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_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合集下载

16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ppt

16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ppt
3.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光 照—电击”重复100次,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 虫反应则是收_缩__身__体__或_转__动__头__端___,属于后_天__学__习____行 为。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经验, 也叫做本能行为.
P23 5.涡虫在强光下身体呈___. 蜗虫对电刺激的反应是___.
P23 6.涡虫经过100次“光照—电击”连续刺激,第101次蜗虫对 光的反应是__________.
P24 7. 动物生来就会的,不依赖___,属于先天性行为,也叫_____, 通过_______ ________进化而来的。例如________.
大山雀饮牛奶
后天学习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黑猩猩的模仿学习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企 鹅 列 队
小 猪 跳 水
金 象 独 立
猴 子 货 郎
后天学习行为
马戏团大象表演
牛耕田
后天学习行为
黑猩猩用树枝取食
比较黑猩猩和大山雀的后天学习行为, 你觉得哪个比较复杂?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学 习行为也越复杂,而且后天学习行为在动物的全部 行为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
神经系统激素遗传物质可编辑ppt类别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获得途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印随等学习而逐渐形成的适应特征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进化趋势无脊椎动物的主要方式动物越高等后天性学习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可编辑ppt涡虫大多生活在洁净淡水中
小鸟喂鱼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16章动物的行为16.1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 .2.动物的行为的意义: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3.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1.概念:又叫本能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即与生具来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先天性行为不会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2.特点:1所有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2是动物出生后每一次遇到的某一特定刺激能做出的反应。

3.意义: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鸭,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时必不可少的行为,对维持动物最基本的生存有重要意义。

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1.概念: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后天学习行为。

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2.意义:学习性行为即后天学来的,属于条件反射.学习性行为的形成是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的,是对后天环境适应的表现,增加了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对种族生存有很大作用。

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3.特点:1大多数动物都具有学习行为,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较大的差异,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4.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当同一刺激重复发生和连续多次作用于一只动物时,该动物对这一刺激的反应就逐渐减弱直到消失。

5.识别:先天性行为第一次遇到就会做出反应,可以遗传;后天学习行需要经学习才能得到的行为,不能遗传。

16.2动物行为的分类一、动物行为的分类1、根据行为的发生分为:先天性的本能行为和后天性的学习行为。

2、根据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

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

(1)将涡虫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强光照 射涡虫,观察涡虫对强光的反应。发现涡虫对强 光的反应是舒展身体。 (2)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观察涡虫对电刺 激的反应。发现涡虫对电刺激的反应是收缩身体 或转动头端。
(3)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 电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 (4)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观察涡虫对强 光的反应。观察发现,经过100次重复步骤(3) 之后,涡虫对光的反应也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 头端。
• 例如婴儿啼哭、蜘蛛结网、狗埋骨头、动物的繁殖等等, 这些都是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学习是指动Leabharlann 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 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学习可以使动 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学习的 行为是后天的,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问题:
• 大马哈鱼的这种繁殖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后 天学习行为? • 黑猩猩利用树枝取食白蚁呢?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 你所知道的动物的行为都有哪些呢?
先天性行为
动物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实验一:
涡虫是一种自由生活在淡水中的低等动物, 在小溪,池塘等地采集涡虫时,往往会发现涡虫生 活在石块或其他物体下方。这是它对自然环境下 光照刺激的反应。关于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科 学家做过许多有趣的实验。
思考题:
• 请说说你的哪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后天 学习行为?
问题:
• 实验的步骤(1)与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 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 实验中观察到的涡虫行为对涡虫有什么意义?
先天性行为:
如果一个行为是对一个特定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而且出生后第一次遇到这刺激就能做出这种反应, 通常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先天的。先天性行为也成 为本能行为,这些行为是与动物的其他行为一同 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六、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在学习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时,通过分析知道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生活中通过各种经验而具备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意义。同时需要思考的是,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建立的过程,以及动物的某些学习行为会消失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
课题
第5单元第16章动物的行为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课型
新授
周次
3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方面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能力方面
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关心动物,热爱大自然情感。
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在迷官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3、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
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4、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多变复杂的环境
三、举出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三、视频观看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例子。
1、小鸡学习绕道取食。
2、蜜蜂语言。
3、屎壳郎搬运粮食。
4、蚕脱皮。
5、小鸟应急反应。
五、思考与讨论:
1、动物只靠先天性行为能顺利的度过一生吗?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能力突破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能力突破北师大版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1.动物的行为(1)概念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作动物的行为。

