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青冈县玉米高产创建的做法与成效

( 1 .Z h o n g h e T o w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t a t i o n o 厂Q i n g g a n g C o u n t y , H e i l o n t  ̄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1 5 1 6 1 3 ; 2 .Q i n g g a n g A g r c i u l t u r a l T e c h n i q u e E x t e n s i o n C e n t e r , H e i l o n g i f a n g P r vi o ce n ) Ab s t r a c t : S i n c e a l l i m p l e m e n t f o r c r e a t i n g t h e h i g h y i e l d c u l t i v a t i o n o f c o r n or f 5 y e a r s i n Q i n g g a n g C o u n t y , t h e r e m a r k a b l e
青 冈县 位 于 黑 龙 江 省 松 嫩 平 原 腹 地 ,土 壤 肥
粮 基地 之 一 ,2 0 1 3年 玉 米 播 种 面 积 l 5 . 7万 h m ,
沃 ,多 为 黑 土 或 黑 钙 土 ,年 活 动 积 温 2 4 0 0~ 2 6 5 0  ̄ C,常年 平均 降雨量 4 4 0— 5 3 5 m m,雨热 同 季 ,是 黑龙 江 省玉米 主 产 区 ,也 是 全 国重要 的商 品
o f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v a r i e t i e s ,f o r mu l a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c h e mi c a l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d i s e a s e s ,we e d i n g ,t o p r o mo t e e a r l y ma t u r i n g , b i o l o g i c l a p e s t c o n t r o l l i n g ,c o mb i n i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ma c h i n e y r w i t h a g r o n o mi c me a s u r e s ,e t c . Ke y wo r d s:C o r n;c r e a t i n g h i g h — y i e l d i n g c u l t i v a t i o n;t e c h n i c a l me a s u r e s ;e f ic f i e n c y
关于发展玉米产业培植财源的实践与思考_调研报告完整篇.doc

关于发展玉米产业培植财源的实践与思考_调研报告面对国际国内新一轮竞相发展的热潮,青冈作为经济相对比较贫弱的县份,如何打造后发优势,培植壮大乡财源,一直是青冈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近两年,在总结以往经验、立足县情实际、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青冈县把玉米产业上升到加快发展、兴财富民的“一号工程”和主导产业地位来抓,适时提出并实施了建设玉米工业城的战略构想。
目前,玉米这一强县兴财富民的“金色产业”已在青冈这片沃土上大放异彩,玉米工业城建设初现成效。
2004年,依靠玉米产业的强力拉动,青冈的GDP、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1.25亿元、4789万元和1948元,同比增长24.8%、9.2%和68.7%。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跃居全市第四位。
一个以往捉襟见肘、不靠转移支付就难以支撑的“赤字财政”,终于能够按月足额发放干部职工工资,去年更是首次兑现了在岗干部职工年终一次性奖励。
在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深层次思考。
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范文先生网一、提升玉米主导产业地位、加快建设玉米工业城,是青冈培育壮大财源的战略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培育壮大财源的关键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主导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更决定着财源建设水平。
基于此,综合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现有基础等因素,青冈县把玉米、畜牧、特色绿色和林业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四大主导产业”。
尤其把玉米产业作为“一号”主导产业突出出来,实施了建设玉米工业城的决策。
我们做出这样的决策,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从资源、区位条件和群众基础上看,把玉米作为培育壮大财源的主导产业来开发,具有较大的先决优势。
青冈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耕地面积215.6万亩,处在举世闻名的寒地黑土地带核心区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区位条件,使我县跻身全国粮食主产区之列。
青冈县农业发展现状、障碍因素及对策

青冈县农业发展现状、障碍因素及对策作者:李成全来源:《河南农业·科技版》2018年第12期摘要:土地瘠薄、设施薄弱、经济滞后是影响黑龙江省青冈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是促进青冈县粮食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农业;发展现状;障碍因素;对策一、青冈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一)先进技术广泛应用黑龙江省青冈县耕地面积17.087万hm2。
