪风光。这就留给我们关于洋务运动与区域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广阔的研究空间:区域社会环境如何制约人的行为造成了区域之间近代化发展的不平衡;人又是怎样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社会环境的负作用而消除这种不平衡?这两方面因素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区域近代化过程中都可找到事实依据。搞清楚这些问题,不仅有深刻的学术理论意义,其现实借鉴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与区域社会环境”这一研讨主题得到国内洋务运动史学界的广泛响应和认同。在讨论会收到的80余篇论文中,有相当数量的论文与此相关。讨论会一开始即径就主题洋务运动与区域社会环境关系进行大会交流。又按长江流域、东北和华北、西北和西南、华南三个区域进行分组讨论。会

关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关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凭借不平等条约,从沿海深入内地,大量商品涌入中国城乡,中国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威胁。由于中国的海关大权被洋人所控制,所以中国丝、茶以及其他商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但是价格却在下跌。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就指出,外国商品大肆在中国倾销,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使原本正常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混乱;另一方面又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限的空间。自然经济的解体促成了近代商品市场的形成,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这就是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千古未有之变局”。 面对如此深刻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于是清朝统治者集团中的一部分有实权的大臣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极力主张兴办洋务,于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当时亚洲最大的海军基地,设立海军衙门;建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采取的这些措施,虽然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却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军事方面 随着西方外国侵略势力逐渐进入我国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而在国内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处于胜负未分的关键阶段。清朝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威胁下,为解决燃眉之急,力图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建立一支新式的海陆军部队,以维护自己的统治。由于当时没有意识到落后在制度上找原因,以为只要制造坚船利炮,就可以自强御侮。因此说,中国近代化观点的形成是从对洋枪洋炮的认识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近代化开始的。 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以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为标志,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局等,以及各省陆续建立的兰州机器局、广州机器局等,共二十一处军工厂。为了“自强、御侮”,洋务派在兴办军用工业的同时,开始筹建近代化的海军和海防。1866年,清在闽浙地区总督左宗堂的建议下,创设马尾船政局,力图建立起中国近代史上新式海军。经过筹划,光绪元年四月(1875年5月),清廷任命直隶总督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开始了近代海军的筹建。李鸿章还先后在旅顺口、威海卫等地布置防务,修筑炮台、船坞,成为北洋海军的两大基地。

