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
八年级生物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行为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于人类行为研 究,为人类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认识和掌控
1 2 3
自我意识的发展
人类通过自我观察和内省,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思 想、情感和行为,形成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掌 控自己的行为。
社会规范的学习与遵守
八年级生物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 习行为
目录
• 先天性行为概述 • 学习行为概述 • 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比较 • 动物行为实例分析 • 人类行为中的先天性因素与学习成分 • 总结与展望
01 先天性行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 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通常具有固定性、不变性和普遍 性等特点,即同种或同类动物在相同或相似 环境下都会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先天性行为 。
• 行为研究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通过研究动物 行为来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挑战。例如,了解动物 的迁徙行为、繁殖行为等,可以为保护濒危物种、恢复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模仿是指动物通过观察其他个体 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一种行为, 如幼猴通过观察成年猴的行为学
习觅食和社交技能。
试错学习行为
试错学习是指动物通过尝试不同 的行为方式,并根据结果调整自 己的行为以达到目的的一种学习 行为,如小鼠在迷宫中通过不断
尝试找到出口。
03 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 比较
发生时间与机制比较
鸟类迁徙
某些鸟类具有迁徙的本能,能够根 据季节变化和环境因素进行长途飞 行。
学习行为案例
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资料1
资料2
思考3
对比分析资料3和资料4,先天性 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通过分析可知,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美国红雀 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自本能,这对美国红雀来说,是 一 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 何意义。从大山雀偷喝牛奶说,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 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 不到食物等而被大自然淘汰。
资料3
资料4
思考4
试分析:大山雀、幼猩猩和黑猩猩的 学习能力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 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动物越高等,学习 能力也就越强。
大山雀喝牛奶
黑猩猩钓取食物
黑猩猩摘取食物
探究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取食行为
1、提出问题: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吗?
你听说过“狼孩”吗?一个小时候被 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 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的叫 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努力教她学习说话, 可她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她也 不喜欢吃熟的食物,仍爱吃生肉,最终死 于吃生肉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当时只有十 多岁。从这个故事中,你对人类的学习行 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你树立良好的学 习态度有什么启示?
母袋鼠与幼袋鼠
蚯蚓走迷宫
小鸟喂鱼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菜粉蝶与十 字花科植物
大山雀喝牛奶
黑猩猩吃高处香蕉
资料1:
在迷宫的一臂按上电极, 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 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 爬到按有电极的一臂时, 它会受到电击,经过多 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 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 的暗室。
资料2:
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 人的手指那样大,眼 睛还睁不开。它出生 时掉在母袋鼠的尾根 部,靠本能爬到母袋 鼠的尾尖,再从尾尖 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 儿袋中吃奶。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 鹦鹉学舌 • 小狗算算术 • 老虎跳火圈 • 蜘蛛织网 • 蚕吐丝 • 鸟筑巢先天性行为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行为唉,我学不会!
一名出生不久的孩子,由于身体患病,母亲抱着她到医院治疗, 当护士把针扎在她身体上时,孩子哭了起来;当第二次到医院 去的时候,孩子看到穿白衣服的人,马上就哭起来;等孩子长 大一些的时候,当听到妈妈要把自己送到医院的时候,就哭了 起来。
(1)孩子的这三次哭泣,哪些属于先天性行为?哪些属于学习 行为? 第一次是先天性行为,第二次与第三次是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有关系吗?
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先天性行为就 很难形成学习行为。
动动脑筋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 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女孩,大的有七、八 岁,起名为卡玛娜,她后来活到了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救下后 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喜欢用四肢爬行,白天缩在黑 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 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很相像:嗅觉灵敏,牙齿尖利,喜欢吃生肉, 耳朵还能抖动。她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 先天性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是___行为。
(2)“狼孩”虽是人类的孩子,其表现与一个正常人的表现截然 不同,却很像狼的行为。这说明了正常人的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 生活经验 学习 过___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___行为。 学习 (3)越是高等的动物,其生活中的__(填“先天性”或“学 强 习”)行为越多,越复杂,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___,适应各种 强 环境的能力也就越_____。
八年级生物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

攻击行为
鸟类中的某些种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 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 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
迁徙行为
与获得食物和处理食物有关的行为,
取食行为
繁殖行为包括识别、占有空 间、求偶、交配、孵卵、对 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复杂 行为。
4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A ) ①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②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③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④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 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母狼如果在哺乳期失去幼仔,它会继 续哺育其他动物的幼仔甚至人类的婴孩。 母狼的这种行为属于-------------------( C)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
概念: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 , 通过环 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 而获得的行为。
检测二
•1 举例说明什么是学习行为?
老马识途、小狗做算术、马拉车等。
资料分析:
阅读教 材32页: 资料1
小 袋 鼠 吃 奶 属 于 行 为 ?
——
先 天 性
阅读资料2 蚯蚓能爬向潮湿的暗 室属于 学习 行为?
4、有差别。动物越低等,学习能 力越差。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 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 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 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会受遗 传因素的影响。
小结:
一、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分:
概念: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意义:必不可少,是生存的基本条件 先天性行为 有无局限性: 有局限性 概念: 后天的,在遗传基础上,通过环
八年级生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刚出生的小袋鼠
蚯蚓走迷宫
小鸟喂鱼
猩猩摘取香蕉
黑猩猩钓取白蚁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蚯蚓走“T”型迷宫
老鼠走复杂迷宫
你听说过“狼孩”吗?一个小时候被 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中救出后, 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的叫 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努力教她学习说话, 可她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她也 不喜欢吃熟的食物,仍爱吃生肉,最终死 于吃生肉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当时只有十 多岁。从这个故事中,你对人类的学习行 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你树立良好的学 习态度有什么启示?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 。
1、先天性行为的成因是什么? 身体内有遗传物质控制 2、什么是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1、影片中动物的哪些行为是
先天性的?
