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合集下载

第7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第7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85.76% 44.73% 64.62% 53.74% 90%
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公交线网规划有两种基本思路:解优法和证优 法。 解优法,又称正推法,是根据对城市公共交通 需求的预测, 通过求特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获 得优化线网。 证优法,又称验算法,是对一个或几个线网备 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证实或选择较优方案。 通常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公交 线网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
公交线网规划的基本步骤


现状城区公交线网规划通常是在现有公共交通 线路基础上,根据客流变化情况、道路建设及 新客流吸引中心的需要,对原有线路的走向、 站点设置、运营指标等进行调整或开辟新的公 共交通线路。 除非城市用地结构、城市干道网发生大的变 动,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的迁建、新交通干道 的开辟,或开通新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线 路,一般不作大的调整。
规划的检验

规划实施前的事前检验 规划实施后的事后检验
规划的实施


①实施的内容。如: 线路实施、场站建 设、设备配置、材料购置、技术经济政 策、企业机制改革等; ②实施的资金政策保障情况; ③实施时间计划表。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是一个综合性决策问题, 涉及从交通政策到技术设施水平等一系列因素。 规划内容包括多方面:线路、网络规划、车站用 地控制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配合、供电、设备选 型与融资等 决策包括:轨道交通系统的类型选择、线网布 局、车站数量与选址、施工技术、与现有建筑物 的连通、系统的外部设备等 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中的核心问题是轨道交通线网 设计和客流预测
放射+环形结构


当放射状路网规模较大时,往往在放射状路网 的基础上增加一至两条环线,环线的基本作用 是弥补放射形路网结构的不足,起到疏解市中 心客流的作用,减轻市中心区线路的负荷,并 提高环线方向乘客的直达性。莫斯科的轨道交 通线网就是这种典型图式,环线一般应放在客 流密度较大的区域,并要尽可能多贯穿大的客 流集散点。 放射+环形结构的线网布局模式适合于城市具 有较大空间规模且外围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强 度足够大的城市。

第7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第7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内容有:基本客流集散点的分布、需要轨道交通疏散的交通瓶
颈、工程难点及具体工程实施方案。
7.4 城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包括:常规公交线网规划、场站规划、公交车辆发展规划。 一、公交线网规划
1、公交线网布局规划
(1)综合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2)市区、市郊、对外线路应紧密结合,协调各线路的集疏能力;
R k R
第 k 条有效公交出行路线的交通阻抗。 所有供选择的有效公交出行路线的平均交通阻抗值。 分配参数

m V
k
i, j
有效公交出行路线的条数。 公交OD量 V OD i, j 在第 k 条有效出行路线上的分配量
(2)交通阻抗函数
R C T L P / 1 0 0 i m t i i j
2)公交客流容量限制分配法 (1)单条公交线路最大载客容量计算:
M C fX / T c v x i
线路的发车间隔(min)
线路重复影响系数 不同车型的乘客容量 线路的客流满载率(一般高峰小时0.85,平时0.6)
1 f Xc 0.85 0.7
1 Xc 0或 3 Xc 2或 Xc 4
城市公交规划包括:
1、规划目标分析;
2、规划主体内容设计;
3、规划的检验;
4、规划实施。
7.3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以电能为动力,采用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
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它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 轨道交通分类: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磁浮列 车等。 特点:占地省、运量大(是公路输送能力的近10倍)、速度 快、污染小、噪声集中(易于治理)、乘坐安全舒适。 世界上第一条公共轨道交通始于1832年美国纽约一条马拉的

公共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和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有效的公共交通规划可以提供便捷、高效、环保的出行方式,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减少交通事故,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规划的重要性、规划的步骤、规划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规划的重要性公共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首先,公共交通规划可以合理配置交通资源,实现交通网络的全面覆盖。

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建设地铁、公交、轻轨等公共交通设施,并合理布局车站和线路,方便市民出行。

其次,公共交通规划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和车辆运力,可以确保交通的顺畅运行,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此外,公共交通规划也可以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环境。

2. 规划的步骤公共交通规划的制定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交通需求分析,了解市民出行的特点和需求。

其次,制定交通规划目标和指标,明确规划的具体目标和指导原则。

然后,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方案比选,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选择最优解。

