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与致命性胸痛的早期识别

合集下载

胸痛患者分诊流程

胸痛患者分诊流程

胸痛的分诊流程
修订时间2016-06
胸痛是指颈与胸廓下缘之间疼痛,疼痛性质可呈多种,是一种主观感受。

胸痛是由炎症、外伤、肿瘤或其他理化因素造成的组织损失,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和迷走神经支配的气管、支气管、心脏及主动脉的神经末梢,均可引起胸痛。

1、问诊要点:胸痛的部位、放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
伴随症状;有无外伤史。

2、分诊思路:
(1)危急指征:面色苍白、出汗、发绀、呼吸困难及生命体征异常,不论何种病因、均属于危急状态,应平车送入抢救
室。

(2)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如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

张力性气胸、心脏填塞、大量心包积液,病情
属于Ⅰ、Ⅱ级病人,应送抢救室。

3、所有胸痛患者须在10分钟内进行心电图检查,由医生进行初步
诊断,排除致命性胸痛(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肺栓塞等)后可按Ⅲ级病情候诊。

参考资料:刘玉峰、李玉兰等,急性科护士工作手册,军事医
学科出版社。

1。

快速识别高危胸痛病人

快速识别高危胸痛病人

快速识别高危胸痛病人胸痛在内科急症中较为常见,其疼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和病变的部位与轻重相一致。

一系列心脏的与心外的情况均可以导致胸痛或胸部不适,其中心源性胸痛大约占45%。

起源于浅表或局部的轻微损害容易诊治,但由于内脏或躯干病变所致者病变往往比较隐蔽,给诊断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在基层医院或临床急诊工作中,首诊医师的任务是尽快将那些具有生命威胁的胸痛甄别出来,使其得到与时救治。

威胁生命的胸痛快速处理环节临床上威胁生命的胸痛往往是心脏、肺和大血管病变所引起的疼痛,比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气胸、血胸等。

这些均属于应该进入医院快通道(绿色通道)处理的胸痛疾病。

急性胸痛病人的快通道有5条:1.病人反应:立即就诊?在家等待?2.社区医师(全科医师):快速识别、诊断和紧急救治,呼叫“120”转运高危病人。

3.救护中心:快速反应、快速调遣能力,对高危胸痛病人实施优先救治。

4.救护车:快到、快识别、快处理、快送。

5.医院绿色通道畅通程度:比如,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人,要求从急诊室大门至静脉栓开始的时间(Door-to Needle time)小于30分钟,A-MI病人从急诊室大门至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球囊到位时间(Door-to-Balloon time)小于90分钟。

目前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医生的诊治水平和方法差别甚大,差距多是发生在延误有效治疗方面。

高危胸痛人群紧急求治意识淡薄,发病后拖延就诊者不在少数。

救护系统反应迟缓,医疗救护水平也有待提高。

病情稳定后的后续和康复治疗属于随意状态,致残率、复发率和总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负担。

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宣教、普与疾病知识、提高自救意识,对社区医生进行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急抢救和心肺复苏的水平,是降低高危胸痛病人总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急性胸痛病人处理和筛选流程社区医生接诊了急性痛病人后应该如何处理呢?如何筛选高危胸痛病人呢?原则上讲,任何原因的胸痛只要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面色苍白、出汗、皮肤冷),都应进入快通道。

胸痛的鉴别诊断和分级

胸痛的鉴别诊断和分级

针刺样
2(2%)
7(18%) 15(24%)
不典型
7(8%)
4(12%) 10(16%)
高危 中危 低危
42(50%)
15(40%) 20(32%)
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 有 高危 中危 低危 χ2 P 71 35 70 8.05 0.003 无 19 5 3 有 41
高血压 无 49
陈旧心梗 有 71 27 73 3.42 0.06 无 19 12 1
心肌坏死标记物
意 义


早期确诊AMI
在非典型症状的患者中发现可能的AMI
早期进行危险分层
快速排除AMI CK-MB 升高2倍以上鉴别Q波AMI与其他ACS TNI、TNT的心肌特异性、诊断意义、预后意义
心肌标记物升高及持续时间
标记物
肌红蛋白 cTnI cTnT MB-CK LDH
持续ST 段抬高 STEMI CK-MB 大于正常上限 的2 倍 胸痛<12h 胸痛>12h
ST 段不抬高
CK-MB 不大于正常上限 的2 倍
直接PTCA 或者溶栓
抗栓治疗
TnT(TnI)升高
TnT(TnI)不升高
冠状动脉造影
NSTEMI
UAP
选择性PTCA或者 CABG
LMWH GPIIb/IIIa拮抗剂
静息性疼痛,目前有所恢复 新发生疼痛 渐近性疼痛 ECG缺血表现但与疼痛无关 IV A 稳定型心绞痛:低危 需具备下列所有项
稳定性疼痛在2周以上,或劳力性疼痛阈值仅轻微改变 心电图正常,与以往心电图无变化或仅有非特异变化 心肌标志物阴性
IV