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散发出气味等。

包括动物的一切动作和状态。

①明显的活动:如奔跑、游泳、爬行、飞行等各种形式的位置移动,以及进食、呼吸、繁殖等活动。

②身体某一部分细微的变化,如凝目、竖耳、立毛、发声、变色、释放气味等。

③静止状态,如昆虫的拟态或假死、蛇的冬眠等。

(2)动物行为的意义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形成的。

是对环境的适应,也是自身活动的一种调节。

有利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例1】动物的行为是()A.神经系统支配的结果B.动物天生具备的本领C.动物对内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活动表现D.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的结果解析:A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它们是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完成的。

所以单说神经系统的支配或激素调节都是不全面的。

动物的有些行为并不是天生具备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B ×C √D ×2.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会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经验的行为。

(1)实例涡虫对光照刺激的反应、蜘蛛结网、蜜蜂筑巢、大雁南飞、老鼠打洞、哺乳动物幼崽吮吸乳汁等。

(2)意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对维持动物种族生存和繁殖后代等具有重要意义。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趋性、非条件反射和本能。

①趋性趋性是动物受到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的刺激后,朝着一定方向运动。

能使动物趋向有利的环境,躲避有害的环境,是低等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重要的适应性行为。

②非条件反射用针轻轻地刺激蚯蚓身体的后部,可以看到它只是身体后部很快地发生反应,而身体的前部反应比较微弱,这就是反射。

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与趋性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它不是整个身体的定向运动,而是动物身体某一部分对刺激的定向反应。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课标要求: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2、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3、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

【重点与难点】1、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2、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至少10分钟,用红笔标重点和疑难点;2.在【教材助读】引导下进一步理解教材,完成预习自测。

课前预习案一、教材助读知识点一 :动物行为的概念及调节动物体在 下所产生的 叫做动物的行为,如 、 等,受 和 的调节,受 的控制。

知识点二:动物行为的分类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将其分为 和 。

(1)先天性行为也称 行为,是动物生来就会的,通过 、 进化而来的,如 、 、 ,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2)后天学习行为: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表现出来的行为,必须借助于个体的 和经历。

动物越高等,接触的环境越复杂,后天学习行为就越 。

动物具有学习行为,能够对环境的变化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学习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知识点三:动物行为研究涡虫在强光下舒展身体,在中等强度的电击下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这两种行为均为 行为,但在“先强光后电击”顺序反复进行实验下,涡虫的行为发生了变化。

涡虫在强光下收缩身体的反应是 行为。

可见,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行为。

二、预习自测1.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 .虎躲在树丛中闭目、竖耳、待猎物走近B .蚂蚁把食物贮藏在蚁巢中C .蟑螂的昼伏夜出D .家兔的心脏跳动 2.动物行为的产生受什么控制 ( )A .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B .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C .神经系统和激素D .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3.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课件教学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课件教学
先天性行为举例:
蜘蛛结网
马蜂筑巢
燕子搭窝
幼儿吮吸
亲鸟育雏
鸳鸯戏水
公鸡报晓
孔雀开屏
大雁南飞
蜜蜂采蜜
蚂蚁搬家
鲑鱼洄游
飞蛾扑火
蜻蜓点水
母鸡孵蛋
实验二:涡虫经过反复的训练学习过程,学会了在只有光照的条 件下收缩身体,这种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是个体在生活经历中获得的,是通过学习得来,这 可以提高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老鼠走更复杂的迷宫
只需要7次左右即可,黑猩猩只需要3次左右。可见: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 越强 ,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这与 神经系统
的发达程度有关。
2.电击
收缩
4.第101次只有光
将步骤(3) 重复100次
收缩
实验一:涡虫具有避光性,这种反应是生来就会的,不依赖与个 体生活经验,就属于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如果一个行为是对一个特定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而 且出生后第一次遇到这种刺激就能做出反应,通常把这种行为看 成是先天的(P22)
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这些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 化而来的
先天性行为
பைடு நூலகம்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形成的新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
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 印随等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性行为越发 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越大
联系
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之上
涡虫行为的研究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课堂精练(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课堂精练(新版)北师大版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课堂·精要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2.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⑧________。

