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形成性作业

合集下载

天津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过程性测试

天津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过程性测试

第四章至第五章作业讲评一、单选题1、所谓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谁被认为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CA、皇帝的弟弟B、皇帝的亲信C、嫡长子D、贤能的大臣2、皇帝制度的创立者是谁(B)A、李斯B、秦王嬴政C、汉武帝D、管仲3、清代继承明代废除宰相的做法,雍正年间,设立了什么机构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承办军国要务。

CA、三省B、督察院C、军机处D、五府六部4、清朝设置管理宦官的机构是:DA、东厂B、锦衣卫C、内侍省D、敬事房二、多选题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

ABDA.皇位继承制度B.后宫制度C.宦官制度D.皇位世袭制度2、汉代有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女官制度。

2、ABCA.女御长B.宫长C.宫中学事史D.尚宫3、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等朝代。

3、ABCA.西汉B.东汉C.唐D.明4、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朝为最。

4、ACDA.东汉B.隋C.唐D.明5、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的权力。

5、ABA.批阅奏本 B.传宣旨意 C.阁票 D.听讼6、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

6、BCDA.二十四衙门B.锦衣卫C.东厂D.西厂7、皇帝制度的特点()ABCDEA、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B、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C、皇帝作为政治性权威,皇帝还被看作意识形态领袖,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干预;D、皇帝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他掌握着最高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掌握着最高的决定权和监督权,国家军事力量的指挥权。

皇权凌驾于整个政治机构之上,整个政治机构都可以看成是皇权下的执行机构。

E、皇权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质,且不受法律和任何机构的制约,属于专制性权力。

8、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ABCA、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之手;B、皇帝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废除宰相制度;C、皇帝以下,行政、军事、监察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

D、压低宦官的品级。

国开学习网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任务二

国开学习网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任务二
选择一项: a. 铨叙 b. 任命 c. 审批
d. 登记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登记
/mod/quiz/review.php?attempt=10282360
8/12
2020/6/3
题目16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形考任务二
16.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 )。
选择一项: a. 宋
b. 明清
c. 元 d. 唐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明清
题目21
完成 满分20.00
1. 试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
答:(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 核。 (3)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超稳定与人身控制。 弊端:首先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在实理治理,其次,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 绝对依赖。
题目1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1.我国第一部具有民主、进步意义的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选择一项: a. 《中华民国宪法》 b. 《参议院法》 c. 《临时政府组织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mod/quiz/review.php?attempt=10282360
选择一项: a. 秦朝 b. 西汉 c. 战国
d. 东汉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东汉
/mod/quiz/review.php?attempt=10282360
3/12
2020/6/3
题目6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任务2

电大《中国政治制度史》形考任务2

试卷总分:20 得分:20
1.曹魏时期,侍中的权力进一步增强,已与尚书一同“综理万机”。

晋代,侍中寺进而发展成为(),主管政事范围也不断扩大,侍中的地位大体与尚书、中书比肩。

()
A.门下省
B.尚书台
C.中书省
D.尚书省
【答案】:A
2.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的正式启动。

( )
A.新政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预备立宪
【答案】:D
3.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

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

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

( )
A.宪政筹备会
B.国民宪政会
C.宪政公会
D.自治会
【答案】:B
4.汉代,首次在正史中为制度史的资料整理与研究建立了专题形式,是()在《史记》中专辟《礼书》、《乐书》。

( )
A.班固
B.司马光
C.司马迁
D.杜佑
【答案】:C
5.汉高祖二年,立刘盈为太子,以大儒叔孙通为太子太傅,负责其教育。

从此,()制度称为定制。

选立皇太子的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

( )
A.禅让
B.推举
C.太子预立
D.秘密备储
【答案】:C
6.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以谋反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及大批亲胡官员,进。

《中国政治制度史》任务1-4

《中国政治制度史》任务1-4

的变革 D. 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政治制度史 》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 18.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 40 分。

) “少康中兴”,确立了( C)。

1.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 , 直接实A. 君主立宪制B. 共和制C. 世袭君主制D. 民主行(B) 。

共和制A. 共和制度B. 君主专制C. 城邦制度D. 联邦制度 19. 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

2. 1900 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 A. 军事制度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法律 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D )。

制度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 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 A )。

3.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 丞相、御史大夫 B. . 丞相、太尉 C. 太尉、御史大A. 洋务运动时期B. 清末的 1905 年C. 戊戌变法时期 夫D. 丞相、大司马D. 辛亥革命后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4. 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 1. 按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最后达到 “授权于民选之政 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 C ) 。

府”,中国需要经过的三个时期( BCD )。

A. 皇帝B. 君主C. 王D. 总统 A. 议政 B. 军政 C. 训政 D. 宪政 E. 参政 5.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D )。

2. 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A. 战国B. 秦朝C. 西汉D. 东汉 ( ABC )。

6. 抗战胜利后的 1946 年 1 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 A. 司土(司徒) B. 司马 C. 司工(司空) D. 司 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 士E. 司寇举行地是( D)。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形成性作业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形成性作业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形成性作业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

A. 共和制度B. 君主专制C. 城邦制度2.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3.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A. 洋务运动时期B. 清末的1905年C. 戊戌变法时期D. 辛亥革命后4. 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

A. 皇帝B. 君主C.王5.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A. 战国B. 秦朝C.西汉D. 东汉6.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

A. 南京B. 北京C. 上海D. 重庆7.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

A. 君主B. 丞相C. 三公D. 士族8. 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A. 太仆B. 廷尉C. 典客(大鸿胪)D. 奉常E.9. 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A. 三省六部B. 三省C. 六部D. 一省10. 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布政使B. 学政C. 提督D. 按察使1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

