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人文环境1

合集下载

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版原版

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版原版

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电子版原版第一章地理绪论第一节地理与地理学- 地理的概念- 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地理学习的途径与方法- 地理学习的途径- 地理学习的方法- 地理学习的评价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一节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认识- 地图的类型与使用- 经纬网的应用第二节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气温与降水- 气候类型的分布第三节地形与地貌- 地形的分类- 地貌的形成-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节河流与湖泊- 河流的形成与特点- 湖泊的类型与分布- 河流湖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章人文环境第一节人口与城市- 人口的增长与迁移- 人口的分布与特点- 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类型与分布- 工业的类型与分布- 农业与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节交通与通信- 交通的类型与分布- 通信的方式与特点- 交通通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四节商业与旅游- 商业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的资源与开发- 商业与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四章区域地理第一节北方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区域发展问题与对策第二节南方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区域发展问题与对策第三节西北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区域发展问题与对策第四节青藏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区域发展问题与对策第五章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一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的类型与特点-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第二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青少年与可持续发展附录-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与总结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内容请以教材为准。

七年级地理《亚洲的人文环境》教案

七年级地理《亚洲的人文环境》教案

七年级地理《亚洲的人文环境》教案第一章:亚洲的人口与环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与环境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亚洲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如人口密度、资源利用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地图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通过亚洲地图和人口数据引入人口与环境的话题。

讲解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数量和分布特点。

探讨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密度、资源利用等问题。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分享各自的观点。

总结:总结亚洲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亚洲人口分布图,并写一篇关于亚洲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短文。

第二章:亚洲的宗教与文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宗教类型、分布特点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亚洲的主要宗教类型,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宗教的分布特点,如集中地区、传播途径等。

宗教对亚洲文化的影响,如艺术、建筑、生活方式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地图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通过亚洲地图和宗教数据引入宗教与文化的话题。

讲解亚洲宗教类型:介绍亚洲的主要宗教类型及其特点。

分析宗教分布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亚洲宗教的分布情况。

探讨宗教对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宗教对亚洲文化的影响。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宗教对亚洲文化的影响,分享各自的观点。

总结:总结亚洲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强调宗教对文化的影响。

2.5 作业布置让学生调查本地区的宗教信仰,并写一篇关于宗教对亚洲文化影响的短文。

第三章:亚洲的语言与文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亚洲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特点,认识亚洲的文字体系。

3.2 教学内容亚洲的主要语言类型,如汉语、阿拉伯语、印地语等。

语言的分布特点,如使用人数、集中地区等。

亚洲的文字体系,如汉字、阿拉伯文、印度文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地图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人文环境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人文环境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人文环境教学目标1.了解人文环境的含义和构成要素;2.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特点;3.掌握人文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4.学会利用地图等工具分析人文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人文环境的构成要素;2.不同地区人文环境的特点;3.人文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内容人文环境的含义和构成要素1.什么是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人文环境由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人口三个方面构成。

2.人文环境的构成要素–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土地利用等自然条件。

–历史文化:包括历史文化遗存、宗教信仰、科技水平等文化因素。

–人口: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结构等人口因素。

不同地区人文环境的特点1.北京市–自然环境: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地形平坦、河流众多。

–历史文化: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如紫禁城、长城等。

–人口:北京市人口约2150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2.广东省–自然环境:气候温暖、湿度大、地势低平。

–历史文化:广东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元的文化遗产,如广府民居、古驿道等。

–人口:广东省人口约1亿,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

人文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1.人文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影响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2.人类社会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建设城市、工厂、交通等设施;–破坏自然环境;–传播文化、习俗等。

利用地图等工具分析人文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分析某个城市或地区的人文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地图等工具了解该城市或地区的人文环境;–分析该城市或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人文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

教学途径1.讲解;2.图片、图表;3.地图等工具。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两个课时。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文环境的含义和构成要素,以及不同地区人文环境的特点。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人地关系

一、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 黑格尔 拉采儿 森普尔 亨丁顿 二、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培根 叔本华
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 特征, 特征,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贬低和忽视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的重要影响, 的重要影响,过分夸大人的能动作用
三、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白兰士 白吕纳
R: S人+S地=S :
V人+V地=V
人口增长
人口素质 政策
畜牧业盲目发展 气候 土壤 水源 植物生长不良
粮食与饲料不足 滥伐、滥垦、滥牧、滥撬 森林消失 草场退化 荒漠化
西北内陆地区人地矛盾示意图
四、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一)现代经济条件及特征:P25-28 现代经济条件及特征: 25经济条件: ⒈经济条件:⑴经济关系国际化 ⑵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竞争 ⑶经济因素的集中度在提高 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 ⒉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 ⑴人地关系的网络化 ⑵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 ⑶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 ⑷全球的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提高 ⑸区位因素有静态转变为动态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1.崇拜自然 采集狩猎社会 崇拜自然—采集狩猎社会 崇拜自然
阶 时 段 崇拜自然
期 采猎文明(一万年前)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原始技术—石器、木 器
生产力水平 主要技术
主要环境问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 题 食物短缺 人地关系思 想 系统识别 恐惧和依赖 无结构系统
㈡人类生活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人类生活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⒈不同的环境中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 ⒉不同的环境对人类生理特征产生影响 ⒊不同的环境对人类心理和精神也有着一 定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五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五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五篇知识的蓝海在等你去遨游,梦想的旗帜在向你招手,智慧的大门在等你去开启,人生的宝藏在等你去发掘。

