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单向交通实施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单向交通设计的优缺点分析

城市道路单向交通设计的优缺点分析

城市道路单向交通设计的优缺点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机动车使用率日益升高,使得城市交通道路问题越来越严峻,目前已成为阻碍城市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市政道路单向交通是我国实施的一种简单的、有效的道路管理措施,能够有效解决道路交通阻塞的问题,但由于其还处于初期试验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对市政道路单向交通设计及其优缺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时优化相关问题,促进我国城市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城市道路;单向交通设计;优缺点1单向交通的优缺点1.1单向交通的优点分析(1)可有效提高道路自身的通行能力。

依据相关统计资料发现,国外单行道能够提升大约20~80%的通行能力,国内也能够达到15~50%。

(2)能够提升车辆运行速度,降低行车延误。

某国家在宽度低于 5.5m的道路实施单向交通之后,其机动车车速由原先的12.9km/h提升至27.4km/h。

由交通工程手册与运输情况可以发现,实施单向交通措施之后的道路的行程时间一般可减少10~50%,且其行驶速度通常能够提升20~100%。

(3)可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实施单向交通策略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可降低30~60%。

(4)单向交通车辆不会在车道的中心线与对向车辆发生正面的冲突。

(5)夜间行驶时,也没有对向车头眩光带来的影响。

(6)在行人过街过程中,仅需要注意一个方向的来车即可。

(7)可有效改善并且还能提升车辆经过交叉口的安全程度。

(8)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最多为追尾事故,可大大降低恶性事故、事故伤亡与损失。

由此可知,通过实施道路单向交通,可有效提升行车安全性。

1.2单向交通主要缺点1.2.1增大了管理难度部分车辆由于绕行和多次经过交叉口,从而增加了车辆到达同一目的地的时间和距离,有可能带来新的矛盾点,造成新的交通管理方面的问题。

1.2.2不利于公交车站点的设置对于习惯在哪里下车就到对面上车的乘客来说,设置单行道无疑增加了寻找站点的难度,以及步行的距离。

上海交通现状与发展对策

上海交通现状与发展对策

上海交通现状与发展对策上海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

它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系统,但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交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上海交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

一、上海交通现状(一)公路交通上海公路交通拥堵严重,特别是在高峰时段。

城市道路狭窄,车辆数量众多,导致交通堵塞。

此外,缺乏高速公路的环绕路是一个巨大的瓶颈,使得周边城市的交通也经常出现拥堵。

(二)铁路交通上海铁路交通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上海的铁路交通密度很高,拥有多个火车站和高铁站。

但是,在高峰时期,火车站周边交通堵塞情况严重,需要改进。

(三)水运交通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港口服务近300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上海拥有强大的水运业,但其内河运输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四)航空交通上海拥有两个主要的机场: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两个机场都是中国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但在航班时刻上的安排还需推进。

二、未来的发展对策(一)建设更多交通设施上海需要建设更多的公路和高速公路,充分利用现有的铁路和水路资源。

另外,建设新的机场和改进现有的机场,开通更多的国际和国内航线是必须的。

在陆路交通方面,建设新的高速公路和养护现有的道路,以便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二)深化数字化技术领域发展在智能化交通方面,上海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在“智能交通”、“智慧路网”等方面的实践突破,可建议对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应用数字技术为交通服务。

(三)优化城市规划上海可以通过优化城市规划,改善过去的设计不足,并在规划过程中考虑交通因素。

我们需要更加科学和精确地预测未来城市发展步伐及其带来的影响,加大对交通设施建设、道路建设、交通解决方案的建议与投入。

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完善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系统为其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仍需进一步进行完善。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数字技术研究、优化城市规划,以及建设更多交通设施等措施来推进上海交通的未来发展。

