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和合数练习课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材练习四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练习提高。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个人调整: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2、20以内有哪些质数?

3、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 23 45 3

2 55 67 75 91 51 109 97

指名说一说23为什么是质数?97为什么是合数?

二、指导练习。

1、介绍分解质因数。

每一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师介绍短除法。利用短除法,我们可以知到

30=2*3*5。

师:将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请大家根据分解质因数的

概念判断以下几种写法对吗?为什么?

30=2*3*5*1

30=6*5

2*3*5=30

请下列各数分解质因数:24? ? 27? ? 32? ? 36

2、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几?

最小的质数是几?它是偶数还是奇数?

最小的合数是几?

一个数既是合数,又是奇数,这个数最小是几?

P25第1题。

3、P25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报时,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4、P25第4题。

观察图画,理解题意。问: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独立

解答,全班订正。

5、P26第5题。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先由老师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为这个数的两个质数,

看谁能找得又对又快。

教师分别说出下列各数,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8? ? 12? ? 14? ? 20? ? 24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另一上人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

找出后,两人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师:举例只能举出有限个,是不是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满足这一结论呢?这就是“哥德

马赫猜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你知道吗”。

板书设计课后小记:

一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

一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 1.读一读,回答问题。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话。 (2)填一填。 一________乌鸦一________石子 (3)“渐渐”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轻轻②慢慢 (4)乌鸦把________放进瓶子里,水面________,它就喝着水了。 【答案】(1)2 (2)只;颗 (3)② (4)小石子;升高 【考点】语段阅读 2.读一读,做一做。 金色的树叶有扇形的、掌形的,还有心形的……秋风吹来.它们一片片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慢慢地铺满了林间的小路,织成了一条金色的地毯。这金色的秋天像童话世界一样美丽,我爱秋天! (1)短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 (2)词语模仿秀:一片片一只只 ________ ________ (3)短文写了几种形状的树叶。请你用横线画出来。 【答案】(1)2 (2)一头头;一条条 (3)扇形的;掌形的;心形的 【考点】词形,课文内容理解,语段阅读 3.读一读,回答问题。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小画家。

小鸡画,小狗画。 小鸭画,小马画。 (1)背一背,补一补,将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位②群③梅花④枫叶⑤月牙⑥竹叶(2)小动物们都画了什么?写一写。 (3)想一想,还有谁来到了雪地里?它们画了什么? 【答案】(1)②⑥③④⑤ (2)梅花枫叶月牙竹叶 (3)小猪画小船,小猫画桃花。 【考点】诗 4.读一读,回答问题。 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梳理身上的毛。 狗在天热时总是把舌头伸出来,帮助散发体内的热量。长颈鹿的舌头长长的,能把树上的嫩枝嫩叶卷住。(1)把动物名称和舌头的作用连起来。 狗________ 猫________ 长颈鹿________ 卷嫩枝嫩叶散发热量梳理毛 (2)你还知道哪一种动物舌头的作用?写出一个吧。 【答案】(1)散发热量;梳理毛;卷嫩枝嫩叶 (2)青蛙的舌头很长很黏,能粘住害虫。 【考点】语段阅读 5.读一读,回答问题。 青青草地上,走来鸡鸭鹅, 小鸡jī jī jī,小鸭gā gā gā, 小鹅ééé,大家争着来赛歌: a——o—e…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案

质数与合数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练习提高的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探究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以内有哪些质数 3.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3,47,52,33,71,85,97,98 在练习本上写出20以内的质数,再汇报交流 二、指导练习 1、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课件出示下面问题: 什么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多少它是偶数还是奇数最小的合数是多少 2.练习四第1题 3.第2题分类填写,并说明有些数要填入多个框内。 4.第3题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并举例说明 三、巩固应用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先由老师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为这个数的两个质数,看谁找的又对又快 8,12,14,20,24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个人说大于2的偶数,另一个人来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找出后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3.引导学生探究第5题,6 的倍数特征是怎么样的。

4.第6、7两题,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然后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在哪些方面表现得好哪些方面还要继续努力 学生交流,畅谈所得。 五、当堂反馈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小组长的协助下当堂批改、评价,并及时收集整理反馈信息。 学生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 1.在8,15,4,13,19,2,26,9,45,32,17,22中,偶数有(),奇数有(),质数有(),合数有(),2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 2.小红家的电话号码是8位数:从左边起第一个数字有因数3也有因数6;第二个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奇数;第三个数字是最小的质数;第四个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也不是0;第五个数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第六个数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第七个数是最小的合数;第八个是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附答案)

