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4.3 物质的密度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提高题)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4.3  物质的密度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提高题)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4.3  物质的密度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提高题)

第3节 物质的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单位:国际单位制千克/米3,其他单位克/厘米3 换算关系:(以水的密度为例)

1.0×103千克/米

3

=1.0×103×=1.0克/厘米3

它表示1米3的水质量是103千克,即1厘米3的水质量是1克。 3.公式: ρ=

式中m 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用千克,v 表示物体的体积,单位用米3,则ρ表示这物体的材料密度,单位即为千克/米

3。如果

m 的单位克,v 的单位用厘米3,则ρ的单位即为克/厘米3 。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密度值一般是不相同的。对于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都是相同的,即密度是相同的,与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无关,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例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2.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

3.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 )

A.质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重力相等

D.体积相等 4.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5.密度公式为,对此公式正确的理解是( )

A.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密度成正比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5.正确理解密度知识中的比例关系。 在密度知识中有三个比例关系。

(1)当同一种物质,密度ρ一定时,m 1/m 2=V 1/V 2,这就是说,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2)不同的物质、密度ρ不同。当体积V 相同时,m 1/m 2=ρ1/ρ2,这就是说不同的物质,在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

3

631010厘米

克v m

v m /=ρ

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3)不同的物质,密度ρ不同,当质量m相同时,V1/V2=ρ2/ρ1。这就是说,不同的物体在质量相同时,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质量无关,那么,在后两个式子中,物体的质量,体积怎么又跟密度有比例关系呢,这实际上并不矛盾,在后两个式子中研究的对象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而且因果关系也不同,它们研究的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而造成的质量或体积的不同。

例1.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2.用金属铝和铜制成的导线,如果两者的质量和长度都相同,则铝、铜两根导

线的横截面积之比是(ρ铝=2.7×103kg/m3,ρ铜=8.9×103kg/m3)( C )

A.1∶1 B.27∶89 C.89∶27 D.8∶3

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6.如图中甲、乙所示分别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和物质的密度跟体积的关系。由图甲可知,120g D物质的体积是__________,图乙中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其值为__________。

6.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

⑴形状为规则的长方体固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

②用刻度尺测量出该物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

③固体的密度ρ=m/(a·b·c)

⑵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物体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

③把物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液面到达V?

④固体的密度ρ=m/(V?-V?)

⑶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

②把容器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量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③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④液体的密度ρ=(m?-m?)/V

⑷用天平、玻璃杯和水测定液体的密度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量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

②在玻璃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量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

③在玻璃杯中装满液体,用天平测量出玻璃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④液体的密度ρ=(m?—m?)/(m?—m?)·ρ水

7.密度公式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求出密度查表判断)②分别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③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④判断几个物体的ρ、m、V 的大小比较

考点一:气体密度判断(不同于固体液体)

①当质量不变,体积改变时,如打气筒

②当体积不变,质量改变时,如打火机

1.当一只乒乓球略有凹陷时,我们可以将它放入一只杯子中。将热水倒入杯中,热水中的乒乓球就会恢复球形。乒乓球恢复球形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B )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2.向自行车轮胎内打气,轮胎内空气的密度( A )

A.变大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医院内某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6 kg/m3,某次使用中用去了质量的1/3,则钢瓶中气体的密度为( B )

A.6 kg/m3 B.4 kg/m3

C.2 kg/m3 D.无法确定

4.小明五一随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家后发现他在西藏喝剩的矿泉水瓶变瘪了,则这瓶矿泉水的质量__不变__,瓶内气体的密度__变大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一天,小明看到液化气公司价格牌上写着:冬季55元/瓶,夏季50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查找了液化气资料:液化气冬季密度0.88×103 kg/m3,夏季0.8×103 kg/m3,液化气瓶容积0.015 m 3。通过计算发现这样定价是合理的,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案】冬季一瓶液化气的质量为m冬=ρ冬V=0.88×103 kg/m3×0.015 m3=13.2 kg;

冬季每千克液化气的价格为:55元

13.2 kg

≈4.17元/kg ;

夏季一瓶液化气的质量为m 夏=ρ夏V =0.8×103

kg/m 3

×0.015 m 3

=12 kg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34857641.html,] 夏季每千克液化气的价格为:50元

12 kg

=4.17元/kg ;

由此可见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每千克液化气的价格是相同的;故这样的定价是合理的。

考点三:根据密度判断物质组成或含量

1.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厘米3

,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厘米3

和96.5厘米3

, 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B )

A. 1∶8

B. 1∶9

C. 1∶10

D. 1∶11

2.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若混合前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混合后,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若混合前它们的体积相等,将它们混合后,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设混合前后液体的体积不变)

【答案】2ρ1ρ2ρ1+ρ2 ρ1+ρ2

2

3、体育课上用的一个“铅球”质量为4 kg ,体积为0.57 dm 3,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这个铅球是不是用铅做的。已知铅的密度是11.3×103

kg/m 3

解:已知m =4 kg ,V =0.57 dm 3=5.7×10-4 m 3,那么铅球的密度是ρ=m V = 4 kg 5.7×10-4m

3=7×103 kg/m 3

因铅的密度是11.3×103

kg/m 3

,所以这个铅球不是铅做的。

4、有人买了一条金项链,质量是11.875 g ,他怀疑项链中掺了铜,便请人进行检测,测得项链体积为0.75 cm 3

。请你帮他计算一下此项链是不是纯金的?若掺有铜,则项链中金的含量是多少?( ρ金=19.3 g/cm 3,

ρ铜=8.9 g/cm 3

)