提示:①遗传物质②本能③蜘蛛结网④蜜蜂筑巢⑤生活经历⑥猴子拉车⑦人下围棋⑧习惯化课堂·精练基础验收1.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A.大象能够表演节目B.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C.警犬可以嗅出毒品D.小鸟把金鱼当雏鸟喂养2.“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养杜鹃的雏鸟。

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后天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菜青虫喜欢取食卷心菜或油菜的叶片,这是一种什么行为?()A.先天性行为B.后天学习行为C.群集行为D.社群行为4.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往往利用一些动物的行为。

下列利用动物学习行为的是()A.养猫用于捕鼠B.养狗用于看家C.养牛用于耕地D.养公鸡用于报晓5.鲫鱼妈妈不抚育幼小的鲫鱼,但幼小的鲫鱼却能觅食而不被饿死,这种行为叫做()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经验行为D.适应行为6.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动物是()A.蚯蚓B.大山雀C.黑猩猩D.鲤鱼7.下列不是动物行为的一项是()A.青蛙冬眠B.燕子迁徙C.小鱼长大D.母鸡保护小鸡8.有些蛾羽化时只靠味觉来寻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最后建立了视觉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找到无味的花了,这种行为是()A.学习行为B.取食行为C.贮食行为D.繁殖行为9.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乙的学习能力最强C.动物的行为都受遗传基因控制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10.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章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①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及举例。

②理解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1.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实验法的探究步骤;
②通过对“研究涡虫的实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思考、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列表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比较、区分和
归纳的能力;
1.3情感目标
①在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过程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
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在讨论“研究涡虫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的意识;
③通过学习“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使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以
适应将来的社会。

2.设计思路
图片入手导入新课→展示资料合作研讨→由点到面归纳特点→知识应用深化理解
3.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4.教学难点
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归纳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与区别。

5.教学策略
以学生讨论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引导、演示。

6. 教学过程设计
6.1 课前准备
①有关“动物行为”的图片、故事;
②用PowerPint制作课件。

6.2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请几位学生回答)
生1:我看到草原上一只凶猛的猎豹在追逐猎物。

生2:我看到有两只大象在嘻戏、打闹。

……
师:同学们看到的和刚才几位同学描述的都是动物在受到内外刺激时产生的一些行为。

这些行为都属于“动物的行为”。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1的第一、二自然段。

点击鼠标出现:
6.3新课学习
师: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接下来我们通过书本上的探究实验—“涡虫的行为研究”来认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学生阅读课文22-23页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研究,完成学案。

学案如下: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学案
一、涡虫行为的研究
实验1: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2:涡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3)光照紧接着电击:涡虫的反应是,此步骤重复100次。

(5)步骤(1)和步骤(4)的刺激都是光,为什么涡虫的反应不同?如果从101次以后都只有光刺激涡虫,涡虫还会有步骤(4)的反应吗?
二、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比较。

学生用5-10分钟阅读课文并完成学案。

教师简介涡虫的生活习性。

(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1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交流看法。


师:在讨论了“实验1”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实验2”。

(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2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交流看法。


请学生阐述两种行为的区别,如何区分、判断动物的行为?
6.4 教学反馈与矫正、巩固
1、课件出示动物行为图片让学生判断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

2、学生自主举例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3、讨论:(1)不同动物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2)展示狼孩的故事,
①狼孩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狼妈妈的行为呢?
②通过狼孩的故事,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
6.5 小结
小结: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比较
6.6知识巩固和应用
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大雁南飞B黄牛耕地
C狗辩主客D老马识途
2、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蚯蚓B青蛙C蝗虫D黑猩猩
3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②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③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④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4、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是()
A便于找到食物B能够逃避敌害
C便于找到配偶D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
5、有一种蜜蜂的工蜂,它会掀开已死幼蜂巢室盖子,然后把死蜂取走。

这种行为是一种________行为,是由它体内的________决定的
课外活动:请你选用一种小动物设计一个实验,训练该动物学会某种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