单向交通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的应用研究

单向交通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的应用研究

单向交通大多是 由双行转化为单行的 ; 大多城市在路网 规划时未考虑单 向交通 , 路 网密度不够 。
基本出发点是缓解拥堵 ; 急 于求成 , 易造成 单行线仓 促
2 工 程 概 况
本工程为某市 城市轨道 二号线 二期 工程 施工期 间。本
大多城市单 行线的系统性与连续性较差 ; 单行线之间缺 乏有效联系。 5 . 2 单 向交通 的设置条件
2 0 1 3 年 第4 期 ( 总第 2 3 0期 )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 L ONGJ I ANG J l AOTONG KE J I
No . 4, 2 0 1 3
( S u m N o . 2 3 0 )
单 向交 通在 城 市 轨道 交 通施 工期 间的应 用 研 究
5 城市轨道施工期 间的单向交通 组织
罢 萎 内 只 允 许 车 辆 单 一 方 向 行 驶 、 其 余 时 间 5. 1 我 国单 向交通 的特 点
实施 , 段 内按一个方 向行驶 , 而在另一部分时 间段 内则按相反方 向行驶
大的交通 问题 , 甚至导致北一环交通瘫痪 。
3 单 向交通实施方案效果
道路路 段条 。( 1 ) 道路 网发 达但 是道 路宽度较 窄 的道 根据调查交通现场交通流量的记录数据, 并且此路段长 路 , 可以考虑实施单 向交通。( 2 ) 在 2条平行道路设计时, 约1 . 2 k m, 故配套设置两个小规模单向交通系统。以所有 道路设计等级不同, 高等级道路仍然做双向交通使用。但是 机动 车作 为管制对象 , 管制时 间为 0 : o 0 —2 4 : 0 0 。单 向交 通 低 等级道路 可以考虑 实施单 向交通。 区域停车 时需要按照顺 序停 放 , 禁 止逆 向停车 , 必 须顺 向单 侧布置 。施工路段在单 向交通 实施前 与实施 后交 通运行状

上海市交通情况调查报告

上海市交通情况调查报告

上海市交通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上海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成为了城市面临的重要挑战和关注焦点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海市的交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交通情况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上海市的交通状况,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交通问题。

二、背景信息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上海市交通网络发达,包括地铁、公交、轮渡、出租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三、交通方式调查1.地铁:调查结果显示,地铁是上海市居民最常用的交通方式。

地铁网络覆盖了城市的大部分区域,线路密度高,运力充足。

不过,由于高峰时段的拥挤和空调问题,乘客对地铁的满意度有所下降。

2.公交:公交系统在上海市早已发展成熟,提供了广泛的路线覆盖,对于上班族和游客来说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

但公交车辆拥堵问题和公交站点设置的不合理导致了部分路段的拥堵。

3.出租车:调查显示,上海市的出租车服务质量普遍比较高,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意识和驾驶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然而,早晚高峰时段出现的拥堵问题严重影响了出租车的运营效率。

4.骑行:自行车在上海市曾经是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车辆增加,骑行人数逐渐减少。

调查显示,上海市骑车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短途出行、购物等活动所需。

五、交通问题分析1.交通拥堵:上海市人口密集,车辆增长速度快,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尤为突出,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空气污染:交通密集的上海市,尤其是高峰时段,汽车尾气排放严重,导致空气污染问题突出。

这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3.交通安全: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交通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一方面,上海市车辆数量庞大,道路状况复杂,容易引发事故。

另一方面,部分驾驶员的不规范驾驶和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也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六、解决方案1.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加大对地铁、公交、轮渡等公共交通网络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运力和服务质量,引导居民减少小汽车使用。

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组织优化

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组织优化

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组织优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增大,城市单向交通组织的优化成为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改善交通环境的重要举措。

通过科学合理的单向交通组织,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提升出行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单向交通组织的意义单向交通组织是一种通过设置车辆行驶方向的限制,使得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流动更加有序,同时减少拥堵和事故的交通管理方法。

通过单向交通组织的优化,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缓解交通拥堵: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组织的优化可以有效减少车辆之间的冲突,减少交通信号的等待时间,提高交通流量的有效利用率,实现交通拥堵的缓解。

2. 提升交通安全:单向交通组织可以减少逆向行驶、抢行等违规行为的发生,降低交通事故的概率,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3. 优化出行效率:在单向交通组织的框架下,车辆可以更加顺畅地行驶,减少交通信号的等待时间,提高出行效率,为市民创造更加便捷的出行环境。

4.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单向交通组织的优化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带来的排放污染,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单向交通组织的优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1. 合理设置道路方向:根据城市道路的交通流量、道路宽度和车辆行驶速度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设定道路的单向交通方向,可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交通需求进行调整。