解:假设这条项链的成分为纯金,则其质量应为19.3 g/cm 3

×0.75 cm 3

=14.475 g ,而实际质量为11.875 g, 因此金项链不是纯金的,其成分含有铜。

设金项链中金的含量为x ,则有11.875 g x ρ金+11.875 g (1-x )ρ铜

=0.75 cm 3

,解得x =81.3%。

5.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对商店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红进行验证。小红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克,体积为52厘米3

,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是19.3克/厘米

3

和8.9克/厘米3

(1)请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

【答案】(1)ρ=m V =600克52厘米3=11.5克/厘米3

(2)假设售货员的说法是正确的,则:V 金=m 金ρ金=300克19.3克/厘米3=15.5

厘米3 V 铜=m 铜ρ铜=300克8.9克/厘米3=33.7厘米3 工艺品的密度:ρ′=m V ′=600克15.5厘米3+33.7厘米3=12.2克/厘米3

这与实验结果是相悖的,所以售货员的说法不可信。

考点四: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问题 + 求空心体积

1.用密度为2.7×103

kg/m 3

的铝制成的甲、乙、丙三个不同的正方体,要求他们的边长分别为0.1 m 、0.2 m 、0.3 m 。制成后经质量检验员称得它们的实际质量分别是3 kg 、21.6 kg 、54 kg ,质量检验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进了杂质为废品,另一个混进了空气是次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B )

A .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B .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C .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2.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铝球和铁球,在它们空心部分注满水,则质量最大的球是( D )

A .铜球

B .铝球

C .铁球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00 cm 3

,质量是540 g ,问是否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已知ρ铝=2.7 g/cm 3

)

【答案】 540 g 铝的体积为V 铝=m ρ=

540 g 2.7 g/cm

3=200 cm 3

,因为540 g 铝的体积比这个540 g 铝球的体积小,故

此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 空=V 球-V 铝=500 cm 3

-200 cm 3

=300 cm 3

4.a 、b 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克、60克,体积分别为16厘米3

、12厘米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B )

A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5克/厘米3

B .这个实心球是a ,金属的密度是8克/厘米3

C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5克/厘米

3

D .这个实心球是b ,金属的密度是8克/厘米

3

5.质量相等的两个球,它们的体积比V 1∶V 2=1∶5,材料的密度比ρ1∶ρ2=4∶1,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已知实心球的体积是V ,则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A )

A .V

B .2V

C .1/5V

D .1/4V

6.质量相等的铝球、铁球、铜球和铅球,若它们的外表体积相等,则( B )

A.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B.铅球的空心部分最大

C.铜球的空心部分最大

D.铁球的空心部分最大

7、有外形大小相同的铜、铁、铝三只球,称得它们的质量恰好是相等的,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 铜球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

B.铜球和铁球肯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的

C.三只球肯定都是空心的

D.三只球肯定都是实心的

8.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铝球和铁球,在它们空心部分注满水,则质量最大的球是( D )

A. 铜球

B. 铝球

C. 铁球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现有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正方体是空心的,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5___克/厘米3, ____C____正方体是空心的。

A. B. C. D.

10、为了寻找反物质或暗物质,中、俄、美等几十个联合国研制并于1998年用航天飞机发射了“α-磁谱仪”,其核心是我国研制的永磁体,其质量达2吨,这个永磁体主要材料是铁质,外形是一个体积为0.9米3的圆柱体,它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估计它________(填“是”或“不是”)实心的。(ρ铁=7.9×103千克/米3,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2.2×103不是

11.近日,某地新出土一件珍贵文物,某厂家根据文物的大小和形状,用铜制作了一批和文物大小相同的纪念品,质量为890克。

(1)如果真实文物的质量为1.5千克,那么这个文物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

(2)如果这个文物是纯金的,质量应为________千克。(ρ铜=8.9×103千克/米3,ρ金=19.3×103千克/米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15×103(2)1.9

12.现有一个质量为54克、体积为50厘米3的空心铝球。若在空心铝球内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78克,已知ρ

3千克/米3。求:

铝=2.7×10

(1)所注入的液体的质量;

(2)所注入的液体的密度。

【答案】(1)解:空心铝球中注入液体的质量m液=m总-m铝=78克-54克=24克

(2)解:ρ铝=2.7×103千克/米3=2.7克/厘米3,所以空心铝球中铝的体积V铝=m铝/ρ铝=54克/(2.7克/厘米3)=20 厘米3

空心铝球中注入液体的体积V液=V总-V铝=50厘米3-20厘米3=30厘米3

空心铝球中注入液体的密度ρ液=m液/V液=24克/30厘米3=0.8克/厘米3

13.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 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158 g。(ρ钢=7.9×103 kg/m3,ρ煤油=0.8×103 kg/m3)则:

(1)此钢球的体积是多少?

(2)此钢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若为空心的,空心体积是多少?