B
可能非心肌缺血:低危

基层医院如何快速鉴别致命性胸痛

基层医院如何快速鉴别致命性胸痛

基层医院如何快速鉴别致命性胸痛摘要】急性胸痛是患者急诊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这三种致命性胸痛,其临床症状相似,如不能及时诊断及治疗,死亡率显著增高。

因此,研究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否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将直接影响其治疗和预后。

【关键词】胸痛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多排CT【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24-021.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1.1 急性肺栓塞患者可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下肢制动或外科手术史;晕厥是肺栓塞的一个极为罕见但非常重要的表现,症状发生率11%-19%,它反映了血流动力学储备的严重程度[1]。

其他病史及临床表现对上诉三种疾病无确诊意义,需要注意的体征是血压、心率,新出现的血管杂音以及肺部体征。

2.血清标志物检查2.1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在血液中4-6小时升高,但特异性、敏感性差。

肌红蛋白可更早检测到,但特异性更低,确诊价值有限。

肌钙蛋白(TnI/T)特异性、敏感性好,但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导致的心肌损害也可出现肌钙蛋白水平增高。

D-二聚体测定,敏感度达92%,但特异度只有40%左右,因此测定的价值主要是排除,在高度敏感的含量测定中阴性结果可排除低或中等概率的肺动脉栓塞。

2.2 新型的诊断主动脉夹层标志物:1)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主动脉夹层发生最初几小时明显升高,持续24小时;2)可溶性弹性蛋白片段,特点是持续72小时以上,具有良好的阴性和阳性预测价值,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标志物之一;3)钙调理蛋白,主动脉夹层发生24小时内升高,阴性预测价值大,有待进一步研究。

但是上述检查在绝大多数基层医院尚未普及,所以对基层医院现实意义不大。

3.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快速鉴别心肌梗死的最重要手段,优势明显,就诊几分钟即可完成,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敏感性60%以上。

高危胸痛的识别

高危胸痛的识别

主动脉夹层的急救护理
• 1立即送入抢救室,开通绿色通道。 • 2绝对卧床休息,氧气吸入。 • 3强效镇静镇痛,必要时静脉注射较大剂
量吗啡或冬眠治疗。 • 4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 5降压:硝普钠和β-受体阻滞剂(降压迅 速将收缩压降至<100~120mmHg。β受体 阻滞剂减慢心率至60~70次/分)。
(UA(不稳定心绞痛)、AMI(急性心
肌梗死))
主动脉夹层
高危非心源性 疼痛
张力性气胸 肺栓塞 胸膜炎
医务人员任务
• 1.首先识别出高危胸痛,快速纳入“绿色通道”。 • 2.(1)生命体征异常 • ①神志模糊和(或) 意识丧失 • ②面色苍白、大汗及四肢厥冷、低血压(血压
< 90/60 mmHg)③呼吸急足或困难、低氧血症 (SpO2<90%)提示为高危患者,需马上紧急处理。 • (2)生命体征平稳 • 详细询问病史,判断患者胸痛原因 • 3.临床医生针对每一位胸痛患者,均需优先排查 致命性胸痛
急性心包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 3.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 胸、肺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癌等。 • 4.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肿瘤,及 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癌等。 • 5.其他: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塞等。
常见的高危胸痛
常合征
妥40mg口服 可行PCI的医院:90分钟内 就地溶栓:不能在90分钟完成转运的考虑就地溶栓(尿激酶 or
rtPA)
尽可能降低再灌注治疗时间,挽救生命,改善预后
STEMI(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处理 所有医院和医疗急救系统必须记录和监测时间,达到下列质量标准:
首次医疗接触到记录首份心电图的时间≤10 分钟; 首次医疗接触到实施再灌注的时间:溶栓 ≤ 30 分钟,直接PCI ≤90 分钟 (如果

