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齿轮范成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三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及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实验三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及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实验三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及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测定与分析一、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渐开线齿轮的轮廓曲线具体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及其避免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齿形和尺寸的异同点。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1、齿轮范成仪(每人一台),绘图纸一张,透明纸一张。

2、铅笔、圆规、三角尺等(自备)。

三)、实验原理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轮齿条)互相啮合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

加工时,其中一轮为刀具,另一轮为轮坯。

刀具与轮坯在机床链作用下一方面作定传动比传动,完全和一对真正的齿轮互相啮合传动一样。

另一方面作径向进给运动并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这样切出的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

若用渐开线作为刀具的齿廓,可以证明其所包络出来的齿廓也是渐开线。

现在用齿条渐开线(基因半径为无限大时渐开线为一倾斜直线)齿廓加工齿轮,那么刀具刀刃在各个位置的包络线就是渐开线,即加工出的齿廓为渐开线齿廓.因为在实际加工时,我们看不清刀刃形成包络轮齿的过程,所以通过齿轮范成仪来表现这一过程,用铅笔将刀具刀刃的各个位置描绘在轮坯纸上,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轮齿范成的过程。

在形成过程中,为了能形成被加工齿轮的径向间隙,刀具的齿顶高应加高。

即:h a=(h a*+c*)m,如图3-l所示。

四)、齿轮范成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简介:范成仪构造如图3—2所示,由机座、扇形盘、旋纽、齿条刀、溜板、螺钉等组成。

机座上有二孔,扇形盘2可绕轴心转动,齿条刀安装在溜板上,当移动溜板时借助于齿轮齿条的传动迫使轮坯(扇形盘)上的分度圆与溜板上的齿条中线作纯滚动.齿条中线与分度圆上刻有数字,移动溜板时,可以看到它们一一对应,即表示齿轮分度圆在齿条中线上作无滑动滚动.松开螺钉可改变齿条刀具相对于轮坯中心的距离,因此齿条刀可固定在相对扇形盘的任一位置,如把齿条中线安装在扇形盘的分度圆相切的位置上,则可绘出标准齿轮的齿廓;当齿条中线安装在扇形盘的分度圆切线有一段距离时,(其移距值xm可在溜板两侧的刻度上直接读出),则可按变位值的大小和方向绘出各种正、负变位齿轮的齿廓。

齿轮范成实验

齿轮范成实验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
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廓的切齿原理,观察齿廓的渐开线曲线的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和原因及用变位来避免发生根切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齿轮范成仪
2.自备:¢200㎜圆形绘图纸一张(圆心要标记清楚);
第二组
分度圆直径d
齿顶圆直径d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齿根圆直径df
基圆直径db
是否发生根切
2、附齿廓范成图
五.教师评语
实验成绩: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3.HB铅笔、橡皮、圆规(带延伸杆)、三角尺、剪刀、计算器。
三.实验内容
1、利用范成仪完成切制m=20mm、z=8的标准渐开线齿廓。2、利用范成仪完成切制m=8mm、z=20的渐开线齿廓。
4.实验结果及分析
1、齿轮几何参数计算及测量
第一组: , , , ,
第二组: , , , ,
项目
公式
计算结果
第一组

实验三 齿轮范成加工实验

实验三 齿轮范成加工实验

实验三齿轮范成加工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廓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的形成过程;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设备和工具1、齿轮范成仪;2、绘图纸两张(自备)尺寸:350*280(mm)、220*220(mm),并按实验步骤1,在实验前预先剪制成图2所示形状;3、三角板、铅笔(自备)。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齿条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是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

加工时齿条为刀具,另一齿轮为轮坯,它们按固定的速比传动,完全和一对真实的齿轮齿条互相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还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

这样制成的齿轮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轮坯上留下的各位置的包络线。

若用斜直线作为刀具齿廓,则其包络线必为渐开线。

由于在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在各个位置形成包络线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实现轮坯与刀具间的传动,并用铅笔将刀刃的各个位置记录在轮坯纸上,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范成加工的过程。

范成仪所用的刀具模型为齿条插刀,仪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齿轮范成仪圆盘5绕固定轴心转动,其中半圆4或圆盘5为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用啮合拉紧手柄控制分度圆4或分度圆5使其与啮合溜板压紧。

当啮合溜板在机架上沿水平方向移动时,靠摩擦力带动圆盘5绕固定轴心转动。

在啮合溜板(也叫纵拖板)上装有另一带刀具2的变位溜板3(即横拖板),转动变位调节旋钮13可使其相对于啮合溜板沿垂直方向移动,从而可调节刀具中线至轮坯中心的距离。

齿条刀具的参数为:压力角:α=20º 模 数:m=18mm齿顶高系数:1*=a h径向间隙系数:25.0*=c 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半径:mm r 1534= (17183062===m r z ) mm r 815= (9181622===m r z ) 四、实验步骤1、 根据给定的刀具参数α、m 、*a h 、*c 和被加工齿轮的齿数(已由代表两个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半径的齿轮范成仪圆盘半径4r 和5r 所规定),计算两个被加工的标准齿轮的基圆、齿根圆及齿顶圆的半径b r 、f r 和a r 的值。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小齿轮旋转一周,大齿轮转动一圈,就是齿轮范成原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一现象无处不在。

