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羊方尊的用途
四羊方尊简介

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四羊方尊
讲述人:徐亦肖 初三(7)班
四羊方尊简介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偏 早青铜器,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 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 尊,高58.3厘米,每边 边长52.4厘米,重近 34.5公斤,1938出土 于湖南宁乡县。现藏于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的寓意
尊”是一种盛酒器。尊一般为圆 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形 尊。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四 羊方尊一方面保留了原始的图腾 崇拜,又有替代羊作为牺牲献祭 给神明的意思,同时还包含了对 羊等家畜养殖兴旺的期盼,后人 也把羊看作是法律与公正的化身, 反映出古人对法制国家的向往。 此外,四只山羊恰好铸造在方尊 的正四方并不只是为给人一种美 感,也寓意祖国或家族的方方面 面都能顺顺利利、兴旺发达。
四羊方尊的艺术特征
四羊方尊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饰高浮雕 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有一双角龙首探
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四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 纹。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气势浑然一体,具有极为高超 的艺术水平、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四羊方尊的特征
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采用线雕、浮 雕、圆雕手法,把平面图象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 形状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显示 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四羊方尊的艺术特征
四羊方尊长颈,高圈足。 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 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 纹。肩、腹部与足部作为 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 卷角羊。肩部四角是四个 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 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 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承 担着尊体的重量。
四羊方尊资料

四羊青铜方尊,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
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
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
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
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
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并擅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处理,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在此地发现造型与中原近似的铜尊,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
长颈,高圈足。
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
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
尊四角各塑一羊。
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
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
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全体饰有细雷纹。
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合范处均设计成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
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恰到好处,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
四羊方尊有什么作用

四羊方尊有什么作用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宝物,不仅保存完整,而且有着深厚的寓意。
四羊方尊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分享了四羊方尊的作用,一起来看看吧。
尊”是一种盛酒器。
尊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形尊。
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
湖南出土的以四羊方尊为代表的着力表现羊的青铜器,一方面保留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又有替代羊作为牺牲献祭给神明的意思,同时还包含了对羊等家畜养殖兴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后世关于羊的种种观念。
对于当年羊尊的所有者来说,不是一件不能说话的器物,而是自己及其家国之希望所系。
四羊方尊的寓意以四羊方尊为代表的着力表现羊的青铜器,一方面保留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又有替代羊作为牺牲献祭给神明的意思,同时还包含了对羊等家畜养殖兴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后世关于羊的种种观念。
自古以来,羊就被人们认为是善良知礼、外柔内刚的代表,后世演绎为孝敬父母的典范。
在古代,人们以孝为大。
所以,羊便成了古人喜爱的动物。
羊与祥谐音,它象征着吉祥如意,还象征“和”文化,古有“钟律和则玉羊见”的传说,再加上羊形象可爱,故古人喜欢用羊来表示各种民间艺术。
然而,最重要的是:羊是权利和尊荣的象征。
后人也把羊看作是法律与公正的化身,反映出古人对法制国家的向往。
此外,四只山羊恰好铸造在方尊的正四方并不只是为给人一种美感,也许是寓意祖国或家族的方方面面都能顺顺利利、兴旺发达,或许是古人对羊等家畜养殖兴旺的期盼。
四羊方尊造型动静结合,寓雄奇于秀美之间,但我最喜欢它的深刻寓意,它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完美的艺术感、高度的社会感,这都能给今天的我们许多启迪,乃至做人道理。
四羊方尊的特征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
采用线雕、浮雕、圆雕手法,把平面图象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状有机地结合起来。
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四羊方尊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
长颈,高圈足。
四羊方尊的故事

四羊方尊的故事
四羊方尊是一种古代的 bronzeware,属于中国周朝时期的文物。
它是由古代中华民族创造的最早的 bronzeware 之一,于1961年出土
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的曾国遗址。
据史书记载,在周朝时期,人们经常在 bronzeware 上雕刻各种
动物形象,以供崇拜和祭祀。
四羊方尊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四面分别
雕刻着四只独特的羊形象,分别代表着四季之中的春、夏、秋、冬,
象征着丰收和团结。
而方尊则象征着社会的宁静与和谐。
据推测,四羊方尊的制作年代在周朝中期,大约在公元前900年
到公元前700年之间。
这时期正是中国 bronzeware 艺术的盛行时期,也是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四羊方尊的出现,显示
了当时古代中国社会的高度文明和艺术成就。
如今,四羊方尊被视为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
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代表
着古代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团结奋斗的精神。
浅析四羊方尊