部编语文三下课内阅读专项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绝句 ①迟日江山丽,②春风花草香。③泥融飞燕子,④沙暖睡鸳鸯。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迟日:丽:、 泥融:、鸳鸯:_________、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_______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的_________景色。第二句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收到了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________,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_________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的_________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________情怀的表露。 (二)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清明:、纷纷:、 欲断魂:借问:、 3、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_____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____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______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_______。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_________、明快。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_____________的翅膀,加上_______似的尾巴,凑成了____________的小燕子。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烂漫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1、文段选自《________》 2、第一段主要写了燕子的____________特点。 3、按课文内容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二段中的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 5、文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材练习四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练习提高。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个人调整: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2、20以内有哪些质数? 3、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 23 45 3 2 55 67 75 91 51 109 97 指名说一说23为什么是质数?97为什么是合数? 二、指导练习。 1、介绍分解质因数。 每一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师介绍短除法。利用短除法,我们可以知到 30=2*3*5。 师:将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请大家根据分解质因数的 概念判断以下几种写法对吗?为什么? 30=2*3*5*1 30=6*5 2*3*5=30 请下列各数分解质因数:24? ? 27? ? 32? ? 36 2、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几? 最小的质数是几?它是偶数还是奇数? 最小的合数是几? 一个数既是合数,又是奇数,这个数最小是几? P25第1题。 3、P25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报时,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4、P25第4题。 观察图画,理解题意。问: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独立 解答,全班订正。 5、P26第5题。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先由老师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为这个数的两个质数, 看谁能找得又对又快。 教师分别说出下列各数,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8? ? 12? ? 14? ? 20? ? 24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另一上人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 找出后,两人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师:举例只能举出有限个,是不是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满足这一结论呢?这就是“哥德 马赫猜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你知道吗”。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天窗(节选)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随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用“”画出孩子们看到了什么,用“”画出孩子们想象到了什么。 2.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①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 电一瞥。 ②透过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点在那里跳,你会看见闪电从空中划过。 3.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厉地扫荡世界呢?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情景。 4.“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在你无奈、不快乐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请你写一写。 二、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根据选文内容填一填,画一画 (1)《猫》的作者是。本册我们还学过他的《》。(2)请用“”画出选段的中心句。选文分别是从猫在时、时以及时和时的表现来体现它的古怪的。(3)“小梅花”指的是。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2.读下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写下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3.作者为什么能把猫写得栩栩如生?至少从两个角度写一写。 三、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

第7课时 质数和合数练习_教案教学设计

第7课时质数和合数练习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5-26页。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练习提高的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探究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硬币、转盘、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2.20以内有哪些质数? 3.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3,47,52,33,71,85,97,98回顾 在练习本上写出20以内的质数,再汇报交流 学生判断 二、指导练习 1、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展台出示下面问题: 什么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多少?它是偶数还是奇数?最小的合数是多少? 2.练习四第3题 3.第4题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1.学生讨论交流,并举例说明 自主探讨这三个问题,汇报说一说这些数是几?并说明理由 观察图,理解图意,独立帮助小猴解决问题,交流 三、巩固应用 练习四第5题(游戏)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先由老师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为这个数的两个质数,看谁找的又对又快 8,12,14,20,24 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个人说大于2的偶数,另一个人来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找出后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3.引导学生学习第26页“你知道吗”,适时进行爱国主义和探索精神的渗透学生听清规则后游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在哪些方面表现得好?哪些方面还要继续努力? 学生交流,畅谈所得。