2. 完善交通信号系统: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交通信号灯,合理控制不同方向车辆的通行,减少交通信号的等待时间,提高交通信号的效率。

3. 强化交通管理和监管:加强对违规行驶和逆向行驶的管理和监管力度,通过罚款、记分等手段,促使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4. 健全公共交通系统: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和优化,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和覆盖范围,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

5. 智能化交通管理:引入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技术,如智能交通管制系统、智能交通信号灯等,通过实时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实现交通组织的智能化和科学化。

市政单向交通设计中的优缺点和弊端消除措施

市政单向交通设计中的优缺点和弊端消除措施

市政单向交通设计中的优缺点和弊端消除措施摘要:随着国家经济飞速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的增加,机动车的使用率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城市交通道路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城市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市政单项交通建设作为我国一种简单并有效的道路管理措施,其高效的交通通行能力,与行车的速度、事故量有着重要的关系,现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道路交通阻塞问题方面,从而解决的交通拥挤的问题。

关键词:单向交通;道路;弊端;措施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urban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motor vehicle revealed a trend of rise, urban traffic problem has become a city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progress. Municipal single traffic construction in China a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of management measures, the efficient traffic ability, and driving speed, ha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of accident, and now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and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heavy traffic.Keywords: one-way traffic; Road; Disadvantages; measures中图分类号: U41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单向交通或者称为单向路、单行道、单行线、单向通行,是车辆只可以按照某一个方向行驶的一种道路交通,在城市的道路系统之中,如果能够组织很多条道路实行单向交通制度,形成一个可以相互衔接的体系,则可以称其为道路单向交通体系。

上海部分道路实施单向交通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部分道路实施单向交通的实践与思考

交通 系统 , 是较 为 符合 道 路 交 通 实 际 的 : 一 , 小 还 第 支
单 向交 通或称 单行 道 ( )单 向道 ( ) 街 ) , 线 、 路 ( 等 是
指道 路上 的车辆 只能按 一个 方 向行驶 的交 通 。上世 纪
初 , 国 的 纽 约 、 城 、 士 顿 等 一 些 城 市 , 毗 邻 的 街 美 赀 波 在
实施 单 向交通作 为缓 解城 市交 通拥 堵 的主要 手段 之 一, 上海 已有近 2 在 0年 的发 展历 程 。单 向交通 在道
路交 通“ 排堵 保 畅” 作 巾发挥 了积 极 作 用 , 与此 同 工 但
时, 对其 的争议也 一直 未能平 息 。随 着单 向交通 设 置 、
管理 经验 的积累 , 为处理 好单 行道 的利 弊关 系 , 近期上 海公 安交警 部 门对 单 向交通 的实施 情况 、 民反 响 、 市 沿
进 出 口“ 进左 出” 左 等交 通 扰 因素仍 较普遍存 在 。第 r 六 , 路基础 没施 改建 难 度 大 。 市 中心 区既是 交 通需 道 求集 中的 区域 , 是 建 成 程 度 高 、 建难 度 大 的 区域 , 也 改 道 路基础 设施 建 设 余 地 不 大。 特 别 是 进 人 本 世 纪 以
并 在 徐 汇 区试 行 了 区域 单 向 交 通 网 络 。上 海 实 施 单 向
线 单位 与居 民意 见 等 干 关 信 息 进 行 了较 为 全 而 的收 玎
集, 埘单 向交通 的实 践也 有 了新 的认 识 与反 思 。


单 向交 通 的 实 践 程 一 单
道路 | 的 2 % 已 实 施 单 向交 通 , 路 通 行 能 力 提 升 } I 3 道 2 %。青 岛 自 1 9 5 9 7年开始 大规 模推 行单 向交 通 系统 ,