本的几何形状是基础风格,使四羊方尊雕像看起来非 常庄严,也符合四只羊在开始的身份。 二、文化解读 羊是青铜器表现的焦点对象,有其独特的象征 意义。首先,是羊在祭祀仪式中的地位。其次,羊的 个性已成为人们最喜欢的对象。羊“跪乳”被视为一 个善良的好习性,后来慢慢被人们看成是孝顺父母的 优良美德。最后,羊的“吉祥”象征意义是最受民间 欢迎推崇的,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和吉祥就已经联系 在一起,汉瓦当、铜镜等,都刻有羊这一形象,突出 “三阳开泰”“九羊启泰”的主题。 四羊方尊,不仅保留了原来的图腾崇拜,还包 括对羊等牲畜繁殖的繁荣期待,以及后世关于“吉祥” 的各种想法。对于当时的羊尊的主人来说,它不单单 是一个不说话的器具,更多蕴含着人们的希望。现在 社会上的四羊方尊也应同样被赋予新的历史意义,四 只羊相对守四方,四方和平,它象征着中国繁荣与社 会和谐的希望。 三、身世之谜 四羊方尊在 1938 年春天于宁乡县出土,据悉是 黄材镇月山铺的蒋静树兄弟在锄地时发现的,之后被 黄材镇万利山货号的老板以 400 大洋收购,然后他又 以 100 000 大洋出卖了。后辗转被长沙县政府截获, 并迅速移交给湖南银行保管。同年 11 月 12 日,长沙 火灾之前已经被搬运到沅陵的路上,但不幸的是遭遇 炸弹袭击,被炸成碎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 年,中央政府派 人去追查文物去向,随后在原省银行仓库发现四羊方 尊的碎片并把它复原。之后在 1959 年,中央政府将 其调往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至此,四羊方尊作为重 点文物留在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浅谈四羊方尊1

浅谈四羊方尊穿越时空的轨道,越过时间的荆棘。
我有幸观看了祖国文化的瑰宝——四羊方尊。
在黄色的纱布下,四羊方尊终于向我打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青铜色的方尊,“尊”是一种盛酒器,在商代前期已经出现,商代后期出现圆尊、弧形尊、方尊、鸟兽尊四大类。
“尊”是一种盛酒器。
尊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方尊则较少一些。
而四羊方尊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四羊方尊,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它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达34.5公斤。
见到四羊方尊,会让人联想到华山的山峰,可能是因为它与司母戊大方鼎相比更能给人一种高挑的感觉,那种高挑就如我们在攀登华山时拾级而上时的那种提心吊胆,同样能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类智慧的伟大。
细看四羊方尊,其造型奇特,器身呈四方形,方口,大口沿外敞,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度。
长颈,高圈足。
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
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合范处均设计成长棱脊,肩部四边各有蟠龙一条,长双角的龙头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这样一来既掩盖了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同时也改善了器物边角的单调感,增强了造型的气势,龙角形象的设置,更是体现了统治者的威严。
自肩至足的四隅,雕着四个卷角羊头:微张的嘴巴,温顺的眼睛,自在的神态,把绵阳温顺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
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
全体饰有细雷纹。
整个器物浑然天成。
四羊方尊真正的独特之处,在于腹部四角铸卷羊角,羊角突出器表。
肩部浮雕极为生动的四龙,羊首系采用分铸法后,再与器体铸接在一起。
此尊精丽的纹饰,端庄典雅的造型,采用分铸、平雕、高浮雕等方法,使全器浑然一体,是青铜器造型设计与艺术装饰完美结合的典范,体现出商代后期青铜器铸造的高超水平,堪称举世无双的青铜艺术奇珍,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被定为国宝级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文物介绍300字