急诊高危胸痛早期预警与危险性分层

急诊高危胸痛早期预警与危险性分层

18
胸痛的伴随症状

胸痛常伴咳嗽:气管、支气管、胸膜疾病所致。 胸痛常伴吞咽困难:食管、纵隔疾病所致的 胸痛常伴有咯血:肺结核、肺栓塞、原发性肺癌。


胸痛常伴有深吸气或打喷嚏加重:胸椎病变
胸痛常伴有高血压和 (或) 冠心病史:心绞痛、心肌梗死 胸痛常伴有呼吸困难:肺炎、气胸、胸膜炎、肺栓塞、过度 换气综合征等 胸痛常伴有特定体位缓解:心包炎-坐位及前倾位;食管裂 孔疝-立位 胸痛伴起病急剧,胸痛迅速达高峰,往往提示胸腔脏器破裂, 如主动脉夹层、气胸、纵隔气肿等 胸痛伴血流动力学异常-低血压/及静脉怒张则提示致命性 胸痛(心包填塞、急性心肌梗塞、巨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
测阴性,应在6-12h内复查
结合其他心肌缺血症状(胸痛,ST段改变),肌钙蛋白
阳性可诊断心梗
33
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患者的管理 2007年ACC/AHA 指南 早期危险分层推荐
Class I

对于所有表现为胸部不适的怀疑ACS患者均应进行心脏标 志物检测 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是最佳的标志物
10-24 2-4
24-48 3-5
31
急性心肌梗死(MI)后心脏标志物的分泌
心脏标记物升高量与心肌坏死程度成正比
French J and White H Heart 2004; 90(1): 99–106.
32
肌钙蛋白是最佳诊断心肌损伤标志物
2007年ESC 指南
肌钙蛋白检测:应在60min内得到检测结果;如果初次检
6
在胸痛病人中ACS所占比例最高
急诊病人
诊断未明胸 痛, 1631, 23% ECG疑诊ACS, 764, 11% 临床诊断 ACS, 2402, 35%

关于胸痛患者急诊预检分诊你有必要知道这些内容

关于胸痛患者急诊预检分诊你有必要知道这些内容

关于胸痛患者急诊预检分诊你有必要知道这些内容胸痛是急诊中最为常见的急性症状,根据胸痛急诊病例的相关调查发现,胸痛患者来急诊进行治疗的病例大约占急诊总案例数的5%左右,并且导致胸痛的原因十分的多,要想治疗需要先了解引发胸痛的真实病因是什么,然而导致胸痛的病因有很多种,避免由于胸痛症状病因诊断错误而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不同病因引发的胸痛,其临床危险性有着很大的差异,于是为了更好的治疗胸痛,为胸痛患者带来最为有效精准的治疗,在急诊开放了预检分诊,通过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对于患者的胸痛进行相应的诊断,精准的发现引发胸痛的真实病因,正确判断胸痛症状的性质、病因、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的预估等。

针对胸痛症状的不同病因来进行急诊预检分诊,首先将危险系数较高的疾病进行相应排查,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心包炎致心脏压塞以及食管损伤等,提升急诊治疗的效率。

大家对于胸痛患者急诊预检分诊有多少了解呢?引发胸痛症状的疾病有哪些呢?胸痛患者急诊预检分诊首先诊断的疾病有哪些呢?接下来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应的阐述,做好胸痛患者急诊预检分诊的相关科普工作,希望对于大家有所帮助!一、引发胸痛症状的疾病有哪些呢?(1)胸膜疾病:例如胸膜炎、气胸、肺部感染、肺梗塞、肺部肿瘤、食管疾患、纵隔肿瘤、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胸膜疾病引发的胸痛症状主要和呼吸、咳嗽有关,患者在进行深呼吸或者咳嗽的时候胸痛的症状会加重,并大概率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大多数的胸痛症状体现在胸膜疾病患病的一侧位置。

(2)心血管疾病:例如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包炎等,心血管疾病引发的胸痛症状大多数集中在心前区和胸骨,胸痛症状体现为压迫性、堵闷状的疼痛感,一般情况下,胸痛症状会从心前区和胸骨的位置分散到左肩、颈部以及左臂内侧,随着心血管疾病越来越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3)胸壁疾患:例如胸壁的挫伤、肋骨骨折、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皮炎、肌炎、肌间神经痛、带状疱疹、食道炎等,这些胸壁疾患都会引发胸痛症状,其中带状疱疹引发的胸痛症状是非常明显的,胸部非常明显的疼痛感,带状疱疹沿肋间走行,患上带状疱疹之后的1到2天会出现密集性小水疱。