体能训练教案课程

基本力量练习 第一课时 1、俯卧撑 (一)理论提示 俯卧撑是提高上肢伸肌和躯干肌肉力量,锻炼上肢的推撑力量和胸大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脚向前一大步,两手手指向前在左(右)脚两侧着地(两手距离 约与肩同宽),左(右)脚后撤伸直,两脚并齐成俯撑,做两臂屈伸动作。屈臂时两肘内合,伸臂时两臂挺直,身体保持平直。请看示范。 (三)动作练习 (1)手倒立控时间练习;(2)俯撑爬行练习;(3)脚垫高的俯卧撑练习;(4)俯卧撑推起空中击掌练习。请看示范。 2、引体向上 (一)理论提示 引体向上是锻炼悬垂拉引力量,提高上臂的肱二头肌和前臂的屈指肌群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两脚跟提起,两膝分开成半蹲,两臂自然后摆起跳,双手正握抓杠成直臂悬垂;两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过杠后还原成悬垂;再拉杠做第二次、第三次引体;完成后,跳下落地,恢复成立正姿势。 (三)动作练习 辅助练习方法:(1)助力引体向上;(2)负重引体向上;(3)站立位提拉杠铃、哑铃或沙袋;(4)站立位手持小杠铃和哑铃的弯举练习。 二、腿、腰、腹肌的练习 1、单腿深蹲起立 (一)理论提示 单腿深蹲起立是提高腿部伸肌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腿向前抬起,身体重心落于右(左)腿,上体稍向前倾,右(左) 腿屈膝下蹲,使大腿与小腿间的夹角小于90度,左(右)脚不得触地,然后,用力伸直右(左)腿,成单腿站立姿势。依此反复动作。请看示范。 2、仰卧起坐 (一)理论提示 仰卧起坐是提高腹肌力量,增强腰背部肌力和柔韧性。 (二)讲解示范 动作:平仰卧于地面,五指交叉于枕部,起坐时,腹部用力,含胸缩头,使上体抬起成屈体坐,然后,上体后倒还原成预备姿势。反复做。请看示范。 跑步 第二课时 1、100米跑 (一)理论提示 100米跑是提高速度素质,改善心肺功能,发展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出击的作战能力。 1、起跑,可采取蹲踞式或站立式,其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采用蹲踞式起跑时,听到“各就位”的口令,两手撑地,成蹲踞式;听到“预备”的口令,从容地抬起臀部,重心前移落在前腿和两臀上;听到枪响、哨音或口令,两臂屈

五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专题四部编五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一、读《古诗三首》,回答问题。 (一)四时田园杂兴(二)稚子弄冰 ()出耘田 ..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稚子 ..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童孙未解供 ..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敲成玉()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三)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耘田:__________________ 解:_____________ 供:______________ 傍:__________ 阴:__________ 稚子:_________________ 陂:__________ 寒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腔:__________ 3.解释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三首诗塑造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稚子弄冰》描写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村晚》描写了小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三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二、阅读《祖父的园子》选文,回答问题。 ①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②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

质数和合数最新完整教案讲解学习

质数和合数最新完整 教案

第六课时质数和合数(1) 教学内容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 力。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 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二、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课本上的表)(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2.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学生畅谈所得。 四、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全体学生)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五、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1)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六、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1.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孤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条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袅”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和“清香袅袅(ABCC)”一词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 (2)“张望”的本义是______,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到了______ (3)“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中“这样的道理”是指______。 (4)联系全文想一想,你认为安静是个怎样的孩子? 2. 重点段落品析。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足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1)找出小男孩说的话。 (2)在文中的括号中加上标点符号。 (3)这段话写了胡萝卜先生做的好事是: 3. 你觉得课文中作者描写的哪些地方最美?试着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画下来吧!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拔萝卜 一天,小兔子来拔萝卜,它拔啊拔,就剩下一个大大的萝卜没有拔完,它就去拔那根大萝卜。可是它怎么拔也拔不上来,它急得转圈跑。小狗看见了,对它说:“我来帮你拔萝卜吧。”它们俩一起拔呀拔,还是拔不上来,这时候小熊来了,它们俩一起说:“小熊的力气大,你来帮我们拔萝卜吧。”小熊说:“好吧。”它们又一起拔啊拔,还是拔不出来,,最后小象来了,对它们说:“我来帮你们拔萝卜吧”。于是,小象就用长鼻子把一些萝卜叶子卷上,使劲拔。终于把大萝卜拔上来了。小兔高兴地说:“小狗,小熊,小象,谢谢你们帮我拔萝卜,我们晚上一起吃蜜汁大萝卜吧!” 到了晚上,小狗,小象,还有小熊都来了,小象先把大萝卜用鼻子卷到了桌子上,小狗负责把皮刮掉,小兔把大萝卜切开,小熊往上边抹了很多很多的蜜汁。这下,大萝卜成了又香又脆的蜜汁大萝卜。它们每人都咬一口,呀!这个蜜汁大萝卜实在是太甜了!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训练(20200905113041)

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噢,画个彩色的。 ()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1、我会在括号里写字。 2、这段话有()句话。 3、为什么要画个彩色的太阳?() 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1、写出近义词:主意() 2、松鼠的好主意是什么?用“”划出来。 (三)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 亮晶晶的眼睛。 1、小水珠把荷叶当作( )。 2、写小水珠动作的词有( )、()、 ()。

3、写出3个和“亮晶晶”一样的词:()、( )、()

(四)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翠竹。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1、这段话共有()句话,请在文中标上序号。 2、我读懂了:平平的家乡在,她的家乡真。 3、 我能从文中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写下来。( ) ——() 4、我会连。 金黄的菜地 雪白的稻子 碧绿的棉花 我发现上面左边的三个词语都是表示( 词,我还能照样子说说其他的东西:( 的() ()的 () 5、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么,那么