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4.667万hm2,水稻种植面积0.800万hm2,大豆种植面积0.667万hm2,薯类种植面积0.127万hm2,蔬菜种植面积0.200万hm2,其他作物种植面积0.267万hm2。
截至目前,全县建设示范区45个,面积1.900万hm2,重点推广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和密植通透等高产栽培技术,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青冈县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青冈县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累计对上争取涉农项目100多个,建设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完成黑嘴子水库可研、审批并争取立项;组建扩建现代农机合作社,提高大型农机保有量。
截至目前,全县已组建1 000万元以上农机合作社39个;2018年,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8.06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7%,实现规模经营面积9.333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4%,签订土地流转合同1.5万份,建设土地流转服务机构181个,机构人员442人。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目前,全县设施农业示范园区10个,蔬菜棚室发展到3 946栋328万m2,棚室蔬菜年产量达到2.8万t,经营棚室农户667 m2平均收入超万元。
万寿菊、粘玉米、笤帚糜子等特色高效作物种植面积达到0.467万hm2。
2018年,重点在哈黑、明沈和绥安公路沿线打造蔬菜、万寿菊、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至0.667万hm2,新建棚室500栋34万m2,落实黑木耳、滑子蘑等食用菌种植面积33.33 hm2以上。
青冈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青冈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前言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
1998年开始玉米总产量已经超过稻谷和小麦,居世界首位。
玉米不仅生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而且具有食用、饲用和多种工业用途。
因此,20年来世界玉米生产发展迅速,预计21世纪玉米生产发展前景广阔。
世界玉米工业的大发展,尤其是用玉米制造酒精在21世纪会有大规模的发展。
随着地球上一次性能源的日趋枯竭,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新的世纪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玉米生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产量增加。
近年来国际能源危机不断显露,世界能源日见紧缺,价格高启,而燃料乙醇却以它低廉的价格和环保优势,以迅雷之势打入市场。
玉米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材料,需求迅猛增长。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国。
我国玉米深加上产品已有1000多个品种,主要有淀粉及其衍生物、淀粉糖系列、变性淀粉系列、医药类系列、发酵类系列及副产品系列等几大类。
重点产品有玉米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味精、食用酒精与燃料乙醇、赖氨酸、化工醇等。
1 青冈县的玉米生产现状上世纪90年代开始,青冈县玉米生产快速发展。
可以概括为:种植面积在波动中增长,由1990年的58579公顷发展到2010年的115510公顷,面积翻番;产量稳步增加到2010年的101.2万吨,是1990年的5倍;随着加工企业的进入,加工业迅速扩大。
1.1 玉米种植情况青冈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耕地面积216.1万亩,处在举世闻名的寒地黑土地带核心区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区位条件,使青冈跻身全国粮食主产区之列。
玉米在青冈已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始终是种植业的当家品种。
近年来,玉米面积年均稳定在180万亩左右,已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百万亩绿色玉米生产基地县。
优良的玉米品质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青冈发展玉米产业提供了坚强保证。
1.1.1 玉米播种面积的变化1990年以来到2010年,青冈县玉米种植面积依次为58579公顷、68768公顷、65579公顷、50775公顷、56893公顷、69987公顷、83351公顷、80043公顷、65588公顷、68524公顷、45551公顷、67298公顷、86126公顷、80034公顷、92238公顷、94207公顷、96872公顷、109360公顷、108196公顷109106公顷、115510公顷。
黑龙江省青冈县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成效显著

i 溶液或乙草胺 或玉农乐进行苗前封闭和苗后除草。统一 乳 中谷蛋 白含量 , 减少 醇溶 蛋 白含量 , 到改善氨基 酸 达 ! 病 ,用 3 %多 克福 种 衣 剂 进 行 种 子 包 衣 防 治 丝 黑 穗 组 成的 目的 , 防 5 经过这一方法 改 良的玉米被称为 “ 优质蛋