胸痛的预检分诊

胸痛的预检分诊

胸痛得预检分诊胸痛就是急诊很常见得急症,约占急诊总数得5%,其病因多种多样。

由不同原因所致得胸痛,其临床危险性有较大得差异,对急性胸痛患者作出快速得、正确得诊治就是急诊预检护士面临得严峻挑战,这不仅能保证高危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而且可防止漏诊、误诊、因此正确明辨胸痛得性质、找出胸痛得原因、分析胸痛得严重程度,对正确处理胸痛、判断预后非常必要。

急性胸痛最为重要得就是它为一些致命性疾病得临床表现,如急性冠脉综合症(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心包炎致心脏压塞及食管损伤等。

其中ACS在这些严重危及生命得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心肌梗死(AMI)得误诊率在3%~5%,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得发病率约0.5~1/10万人,如果误诊其死亡率超过90%。

PE得发病率大约70/10万人,自发性气胸发病率 2.5~18/10万人,食管破裂发病率就是12.5/10万人。

一·起胸痛得原因常包括下述疾病:1。

胸壁疾病: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织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胸痛、肌炎、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肋骨骨折、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2。

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心包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夹层动脉瘤、肺梗塞:肺动脉高压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3.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肺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癌等。

4、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肿瘤,及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癌等。