接下来,进行线网规划和站点布局,确定交通线路和车站的位置。

最后,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时间表,并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规划。

3. 规划的影响公共交通规划对城市和居民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公共交通规划可以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降低居民的出行成本,提高出行效率,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

其次,公共交通规划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促进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公共交通规划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尾气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公共交通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可以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公共交通规划工作,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和生活质量。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有轨电车、轻轨等多种形式,如何合理规划和运营这些公共交通工具是一个城市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选择。

一、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是指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

在规划公共交通系统时,需要考虑城市的特点、区域性和居民出行需求等因素。

首先需要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居民出行方式和城市发展潜力等因素,制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规划。

其次需要根据城市前期规划阶段的设计方案和市场情况,制定具体的线路规划。

在进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人口是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基础,规划者需要对城市人口结构和增长趋势进行分析。

2. 城市道路状况:道路状况是影响城市交通流量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道路状况和车辆行驶速度制定具体的公共交通规划。

3. 居民出行方式:规划者需要对城市居民日常出行方式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通勤、购物、旅游等,以此来制定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

4. 城市发展潜力:城市发展潜力是指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趋势,规划者需要对城市的发展潜力进行研究,以此为未来制定公共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二、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是指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运营和管理。

在建成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后,需要对车辆、线路、站点、乘客、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车辆:需要对车辆进行运行监管、保养维修、安全管理等。

2. 线路:需要对线路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城市交通流量和居民出行需求。

3. 站点:需要对站点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站点的正常运营和乘客的出行安全。

4. 乘客:需要对乘客进行有效管理和服务,保证乘客的乘车体验和安全。

5. 安全:需要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安全进行全面的防范和管理,以保障乘客的乘车安全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调整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调整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调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公共交通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关乎居民出行和城市运行的重要方面。

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和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调整进行探讨。

一、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规划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规划是指根据城市规划、居民出行需求、地理环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布局和走向。

它不仅要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出行便利和运输效率。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规划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居民出行需求调查:了解居民的出行模式、出行频率和出行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为线路规划提供依据。

2. 城市规划和道路网络: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道路网络情况,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优化线路布局,提高线路的连通性和覆盖范围。

3. 运输效率:通过合理规划线路,减少道路交叉口数量和线路长度,缩短乘客的等候时间和行程时间,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4. 环保节能:考虑到城市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规划绿色环保的公共交通线路,推广电动公交车和新能源车辆的使用。

二、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调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需要进行定期的调整,以适应居民的需求和城市的变化。

城市公共交通线路调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人口和居住区域变化:根据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调整线路的走向和覆盖范围,保证居民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

2. 城市交通状况:根据城市交通状况的变化,合理调整线路的数量和长度,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3. 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结合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情况,调整线路的布局,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覆盖面。

4. 政策和环境要求:根据政府政策和城市环境要求,调整线路布局,推广低碳出行方式,减少尾气排放,保护城市环境。

总之,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规划与调整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城市公共交通优化计划

城市公共交通优化计划

城市公共交通优化计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公共交通系统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提高交通效率,我们制定了以下城市公共交通优化计划。

一、优化线路规划当前我市公共交通线路纷繁复杂,导致部分区域交通拥堵,部分区域交通资源闲置严重。

我们将对城市现有公交线路进行全面评估,根据客流量和需求情况,调整线路布局,合理设置公交站点,确保各个区域的交通覆盖率和便捷性。

二、提升公交车辆配置为了提高公交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我们将逐步更新公交车辆,引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公交车辆,并加大对公交车队的管理力度。

同时,优化班次安排,增加高峰期的运力,缩短乘客等待时间,提升出行效率。

三、推广智能公交支付系统为方便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我们将推广普及智能公交支付系统,在公交车上设置刷卡、手机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逐步减少现金支付比例,提升乘车速度,降低运营成本。

四、加强公交车辆监控为了提升公共交通安全系数,我们将在公交车辆上安装监控摄像头和定位系统,实时监测车辆运行情况和乘客乘车状态,保障乘客安全,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建设智慧公交站点为提升公交站点的信息化水平和乘客候车体验,我们计划建设智慧公交站点,配备实时公交到站信息显示屏、无线网络覆盖等设施,方便乘客获取最新的公交信息,提高出行舒适度。