{ 统一防虫 , 8 病。 在 月上 、 中旬用赤眼蜂 防治玉米螟两次 。 白玉米 ” 。
商
信息荟萃
统 一灌水 , 在抽雄前 1d 7月 1 5( 0日左 右 ) 玉米需水 的 是 关键 时期 , 目区全部进行浇水补灌 。 项 十是 统 一 机 械 收 获 。在 玉米 完 全 成熟 后 , 大 型 玉 用 米收割机进行机械收获 ,可大大减轻农 民的劳动强度 , 简化作业 环节 , 提高作业效率 , 节约生产成本 , 高投 入 提 l 青 冈结合 自然条件 、 地域特点和栽培水平 , 大力发 展 产 比 。 l 玉米保护地栽 培技术 , 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 真总结 认 搞好“ 六个注重”推进 米生产的全过程标准化的具 ,
i 样采集 、 土壤化验,并及时将测土配方卡发放到农户手 求, 同时也为移栽培育壮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 品 i , 中 实行科学施肥 , 防止了肥料浪苗棚从播种 、 施肥 、 除草 、
{ 了经 济 收 入 。 加
}
团
导, 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 ; 地膜覆盖的在 4月 2 t 8E统一 : 时 间播 种 , 取 催 芽 、 衣 、 采 包 坐水 机械 精 良点播 的方 法 , 随 播 种 随 着 喷 施 2 4 D溶 液 或 和 乙 草 胺 除草 剂 进 行 封 闭 ,-
除草 。
一 。
一’ 一一 一 一
’ ’ ’ ’
2023年黑龙江玉米市场回顾及展望

2022年黑龙江玉米市场回顾及展望2022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5198万亩,较上年削减12.2%。
玉米总产量达到2339万吨,超过上年365万吨,再次获得历史高产年。
回顾过去一年黑龙江玉米市场供需和市场行情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玉米需求全面恢复,市场行情前高后低上半年黑龙江玉米需求不断攀升,玉米行情一路走高。
3月初肇东玉米收购价格0.58元-0.60元/斤,双城县玉米收购价格0.59元-0.60元/斤,青冈县玉米收购价格0.58元-0.59元/斤,穆棱县玉米收购价格0.57元-0.59元/斤,富锦市玉米收购价格0.57元-0.58元/斤、虎林县玉米收购价格0.56元-0.57元/斤,集贤县玉米收购价格0.57元-0.59元/斤(水分13.5-14%)。
截至6月末黑龙江肇东玉米收购价格0.75元-0.76元/斤,双城县玉米收购价格0.74元-76元/斤,青冈县玉米收购价格0.74元-0.75元/斤,穆棱县玉米收购价格0.73元-0.75元/斤,富锦市玉米收购价格0.74元-0.75元/斤、虎林县玉米收购价格0.73元-0.74元/斤,(水分13.5-14%),比较3月初价格上涨0.12元-0.15元/斤,涨幅达到20%。
回顾上半年影响黑龙江玉米行情变化的市场因素:一是上半年全省养殖业由全面恢复阶段转入旺盛阶段。
全省生猪补栏乐观性高涨,个别地区养殖规模扩大15%~25%。
饲料加工业开工率较上年同期提高10-15%,由此拉动玉米需求明显上升。
二是上半年国内豆粕价格、玉米蛋白粉、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涨,进一步调动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恢复生产的乐观性,玉米需求再次放大,玉米行情一再攀升。
三是由于07年黑龙江玉米患病旱灾玉米产量下降,多数玉米深加工企业对将来市场供应表示担忧,增加玉米库存的愿望日趋明显,部分地区玉米收购消失困难。
据调查和监测,截至4月中下旬,全省多数地区农夫及家庭农场玉米留存量约占其产量的25%—35%。
青冈县粘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

青冈县粘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作者:王树涛李红丽李宏宇姜涛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2期摘要主要介绍了青冈县粘玉米产业的生产现状,同时提出了粘玉米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为保障青冈县粘玉米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粘玉米;产业现状;发展措施;黑龙江青冈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305-02青冈县地处松嫩平原腹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现有耕地面积17.2万hm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5.3万hm2左右,占整个耕地面积的90%左右。
随着省、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青冈县也逐步调优粮、经、饲比例,未来5年该县经济作物面积将调整到耕地面积的2成左右。
粘玉米作为经济作物的一种,栽培面积也会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5年该县落实粘玉米播种面积1 633 hm2。
粘玉米种植方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和企业流转土地集约化模式为主,呈现出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的态势。
1 青冈县粘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青冈县粘玉米的发展从20个世纪90年代初起步。
开始是部分农户种植,面积较小。
种植粘玉米多为农民自己食用,商品量很少,几乎是自给自足。
进入21世纪以来,青冈县先后引进3个粘玉米加工企业和1个粘玉米种植合作社。
在这3个企业和种植合作社的引领下,青冈县的粘玉米面积逐年攀升,由最初的零星种植,发展到集中连片。
近3年的种植面积都保持在1 333 hm2以上,粘玉米产业每年创造总产值6 000万元以上,纯效益都在2 000万元以上,同时可带动当地农民就业500余人。
2 发展措施各级政府在粘玉米生产上给予政策扶持,采取市场引导、科技宣传等形式引导该项产业的发展。
