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考前指导(题型类)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化学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化学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氢氧化钠等物质。
结合下图分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溶解度A.氢气是阴极得到的产品B.饱和食盐水变成淡盐水的原因是溶质减少C.时,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D.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宜采用蒸发结晶2.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冶炼金属D.活性炭有吸附性,在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3. 某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则该标题可能是( )A.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 /∘0102030405060708090100/g NaCl 35.735.836.036.336.637.037.337.838.439.039.8NaOH 4251109119129145174299314329347C 20∘50g 18gC.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D.与雾霾天气4. 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D.实验用的容器可以用废旧矿泉水瓶,也可以用玻璃瓶5. 澳洲森林大火是史上最严重的“灾难性林火”。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化学中考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化学中考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B.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答案:D解析:A选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悬空垂直滴加,不能紧贴试管内壁,以防止试剂被污染,故A错误;B选项,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故B错误;C选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为了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故C错误;D选项,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以准确读取液体的体积,故D正确。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B解析:A选项,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而不是黑色固体,故A错误;B选项,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故B正确;C选项,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白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白雾是小液滴形成的,故C错误;D选项,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更不会生成黑色固体,故D 错误。
3、下列有关铝的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化铝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可用来制造耐火坩埚B. 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明矾可作漂白剂D. 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答案:A, B, D解析:A选项,氧化铝(Al2O3)的熔点非常高,因此它具有很好的耐火性,常被用来制造耐火坩埚等耐火材料,所以A选项正确。
中考化学冲刺100题含答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冲刺100题含答案选择题化学用语1.下列符号既表示宏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的是()A.H2B.2H C.2H+D.2H2 2.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表示准确的是()A.2O﹣2个氧分子B.2NO﹣2个一氧化氮分子C.Mg2+﹣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H2SO4﹣1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元素3.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硝酸镁﹣MgNO3B.1个二氧化硫分子﹣SO2 C.3个氧原子﹣O3D.铵根﹣NH34.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 ②2NH3③SO2④2O ⑤Mg2+⑥2OH﹣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FeO﹣﹣氧化铁B.﹣﹣1个钠离子C.N2﹣﹣2个氮原子D.NO﹣﹣1个一氧化氮分子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氮分子:28 B.两个钙离子:2Ca2+C.四个氢原子:2H2D.一个硝酸根离子:NO2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2H2O:2个水分子B.SO4:硫酸根离子C.N2:2个氮原子D.:镁离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烧杯作为反应容器时不能直接加热B.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C.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2.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3.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可用嘴吹灭;加速溶解可用温度计搅拌B.金属都能与酸溶液反应;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C.硝酸钾(KNO3)属于复合肥;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D.肥皂水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高温下一氧化碳能将赤铁矿冶炼成纯铁4.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 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铁锈B.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C. 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D. 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5.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学习方式.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体积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稀释浓硫酸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干燥氢气C.检查气密性D.测定溶液的pH的是()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A.滴加液体B.添加酒精C.加热液体D.放置试管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化学反应模拟图形1.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2.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3.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是SO2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图示中x的值为3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6.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B.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7.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B.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8. 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 9. 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