蜘蛛织网 菜青虫吃十字 花科植物
2、先天性的行为有什么 Q、J。抽到 A 的提问,抽 到 J 的回答,其他两个同 学来当小裁判 。
; /portal.php?mod=list&catid=8 互联网金融投资;
直那么无趣,那真是壹种折磨呀。""歪理。"晴芳虽然心里认同,但是嘴上还是要教导教导壹下女尔,让她多有壹些温婉女人の气质。"这可不是歪理,其实咱们这些姐妹当中,大部分人和根汉都是这样の。"晴雨婷微笑道:"大家和根汉都是打打闹闹の,很多人和他之所以走在壹起,也都是这样 の欢喜冤家。""只有少部分人,可能自己の性格原因,在根汉面前是温婉の,咱们这些人可都是这样子の,咱觉得这样子挺好の。"她倒是不以为然,在自己爱の男人面前,总是那副小鸟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精选8篇)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精选8篇)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篇1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八班级上册第五单元其次章其次节的内容。
课标中要求同学明确动物获得行为的两种方式,学会区分动物的两种行为,初步把握两种行为的要领,但不能要求过高,由于同学还缺少一些基础学问,如什么是遗传物质他们并不懂。
因此,让同学通过资料分析,对两种行为的形成,两种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以及不同动物学习力量的差别进行了争论。
引导同学熟悉学习的重要性。
本节从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熟悉和深化体会。
在教学中,通过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引导同学从对动物的趣味性为切入口,使课堂进入分析、探讨的熟悉学习过程。
从而提高同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学情分析八班级同学已经学过或把握了一些动物行为的特征,这为新的学问的学习奠定了认知的基础。
他们喜爱大自然,对新颖的事物布满奇怪。
老师应充分利用同学这一心理,引导同学进行探究,让同学自主地解决问题,把握学问。
由此确定了以下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熟悉动物获得动物行为的两种方式,并举例说明。
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
能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力量目标:通过分析、争论、发言等活动激发同学的主动参加意识、乐观地思索,从而提高同学进行讨论学习的力量及沟通的力量。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参加问题的争论,同学能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激发同学学习的热忱,树立珍爱生命,自觉敬重和爱惜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动物的学习行为。
教学难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出于八班级的同学,依据此时期同学心理特征和对动物特征有相关的了解及对动物的爱好爱好,为了培育同学的观看、思索和分析推断力量,我采纳的是自主学习+分组探讨+互动沟通的教学方法。
课时支配:本节内容教学时间为二课时。
第一课时:本节开头—p33最终;其次课时:p34—本节教材最终六、教学设计学习内容老师活动同学活动一、知道动物的行为不仅是指动物的动作,还包括动物的站立姿态、体色的转变、气味的释放等。
【课件】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堂小结 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区分先天 性行为和 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 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 过环境因素,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 得的行为
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 两种方法的结合
当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D)
、
作
出
假
。
3、制订并实施计划:
① 确定实验对象 ,一只低龄的小鼠进行实验,实验时仓鼠处于饥饿 状态; ②设计仓鼠通过“迷宫”取食的实验:包括适当的食物、选 择实验场所、设置障碍物等。 ③ 确定实验记录方
思维拓展
①本活动的研究对象是小鼠,为什么从实验 的前一天晚上开始,就不给小鼠喂食物(但 要喂水),喂食会对实验有什么影响吗? ②各组的小鼠在品种、年龄、体形上区别越 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为什么? ③你打算如何记录小鼠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呢?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行为类型
特点
两者关系
先天性行为
1.生来就会 2.由遗传物质决定
学习行为
1.后天学习获得
2.由遗传物质决定, 受环境因素影响
动物的行为多 种多样,无论 哪种行为都有 遗传基础。有 些行为是本能 和学习相结合
资料1:
在迷宫的一臂按上电极,另一臂 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 当蚯蚓爬到按有电极的一臂时, 它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 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 潮湿的暗室。
3.对比分析资料3和资料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 限性?
乌鸦A和B,哪一个对环 境的适应更强?对动物的 生存有何意义?
B,学习行为能使动物 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 环境
探究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取食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观察回放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 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 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 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大小便, 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 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 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 还直夸它聪明呢。
插了。
选择题
1、记住动物的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复杂更高等,这有利于( ) D A逃避敌害 B寻找配偶 C获得食物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2、“鹦鹉学舌”是同学们熟悉的成语,鹦鹉的这种行为属于( C ) A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经验行为 D适应行为 3、在紧急情况下,乌龟会把它的头和四肢缩进龟甲里,这种行为属于动 物的( ) B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衍行为 D迁徙行为 4、关于蜘蛛结网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A是先天具有的本能 B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C属于先天性行为 D是小蜘蛛向老蜘蛛学习来的 5、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B A小猴骑自行车 B蜘蛛结网 C蚯蚓走迷宫 D“红灯停,绿灯行”
议一议
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先天性行为:简单的、出生时就 必不可少的行为; 学习行为:不断适应多变环境, 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 证。
想一想
议一议
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先天性行为都是动物的 本能行为,如果只具备先天 性行为,动物就会因找不到 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 大自然淘汰。
想想议议
1.小狗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么?
2.小狗生下来就会到指定地点去大小便么?
3.小狗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么? 4.以上这三种行为一样么?有哪些种行为 是一样的?
一、先天性行为
•概念:动物生来就有的, 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 决定的行为。 •举例:蜜蜂采蜜 亲鸟育雏 蜘蛛结网 针刺缩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设计
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尝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
4.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6.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修改后的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通过分析资料,使学生能够学会区分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描述、分析、比较,能够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通过探究、合作、讨论,能够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3、尝试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课前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学习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