(3)若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答案】 (1)V球=160 ml-100 ml=60 ml=60 cm3;

(2)∵ρ钢=7.9×103 kg/m3=7.9 g/cm3,∴V钢=m

ρ=

158 g

7.9 g/cm3

=20 cm3。

∵V球>V钢,∴此钢球是空心的;钢球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60 cm3-20 cm3=40 cm3。

(3)由ρ=m/V,得空心部分注满煤油的质量为m煤=ρ煤V空=0.8 g/cm3×40 cm3=32 g,

空心部分注满煤油后钢球总质量为m总=m球+m煤油=158 g+32 g=190 g。

14、(1)两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A球质量是300克,B球质量是0.1千克,则两球的体积比V A∶V B=__3∶1__,两球的密度比为__1∶1__。

(2)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与液体和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求该量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

【答案】 (1)3∶1,1∶1 (2)20 g 1 g/cm3

【解析】 (1)因为这是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所以密度之比为1∶1,体积之比为V A V B =m A

ρm B ρ

=m A

m B

(2)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是20 g ,因此量杯的质量为20 g ; 当液体体积V =60 cm 3

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为80 g ,则液体质量m =80 g -20 g =60 g , 液体的密度:ρ=m V =

60 g 60 cm

3=1 g/cm 3=1×103 kg/m 3

.

考点六:借水算体积

1.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克,装满酒精(ρ酒精=0.8克/厘米3

)时的总质量是350克,则该空瓶的容积是( C )

A .400厘米3

B .350厘米

3

C .250厘米3

D .200厘米3

2.一大块矿石,质量为280吨,为计算它的体积,先取一小块作样品,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为240克,再放入盛有

水的量筒中,量筒水面由原来150厘米3升到180厘米3处,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克/厘米3

, 这块矿石的体

积为________米3

3.东营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石油样品进行测量。但是手头没有量筒,只有一个空瓶、天平、足量水。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并写出表达式。

4.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简易方法来测“金元宝”的密度,从而判定“金元宝”的真假。她先取出一只瓶子装满水,旋上瓶盖后(不漏水)称得总质量为350g ,然后打开瓶盖,在瓶盖中放入一只质量为50g 的“金元宝”,有一部分水溢出后再旋上瓶盖称得总质量为396g 。请你通过计算分析他这种方法是否可行?他所侧得的金元宝是真是假?(ρ

金=19.3×103kg/m 3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

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1 密度的概念 1、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是表示物质本身特性(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的物理量。 4、表达式:ρ=m/V 5、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 g/cm3.1g/cm3=1×103kg/m3探究如何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 点拨根据密度的表达式,我们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表达式即可求出被测物体的密度。 例1 对一块金属进行鉴别,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50.0g,将它投入盛有盐水为125.0cm3的量筒中,水面长高到128.0cm3的地方,通过以上实验验证该金属块是否属纯金? 思路解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根据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可计算出金属的密度,并与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

度值进行对比,可确定它的成分。 正确解答对照密度表可知纯金的密度是19.3g/cm3,所以,这块金属不是纯金的。 误点警示密度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因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知识点2 密度的测量1、原理:2、量筒的使用用 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的体积时,则 需先倒入适量的水(放入物体后要能没过物体,又要不超最大测量范围),读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1,再将物体放 入并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读数V2,则该物体的体积为 V=V2-V1,此种方法称为排水法。 例2 张刚同学有一枚金光闪烁的第十一届亚运会 纪念币,制作这枚纪念币的材料是什么物质?是纯金吗? 设计实验根据,测出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求出纪念 币的密度与金的密度比较,判断是否为纯金。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测量记录m=16.1g,V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纪念币不是纯金的,查密度表可判断可能是铜或其他合金。 知识点3 密度的应用1、鉴别物质或选择不同的材料。 2、计算不易直接测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知识点整理

地基基础部分 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 土是由岩石风化生成的松散沉积物,一般而言,土是由固体颗粒、液态水和空隙中的气体等三部分组成。 2.什么是粒径级配?粒径级配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土中土粒组成,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粒径级配。 对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的土可用筛分法,而对于粒径小于0.075的土可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分析。 3.什么是自由水、重力水和毛细水?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粒表面电场范围以外的水,它可以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重力水存在于地下水位一下的土骨架空隙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传递水压力并产生浮力。毛细水则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孔隙中,土粒之间形成环状弯液面,弯液面与土粒接触处的表面张力反作用于土粒,成为毛细压力,这种力使土粒挤紧,因而具有微弱的粘聚力或称为毛细粘聚力。 4.什么是土的结构?土的主要结构型式有哪些? 土的结构主要是指土体中土粒的排列和联结形式,它主要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5.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哪些?哪些是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哪些是换算指标? P6 6.熟练掌握土的各个物理性质指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互换算。 P7-8 7.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物理特征是什么? 无粘性土一般指具有单粒结构的碎石土和砂土。天然状态下无粘性土具有不同的密实度。密实状态时,压缩小,强度高。疏松状态时,透水性高,强度低。 粘性土粒之间存在粘聚力而使土具有粘性。随含水率的变化可分别划分为固态、半固态、可塑及流动状态。 8.什么是相对密度? P9 9.什么是界限含水量?什么是液限、塑限含水量? 界限含水率:粘性土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率; 液限:由流动状态转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塑限:有可塑状态转为半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缩限:由半固态转为固态的界限含水率。 10.什么是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他们各反映粘性土的什么性质? P10 11.粗粒土和细粒土各采用什么指标进行定名? 粗粒土:粒径级配 细粒土:塑性指数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第二节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1g/cm3=103kg/m3 4、含义:以水为例 ρ水=1.0×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5、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看:首先认清量筒采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2、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ρ= m/v = m1-m2/v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ρ= m/v = m/v2-v1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二、密度与鉴别物质 1、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2、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土力学是利用力学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工程性状的应用科学。 2.任何建筑都建造在一定的地层上。通常把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成为地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3.基础是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一般应埋入地下一定深度,进入较好的地基。 4.地基和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①作用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②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③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5.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6.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坏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7.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水)、气相(气体)。 8.土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9.黏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酸盐晶体。可分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 10.土力的大小称为粒度。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土粒粒组分为巨粒、粗粒和细粒。 11.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