论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从发生、发展到政治上破产的过程,大体上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认识由浅入深的过程。堂堂天朝“受制于小夷”,是对外战争失败的结果,因此,首先引起人们注意并提到日程上来的,是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以及与军事相联系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大办造船、制炮等新式军事工业,开始改变了中国军队专恃刀矛舟楫等原始武器的落后状况,井培育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和科技人材。随后,洋务派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力量是军事力量的基础,“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学习西方的经济设施被提上了日程。开矿藏、办工厂、架电线、修铁路,古老的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大型的新式工矿交通企业,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也开始逐渐成长起来。洋务派不仅封建性十分浓厚,而且对外往往具有很大的妥协性,这是他们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他们作为地主阶级开明派的代表,力量非常软弱。和广大人民处于对立地位,是他们本身软弱无力的根源。上有深恐大权旁落的专制朝廷的压力,下有盘根错节的封建顽固势力的牵制,洋务运动声势不小,成效甚微。李鸿章对比明治维新说;“日本盖自其君主持,而臣民一心并力,则财与才日生而不穷。中土则一、二外臣持之,朝议夕迁,早作晚辗,固不敢量其所终极也。’所以中国“有贝之财,无贝之才,不独远逊西洋,抑实不如日本”1。在中外力量对比日益悬殊的严峻形势下,李鸿章虽然企图勉力支撑,挽回颓势,但他鉴于朝廷内外阻力重重,所以缺乏信心,甚至感到前途茫茫,危机四伏,把当时的中国描述为“敝絮塞滑舟,腐木支大厦,稍一倾覆,遂不可知’的惨象,发出了“东西各国日益强盛,中土一无足恃”的悲鸣。软弱必然产生妥协.每当帝国主义肆意欺凌的时候,千方百计地避免和外国兵戎相见,成为李鸿章外交政策的特色,并因此招来“卖国贼”的恶谥。但是,妥协避战和图强御侮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避战属于外交,图强属于内政,两者并不完全是一码事。洋务运动属于内政范围,积极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军事实力,努力从事经济建设,谋求保护利权,都很明显地具有图强御侮的意义。至于成效大小,则受着主客观各种条件的制约,不能单纯以成败评论是非功过。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的失败,岂可归咎于洋务运动的兴办?从洋务派到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至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所谓“患之有无,不在外而在内”,以为只要国家富强了,外患就自然可以消除,并因自身的软弱而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同盟会的〈对外宣言〉公开声明:“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一二,第3页)。这不正是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承认列强在华侵略特权吗?明白这一点,对李鸿章所说的“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居今日而日攘夷,日驱逐出境”,纯属“虚妄之论”,也就可以理解了。怎么能用资产阶级革命派尚且不能达到的高度去要求洋务派呢? 洋务运动时期尚处于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欧美列强还没有完全操纵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和军事政治力量,中国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也还没有形成.因此,把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定性为“买办官僚”,把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定性为“官僚资本”,都是需要重新进行深入研究的。至于引用甲午战争以后的某些材料来证明洋务运动的买办性,井由此肯定它是一个反动的、卖国的运动,那就更加难以令人首肯了。清朝初年,封建士大夫中有所谓“经世派”,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为代表,他们有鉴于明末农民战争,总结明朝亡国的教训,批判理学家的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改革时弊,讲求富国强兵之道.从康熙、雍正到乾隆,清朝皇帝唯恐这个学振不利于爱新觉罗一姓的统治,采用提倡理学、奖励考据,编纂群书以及文字狱等种种手段,斩断了这个学振的流传。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知识分子是具有关心国家命运的优良传统的.鸦片战争前后,面临历史的大变局,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又拾起顾、黄、王的余绪,并把富国强兵之道引为向西方学习。经过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远承顾、黄、王,近继林、龚、魏,兴起洋务运动,把向西方学习的富国强兵之道付诸实践。他们尽管具有这样那样的严重弱点和局限性,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乃至罪行,但比起那些不办实事、空谈礼义而且对办事者多方掣肘、挑剔细故的封建顽固派,实在是更值得同情和肯定的。评价历史人物,只能把他们和前人及同时代的人相比较,否则便不是科学的历史的态度,难免流于苛求。 洋务运动当然不是成功的运动,历史已经宣判了它的失败。首先,外国资本主义并不愿意中国富强起来,不断地采取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乃至军事的手段进行干扰,而洋务振对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力,往往是妥协退让的。其次,封建顽固势力害怕他们的根基和权势遭到破坏,在政治上、经济上、舆论上进行多方面的钳制和阻难,而洋务派对于这种压迫,往往是斗争不力的。第三,洋务振本身的封建性窒息着洋务运动的生机,诸如企业衙门化、贪污中饱、挥霍浪费、任用私人、侵吞商股,等等,在这个意义上,可说洋务摄既是新式企业的创建者,又是这些企业的摧残者。洋务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是很值得认真总结并引为鉴戒的。 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为了阻止中国向半殖民地、殖民地沉沦,不同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从事过不同形式的探索和斗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是这些探索和斗争的几个主要表现。这些探索和斗争统统失败了,但也都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不同程度的有利影响。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主张学习西方还是反对学习西方,成为评价近代中国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重要试金石之一。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必经阶段,不能因为它是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运动而抹煞它的历史意义。

观点论述题

观点论述题训练 黑龙江省宝泉岭高级中学潘丽 该题型在2009——2011年新课程文综卷连续出现三年12分,希望同学们和积极训练、认真备考,在高考时一定不能空,只要经过训练,认真做答,都会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观点论述题解题方法: 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以下是我整理的范文,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1、(2008年海南单科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 (解析)本题以商人的社会地位变迁为线索展开的,考查学生通过对抑商到“工商皆本”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进一步阐述对社会的影响,应坚持站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看问题,才能更好地对商人的社会地位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注意观点正确文字通顺,逻辑严谨。(评述题,先述后评) 评分标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采取分项评分办法。分项评分项目:观点、论证、表述。 第一等:11-12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能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完整,并作出总体性评价;文字通顺,逻辑严谨。 第二等:7-10分。要求:观点正确,基本能够运用材料说明问题;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比较完整;文字通顺,有一定逻辑性。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提要 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 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 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 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为此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它本身不能算是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革命,都是典型的革命。 " (一)在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也曾试图走改良的道路,但由于腐败的清政府 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特权,不愿意进行真正的改良,因此,这条路走不通。(二)辛亥革命不是靠革命党的煽动才发生的,而是封建统治阶级逼出来的,是清政府 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导致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原因不是因为推翻了清朝皇帝,而是因为革命不彻底。(三)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为新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没有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没有无

