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和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肿瘤内科科室发展规划

肿瘤内科科室发展规划

肿瘤内科专科建设计划及实施方案肿瘤科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对“恶性肿瘤”的中西医诊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多学科协作、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已成为肿瘤病防治的重要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室管理水平,明确科室发展方向,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全面促进医院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全科医务人员就科室目前的发展状况、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目标和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们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继承创新,坚持中医中药紧密结合,并着眼于进一步彰显我科的中医特色、提升医疗与学术水平,为我县及周边人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制定未来3 年专科建设的主要目标,达到科室实力、水平、效益和影响的全面发展。

目标与任务一、总体目标通过3年的建设,肿瘤科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1)中西医并重,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具备科研能力,对肿瘤中医诊疗上能体现出较强的优势,在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科室文化,医疗队伍的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且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运行机制良好,管理科学规范,服务质量优良;(3)人才梯队结构合理,人员素质好;学科带头人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4)有能较好开展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设备。

力争成为XX中医药大学教学实习点。

二、主要任务(一)医疗树立品牌意识,以现代医学及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疾病,吸取各家治疗经验,不断总结,努力提高疗效,形成自己治疗肺癌、乳腺癌、原发性肝癌、胃癌、食管癌等疾病的特色。

1、初步建成以中医肿瘤病单元为中心多学科一体化诊疗体系(1)建立肿瘤病绿色通道,实现处理路径的信息化管理。

从门急诊、病房肿瘤科医护接诊方面都应实行信息化,使肿瘤病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

(2)进一步发展肿瘤病中医中医内外治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肿瘤病治疗体系,完善相关评定量表的筛选。

肿瘤学历史

肿瘤学历史

肿瘤学历史
肿瘤学是研究癌症的科学。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癌症并不常见。

然而,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环境的改变,癌症开始变得更为普遍。

以下是肿瘤学历史的主要里程碑:
公元前1600年- 埃及的古老文献中第一次提到了癌症。

公元前460- 内科医生希波克拉底使用了术语“癌症”来形容瘤病。

公元前300- 希波克拉底认为,癌症是由于身体中的四种液体
不平衡所致,称之为“四液理论”,这成为了古代医学的基础。

公元17世纪- 肿瘤的实验研究开始兴起,早期研究包括我们
今天熟知的尸体解剖。

公元18世纪- 苏格兰外科医生约翰·亨特成为首位尝试手术摘
除瘤子的医生。

公元19世纪- 进行细胞学研究的生物学家托马斯·奥尔德对肿
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增进了对该疾病的理解。

公元20世纪-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现代医疗技
术的发展使治疗癌症变得更加可行和有效。

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和治疗策略也不断更新和完善。

21世纪- 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精准医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不断革新,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也在不断更新。

未来还将继续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以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

化疗药物的前生今世

化疗药物的前生今世
• 古希腊人对癌症的描述最为 系统。约在公元前400年, 医学之父希伯特拉底对多种 癌症进行了描述,并将其命 名为“carkcinos”(古希 腊语中的“螃蟹”)。“螃 蟹”来源于恶性肿瘤的外观, 其向四周伸出的侵袭其它组 织的“脚”形状上与螃蟹相 似。
古代西方治疗肿瘤方法
• 1、祈祷,是的,你没听错,因为让人生病的是神, “病”代表对人们罪过的惩罚,自然需要祈祷忏悔了, 当然这种方法显然不靠谱。
目录
01 02 03
04 05
氮芥的故事 甲氨蝶呤的诞生
6-巯基嘌呤 联合化疗的诞生 卵巢癌靶向研究进展解读
James F Holland博士于3月22日在家中去世,享年92岁,死 于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Holland开创了肿瘤联合化疗的先河, 使肿瘤治疗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那时我已经在治疗一 个患有急性白血病的小 孩,并让让她得到缓 解,”Holland后来回忆 说。
6-巯基嘌呤 卵巢癌靶向研究进展解读 卵巢癌靶向研究进展解读
Gertrude Elion (1918-1999)的祖父因癌症去世, 这成为她长期不懈地从事药物研发工作的一个原 因。
Burroughs Wellcome药业公司
1944年,她来到Burroughs Wellcome药业公司纽约研究 院。Elion合成了上百种嘌呤 相关的化合物,然后研究他 们对生物及细胞的影响,并 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 6.杂类:卡铂CBP、顺铂DDP、奥沙利铂
细胞周期(cell cycle)
1953年提出细胞周期(cell cycle)概念,它 构成了细胞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 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都 要经历相同的变化阶段(即 G1→S→G2→M )周而复始地进行活动, 细胞的这种生长、分裂循环即称为细胞 周期(cell cyc1e)。一个细胞周期包括有 丝分裂期(M)和分裂间期(G1、S、G2)。 尽管在各种细胞中各期所占时间都不尽 相同,但相对而言M期最短,S期却较长。