九年级中考指导化学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中考指导化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单质?A. 水蒸气B. 空气C. 铁粉D. 食盐2.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熔化D. 酸碱中和3. 下列哪种溶液呈酸性?A. 醋酸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碳酸钠溶液D. 盐酸溶液4. 下列哪种气体密度最大?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氢气D. 氮气5. 下列哪种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 氯化钠B. 碳酸钙C. 硫酸钡D. 氢氧化钠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是相等的。
()2. 酸性溶液的pH值大于7。
()3. 氧气是一种化合物。
()4.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5.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质的三态变化是固态、液态和______态。
2. 在化学方程式CO2 + H2O → H2CO3中,CO2是______,H2O是______。
3. 氢气的化学符号是______,氧气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4. 铁与硫酸反应的产物是______和______。
5. 下列哪种溶液呈碱性: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2. 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
3. 什么是氧化反应?给出一个例子。
4. 简述电解水的过程。
5. 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实验室中有10克盐酸和5克氢氧化钠,它们完全反应后,的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2. 某溶液的pH值为8,它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为什么?3. 如果将10克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理论上可以产生多少克的氢气?4. 在化学反应2H2 + O2 → 2H2O中,如果反应物中有4克的氢气和32克的氧气,哪种物质是过量的?过量的质量是多少?5. 有一瓶质量为100克的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从中取出10克与足量的锌粉反应,了0.1克的氢气,求盐酸的浓度。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化学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化学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探究和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A.B.C.D.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B.用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其原理为乳化C.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D.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3. 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自燃、燃烧的共同点是( )A.都放出热量B.都生成气体C.主要过程都属于氧化反应D.都发光A B Mg Al C DABCD4.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用洗菜的水浇花B.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C.用遥控器关闭电视机,再关闭电源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二氧化硫与粉尘排放202065495. 年月日是第个“世界环境日”。
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饭店减少提供一次性餐具B.用汽车尾气捕获器处理污染气体C.塑料袋便宜方便,应大力推广使用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6. 下列操作不能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A.过滤B.使海水结冰脱盐C.加热蒸发D.多级闪急蒸馏7.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着火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厨房内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8. 提高安全意识,保障幸福生活。
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A.实验室内不准吃零食B.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C.乘火车、飞机,禁带易燃易爆炸危险品D.用氦气代替氢气充灌节日气球卷II(非选择题)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的物质。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化学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化学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比活性炭吸附性更高效的新型污染吸附材料,这种吸附剂的合成原材料包括海藻酸钠和硅粉,下列关于该新型吸附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消除空气中的污染物提供一种新途径B.硅原子静止不动C.吸附污染气体时发生了化学变化D.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2. 相同质量的镁、铜、铁、钾中,含有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A.镁B.铜C.铁D.钾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2O3①等质量的和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③实验室可以选择铁丝或红磷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④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⑤干冰、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⑦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⑧分子和原子的最本质区分就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A.①②③B.②④⑥⑧C.①④⑦D.③⑤⑦⑧4.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氮气、过氧化氢、氯酸钾B.汞、蒸馏水、海水C.稀有气体、石灰石、臭氧D.洁净空气、氧化镁、液态氧5. 据《科学》杂志报道,某药中含有的金丝桃苷在与病毒的主要蛋白酶的对接方面有一定的效果,是首个被证明能减缓新冠肺炎病例的药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丝桃苷属于氧化物B.金丝桃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C.每个金丝桃苷分子由个原子构成D.金丝桃苷元素的质量比为6. 酚酞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指示剂,其化学式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酚酞属于有机化合物B.酚酞遇盐酸变红色C.酚酞中含有个原子D.酚酞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 对于质子数为,中子数分别为、、的三种原子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属于同种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相等C.三种原子中的电子数不相等D.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8.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被誉为我国核潜艇之父。