上海城市道路分级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道路分级体系研究
车种及优先:决定车道宽度 设计车速与行驶车速控制:决定出入口控制形式和灯控交叉口间距 道路及区位:决定公交、出租车、自行车、停车管理
2 上海城市道路功能分级
上海城市道路功能分级体系面向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多个层次。为保持与现行规范的 一致性,上海中心城区道路网仍然按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设计。基本原则是 建立层次分明、功能明晰、有分有合、交通分流的子系统,重点是避免交通枢纽、城市活动中 心和商业中心的重合,并且为道路管理和长期使用留有充分的余地。
台湾地区道路分级已经考虑了道路分隔形式、自行车道、公交线路性质、信号灯交叉口间 距、限速、行人过街等因素,有利于道路建设和管理控制。
(3)国内其它城市道路等级划分 九十年代中期广州、中山等国内城市进行道路网络规划时,依据城市的现状和发展特点, 对道路等级体系划分作了有益的尝试。 中山市是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其城市建设正 处于中小城市逐渐向大中城市过渡阶段,城市迅速向新区发展。针对新旧城区的不同特点,城 市道路等级体系划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中山市道路等级体系划分的特点, 是在《国标》基础上,将主干道依据其所处环境划分为交通性主干道和综合性主干道,新城区 规划主干道严格按前者实施,而旧城区主干道改造标准可略低。由于城市规模较小,各个等级 道路红线控制标准取下限,但明确主干道以两块板为主、以机动车行驶为主。中山市道路等级 体系也提出了城市景观道路的概念和要求。中山道路建设严格按照道路等级体系要求,主干道 均实现了机动车专用,非机动车与人行道共板,有条件的道路用绿化分隔。广州市综合交通规 划采用的道路等级体系与中山市类似。 (4)国外咨询公司对上海道路功能分级的建议 MVA 在为《上海城市交通白皮书》所作的《上海城市交通政策和规划》研究中,建议上海 城市道路等级体系划分为五级 10 类。五级划分与现行规范基本吻合,不仅考虑道路的建设标准, 更多考虑道路建成后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该体系所确定的 10 类道路实际上是两层结构,明确城市道路网络的基本服务对象是人的活 动;基本功能特征是客运。道路分层的着眼点主要考虑使用主体,即以公交、非机动车交通流 为主,还是综合考虑多种交通混合流。这种道路功能分类把公交和非机动车通行提到非常重要 的高度。其优点是与上海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总体战略相一致,优先考虑公共交通。但道路 功能设计将自行车也放在优先通行的地位,不仅不适宜上海这样一个用地紧张的大城市,不利 于道路使用效率的提高,实际上也难于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单向交通的规划和组织尚未有系统的理论研究,实施后的交通影响的定量分析手段不多,大多依据经验和简单的测试,而且,缺乏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标准。

本文将在理论上对单向交通规划的方法、规划程序、效果评价以及实施原则、标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探讨,在实践上将系统评估上海现有单向道路的交通效应,重新梳理单向交通网络,对可能实施单向交通管理的道路,提出具体标准和要求。

背景到2002年底,上海全市机动车总量达到141万辆,较上一年增长了20万辆,增长率为16%,呈现增长加快的趋势。

而2002年上海市的全市道路(包括城市道路和公路)长度达到10191公里,车行道面积达到11805万平方米,分别比上一年增长4.0%和9.4%,道路设施的增长远远跟不上机动车辆的增长速度。

特别对于中心城区来说,由于路网格局基本已定、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已不太可能对道路进行大规模的拓宽改造。

单向交通作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便的交通管理措施,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采用。

如美国纽约在三十年代实施单向交通的总长度已达2000公里;法国巴黎市4333条街道中有1400多条实行单向交通,总长度超过400公里;日本东京市有30%的道路、大阪市有38%的道路实施单向交通。

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单向交通的效果显著,主要原因是其城市交通以机动车为主,路网形态规则,交通组织简单,而且配合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实施的。

国内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对城市部分道路实施了单向交通管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由于我国城市交通的特点是机非混行,且非机动车出行量很大,加之许多城市中心区内道路形状不规则,使得单向交通实施效果相对国外要小得多,并且有过失败的教训。

从上海的情况来看,上海市于80年代开始引入单向交通的管理模式,之后实行单向交通的道路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实行单向交通管理的道路达到400多条,总长度约为200公里。

尽管二十年来上海实行单行道管理措施的道路数量逐渐增多,但随着国内单向交通管理经验的积累,人们深刻认识到单向交通的管理手段是一把“双刃剑”,规划和组织得不好,不但不能改善交通,反而给地区交通带来混乱,给沿线的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并可能影响到沿线的商业发展和地区开发。