六、推动多式联运发展为了实现公共交通与其他出行方式的衔接,我们将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打通公交与地铁、自行车、出租车等出行方式的连接,建设便捷的换乘枢纽,提供更多元化的出行选择,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七、加强公共交通宣传教育为提高市民对公共交通的认知度和利用率,我们将加强公共交通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乘车礼仪宣传、公共交通优惠政策宣传等活动,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共建文明城市交通环境。

通过以上城市公共交通优化计划的实施,我们将不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为市民营造更加便利、快捷、安全的出行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03
政策协同与统一管理
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政策协同和统一管理,提高城市交通整体运行
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现有公共交通设施
公交线路
城市内分布着多条公交线路,覆盖主要区域,但 线路布局不够合理。
地铁站
地铁作为城市快速交通工具,承担着大量客流, 但部分地区地铁站覆盖不足。
出租车
出租车数量充足,方便市民出行,但存在打车难 和价格高的问题。
公共交通使用情况
公交客流量
城市公交客流量较大,高峰时段拥挤不堪,影响出行 效率。
04 城市公共交通政策建议
政策支持与保障
制定公共交通优先政策
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确保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 减少对私人交通的依赖。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公共交通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公共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
设立专项资金
设立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 营和维护。
投资与融资方案
02
建立服务质量评价 体系
制定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定期对运营企业进行评价和监 督。
03
加强设施维护保养
建立健全公共交通设施的维护保 养制度,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高效运行。
05 城市公共交通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与应用
自动驾驶技术
自动驾驶公共交通车辆将提高道路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并提 高运输效率。
能源消耗
城市交通系统消耗大量能 源,加剧了能源供需矛盾 。
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提高出行效率
公共交通能够提供大容量、高速度的出行方式 ,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减少空气污染
鼓励使用公共交通能够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 改善空气质量。

公共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是指在城市和地区范围内,通过合理设置公共交通线路、站点和周边设施,提供高效、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服务,以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首先,公共交通规划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和站点的分布。

通过对城市的交通量和人口分布进行调查和研究,确定主要交通流线和客流热点,避免线路重复和交叉竞争。

同时,要注意将公交线路覆盖到城市的各个区域,包括市中心、郊区和偏远地区,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其次,公共交通规划还需要考虑站点的设置和周边设施的建设。

站点的设置应尽量接近人口密集区、商业区、学校和办公区等人群集中地,方便乘客上下车。

此外,还应该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乘客的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和专门的服务设施,提高公交的包容性和可访问性。

再次,公共交通规划还需要注重交通运营的管理和优化。

通过合理设置运营时间、频次和票价,满足不同时间段和乘客的需求。

利用现代化的交通调度和车辆追踪系统,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行情况,并及时调整线路和车辆的调度,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最后,公共交通规划还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废气排放和噪音污染,提高公交的环境友好性。

同时,还应该推广多式联运和非机动交通,鼓励人们选择低碳
出行方式,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