四羊方尊文物介绍300字
四羊方尊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件珍品,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四羊方尊高22.1厘米,重5.5公斤,由青铜制成。
四羊方尊的外形呈方形,四个边角上各有一只羊的形象,羊在方尊上面。
方尊的四个角上的四只羊分别代表四季,寓意着岁岁平安、四季丰收。
四羊方尊的纹饰非常精致,包括波纹、云纹、雷纹等,都是用精湛的铸造工艺制作而成。
方尊上的纹饰还包括一些动物形象,如蛇、鸟等,以及一些神秘的符号。
这些纹饰都是以线条流畅、精细细腻的方式表现出来,展示了古代中国青铜器高超的制作技艺。
四羊方尊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中国青铜器中的一件珍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通过对四羊方尊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艺术追求等方面的情况,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羊方尊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一颗明珠,它的出土为研究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无论是从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来看,四羊方尊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珍视。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开放分类:中国青铜器中国青铜时代博物馆藏品古董文物考古编辑词条分享“四羊尊”是“四羊方尊”的同义词。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
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
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
颈饰三角夔纹和兽面纹。
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肩部四隅是四个卷角羊头,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高图足上。
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
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辑摘要目录1 品鉴2 简介3 特点4 文化解读5 象征意义四羊方尊- 品鉴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有不少器物以其独特的造型而引人注目,这件商代的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
此器通高58.3厘米,1938年于湖南省宁乡县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它的造型动静结合,寓雄奇于秀美之间,可谓巧夺天工。
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
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的中心线的合范处都是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
同时也用以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感,增强了造型的气势。
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因为技艺高明,才使全器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铜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是一种饮酒用具。
这件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重达34公斤,加上它独一无二的造型,理当进入文物精品之宝库。
[1]四羊方尊- 简介四羊方尊巨雕四羊方尊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
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象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状有机地结合起来。
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
方尊四角的四只卷角山羊,以脚踏实地的有力形象承担着尊体的重量,喇叭状劲张的方形口部,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几乎接近器身的高度58.3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母戊鼎用途
用途:司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丁文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故为孝心。
朝代:商朝青铜器。
特点:形势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00多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已发
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影响: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密切配合。
象征着商朝灿烂辉煌的文明。
“四羊方尊的用途
尊”是一种盛酒器。
尊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形尊。
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
湖南出土的以四羊方尊为代表的着力表现羊的青铜器,一方面保留了原始的图腾崇拜,又有替代羊作为牺牲献祭给神明的意思,同时还包含了对羊等家畜养殖兴旺的期盼,也可能萌芽了后世关于羊的种种观念。
对于当年羊尊的所有者来说,不是一件不能说话的器物,而是自己及其家国之希望所系。
三为什么古国都产出于大河流域?
人类的聚居地一般在河流流域较多,可以形成大的文明。
因为,
第一,河流可以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有利益农业灌溉和人类的生存。
第二,河流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会产生大冲积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广阔,再加上河流将上游的泥沙冲击到此,带来大量的肥沃土壤,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第三,一般河流附近,气候都比较温润,环境好,有利于人类的繁衍生息。
所以这里成为人类最早的聚居地区。
随着人类的发展,当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时,国家形成,城市兴起,经济贸易加剧。
这时,河流地区还可以提供了交通,防御等方面的便利因素,这就就更加使得大河流域成为人们一直生存发展下去的地方了。
四文明古国就是这样在大河流域出现发展起来的。
中国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现在只剩下中国。
汉语是世界几百种语言的老寿星。
想想看文字的统一,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
文字的演化代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文字的简化代表着文字的可用性和真实性,体现出国家的文明,社会的团结。
总之一切都是为国家社会的发展所推动。
仓颉,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故事(《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
仓颉陵位于南乐县西北18公里的梁村乡吴村,在漳河故道之北,仓庙之东。
仓颉陵为一高5米的大土丘,占地约2700平方米。
仓颉陵原有陵门,地叫朝天门(见“朝天门”),硬山式砖木结构,檐下有匾额,书“史皇林”三字。
如今陵门已无,不知圮于何年。
陵前旧有石牌坊、石狮、石人等雕刻,为明朝隆庆年间南乐知县刘弼宽所建,可惜毁于“文革”时期。
九十年代进行了恢复。
一对汉白玉石望柱,盘龙缠绕,气势不凡,十分精美壮观。
望柱北有一对高六余尺的石狮,蹲坐在汉白玉石牌坊前方。
石牌坊四柱三楹,冲天柱上四只朝天吼,昂首端坐。
坊座为束腰仰俯莲须弥座形状,抱鼓石上雕刻着十二生肖。
牌坊正中书:“字圣坊”三字,为中共南乐县委书记张学义所书。
两厢书:“天雨粟”、“鬼夜吟”六字,为南乐县长聂兆鹏题书。
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人民共习之。
这一天,天上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也在此时,人们在夜里听到魔鬼的哭泣呻吟。
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
这便是“天雨粟鬼夜吟”的来历。
后人对“天雨粟,鬼夜吟”是这样解释的:仓颉造字,加快和促进了人类的文明,人们渴求知识,竞相读习仓颉创造的文字。
天帝担心百姓只顾习字,忘记了种田。
因为春天即将过去,误了农时,田园将会荒芜,所以就下了一场谷子雨,提醒和警示人们别忘了农时。
人们掌握了文字,开始聪明起来,一些平时愚弄百姓的坏人、魔鬼,感到惊恐不安,便在黑夜里跑到野外哭泣吟诉。
77
|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