A. 南京临时政府B. 北洋政府C. 广州国民政府D. 南京国民政府12. 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A. 兵部B. 刑部C. 都察院D. 大理寺13. 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

A. 夏商西周B. 春秋C. 战国D. 秦朝14. 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御史台B. 刑部C. 都察院D. 大理寺15. 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

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册姓名班级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

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P59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P88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P68A.商 B.西周 C.战国 D.春秋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P229A. A.春秋 B.战国 C.秦 D.汉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 B.《礼仪》 C.《礼记》 D.《周礼》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P270 A.宋 B.元 C.明 D.清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P326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P138 A.夏 B.商 C.西周 D.秦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B、廷尉C、典客D、奉常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 A.审批 B.任命 C.登记 D.铨叙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作业。参考样卷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作业。参考样卷答案

安徽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中国政治制度史》(A卷)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陈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为了一己的私利和升迁,有时不惜草菅人命,残民以逞。

(4分)2、陵号:是加给安葬皇帝陵墓的称号,一般是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袭加以命名。

(4分)3、君临之术:是指君主驾驭和考察群臣的手段,是以权势法术为中心内容,基本以法家思想为主体,包括“四位”、“七术”、“六微”等之说。

(4分)4、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5、丁忧:是指官吏的父母去世,应立即奏报皇帝和上官,并离任守制,即按照礼法的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不应担任官职,居家守墓以申孝思,具有一定强制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5分)答:(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以政权和神权作为制定制度的标准,是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和传统思想依然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4)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加强,宣示出政治制度的集权化、严密化、严酷化和任意化的特点。

(5)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

(6)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力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用不同的对待方法。

(7)中国一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民族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2

行政管理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2

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A.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B. 国家主席C. 国务院总理 D. 政协主席2.中国国家主席的任职年龄要求是年满()A.25周岁B. 35周岁C. 45周岁D.55周岁3.中国的中央行政机关是( )。

A.中共中央书记处B中共中央常委会 C. 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4.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的是()A.中共中央B人大常委会 C. 人大主席团 D.国家主席5.国务院常务会议一般()A.半月召开一次B每月召开一次 C. 两月召开一次D每季度召开一次6.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的是()A. 人大常委会B国家主席 C. 国务院D外交部7.目前国务院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进行A. 行业协会B国家经贸委 C. 国家发改委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8.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A.二级B三级 C. 四级 D.五级9.我国农村基层行政单位一般是()A.区B乡 C. 村D县10.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城市的主体是()A.镇B. 县级市C. 地级市D副省级市二、多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任职资格要件包括()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资格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年龄要求D.性别要求E.工作年限要求F.学历要求2.国务院对全国的行政领导权包括()A.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B.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C.制定全国各地方的发展规划D.制定其它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E.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绝对的、集中的权威和权力F.审定地方性法规3.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体现为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对地方政府的工作享有()A.地方立法权B.全面领导权C.最后决策权D.人事提名权E.行政监督权F.全面负责任4.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国务院机构的主体,它包括()A.各部B.各委员会C.中国人民银行D.审计署E.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F.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5.我国地方政府的类型主要有()A.一般地方政府B.城市地方政府C.民族自治地方政府D.省政府E.自治区政府F.市政府三、辨析题1.我国法律一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即能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形成性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

A. 共和制度
B. 君主专制
C. 城邦制度
2.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
国的()。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清末的1905年
C. 戊戌变法时期
D. 辛亥革命后
4. 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

A. 皇帝
B. 君主
C.

5. 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6.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
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D. 重庆
7. 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

A. 君主
B. 丞相
C. 三公
D. 士族
8. 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A. 太仆
B. 廷尉
C. 典客(大鸿胪)
D. 奉常
E.
9. 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

A. 三省六部
B. 三省
C. 六部
D. 一省
10. 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

A. 布政使
B. 学政
C. 提督
D. 按察使
11. 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

A. 南京临时政府
B. 北洋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12. 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A. 兵部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13. 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

A. 夏商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14. 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御史台
B. 刑部
C. 都察院
D. 大理寺
15. 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A. 太平天国革命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16. 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A. 领主封建制
B. 地主封建制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 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17. 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

A. 戊戌变法
B. 清末君主立宪
C. 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18.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

A.
君主立宪制
B. 共和制
C. 世袭君主制
D. 民主共和制
19.
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A.
军事制度
B. 政治制度
C. 教育制度
D. 法律制度
20. 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

A. 丞相、御史大夫
B. .丞相、太尉
C. 太尉、御史大夫
D. 丞相、大司马
二、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

A. 司土(司徒)
B. 司马
C. 司工(司空)
D. 司士
E. 司寇
2.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

A. 联俄
B. 联共
C. 民族
D. 扶助农工
E. 民权
3. 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

A. 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 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 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 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 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4. 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 )。

A. 君主制
B. 邦联制
C. 民主共和制
D. 内阁制
E. 王权制
5.
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

A.
省(军政府)
B. 道
C. 市
D. 县
E. 州
6.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

A. 帝
B. 天子
C. 王
D. 皇帝
E. 诸侯
7. 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梁启超
8. 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 )。

A. 地方割据势力
B. 君主制
C. 贵族元老
D. 宗教信仰
E. 法律
9. 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
()。

A. 蒙古人
B. 色目人
C. 突厥人
D. 汉人
E. 南人
10. 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

A. 十六国时期的“族兵”
B. 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 金代的“猛安谋克”
D. 元代的“怯薛军”
E. 清代的“八旗兵”
三、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10 分。


1. 试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利弊。

满分:10 得分:10 评价:
四、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20 分。


1. 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其内容。

满分:20 得分:20 评价:
总体评价:
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