2.1 强化领导责任,抓好落实工作为保障粘玉米产业的有序发展,生产上采用标准化栽培技术,县、乡2级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基地面积落实、地块落实、农户落实、资金和物资的落实,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指导。
青冈县玉米高产创建的做法与成效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地扶持2075户种植户,共提供优惠种苗2.4亿多株,带动林下套种和简易大棚种植1441.73hm 2,累计增加农业产值13.6亿元左右,累计带动福建省金线莲、铁皮石斛种植加工企业100多家,累计增加产业产值达35亿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项目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4年1月18日,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对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专家组认为,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10个项目都全面完成任务指标,成为福建省种业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结构调整,有力促进福建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项目组织机制完善,成效显著,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专家建议:总结经验,进一步创新机制和模式,继续选择重点种业给予立项支持。
种业是农业的先导产业。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制定和完善了种业发展规划,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
福建省政府决定从2014年起继续安排资金1.5亿元实施新一轮的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这将更有力地推动福建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刘碧云)收稿日期:2013-11-27作者简介:赵志军,男,1965年生,农艺师。
青冈县玉米高产创建的做法与成效赵志军1,王迪2(1.黑龙江省青冈县中和镇农业站151613;2.黑龙江省青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摘要:黑龙江省青冈县实施玉米高产创建5年来,采取土地集约经营,优化种植模式,大型机械连片作业,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选用配套品种,配方施肥,化学防病、防草、促早熟,生物防虫,农机农艺相结合等措施,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措施;成效Practice and efficiency of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corn in Qinggang CountyZHAO Zhi-jun 1,WANG Di 2(1.Zhonghe Town Agricultural Station of Qinggang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1613;2.Qinggang Agricultural Technique Extension Center ,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 :Since an implement for creating 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corn for 5years in Qinggang County ,the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have been achieved by taking some measures ,such as intensive management of land ,to opti-mize the planting manners ,continuous operation by large machinery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scientific selection of corresponding varieties ,formula fertilization ,and chemical prevention of diseases ,weeding ,to promote early maturing ,biological pest controlling ,combini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with agronomic measures ,etc.Key words :Corn ;creating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measures ;efficiency青冈县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腹地,土壤肥沃,多为黑土或黑钙土,年活动积温2400 2650ħ,常年平均降雨量440 535mm ,雨热同季,是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2013年玉米播种面积15.7万hm 2,占总耕地面积的9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冈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前言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
1998年开始玉米总产量已经超过稻谷和小麦,居世界首位。
玉米不仅生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而且具有食用、饲用和多种工业用途。