综上所述,公共交通规划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和乘客的需求,结合现代化的交通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提供高效、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服务,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
7
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方式
公共汽车 无轨电车 有轨电车 轻轨交通 地下铁道 小公共汽车 出租汽车 客轮渡 轨道缆车 索道缆车
BRT(Bus Rapid Transit)
快速公交(大运量快 速公共汽车运营系统)
.
8
不同公共交通方式的单向客运能力
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
乘客停车与换乘,以缩短乘客出行时间,扩大乘客活动可
达范围。
.
19
2、公共交通线路网规划的主要技术指标
1)、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 2)、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
3)、公共交通线路非直线系数 4)、乘客平均换乘系数或换乘率 5)公交线路网站点覆盖率
.
方案设计
城市交通模式选择, 重大交通项目规划
交通结构选择,主要项 目与方案设计
局部调整, 详细 的方案设计与实 施计划
方案评价
以社会、经济、环境 综合影响评价为主
系统评价和社会经济评 价
.
系统内部,技术 经济评价
13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主体是常规 地面公共汽车交通,它是我国城市客 运交通中社会成本最低、综合效益最 好的交通工具,为城市的中低收入居 民提供了低价格出行机会。
(2)市区线路、郊区线路和对外交通线路应紧密衔接,并 协调各线路网的集疏能力。
(3)要考虑公交发展历史和线路的延续性,兼顾、利用已 有线路,综合协调新老线路之间的关系。
(4)公交线网应对城市用地的发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与 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与城市用地规划范围内主要客流的 流向一致。
(5)各主要客流集散点之间应有直接的公共交通线路相连;
•特大城市: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
不超过5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
的比重达到30%以上。
•大中城市: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
不超过3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
的比重在20%以上。
.
10
不同城市规模公交发展模式
城市规模(万人)
>200
大 100~200
50~100
称。包括定时定线行驶的公共汽车、无轨
电车、有轨电车、中运量和大运量的快速
轨道交通以及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
轮渡、轨道缆车、索道缆车等交通工具及
其配套设施。
.
3
城市公共交通的性质、地位
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 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 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 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0~5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最大出行时 耗(min)
60
50
40
主要公共交通方式
大、中运量快速公共交通、公共汽 车、电车 中运量快速公共交通、公共汽车、 电车
公共汽车、电车
35
公共汽车
25
公共汽车
.
11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总体框架:
规划目标分析 规划主体内容设计 规划检验
交通调查 综合分析 方案设计 方案评价
公交出行不便地区诊断
钟阜地区 中保村地区 南湖地区
21
23
20
22
6
19
5 7 3 25
31
8 11
2
9
10
14 16 1
4
15
18 17
24 26
30
12
27
13
29
28
主动式公交 规划模式
苜蓿圆地区
门东、门西地区
.
23
公交线路重复系数
公交线路重复系数:是指公共交通营业线路总长 度与线路网长度(即有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 总长度)之比值
规划实施
.
12
规划主体内容设计
表7-2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不同规划期的侧重内容
阶段
远期规划
中期规划
近期规划
交通调查
社会环境系统广泛的、 土地利用-交通系统
重点性调查
较为全面的调查
公共交通系统内 较细致的调查
综合分析
预测分析, 考虑系统 外部平衡
预测分析和现状分析结 合,系统内、外部平衡 兼顾.
现状分析,考虑 系统内部平衡
.
14
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线网 •场站 •车辆
共同决定公交 服务的水平与 效率
(一)、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
16
公交网络
.
17
1、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布局原则 2、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技术指标 3、公交线网规划的基本步骤 4、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工作流程
.
18
1、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布局原则
(1)综合规划,贯彻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的思想,体现合 理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GB50220-95)
公共交通方式
运送速度 发车频率
单向客运能力
(公里/小时) (车次/小时) (万人次/小时)
公共汽车
16-25
60-90
0.8-1.2
无轨电车 有轨电车
15-20 14-18
50-60 40-60
0.8-1.0 1.0-1.5
中运量快速 轨道交通
20-35
40-60
1.5-3.0
第七章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一、 概述(城市公共交通定义、性质、地位) 二、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任务与总体框架 三、 城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
1
一、 概述
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性质、地位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作用
.
2
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
城市公共交通是在城市行政辖区内供公众
使用的经济方便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
大运量快速 轨道交通
30-40
20-30
.
3.0-6.0
9
城市公交发展目标
根据建设部(建城[2004]38号)文件《关于优先发展城市 公共交通的意见》:我国城市近期公交发展的目标是:公
共汽电车平均运营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 率达到90%以上。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 建成区大于50%,中心城区大于70%。
.
4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作用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必须充分发挥规划 调控作用。
“公交优先”的关键要素:
土地、资金、税费、路权
.
5
二、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目标任务与 总体框架
.
6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任务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 布局和道路网规划, 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 城市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换乘枢纽 和场站设施用地等, 并应使公共交通客运能力满 足客流高峰的需求。
20
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
网密度 公交线网密度系指有公交服务的每平方公里的城市
用地面积上,有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长度, 即
有公交线路经过的道路 中心线总长度
公交纯线网密度
有公交服务的城市用地 总面积
.
21
《规范》要求:市中心达到3-4km/km2;
城市边缘达到. 2-2.5km/km2.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