则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 12.颗粒分析实验:筛分法和沉降分析法。 13.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固态水又称矿物内部结晶水或内部结合水。液态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14.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土颗粒电分子引力范围以外的水,因为在本身重力作用下运动,故称为重力水。 15.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自由水。土的毛细现象是指土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细的孔隙向上及向其他方向移动的现象。 16.影响冻胀的因素:土的因素、水的因素、温度的因素。 17.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或集合体的大小和形状、表面特征、排列形式及他们之间的连接特征,而构造是指土层的层理、裂隙和大孔隙等宏观特征,亦称宏观结构。 18.结构的类型: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凝结构。 19.土的物理性质直接反应土的松密、软硬等物理状态,也间接反映土的工程性质。而土的松密和软硬程度主要取决于土的三相各自在数量上所占的比例。 20.黏土就是指具有可塑性状态性质的土,他们在外力作用下,可塑成任何性状而不产生裂缝,当外力去掉后,仍可保持原性状不变。土的这种性质叫做可塑性。 21.黏土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土

测量物质的密度复习

测量物质的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会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并会简单的误差分析 (2) 会用各种特殊的方法测量密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习题训练各种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的方法,将各章节知识融会贯通。 (2)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地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会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的解题方法与误差分析 三、教学难点 会用各种特殊的方法测量密度 四、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本节知识涉及了力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而特殊测量密度的方法又涉及到压强、浮力、杠杆等力学知识,因此测量密度相当于一条主线,将整个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正因为如此,对于本知识点的剖析和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五、考试情况 (一)近六年荆门市物理中考测量物质的密度相关试题及分值。 1、2009年,选择题(2分)。 2、2011年,实验题:测量金属块的密度(6分)。 3、2012年,选择题(3分)。 4、2013年,实验题: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5分) 5、2014年,选择题(3分)。 (二)测量物质的密度中考考点分析 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经常出现在中考题里,几乎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虽说变化多端,但只需把握实验测物体密度的原理:ρ=m/V;通常考查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的正确填写、排序或设计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的误差及产生原因;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实验方案的评估及改进;运用特殊方法测密度,如压入法、坠入法、饱和溶液法,结合浮力、压强、杠杆的知识对于求密度等.包括对实验过程的科学评估(即误差分析),分析归纳,语言表达等能力. 六、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Array【基础知识储备】回顾书本内容,重温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一 1、密度测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即要测出物质的_____和 _______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利用公式____________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 _______。 3、请简单总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4、请填出这只量筒量程是,分度值是。 5、如图量筒的示数量筒中的水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视线要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二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物质的密度 一、知识点复习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 3、密度计算公式:p=m/v,导出式m=pv,v=m/p 4、密度的单位:kg/m3,g/m3 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有三层意思: 1)每种物质都有它特定的密度值,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铝制品来说,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即密度是不变的。 2)对于不同种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我们说“水比油重”,其实是说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2、对于公式p=m/v,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实际上,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即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计算密度时,一般要求将质量和体积的统一换算为国际单位,即kg/m3或g/m3。 三、关于密度的常识 1、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锇是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103kg/m3,气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kg/m3。 4、气体的密度是在“零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当条件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值也会发生变化。

