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评估

共济运动
❖指鼻试验 ❖指指试验 ❖轮替动作 ❖跟-膝-胫试验 ❖Romberg征:闭目难立征 ❖意义:见于小脑、前庭病变
感觉功能 浅感觉检查
❖ 检查内容与方法 ▪ 皮肤、粘膜的痛觉、触觉和温度觉
❖ 正常 ▪ 痛、温觉两侧对称,触觉灵敏
❖ 异常 ▪ 见于神经根或后索病变 ▪ 痛觉障碍的类型用正常、过敏、减退 或消失表示
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鉴别
表现 肌无力 肌萎缩 肌束震颤 腱反射 肌张力 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 是 否 否 亢进 增高 痉挛性
下运动神经元 是 是 是 减弱 下降 驰缓性
不随意运动
❖手震颤 ▪ 静止性震颤:帕金森病 ▪ 手指细震颤:甲亢 ▪ 扑翼样震颤:肝昏迷
❖手足搐搦:低钙血症和碱中毒 ❖舞蹈样运动:儿童脑风湿性病变
基底池
发病前有颈部外伤或疼痛
•
后组脑神经麻痹/小脑*
• 脑动静脉畸形
脑表面
CT常可见血管性病变
• 硬膜动静脉瘘
基底池
有颅骨骨折史
• 脊髓周围血管性病变
基底池
下颈部或背部疼痛、放射
痛或脊髓功能缺损
• 脓毒性动脉瘤 适
通常位于表面 病史,发病前发热或不
• 垂体卒中
常无
视神经或动眼神经功能
缺损,CT示腺
• 滥用可卡因
达标测试
一、名词解释 1、Babinski征 2、脑膜刺激征
二、填空 提示上锥体束病变的病理反射有
体束病变的病理反射有 征、 征、
征;提示下锥 征、 征。
达标测试
三、选择题(单选题)
1、膝腱反射消失多见于
A、脑梗塞
B、神经根炎
D、脑血栓
E、脑肿瘤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标题: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引言概述:神经系统检查是体格检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在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时,医生会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受损。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一、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1.1 意识状态- 神志清楚:患者清醒,能够清晰地回答问题和与医生交流。
- 意识模糊:患者表现出思维迟缓,回答问题不清晰。
- 昏迷:患者无法醒来,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1.2 神经系统体征- 肌张力:正常情况下,四肢肌张力均匀,没有异常。
- 肌力:通过肌力测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是否正常。
- 反射: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膝腱反射、踝腱反射等,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反射功能。
1.3 感觉和运动功能- 感觉:医生会检查患者对疼痛、触觉等感觉的反应,以评估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 运动功能:医生会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动作,如握拳、抬腿等,以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 平衡和协调: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二、神经系统检查的意义2.1 早期发现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等,从而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2 评估治疗效果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3 指导康复训练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可以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的指导,帮助患者恢复神经系统功能。
三、神经系统检查的注意事项3.1 专业医生指导神经系统检查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患者不要自行进行检查,以免造成误诊。
3.2 患者配合患者在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时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操作,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
3.3 定期检查对于一些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
四、常见神经系统疾病4.1 中风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脑血管疾病,严重时会导致瘫痪等后果。
健康评估神经检查实训报告

健康评估神经检查实训报告1. 引言本次实训旨在通过神经检查技术的运用,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训的过程和结果。
2. 实训过程2.1 患者信息患者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55岁主诉:头痛、失眠、手脚麻木2.2 询问病史首先,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
了解到患者近期常出现头痛、失眠和手脚麻木的情况,并没有其他特别的症状。
在了解到患者一般生活习惯和家族病史后,我们进一步进行了神经检查。
2.3 神经检查2.3.1 神经系统检查我们首先进行了神经系统的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步态和姿势、注意力、语言和协调能力等方面,得出如下结论:- 步态和姿势正常- 注意力集中- 语言流利,无异常- 手眼协调良好2.3.2 感觉功能检查通过对患者面部、四肢和躯干进行触觉和温度感觉测试,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患者的面部、四肢和躯干触觉灵敏度正常- 患者能够正确区分冷热刺激2.3.3 运动功能检查通过要求患者做一些简单的肌肉运动,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患者的肌力评分为5/5,无异常- 呼吸深度和频率正常2.3.4 眼运动检查通过要求患者注视不同方向的物体,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患者的眼球运动正常,能够注视到不同方向的目标2.3.5 大脑功能检查通过让患者做一些认知和记忆方面的测试,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患者的认知能力正常- 患者能够正确回答记忆问题3. 结果分析通过对患者的神经检查,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感觉功能正常- 运动功能正常- 眼运动正常- 大脑功能正常4. 诊断根据综合分析患者的主诉和神经检查结果,我们初步给出以下诊断:- 头痛:可能是由于紧张、压力或过度疲劳引起,建议患者注意调整生活作息,缓解压力。