愿你一如既往,努力学习,天天进步!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五篇。

【篇一:人文环境】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xx年),亚洲有6个。

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

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极洲外);人口增长率的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2、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3、亚洲民族十分复杂,大大小小有1000个,其中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黄河-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古巴比伦文明。

共同特点是适宜的温带和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注:两河流域古代气候条件好)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的不同。

4、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发达国家较少,如日本。

【篇二:东南亚】1、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东南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的内陆国是老挝。

注意与中国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产地。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的棕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的椰子生产国,菲律1宾是世界上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文环境》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文环境》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从而引出人文环境的主题。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风格各异?”“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 人口分布:介绍世界人口分布的概况,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如气候、地形、经济发展等。结合地图和数据,让学生了解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人文环境知识的理解。
3.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组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文环境的特点,提高实践能力。
2. 撰写一篇关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小论文,不少于600字。
3. 开展社会调查,了解身边的人,激发学生兴趣
本教学案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活化、情境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民居建筑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在教学结束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此外,我还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教学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通过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在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人文地理七年级上自然环境课堂笔记

人文地理七年级上自然环境课堂笔记

人文地理七年级上自然环境课堂笔记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环境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节课将带你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探讨其构成要素以及如何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

二、自然环境构成1. 地质环境:包括岩石、矿物、土壤、水体和大气等,是地球表面物质和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气候环境:包括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3. 生物环境: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地理要素对人类的影响1. 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气候影响农业生产、水资源分布、疾病传播等。

2. 地形对人类的影响:地形影响交通、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

3.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至关重要。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保护的意义:保护自然环境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确保代际间的公平。

3. 环保行动建议: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出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五、案例分析1. 气候变化对澳大利亚的影响:澳大利亚面临干旱加剧、洪水频发等问题,对农业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2. 土地退化对非洲的影响:非洲一些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土地退化,影响农业生产。

3. 环境污染对城市的影响:城市环境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居民健康。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环境。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介绍了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探讨了地理要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了解了如何采取行动保护我们的环境。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七、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回家后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分享你的经验和想法。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本文将介绍最新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共分为地球环境、区域地理、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四个方面。

每个方面将会讲解其所包含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一、地球环境地球环境是地理学的基础,理解地球环境是学好地理最基本的前提。

地球环境主要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方面,下面分别讲述:1. 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构造主要由地核、地幔、地壳和海洋、大气等地貌构成。

其中地壳和大气是人类所生活的地球物理环境的主要环节,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并不是完全的球形,其为一种扁球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造成地球形状不均匀的主要因素。

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

自转是地球本身围绕自身轴心的旋转,公转则是指地球在围绕太阳的轨道上运动。

二、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地球表面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特点和彼此之间的联系。

下面分别讲述:1. 中国地貌中国地貌特点包括高原、山地、盆地、平原四大地貌类型。

我国地貌的总体特点是高原居多,而平原区域则是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密集的区域。

2. 亚洲国家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包括了中国、印度、俄罗斯、日本等众多的国家。

三、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地球上自然界提供的一切可利用的物质和空间资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下面分别讲述:1. 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包括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2.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重要的工业和农业生产物质基础,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燃料及能源矿产。