土力学改良期末考试知识点

1.基底压力的分布影响因素: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基础的刚度,基础的埋置深度以及地基土的性质多种因素有关。基地压力分布规律的假设条件:刚性基础,埋置深度,弹性理论中圣维男原理 2.土中应力按起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力。 3.土的三个重要特点:散体性多相性自然变异性 4.土的结构: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 5. 土的粒度成分或颗粒级配分析:筛分法:粒径大于0.075mm的巨粒组和粗粒组,沉降分析法: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组。 6.不均匀系数Cu=d60/d10 。Cu<5的土均粒土级配不良,Cu>10的土级配良好。(缓的级配好) 7.固定层和扩散层中所含阳离子与土里表面的负电荷的电位相反,故称为反离子,固定层和扩散层又合称为反离子层。扩散层水膜的厚度对黏性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很大,扩散层厚度大土的塑形就大膨胀与收缩性也大。 8.三项比例指标:土粒相对密度d s土的含水量w 密度P由实验直接测定其数值。 9.塑性指数Ip=w l-w p’塑性指数越大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范围越大。液性指数: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I L-=W-W P/W L-W P=W-W P/I P黏性土根据液性指数数值划分软硬状态。 10.土密度划分:孔隙比,相对密度Dr,砂土密实度按标准贯入击数N划分。 11.达西定律:层流条件下,土中水渗流速度与能量(水头)损失之间关系的渗流规律,q=kA I v=q/A=ki ,从实际平均流速V r大于V(假想平均流速)q单位渗水量i水力梯度k反映土的透水性的比例系数,称为土的渗流系数,单位cm/s 12.室内渗透:变水头法适用透水性小的黏土。常水头法适用于透水性大的砂类土。 13.单位土体内的渗流力J土粒对水流阻力T T=J=r w i 渗流力是一种体积力量纲与r w相同单位KN/M3 14.使土开始发生流砂现象时的水力梯度称为临界水力梯度i cr=r’/r w=(d s-1)(1-n) 15.土的固结试验可以测定土的压缩系数a,压缩模量E S 压缩指数c c,都有侧限条件 16.采用压力段p1=0.1MPa(开始接近直线)增加到p2=0.2MPa时压缩系数a1-2来评定土的压缩性:a1-2<0.1MPa-1时为低压缩性土,大于等于0.1小于0.5之间为中压缩性土,大于等于0.5时为高压缩性土。 17.超固结比OCR=Pc/p1 p c为先期固结压力kpa,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和欠固结土的超固结比分别为OCR=1,OCR>1,OCR<1 18.地基固结(压密)度:是指地基土层在某一压力作用下,经历时间t产生的固结变形量与最终固结变形量之比值。 19.朗肯土压力条件:墙背光滑垂直填补表面水平。 20.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切剪切破坏。 21.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基础埋深和宽度 22.土坡稳定:理论上土坡的稳定性与颇高无关当坡角与土的內摩擦角相等(β=ψ)时,稳定安全系数K=1 23.毕肖普条分法使用条件:考虑竖向力,忽略水平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主要内容导学 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 (2)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体积的方法 2. 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 二、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 1. 量筒的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所用量筒(杯)的和最小刻度值,以便选择适合被测物体的量筒(杯)。了解最小分度值,才能正确记录。 (2)读数时,量筒(杯)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视线要与液面,若仰视,读数偏低,若俯视,读数会偏高。若液面为凸形,视线应与凸形液面的处相平,若液面为凹形,视线应与凹形液面的处相平。 2.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以盐水为例) (1)实验目的: (2)实验器材:

3.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小石块为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1)实验目的是 (2)实验原理是 (3)实验器材: (4)实验步骤: A.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 B.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 1; C. 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 2; D. 根据公式V m = ρ 计算石块的密度为: 实验记录表格: 4. 测量固体的密度(以塑料块为例,密度小于水,形状不规则)的密度 方法步骤: ⑴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 ⑵ 将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⑶ 将塑料块、铁块用细线拴在一起,铁块在下,塑料块在上; ⑷ 将铁块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 1;将塑料块用该铁块拽着也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液面刻度为V 2 塑料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 1. 本节重点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思维方法如下: 根据密度公式V m =ρ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们的密度。这是测量物质密度的整体思路。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即可。但测量物体的体积可以注意一下办法。 (1)对于形状规则的几何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长、宽、高等有关数据,根据体积公式算出体积。 (2)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可利用量筒(量杯)采用排液法测出体积。利用此法测固体体积时,必须将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质的密度 一、知识点复习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 3、密度计算公式:p=m/v,导出式m=pv,v=m/p 4、密度的单位:kg/m3,g/m3 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有三层意思: 1)每种物质都有它特定的密度值,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铝制品来说,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即密度是不变的。 2)对于不同种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我们说“水比油重”,其实是说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2、对于公式p=m/v,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实际上,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即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计算密度时,一般要求将质量和体积的统一换算为国际单位,即kg/m3或g/m3。 三、关于密度的常识 1、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锇是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103kg/m3,气体的密度一般写成 nkg/m3。 4、气体的密度是在“零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当条件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值也会发生变化。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知识点考点整理汇总

一、绪论 1.1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1.土: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散粒堆 积物。 2.地基:地基是指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由地层构成,但地层不一 定是地基,地基是受土木工程影响的地层) 3.基础:基础是指墙、柱地面下的延伸扩大部分,其作用是将结构承受的 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基础可以分为浅基础和深基 础) 4.持力层:持力层是指埋置基础,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 5.下卧层:下卧层是指卧在持力层下方的土层。(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远远小 于持力层的强度)。 6.基础工程:地基与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7.土的工程性质:土的散粒性、渗透性、压缩性、整体强度(连接强度) 弱。 8.地基与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条件:①强度条件(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 即结构传来的荷载不超过结构的承载能力p f ≤;②变形条件:按正常使 s≤ 用极限状态设计,即控制基础沉降的范围使之不超过地基变形的允许值[] 二、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 2.1 概述 土的三相组成:土体一般由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简称为三相体系。 2.2 土的三相组成及土的结构 (一)土的固体颗粒物质分为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矿物颗粒的成分有两大类:(1)原生矿物:即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2)次生矿物:系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作用后而形成的新的矿物(如