为此,近年来市交通管理部门对中心城区的单行道路进行不断的调整,使中心城区的单行道系统日趋科学、完善,在充分发挥单行道交通观组织功效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单行道系统的负面影响。

单向交通的基本概念和实施原则1 单向交通组织的基本原理单向交通的组织形式单向交通是指只允许车辆向某一个方向行驶的道路交通组织形式。

一条道路单向行驶称单行道,其通行方式大致分为四类:即1.固定式单向通行方式;2.可逆转的单向通行方式;3.时间性单向通行方式或单向通行与双向通行相结合的方式;4.车种性单向通行方式。

不同的单向交通组织方式都有其自身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设置时必须视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做到因地制宜。

单向交通的利弊分析总体来说,单向交通有以下一些优点:1.大大减少交叉口的冲突点。

可以消除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点和减少机—非冲突点。

2.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由于没有了机动车对向行驶,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干扰减小,从而提高了路口的通行能力。

据统计,国外单行道可提高通行能力达20%~80%,国内一般在15%~50%之间。

3.减少交通事故。

由于在路段上取消了对向车流,在交叉口又消除了部分冲突点,因而可以减少迎面相撞事故。

另外,人行横道不再受双向车流的影响,故交叉口的行人交通安全也得到提高。

4.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降低延误。

实行单向交通后,车辆由于双向交通带来的纵向和横向干扰减少,使得车辆平均行程时间缩短,提高行驶速度。

5.为路内停车设置创造条件。

6.有利于信号灯配置和管理。

单向交通采用线控具有优越条件,不管交叉口间距是否相等,均能方便地按路口间距来安排起时差。

绿灯信号可充分利用,还可以增长“时带”(保证所有交叉口间距车辆无阻通行的最小并且等长的时段),绿灯时间与“时带”完全一致。

而双向交通时,利用有效绿灯时间大约只有50%,故与其相比,单向交通采用线控其绿灯率可提高50%。

7.有利于减少城市交通污染。

单向交通由于减少停车次数和车辆加减速次数,从而降低废气排放、轮胎磨损等,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等等。

另外,单向交通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了车辆的绕行距离和经过交叉口次数,从而也增加了道路网上的流量。

2.给公共交通带来不便。

如果公共汽车线路也采用单向交通,势必增加乘客的步行距离。

3.给道路两侧的商业活动带来一定影响。

由于实行单向交通,取消了对向车流,使人们不便到单行道两侧进行商业活动,从而影响商家的经济效益。

4.单向道路末端常常使交通组织复杂化,产生拥挤。

5.调整电车线路走向,搬迁部分公交线路终点站所需的费用较大。

等等。

2 单向交通的实施条件综上所述,实施单向交通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为发挥单向交通的正面效益,尽量减少负面影响,就单向交通的实施条件,分析如下:路网条件尽管单向交通对道路网形式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只要有一对平行的道路即可组织,但棋盘式道路系统最适宜实施单行道,尤其规划整个区域单向交通网络,其效果最佳。

道路条件(1)路段条件a、一对平行相邻的道路实施单向交通需要有两条平行相邻的道路,这两条道路应具有相同的起终点和相同宽度的车行道,通行能力应大致相等,如不相等,则通行能力小的道路应至少能满足近期交通需求量的要求,并且单行道之间的间距最好在400米以下,以减少公交乘客步行距离。

单向道路的长度应尽量长些,否则,由于单向道两端的干扰,实施效果就受影响。

b、道路宽度道路较狭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人行道和车行道无法分开,或者允许停车但采用双向通行,而道路的宽度又不足时(如9米宽以下道路),宜采用单向交通组织方式,以解决上述矛盾。

(2)交叉口条件对于交叉口间距较短,交叉口处相交道路条数多,而且左转车辆又很多,实施线协调交通信号控制比较困难的道路,采用单向交通组织管理方式往往能得到很好解决。

交通条件实行单向交通组织,对于起讫于单向区域内的出行会有所不便,从而形成一些负效应,但当道路网络的交通流以过境交通为主时,这种负效应相对较弱,实施单向交通的效益也相对较高。