初三化学重点分值题型专题、含部分答案 文档

初三重点分值题型专题练习1、已知A 、B 、C 、D 、E 、F 和X 、Y 、M 、N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 、E 、X 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注: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 ,M ,N 。
(2)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①A→B : ; ②A →C : ; ③E→F : 。
2、A ~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常温下发生反应常使用催化剂,B 为空气中存在的一种气态单质,F 为黑色固体,D 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G 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②③反应类型相同。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中的实验现象为 。
(2)若①②③均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且①②反应中均有沉淀产生,③反应中有气泡产生,写出①②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
(3)若A 、C 、G 为单质,①和③的反应类型相同,A 和G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3:8,B 和E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且含有一种相同元素。
写出①和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③ 。
3、下图中A~H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各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反应关系,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够相互反应。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⑴ 气体B 可用来灭火,B 的化学式为 ,气体H 的化学式为 。
⑵ 已知D 与E 属于不同类化合物。
当D 与E 都不含金属元素时,E 的化学式为 ;当D 与E 含有相同金属元素时,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 步骤⑥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反应。
⑷ 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⑸ 固体A 中一定含有 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
4、.有一包白色固体A ,可能含有FeCl 3 、CaCO 3 、NaOH 、Ba (OH )2 、BaCl 2 、Na 2SO 4 中的几种,取少量A 做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中考专题化学人教版中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中考专题化学中考复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A.滴加液体B.pH测定溶液的C.连接仪器D.加热液体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的粒子是原子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C.道尔顿最早得出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D.原子-分子论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4.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化学与环境.化学中常见的“三”①大量使用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②煤燃烧排放的、等在空气中会溶于雨水形成酸雨③大气中的含量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③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化学与安全.化学反应与能量①稀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②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③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扑盖①燃料燃烧--放出热量②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热量③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A.B.C.D.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是学习化学的必备技能。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测定溶液A B SO 2NO 2CO 2C D ABCDpHC.蒸发液体D.配制溶液6.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液体取用C.量取液体D.过滤7.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试题类型与应对策略一、选择题及其应对策略1.概述:选择题一共20题,均为单选题,分值40分,是化学中考得分的基础,通常1—15题为简单题,16—18题为中等难度题,19—20为难题。
选择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通常包括:(1)化学史(任务与对应的贡献):外国科学家包括拉瓦锡、门捷列夫、居丽夫人、道尔顿、汤姆生、波义耳等,国内科学家包括侯德榜、张青莲、屠呦呦等;(2)分类:变化的分类、元素的分类、物质的分类、材料的分类、能源的分类、人体必需营养物质(或元素)的分类;溶液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肥料的分类;(3)基本实验操作:包括仪器的名称与使用方法、基本操作的正误、实验现象的记忆、实验装置的选择、实验步骤的选择、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等;(4)微粒结构与特性:如原子、分子、离子的结构、关系与转化;微粒的特征;微粒的表示方法;(5)物质的俗名、名称与化学式,元素与人体健康、元素化合价的推断;(6)重要物质的理化性质,如氧气、二氧化碳、金属与合金、酸碱盐等;(7)物质的转化关系,包括能否一步转化、离子共存问题、物质转化的推断;(8)环境与绿色化学问题;(9)重要概念与原理:如催化剂、氧化反应等,燃烧的条件、铁生锈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等;(10)化学计算:如根据化学式计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合溶解度曲线)、稀释计算、综合计算等。
2.应对策略(1)读清题干与设问,在关键信息上做好标记,尤其是隐含多个应答关键信息的文字;(2)读完所有选项,切忌在这之前就作出选择,必要时在选项之间作比较;(3)1—15题必须保证零差错;16—18题依靠已有知识与题目信息也能够轻松应对;(4)不要畏惧19—20题,在3—5分钟之内没有思路即先放过;这些题通常考察文字与图表的分析能力,对化学反应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化学原理的应用能力;如是化学计算类型,要注意搞清变化的本质,并结合元素守恒与差量法、极值法、讨论法等进行思考。
【题型示例】1.下列常州土特产中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是( C )A.常州大麻糕B.横山桥百叶C.溧阳白芹D.砂锅鱼头2.有下列符号:2O、2N、2Mg2+、2CO、2K,其中数字“2”表示分子个数的有(A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3.1777年通过较精确的定量实验法,得到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的科学家是( B )A.波义耳B.拉瓦锡C.卢瑟福D.汤姆生4.硝酸铵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下列哪组肯定不是硝酸铵分解的产物(D )A.N 2O、H2O B.N2、O2、H2OC.N2、H2O、NO D.NH3、H2、NO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40℃时,丙和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B.6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时,乙析出晶体最多C.60℃时,50g水中加入50g甲,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4:9D.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乙>甲>丙6.“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建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一个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