因此,20年来世界玉米生产发展迅速,预计21世纪玉米生产发展前景广阔。
世界玉米工业的大发展,尤其是用玉米制造酒精在21世纪会有大规模的发展。
随着地球上一次性能源的日趋枯竭,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新的世纪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玉米生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产量增加。
近年来国际能源危机不断显露,世界能源日见紧缺,价格高启,而燃料乙醇却以它低廉的价格和环保优势,以迅雷之势打入市场。
玉米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材料,需求迅猛增长。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国。
我国玉米深加上产品已有1000多个品种,主要有淀粉及其衍生物、淀粉糖系列、变性淀粉系列、医药类系列、发酵类系列及副产品系列等几大类。
重点产品有玉米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味精、食用酒精与燃料乙醇、赖氨酸、化工醇等。
1 青冈县的玉米生产现状上世纪90年代开始,青冈县玉米生产快速发展。
可以概括为:种植面积在波动中增长,由1990年的58579公顷发展到2010年的115510公顷,面积翻番;产量稳步增加到2010年的101.2万吨,是1990年的5倍;随着加工企业的进入,加工业迅速扩大。
1.1 玉米种植情况青冈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耕地面积216.1万亩,处在举世闻名的寒地黑土地带核心区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区位条件,使青冈跻身全国粮食主产区之列。
玉米在青冈已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始终是种植业的当家品种。
近年来,玉米面积年均稳定在180万亩左右,已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百万亩绿色玉米生产基地县。
优良的玉米品质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青冈发展玉米产业提供了坚强保证。
1.1.1 玉米播种面积的变化1990年以来到2010年,青冈县玉米种植面积依次为58579公顷、68768公顷、65579公顷、50775公顷、56893公顷、69987公顷、83351公顷、80043公顷、65588公顷、68524公顷、45551公顷、67298公顷、86126公顷、80034公顷、92238公顷、94207公顷、96872公顷、109360公顷、108196公顷109106公顷、115510公顷。
以上可以看出,播种面积最低的一年为2000年,播种面积最高的一年为2010年,播种面积经历了由低到高、由高到低三个反复,呈现出波浪式增长的趋势。
播种面积最低的一年为2000年的45551公顷,达到了历史峰底,播种面积最高的一年为2010年的119976公顷,播种面积呈现出明显的波浪式上升趋势。
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1.2 玉米产量的变化1990年至2009年,青冈县玉米产量依次为21.1万吨、28.8万吨、34.8万吨、29.7万吨、37.9万吨、46.3万吨、58.8万吨、55.3万吨、48.1万吨、44.3万吨、19.3万吨、34.1万吨、32.1万吨、16.9万吨、47.3万吨、55.4万吨、64.2万吨、66.1万吨、100.8万吨和101.2万吨。
青冈县玉米产量变化幅度相当大。
影响玉米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面积。
在种植面积较大的1996年、1997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产量都是大幅度提升。
影响玉米产量的第二个因素是单产,而天气等自然条件又对玉米单产产生重大影响。
1990年以来产量最低的2003年,由于大面积受灾,玉米单产仅为2107公斤/公顷,玉米总产仅为16.86万吨。
而2004年以来,在政策、投入、科技三大环节的促动下,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提高,良种得到普遍应用,加之好年景,使玉米产量明显回升,2010年总产达到了101.2万吨,达到了产量高峰,并实现了新突破。
1.1.3 玉米的种植成本1990年至2002年,玉米种植成本构成主要有两大项:一项为直接成本,包括种子款、肥料款、机耕费、水费、人工费;另一项为间接成本,包括农业税、村提留、乡统筹、教育附加、两工一车款,以及其它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负担,亩成本大体在200元左右。
2003年,由于进行税费改革,间接成本只有农业税和两工款。
2004年免征农业税以后,玉米种植成本没有了间接成本,只剩下直接成本,亩成本只有100多元。
1990年以来,种植玉米的直接成本变化最大的是肥料和人工费,而种子款、机耕费、水费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尤其是肥料成本,从1990年的每亩25元上涨到2009年的140元,增长了6倍。
1.1.4 玉米的种植收益从1990年到2009年,玉米的亩均收益变化为:56元、58元、75元、79元、120元、180元、220元、205元、185元、160元、180元、185元、200元、40元、200元、260元、300元、320元、350元、370元、315元。
以上可看出,收益最高的一年为2008年,除2003年受灾外,收益最低的一年为1990年。
影响玉米种植收益的主要因素:一是种植成本。
1990年以来,种植成本始终居高不下,特别是在税费改革前,间接成本的存在,种植玉米的收益非常低,只有1996年、1997年两年收益超过200元。
税费改革后,由于没有了间接种植成本,2004年、2005年种植玉米的亩均收益都应超过了200元。
但是受肥料价格上涨的影响,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亩均收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自然灾害。
青冈县的农业是风险型农业,玉米种植受制于自然条件。