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那么蓝,那么宽 (五)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1、我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我能从文中找 出写青蛙妈妈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来。 2、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中,“他们”是指 (),我能用“O”圈出写他们动作的词。 3、我还知道:青蛙 (六) 最早的机车是蒸汽机车。后来,人们把内燃机装到火车上,制成了内燃机车。再后来,又发明了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这样的火车速度快,污染小,真称得上是“绿色环保型”火车了。 1、最早的机车是 ()。 2“这样的火车”指的是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教案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质数和合数”作为学生学习数论知识的起步课,在《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教学内容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在学生学习因数和倍数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后续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学习约分、通分以及中学进一步学习数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学知识整体结构和学生学习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引导学生先寻找1~20各数的因数,然后按其所含因数的数量的不同进行分类,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且积累了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这些都为他们自主探索“质数、合数”的概念,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学生对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 教学设想: 作为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设计中我坚持这样的理念:教师的教不能“仅仅是给学生一份知识的行囊”,而要为学生搭建平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发展学习能力。将设计重点放在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上。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有效地加工和重组,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遇到挑战,引导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经历概念的模糊——清晰——不断完善——应用的过程。并不断在挑战中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学习乐趣,自始至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索欲望,真正的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力求让学生在学习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对自身终生发展起长久作用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分类归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因数—找规律—探究归纳—应用”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运用其特征判别质数和合数。 (2)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初步渗透分类归纳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3)体验数学“再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关键:发现质数和合数的因数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为“再创造”作好铺垫。

初三体育训练课教案

初三体育训练课教案 学校:满井二中教师:魏正斌班级:初三(1)班 上课时间: 2015年10月22日人数:35 男:18女: 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完全掌握立定跳远、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掌握立定跳远、实心球的练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及弹跳力,增强上、下肢的力量使教学学生在练习中体会身体素质练习,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目标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训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与艰苦训练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身体素质训练 2.中考体育考试内容辅导训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立定跳远和投掷实心球动作要领的掌握 难点:立定跳远的起跳与腾空动作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 宣布本节课内容及注意事项。要求:服装符合要求,精力集中,认真听讲,明确目标,强调安全。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1.学生慢跑,踏着操场线慢跑 2.基本素质练习压腿、小步跑、原地高抬腿、俯卧撑10 个、原地跳起膝下拍掌等。 (三)新授部分 1.立定跳远练习。 (1)教师讲解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要领: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 口决:一摆二蹲三跳起,收腹提膝前伸腿,轻巧下落屈膝缓冲。 (2)教师做正面、侧面示范动作,学生代表示范,予以鼓励。 (3)组织学生根据教师口令集体练习。 2.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练习。 (1)教师讲解实心球投掷要领:两脚前后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头至头上方,身体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在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向前迈出一步。 (2)教师做正面、侧面示范动作,学生代表示范,予

(完整版)六年级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已排版)

第三讲 第一、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六年级) 教学内容:进行第一、二单元课内阅读的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掌握课内阅读的答题方法。 知识拓展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阅读训练 (一)(节选自第1课《山中访友》)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选文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反问)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好朋友。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采用了第二、三人称,使情感表达的更充分,能更好的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节选自第1课《山中访友》)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知己”情谊。 (三)(选自第3课《草虫的村落》)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有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之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有的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了,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这房远亲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了,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灼得熟透了。甲虫的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子,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地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的智慧才能演奏出来的! 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如此勤勉地奔忙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静谧(嘈杂)(寂静)娇小(庞大)(轻盈) 勤勉(懒惰)(勤奋)僻静(热闹)(安静) 2、从画“”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叹。 3、在片段中的()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4、“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了,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

第5课时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教案

(4)操作监控: 请4的一组上前边展示表格,汇报方案。 能想象出他们摆的是什么形状吗? 出示课件:3种方案图形 ③请你仔细观察这三种形状,你对他们的方案有什么要说的吗?为什么? ④小结: 这两种方案中一个是竖放,一个是横放,但摆的结果都是一种长方形,所以这两种方案就算一种,正方形的是第2种方案,其他组再汇报时要去掉重复的。 (5)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方案,教师同时进行板书。 (6)小结过渡: 看来这7个小组,用24张卡片的方案最多,摆出了多个长方形,那么这个组就应该是本次竞赛当之无愧的冠军······同意吗?为什么? (7)设置冲突,引起悬念,提出猜想 ①学生谈自己的切身感受,产生疑问,提出猜想 ②小结过渡: 看来你们还都有自己的想法,真会思考,如果这次让你们自己选个数,愿意吗?每组只选一个。 2.开展第二次竞赛,由数到形再次探究,明确数形之间的联系,验证猜想,抽象概念 (1)出示并贴出7个数:28、32、36、46、25、51、59 (2)要求: 请大家观察老师给出的都是哪些数,心里静静地想,在小组里议一议,选出想要的数,快速派一名代表到前边的学具筐里取卡片,只需取一捆! (3)指名说选的结果,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都选36?怎么不选59呢?那46呢? (4)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对刚才大家说的3个观点,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了吗?