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点

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时间 1861年-1895年)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訢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甚至社会政治学,因此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迠立新式军队,达到“自强”目的。 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大力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达到求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目的。 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同治帝的老师、工部尚书、大学士倭仁和宋晋等,地方上主要是一些内地的官员。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洋务派反对守旧派,认为守旧派“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洋务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暂时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主要标志:新式企业、开创报刊、开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翻译书籍、架设电报、修建铁路。 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1885年设立的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清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对外国的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2)对近代经济的影响: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原料、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于是在“自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之后,洋务派又在“求富”口号之后开始兴办民用企业,着重点在于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一系列配合军事工业的项目。在洋务派的倡导下,许多达官显贵以兴办洋务为荣,深深的动摇了从商鞅变法开始的,中国几千年文明中“重农轻商”的概念,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对近代政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对近代文化的影响: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要开始洋务运动,兴办洋务就必须要有精通洋务的人才,但是中国传统的科举制教育却远远无法满足洋务运动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就成了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一项总要的举措。开办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

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国内背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 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吗吗吗吗吗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遗憾的是,处于传统国家和农业文明体系下的中国在面对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现代国家和工业文明的英国的挑战时显得不堪一击。首先,在军事上,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英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战场上,仍旧以大刀长矛和骑兵为主的清帝国的精锐部队尽管作战勇敢,但面对强大的炮火

则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对外作战连连失败,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在政治上和心理上对清帝国造成了严重的阴影。在经济贸易领域,由于工业文明下的大机器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西方的工业产品和加工后的农产品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成本都远远优越于传统农耕文明下的小门小户的小农经济所生产出的产品,因此,中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大国的地位和国际贸易上的优势渐渐丧失,经济发展遭到了新兴经济模式的严峻挑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因为清政府用领土,主权以及一系列经贸特权暂时填补了外国侵略者的肚子,国内的农民战争也进入低潮,因而呈现了暂时"稳定"的局面,即所谓"中外和好"的"和局"。但是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楚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奕?等人,并没有因为这种"和局"的出现而减少他们对清政府统治的危机感。曾,李,左诸人都为剿灭太平天国而建立殊勋,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

浅谈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影响

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发展 摘要:从1840年到1860到,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 府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论文提到了鸦片战争的背景,仔细说明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讨论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危害及客观进步性。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打击和抑制中国民族资本经济的发展,但同时鸦片战争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使中国人“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机器设备,这些机器设备对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推动我国近代企业的发展。此外,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我国近代技术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鸦片战争背景影响客观进步性 引言:中国近代史上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 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两次鸦片战争使旧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 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法、美工业革命也正在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此时的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严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却成为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二、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源源不断地白银流入大英帝国的国库,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中国人的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国当局、海关官员和所有官吏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侵蚀到天朝官僚体系之心脏,摧毁了宗法制度之堡垒的腐败作用,就是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被偷偷带进这个帝国。”

洋务运动的研究

洋务运动的研究 背景: 洋务运动对于清朝历史的发展以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乃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发生都有极其深远地影响。但这部分内容非常理论化,晦涩难懂。 目的意义: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由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挽救清政府腐朽统治的自救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此课题,对于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化进程和中国历史上的变革,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参与人员: 饶道诚、陈雅娟、林慧敏、李博文、苏秋李、叶晨翌 分工: 1、搜集整理史料:饶道诚、林慧敏 2、图片实物资料:李博文、苏秋李 3、撰写论文成果:陈亚娟、叶晨翌 4、制作幻灯演示:—————— 活动步骤: 1、搜集相关文字资料和影视图片资料 2、对史料进行整理,集中讨论研究 3、活动总结、成果展示 活动过程: 通过图书馆过刊和学生电子阅览室,查询相关史料和图片资料。询问相关老师和学者。 调查访问对象: 历史老师、有关学者 讨论问题: 1、洋务运动的内容 2、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出现在19世纪六十年代 3、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4、比较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

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历史选择了地主阶级洋务派担当起了推动近代化进程的任务,他们的探索历程曲折艰难。 2、洋务派近代化的探索,终究改变不了封建生产方式的抵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扭曲的近代化经济形态。 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没有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焉能不败?“中体”不变,则企业官营国有的封建性质不变,引进的机器大生产被落后的封建体制所奴役,势必被扭曲,被戕害,其生命力焉能长久?洋务运动不变“中体”,并试图利用“西用”来“自强”,来“求富”,来巩固“中体”,“西用”被作为“富强之术”,被作为巩固“中体”的技术手段。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洋务企业不变的是封建体制,不变的是封建性质,变的仅仅是技术,变的仅仅是手段,是中国传统封建王朝官营国有经济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改良。这个新形势就是引进利用西方的机器大生产和科学技术,与以前传统王朝国家在自身内部挖掘提高有着明显不同。 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清王朝统治阶级开明派以“西用”嫁接“中体”实践的破产,宣告了对封建经济进行改良的破产。洋务运动的失败,昭示了古老封建经济的日暮途穷,只有彻底打破封建经济体制,改变经济运营模式,才能够挽救中国经济。