那么,齿轮范成原理究竟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齿轮是常见的。

最早的齿轮是用来代替牛马进行运输的。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各种机械、仪器、设备等都需要用到齿轮。

最早的时候,人们使用的是比较简单、粗糙的直齿锥齿轮;后来人们发现用直齿圆柱齿轮也能代替直齿圆柱齿轮,而且还能使它转动起来。

但是由于直齿圆柱齿轮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误差,所以齿廓不够光滑,导致了它不能正常地传递动力;后来人们又发明了齿形比较复杂、加工精度比较高的渐开线圆柱齿轮。

这样就可以解决直齿锥齿廓不光滑等问题,使直齿圆柱齿轮具有很高的传动精度和传递扭矩能力。

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渐开线圆柱齿轮也已经不能完全代替直齿圆柱齿轮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精度和可靠性,人们又发明了一种新的传动方式——范成传动。

—— 1 —1 —。

实验三齿轮范成法实验

实验三齿轮范成法实验

实验三齿轮范成原理实验在工程中,齿轮齿廓的制造方法很多,但其中以用范成法(亦称展成法)制造最为普遍。

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齿廓的形成过程加以研究。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渐开线部分及过渡曲线部分的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在制造过程中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现象的方法——变位法,并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各部分尺寸的异同点。

二、实验的原理和方法:1.基本原理: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条与齿轮啮合原理来加工齿轮的一种方法。

常见有滚齿(刀具为齿轮滚刀)法,插齿法(刀具为齿轮插刀,齿条插刀)。

我们这里只讨论齿条形刀具。

齿轮滚刀在绕其轴线自转时,其轴向剖面相当于一个沿轴线平移的齿条(见图2-1)。

滚刀范成加工齿轮是强制性地保证刀具和轮坯之间按齿条与齿轮啮合运动关系来保证齿形的准确和分度均匀。

同时再辅以切削及走刀等运动。

这样对于同一把刀具就能加工出同一模数m和压力角α的不同齿数z的齿轮。

齿条型刀具与传动用的齿条在齿形上的差别仅在于:刀具在其中线以上的高度为,比齿条高出了c*m,这部分的齿廓曲线是某种圆角部分,(图2-2)此圆角部分所范成出连接渐开线与齿根圆的某种过渡曲线,使被切齿轮在啮合传动时具有径向间隙。

由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的特点可知:用齿条型刀具加工齿轮时,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始终等于节圆,而刀具上与之相切并作纯滚动的直线为节线。

齿轮范成加工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a)运动条件:为了保证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始终等于节圆)与刀具的相切作纯滚动,一定要满足下列关系:。

b)刀具与轮坯的相对位置:加工标准齿轮时,必须以刀具的中线作为节线,使轮坯的分度圆与刀具中线相切作纯滚动,加工正(负)变位齿轮时,刀具的中线相对于轮坯中心外移(内移)一个xm使轮坯的分度圆与齿条刀具上另一条与中线平行的直线(节线)相切作纯滚动。

图2-3为一齿条刀具范成齿轮的过程,轮坯以ω回转,而齿条刀具以移动,通过机床运动链使,且轮坯分度圆与刀具节线相切,图中所示的是齿条插刀在对滚过程中在轮坯上切出的刀刃痕迹,这些刀刃痕迹的包络线即为被加工齿轮的渐开线齿廓曲线。

机械设计实验齿轮范成法实验

机械设计实验齿轮范成法实验

3
2
一.实验目的
利用一对齿廓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
1、特点:刀刃包络线=齿槽形状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与工具
大圆盘 2.横拖板 3.底座 4.齿条形刀具 5.压板
齿轮范成仪。
大圆盘 2.横拖板 3.底座 4.齿条形刀具 5.压板
6、观察所加工的标准齿轮的根切现象;观察刀具的齿顶线是否超过了极限啮合点N;观察和体会渐开线的形成过程和根切的形成过程。
7、加工变位齿轮:重新调整刀具位置(对刀),将刀具离开轮坯分度圆移动一段距离(mxmin),然后按上述方法加工变位齿轮。
加工标准齿轮
加工负变位齿轮
齿坯图尺寸的计算。 附上齿廓加工图。
拧下范成仪大圆盘上的圆形压板5,将轮坯纸样安装在大圆盘上,压上圆形压板,完成轮坯的装夹过程。
5、将齿条刀具与轮坯对滚并横向移动到一端极限位置(以保证刀具横拖板底部齿条与大圆盘底部的齿轮不脱开为限),然后向另一端走刀(横向移动刀具),每次移动距离不要太大(每次移动3-4mm),以免渐开线不圆滑;每移动一次,用铅笔描下刀具的位置(注意:应把压着纸的刀具齿廓完全描下,不要漏描;否则渐开线不完全);直至刀具拖板走到另一端不能再走为止(应保证画出2个完整齿的渐开线齿廓)。
实验报告:
2、绘图纸(260X250)、圆规、三角板、铅笔、铅笔刀、橡皮等绘图工具。
d
db
φ65
φ30
根据被加工齿轮的参数制作标准齿轮轮坯(x=0)和变位齿轮轮坯(x=xmin),将两种轮坯各画一半组成一个整圆轮坯图;并在图中画出各自的基圆、分度圆、齿根圆及齿顶圆;沿两个齿顶圆剪掉多余的纸,形成轮坯纸样。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引言: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齿轮传动具有传递力矩平稳、效率高、传动比可调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齿轮的范成原理,深入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齿轮的范成原理,并通过实验观察齿轮传动的工作过程,探究齿轮传动的特性。