- 失眠:可能是由于焦虑或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引起,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熬夜。
- 手脚麻木:可能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引起,建议患者注意改善坐姿和站姿,加强运动。
健康评估体格检查之神经系统检查课件

2.感觉功能
●嘱受检者张口,用棉签轻触两侧软腭和咽后壁,询问受检者有无感觉; 味觉检查方法同面神经。咽部感觉减退或丧失,舌后1/3味觉减退或 丧失,提示舌咽神经损害。
(八)副神经(第XI对脑神经)
●副神经(accessory-nerve)为运动性神 经,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检查时, 观察有无斜颈或塌肩,胸锁乳突肌与斜方 肌有无萎缩;然后检查者将一手置于受检 者腮部,嘱其对抗阻力做转颈动作,以测 试其胸锁乳突肌的肌力;将两手置于受检 者双肩向下按压,嘱其对抗阻力做耸肩动 作,以测试其斜方肌的肌力(图3-12-5)。
2.触觉
●用棉絮轻触受检者皮肤或黏膜,询问是否察觉及感受的程度,也可以 让受检者口头计数所察觉到的棉絮接触的次数。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 比较,判断有无触觉障碍、类型(感觉减退或缺失)、范围。触觉障 碍见于脊髓丘脑前束(粗略触觉)或脊髓后索(精细触觉)损害。
3.温度觉
●用分别盛有热水(40~50℃)和冷水(5~10℃)的玻璃试管,交替 接触受检者皮肤,让其报告“热”或“冷”。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 较,判断有无温度觉障碍、类型(感觉倒错、减退或缺失)、范围。 温度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二)深感觉
The physician should not treat the disease but the patient who is suffering from it
1.运动觉
●用示指和拇指轻持受检者手指或足趾的两侧,做被动伸或屈的动作, 嘱受检者根据感觉说出“向上”或“向下”。如果受检者判断方向有 困难,可加大关节被动运动的幅度,或尝试较大的关节(腕、肘、踝、 膝)。
感觉功能
The physician should not treat the disease but the patient who is suffering from it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临床神经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通过检查可以匡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视觉检查1.1 视力检查:通过让患者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视力是否正常。
1.2 瞳孔检查: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应,可以了解患者的瞳孔功能是否正常。
1.3 眼球运动检查: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范围和协调性,可以判断患者的眼球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二、感觉检查2.1 皮肤感觉检查:通过触摸不同部位的皮肤,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触觉、温度和疼痛感觉是否正常。
2.2 运动感觉检查:通过让患者闭眼、伸展四肢等动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运动感觉是否正常。
2.3 深部感觉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位置觉、振动觉等深部感觉,可以了解患者的深部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三、运动检查3.1 肌力检查:通过让患者做不同的肌肉收缩动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肌肉力量是否正常。
3.2 肌张力检查:通过触摸患者的肌肉,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肌张力是否正常。
3.3 运动协调性检查:通过让患者做一系列协调性动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运动协调性是否正常。
四、腱反射检查4.1 肱二头肌腱反射:通过敲击肘部的肱二头肌腱,可以了解患者的肱二头肌腱反射是否正常。
4.2 膝腱反射:通过敲击膝盖的膝腱,可以判断患者的膝腱反射是否正常。
4.3 踝腱反射:通过敲击踝部的踝腱,可以了解患者的踝腱反射是否正常。
五、神经系统特殊检查5.1 巴宾斯基征检查:通过刺激患者的脚底,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巴宾斯基征阳性。
5.2 勒伯特征检查:通过让患者做不同的动作,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勒伯特征阳性。
5.3 其他特殊检查: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医生还可以进行其他特殊的神经系统检查,以匡助诊断疾病。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神经学诊断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子细的检查可以匡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系统身体评估

系统身体评估
系统身体评估是对人体各个系统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估,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健康状态。
下面就对常见的几个系统进行身体评估。
1. 心血管系统:检查血压、心率、心律是否正常,观察人的皮肤是否苍白或发绀,是否有心悸、胸闷等症状,听取心脏杂音等。
2. 呼吸系统: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检测呼吸音是否正常。
3. 消化系统:询问食欲、饮食习惯等,观察是否有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4. 泌尿系统:了解排尿习惯、尿量、尿色、尿频是否正常,观察是否有尿急、尿痛等症状。
5. 神经系统:检查病人的意识水平、神经反射、脑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观察是否有头痛、昏迷、手脚无力、言语不清等异常症状。
6. 骨骼肌肉系统:观察病人行走姿势、是否有步态不正常、局部肿胀、畸形等症状,检查肌力、肌张力等。
7. 免疫系统:评估病人的免疫功能,询问是否经常感冒、易发生各类感染等,观察有无肿大的淋巴结、皮疹、瘙痒、出血点
等。
通过以上系统身体评估的步骤,医生可以全面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另外,系统身体评估也可以用于健康体检,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系统身体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健康评估工作,通过检查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症状,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维护身体的健康。