肿瘤学发展简史

肿瘤学发展简史
• 1939年,血管发生,Gordon Ide和他的同事在 研究肿瘤周围的血管时发现肿瘤可能会产生 一种血管生长刺从动力学上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发现血供不足的情况下肿瘤不能有效生长, 因此,可以通过抑制血供系统来治疗肿瘤。 直到18年以后,Napoleone Ferrara才纯化并鉴 定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直到 2004年才出现贝伐单抗等相关药物。
• 肿瘤标志物
• 1后8来48称年其He为nrByeBnecnec-eJoJonnccee蛋在白多起发,性人骨们髓就瘤开患始者了尿针中对发恶现性一肿种瘤特引殊起蛋体白, 内生物材料中某特定成分含量过高或出现新的成分的检测,即肿瘤 标志物的检测。
• Tatarinov于1964年发现了AFP。 • 1965年Gold和Freeman在人结肠癌组织中发现了CEA,以及其后的糖
的Th原eo因do。r B在ov后er来i的的研2究0世更纪加初推,进了这个
观点的发展,并且预测了诸如细胞分
裂周期、检查点、肿瘤抑癌基因、原
癌基因等重要的概念。
3、细胞水平时代(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 1909 免疫监视 • 免疫系统有惊人的能力来检测出外源
物质,而保留自身。Paul Ehrlich深信 癌细胞中,突变累积和改变的基因扩 模式也能使免疫系统像清除炎症物质 那样破坏癌细胞,并于1909年提出免 疫系统可以抑制肿瘤的发展。但是试 图开展的免疫治疗却没有得到Ehrlich 设想的那样成功。后来人们对肿瘤的 免疫监视进行了更为系统地研究,发 现了诸如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免疫 反应疫苗等重大发现。
Development of Basic Oncology
1、古典时代(15世纪40年代以前)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肿瘤内科是采用一系列手段对肿瘤进行控制和消除的一门专业科室,目前我国肿瘤内科发展较快,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重点对肿瘤内科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目前的发展,提出了对该学科未来的展望,供相关的人员参考。

标签:肿瘤内科;治疗;发展;现状;展望一、前言肿瘤世界医疗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采用先进的手法对肿瘤进行消除是世界性的难题,那么肿瘤内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专科,因此了解肿瘤内科的发展,对于今后的法杖方向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二、肿瘤内科治疗的进展和现状1、世界肿瘤内科发展的历程目前肿瘤内科的治疗主要是以化学手段为主。

国外对于化学药物治疗的研究较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对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46年Gilman和Philips将氮芥成功的在淋巴癌中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标志着现代肿瘤化学药物治疗逐渐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20世纪50年代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这些药物逐渐开始运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顺铂、阿霉素和卡铂等逐渐运用到肿瘤内科的治疗,在滋养叶细胞肿瘤、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和儿童的白血病上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这样标志着肿瘤内科在尝试的基础上逐渐有了新的发展,可以发展到根治的层面上。

上世纪90年代,紫衫醇等新的药物也开始逐渐运用到肿瘤的治疗中,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

进入21世纪,靶向治疗已经逐渐运用到肿瘤内科的治疗中去,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发生的历程以及采用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运用生物学治疗的手段的,其作用靶点包含的位置校对,其中细胞表面的抗原,生长的因子的受体,以及形成的重要酶和蛋白质,这些都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在人体内的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

目前世界对于肿瘤细胞的药物已经批准了7个单克隆抗体,以及5个小分子的化合物运用于肿瘤的治疗。

目前运用到肿瘤治疗的药物非常多,单细胞毒类药物就达到了70多种,而内分泌和激素药物就达到了20多种,另外靶向药物和支持治疗的药物逐渐问世,多元化的对肿瘤进行治疗已经成为目前在治疗上的主旋律,新的复制治疗对于同步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肿瘤内科治疗是一种以药物和化学治疗为主要手段,结合免疫疗法、基因疗法等多种方法,旨在消灭肿瘤细胞、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治疗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内科治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目前,肿瘤内科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等。

其中,手术和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而化疗和免疫疗法则主要用于全身性治疗。

尽管这些治疗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存率,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治疗副作用、耐药性等。

药物选择方面,目前肿瘤内科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部分药物存在严重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在医疗人员水平方面,肿瘤内科治疗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高,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内科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一方面,新型治疗手段如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另一方面,针对现有治疗手段的优化和改进,如降低药物副作用、克服耐药性问题等,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在药物选择方面,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特定肿瘤类型的靶向药物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将更加普及。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药物筛选和优化过程将更加高效,为患者提供更可靠的治疗效果。