粘土矿物)。它们的颗粒细小,呈片状,是粘性土固相的主要成分。次生矿物中粘性矿物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 —— 亲水性。 粘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蒙脱石,它的晶胞是由两层硅氧晶片之间的夹一层铝氢氧晶片所组成称为2:1型结构单位层或三层型晶胞。它的亲水性特强工程性质差。伊利石它的工程性质介于蒙脱石与高岭石之间。高岭石,它是由一层硅氧晶片和一层铝氢氧晶片组成的晶胞,属于1:1型结构单位层或者两层。它的亲水性、膨胀性和收缩性均小于伊利石,更小于蒙脱石,遇水稳定,工程性质好。 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在工程性质中,粒度不同、矿物成分不同,土的工程性质也就不同。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而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土粒粒组先粗分为巨粒、粗粒和细粒三个统称,再细分为六个粒组:漂石(块石)、卵石(碎石)、砾粒、砂粒、粉粒和黏粒。 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土的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则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由曲线形态可评定土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若曲线平缓则粒径大小相差悬殊,颗粒不均匀,级配良好;反之,则颗粒均匀,级配不良。 工程中常用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来反映土颗粒的不均匀程度。 60 30u d C d = ()2301060c d C d d =? 10d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总土质量10%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 30d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总土质量30%的粒径,称为中值粒径; 60d —小于某粒径的土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60%的粒径,称限定粒径。 工程上对土的级配是否良好可按如下规定判断 ① 对于级配连续的土: Cu 5,级配良好;5Cu ,级配不良。 ② 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级配曲线上呈台阶状,采用单一指标Cu 难以全面有效地判断土的级配好坏,需同时满足Cu 5和13Cu = 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级配不良。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 1、土力学是利用力学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工程性状的应用科学。 2、任何建筑都建造在一定的地层上。通常把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成为地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3、基础是将结构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一般应埋入地下一定深度,进入较好的地基。 4、地基和基础设计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①作用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②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③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5、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统称为基础工程。 6、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坏境中生成的沉积物。 7、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液相(水)、气相(气体)。 8、土的矿物成分: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9、黏土矿物是一种复合的铝—硅酸盐晶体。可分为: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

10、土力的大小称为粒度。工程上常把大小、性质相近的土粒合并为一组,称为粒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称为界限粒径。土粒粒组分为巨粒、粗粒和细粒。 11、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含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级配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小于某土粒的累计质量百分比,横坐标则是用对数值表示土的粒径。 12、颗粒分析实验:筛分法和沉降分析法。 13、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固态水又称矿物内部结晶水或内部结合水。液态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14、重力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土颗粒电分子引力范围以外的水,因为在本身重力作用下运动,故称为重力水。 15、毛细水是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的作用、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透水层中自由水。土的毛细现象是指土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沿着细的孔隙向上及向其他方向移动的现象。 16、影响冻胀的因素:土的因素、水的因素、温度的因素。 17、土的结构是指土颗粒或集合体的大小和形状、表面特征、排列形式及他们之间的连接特征,而构造是指土层的层理、裂隙和大孔隙等宏观特征,亦称宏观结构。 18、结构的类型: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凝结构。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量工具:密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1)量筒的使用:如图(1)所示,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常见量筒单位是ml,1ml=1cm3,1l=1000ml=10-3m3;图(1)中,量筒量程 100 ml,分度值 2 ml);二、量筒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三、当液面是凸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凹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图(2)中,红线表示正确读数的视线方向,此时读数为7.0ml)。

图(3)液体密度测量图(4)固体密度测量 1.测量物质的密度 密度测量是本节乃至本章的重点内容,在第六章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也是常考内容,所以,对本节的学习更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本节主要知识点有: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液体密度测量、固体密度测量、密度计算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会经常出现,属于常考内容。有关密度测量有时作为一个考题,有时也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考题。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密度的测量方法、密度测量的步骤、密度测量注意事项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纵观历年中考,本节考点出现的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2-9分之间。 2.中考题型分析

中考中,本节考题出现的概率很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测量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有的也涉及到密度的概念。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填空题(更多的是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密度测量的方法,实验探究题考查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技巧的能力。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 常考热点 密度测量的方法选择题或填空题,考查测量方法 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技巧、分值较高 一般考点对密度测量过程的判断选择题、填空题,误差判断、方法判断 冷门考点给出要求设计实验出现概率较低,主要考查实验设计能力 ★考点一:液体密度测量 ◆典例一:(中考?济宁)小可为测量如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ml。 测量步骤①测整盒酸奶的 质量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 质量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 测质量 测量数 据 238.7g 151.3g 227.3g 【解析】整盒酸奶的质量减去喝掉部分酸奶后测得的质量即为喝掉 酸奶的质量,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得的质量减去喝掉部分酸 奶后测得的质量即为所加水的质量,根据V=m ρ 求出所加水的体积即为喝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质量与密度 知识点梳理 1、质量: 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表示符号:m 3、单位: 国际单位制: 基本单位:千克(单位符号:kg ) \ 常用单位:吨(t );克(g);毫克(mg ) 单位关系:1t = 1000kg 1kg = 1000g 1g = 1000mg 4、质量的理解: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所处的空间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测量工具: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 } 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2、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1、托盘天平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2)注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测量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2、量筒和量杯: (1)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 (2)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液面如果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量筒里的液面如果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凸面的顶部相平。 3、密度: \ 1、定义: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 ρ:密度 ;m :质量 :V :体积 ) 变形公式: 3、单位: 国际单位制: 主单位:kg/m 3, (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 常用单位:g/cm 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单位换算:1 g/cm3 = 1000 kg/m3 (说明: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为×103kg/m 3,读作×103千克每立方米, 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 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密度图象: 左图所示:ρ甲>ρ乙 ρ m V = V \ ρ = ~ V m ρ = · ρm V = 、