健康评估——神经系统评估

正常反应:足趾向跖面屈曲。又称巴宾斯基(Babinski)征阴 性。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骶髓1~2节病变,跖反射消失。
2. 深反射
概念:指通过刺激骨膜、肌腱,经深部感受器而完成的反射 ,也称腱反射。(32min19)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深反射
膝 反 射
跟腱反射
2.1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2.1 深反射(膝腱反射)
评估方法:取坐位,小腿自然下垂并完全放松,评估者持 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如取仰卧位,需评 估者用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髋关节及膝关节稍屈曲。
正常反应:小腿伸展(向前)。
2.1 深反射(踝反射)
评估方法:仰卧位,髋关节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外 旋外展位,评估者一手将其足部背屈成直角,另一手 持叩诊锤叩击跟腱。 正常反应: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1.1 浅反射(异常提睾反射)
异常反应及临床意义: 一侧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同侧锥体束受损、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及老年人等。 双侧提睾反射均减弱或消失→腰髓1~2节病变。
1.1 浅反射(跖反射)
评估方法:仰卧位,两下肢伸直,评估者一手托其踝部,另一 手持钝头竹签由足跟向小趾划足底外侧缘,至小趾跖关节再转 向拇趾侧。
注意事项: 1.冷水5-19℃ 2.热水40-45℃
3.接触两三秒为宜
2. 深感觉功能评估
位置觉
肌肉、肌腱、关节
运动觉
震动觉
2.1 运动觉功能评估
方 法:闭目,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 ,让患者辨别是否有移动和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 关节。(5min30)
注意事项: 1.患肢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的次数,将 检查的次数做为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做为分子记录 ( 如上肢关节觉4/5)。 2.双侧对比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引言概述:神经系统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份,用于评估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在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时,医生会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否受损。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系统检查评分标准的内容。
正文内容:1. 神经系统检查的大点1: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1 视觉功能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视力、视野、眼球运动等方面。
1.2 听觉功能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听力、听觉反射等方面。
1.3 触觉功能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触觉、痛觉、温度感觉等方面。
1.4 前庭功能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平衡感觉、位置感觉等方面。
2. 神经系统检查的大点2: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2.1 肌力检查:包括检查患者不同肌群的力量,如上肢、下肢的肌力等。
2.2 肌张力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肌肉张力,如肌肉的弹性、反抗等。
2.3 运动协调性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动作协调性,如手指的快速运动、步态等。
2.4 运动障碍检查:包括检查患者是否存在震颤、肌阵挛等异常运动。
3. 神经系统检查的大点3:神经系统的脑神经功能3.1 嗅觉功能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嗅觉敏感度。
3.2 味觉功能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味觉敏感度。
3.3 面部肌肉功能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面部表情、眼睑运动等。
3.4 咀嚼和吞咽功能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咀嚼和吞咽动作是否正常。
4. 神经系统检查的大点4:神经系统的脑脊液功能4.1 脑脊液压力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脑脊液压力是否正常。
4.2 脑脊液成份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糖等成份。
4.3 脑脊液细胞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脑脊液中的细胞数量和类型。
5. 神经系统检查的大点5:神经系统的脑电图功能5.1 脑电图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脑电图是否正常。
5.2 脑电图波形检查:包括检查患者脑电图中的α波、β波等波形。
5.3 脑电图频率检查:包括检查患者脑电图中的频率范围是否正常。
总结:综上所述,神经系统检查评分标准涵盖了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脑神经、脑脊液和脑电图功能的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节 眩晕
五、相关护理诊断 ※
感知改变(运动、视、听):与前庭或小脑功 能障碍有关。
恶心、呕吐:与前庭功能障碍有关。
※ 第十八节 意识障碍
一、定义 意识
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是人 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
意识内容
定向力,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 情感和行为等。
应 刺激停止后很快又入睡。
第十八节 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confusion):
程度深于嗜睡 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 时间、地点、人物等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第十八节 意识障碍