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点复习课程

精品文档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时间1861年-1895年)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訢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甚至社会政治学,因此提倡兴“西学”、提倡“洋务”、办军工厂,生产新式武器、迠立新式军队,达到“自强”目的。 为了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大力兴办民用工、矿业和运输业,达到求富,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目的。 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同治帝的老师、工部尚书、大学士倭仁和宋晋等,地方上主要是一些内地的官员。以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洋务派反对守旧派,认为守旧派“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洋务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暂时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主要标志:新式企业、开创报刊、开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翻译书籍、架设电报、修建铁路。 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一大批大型近代军事工业相继问世。1885年设立的海军衙门,统领海军、海防事宜,推进了海军建设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清军队战斗力有所提高,对外国的侵略势力有一定的抵抗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精品文档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论述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论述 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无法坐视在洋务运动中权力旁落,对锐意进取的洋务派的打压实际上也极大的挫伤了洋务派的积极性,缺乏强有力的领导,在谨慎行事与设法进取中寻找平衡,难免只能迈出小步。也是洋务运动收效甚微的一个原因。 江南制造厂中也蕴含了李鸿章的私心,带有十分明显的封建派系的烙卸,成为对抗其他洋务派集团的工具,洋务派内部的互相分裂和抑制的狭隘目的局限了自强以立足于世界的眼光,李鸿章对江南制造局的遥控,只重枪炮的生产,使制造厂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更不必说比肩他国。 只是封建政府的一个附庸,一个生产部门,服务于政府依赖于政府庇护,更受制于政府,也受到封建官场恶习的影响,后期的经营混乱,管理无方,任人唯亲,人员冗杂,领取干薪,徇私舞弊,扯皮推诿等现象难以避免,工厂效益低下,无生机可言,走向衰落。这样的工厂,缺乏竞争力,抵抗不了西方企业在华的强大竞争力,而其受官府支持垄断经营的模式,也限制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仅仅停留在仿制的层面上,满足政府对新式武器的需求,但对技术追求的偏执,导致这家军工企业陷入了高成本的误区。江南制造总局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西方先进武器的制造技术,但其推出与西方先进国家存在一定的延迟,并且仿制品与真品之间也存在着性能的差距,可见其技术的落后。而且以轮船为例,由于基础工业发展的落后,进

口原料的成本相较于进口成品更甚。在管理方面, 洋务运动主要在地方展开,缺乏统一规划,大量的国家资源也消耗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中封建官僚制度的另一个严重恶果,是经营管理腐败 , 生产效率低下, 生产成本高昂,大部分经费用于支付薪水和工食。江南制造总局每年的支出中,薪水、工食、修建、办公等费约占全部经费的百分之四十左右。以封建官僚主义的经营管理方法管理近代化企业,其后果是使这些企业被它窒息,受其腐蚀而相继失败。

我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我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摘要: 洋务运动30年开中国改革开放之先河,它是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运动。这场改革没有也无法改变当时的政治制度,西学中体的实验不可说失败但终不成功。伴随甲午烽烟的散去,同光中兴如昙花,短暂盛开后终于凋零。但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造成了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阶级条件,这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洋务改良思想 那么我们该怎样认识洋务运动呢?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刺激,中国的一部分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封建官僚,利用政权的力量,自上而下地倡导了一次以仿效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心,以“图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产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是必然的。 1840年,鸦片战争的惨败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炮舰冲开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和失败,京师被侵略者洗劫,皇帝仓皇出逃,死于外地,而且中国的陆军在与西方军队的对抗中,明显地无法抵挡。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阶级感到创巨痛深,陡感西方在军事上的优势。这也是洋务运动先从官办军事工业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随着军事工业发展的需求和资本主义各国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朝野上下才逐渐看到了封建经济的其它部门,亦不能适应近代资本主义的挑战,必须急起直追,中国才能获得出路。 一大批中国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他们在中央以奕忻、桂良、文祥等权贵为代表,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新兴的汉族地主阶级官僚,还拥有一大批开明的知识分子和渴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民间工商人士。 1861年辛酉政变以后,与保守势力有冲突的慈禧登上了统治的中心,为了能够做稳统治地位,她对洋务派采取了扶植的政策,洋务派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后,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迅速开展起来。从单纯的设想或者说是思想到实践,可以说,这是中国在早期现代化的道路上一个非常重大的进步。洋务派以及洋务运动的进步性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二洋务运动为近代中国的改良主义开了先河 在人类历史上,技术革命往往是社会革命的先导。洋务运动和后来的改良主义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造成了资产阶级的成长,为资产