在医疗人员水平方面,随着继续医学教育和专业培训的加强,医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将得到不断提高。

跨学科合作将更加紧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治疗方案。

免疫疗法和基因疗法是近年来肿瘤内科治疗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具有副作用小、能够持久控制肿瘤生长等优点。

然而,免疫疗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无反应,以及可能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等。

内科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内科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危机。
THANKS
感谢观看
内科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应用
contents
目录
• 内科医学概述与发展历程 • 新型诊疗技术在内科领域应用 • 药物研发创新及临床应用进展 • 慢性病管理与康复策略优化 • 跨学科合作推动内科医学发展 • 总结:未来内科医学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内科医学概述与发展历程
内科医学定义及特点
内科医学定义
内科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它涉及多 个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智能化辅助诊疗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发智能化辅助诊疗系统,提高肿瘤 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率。
器官移植和再生医学在内科领域应用
01
器官移植技术的改进
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和移植技术,降 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和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02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 的应用
利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技术,培养 具有正常功能的组织和器官,为内科 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定期随访与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 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一级预防
针对高风险人群,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以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风险评估
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家族史 、生活习惯等资料,评估患者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等级。
05
跨学科合作推动内科医学 发展
神经-心理-内分泌调节机制探讨
神经递质与内分泌激素的相互作用
研究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与内分泌激素如胰岛素、皮质醇等的相互作用,揭 示其在内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化疗总论1

化疗总论1

上腔静脉综合征
• 是因上腔静脉阻塞引起的一组症状,具有典型
的临床表现,往往需及时处理。
• 原因:90%以上是由恶性肿瘤所致,其中以支气管肺
癌最多,尤其是小细胞未分化癌。恶性淋巴瘤占15%, 转移性癌占7%。
禁忌证
• 白细胞总数低于4.0×109/L或血小板数低于
80×1012/L者。
• 肝、肾功能异常者。 • 心脏病心功能障碍者,不能选用蒽环类药物。 • 一般状况衰竭者,有严重感染者。 • 食管、胃肠道有穿孔倾向的病人。 • 过敏体质应慎用。
注意事项
• 治疗中应密切观察血象、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变化 • 年龄65岁以上或一般状况较差者应酌情减量 • 有骨髓转移者密切注意观察 • 既往化疗、放疗后骨髓抑制严重者用药应注意
肿瘤内科治疗适应证
• 对化疗敏感的全身性恶性肿瘤,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 • • • • •
瘤 已无手术和放疗指征的播散性的晚期肿瘤或术后、放疗 后复发转移的病人 对化疗疗效较差的肿瘤,可采用特殊给药途径或特殊给 药方法,以便获得较好的疗效,如原发性肝癌采用介入 治疗 癌性胸、腹腔和心包积液,采用腔内给药。 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压迫、呼吸道压迫、颅内高压的的 病人,通过化疗减轻症状。 有化疗、生物治疗指征的综合治疗病人,手术前后需辅 助化疗的病人。


肿瘤内科一些基本概念
• 细胞周期:处于增殖的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
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个过 程。包括合成前期(G1)、DNA合成期(S)、 合成后期(G2)、有丝分裂期(M)。 •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作用于细胞周期 中的各个阶段,对整个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均 有杀灭作用。 •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只针对某一时期的细 胞有杀伤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和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7-12-25T09:36:44.36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作者:封梅
[导读] 并可能成为21世纪肿瘤内科重要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肿瘤内科如何发展以及理想的肿瘤内科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将等待我们的探索。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据权威部门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原本高发癌症,如胃癌、阴茎癌、鼻咽癌、食管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增长趋势放缓,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乳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

肿瘤内科治疗作为抗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对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肿瘤内科;发展;展望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uthorities had high incidence of cancer in our country,such as stomach,penile cancer,nasopharyngeal carcinoma,esophageal cancer incidence of growth has slowed,and lung cancer,colon cancer,prostate cancer,breast cancer,etc.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bu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s the main treatment of cancer,tumor internal medicin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long the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tumor-tumor internal medicine,and probes into its future trend.
Keywords:oncology internal medicine;Development;Looking forward to。

前言:
肿瘤内科(medical oncology)的发展历史不足百年,其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化学药物治癌,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其后的半个世纪,化疗有了很大进展。

生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的兴起为肿瘤内科增添了新的方法。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的出现使人们期望已久的个体化治疗可能成为现实,并可能成为21世纪肿瘤内科重要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肿瘤内科如何发展以及理想的肿瘤内科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将等待我们的探索。

1.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历程
1.1肿瘤内科治疗的早期手段
不同的时代,对肿瘤内科治疗的看法不同,重视程度也不一,同样其治疗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技术的更新而出现一定的变化。