谵妄(delirium):
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功能失 调状态。
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幻 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等。
识障碍程度减轻或转为清醒。 分轻、中、重三度。
第十八节 意识障碍
昏迷三阶段
轻度昏迷:对疼痛有刺激,反射存在,眼球 可转动
中度昏迷:剧烈刺激可有防御反应,角膜反 射减弱,瞳孔反射迟顿,眼球无转动
重度昏迷:全身肌肉松驰,对各种刺激全无 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不平稳
意识障碍分级及鉴别要点
见于急性感染高热期、某些药物中毒、代谢障 碍或循环障碍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第十八节 意识障碍
昏睡(stupor):
接近不省人事、 不易唤醒,强烈刺激下可醒,但很快入睡 醒时回答问题模糊或答非所问
第十八节 意识障碍
昏迷(coma):
最严重的意识障碍。 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任何刺激不能使意
抽搐、惊厥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第十六节 抽搐与惊厥
五、相关护理诊断 ※
完全性尿失禁:与抽搐、惊厥发作所致短暂意识丧失有 关。
排便失禁:与抽搐、惊厥发作所致短暂意识丧失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抽搐、惊厥发作所致短暂意识丧失有 关。
有窒息的危险:与抽搐、惊厥伴意识障碍所致呼吸道分 泌物误吸有关;与抽搐、惊厥发作所致舌后坠堵塞呼吸 道有关。
第十七节 眩晕
三、临床表现
梅尼埃病:发作性眩晕、耳鸣、眼球振颤、复 发
迷路炎:鼓膜穿孔 晕动病:晕船,晕车,伴恶心呕吐等
周围性、中枢性眩晕的区别
临床特征
周围性眩晕
持续时间 短(数分/小时/天)
发作与体位关 头位体位改变可加
系
重,闭目不减轻
眼球震颤 水平或旋转性
自主神经症状 伴恶心呕吐
耳鸣听力下降 有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学习目标
掌握:抽搐、惊厥、眩晕、意识障碍与晕厥 的护理评估要点与相关护理诊断。
熟悉:抽搐、惊厥、眩晕、意识障碍与晕厥 的定义与临床表现
了解:抽搐、惊厥、眩晕、意识障碍与晕厥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神经系统
脑(大脑/间脑/脑干/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
神
CNS
脊髓
经
躯 脑神经:由脑发出的神经 体
系
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
统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
神 经
PNS
自主神经:分布于内脏, 平滑肌、腺体的神经
内 脏 神
经
神经系统
神经元(neuron)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单位
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 兴奋的功能。
第十六节 抽搐与惊厥
一、定义 抽搐
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 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
个人/家庭应对无效:与无能力处理突发抽搐与惊厥有 关。
第十七节 眩晕
一、定义 眩晕:
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 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 一般无意识障碍。
对自身平衡觉和空间位像觉的自我感知错误 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
第十七节 眩晕
解剖学基础:前庭神经传导通路 耳内半规管、壶腹等
第十八节 意识障碍
一、定义
意识障碍
是指人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 觉能力障碍的一种精神状态。
严重者表现为昏迷。
第十八节 意识障碍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意识的维持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双侧大脑半球功能正常
病因
感染性:
颅内、全身感染
非感染性:
颅内非感染性疾病、内分泌代谢障碍、心血管疾病、外 源性中毒、物理或缺氧性损害、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惊厥
当肌肉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惊 厥,其表现的抽搐常为全身性、对称性, 可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
第十六节 抽搐与惊厥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发生机制尚未明了,根据引起肌肉异常收缩
的兴奋信号来源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1.大脑功能障碍 癫痫 2.非大脑功能障碍 破伤风,低血钙
病因:特发性、症状性(脑部疾病三、临床表现
全身性抽搐:全身骨骼肌痉挛。典型者为癫痫 大发作。
局限性抽搐:身体某一局部肌肉收缩。多见于 口角、眼睑、手足
跌伤,舌咬伤,便尿失禁,意识障碍,窒息
第十六节 抽搐与惊厥
四、护理评估要点 ※
相关病史与诱因 发作程度 伴随症状
发热-小儿急性感染 血压增高-高血压病、肾炎 脑膜刺激征-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
内耳前庭N节、前庭N、入颅 脑桥 小脑
调节眼球位置及颈肌活动
第十七节 眩晕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耳源性眩晕、脑性眩晕、全身疾病 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病变引起,伴眼球震颤、
平衡及听力障碍
周围性眩晕:前庭感受器、内听道内前庭神经颅外段 中枢性眩晕:前庭神经颅内段、小脑前庭代表区等
非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系统病变引 起的。头晕眼花,站立不稳,无眼震及恶心呕吐。
第十八节 意识障碍
三、临床表现
嗜睡(somnolence) 意识模糊(confusion) 谵妄(delirium) 昏睡(stupor) 昏迷(coma)
第十八节 意识障碍
嗜睡(somnolence):
程度最轻 病理性倦睡,持续睡眠 可被唤醒,醒后可正确回答问题和作出各种反
脑损害表现 无
中枢性眩晕 长(数周/月/年) 与头位体位改变无 关,闭目减轻 眼震粗大、持续 不明显 无
可有,如头痛,颅 内压增高等
第十七节 眩晕
四、护理评估要点 ※
相关病史与诱因 眩晕的特点
头晕:头重脚轻、站立行走不稳、无自身或外界物 体运动旋转感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梅尼埃病、晕动病 共济失调-小脑病变 眼球震颤-梅尼埃病、脑干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