(10)练习: 判断这7个数谁是质数、合数?说说理由,补充板书内容。 (11)学生自己举例说明质数合数,理解、巩固概念。 你能再举出一个黑板上没有的质数、合数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出示“2”进行质疑——明确它是唯一的最小的偶质数。 出示“1”进行质疑——小组讨论——明确1是非质非合,补充板书。 (12)小结过渡: 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质数、合数,还知道了自然数中的1是非质非合,2是最小的偶质数,那么关于质数、合数的知识,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了解吗? 早在200多年前就曾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猜想,听说过吗? 我这有一些资料,想看看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资料课件: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材料2),师加解说, 理解奇素数。 (哥德巴赫(1690~1764)是18世纪的德国数学家。他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说:“是否任何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既是奇数又是素数的数)的和?如:12=5+7,30=7+23。”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给他的回信中写道:“任何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 示为两个奇素数的和,这一猜想我虽然还不能证明他,但我确信这是完全正确的定理。”这便是至今尚未彻底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N=1+1”,这是“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简单表达式,即任何一个大偶数N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1+1”即一个奇素数加上一个奇素数。) 2.过渡: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此领域取得了最新的成就,请看(材料3)。 3.要求: 学生快速浏览手中资料,请一人读,同时出示课件:滚动出示文字(配乐、滚动字幕)

体能练习教案

体能练习教案 你知道体能练习教案该怎么写吗?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体能练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能练习教案 课目:体能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增强受训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以后的军事训练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体能训练常识 二、练习部分 三、练习分类 四、常见训练伤的自我处理 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练习、考核验收 时间:X小时 地点:体能训练场 要求: 1、认真听讲,好好体会动作要领 2、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 X分钟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2、宣布作业 3、器材保障 作业实施....................................................... ..............X分钟 第一个内容:体能训练常识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例己经证明,军人的体能素质是构成单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就是战斗力。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能训练常识。体能训练常识的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一) 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又称“热身运动”,是预防训练伤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 一。它分为全身性准备活动和局部性准备活动。 全身性准备活动,一般以动力性全身整体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跑步(慢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等)、跳跃(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体育游戏、练习性球类活动。 请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以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练习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转动关节(如转腰、膝、揉踝等)、动力性牵拉(如踢腿、压腿等)、静力性牵拉(如持续后扳腿)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最新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绝句 ①迟日江山丽, ②春风花草香。 ③泥融飞燕子, ④沙暖睡鸳鸯。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迟日:丽: . 泥融: . 鸳鸯:_________ .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 “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_______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的_________ 景色。第二句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收到了让读者如临其 境的艺术效果。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 湿,秋去春归的________,正繁忙地飞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 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_________也要享受这 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的_________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 欣欣向荣的________情怀的表露。 (二)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清明: .纷纷: . 欲断魂:借问: . 3. 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_____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 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____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______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 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质数和合数》练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四第3、4、5题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这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混淆,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理顺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复习回顾,指导练习,提高练习,由浅入深,让学生在掌握、运用知识中提升。练习的形式多样,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猜一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练习提高的学习方法。重点: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难点: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质疑引导,举例验证 学法:合作交流,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 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在小组中交流后汇报。 2、20以内的质数有。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20以内的质数,再汇报交流。 3、在23 8 15 4 13 19 2 26 9 45 52 32 17 22 97 这些数中,质数有,合数有; 奇数有,偶数有。 先找出质数、合数,然后找奇数、偶数,再让学生说出分类的标准。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找质数,把非0自然数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在分类、对比中复习质数、合数、奇数、偶数,进一步加强概念的辨析。】 二、指导练习 (一)说一说 1、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师出示以下问题 a、什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b、最小的质数是多少?它是偶数还是奇数? c、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d、最小的合数是多少?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以上问题,并互相交流。 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练习四第3题: 出示: (1)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探讨这三个问题。 (2)组织学生汇报,说一说这些数都是几?你是怎样判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