四、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文化交流、政治互动等因素之间的综合制约和相互作用。

下面分别讲述:1. 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代表了人类历史、文化、科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具有特殊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嗪主要是针对A.抑郁B.兴奋躁动、幻觉妄想、思维障碍C.衰弱无力、精神萎靡D.情感淡漠、精神衰退E.记忆力减退、智能障碍 患者,女,胃癌手术前需插导尿管,患者有顾虑不配合,护士应()A.解释插管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B.术前时间紧张,强行插入C.与医生联系,叫医生处理D.不置屏风遮挡,不解释插管目的E.不请同室患者离开后再插管 关于短阵猝发性起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S1S1刺激方法B.可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C.连续刺激10~20次D.起搏频率比自身心率快10次/分E.可用于终止心房扑动 肾功能的重要生理意义是A.排泄代谢终产物B.调节水、盐代谢C.维持酸碱平衡D.产生生物活性物质E.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下列哪项不是八纲的内容A.阴阳B.气血C.表里D.寒热E.虚实 决策的前提是A.调查研究B.确立问题C.确定目标D.拟订方案E.组织协商 调整咬合的目的如下,除外。A.清除创伤,增加牙齿承受的咀嚼力B.使损伤的牙周组织得以恢复C.尽量将侧向力转为垂直向力D.使力重新分配E.使牙周支持力平衡 关于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价格预期往往会引起供给数量的变化B.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数量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数量会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价格和其供给数量的变动呈正 催化剂架桥 [单选,共用题干题]女,60岁,绝经8年,腹胀伴消瘦1个月。体检全腹部膨隆。妇检:发现后穹隆触及结节,子宫附件触诊不满意。盆腔B超见大量腹腔积液,右附件区12cm×10cm×8cm实性包块,边界不规则合适的进一步确诊手段为。A.立即剖腹探查B.腹腔穿刺细胞学检查,后再次妇检C.放疗D. 船型尺度包括。Ⅰ.最大尺度;Ⅱ.登记尺度;Ⅲ.垂线间长;Ⅳ.型深;Ⅴ.型宽;Ⅵ.型吃水;Ⅶ.干舷。A.Ⅱ,Ⅲ,Ⅵ,ⅦB.Ⅰ,Ⅱ,Ⅲ,ⅤC.Ⅲ,Ⅳ,Ⅴ,ⅥD.Ⅳ,Ⅴ,Ⅵ,Ⅶ 最常见的先心病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瓣狭窄E.法洛四联症 患者,男性,35岁,营业员。癫痫史10年。在工作时突然跌倒在地,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抽搐发作。旁观者给予下列哪项处理措施是错误的A.用力按住其手足,阻止抽搐发作B.用缠以纱布的压舌板塞入其一侧上、下门齿之间C.使患者头偏向一侧D.解松患者的衣领及裤带,以利呼吸E.在患者背后 钢材的预处理主要内容包括表面处理、软化处理和处理。A、质量B、数量C、整形D、分量 羊膜腔穿刺一般不得超过几次A.1B.2C.3D.4E.5 与数字出版产业相对应,国外常用这一概念。A.数字内容产业B.信息产业C.数字知识产业D.网络文学产业 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除人为因素外,还有等。A.气候B.材料C.施工机械D.施工方法E.施工环境 信息(Information)的定义 1LpH=6和1LpH=8的盐水溶液混合后其溶液的[H+]等于。A、10-7B、10-6C、10-8D、10-7.5 关节结核的早期X线主要表现是A.以骨质破坏为主B.以骨质增生为主C.骨质增生与破坏并存D.局限性脱钙E.关节间隙消失 阅读以下关于数据库审计建设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3。当前许多国家对数据库应用系统提出了明确的审计要求,要求数据库应用系统的DBA为财政、商业和卫生保健数据库保留审计跟踪信息,美国政府甚至要求保证长达7年的审计跟踪信息在线。一般在数据库中只是插入审计跟踪信息。审 在整个反射弧中,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元C.反射中枢中的突触D.传出神经元E.效应器 防止雷电的措施有哪几种方法? 目前,我国应用的死亡标准是。A.心肺死亡B.脑死亡C.心肺与脑死亡D.深度昏迷E.呼吸停止标准 单台高压电容器应设置专用熔断器作为电容器内部故障保护,熔丝额定电流宜为电容器额定电流的倍。A.1~1.5B.1.5~2C.1.2~1.5D.1.3~1.8 室间隔厚度约为A.6mmB.8mmC.10mmD.12mmE.14mm 慢性肾盂肾炎治疗应用哪种方法A.联合应用抗生素并去除易感因素B.对症治疗无需用药抗菌C.给予一种抗菌药物D.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E.一旦出现症状无需用药抗菌 C125压缩机正常停车时,自动启动。 确定某种传染病隔离期的根据是A.病程的长短B.潜伏期的长短C.前驱期的长短D.传染期的长短E.病情严重程度 斜嵴是由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远中颊尖三角嵴相连而构成B.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近中舌尖三角嵴相连而构成C.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与远中颊尖三角嵴相连而构成D.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与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而构成E.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而构成 下列情况哪项不是桩冠修复的禁忌证.A.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2以上B.牙槽骨以下的斜形根折,伴断牙牙根松动C.深覆、咬合紧,牙根长度不足,无法获得足够的固位形、抗力形者D.畸形牙直接牙体预备固位形不良者E.根管壁有侧穿,且伴有根、骨吸收和根管内感染者 气管、支气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不包括()A.咳嗽B.吞咽困难C.喘鸣D.呼吸困难E.呕吐 进行维生素C负荷试验时,一次口服维生素C后收集几小时的尿液A.2小时B.3小时C.4小时D.5小时E.8小时 [单选,案例分析题]一急性心梗患者,突然晕厥,心电图为室速160次/分,查血压为80/60nmmHg,脉搏触不清,心音弱,无杂音。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室速伴急性左心衰B.室速伴心源性休克C.室速演化为室颤D.急性心梗合并室速E.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 肺痈恢复期的治法是A.养阴清肺B.清肺化痰C.养阴补肺D.排脓解毒E.益气养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