土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不均匀系数:反映土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的系数定义为限制粒径d60与有效粒径d10之比 塑限: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间的分界含水量称为塑限。 液限:指粘性土从流塑状态过度到可塑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 基底压力:建筑物荷载由基础传递给地基,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 基底附加应力:由于建筑物产生的基底压力与基础底面处原来的自重应力之差 称为附加应力,也就是在原有的自重应力的基础上新增的应力。 渗透固结:饱和土在受到外荷载作用时,孔隙水从空隙中排除,同时土体中的 孔隙水压减小,有效应力增大,土体发生压缩变形,这一时间过程称为渗透固结。 固结:饱和黏质土在压力作用下,孔隙水逐渐排出,土体积逐渐减小的过程。 固结度:指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经历时间t产生的沉降量St与基础的最终沉降 量S的比值。 库伦定律:在一般的荷载范围内,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之间呈直线关系,即 τf=c+tanυ式中c,υ分别为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粒径级配:各粒组的质量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 静止土压力:当挡土结构物在土压力作用下无任何移动或转动,墙后土体由于墙背 的侧限作用而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墙背所受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若挡土墙受墙后填土作用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 ,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或转动,达到一定位移时,墙后土体处于 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土的颗粒级配:土中各粒组相对含量百分数。 土体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液性指数:是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用符号IL表示。 基础埋深: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角点法:角点法的实质是利用角点下的应力计算公式和应力叠加原理推求地基中任意 点的附加应力的方法 压缩系数:表示土的压缩性大小的主要指标,压缩系数大,表明在某压力变化范围内 孔隙比减少得越多,压缩性就越高。 土的极限状态:土体中的剪应力等于土的抗剪强度时的临界状态称之为土的极限平衡状态。 软弱下卧层: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有承载力低于持力层的土层。 持力层:直接承受基础荷载的一定厚度的地基土层。 1.土的三相实测指标是什么?其余指标的导出思路主要是什么? 答案:三相实测指标是土的密度、土粒密度和含水量。 换算指标包括土的干密度(干重度)、饱和密度(饱和重度)、有效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换算指标可以从其基本定义出发通过三相组成的体积、重量关系导出。 2.地基中自重应力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案:自重应力沿深度方向为线性分布(三角形分布)在土层的分层界面和地下水位处有转折。 集中荷载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 答案:1)在集中荷载作用线上(r=0),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在r>0的竖直线上, 附加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3)在同一水平面上(z=常数),竖直向集中力作用线 上的附加应力最大,向两边则逐渐减小。 简述均布矩形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 答案:①附加应力σz自基底起算,随深度呈曲线衰减;②σz具有一定的扩散性。它不仅分布在 基底范围内,而且分布在基底荷载面积以外相当大的范围之下;③基底下任意深度水平面上的σz ,在基底中轴线上最大,随距中轴线距离越远而越小。 3. 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异同点是什么? 答案:相同点:两种土压力理论都是极限平衡状态下作用在挡土墙是的土压力,都属于极限平衡理论。不同点:朗肯是从一点的应力状态出发,先求出土压力强度,再求总土压力,属于极限应力法;库 仑考虑整个滑动楔体静力平衡,直接求出总土压力,需要时在求解土压力强度,属于滑动楔体法。 4. 土压力计算中,朗肯理论和库仑理论的假设及适用条件有何不同? 答:朗肯理论假定挡土墙的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表面水平且延伸到无限远处,适用于粘性土 和无粘性土。库仑理论假定滑裂面为一通过墙踵的平面,滑动土楔体是由墙背和滑裂面两个平面 所夹的土体所组成,墙后填土为砂土。适用于各类工程形成的不同的挡土墙,应用面较广,但只适 用于填土为无粘性土的情况 5. 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进行了哪些假设? ①计算土中应力时,地基土是均质、各向同性的半无限体;②地基土在压缩变形时不允许侧向膨胀 ,计算时采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性指标;③采用基底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地基的变形量。 6. 简述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关系。 答:试验条件不同:土的变形模量E0是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而土的压缩模量Es是土体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二者同为土的压缩性指标,在理论上是完全可以 相互换算的。 7. 地基最终沉降量通常是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瞬时沉降;次固结沉降;固结沉降。 8. 请问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上部结构情况:如建筑物的用途、结构类型及荷载的大小和性质;(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如地基土的分布情况和物理力学性质;(3)当地冻结深度及河流的冲刷深度;(4)建筑场地的环境条件。 9. 固结沉降是指什么? 答:地基受荷后产生的附加应力,使土体的孔隙减小而产生的沉降称为固结沉降,通常这部分沉降是地基沉降的主要部分。 10. . 三轴压缩试验按排水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试验方法?工程应用时,如何根据地基土排水条件的不同,选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答:三轴压缩试验按排水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和固结排水剪三种试验方法。