另外,对有循环交通流或某些道路流量比较集中时,可用单向交通疏导,效果亦比较显著。

当然,路网上交通流量流向不同,车辆组成结构比例不同,采用的单向交通形式也不同,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 单向交通组织原则组织单向交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许多因素,必须有明确的指导原则,才能避免单向交通规划和实施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1.单向交通的实施必须符合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并与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相协调;2.实施范围是交通供需矛盾突出,交通拥挤,路网密度高的区域;3.单向交通的实施必须与其他交通管理措施协调一致,如禁左、禁右;4.区域性单向交通网络力求是棋盘型的;5.单行道之间力求连通,车辆转向最好右进右出;6.单行道道路长度应尽量长些,否则,路段易受两端的干扰,实施效果会打折扣;7.配对单行道一般是两条平行的、通行能力相差较小和间距在400米以下的次要道路;有时根据交通情况和道路条件,可使主次干道一个方向与平行支路组成一对单行道;8.对于配对单行道间距大于400米,公交线路较密集的道路,允许公交车双向通行。

若道路宽度不够,可同时组织非机动车单向或禁止通行;9.为提高单向交通效益,应对非机动车流量大的单向道路上的非机动车进行交通组织,组织方式应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和非机动车影响程度决定;10.单行道末端应尽量放在交通容易组织的主干道路上。

上海中心城区单向交通系统总体实施状况分析1 上海中心城区单行道系统概况到2003年6月止,上海中心城区实施的单行道共388条,总长度约为204公里,约占全市城市道路的12%。

这些单行道主要集中在浦西内环线内,共有312条,长度约为171公里,占单行道总长的84%;浦东有9条,总长不到4公里。

按行政区划分类统计的单行道数据结果如下表:区域总数(条)长度(公里)占总长度比例黄浦区 71 35.63 17.43%卢湾区 36 28.36 13.87%徐汇区 35 27.12 13.27%长宁区 22 14.37 7.03%静安区 21 11.67 5.71%普陀区 23 9.36 4.58%闸北区 50 21.41 10.47%虹口区 77 32.73 16.01%杨浦区 44 20.45 10.00%浦东 9 3.32 1.62%合计 388 204.41 100%按交通组织方式分类统计,则上海的单行道中,固定式单行道有321条,占有绝大多数;时间性单行道(主要是早晚高峰)有24条,占总数的6.1%;车种性单行道的有43条,占总数的11%,其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公交车除外,对机动车辆实行单行交通组织2、沿线单位车辆或进出停车场的机动车辆除外,对机动车进行单向交通组织。

内环线内单行道的大致分布情况见图1。

2 现状单行道系统的特征分析根据统计的数据,现行的单行道主要由支小道路组成,路幅宽度较小,路幅宽度在6到9米之间的单行道占总数的绝大多数,其中6米以下的单行道36条,6米到8米之间的单行道149条,8米到10米之间的单行道有125条,10米以上的单行道有78条。

单行道不同宽度的对比情况见下表:另外,通过对现有的单行道路的长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单行道的长度普遍偏小,其中长度在500米以内的单行道有250条,占总数的64%,长度大于1000米的道路有59条,占总数的15%。

现有单行道长度分布的详细情况见下表:3 现状单行道系统的实施效果分析上海现有的单行道系统为缓解上海的交通紧张状况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从实际发挥的作用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提高区域路网的交通容量。

实行单行道系统后,必然改变区域道路网上的交通流量流向,从而改变区域道的交通状况。

例如,涂汇区单行道系统实行前后,区内地面道路系统网络容量提高了14.8%,地面道路网日平均饱和度从0.70降低到0.63,高峰小时饱和度从0.84降到了0.76,行程车速提高了11.4%。

2、解决交叉口交通拥挤。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的“卡口”,它的“死”与“活”决定着整个道路系统能否有效的运转,因此单行道交通效益如何,关键在于交叉口综合状况是否改善。

对于相交道路较多的交叉路口(如五岔或六岔路口),其交通组织非常复杂,而且往往效果不理想,若将其中部分道路改为单行道,交通组织可以得到简化,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也得到提高。

例如高安路和衡山路交叉口是五岔路口,将其中相交的永嘉路(衡山路~安亭路段)设置为只出不进的单行道,同时高安路也设置为单行道,该路口的交通状况从而得以改善;宛平路和衡山路交叉口,将相交的广元路、建国西路和宛平南路均设置为单向交通,简化了该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