则“可燃冰”平均分子组成可表示为(D )A.3CH4•H2O B.CH4•3H2O C.CH4•H2O D.CH4•8H2O7.我国化学家张青莲对化学科学的主要贡献是( D )A.发现质量守恒定律B.自创的“联合制碱法”C.开发青蒿素D.精确测定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二、基本填空题(含选做题)1.概述:基本填空题一般为3—5题,分值20分左右;选做题为二选一选做,如两题都做,以第一题计分,分值5—6分。
这部分也是化学中考得分的基础。
考察的基本知识包括: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各数字的认识、实验基本操作辨识、物质的名称与俗名、物质的用途、元素、原子或物质的性质大小比较、影响元素、原子或物质性质的因素、水的污染与净化、空气的污染与净化、土壤污染与处理等环境,太阳能、氢能、化石燃料(今年尤其要关注天然气)等能源问题、材料问题、结合溶解度曲线(表)的溶液判断与计算问题、今年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实验类问题等。
2应对策略(1)本部分试题通常难度不大,认真审题并用试题规定的方式答题是关键;(2)掌握并熟知化学基础知识,即使偶有较难得问题也不要慌张;(3)要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题型示例】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请将下列事例体现的化学原理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序号化学事例化学原理(1)“洗豆沙”——把煮熟红豆置于淘米筐里,在水中不断擦洗以便分离豆沙与豆皮。
E.(2)生产冰淇淋时加入某些物质使原料中的油脂以小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水中。
C.(3)生煤炉的过程:引燃废纸或干草→再加入小木片或小木块→最后加入蜂窝煤。
H.(4)超市出售的蜂蜜由于冬天天气寒冷,瓶底出现较多的“沉淀”。
B.(5)夏天,放在仓库里的化肥——碳酸氢铵变少了。
G..酒精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点燃引火碗中的物质(该物质通常是酒精),加热预热管,使其内部棉线及酒精壶内的酒精气化,强大的压力将酒精蒸气从直径很小的喷嘴处压入喷火管,遇明火燃烧。
其燃烧的温度可达1000℃,而普通酒精灯的温度只有500℃左右。
(1)制作空气调节棒左边的黑色旋钮材质最好是塑料(或橡胶);(2)酒精喷灯的温度比普通酒精灯高的主要原因是单位时间内燃烧的酒精多,放热多;(3)下列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abca.用石棉网盖住喷火管上方;b.用湿抹布盖住酒精壶上部;c.松开(不完全打开)注酒精孔处的旋钮。
3.“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淀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下释放164立方米的甲烷和0.8立方米的淡水,被认为是一种潜力较大的能源之一。
通常情况下,①甲烷是没有颜色,②没有气味的气体,③比空气轻,④无毒,⑤很容易燃烧,⑥极难溶于水。
(1)“可燃冰”是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具有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⑥(填序号);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
4.发酵蔬菜的制作在我国已有约3000年历史,咸菜是最常见的发酵蔬菜,蕴藏这化学的酸甜咸辣。
(1)咸菜的原料为白菜、黄瓜、萝卜等,含蛋白质、糖类、纤维素(或维生素)等有机营养物质;(2)咸菜可长期保存,咸菜制作时,食盐必不可少,它在咸菜加工中所起的主要功用为:①脱水作用;②防腐作用;③调味作用。
食盐的调味作用是它所含有的Na+和Cl-(填离子符号)共同作用的结果。
(3)咸菜的营养成分经乳酸发酵能产生大量乳酸,并伴随产生少量的乙醇和醋酸,从而使咸菜具有微酸的独特风味。
乳酸(C3H6O3)由 3 种元素组成(4)咸菜的鲜味主要由蛋白质水解得到的谷氨酸产生,蛋白质的水解属于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打开咸菜罐,能够闻到香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构成香气的微粒不断运动。
5.化学也为体育运动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将化学元素融入到体育领域里,有助于体育健儿创造佳绩,使体育运动变得更有魅力。
(1)撑竿跳高运动的撑竿从最早使用的木杆到如今使用的玻璃钢撑杆,使该项运动的最高成绩突破了6米。
根据材料的分类,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2)“鲨鱼皮”泳衣成就了菲尔普斯8金的梦想,它在泳衣中加入了聚亚胺酯[(C13H16ClN)n]板材,减小了5%的阻力。
聚亚胺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3)运动员意外受伤时,常用酒精等进行消毒。
酒精可以消毒的原理是酒精使蛋白质变性;(4)里约奥运会女子双人十米跳水决赛时,泳池水竟然变成了碧绿色,原因是工作人员清洗水池时用了过氧化氢,在泳池中发生了次氯酸(HClO)与过氧化氢的反应,生成了盐酸、水和氧气,失去了杀菌作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O+ 2H2O2==2HCl+2H2O+O2↑;(5)比赛中,运动员常饮用一些运动饮料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电解质,如欲测量这些饮料的酸碱度,通常可以使用pH试纸;这些饮料通常能够导电,其原因可能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6.沈括定居镇江梦溪园后,总结一生所见所闻,著出了闻名遐迩的科学巨作《梦溪笔谈》。
(1)沈括是石油的最初命名者,也曾利用石油制墨与制造武器。
①沈括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出杀伤力很强的喷火武器——猛火油,类似于现代的凝固汽油弹,这是利用了石油的可燃性;②沈括制墨的流程之一是采用室内烧结,以纸张或瓷碗悬于油灯之上,沾染而得。
此过程利用了石油的不完全(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烧;(2)《梦溪笔谈》中记载:“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
……卤色正赤……大卤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盐,唯巫咸水入,则盐不复结。
……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盐遂不成”。
①解州池卤水颜色正赤色,是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铁所致,若要除去氯化铁,实验室可选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略;②盐泽中虽含有大量的Na+等成盐物质,却无法形成食盐,是因为巫咸水含有大量胶体,使Na+等阳离子被吸附凝聚形成沉淀,造成成盐离子减少,影响食盐结晶。
生活中的活性炭也具有吸附作用;(3)《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化为铜。
……又石穴中水,所滴皆为钟乳、殷孽。
春秋分时,汲井泉则结石花。
大卤之下,则生阴精石。
①“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从化学角度分析,该操作其实就是蒸发结晶(填操作名称);②“熬胆矾铁釜,久之化为铜”,即是“曾青得铁为为铜”,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略;③这段叙述中也谈及了碳酸钙的溶解和析出,即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分解而得到碳酸钙的两个过程: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略、略;④大卤即天然食盐水,蒸发后有食盐析出,母液中含硫酸钙等盐类,而阴精石即是现在的石膏。
(4)《梦溪笔谈》记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
谓之团钢,亦谓之灌。
此乃伪钢”。
灌钢的原理是利用生铁含碳量高、熔点低的特点,可在较低温度下先融化,故而生铁液灌入而向四周盘旋与熟铁充分接触,使生铁和熟铁混合,再泥封。
在一定温度下,经过锻打,除去铁中的碳等杂质,至斤两不再减少为止,就是纯钢了。
锻打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C+ O 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实验题及其应对策略1.概述:实验题通常为2题,其中一题与本年实验操作考查题有关。
两题一题为简单题,通常重点考察实验基本操作(包括实验原理的书写、仪器名称的书写、气密性检查、实验装置的选择与组装、实验操作步骤与细节以及少量对实验操作和装置的评价),试题背景通常是气体的制取、溶液的配制以及空气中含量的测定等课本重点实验;另一题为较难题,通常重点考察实验设计与评价。