工程应用时,当地基土的透水性和排水条件不良而施工速度较快时,可选用不固结不排水剪 切试验指标;当地基土的透水性和排水条件较好而施工速度较慢时,可选用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指 标;当地基土的透水性和排水条件及施工速度界于两者之间时,可选用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指标。11.地基破坏形式有那几种?各自发生在何种土类地基? 有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剪破坏 第一章 1.三相比例指标:土的三相物质在体积和质量上的比例关系。 试验指标:通过试验测得的指标有土的密度,土粒密度和含水量。换算指标:包括土的干密度,饱和密度,有效重度,空隙比,空隙率,饱和度。 2.颗粒级配:土粒的大小组成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不均匀系数C u反应了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Cu<5的土称为匀粒土,级配不良。Cu>10的土级配良 好且C s=1~3 3.土结构的三种类型:单粒结构,蜂窝结构,絮状结构。 4.界限含水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点称为分界含水量,流动状态与可塑状态间的分界 含水量称为液限ωL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间的分界含水量称为塑限ωP 塑性指标I P=ωL-ωP 液性指标I L = 5.砂土密度判别方法:根据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可以将砂土划分为密实,中密,松散三种密实度。 但由于测定砂土的最大空隙率和最小空隙比试验方法的缺陷,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出入,同时由于 很难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层中取得原状砂样,砂土的天然空隙比很难准确的测定,相对密实度的 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在工程实践中通常用标准贯入击数来划分砂土的密实度。 6.地基分类原则: 第三章 1.自重应力:由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附加应力:外荷载作用下,在土中产生的应力增量。 基底压力: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压力。基底附加应力:上部结构和基础传递到基底 的地基反力与基底处原先存在于土中的自重应力之差。 2.自重应力对地基变形的影响: 第四章 1.土压缩性:我们把这种在外力作用下土的体积缩小的特性称为土的压缩性。原因: 2.分层综合假定(p82) 3.固结:饱和黏质土在压力作用下,孔隙水逐渐排出,土体积逐渐减小的过程。包括主固结或 次固结。 固结度:饱和土层或试样在固结过程中,某一时刻的孔隙水压力平均消散值(或压缩量)与初始 孔隙水压力(或最终压缩量)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第五章 1.土的抗剪强度:土体对于外荷载所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 2.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试验方法 按排水条件:直剪p109,三轴剪切使用条件p111 压缩系数a:表示土体压缩性大小的指标,是压缩试验所得e-p曲线上某一压力段割线的斜率;一般 采用压力间隔P1=100kPa至P2=200kPa时对应的压缩系数a1-2来评价土的压缩性。 压缩模量Es: 土的压缩模量指在侧限条件下土的垂直向应力与应变之比,是通过室内压缩试验得到 的,是判断土的压缩性和计算地基压缩变形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变形模量E0: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求得的压缩性指标,即在部分侧限条件下,其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 变增量的比值。能较真实地反映天然土层的变形特性。 2、固结:饱和黏质土在压力作用下,孔隙水逐渐排出,土体积逐渐减小的过程。包括主固结或次固结。 固结度:饱和土层或试样在固结过程中,某一时刻的孔隙水压力平均消散值(或压缩量)与初始孔 隙水压力(或最终压缩量)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3、分层法假定,Zn的确定;规范法假定,Zn的确定;固结度计算。 分层总和法是指将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内的土层按土质和应力变化情况划分为若干分层,分别计 算各分层的压缩量,然后求其总和得出地基最终沉降量。这是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基本且常用的方法。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1、土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包括内摩擦力和内聚力。抗剪强度可通过剪切试 验测定。 土抗剪强度构成:由土的抗剪强度表达式可以看出,砂土的抗剪强度是由内摩阻力构成,而粘性土 的抗剪强度则由内摩阻力和粘聚力两个部分所构成。 内摩阻力包括土粒之间的表面摩擦力和由于土粒之间的连锁作用而产生的咬合力。咬合力是指当土体相对滑动时,将嵌在其它颗粒之间的土粒拔出所需的力,土越密实。连锁作用则越强。 粘聚力包括原始粘聚力、固化粘聚力和毛细粘聚力。 2、土的极限平衡条件——由莫尔圆抗剪强度相切几何关系确定。当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土的抗剪强 度指标C、&与土的应力1,3的关系。 第六章土压力计算 1、静止土压力:挡土结构在土压力作用下,其本身不发生变形和任何位移,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此 时作用在挡土结构上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挡土结构物向离开土体的方向移动,致使侧压力逐渐减小至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土压力,它 是侧压力的最小值。 被动土压力:挡土结构物向土体推移,致使侧压力逐渐增大至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土压力,它是侧压 力的最大值。 三者辨析:挡土墙上的土压力按照墙的位移情况可分为静止、主动和被动三种。静止土压力是指挡土墙 不发生任何方向的位移,墙后土体施于墙背上的土压力;主动土压力是指挡土墙在墙后土体作用下向前发 生移动,致使墙后填土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墙后土体施于墙背上的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是指挡土 墙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向后发生移动而推挤填土,致使墙后土体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填土施于墙背 上的土压力。这里应该注意是三种土压力在量值上的关系为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