2003年自然灾害较重的一年,玉米单产仅有281斤,收入为120多元,扣除成本,亩收益仅为40元。
三是销售价格。
1990年以来,玉米的销售价格始终在每市斤0.35元—0.65元之间徘徊。
最低的一年为1999年,每市斤潮粮为0.17元。
2001年以后价格相对稳定。
1.2 玉米消化情况1.2.1 1990年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玉米库存情况1990年至1996年,全县10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要收购的是定购价粮,年平均库存在6万吨左右,库存当年基本持平。
1997年至2000年,主要收购的是保护价粮,库存逐年上升,到2000年最高库存达27.5万吨。
2000年以后,玉米库存逐年减少。
库存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县龙凤玉米公司玉米加工需求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家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加大企业“老粮”库存销售力度,2008、2009、2010年国家政策性收购加大了力度,库存明显增加,到年末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玉米库存为15万吨。
1.2.2玉米消费变化情况。
1990年至1993年,全县玉米消费以口粮为主,全县产出的玉米50%以上用于保障农村居民食用消费,有20%用于饲料用粮,其余20%交纳定购粮任务,通过粮食企业就地加工后用于城镇居民口粮供应。
1993至1999年,全县玉米消费以畜禽过腹增植转化为主,用于饲喂畜禽的玉米占到产出总量的35%以上,有30%留作口粮,其余35%进入流通环节销售。
2000年以后,全县玉米消费以工业企业加工转化为主,加工转化量逐年增加,到2010年,加工转化量占总产量的60%以上,有35%用于发展畜业饲料用粮,5%用于居民食用消费。
1.2.3 加工转化情况。
目前,全县已建成龙凤玉米、昊天食品、富海酒精和天成化工等玉米产业化加工企业6户,建设精深加工及配套项目15个,总投资15.3亿元。
仅2005年,就实施了以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为主导、以热电联产、污水处理等项目为配套的8个玉米产业化加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个,超千万元项目5个。
玉米精深加工链条不断延伸。
产品逐渐由玉米淀粉、麦芽糊精向糠醛、糖果、谷氨酸等拓展。
目前,全县玉米系列产品已达到20多种。
玉米粒、玉米芯、玉米秸秆全部纳入了加工链条,实现了吃干榨净。
配套项目不断跟进。
投资25389万元的热电联产项目、投资5885万元的日处理3万吨污水项目和投资1400万元的3000万条塑编袋项目,壮大了玉米产业化项目阵容,为玉米产业的深度开发和玉米工业城建设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龙凤玉米公司,从1999年创办到现在11年间,在加工转化上迈出可喜步伐,从初期的年加工玉米15万吨,猛增到现在的100万吨。
2000年公司10万吨玉米淀粉项目投产后,公司投资1.8亿元上马玉米淀粉项目二期工程,2001年6月完工投产,使年加工玉米达到59万吨。
06年4月份新上50万吨/年玉米综合深加工项目投产运行,并于2009年8月通过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验收。
2010年,公司共加工玉米87万吨,生产玉米淀粉39万吨,各种副产品28万吨,实现产值16亿元,销售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利润4316万元,实现税金3021万元。
现在龙凤公司已形成了年加工玉米100万吨,年产玉米淀粉60万吨,各种副产品24万吨的生产能力。
可带动农户30万户,带动基地种植面积218万亩,增加农民收入1.6亿元,增加当地运输量220万吨,增加收入6600万元,带动电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龙凤玉米公司成为亚洲单厂加工玉米最大企业,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
玉米产业化加工项目的不断引进和开发建设,使玉米粒、芯、秆、皮得到转化增值。
2 青冈县发展玉米生产的有利条件青冈县鲜明提出了建设亚洲玉米工业城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但需要引进、扩大加工型龙头企业,开发玉米精深加工项目,同样需要一个质量优、产量高原料生产基地,作为玉米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这是首要的前提.近年来,青冈县的玉米产业基地无论从建设层次、发展规模上,还是从科技含量、产出效益上都已经实现了较大发展。
2.1 围绕国家政策,明晰产业思路近几年来,青冈县紧紧抓住全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有利契机,立足保障粮食安全,加快我县玉米产业建设步伐,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围绕玉米工业城建设,把玉米高产创建作为摆脱贫弱、建设小康的主导产业来抓,用工业化的理念和产业化的抓法来推进玉米生产基地建设。
结合县情实际,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五型农业”(项目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和高产高效农业)要求,依靠大项目牵动,大产业带动,通过科学优化组合先进生产要素,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全力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把发展玉米产业作为县乡一把手挂帅主抓的“一号工程”来运作实施,县里成立了玉米高产创建领导小组,落实了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今年,全县玉米面积计划达到190万亩,其中落实大棚育苗移栽面积6万亩,小垄地膜覆盖面积30万亩,大垄覆膜5万亩,“一增四改”栽培面积70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