二、实验器材与原理1. 实验器材:- 齿轮传动装置:包括齿轮轴、齿轮、传动带等。

- 动力源:如电动机或手摇装置。

- 轴承:用于支撑齿轮轴。

- 测力计:用于测量传动带的张力。

2. 实验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

齿轮传动的范成原理是指齿轮的齿数比和模数之间的关系。

在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齿数比应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保证齿轮传动的正常工作。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 将齿轮传动装置安装在实验台上,确保齿轮轴与轴承的配合精度。

- 连接动力源,使齿轮传动装置开始运转。

- 通过测力计测量传动带的张力,并记录数据。

2.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齿轮传动装置在正常运转时,齿轮之间的啮合要平稳,不应出现卡滞或跳齿现象。

- 传动带的张力会随着齿轮传动的工作而变化,传动带的张力越大,传动效果越好。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齿轮的范成原理,并对齿轮传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齿轮的齿数比对传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齿轮的齿数比符合范成原理时,传动效率较高,传动过程平稳;反之,如果齿轮的齿数比不合理,传动效果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齿轮传动的故障。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传动带的张力会随着齿轮传动的工作而变化。

传动带的张力越大,传动效果越好,但过大的张力也会增加传动带的磨损和能量损耗。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传动带的张力,以达到最佳的传动效果。

齿轮范成实验

齿轮范成实验

实验三齿轮范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渐开线及过渡曲线的形成过程;2.熟悉渐开线齿廓的基本特征,掌握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基本尺寸的计算;3.了解渐开线齿轮齿廓的根切现象和用变位法避免根切的方法;4.分析比较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齿形的异同。

二、实验量仪说明1 . CFY-C型齿轮范成仪。

齿轮范成仪结构如图2-12所示,圆盘6代表被切削加工的齿轮毛坯,平放在底座5上,代表齿条刀具的齿条1的模数m=20mm ( 10 ) ;z=10,(20),压力角=20°,通过螺钉安装在基座上。

齿条刀具的齿根高和齿顶高均为1.25mm,齿顶上端0.25m处不是直线,而是圆弧,用于加工齿轮齿根部分的过渡曲线。

毛坯3面上的齿轮4与范成仪滑板齿2啮合,保证了毛坯的分度圆沿着齿条刀具的分度线作无滑动的纯滚动。

2、铅笔、橡皮、剪刀、圆规、三角尺、绘图纸(学生自备)图2-12 CFY_C型齿轮范成仪1-齿条刀具; 2- 滑板齿; 3- 齿轮坯; 4- 齿轮;5-底座;6--圆盘;7-压紧螺母;8--小轴;9-螺母-对渐开线齿轮(或齿轮和齿条)啮合传动时,两轮的齿廓曲线互为包络线(齿轮啮合原理)。

范成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加工齿轮的。

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一个轮为齿条的刀具,另一轮为待加工齿轮的轮坯。

刀具与轮坯都安装在机床.上,在机床传动链的作用下,刀具与轮坯按作定传动比作回转运动,同时,刀具还一-边作径向进给运动(直至全齿高),另一边沿轮坯的轴线作切削运动,这样刀具的刀刃就可切削出待加工齿轮的齿廓。

由于在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包络出齿廓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实验来表现这一过程。

在实验中所用的齿轮范成仪相当于用齿条刀具加工齿轮的机床,待加工齿轮的纸坯与刀具模型都安装在范成仪上,由范成仪来保证刀具与轮坯的对滚运动(待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线速度与刀具的移动速度相等)。

对于在对滚中的刀具与轮坯的各个对应位置,依次用铅笔在纸上描绘出刀具的刀刃廓线,每次所描下的刀刃廓线相当于齿坯在该位置被刀刃所切去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齿轮范成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实验日期:成绩:
二、齿轮几何参数的计算
注:结果比较栏中,尺寸比标准齿轮大的填入“+”号;小的则填入“-”号,同样大小的填入“0”号。

一、范成齿廓图一张
齿廓图上要求至少有两个以上完整的轮齿齿廓曲线。

四、思考题
1、齿条刀具齿顶高和齿根高为什么都等于(ha*+c*)m?
2、用齿条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刀具和轮坯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有何要求?
3、通过实验说明你所观察到的根切现象的特点怎样?是由于何原因引起的?避免根切方法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