5。

其她: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塞等。

二·胸痛需要鉴别得疾病很多,其伴随症状多有提示意义,需要重点鉴别得疾病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肺栓塞(PE)、张力性气胸等高危疾病、1、ACS(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 elevation myoca rdial infarction,NSTEMI)与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其中,后两种类型统称为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典型得心绞痛位于胸骨后,呈压榨性、紧缩感、憋闷或烧灼感等,可放射至颈部、下颌、上腹部、肩部或左前臂,一般持续2~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3~5分钟内可缓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急性胸痛的分诊要点
急性胸痛的分诊
胸痛分诊原则
➢要求:10分钟内进行心电图检查!尽
早识别致命性胸痛!
➢原则:宁杀错,莫放过!
急性胸痛的特点
最常见的主诉之一 起病急 变化快 病因复杂,确诊难度大, 易误诊、漏
诊,漏诊易致命 预后有很强的时间依赖性
胸痛问诊要点
1. 部位和放射部位 2. 性质 3. 时限 4. 诱发和缓解因素 5. 伴随症状
(4)疼痛病人应评估疼痛持续时间、部位、及有无放射痛,鉴别 一般胸痛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5)昏迷病人要详细询问现病史、既往史,评估是否为脑血管病、 中毒、肝性脑病、低血糖昏迷等。
病情评估注意“三清”
1.听清病人或陪伴者的主诉; 2.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 3.看清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和体征及局部表
呼吸过快诱发:过度通气性胸痛
可能致命的胸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夹层 肺栓塞 张力性气胸
致命性胸痛—急性心肌梗死
➢症状:突然发生/胸骨后中 体重/剧烈持续逐渐加重的疼 痛/向左背左臂左肩放射至无 名指/常伴出汗恐惧/疼痛性质 为压榨样濒死感/休息或含 NG不缓解 ➢病史:多有反复胸闷胸痛 病史
撕裂样
▪ 主动脉夹层
针扎样、电击样
▪ 功能性疼痛 肋间神经痛 带状疱疹
胸痛时限
瞬间或15秒内:骨骼肌肉疼痛、食道裂孔疝 2~10分钟:心绞痛 10~30分钟:不稳定心绞痛 30分钟或持续数小时:急性心梗 夹层 带状疱疹
伴随症状
伴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休克:急性 心梗 主动脉夹层破裂、肺栓塞
现;
分诊技巧
分诊技巧(一)--SOAP公式
Subjective(主诉):收集病人或陪护人告诉的资 料。
Objective(观察):运用观察手段对病人进行病 情观察,获得初步印象。
Assess(估计):综合上述情况对病情进行分析。 Plan(计划):组织抢救程序,进行专科分诊。
分诊技巧(二)--按病情严重程度
➢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评估双侧瞳孔变化,包括对光
反应、大小,是否相等。
➢皮肤情况:评估皮肤色泽、温度、有无瘀 斑等
病情评估
➢不同病人的评估重点
(1)头部外伤或脑血管意外病人需评估有无颅内高压症状,评估意 识及双侧瞳孔。
(2)外伤病人应评估头部、颈部、胸腹部、脊柱、四肢外伤情况 及有无出血。
(3)急腹症病人应评估腹痛的性质、持续的时间和部位、有无伴 随症状,年龄大者应排除心肺问题。
➢体征:大汗淋漓,皮肤湿 冷 ➢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肌酶 /TNT有特异性演变
致命性胸痛—主动脉夹层
➢ 症状:突发撕裂样刀割样剧烈胸痛/放射到背部/常规剂量 吗啡也难以奏效/可疼痛至晕厥
➢ 病史: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90%以上有高血压或马凡氏综 合症
➢ 体征: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甚至休克/颈部异常搏 动
➢ 辅助检查:胸部X线可以确诊
如何避免失误?
掌握各类胸痛的临床特征 熟悉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流程
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及时提供针对性检查和处理
谢谢!
伴咯血:肺栓塞 支气管肺癌 伴发热:肺炎 胸膜炎 心包炎 伴呼吸困难:急性心梗 肺栓塞 大叶性肺炎
气胸 伴吞咽苦难:食道疾病 伴叹气、焦虑、抑郁:功能性胸痛
诱发和缓解因素
由劳力或情绪激动诱发,休息或服硝酸甘油缓解: 心源性 疼痛
进冷饮后诱发:食道痉挛
呼吸、胸部运动时加重:胸膜炎 心包炎
触摸或运动时加重:肌肉骨骼性神经性胸痛
分诊程序
急诊接诊
病情评估
望闻问切法
望(视):观察步态、体位姿势、面色、皮 肤黏膜;
闻诊:是指嗅觉、听觉,闻到的气味以及听 到的声音的变化
问诊:护患沟通的过程,获取最有价值的信 息;
切(触):是指通过触觉了解病情。
病情评估
评估内容
➢一般情况评估:年龄、性别、活动能力、 姿势、语言能力、行为、面部表情、呼吸 、气味、伤口评估等。
急诊预检分诊及致命性胸痛
的分诊技巧
一、急诊预检分诊
程序
技巧
预检分诊
目的
概念
分诊概念
➢ 在最短的时间,根据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体征,用 最精炼的医学技巧,区分疾病的轻、重、缓、急及 所属专科,安排救治次序及分配专科的技术。
➢ 分诊时间2-5分钟
➢ 包括病情分诊和学科分诊
分诊目的
分诊护士资质
工作3年以上N2级护师 多学科理论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 有预见性 快速反应能力和准确判断能力 良好沟通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强,沉着冷静,机智灵活 熟知医院、部门指引
致命性胸痛—肺栓塞
➢ 症状:突发出现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胸痛部位不 定,较局限,随呼吸加剧
➢ 病史:多有高凝倾向
➢ 体征:血压低/颈静脉怒张/可听到胸膜摩擦音
致命性胸痛—张力性气胸
➢ 症状:突然发生撕裂 或刀割样胸痛/随深呼吸加剧/部位局 限/严重呼吸困难、恐惧
➢ 病史:血压大幅度波动/气促/一侧胸廓饱满/气管偏移
胸痛放射部位
放射到颈部、下颌、左臂尺侧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心包炎
放射到背部 主动脉夹层
胸痛主要部位
胸骨后:心绞痛 主动脉夹层 食管炎 心前区:心绞痛 心包炎 带状疱疹
胸部侧面:胸膜炎 肺栓塞 肋间肌炎 肝胆 疾病
心尖区:功能性胸痛
胸痛性质
压迫性、压榨样、闷涨感
▪ 心肌缺血性疼痛
刀割样
▪ 心包炎 胸膜炎 肺栓塞
级别
标准
病情严重程 需要急诊医

疗资源数量
1级
A濒危病人
——
2级
B危重病人
——
3级
C急症病人
≥2
4级
D非急症病 人
0~1
分诊技巧(三)--急诊S
<36℃ >38℃
<50mmHg <60bpm >180mmHg >100bpm
>20bpm <6bpm
≤12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4分进抢救室监护治疗 2-3分优先诊疗 ≤1分按顺序候室
分诊技巧(四)通过触摸脉搏估算血压
触摸动脉
收缩压(mmHg)
颈动脉
60
股动脉
70
肱动脉 桡动脉
70 80-90
分诊技巧(五)疼痛严重程度判断方法
小结:
①急诊预检分诊对于急危重患者的及时 有效救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②国内分诊系统缺乏详细的分诊分级量 表或分诊工具, 对急诊病人病情的正 确判断,主要来源于分诊护士的临床 经验, 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