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

灾荒,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着重要联系。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涉足在灾荒史领域的研究者并不多。80年代后,随着社会史的复兴,这种情况逐渐有所改观。近十年来,一些矢志于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史界同仁,以极大热情投入到灾荒史的研究中去,使近代灾荒史研究硕果累累,并呈方兴未艾之势。一近十年来,有10多部近代灾荒史(或含近代灾荒史部分)论著问世。现将主要论著简介如下(见下表)。表 1 近十年来近代灾荒史论著简表著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李文海、林敦奎、周源、宫明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 李文海、周源灾荒与饥馑:1840-1919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李文海、林敦奎、程附图、宫明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李文海、程附图、刘仰东、夏明方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近代中国灾荒纪年》以编年形式,分别省区,综合、系统地记述了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80年间自然灾害的状况,具体再现了水、旱、风、雹、火、蝗、震、疫等各种自然灾害,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范围和程度、灾区群众的生活情况以及清政府的救荒措施和弊端,是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的拓荒之作。《灾荒与饥馑:1840-1919》是在《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对中国近代史上历次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程度、影响范围、造成的危害以及清政府救灾措施和弊端做了具体充分的描述和分析,具有纲要式近代灾荒简史的性质。《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是《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的姊妹篇,它记载了《纪年》未涉及到的1919-1949年的灾荒记述,力求尽可能准确地反映这30年的灾荒面貌,它同《纪年》一道,成为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近代灾荒史的巨著。《中国近代十大灾荒》甄选了近代史上灾情十分严重、影响极为巨大的十次重大自然灾害,分析了灾荒频发的原因、灾荒和政治的关系、灾荒和社会的关系,并力图通过对灾荒发生发展的成因、过程、后果以及各种灾害的频率及相互间的联系等方面的分析,探索我国近代灾荒的规律。书后附《中国近代灾荒年表》,勾勒了近代灾荒的轮廓。此外,邱国珍《三千年天灾》、袁林《西北灾荒史》以总括或区域研究的形式,概述了我国历代灾荒的情况。张水良《中国灾荒史》反映了1927-1937年民国时期灾荒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王振忠《近600年来自然灾害与福州社会》是一部自然灾害与城市社会生活史的概述性著作。值得一提的是,胡明思、骆承政主编《中国历史大洪水》、马宗晋、郑功成主编《中国灾害研究丛书》两书,虽从自然科学角度立论,也应该成为灾荒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前者在选编的91场洪水中,近代洪水占了32场。该书通过对雨情、水情和灾情的综合分析,用文字和图表形式,阐明洪水的形成条件、洪水的规模和量级以及成灾的程度,是一部资料性著作。后者将丛书分为12种,即《灾害学导论》、《灾害经济学》、《灾害管理学》、《灾害保障学》、《灾害历史学》、《灾害统计学》、《灾害社会学》、《灾害医学》、《中国的大气海洋洪涝灾害》、《中国的地震地质灾害》、《中国的矿山灾害》、《中国的交通灾害》等,填补了我国灾害问题研究的空白。二近十年来,有50多篇近代灾荒史论文在全国各级刊物上发表。这些论文既有专题性研究,又有区域性论述,现就学者们论述较集中的几个方面予以综述。(一)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近代灾荒史研究一直是近代史研究中的一项空白,因此,学者们从探求灾荒史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入手,说明研究近代灾荒史的重要性。李文海认为,研究中国近代灾荒史,应该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它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深入、更具体地去观察近代社会,从灾荒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相互关系中,揭示出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许多本质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对近代灾荒状况的总体了解中,得到有益于今天加强灾害对策研究的借鉴和启示。[1]戴逸认为,近代灾荒史的研究,不仅对理解过去的历史十分重要,而且对今天的建设和未来生活也很有意义。[2]刘仰东把研究灾荒作为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的另一个视角。指出灾荒史本身作为一个系统,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相关联,反映了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