肿瘤内科治疗作为延长癌症生存期、改善其生活治疗的一种手段,是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建立在肿瘤内科学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多种治疗方式,如中医中药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目前,临床上肿瘤内科治疗多采取化学药物治疗;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及快速发展,肿瘤的靶向治疗已成为当前肿瘤内科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大有逐渐替代化学药物治疗的趋势。

1.2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时期
上世纪50年代到目前,肿瘤内科治疗仍旧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通过分析国外相关文献发现,1946年菲利普斯和基尔曼使用氮芥成功治疗的淋巴瘤,这一举措和治疗方式也标志了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的开端。

随着医疗科技及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环磷酰胺(50年代)、阿霉素、卡泊(70年代)等药物均开始应用于肿瘤内科治疗中,且上述化学药物在睾丸生殖细胞瘤、儿童白血病、滋养叶细胞肿瘤等癌症的治疗上已经达到根治的效果,这也大大促进了化学药物治疗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地位的提升,为根治性治疗提供了可能。

1.3生物分子技术的产生与应用时期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物分子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抗癌药物也随之诞生。

紫杉醇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其在肿瘤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也大大提升了肿瘤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

步入21世纪后,靶向治疗的研究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靶向治疗指的是针对性、选择性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传递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一种的治疗方式,其主要以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内信号传递导通通道或生长因子中相关的蛋白质或酶为作用靶点。

尤其是肿瘤内科治疗中,这一研究大大推动了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2.国内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肿瘤内科治疗是建立在学习和总结国外先进抗癌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与肿瘤专科医院及专科医室的建立有着紧密的联系:上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自发研制出第一个抗肿瘤药氮芥,并成功量产,随后环磷酰胺、塞替派、更生霉素、平阳霉素等化学抗癌药学也陆续研发成功,这为我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成立第一个肿瘤内科治疗科室(即如今的肿瘤医院);上世纪70年初,全国各地陆续成立肿瘤专科医院;上世纪90年代,多所肿瘤治疗中心在各大三甲医院成立;21世纪,全国范围肿瘤科室(仅三甲医院)就已超过500所。

另外,我国科学家在肿瘤药物治疗的研发工作上获得巨大成功,也推动了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

随后,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针对精原细胞瘤研制的N-甲酰溶肉瘤素临床应用大获成功,再次推动了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

在抗代谢肿瘤药物的研制方面,我国科学家合成的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脱氧三尖杉酯碱等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大获成功,其中高三尖杉酯碱被定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三线治疗药物,这一临床应用也得到了国际上承认,这大大提升了我国肿瘤内科治疗在国际上的地位。

目前,国际上应用的大多数抗癌药物,我国均能生产。

3.肿瘤内科治疗技术的未来发展
3.1未来肿瘤内科治疗技术的发展
其中,针对肿瘤细胞散播而采取的以细胞毒类药物为典型代表的化学药物治疗形式仍旧占据肿瘤内科治疗的主导地位,同时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也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分析显示,对于能行肝转移灶切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期阶段应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较单纯性切除术手术治疗患者而言,其3年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的几率大大提升。

,可通过靶向作用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及进展,这大大的延长了肿瘤体与宿主共存状态的时间,另外,随着靶向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有研究分析发现,对肿瘤患者应用分子靶
向性治疗药物,其能明显降低药物副作用,对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有着积极的意义。

3.2对未来肿瘤内科医疗环境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肿瘤内科的医疗环境也必将有新的建设目标,营造温馨诊疗环境,组织多学科团队,实施个体化治疗,坚持先进服务理念,重视新药临床试验,追求优秀教学能力,肿瘤内科的发展理念就是追求卓越。

当一个学科的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其卓越将是必然。

营造温馨诊疗环境、组织多学科团队、实施个体化治疗、坚持先进服务理念和重视新药临床试验是发展内容,而追求优秀教学能力、拥有丰硕科研成果和培育卓越科学巨匠则是发展结果,这一切将成为肿瘤内科的理想模式。

结语:
现今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有放疗、化疗、手术,研究认为热疗可以有效控制病灶的发展,每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

内科肿瘤学作为临床肿瘤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靶向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及临床应用,其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靶向治疗将与当前肿瘤内科治疗主要采取细胞毒类药物治疗方式并驾齐驱,提升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指日可待。

另外,恶性肿瘤作为目前世界医学上的主要难题之一,其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仅仅依靠一种治疗方式是远远不够,因而同时发展放射治疗、手术治疗是极其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振.肝细胞肝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11(4):340-342.
[2]毋子亭,崔红海,徐素珍,等.深部组织肿瘤热疗在肿瘤内科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18):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